第一篇:崤底小学感恩演讲报告会活动总结
感恩演讲报告会总结
崤底小学
2014年3月20日
感恩演讲报告会总结
对于崤底小学全体师生、家长来说,郭海波老师一行人的感恩演讲,史无前例,全体人员震动极深。对于本次报告会,无论是学生、老师亦或是学生家长,对“感恩”,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们明白,感恩是不仅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与今天的广大少年儿童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明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后,我们全校师生也对此报告会进入深一层次的学习、实践。对此,作如下总结:
1、学校要求,把感恩教育与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营造浓厚氛围,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知恩报恩。
2、要求各位班主任要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得让感恩教育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
3、扎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将感恩教育进
班级、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喜闻乐见。
4、举办优秀感恩卡片、优秀感恩作文展示,每个班级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专栏,把优秀的美术、作文,分批展示并加入美化的元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愿望。此次活动之后,我校学生对感恩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5、学习方面,开展对学困生的帮助活动,每班成立帮扶小组,由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定时的帮助,并组织交流互助体会。这不仅对于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且也彰显了学生们之间的感恩行为。
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动。这项活动与家庭教育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通过孩子们与家长的反馈,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听到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虽然知道教师亲自去家访是最好的办法。但学校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只能通过打电话了解情况。看到了很多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比如学生何思盈,之前,她常常在家里和父母顶嘴,现在不仅不和父母吵架了,而且在吃完晚饭后还主动帮助妈妈洗碗,周末主动拖地,尤其是感恩活动开展以来,表现更出色:家庭作业不用爸爸督促按时完成,定时看课外书,妈妈生病了还主动关心。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还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们都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有些家长甚至亲自来到学校,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变化。当然,活动的开展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要形
成长效机制,我们也不能单走走形式,像一阵风一样过后就不管了。我们学校将结合常规检查进行检查,继续将感恩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以后,我们还准备组织专项检查,将感恩语言,感恩行为,感恩意识评比分数纳入优秀班级评比的内容。
毕竟,小学是孩子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全体教师都会继续为让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而努力。让一批批有感恩心、有荣辱观的少年在崤底小学能茁壮成长起来。
第二篇:崤底小学冬季长跑活动方案
崤底小学冬季长跑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
二、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
四、活动内容1、2013年12月2日在学校操场举行全校师生起跑仪式。
2、每生每天长跑距离平均1000米,整个活动每个学生长跑距离60公里。
3、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指导完成跑步里程、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校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
4、学校各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六、注意事项
1、学校致家长一封信,阐述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活动内容,并征求家长意见,调查学生是否适宜长跑训练。
2、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课向学生传授长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进行长跑安全教育。
3、对于不适宜长跑的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安排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4、原则上每节体育课学生跑400米,大课间800米至1000米,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根据天
气、学生身体状况及学生当日长跑情况,合理安排。
5、在组织学生长跑活动时,班主任、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周密组织指导;防止学生拥挤;避免学生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评选与表彰
本次活动结束后,学校根据每个班级每天学生的长跑情况,对长跑活动开展好的班级、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师进行评选表彰并向上级推选。对学生的表彰记入学生成长记录、素质报告书或档案。
崤底小学
2013年12月
冬季长跑活动方案
崤底小学
2013年12月
第三篇:崤底小学歌咏比赛方案
歌咏比赛方案
为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激励孩子们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活动中对孩子们渗透“五爱”思想教育。同时,为提高我校学生的歌唱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活跃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将举行歌咏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对象
全校1-6年级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伤、病除外)
二、比赛内容:两首歌曲
自选曲目:内容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优秀少儿歌、校园歌曲一首。
三、比赛形式: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
1、歌曲内容要求健康活泼、积极向上,体现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和特色,以及各类名曲和民歌。
2、每班演唱时间控制在六分钟左右。
3、各班的演唱可以采用磁带(事先倒好)、VCD伴奏。
五、比赛时间:2014年5月30日下午(如遇问题另行通知)
六、工作安排:
评
委:除班主任外任课教师
场地:学校操场
七、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八、请各班于5月29日前将报名表上交学校。
九、评分标准和奖励办法:
(一)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记分。
1、选曲:选曲得当,紧扣主题(2分)。、台风:队形整齐,着装统一、整洁;上下场井然有序,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分)
3、演唱技巧:能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演唱的歌曲必须完整流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无中途重唱、停唱现象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4分)。
4、指挥:演唱和指挥协调一致,指挥手势要到位、节拍感强。(2分)。
5、去掉裁判的一个最高、最低分后,总分为最后得分。
(二)奖励办法:
分年级评出:
一、二等奖各一名,其余为三等奖。
希望各班级认真组织参赛,通过活动,进一步使我校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崤底小学
2014年5月26日
小学部歌咏比赛总结
为庆祝2013年国庆节,我校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组织学生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充分表达了学生们祝福党的生日、赞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积极培育广大学生心向党走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平时歌咏活动。精选一批适合我校特点、内容健康向上、体现活动主题的歌曲,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广播每日播放,号召学生传唱。二是我校在10月13-14日组织全校学生围绕“童心向党”为主题组织歌咏比赛。
此次比赛,选唱曲目为《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曲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歌唱祖国》、《嘀哩嘀哩》、《红星闪闪》;必唱曲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首歌曲抽签必唱一曲。在活动前期学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同学们热情参与,精心排练。比赛开始前闵校长进行了激情洋溢的讲话。现场各班参加比赛的同学情绪饱满,服装整齐,台风端正,演唱节奏明快,发音准确,演唱形式丰富多彩,歌声震撼人心。整个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我校对在这次比赛中表现突出的班级进行了发奖,每个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歌咏比赛结束后进行了颁奖仪式。
活动本着“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的原则,让孩子们从歌声中接受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歌声中体会真善美,并用歌声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此次“歌咏比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旋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红歌的演唱水平,增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优美嘹亮的歌声唱响玉潭校园,愿祖国明天更加美好!
2013年10月28日
小学部歌咏比赛比赛结果
小学部第二届“童声飞扬”歌咏比赛结果揭晓
一等奖:101、091、083、071、063、052 二等奖:102、092、081、072、061、051 三等奖:103、082、073、062、064、053、054
第四篇:感恩演讲活动总结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感恩演讲活动总结
城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1日-15日
二、活动地点: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建学院116教室
三、活动主题:
反思自我,感恩他人
四、承办单位:
城建学院分团委青协
五、活动目的:
为大家提供一次反思自我,感恩他人的机会,旨在让同学们通过感恩演讲的方式,了解自己需要感恩的人,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努力地回报他人。
六、活动流程:
在比赛的第一阶段,各班陆续开展,青协安排助理就其讲演的火热程度,教师的卫生要求,和同学们的积极性方面,对各班进行了打分。并看到各班都有很优秀的演讲人才,并对他们在决赛当晚的表现很期待。
在决赛当晚,遗憾的是各素导书记公务在身,没能莅临,但各位选手风采依旧,字字掷地有声,声声中气十足,赢得了一阵阵的掌声,将决赛现场推向一次次的高潮。
最后由城建学院土木0903田晓同学拿到一等奖结束。他的演讲虽然也随大流的讲述了父母对他的付出的关爱,但他的演讲技巧高超,故事动人,感染了在座的许多同学,也与我们的主题十分切合,故众忘所归,夺取桂冠。
六、反思总结:
虽不能和辩论赛或者篮球赛的周期相比,但相对于青协的其他活动,本次活动持续的周期十分长,各助理也是几乎一星期,每天都在忙碌,非常辛苦,但是这样做事有收获的,此次活动在各青年志愿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用持续一周的时间给大家思考要感谢的人或事,多少让各位懂得了些感恩的意义。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下在办长周期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1、因为持续一周超负荷的工作,助理们到最后的决赛是出现倦怠
2、决赛现场同学们情绪高涨,秩序有些混乱
3、初赛阶段,由于是各班在不同时间自由进行,评分上有些不够客观
4、决赛时间与老师的工作时间相冲突
鉴于以上几点问题,今后办活动时,要格外注意。
最后,希望下一次的活动办得更好!
城建学院分团委青协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七日
第五篇:感恩演讲活动总结
感恩演讲比赛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
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用心灵去感受,在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凡事都先想着自己对父母都很少关心,对一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难以言表谢意,所以开展此活动唤起人们的感恩之心,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一生。同时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爱,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活动时间:
2012年4月18日下午3:45—5:00
活动地点:
学校多功能大厅
活动流程
2012年“感恩”演讲比赛于4月18日下午3点45分在学校多功能大厅拉开帷幕,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选手为1-5年级学生,由各年级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主题,从容不迫,慷慨激昂,挥洒自如的展开演讲,字里行间都包含着真挚的情感,用饱满的激情,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父母、师长、社会的感激,热烈激扬的情感,引起大家心灵的共鸣,博得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两个多小时后,在最后一名选手谢发鑫同学的精彩演讲结束后,感恩演讲比赛也最终圆满结束。最后评委们发表讲话,对同学们的表现提出几点建议,并对他们的出色人表现表示肯定。
总结:
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课生活,同时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感恩洗礼,唤起那已被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敞开爱的大门,用感恩的心审视世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照亮了目标,更好的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