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

时间:2019-05-12 21:4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

第一篇: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

高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中深层意蕴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美术作品分析和欣赏能力。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谈话;为什么美术家们要画画?

(想要通过绘画来表达抒发自己想要表达的一些情感或者是其他,这就是说每一幅画都有它特有的意蕴。2,、图片欣赏:《开国大典》

(请同学们简单的评述一下这幅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给自己的启示)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悟美术作品中的深层意蕴。二,发展阶段:

1、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美术表现中有哪些表现手法?(建筑,绘画,雕塑,工艺)

2、那我们该怎样来欣赏不同的表现形式呢? 欣赏作品:

(1)故宫 太和殿

(2)米勒《拾穗者》

(3)《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群雕》集体

欣赏分析不同题材意蕴相近的作品:

(1)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

(2)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3)米勒《晚钟》

欣赏分析不同形式,风格 意蕴相近的美术作品:

(1)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2)江碧波《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

(3)刘开渠《渡江 》

试着分析以下作品:

罗中立《父亲》

珂勒惠支《面包》

李可染《孺子牛》

三,课堂小结:

分析了这么多作品,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意蕴?

四,作业布置

第二篇:第二单元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教案

第二单元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

第四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

学校:奎文学校

年级:高一 学科:美术 教师:杨亚波

【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西方描绘景物题材的作品的创作手法和审美理想;掌握运用所学知识鉴赏中 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思考问题----欣赏绘画作品或视频----分析总结知识点----鉴赏绘画作品的学习过程;用互动、操作、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中西方景物题材的绘画作品比较的学习任务。

3.体验自然山水给人身心的无比愉悦和情感享受;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体会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学习要点

1.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的差别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过程和“因心造境”的创作特点 3.西方风景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深度空间的绘画特点

4.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表现了画面空间的远度空间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三远”的空间特点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2.西方风景画的“三维”的空间特点和“焦点透视”的表现手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富春江风景照片》

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南朝诗人吴均这样赞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么,在画家的笔下,我们又会看到怎样的富春江? □《富春山居图》

作品简介

2010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大台湾记者问“画都如此,人何以堪!” □《双桥照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这就是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 江南古镇——周庄,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幽静之美赢得了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我们看到的就是周庄最为著名的三景之一的双桥。而谈到双桥,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画家和他的一幅画

□《故乡的回忆》 油画 陈逸飞

周庄成就了陈逸飞,陈逸飞也成就了周庄。它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1984年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访华,高价买下《故乡的回忆》赠给邓小平,以双桥预示两国友好的双边关系,被传为佳话。作品也因此被称《双桥》。□《故乡的回忆》和《富春山居图》

■请学生比较两幅作品有何异同?

相同点:景物题材的作品;统一、和平、友好的主题 不同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具象与意向(写实与写意)

同学们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很好。由于中西方的名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美 术家在表现景物题材的作品时,都有各自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

□标题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奎文学校 杨亚波 板书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自主学习(30)

1.中国山水画家和西方风景画家的观察方法比较(3)

□刘文西写生图片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路该 如何走下去!”“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中西美术家都会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中去。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中西方山水和风景画家写生图片(13张)

■观察比较分析:中西方山水和风景画家在面对大自然写生和创作时,有何不同?

西方风景画家:固定的坐在一个位置,半天或一天完整的创作完成一幅作品 中国山水画家:一个小本一支笔,边走边看边画,一棵树,一块石,位置不固定 是不是如此呢?接下来,我们还要从做品中来验证

正因为中西山水和风景画家们跋山涉水,顶烈日、迎风雪,深入生活的创作激情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精神,才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许多传世名画。

2.西方风景画(8)

□《乡间村道》(6)

□欣赏作品思考:画面为我们展示的内容真实吗?(1)

学生回答真实:景物形象塑造真实,有体积感,颜色逼真;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上出现辅助线(2)

教师说不真实:因为路的宽窄、树的高矮都跟现实生活不一致,有近大远小的感觉。有哪位同学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

学生:现实中,我们站在路口看到的就是如此(近大远小)

教师:回答的很好,在西方风景画中,画家运用了近大远小,虽然与客观现实不符,但却表现出了我们视觉上的真实性,这就是西方风景画中的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法的概念:1514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家和雕塑家勃鲁奈斯契发明,可以使画家在绘画的二维平面中。如真摹仿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也就是三维的空间特点。

■ 互动:哪位同学可以根据作品的辅助线,画出焦点透视的消失线和消失点。(2)

□ 焦点透视的画法(1)

引导学生自己讲出视平线、三视(仰视、俯视、平视)、以及写生位置。可以看出写生 位置是固定的(验证了开始时的分析是对的)。写生位置固定,视平线固定,画家不能左右或上下随意移动,可以说,画家是在有限的视觉范围内,极尽所能的为我们展示如真如幻的画面的三维深度空间,描绘的是客观、真实得大自然的视觉美景。

□《干草车》 请一位同学描述作品内容(2)

教师补充:清流潺潺的河水,翠绿的草地,葱郁的丛林,沾满露珠的树叶,闪烁着白色 的反光。木栅栏围着农舍,亲切朴素。这一切如此自然、真实,诗人和画家布莱克这样描述:这可不是对自然的写生,这是灵感!

大家说这幅作品美吗?(美)

画家康斯太布尔用手中的画笔把这美丽的瞬间,定格为画面的永恒。画家的眼中有美,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画家心中有爱,正如康斯太布尔自己说的:我生来就是为了描绘更幸福的大地——我的古老的英格兰。因此,西方风景画家的审美理想,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3.中国山水画(19)□《千里江山图》(3)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画家王希孟是画史上有大成就的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 仅凭一幅作品而名垂画史的人。

□《千里江山图》动画,背景音乐。

教师解说画面

学生思考:在作品中能找到画家的写生位置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不能(找不到)。没有还是找不到?

教师:没有还是找不到?不是没有,是无处不在。所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因此,中国山水画家是上下、左右游动的观察,视点从不固定,是多点或散点的观察,使画面咫尺有千里之趣。

■与西方风景画的深度空间相比,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有何特点?用一个字形容。

学生:远

教师:对。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了山水画的三远法,请一位同学试述三远法。□《渔庄秋霁图》(1)□《早春图》

□《溪山行旅图》

■请一位同学分析三幅作品分别属于哪三远?为什么?(1)

教师联系实际补充说明:站的高,视野开阔,看得(平)远;站的低,抬头仰望,看得(高)远;如仰望天空,白云般;左右移动的看,前后位置变幻,看得(深)远。

■请一位同学演示三远的看得动作,可以请其他同学协助(1)□《踏歌图轴》(3)

■西方风景画用焦点透视法表现画面的深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画面三远的空间效果呢?

教师提示:西方风景画面面俱到,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有何特点?

学生结合作品回答:有些地方画了,有些地方没画,空白的地方给观者心理上一种想象的空间,视觉上一种悠远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三远的效果。

教师补充:画面中画处为实,不画处为虚,中国山水画就是通过这种画处与不画处,虚与实的交替变化,表现出比西方风景画更加阔远的空间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虚实相生。

■ 学生合作讨论:什么是虚实相生? 教师补充:古典哲学思想;空可纳万境,无可生有,虚可生实,虚实相生,使无画出皆 成妙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法。

■ 结合作品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六君子图》(1)

六株树木劲挺列植。湖面宽阔无波,江上岗峦遥接天空。气象萧索清旷。此画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两层含义:

一、借用简净而清淡的画面(实

景物),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虚

情思),二、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情景相生,得言外意)的审美理想。■意境:1.古典美学思想,中国山水画最富名族特色的审美标准

2.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3.情景相生,得言外意。

■与西方风景画追求客观真实的视觉美景不同,中国山水画家的审美理想是什么?(2)教师:结合对意境的探究,中国山水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也是面对大自然写生,而作品却没有真实的描绘,而是通过作品表现一种对自然山水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到的一种诗意情怀(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是画家对大自然的内在生命力的体味与表现(情景相生,得言外意),一句古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山水画创作视频》欣赏。(2)

■ 试述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和特点(4)教师提示:没有直接面对大自然;开始画之前提笔思考的环节。因此,石涛概括中国山 水画创作过程是“搜尽奇峰打草稿”。

□《山水清音》 石涛

石涛,清四僧之一,主张开拓创新精神,摹古派领袖人物王原祁评价石涛:海内丹青家 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请一位同学讲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过程。(2)

清代画家恽寿平描述自己的创作体会——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画家的审美心意,是借山川的四季美景而升华为艺术的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特点,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用唐代张躁的话,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特点。(2)三.合作讨论(2)

中国山水画家,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寄情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用山水预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如果用参禅的三重境界,来比喻人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选择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渴求知识,追求真理;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认准目标,努力拼搏。四.巩固练习

每题请一位同学作答,共四题。(4)五.归纳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本课知识点,完成表格。(3)六.拓展延伸(2)

吴冠中简介:人民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当代中国绘画的 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作品欣赏(十二幅),背景音乐。最后一幅时,教师朗读吴冠中的一段话。

“我爱我国的传统,但不愿当一味保管传统的孝子,我爱西方现代的审美意识,但也不愿当盲目崇拜的浪子,是浪子回头吧,我永远往返于东西方之间,回到东方是归来,再到西方又是归去”“我追求的是中国的意境同西方的视觉形象这两方面的结合”。七.课外演练(1)

2010年6月25日,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在北京逝世。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请以先生“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这句话为题,写一篇评论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的短文,文体不限。

第三篇: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理解审美观念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教学基本思路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学过程 课程介绍: 1)自我介绍

2)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更要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审美鉴赏的意义在哪里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对此有所了解。1.什么是“美”?

我国汉字中的“美”由羊、大两字拼成,“羊大为美”。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羊作为驯养的动物是当时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人类可亲的对象。尤其是对原始人类来说,还有什么东西比又肥又大的羊能使其感到美呢?从“美”字我们可以看出,美与经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们摆脱了像动物一样无意识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状态,有目的地去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改造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可见:

(1)“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美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例如书中所举的中国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的实例。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美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2、初步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放一段的外国流行歌曲(学生不熟悉的)。

设问:你觉得这段歌曲美吗(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由于学生不熟悉,对外文歌曲表现的内容一般不能描述)? 教师以此继续发问:你不知道歌曲表现的内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般都能问答出它美在旋律、节奏、音色、音质上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旋律、节奏、音色、音质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就把它叫做形式美。我们说,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中有形式美,美术也有形式美……那么美术中的形式美又是什么呢?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

到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对称、均衡、比例、对比、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A、请4位学生在黑板上写“永”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写好之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哪位同学写的最好?为什么?

(幻灯出示写歪的“永”和正规的“永”)总结:在汉字结构规律中,重心平稳、左右均衡是极为重要的法则。人们写字时以米字格作为辅助,就是为了使初学者遵循这种美的法则。

B、观看教材中“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的图片,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引导学生从重心、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寻找“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之间的联系。)

师:什么是美术作品?(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3、形式美的来源:

许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美术作品,在其产生之初其实是实用品,只是到后来才被当做“美术作品”看待的。但是在这些物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看它们。如原始社会的彩陶,古时候是盛水,吃饭的普通器皿,现在却成了博物馆里供人们欣赏的价值连城的古文物;又如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是宗庙里祭祀用的器具,而在明代的《竹院品古》图里,青铜器已经被当作了供人欣赏把玩的美术作品,它的器形、装饰、色泽成为了关注的因素。今天,老师也请大家来简单鉴赏一下彩陶和青铜器。请说出在过去学过的语文、历史知识中你所了解的彩陶或青铜器的精品1-2件? A、幻灯展示:彩陶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他们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那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师:有一些很特殊的图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在盆的内壁描绘图案,用装饰的手法画出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用两根短线画出眼睛,似乎闭目在默默地祈祷什么,双耳和嘴的部位都画着鱼,盆的其它部位也画着鱼。这种图形似乎和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彩陶中的动植物形一般都用几何形把它概话出来形神兼备,显示了彩陶艺术写心写意的高超水平。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左图)。半坡时代人的寿命平均二三十岁,生育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尤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对生育能力的赞美就是对女性的赞美。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B、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先秦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的地位,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视频展示:商代和周的青铜器 提问:商代和周的青铜器有什么不同? 幻灯展示:青铜器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哪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它们的灵感来自哪里?

师:青铜器的纹饰有多种纹饰这些怪兽图案,大都是氏族图腾崇拜的残余,在维护社会习俗,沟通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与文字一起扮演着政治、宗教和艺术传统等各方面的特殊职能。

总结:古时候人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上述作品的纹饰之所以看起来比较美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来的,而它们的灵感就是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万物的形象中获得的。4.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A、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绘画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画,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师提问: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美术作品”?为什么?

教师:绘画和雕塑是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例如教材中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云南纳西族民居院落等,但是,他们最初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制造出来的,在当时虽然普通,但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会逐步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

B、这些手提袋、手套、门票都是美术作品吗?试以本课所学的知识简要的分析它们?以证明你的观点?

师:一方面,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长宽比例、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使物品更加美观,是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其次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好的物品往往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轻巧灵便,简洁大方,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既方便提东西,又具有醒目的审美效果。又如手套,不仅色彩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图案的方向变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时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单调。

5、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师提问:看了上述作品,你认为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总结: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第四篇: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案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 授课人:向雪姣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各位同学好,很高兴本学期将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美术欣赏》这门课程。在此先简单的做下自我介绍-----姓名、毕业学校、从事专业、下面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1.提问:大家初中的时候学过美术吗?或者有多少人了解美术这门学科?没有的话,那么本学期我们就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美术这门学科。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它们美以及你对美的定义? 展示图片;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美本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对象特性因吻合了人们喜好的意向极致而形成。所以说爱美是人的天性,审美可以产生欣喜愉悦的心情。我们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需要一颗趋美的心,看待事物的时候改变一下习惯的焦距和角度,你必然有新奇的发现。

1、审美观念的形成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几张图片后,大家对美有了一点概念,但有谁知道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同时出示画面

a.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b.鹳鱼石斧彩陶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c.雷文三足鼎---------商青铜器 d.兽纹鬲-----商青铜器

学生讨论回答(在这个问题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是那些另类的甚至反面的观点才能更好的衬托出正确的观点,避免了简单的说教,易于学生接受。所以教师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一定要弄清楚,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教师分析;1,实用性比较强,均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用来炊煮、盛放事物等

2、美观性其次,上面的文案大多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初步认识。

3、有一定的形式法则重心平稳、左右匀称

教师总结:1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总结步骤:生活---观察---发现---形成定式法则----产生美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① 什么叫美术作品

教师分析: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通常人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是指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是艺术家通过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更多强调的是审美价值,同时具有实用性或者根本没有实用性。

2美术作品分类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出示图片)举例:

绘画类:山西永乐宫道教壁画、西藏宗教绘画形式—唐卡、民间年画—门神; 雕塑类:秦始皇陵站立俑、宗教木雕菩萨坐像、民间泥塑、唐代陶俑—仕女像、浮雕群像;

建筑类:皇家建筑—天坛、宗教建筑—西藏布达拉宫、民间建筑—福建土楼; 工艺美术类:商周时期文明的代表—青铜器、汉代青铜器—长信宫灯、瓷器巅峰时期的产物—粉彩瓷器、苗族少女头饰、蜡染、民间刺绣;

其他类别:皮影、竹编提篮、西藏宗教面具、细纹刻纸《红楼梦》、单色发绣《周恩来像》作者:孟永国;

(这样的安排主要使学生了解“美”无处不在,以及不同的美术门类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的多样性,丰富性,同时感受到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课在图片选择上尊重了本民族文化艺术,使学生先了解身边的、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而了解外国的乃至世界文化艺术,所以图片中没有外国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常见的、普及的也很少选入,一些年代久远的、濒临失传的作为重点选入。)② 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

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从《礼记》中提出:礼(仪式/行为)、乐(音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③、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 具有独创性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名词解释:

① 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 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

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教师: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教师分析;图片展现出的形式美

a.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b.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 1:

1、618 1:0、618)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c.具象与抽象 其他形式美法则 d.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 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e.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例:黑白? f.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 B、实战演习

(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

4、美术鉴赏的意义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A、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总结:

1、在我们生活中每时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的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5.讨论与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

6、小结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法国)

在这段话下面插入了一张美食图片,加深学生对罗丹的话的理解。教师可以说:比如下面这张美食图片的内容,对于没有美术修养的人来说,他就是一盘可以享受美味、填饱肚子的烧鸡。而一个有美术修养的人从中却可以发现很多的美,他不但得到了物质享受也得到了精神享受。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第五篇:第一单元教案

1.太阳的话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识记生字“曦、暖、枕、抬、睫、撒”,会写“暖、枕、抬、睫、撒”5个字,积累“花束、香气、温暖、露水、枕头、睫毛”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太阳说话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听了太阳的话,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4、体会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朝气和光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生字,积累词语;正确书写五个生字。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1、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照在万物上,它们都怎么样了? 出示句子:太阳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怎么样)。

2、教师小结:是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太阳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1)出示课题:1.太阳的话(2)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在诗歌中,这些词语的音要特别注意读准:(出示词语)

花束 香气 晨曦 温暖 露水 枕头 睫毛 睁开 满身 抬起 金黄 关闭 撒满(1)随机正音,注意“睁”“束”“撒”的读音(2)学习生字“睫”,书空“睫”,注意字的部首(3)“温暖”的反义词是什么?

(4)查字典,了解“曦”的意思:阳光(多指清晨)晨曦?(早晨的阳光)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你听,它在召唤我们。出示: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教师范读 指名读—自己朗读—四人小组读—齐读;

太阳在召唤我们,它的话语应该是怎样的语气?(亲切、热情、急切)请你学着太阳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出示:太阳()地召唤我们。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2、太阳出来了,它给了我们丰富的馈赠 出示: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1)和同桌一起读读诗句,说说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读读这一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

(3)练习说话 出示:我带着_____________,撒满你们心的空间。(4)齐读第4节,思考:对于太阳的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理解:小小的木板房就是人们的心灵。

师小结:太阳在热情地召唤,它冲破黑暗,送来了黎明,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馥郁的香气,光亮的温暖,还带来了满身的清新的露水,令人舒爽愉快。让我们一起来拥抱阳光。

齐读课文二、四小节;

(四)、总结全文,想象说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师:太阳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装进心里,让我们的心充满温暖,充满爱。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出示说话练习: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五)、复习巩固。

1、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

2、指导写字,关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享受森林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享、樟、苗、泥、杂、绑、铺、繁、丫、编、搬、凳”12个生字;会写“享、杂、铺、丫、编”5个生字,积累“享受、森林、相信”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樱樱与爸爸、妈妈之间对话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文中樱樱的“森林”的意思,能找到描写樱樱“护理森林”的句子。

4、培养学生乐于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樱樱“森林”的特点,并熟读有关句子,积累词语。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森林 读词。(注意:“森”读平舌音、前鼻音)

2、说话训练:

你们去过森林吗?你们看到过森林吗?你能在森林前加上一个词吗?(怎么样的森林)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当你们来到森林中,你会感受到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说看。

3、的确,森林正如我们大家所描述的那样,给我们带来种种享受,所以人们要去享受森林。

(补齐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有个叫樱樱的小朋友,她很想到森林去玩耍,去享受。今天我们就和樱樱一起去享受森林。

2、学习生字新词。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课文中的小主人樱樱享受的森林,究竟是指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交流 出示句子:

(1)爸爸指着门前花园里的一棵棵小樟树苗说:“看,这里就有一片森林。”(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些樟树苗还只不过是——)

(2)“只要你心里有它们,经常去护理,要不了几年,它们一定会长成一片森林”

(3)樱樱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

齐读3句话。

(三)深入学习,展开想象

1、出示爸爸说的第2句话。什么叫“护理”?那樱樱是怎么护理这些只有两瓣叶芽的樟树苗,让它们长成“森林”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第5节,用直线画出樱樱照顾小树苗的句子。

2、交流。

出示句子:所以,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都要去看看那些小樟树苗。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

(1)自己读,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用小圆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读好这些动词,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看出樱樱对樟树的细心照顾,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心里有樟树,经常去护理。

(3)师生配合读: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都要去看看那些小树苗,去护理那些小树苗。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写:泥土干了,……长出了杂草,……刮大风了,……寒流来了,……。这四个并列的方面,作者用分号来间隔。

(4)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试着说一说樱樱是如何护理小树苗的。(5)说话训练:请你想象一下,樱樱还会怎样照顾小树苗呢?

出示提示:树上有小虫子了,……(6)再读一读爸爸说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只要你心里有它们,经常去护理,要不了几年,它们一定会长成一片森林。” 听记: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的,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3、在樱樱的细心照料下,小樟树苗茁壮成长,长得怎么样了?

出示句子:看,樟树茂盛、繁密的枝丫,朝气蓬勃地朝四面八方伸展,编织出一大片嫩绿色的阴凉。

(1)自己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积累词语:

给“茂盛、繁密”找找近义词。(积累词语:枝繁叶茂、枝叶繁茂);借助媒体,理解“朝气蓬勃”。

(3)指导读句。你读懂了什么?

4、是呀,樱樱的樟树林长得真好,应该享受一下。虽然这一片樟树林并非是真正的森林,但它是樱樱眼中的森林,所以……

出示:樱樱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1)樱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请你读好句子。

(2)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情、表情,她还会怎么样地说?

樱樱()地说:“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3)想象:樱樱是怎样享受森林的。

5、想像说话:人们又会在樱樱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春天,人们在樱樱的森林里。夏天,人们在樱樱的森林里。秋天,人们在樱樱的森林里。冬天,人们在樱樱的森林里。孩子们在樱樱的森林里。老人在樱樱的森林里。年轻人在樱樱的森林里(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樱樱与爸爸、妈妈之间对话的句子。

2、读词语。

3、指导写字。

3.小黑鱼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枪、漆、充、虹、冻、藻、统、合”8个生字,会写“枪、充、冻、藻、统”生字,积累“快乐、金枪鱼、漆黑”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小黑鱼想出了“小鱼变大鱼”的好办法赶走大鱼。

3、能读懂课文内容;能展开想象: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4、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黑鱼和伙伴团结起来战胜敌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板书课题:小黑鱼 出示图片

2、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课题,齐读课题:3 小黑鱼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写到了哪些鱼?为什么课题叫《小黑鱼》呢?

2、学习生字词语

三、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一)、读课文,感受小黑鱼的害怕、孤独

1、小黑鱼一开始是非常快乐的,你们看

出示第一节: 齐读第一节。

想像:它们在一起会干什么?

2、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出示句子:

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

(1)自由读句子,思考:为什么只有小黑鱼逃掉了?

(2)想像体会:如果你是小黑鱼,你所有的好朋友都被凶恶的金枪鱼吃掉了,现在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呢?

(3)那小黑鱼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它是怎么做的?请你读读第2节,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4)指导朗读第2节。

(二)、再读课文,感受小黑鱼的“发现”

是什么让孤独、害怕的小黑鱼又慢慢精神起来了呢?

1、出示组图一:水母

(1)他看见了水母,看,水母是什么样子的?(2)小黑鱼觉得水母像什么?(彩虹果冻)

出示句子:它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3)朗读指导。

2、出示组图二:大龙虾(1)龙虾像什么?

(2)出示: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3)朗读指导。

3、小黑鱼在海底还看到了哪些奇妙的生物?

想像说话:小黑鱼看见了 似的。

4、师:小黑鱼就这样游啊游,渐渐地,他又精神起来了,后来,它又看见了一群小红鱼,躲在礁石和海洋的影子里,小黑鱼邀请它们一起出去玩儿,可小红鱼的反应是——

(三)、继续读课文,感受小黑鱼的机智,体会团结合作的力量。

1、想一想:小黑鱼想出了什么办法把大鱼都赶走了?

交流。

2、讨论: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后,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想像说话: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后,议论纷纷,有的赞同地说“()”;有的担心地说:“()”;有的反对,说:“()”;还有的无所畏惧地说:“()”。

3、讨论:为什么它要当眼睛呢? 预设:这个办法是他想出来的,一切都听他的指挥。眼睛是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窗户,可以说明小黑鱼是领袖。眼睛可以发现敌人,可以及时躲避敌人,而小黑鱼就有这个本领。

4、就这样,它们变成了最大的鱼,在清凉的早晨游,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它们都游过了哪里?看见了什么呢?它们怕了吗?你想说什么呢? 小结:是啊,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能胜利。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词语。

2、分角色读课文。

3、指导写字。

五、推荐作品

作者李欧•李奥尼被称为是“色彩的魔术大师”,他还有好多作品呢,《一寸虫》1960,《小黑鱼》1963,《小蓝和小黄》1959,《田鼠阿弗》1967,《亚力山大和发条鼠》1969等等。

4.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偷、筑、插、狠、抢、建、攻、商、驾、驶、炸、挖” 12个生字,认识部首“建字底”,会写“建、插、攻、商、挖”5个生字,积累“相约、建造”等6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编一个“智救公主”的故事。

4、感受孩子们欢乐的童年生活。教学难点、重点

1、了解孩子们所编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并试着用连贯的语句说一说。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孩子们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沙滩

师:我们都去过美丽的大海边,那里有美丽的沙滩,你在沙滩上会干什么?

2、出示句子:

这里是我们快乐的天地。..每天放学以后,我们就偷偷地相约来到这里,把书包一扔,开始了我们有趣的活......动。” . 指名读。

 把“这里”替换上“沙滩”,再来读一读。 孩子们开始了有趣的活动。

出示句子: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筑起围墙,围墙外还插上了干树枝,那是我们的树。(读出快乐的语气)学生字:筑 插 板书:城堡

 在垒起城堡之后,孩子还开展了什么有趣的活动?

板书:编织童话

3、补充课题:

4、沙滩上的童话(齐读课题)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孩子们在沙滩上编织的美丽童话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童话的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学习字词。

2、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在沙滩上(,)。

什么时候,干什么(2)围绕着这座用沙子垒起的城堡,孩子们编了什么童话?

(三)、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感受孩子们编织童话的快乐。

1、学习4——8节。

(1)出示对话: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这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师:这就是孩子想要攻城堡的原因吧,看他们想象多丰富,编得多有趣。

(2)指名读,组内分角色读。

(3)引读: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编得可热火了:原来,在这座城堡是一座——,魔 窟里住着——,他抢走了——,公主正伤心地在——,于是我们成为了——来救公主。

过渡:这童话故事的开头编得很有趣,为了救公主,他们又会怎么编呢?

4、学习9——15小节

(1)指名读。

(2)引读:为了救出公主,我们想了很多方法,一个伙伴的方法是——,我的方法—

—,最终我的方法得到——。请你用上这些动词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救公主的。

出示: 挖 装 炸 救

我们()地道,从地下()上火药,把城堡()平,()出 了被困的公主。

(3)读一读,比一比下面几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我们挖着地道。

我们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4)这方法让我们救出了公主,使我们不由得欢呼起来,我们欢呼——。孩子们会怎 样欢呼,请你在小组内也你一言,我一句地欢呼几声。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地欢呼起来:“ ”

(5)再读9——15节,读出那股高兴劲。

过渡: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吗?不,童话还在继续呢!

5、学习16——22小节

(1)齐读16——22小节。师:孩子们在继续编着他们的童话呢,他们不但把自己当成了救公主的勇士(板书:孩子),还把悄悄出现在他们身后的妈妈变成了——,(板书:

妈妈)

(2)天色已经晚了,妈妈也许早就在他们身后了,可是看见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编的童话如此有趣,真不忍心打搅他们。而当孩子们回头看到了温柔美丽的妈妈,怎么

会不把她当作美丽的公主呢?也许在每个孩 子的心中,妈妈就是公主。指名读。

(四)、说话练习,编织心中美丽童话。

1、在课文中孩子们想到了炸城堡的方法救公主,你有什么好方法也能攻下城堡救出公主?

2、用你的方法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把攻城堡的方法说清楚。

(五)、复习字词。

1、读词语。

2、指导书写,重点:“建”、“插”。

5.我的房间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潜、艇、翅、膀、魔、墙、壁、饼、克、司、载、幻” 12个生字,会写“翅、膀、饼、克、司”5个生字,积累“功课、翅膀、墙壁”等9个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从第4——8节中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背诵。

3、能边读边想,了解作者的想法。

4、能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说说希望自己拥有一间房间是怎样的。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课文的生字,正确描摹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想象。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 你能用一、二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吗?

2、课文中的“我”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揭示课题:

5、我的房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1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

师:那是一间怎样的房间呢?“我”喜欢自己的房间吗?

2、学习生字新词。

3、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小节与同桌交流。读一读。读文要求:借助字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出示:那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来帮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我的故事书、玩具,我从外面捡来的宝贝,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

可是,想完了所有的幻想之后,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现在的房间。在这里,我可以读书,可以幻想。

4、指名读句。

要求:读的人声音要响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人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5、说话练习:我最喜欢(),因为()。

6、指导学生读出喜欢自己房间的语气。

(三)、深入学习第4——8节。

1、“我”对我的房间有哪些幻想呢?请同学自己读读第4——8小节,完成填空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答案。

出示:我希望我的房间()、()、()、()、()。

2、交流填空题的答案。

我希望我的房间(有轮子)、(是潜水艇)、(长翅膀)、(是魔术屋)、(是学校)。

3、让学生加上数量词说说填空题。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间魔术屋”,你能加上数量词再来说一说吗?

4、引导学生质疑:

师引说: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是一间——的屋子。妈妈——,爸爸——,——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可是,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跟现在不一样。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跟现在的不一样呢?

5、让学生带着上面这个问题再读读第4——8节,然后,小组讨论。

6、交流思考题:

希望自己的房间有轮子可以开着跑——去搬了家的朋友那里,跟他一块儿玩。希望房间可以飞——去国外看望表哥和舅舅。希望房间是潜水艇——可以看到许多海里的生物。希望房间是一间魔术屋——是用好吃的食物做成的。

希望房间是学校——自己做校长、老师和司机,洋娃娃、狗熊当学生。

7、请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小节并试着背一背。

在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简单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希望和朋友作伴,希望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四)、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1、你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么样的呢?先自己准备再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2、照样子填量词。

(五)、写字指导。

6.马鸣加的新书包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舅、婶、礼、共、股、班、业、行、羞、愧、线、绣” 11个生字,会写“礼、共、业、线、绣”5个生字,积累“舅舅、婶婶”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马鸣加说话时不同的心情。

3、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马鸣加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2、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有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马鸣加,他喜欢小学的生活,很聪明也很活泼,但有时也很马虎。他有五只不同颜色的新书包,想不想听听一个发生在马鸣加和他的新书包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6 马鸣加的新书包

3、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马鸣加和他的新书包之间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a)读词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其中注意“婶”是前鼻音)b)介绍自己记字形的好方法。(指导书写:愧,注意最后两笔)c)分节朗读全文。

3、马鸣加和他的新书包之间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完成下面这个填空。

马鸣加是()。他有()只书包,准备()。星期一用()的书包,星期二用()的书包,星期三用()的书包。可是星期()他(),这使他(),他决定只用()。可星期四放学时他竟然()。后来,妈妈(),马鸣加的书包就再也没有()。

4、学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

1、俗话说“言为心声”,让我们找一找文中描写马鸣加语言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品味品味。

2、学生交流。

3、出示:

1)马鸣加不同意:“一个星期上五天学,一天背一只,正好!” 2)马鸣加懊丧地对妈妈说:“你看,只用一只书包也不行。”

4、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指导读出马鸣佳说话时不同的语气,体会他不同的心情。1)马鸣加不同意:“一个星期上五天学,一天背一只,正好!”

(根据提示语“不同意”,我们了解到马鸣加说这话时带有反驳的语气,说明他对于妈妈的说法不赞成,不服气。)

2)马鸣加懊丧地对妈妈说:“你看,只用一只书包也不行。”(这句话要读出懊悔、失望的语气。)

描写语言的句子交流完后,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5、文中除了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还写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听清要求:找到描 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试着加上不同的语气词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6、学生交流。

1)哎!这只书包有点奇怪。背上它,觉得特别轻松。“准是早饭吃得饱,有力气。” 马鸣加这么想着,快活地朝学校奔去。

(“准是早饭吃得饱,有力气。”这一心理活动说明马鸣加当时自信满满。)2)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钻进书包里去。(假如你是当时的马鸣加,会怎么想?)

想象说话(补充马鸣加的内心活动): 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钻进书包里去。

学生加上语气词,情感体验完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1、课文已经学完了,请大家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一只怎样的书包。

3、读词语,选一个,写一句话。

喜欢 轻松 快活 羞愧

五、拓展延伸。

向学生建议课外阅读郑春华儿童系列生活故事《一年级的马鸣加》。

下载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激发他们......

    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案 秋 夜 备课人:张西亭班级:69班 时间: 2011年9月 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2、 体会文章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

    第一单元教案范文合集

    江口小学:张云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1 校园寻 “宝”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二)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

    第一单元教案

    2.苦练 时间: 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学情分......

    第一单元 教案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第一单元教案专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 (NO1~2 ) 第一单元教案 1、窃读记 设计者:易利平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

    第一单元教案(★)

    1、 观潮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