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暂不建设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报告编写提纲
暂不建设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概况(简述)
包括:企业性质、始建时间、技改时间、矿井生产能力(设计、实际)、相关证照、管理机构设置(含矿、科、队)和人员配备情况(其中下井人员数量,分管理人员、采煤、掘进、维修、运输等工种),法定许可开采范围及开采煤层,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情况等内容。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情况(简述)
(一)开拓方式及井筒情况(井口标高、井底标高及井巷的长度、倾角等)
(二)通风系统情况
(三)供电系统情况
(四)提升运输系统情况
(五)井下排水系统情况
(六)瓦斯抽采系统情况
三、矿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重点叙述)
(一)人员定位系统
(二)监测监控系统
(三)供水设施系统
(四)通讯联络系统
(五)压风自救系统(侧重叙述压风机型号及相关参数、管径及管路铺设情况,自救装置型号、数量及设置地点)
(六)紧急避险系统现状,自救器的型号、数量、购买时间、检测与维护情况,矿井避灾路线情况,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等
四、矿井采、掘生产现状及未来三年内采掘布置规划情况
(一)矿井采、掘生产现状(详细叙述)
(二)未来三年内采掘布置规划情况(必须附采掘工程平面图,各年度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五、自救避险论证情况(非常详细)
(一)各水平或多煤层最远点至地面(井口)的距离统计(分目前,未来三年之内)
1.逃生路线(原则上从专用行人井进、出)
2.逃生路线巷道情况(长度、坡度、断面、支护形式等)
(二)用纯理论推断计算的情况
按照广安会议专家所提出的井下人员避险逃生平均速度为117.2m/min来计算撤离时间(分目前、未来三年之内)
(三)现采、掘最远地点,选择采、掘类别、不同年龄的职工做避险逃生实际测定情况 采取以上方式,选择所用时间最多的来确定自救器的防护时间(目前,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分30分钟、45分钟两种)
六、结论
七、附件
1.采掘工程平面图(分目前,未来三年之内的)
2.各类人员的测试记录表及撤离路线图
3.压风自救系统布置图
4.相关证照复印件
第二篇:国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情况简介
国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情况简介
从国内来看,我国也一直非常重视等“六大系统”的建设。《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章、标准,已经对入井人员配戴安全防护装备、建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避难所及压风自救等系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安全避险和施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中,115名矿工在被困8天8夜成功获救的经验,充分说明了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重要性;2007年河南省三门陕县支建煤矿“7.29”洪水淹井事故,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生还,主要经验就是井下通讯系统、防尘供水系统和矿井压风系统为被困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汲取国内外避险救援的成功经验,必须建设和完善“六大系统”。
2008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借鉴南非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推广应用井下救生舱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遵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国救生舱等紧急避险设施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安全发展理念在煤矿安全生产上的重要体现,是多年来国内外矿山事故成功救援所验证的有效措施。1、2个重要的通知
(1)2010年7月19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同时强调指出:“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2)2010年8月24日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专门对对煤矿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意义、目标要求、组织领导、管理和监督监察做出了明确规定。2、3次重要的会议
(1)2010年5月19日“潞安现场会”。5月19-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在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召开全国煤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现场会。
①推进煤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要用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全面推广人员定位,不断提高通信、压风、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避险设施。
②紧密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加快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并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③按照“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的总体要求,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准入、更加严格的安全监管、更加严厉的安全处罚和更加严肃的责任追究,深入推进煤矿安全“131”专项行动(即:一个专项行动、三个专项整治和一个专项检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2010年11月12日“专题视频会”。11月1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了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视频会议。会议组织观看学习了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宣传片。
①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必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为准则,认真落实总局、煤矿安监局146号文件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高度负责、抓紧工作,加快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②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各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是建设完善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明确各系统建设完善时限要求,加快工作进度。要将工作总量分期安排,争主动、往前赶,早建设、早投入应用。③各煤矿企业要把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供水和通信等五个煤矿已有系统纳入安全避险系统,向符合安全避险的要求延伸,加以完善,并与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有效对接,共同构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
④要切实建设好紧急避险系统,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为原则,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⑤要加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培训演练,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和掌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发挥其中应急避险中的作用。
(3)2010年11月17日“工作座谈会”。11月1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在京召开了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切实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坚决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①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和完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规划。二是落实资金投入、保障建设完善。做到“四个明确”、“六个到位”(明确责任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明确完善标准、明确完成时间、明确管理考核制度;工程规划到位、资金计划到位、施工队伍到位、工期排队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及考核到位)。三是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机制。四是组织研讨交流、注重教育培训。五是加强监管监察、严格监督检查。
②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如期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组织领导。二是进一步加快“六大系统”示范矿井建设步伐。三是进一步落实“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主体责任。四是进一步严格“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工作质量。五是进一步加强“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监管监察。各地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把“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纳入本部门监督监察执法计划,并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工作,加强日常的监督监察。生产矿井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六大系统”工作,否则限期整改,到期仍到不到要求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新建矿井和兼并重组、整合技改矿井在设计审批、工程施工、项目验收过程中,对未建设完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实行一票否决,立即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实施关闭取缔,降低标准造成事故的,严厉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责任。六是进一步强化“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技术服务。
③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演练,切实发挥好“六大系统”整体效能和作用。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不仅要建设好、完善好,更要管理好、使用好。要按照“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工作要求,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在建设完善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使用,切实发挥“六大系统”的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作用。一是要贯彻落实建设与应用并重的指导思想。二是要切实加强“六大系统”有效管理。三是要不断改进提高“六大系统”的功能。四是要加大“六大系统”应急救援演练。五是要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3、国内井下救生舱开发情况
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救生舱研究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有超过15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研发。北科大(重生科技)、煤科总院(上海鹏燕)、煤科总院沈阳院(澳大利亚MineARC)研制的救生舱。北科大救生舱已按新产品取得安全标志。
(1)从事硬体式救生舱研究开发的单位11家:北科大(重生科技),煤科总院沈阳院(澳大利亚MineARC),中国矿大(无锡永神利),煤科总院重庆院,中煤机械集团,无锡信诺视听设备有限公司、济宁恒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鸿绪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华盾生命保障设备科技公司,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西安东风仪表厂。
(2)从事软体式救生舱研究开发的单位3家:煤科总院安全分院(上海鹏燕),中煤机械集团,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3)从事避难硐室用设备研究开发的单位4家:北京众生洲矿业科技中心,煤科总院沈阳院,煤科总院重庆院,中煤机械集团。
(4)研究进程 2010年5月19日,全国煤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现场会在山西召开。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着力推介“井下救生舱”这一新鲜事物。
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
2010年8月5日,潞安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设计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获得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颁布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2010年8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2010年8月29日,全国首座”软体救生舱“在塔山煤矿装备使用。2010年10月9日,国家安监总局出台《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2010年11月18日,河南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亮相煤炭工业设备展,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4、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基本特点
(1)具备较高起点。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将潜艇、船舶、高楼逃生等领域的一些高新技术用于井下避难所研发。
(2)相关领域的单位参与。除传统矿用产品研发领域的单位开展研发外,相关领域的机构参与救生舱研究,推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3)设备需要实践检验和优化完善。救生舱等避难所是生命工程,要求高技术含量和高可靠性。相关技术装备的引进和相关领域技术的采用应根据中国煤矿的特点,在设备研发过程中虽经大量试验,也需通过实用不断优化调整,以最大限度保证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4)需要通过试点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了《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基本要求》(试行)。《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要求》(AQ标准)也已经过多轮修改,尚需通过试点建设工作加以完善;《煤矿井下避险设施设计与使用规范》正在制定修改中。
(5)需要完善相关试验设施和验证手段。
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技术现状(1)监测监控:
技术现状:基本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在线监测、监控、预警与联网。技术方向: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拓展功能,挖掘数据,提升预警能力。
(2)人员定位
技术现状:实现了煤矿井下人员的区域定位。
技术方向: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定位精度,准确掌握人员的动态分布。
(3)紧急避险
技术现状:一级个人防护技术与装备基本实现了全矿井覆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开展了二、三级紧急避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
技术方向:提高二、三紧急避险装备的性能、适应性及系列化,完善配套仪器仪表,研究在煤矿的设置技术和方法。
(4)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
技术现状:煤矿井下压风、防尘供水技术基本完善,井下救灾通讯相对落后。技术方向:安装完善煤矿井下压风、防尘供水装备,提高救灾通讯的质量和无线通讯距离。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第三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执行好《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关于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
1.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应当在煤矿企业和具备紧急避险系统研发经验的机构配合下,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2.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中应当坚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实用的原则,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和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实际需求,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结,确保在矿井突发紧急情况下遇险人员能够安全避险。
3.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矿井基本情况分析、矿井安全风险分析、紧急避险设施设计、自救器配置、避灾路线优化与应急预案完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设备选型与投资概算等。具体设计方案应当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方案优选和充分的论证。
二、关于避难硐室建设
1.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除应当符合《暂行规定》第11及17~22条目的要求外,还应当具备应急逃生出口或采用2个安全出入口。有条件的矿井应当将安全出入口或应急逃生出口分别布置在2条不同巷道中。如果布置在同一条巷道中,2个出入口的间距应当不小于20米。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区避难硐室应当按照永久避难硐室的标准建设。
3.临时避难硐室的建设。采(盘)区布置永久避难硐室的,该采(盘)区内采掘工作面的临时避难硐室应当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2条的要求,且硐室隔离门应当满足气密性要求,门墙设单向排气管,硐室内应当存放足量食品、急救用品及防护时间不小于45分钟的隔离式自救器,安设压风自救装置。采(盘)区没有永久避难硐室的,该采(盘)区内采掘工作面的临时避难硐室应当符合《暂行规定》有关要求。
4.各类避难硐室内均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系统,配置环境检(监)测仪器仪表,能够对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测或监测。
三、关于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条件保障
1.关于《暂行规定》第8条目规定的避难硐室的氧气供给保障要求。煤矿企业可根据矿井实际,在进行安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钻孔、专用管路、自备氧等不同方式作为永久避难硐室的供氧方式。
钻孔供氧方式是指在地面或井下布置大直径钻孔,通过钻孔为避难硐室供给氧气(空气),并借助钻孔实现通风、供电、通信等。钻孔供氧应当在地面或至少在该硐室所在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巷道上开孔,确保供氧安全可靠。
专用管路供氧方式是指从地面通过井巷或钻孔布设具有有效保护的专用管路至避难硐室,通过专用管路为避难硐室供给氧气(空气),并可借助该管路实现通风、供电、通信等功能。
自备氧供氧方式是指在避难硐室内储存足够氧气(空气)或设置自生氧装置,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主要依靠自备氧气(空气)或自生氧装置为避险人员提供氧气。
采用钻孔供氧、专用管路供氧的永久避难硐室内,应当储存保证气幕和压风喷淋需要的压缩空气。采用自备氧供氧的避难硐室,采用压缩氧供氧的,供氧管路应当进行脱脂处理;采用自生氧装置的,应当经充分的安全评估,保证自生氧装置可靠起动及在避难硐室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均衡供氧。
2.关于《暂行规定》第8条目规定的避难硐室氧气(空气)供给、有害气体去除、温湿度调节、动力供应等要求。对于布置有大直径钻孔、专用管路的永久避难硐室,在无外界供风、供电等支持情况下的额定防护时间不得低于开启钻孔、专用管路等供风、供电系统所需的最大时间。煤矿企业可在设计计算和测试的基础上,对避难硐室利用钻孔或管路进行氧气(空气)供给、有害气体去除、温湿度调节、通信联络、动力供应等能力进行评估。如用钻孔或专用管路不能保证可靠实现相关功能的,应当合理设计、选择自备氧气(空气)供给、有害气体去除、温湿度调节、大容量后备电源等设备设施。
四、关于紧急避险设施的安全标准
1.避难硐室配套用防爆电气设备、安全仪器仪表、救援设备、非金属制品等纳入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高压气瓶、压力仪表等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产品,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管理要求;配备的食品、饮用水、急救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管理规定。
2.可移动式救生舱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并在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安装、使用。对于在《暂行规定》发布前部分试点建设单位为满足试点建设需要,引进已取得国外安全许可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批准,可在试点矿井进行工业性试应用。在工业性试应用期间,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试应用安全。
五、关于紧急避险设施建成后的功能测试
1.煤矿企业应当按照《暂行规定》第24、32条目等的要求,对建设、安装完成后的永久避难硐室及救生舱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密性检测,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当不大于350帕/小时;正压维持检测,在设定工作状态下紧急避险设施内部气压应当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100~500帕,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压风系统检测,压风系统供风能力应当不低于每人每分钟0.3立方米,噪声不高于70分贝;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检测,气幕应当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高压管路承压检测,在1.5倍使用压力下保压1小时,压力应当无明显下降。
2.煤矿企业应当进行硐室安全避险模拟综合防护性能试验,研究确定适合本矿区避险设施建设的经验和相关参数。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将本通知精神传达到辖区内各煤矿企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复习题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一、填空题:
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2、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3、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对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
5、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 小时。
6、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
二、简答题
1、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进行现场验收。当发现哪些情形之一的,为验收不合格,至少列举三条:
(1)设计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
(2)系统设备设施及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3)系统功能不完备或运行不稳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和安全避险需要的;
(4)未按规定建立“六大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的;
(5)系统相关资料缺失或不全的。
第五篇:煤矿_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铁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二0一三年
避难硐室响应组织流程
1.当灾害发生时,根据调度室的命令,采区及运输巷道内零散作业人员进入避难硐室。
2.最先进入避难硐室人员,按照进入避难硐室人员的级别承担指挥任务(由级别较高人员指挥,同级别人员按照采、掘、辅助区队先后排名顺序排定级别)。
3.承担指挥任务人员负责组织进入硐室内人员的秩序、操作流程、人员分工。
4.按照顺序启动避难硐室内部的设备、设施,保持避难硐室内部环境正常,人员情绪稳定。
5.利用避难硐室内部的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平台汇报,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情况、人员状况及硐室内的现状。
6.根据调度指挥部命令调整组织机构,开展应急救援指挥操作。
7.进入避难硐室后,按照《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8.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
9.在具备调度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的条件下,要及时掌握井下各避难点的情况,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并对井下各避难点进行调度。
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第一步:进入应急避难硐室缓冲区域,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打开防护门。防护门两侧空气幕随即打开,阻隔有毒有害气体。
第二步: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关闭防护门,随后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锁紧防护门,空气幕截止阀被压紧,空气幕关闭。
第三步:进入缓冲区人员打开缓冲区传感器,观察传感器,读数显示即为打开。
第四步:打开压风控制柜,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第五步: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打开二道防护门,进入避难区。
第六步:避难人员都进入避难区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随后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锁紧二道防护门。
第七步:首先进入避难区人员,打开避难区矿灯。第八步:打开避难区内传感器。
第九步:避难人员打开避难区另一侧的二道防护门,打开压风控制柜,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第十步:进入硐室人员配戴好压风自救袋。
第十一步:在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与地面保持联系,正常情况下,按照以上操作可以维持硐室内部60-100人生存96小时。并尽快采用地面压风机向硐室供风。
第十二步:在硐室避难期间,由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分配压缩干粮和水,压缩干粮每天每人两块,饮用水每天每人1瓶。
第十三步:若有地面流体食物进入硐室,要在指挥人员的组织下有序领用,优先分配。分配原则以优先将食物分配给生命体征较弱者。
第十四步:遇到紧急状况,避难人员拿出储物柜中压缩氧自救器,佩戴好后,通过避难区另一侧的二道防护门和外部防护门离开应急避难硐室。避险设施管理制度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规定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检科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检科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 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13.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一人一位对应关系说明牌,并现场定置。安检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14.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15.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16.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17.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18.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19.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20.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与自己对应的避难硐室内。
21.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纳入月度计划中,作为重点监管项目。
22.队级干部进入应急救援安全防护区,必须巡查相关设施完好情况及检修维护等记录。
23.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二、考核办法
1.安检科及各队未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列入日常 培训计划的,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500元/月。
2.安装或拆解重组时未对密封性能进行检验,给予责任队机电队长(机电班长)、队长分别罚款1000元/次。
3.避难硐室挪作它用或放置其它物件,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4.队班前会必须对作业人员与避难硐室的对应位置进行详细安排,否则,处罚区队值班人员500元/次,处罚队长200元/次。
5.未对氧气、二氧化碳测定器进行零点和精度调校的,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6.未对避难硐室内急救药品进行月度检查,给予责任队罚款500元/次。
7.违反规定敲打、撞击急救设施、设备,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次。
8.避难硐室内电话出现串联或通讯不畅,给予调度室罚款1000元/次。
9.队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对应关系说明牌记录不全的,视为未执行,给予责任区队罚款500元/项;弄虚作假者,给予罚款1000元。
10.违反规定进入避难硐室内,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紧急避险系统主要机构人员配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精神,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在安全避险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成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机构。
一、组织机构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矿井下安全避险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管理工作,成立紧急避险系统领导小组。
组 长:季 军
副组长:谢清云、牟广才、郑 忠、袁占广、白玉堂
郭晓松、张维华
成 员:宋国平、彭宝荣、马广海、杨德贵、张国良
陈建国、张春雷、赵立军、孟显章、李江林
技术员:唐武装
值班员:机电队当天值班人员
主要操作维护人员:机电队、兼职救护队、通风科
二、管理职责
1.负责领导全矿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2.负责对全矿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措施的落实。
3.负责监督检查并建立、健全紧急避险系统各级领导责任制,职能 机构责任制,岗位人员责任制。
4.负责建立、健全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 施审批制度。
5.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赶赴到现场组织抢救,事故后,认真组织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6.负责监督和检查紧急避险系统有关人员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7.负责监督硐室内设备、仪器的检修校验、维修工作,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查,到期或损坏的设备、仪器应立即更换,并做好记录。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 24 小时
值班制度
1.为了强化管理,确保紧急避险系统的正常进行,避难硐室管理及维护人员必须每天有人值班,实行24 小时值班责任制度。
2.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必须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组织人员处理紧急避险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系统安全隐患,保证系统的完好性。值班人员必须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负责对系统的故障情况做好值班记录。当系统发出警报、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要及时上报矿调度室并组织相关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3.值班及维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保证通讯、通信畅通。不能由他人代替。吃饭时必须给调度请假,但不能超过40分钟,严禁喝酒。
4.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应及时汇报上级部门及领导,严禁漏报、瞒报,汇报不及时要追究责任。
5.值班人员要按要求做好当日值班的各项记录。对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汇报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对当日收到的文件、措施、通知等资料必须及时贯彻,并统一归档管理。
6.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紧急避险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现场落实维修人员督促整改,对一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必须落实人员,限定时间整改。
7.矿调度室为“六大系统”值班总指挥部,负责“六大系统”整体的人员组织及指挥协调工作。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岗位责任制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上级单位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决执行紧急避险系统的工作任务并组织落实。
2.明确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的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负责审查紧急避险的相关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
3.明晰自身职责,负责协调紧急避险系统的各项工作。4.负责组织紧急避险系统设备的检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工作,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
5.当紧急避险系统发生故障时负责组织现场抢修,并对事故进行追查,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贯彻执行。
6.全面掌握紧急避险系统的运转及检修状态,保障紧急避险系统的设备完好,系统运行正常。
7.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设备、设施、材料备用情况的管理,并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紧急避险系统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技术管理和资料管理工作。
2.及时了解现场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掌握施工动态,并做好施工技 术指导工作。
3.定期对技术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有关问题、隐患情况及时上报。
4.加强对紧急避险系统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5.全面掌握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动态,合理的安排紧急避险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6.有技术资料必须统一归档,并有专人保管。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系统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上班交接留下的问题,负责组织落实、监督,做到落实到人,并且不定时检查系统岗位人员在岗位情况。
2.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3.对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快速地组织有关人员或单位进行处理,使影响的时间降到最低限度。
4.对于当班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拿出意见,亲临现场组织实施,重大事故要及时按事故程序向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5.坚守岗位,覆行职责,对当班系统存在问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命令、听从指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质量、保安全完成紧急避险系统检查、维护、维修、试验、供水等各项任务。
2.每次对现场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处理的要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3.每次作业后,维护、维修人员要将施工情况、整改措施、隐患问 题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4.井下一旦发生灾变时,维护、维修人员听从指挥,负责紧急避险 系统的调控工作,确保饮用水或营养液能够输送到灾区。
5.认真填写好当班记录,履行要害岗位手续,做好岗位出入登记,提高警惕,做好四防。
6.搞好设备及岗位环境卫生,管理好工具材料、备件等工作。搞好岗位文明生产。
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
一、紧急避险系统的仪器设备是保证井下人员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计量标准和使用手册的规定,定期进行检查校准以及更新维护,以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井下人员紧急避险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校准
1.避难硐室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校准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台仪器设备的校准历史需记录在仪器档案卡片之上以备查阅。
2.仪器设备必须在相应的使用期限之内进行校准。国家有明文规定的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执行。原则上每台仪器设备每年校准不得少于一次。
3.仪器设备的校准由通风科负责报请检测中心测试,需要送国家检定机关校准或者送回原厂校准的,由专人联系处理并留下相关记录。
三、仪器设备的更新维护
1.仪器设备需要定时更新维护,超出使用寿命期限的仪器应该及时进行更新。
2.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对仪器设备有日常维护的责任,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发现问题的需及时报告处理。
3.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应定时关注设备生产厂家公布的升级信息,并及时通过正确的途径对仪器的软件进行升级。并且在下一次购买仪器硬件的时候给出参考意见。
四、本管理制度由紧急避险管理机构制定,并负责解释和执行。紧急避险系统检查、维修人员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矿井紧急避险系统专职维护、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2.上班前严禁喝酒,班中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有关 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二、系统网络检查、维护
1.紧急避险系统实行每日巡检制,每次对现场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处理的要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要立即上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2.检查时,要检查管路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检查开关把手是否灵活可靠,位置方向是否正确,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可靠,密闭是否严密,如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3.操作人员要带齐、带全所用工具、材料,检查好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做好自主保安,不得违章冒险施工。
4.斜巷操作时,要杜绝双重作业,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规定,现场指定好安全监护人员,对管件及较大材料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窜动伤人。
5.登高操作时,要打好牢固的绞手架,设好安全绳,指定好安全监护人。
6.更换、安装高处的管路、仪器时,可使用梯子进行操作,但要指定专人扶牢梯子,专人警戒。
7.维修、更换管路时,要加强对作业地点附近管路状态的检查,并进行适当加固,任何人不得在管路下方逗留或做与施工无关的事。
8.维修施工中如需断开管路,必须先开供水阀门放水泄压,15 严禁带压违章冒险作业。
9.每次检查、维修作业后,维护、维修人员要及时做好记录,并将检查、维修施工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
10.为保证饮水质量,经常对供水管管路排放,具体操作同供水试验,作业人员之间必须做好协调,要注意检查水质的变化情况。
11.井下一旦发生灾变时,维修人员要根据管理人员指挥及灾区位置 对相关控制阀门进行调节,确保饮用水或营养液能够输送到灾区。
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管理、药品食品更换制度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紧急避险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 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系统维护制度
1.硐室永久性设施每月度检查维护一次,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井下所有紧急避险管路必须保持24小时供水、供电、供风、通讯畅通。
3.紧急避险系统主管路安设内径不小于100mm的无缝钢管,分支管路安设内径不小于50mm的无缝钢管,管路要吊挂平直、不拐死弯,接头阀门完好不漏水、不漏气。
4.设置支管和阀门必须保证其可靠性。5.所有供水管路三通阀门必须齐全,手把灵活。
6.紧急避险系统中的水管、三通、阀门及仪器仪表等设备的耐压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7.硐室前后5米范围无材料、杂物、积水现象,宜设置排水沟。
8.供风管路中的水必须经常进行排放水,保证供风正常。9.紧急避险系统实行分区域管理,明确维护人员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10.及时对紧急避险系统阀门、供水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维护。
二、巡检制度
1.由专人负责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路进行巡检。2.巡查紧急避险管路必须由队干部组织,认真参加巡检工作。
3.巡检硐室时发现隐患、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处理。4.掌握紧急避险管路使用情况及锈蚀情况,做到有计划检修、更换管路。
5.对于因巡检不到位而影响紧急避险系统完好的,追究巡查人员责任,并追查相关管理责任。
6.经常对硐室内存放的药品、食品等物品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管理要求
1.各单位必须制定专人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管路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损坏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2.各单位要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管路进行上账。
3.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管网、阀门及三通,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对硐室内存放的药品、食品等物品检查发现有到使用期限或过期、变质等情况,立即进行更换。
紧急避险系统培训制度
1.通过紧急避险系统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能正确使用紧急避险系统。
2.井下员工必须熟知自救装置的地点、使用方法,便于发生灾害时能迅 速自救。
3.教育职工应爱护紧急避险系统装置,发现该系统有损坏现象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并投入使用。
4.每名员工都必须掌握紧急避险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方法。5.新到矿员工除按为期进行不少于 72 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外,还必须对紧急避险系统的知识进行培训,否则一律不准入井。
6.学习紧急避险相关管理使用规定,掌握自救知识。紧急避险系统功能测试、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1.按照国家安全规程规定及 AQ1029、AQ6201 现制定安全仪器仪表计量 检验制度。本制度严格遵照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
2.安全紧急避险管理员负责系统的设备、设施、安全计量仪器仪表的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及仪器仪表定期效验工作等。
3.系统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必须定期送检,不得漏检。仪器仪表发生故障或误差较大时不得发放使用,必须处理正常及经效验后方可发放使用。
4.正在使用的器具、仪表失真或损坏必须在 2 小时内更换,如不能更换的应立即进行维修,并经过效验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允许使用。
5.计量仪器仪表若有损坏,所维修的费用超过原仪表费用70%时无维修价值,应办理报废手续。
6.安全设备设施、仪器仪表要由管理员负责看护及定期进行效验工作。新到货的仪器仪表必须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安全仪表鉴定单位进行鉴定。
7.正在使用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必须定期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安全仪表鉴定单位进行鉴定。
8.对安全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进行效验及定期鉴定的,将按照有关法规定对相关单位行处罚。
9.新进货的仪器仪表装箱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及调试配件等。
10.定期对避险系统的使用设备、设施进行检测、试验,进行性能和使用功能的鉴定,发现系统性能和功能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解决处理,做好检测试验记录,确保系统功能和仪器、仪表正常使用。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演练制度
1.紧急避险系统每年配合矿井“六大系统”进行一次演练。2.紧急避险系统演练前,成立应急演练小组,分设组长、副组长、成员及演练人员。
3.紧急避险系统演练前,做好对系统的检查,所使用的器材和管路处于完好状态。
4.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应设置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的范围。
5.由应急演练小组领导指挥应急演练工作。
6.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小组直接在调度中心和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应急演练,参加演练人员无条件的服从应急演练小组的指挥。
7.应急演练小组组织中的人员,必须按照演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8.通过对演练对暴露出的问题,由应急演练小组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9.演练结束后要写演练总结。
紧急避险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事故防范意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使矿井遇紧急避险系统事故时避免发生混乱,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影响程度,提高调度值班人员处理灾害事故的应变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矿长(矿长未到场时,值班领导负责指挥)。
2.副总指挥:机电副矿长、安全、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 3.成员:各区队长、调度主任、安检科长、技术科长、通风科长、机电队、跟班人员。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对井上、井下发生紧急避险系统故障时,必须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并正常投入使用。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管理和组织。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知识培训。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人、财物的组织和调配。4.负责物资的管理。
四、程序
1.调度值班员接到发生故障时,由领导小组、副指挥长(机电副矿长)查明其原因,作出正常的判断,制定解决方案。
2.凡被通知的单位和人员都应作好一切恢复紧急避险系统的人力、物力的准备工作,听候安排。
3.调度员随时向总指挥汇报处理的进展情况。4.紧急避险系统维修工必须服从调度指挥。
5.事故处理完毕后,各采掘队管理人员积极组织人员恢复正常生产。
紧急避险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期间安全措施
1.加强紧急避险系统专职维护、维修人员对紧急避险系统、管路及其附属设施日常检查工作,根据故障大小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得拖延。
2.系统故障较小,如只是管路轻微的跑、冒、滴、漏及更换接头、管件、分支阀门等,维修作业对系统影响较小时,现场采取措施立即进行处理。
3.系统故障较大,如需断开管路更换管路、主阀门等,会影响系统的正常供水,则必须制定、审批施工安全措施,同时通知与紧急避险系统有关的受影响单位。
4.系统故障处理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抓紧时间施工,尽量缩短影响时间。遵守如下操作程序:关闭阀门→泄压→断管维修→质量复检→试验→恢复系统运行。
5.在停止紧急避险系统供风水时,要事先与矿调度和受影响各采、掘面跟班人员、安检人员联系好后,方可施工。
6.在维修处理供风水管路故障时,必须先打开管路阀门泄压后,方可断开管路,防止管内“残压”伤人。维修作业完成后,要复检施工质量,同时要进行供风水试验和排放风水,以确保紧急避险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证供风水质量。
7.在故障处理期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井下出现灾害事故,维护、维修人员要立即恢复紧急避险系统,以确保随时能够向灾区遇险员工提供饮用水和营养液。
8.每次故障处理后,维护、维修人员要及时做好故障处理记录。
9.为提高故障处理工作应变速度,维护、维修人员要在变电所、大巷等处储备一些维修工作所需的管件、快速接头、螺丝等材料,这些材料为紧急避险系统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措施
矿井发生事故后,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由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合理部署安排进行救援。如果紧急避险系统出现故障,井下人员撤离原则:根据灾害性质,参照避灾线路上线路及时撤退,该项工作由作业班组长、队长与瓦检员、安全员负责进行,并严格执行如下安全措施:
1.采煤工作面回风系统人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到指定地点待命。撤离时,瓦检员要随时检查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风流方向。
2.处于回风巷道中的其他作业人员必须与采掘工作面人员一起撤离。
3.撤退过程中瓦检员要认真检查通风设施使用情况和井巷瓦斯情况,必须保证通风设施正常使用,防止风流短路,确保系统稳定。根据井巷瓦斯情况和巷道布置,确保井下人员安全撤离。
紧急避险系统硐室维修制度
1.硐室值班人员每班对硐室进出口及硐室内的帮顶进行巡视检查一遍,如发现有脱皮、掉碴现象,应及时汇报。
2.硐室内的防爆门、气密门如受动压影响,墙体变形、门开关不灵活关不住,应及时汇报。
3.在处理硐室帮顶脱皮掉碴要制定措施,并有专人处理,防止矸石掉落伤人或损坏室内设备。
4.如有防爆门、气密门、墙变形、开裂漏气,应及时修复保证硐室内的气密性符合规定。
5.硐室内进出口必须保持畅通,严禁有障碍物对方在硐室的进出口处。
6.硐室内不得存放其它设备,每班对硐室地板清扫一次,必须保证卫生整洁。
紧急避险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建立建全紧急避险系统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妥善保存。
2.对系统采取定期检查发现的故障以及处理的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备查。
3.对所有收集的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便于指导、改进今后的工作。
4.维护、保养人员对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必须查明事故原因,检修情况都必须进行记录。
5.技术资料管理必须是指定管理人员专门负责。
6.各类技术资料档案统一管理,严禁销毁、丢失,否则,给予当事人按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7.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的查阅,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外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须经矿、科领导批准后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