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

时间:2019-05-12 21:4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

第一篇: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

素材:赤壁赋

人生短暂,珍惜时光

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正像苏子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燕子秋去春来,草木一岁一枯荣,桃花谢了,还有开的时候,只有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了。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长河里,人生仅仅是微小的波浪。珍惜时间吧,它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积极乐观,旷达豁然

屈原不过是流放几回,便禁不住难熬的寂寞,纵身跳进汨罗江;苏轼却在“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者”欣然悟到“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豁然大气的笔墨,积极乐观的心态,成就了他“枕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恣意的雄健阳刚之气,也许正因如此,他的名字才嘹亮地回响在黄州大地;正因如此,他的诗文才在逝者如斯的长江黄河上久久流荡吧。

音乐与人生

音乐总是无处不在的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聆听到由音乐和歌声所营造的那一片感觉与意境中,仿若我们也一样走进了不同的人生,走进了不同的感情世界当中。我们在赤壁赋听闻如怨如慕洞箫之音,看见了苏子仕途的失意,看见了来客内心的彷徨;我们在琵琶行听闻低回婉

转的琵琶之音,看见了歌女悲惨的命运,看见了司马凄凉的泪水。正所谓人生如诗、岁月如画、行者如歌,便是如此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如果一味的钻牛角尖,往往会走进死胡同;如果换一角度,调一位置,就会走进一片新天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在困境中蓦然回首,希望就在灯火阑珊处。

坦荡胸怀

苏东坡一生屡遭贬谪,飘若惊鸿, 但他胸怀坦荡,壮志凌云,在诗词中留下了不朽的《赤壁赋》。人活着就是要活得坦荡,活得潇洒,活得奔放而又精彩。为人坦荡,才会在遇到坎坷、波折和惊险场面时处之泰然;为人坦荡,才能经起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为人坦荡,也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步履从容,自若安然。

素材:毛泽东沁园春雪

眼界: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毛泽东总览古往今来,惜秦皇汉武叹成吉思汗,最终成为中国一代伟大领袖;伽利略放眼整个宇宙,看到了星际运行特点,将物理学推向一个巅峰的道路上。人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眼界开阔,才能拥有星空的斑斓。

自信

人生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只有自信地向上攀登,才能无限风光尽览眼底。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毛主席又如何成为中国的伟大领袖?正是凭着自信,他们才取得傲人的成就!

意气

意气是冲锋的号角,意气是进军的战鼓,意气是杀敌的利刃。意气是前驱的车轮。一个锐意进取的人,不能没有意气。毛泽东挥斥方遒,拥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气;司马迁意志磐石,史家之绝唱便是他傲人的意气。意气是书写历史的纸和墨,是以热血为曲谱的一曲壮歌。

当代少年

掷地有声的,我们来了。我们是一群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带着七彩的梦幻,漫游在花的海洋,采一缕芬芳,磨不去的足印,留下历史最辉煌的痕迹。我们要自信乐观,目视远方;我们要顶天立地,肩扛未来;我们要踏着希望的步伐,走过明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爱国

爱国有千种样。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爱国慷慨悲壮;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爱国意气风发;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感人切切,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伤感悲哀。纵然有千种样,但它们都讲述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我爱我的祖国。

第二篇:《沁园春__雪》写作背景简介

《沁园春 雪》写作背景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①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兴之所至,吟诵成篇。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广泛接触。柳亚子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8月30日,毛泽东在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9月2日,《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了这首诗。

9月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又看望柳亚子。在柳的寓所,柳亚/

3子请毛泽东校正他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诗。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致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得到毛泽东题赠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很快作出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10月下旬,柳亚子将毛泽东的赠词和自己的和词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柳诗尹(瘦石)画联展”上展出,并将两词送交《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大概是发表毛泽东的词作需经本人同意的缘故,《新华日报》于11月11日单独刊出了柳亚子的和词。但由于此前《沁园春·雪》已在诗画展上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已开始流传,因此,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便根据传抄稿把《沁园春·雪》以《毛词·沁园春》为题刊出。28日,重庆《大公报》又将毛泽东的赠词和

柳亚子的和词一并发表。

《沁园春·雪》一经发表,即在重庆引起很大的轰动。一时间,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柳亚子甚至将它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此前,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毛泽东不惜冒险亲赴重庆谈判,他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已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为人们所广泛称道。一阕《沁园春·雪》,又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第三篇:沁园春雪意境 精彩课堂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一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的胸襟。教学难点:

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教法学法:

激情导入法、诵读法、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了无生气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郁闷苦恼、高洁清寒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毛主席笔下的冰雪世界。

二、朗读品味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读后自由抒发感受。

2、好一首壮词,那么其景物是如何壮美,情怀又是如何壮阔的呢?请用心聆听,细细品味。

3、好,我们先来看看景物是如何壮美?请同学们选取你最喜欢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以“我看到了一幅这样的图景”开头,加以描绘。

4、雪景是壮美的,那么情怀又是如何的壮美呢?请齐读下阕。

5、同学们,受诗人的感染,我们也用豪迈奋发的姿态来评评人物吧!以“我最欣赏xxx”的句式表述

6、他们都是英雄吗?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7、那么,在作者的眼里谁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呢?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呢?

8、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有无限的感慨:这真是“历代帝王竞自由,可叹赳赳欠风流。试问英雄今何在?且看孺子占鳌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同样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君不见,奥运国旗赛场飘,神舟飞船尽逍遥,

第四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与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与反思

司朗才

一、学生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

二、教材分析

初三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三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在朗读的基础上背写全词。2、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的感受词的意境,深切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价值观

认识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到伟人豪迈的气概;激励自己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本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2、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当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景物时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几个同学来简单的谈一下。

2、了解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第一任国家主席。1945年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不久被重庆的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4、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

分(fen)外

妖娆(yao rao)成吉思汗(han)(2)指导学生朗读

5、合作探究

(1)上阙的主旨是什么?(描写北方壮美的雪景)

(2)上阙的总领句是哪一句?(北国风光)(3)“望长城内外”中的“望”起到什么作用?(总领下文)

(4)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5)下阙的主旨是什么?

(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6)全文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7)文中提到了几个人物?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5个,为下文作铺垫)

6、小结:

看到雪景后,诗人诗兴大发,深有感触,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也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7、课外拓展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五、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上阙:描写北方壮美的雪景

下阙: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

六、课后反思

1、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领悟了诗歌的优美和蕴含的主旨。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

3、学生发言比想象中的还要踊跃,不断有新的亮点产生,把这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七、课例评析

1、整个教学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交错使用,融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达标。3. 课堂结构紧凑,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五篇:《赤壁赋》素材激活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赤壁赋》以文赋的形式,记叙自己夜游赤壁的情景,描写了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透露出自己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执著,及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美妙的神话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被贬后的苦闷不平之情,这正是《赤壁赋》的美之所在;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要活得潇洒。个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会把你压垮;不如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因为苏子对待得失是这样的:“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我不遗憾,对人生得失如此达观,才使得《赤壁赋》带给我们纯美的享受,在文中看不到不平之气,充满眼帘的只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写作素材】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名字都会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贬谪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苏轼站在赤壁面前,眺望如画江山,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震灼古今的前后赤壁赋。

无论是诗,还是赋,都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是他内心最真诚的告白。

【素材激活】

您,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您,壮志难酬,唯有寄托于文字。屡次遭贬,打不倒他的信念;艰难世事,造就了他的豪放诗作。他的杰作,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怀古伤今,只为报效国家;论史谈玄,方显男儿本色。

您把苦难研成墨,把贬谪当做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

是您,凝望庐山,道出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你,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你,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公婵娟”的人间祝福。

官场上的险恶**,并没有消沉您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苦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樽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赤壁带来了完美壮烈,这是诗,更是实。

您,苏轼,让世人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应乐观,面对人生浮沉应有风度。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乐观”“豁达”“从容”“心态”“得与失”“完美与残缺”“胸怀”“选择”“直面挫折”“执著”“穷而后工”“个性与人生”“责任”等内容相关的写作话题中。

【运用范例】

1、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往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景中有情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唯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也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使我们受到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静心坐思,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阔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有?

2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赤壁,只属于苏轼。(选自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苏轼的赤壁》)(附2004年福建高考试题

3、苏轼一生致仕,忠君用世,反遭贬谪,怎不生悲?可贵的是他起落随缘的旷达性格。《赤壁赋》中的“客”之感人生短暂渺小的消极,“主”之对人生理想追求的豁达,仿佛让读者聆听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我们看到了生与死、取与舍、有限与无限、渺小与伟大的辩证统一关系。“客”触景伤怀,由“月明星稀”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雄姿英发的周瑜。可是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不也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了吗?更何况默默无闻的渔樵者、侣鱼虾者,友麋鹿者呢?想自己而今不在朝廷,政治上无所作为,只能飘零江湖,举杯相劝,望浩浩如烟海宇宙,感受渺渺人生,怎不忧伤愁苦?“客”的态度虽然消极,但很客观地道出了文人士大夫政治失意、生活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和迷惘。苏轼以“江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以“明月”的“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来论述“变”与“不变”的哲理:宇宙万物无穷,人生绵延不息。诚然,人生苦短,但生命传递永不枯息,更何况“立德、立功、立言”不正是大丈夫一生的追求吗?又何羡何怨呢?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在受众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

苏轼之才,高于八斗,富过五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仅样样精通,而且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悠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于今日,则苏轼大概就是中国音协会长,画协会长,围棋九段,作家协会会长,文联主席„„然而这样稀世之才,却被腐朽的封建王朝左迁,左迁,再左迁。

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

苏子的可爱与哀伤尽然跃于纸上,令我心痛,令我扼腕。我是多么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轻轻走进苏子的世界,告诉他,别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不识英才而郁结,寄情于山水,纵情于傲物而无所待。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下载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赋和沁园春雪写作角度与精彩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秘写作与应用

    6318《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复习资料(一)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会议议程:会议通常有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议题。若有多个议题,文秘人员应根据这些议题的内在联系和主次,排列先后次......

    应用与写作--2013-7-10

    应用写作(第一页) 一、选择题—————— A—————— 8.按其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可将通知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高知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等几种。 9.按照行文关系和行......

    应用与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写作 1、应用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由欧阳修提出。 2、应用文的微观特点:价值的直接实用性;材料的完全真实性;建构的直观规范性;表述的直白简约性。 3、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

    抗洪救灾素材与作文写作角度5篇

    抗洪救灾素材与作文写作角度最近,南方地区的抗洪救灾任务特别严峻。抗洪救灾前线,涌现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素材。抗洪救灾素材与作文写作角度01抗洪救灾与青年的担当在抗洪......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分 章 辅 导 第一编行政文体 第一章行政机关公文 一、要了解法定公文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广义的公文是指机关中所有的可称为“文件”......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试卷代号:22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试题 2014年1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一、关于课程名称与教学目的 “应用写作”是行政管理、乡镇管理、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秘书、广告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类课程,是一门通识课;在......

    文秘与应用写作[5篇模版]

    行政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提示 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