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月通过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口腔科医德医风考评会议记录
时间:4月9日地点:口腔科主持人:付剑锐
出席者:李宇嶙 王强 滕学山 孙明 付伟超
缺席者:无
记录人:王强
会议内容:通过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失范、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已是迫在眉腱,通过医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时期,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1、医生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 医生除了关心病人、钻研医术外,还必须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医生之于患者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绝对权威和诊疗过程的唯一决策者,他们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真诚沟通,共同参与诊疗过程,不仅需要患者接受治疗的结果,更要使患者理解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医生要诊治患者的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不仅要尊重患者还要尊重法律,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在医疗费用激增的情况下,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算好账;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医生不仅要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承担起健康促进的职
2、医务人员应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手段和药品不断出新,病人该做什么检查、该吃什么药,具体的诊疗过程只有处于一线的医生心里有数,这就更需要医务人员有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做出对病人有利的选择。
3、医务人员要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但要注意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医疗卫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医务人员是一个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的职业群体,医务人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并且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将病情、诊疗措施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如实地告诉患者,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
第二篇: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城乡卫生院服务意识较低,服务态度差,缺乏科学的领导和管理,所以要想提升医院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要想提高城乡卫生院的效益,提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必须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服务的认知,了解好的服务的重要性。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医疗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办院方向,在深化医院改革中,要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院发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系统工程中,行业文明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最直观的尺子,医疗卫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行业。在当今医患关系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抓好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弄清医院精神文明的特点、现状,理顺思路,探索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建构,为医院和各项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一是加强医院理念建设。通过鲜明个性的语言,对外表现医院的办院宗旨。如医院提出的“三个第一”,即:“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病人第一”,就是让每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提出“还你一个健康,送你一片温馨”为医院的服务理念;提出“敬业、文明、严谨、诚信”为医院的院风;把“敬业务实、和谐进取、创新开拓、爱心奉献”作为医院的精神;提出“恪守医德、质量为本、遵章守制、规矩方圆”为医院的院训。
二是加强医院行为建设。医院行为具体指医院内部的具体动作。我们在“科教兴院”的方针指引下,狠抓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例如实行“整体护理”、“病人选择医生”制、医疗文书、劳动纪律等项目的严格考核,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准确、规范、有效和安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并提拔到中层岗位,成为学科带头人。在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的实践中,放手让他们大胆负责,敢于负责;开展多种学术讲座,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返院进行新技术业务培训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加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引导职工不断增强对医院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是加强医院视觉建设。医院的视觉形象也是外观形象,它可以给人以直面观感,留下
第一印象。医院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的工作服饰,要求外观新颖、款式新潮、选料精良、制作合体,充分体现出“天使”的美丽、端庄和温馨;要求医务人员上班着装整齐,不准浓妆艳抹,不准穿拖鞋、响底鞋上班,夏天不准短裤上班,让职工的外形给人以信任和亲切感。医院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设立“导医台”,对患者进行引导,方便患者就诊;放置“请小心、地板滑”警示牌等,给人亲切和到院如家的感觉。
四是加强医院情感建设。医院在医疗工作中积极倡导和建立“医患情感”、“护患情感”、“领导与职工情感”。例如:开展“整体护理”、“温馨病房”、“家属体验日”:实施“服务承诺”制、“一日清单”制,设立投诉箱、热线电话,不断开展满意度调查等,以此来增加医患、护患之间的情感,为患者创造一种友善的、关怀的医疗环境,使每一位患者到医院就诊有一种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在“领导与职工情感”中,院工会每年都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组织领导对离退休职工进行家庭探视,职工到病房探望;职工出现困难时,组织大家捐款资助;医院还为全体职工购买了失业保险、医疗互助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使职工增强了与医院“共命运、同荣辱”情感。
二、要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取得十分明显的成绩,但是部分医院中发生的收受病人红包、服务态度差、滥检查、药品回扣、大处方等违背精神文明的不正之风仍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致命伤。加之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自身存在着如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避实就虚、效益低下,机制不活、流转不畅等问题,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面临着新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与医疗服务新机制相适应的新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精神文明必须系统的全方位的建构。
一是把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摆上突出地位。职业道德建设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标志, 其核心必须紧密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因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和精髓,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把“四个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落到实处。搞好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培育和强化责任心作为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建立和完善医德规范体系充分认识和树立“大医德观”。
二是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提高医疗工作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只是一种分工,应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双轨
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不搞形式主义,狠抓制度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充分发挥其协调、促进、保证和监督作用,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切实做好医院文化建设。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应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入手,因为医院文化不同于单向灌输式的教育,而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并能同化成为一种风格、习惯。以医院价值观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具有使个体认同的归属功能和机制,能使医院成为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群体、凝聚的组织。医院文化能起到精神导向和激励的能动作用,能发挥团体中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一股为整个医院所共识、共知、共行的文化流,使医院的运行机制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医院文化建设的优劣,对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医院是一个特殊服务部门,其服务者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即医院的主客体都是人。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员工是医院形象塑造之本,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医院形象的优劣。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培养,建设“四有”队伍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的前提条件。员工素质的培养是综合的、全方位的,且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员工素质教育和培养往往贯穿在整个业务工作、行政管理和各种活动之中。在工作中应当将这种教育和培养加以强化,从日常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分离出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医院文化,要以服务病人为宗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内抓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由治表到治本,由务虚到求实,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良性轨道,为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群众
如果说共产党员的理想是航船的帆,指引航向,那么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桨,使船前进,只有当两者协调配合,才可使船快速正确地抵达目的地。
从开始“学习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来,加深了我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并结合学习的实际境况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要归功于人民群众,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虽然以前知道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很惭愧的是我并没有认真深刻地思考过,所以,学习完后我在网上学习、查阅了大量有关党群众路线的知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艰苦革命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中形成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包含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以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内涵,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一切为了群众,而不是为少数阶级服务。这是我们党区别其他政党的地方,党要求我们有一颗对人民群众赤诚的心,用有效的办法为人民谋福利。在历史上,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人民群众和党保持着高度的联系,党依靠指导群众,人民群众信赖共产党,所以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而现在在我的生活周边,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赖有所动摇。使我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在长途客车上遇见两个貌是“领导、干
部”的陌生人的对话,在对话中他们随意的诋毁共产党,表现对党的不满、不信任。对这个现象我非常担忧,如果一个不了解历史,不知道共产党发展历史的群众表现对党的不信赖我可以理解,但如果作为干部、党员却表现出对共产党强烈不满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因为他会影响他周围的群众对共产党的认识,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恶化。
我深刻地认识到,总书记讲话中提到共产党员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执行党的正确路线,为人民服务,才能保持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赢得缺失信心或有误解的人民群众的信赖。党员中任何的错误会让人民群众丧失信心,因此现在每个共产党员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严格审视自己的行为。
回归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要时刻警惕自己出现上面四个危险,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践行着对党的承诺,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 的主题思想和目标同样是以人民群众为核心,最基础,最本质的出发点,就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第一。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把能不能服务群众看作标准。要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把实现落实好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与群众的团
结、维护好与群众的关系、放在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改变以前等领导安排工作为自觉开展工作。同时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档案的业务水平,保持经常与群众沟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真正做到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先进性。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教育要树立服务意识
教育要树立服务意识
刘桂蓉
当我选题写这篇博文时,确实是受到了郑校长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人事调整,郑校长上任后,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注重服务”的核心目标,在各方面都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服务意识。无论是课堂教学,强调的是重教;还是学生管理,强调的是柔性管理;后勤上除了硬件的不断改善,还提高了微笑的服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处处体现出了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什么叫服务?服务意识是指工作人员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为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对象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比如我们到派出所办事儿,就希望民警有热情的态度;我们到某个维修中心,就希望那里的售后服务能尽善尽美;我们到商场购物,就希望导购员体贴周到的服务„„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服务意识很重要,而且是所有的单位:公共事业也好,私企也罢,都必须有服务意识,那么才能让自己投身于从事的工作,勇于负责,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因此说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份子,“老师”这个群体也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用心于教育,做好本职工作啊。
一、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观念一直在一些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渴望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渴望被社会和家长奉为师表。在现实中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的还不仅体现在年长的教师群体,也体现在一些青年教师中。更有许多人有这样的担心,认为如果教师一旦沦为
服务者的地位,那教师就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学生就有可能不尊重教师。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放不下架子,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学生是前来取道的接受者,还是那种“命令——服从”式的师生关系,这样也就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学生服务。
2.扭曲的“个性化服务”和服务的功利化
在各服务行业都流行一种“个性化服务”,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这样可以让每个服务对象都可以感受到更体贴的服务。但是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却扭曲了“个性化服务”,在学校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经常是根据学生家长不同的背景,施以一些小恩小惠,利用一些手段和一些有背景的家长搞好关系,利用家长的职务之便,来为自己牟私利,为个人行方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把学生分成优劣,不能平等对待,对学习表现好的学生疼爱有加,各个方面都特别照顾,而对差生却是另眼相看,处处批评责难。更有甚者,表面上打着为学生服务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牟服务背后的“利”。以上这种扭曲的“个性化服务”,带给学生是伤害,让社会看到的是丑恶。
3.服务范围过窄
在学校,教师服务于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作为教师和学校服务的对象决不能仅限于学生,也决不能认为为学生服务好就完成了任务。其实,对学生家长、对社会的服务同样重要。实际中有很多老师在社会的影响力很低,不能有效地和家长沟通,主要原因是对家长的服务意识差,或者认识上根本就不到位,认为自己只为学生服务就够了,对家长态度的好坏只是个人心情的问题,不是分内的事情。
4.流于形式的服务
随着职业教育法的推进,大家认识到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也有不少地方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搞了很多活动,但是真正做到实处的不多,搞形式主义的多。
二、提高服务意识的途径
1.彻底转变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服务意识问题的症结主要在思想观念上,特别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也必须从认识上着手,切实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树立新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的学生观来重新认识和确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教师是国家法定的培养未成年人的从业人员。教师为了完成国家法定的义务,必须做好有关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服务性工作。只有意识到这种关系,才能真正意识到学校和教师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必须以自己优质的服务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是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要求。形成这种认识就有利于颠覆“师道尊严”等旧有观念,确立全新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教师为学生服务,不是给他们一种恩惠,而是应该履行的职责,并且通过给予学生服务的机会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
作为接受过专业化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从专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来说,就要注重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也就是要特别强调服务或奉献的专业道德。教师能否做到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衡量和评价师德的重要指标,爱岗敬业就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看作自己工作的核心。因此,从这个角度上,一个真正爱岗敬业的人必然是能够时时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2.树立“理性权威”
为学生服务并不是不要“教师权威”,而是要求我们重新理解“教师权威”。不能再把学生看成是被加工的产品,把教师看成是加工产品的工匠,必须把他们真正视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有需求、有积极性、有创造性的并应该受到充分尊重的人。这就要求将传统的“命令——服从”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的“我——你”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教师由外在的专制者转
变为内在的领导者,内在领导者的角色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能为学生折服的伟大的人格力量、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职业技能。这样,教师的权威不仅不会消失,而是更有力量,是一种更加注重内涵的理性权威。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理性权威,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成就伟大的人格力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和练就健全的职业技能。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偶像,成为学生向上的榜样,树立起不可动摇的权威。
3.树立大服务意识
大而言之,教育是为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小而言之,教育是为学生、为家长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现实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服务意识认识的局限,往往只把服务停留在对学生的层次上,忽略了对家长和社会的服务,这样打折的服务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发挥不了其功能。因此,我们的教师要有大服务意识,意识到服务的对象决不能局限于学生,更要做好对家长和社会的服务,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公益作用。
学校教育应该是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这里讲的服务,应是包括教学服务、生活服务、成长服务、就业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对于民办校更是如此,必须以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观念,从“心”开始,注重服务,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中。
第五篇:4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
4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中的话。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呢?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深刻的社会必然性,它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为人民服务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快乐和满足。为人民服务表面上看似乎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得到的更多。它不是简单层次上的为他人服务,而是站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为人民服务,提升自己的人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开展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智慧,中国才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繁荣和复兴。讲到这里,老师给我们放映了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视频。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包产到户,这在当时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然而这个农民的首创,事实证明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1979年,小岗村这个向来贫穷的村落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在全国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同时也与领导人的大胆开明有关。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放在心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党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毛泽东主席曾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因为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必然会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人民的建议和批评也能认真对待,不断加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而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当代中国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处理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又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矛盾加剧的问题都使的共产党人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和理性。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服务理念,践行服务职责,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加强党性认同;同时要刻苦学习,增强服务本领;胸怀天下,关心人民疾苦,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
汇报人:
201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