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邵敏 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文提纲2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写作提纲)
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邵敏
一、前言
在现代作家中,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具。她年纪轻轻便才华横溢,在较短时间内便成为四十年代上海文坛光华夺目的新星。她传奇式的人生经历,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更由于她那笔触直透人性深处的小说作品,引起了当时以及后来无数读者的强烈兴趣。张爱玲的小说注重对女性的刻画描写,她笔下的女性常常是因袭了历史的陈迹,在心理和生理的交困之中挣扎、堕落,最终成为一个个悲剧的载体。她的小说,能让我们体会到那无处不在的虚无感和悲剧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张爱玲的生命里,本就有一种悲剧意识的存在。但正是这人生的无常和苍凉,才使得现世的生命愈发显得楚楚动人。
二、主要内容
1、张爱玲小说悲剧性的形成原因
(1)张爱玲成长背景,孤独的生活经历,家庭的特殊影响,古典和现代文化的熏陶,使她早熟、敏感,内心充满矛盾,看破人间冷暖,又绝望地渴望着遇到生命中的“倾城之恋 ”。
(2)她的童年、少女时代、青年时期和日后的道路,都布满了这种人生的痛彻心肺之后大彻大悟的态度,苍凉的、悲剧性的思想也就进入了她的作品。
2、张爱玲所塑造的人物大多是悲剧人物,举例分析说明。
(1)《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
(2)《色戒》中的王佳芝
(3)《心经》中的许小寒。
3、通过《金锁记》主人公的变态心理的分析,显示出张爱玲小说中浓烈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
三、结论
张爱玲把悲壮比作大红大绿的配角,大苍凉看作葱绿配桃红,她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同时,她又认为人性是盲目的,人生也是盲目和残酷的,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因此她的小说是“没有多少亮色的彻头彻尾的悲剧”。
第二篇: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
浅谈灵感的非自觉性特性及它的几种表现形式
内容摘要: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激情,这是人们对灵感来源的最朴实的认识,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创作都是作者长期生活积淀和突发灵感的智慧结晶。没有灵感就写不出好诗,就不可能成为诗人,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创作思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艺术家每次灵感的迸发,都会有更新的作品展示给世人,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灵感除了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外,最主要的还是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是灵感表现最显著的特征,本人从灵感的非自觉性特征入手,对灵感的来源、灵感非自觉性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肤浅的探讨。关键词:灵感 来源 非自觉性 特性 表现
灵感是人类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存在于现实客观事实,而且在小说、文艺等创作中是一种珍贵的精神现象,它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灵感不仅来源于生活,灵感更来源于激情,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创作都是作者长期生活积淀和突发灵感的智慧结晶。《现在汉语词典》对灵感是这样解释的: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心理学》教材里面是这样解释: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没有灵感就写不出好诗,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成为诗人,因此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创作思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艺术家每次灵感的迸发,都会有更新的作品展示给世人,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灵感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力活跃。灵感出现时可以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喜悦。所以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积极作用。
灵感就是艺术家才气与智慧的蓦然迸发,因灵感爆发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具有真情实感,富于独创性,所以从古到今许多美学家总在不断地探索灵感的奥秘。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就指出了没有灵感就不能成为诗人,在灵感之下创造的诗是美的;柏拉图认为,凡是高明诗人都是因为得到灵感,陷入迷狂,才创造了优美的诗歌;康德把灵感归为特殊的超人的天斌才能;黑格尔则将艺术家的想象知动和技巧运用的能力称为灵感;叔本华、尼采视灵感为无意识。纵观两千多年的西方美学史,不知有多少先知先哲涉足过灵感这块神奇的土地,他们从中采撷美丽的鲜花,编织出五彩缤纷的灵感理论的花环,创造出令世人仰慕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为作家们带来巨大的声誉。可见,灵感在艺术创造中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人们对灵感的认识和灵感产生的基础
有一部分人们认为:灵感是聪明人的聪明表现,是奇人的突发奇想,并不一定正确,但似乎也有些道理。也有人说:灵感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有的,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还有唯心论者将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这是没有丝毫道理和科学根据的。其实,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的长期酝酿促成的。它是一朵长期积累后偶尔得之的思想火花,“灵感”是经过艰巨劳动的奖赏。不管作何种解释,灵感是一种真实的现象。事实上,从心理的角度研究灵感的工作早已经开始了,例如钱学森同志《关于思维科学》一文中曾经说过,研究潜意识是搞清灵感思维机制的起步方向。这就充分说明了灵感与潜意识的关系,即与无意识的关系,无意识不仅是人;心理结构的一个独立领域,而且又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形式,它能够使它们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治疗疾病和创造性工作,所以它早已引起了学者的兴趣。无意识的创造性功能,对灵感来说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不自觉蓄积和不自觉加工两个环节上。灵感虽然“得之在俄倾”,但却“积之在平日”,而无意识恰好是一个为灵感积累信息的庞大贮存器。无意识贮存的信息还有一部分来自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证明,意识与无意识虽属两个不同的心理领域,但二者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构成灵感激发的基础是无意识中贮存的或加工过的信息深浅不等地潜藏。例如一位外国著名作家笛福,他的一生坎坷多艰,沉浮于苦难的波峰浪谷,长期被压抑的生活体验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创作欲望,但在他近六旬之间都来捕捉到创作灵感。十八世纪一个英国水手被弃置荒岛四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这件事触发了笛福的灵感,于是他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震惊世界的著作《鲁滨孙漂流记》,这个水手的经历象一根擦亮的火柴投到了油桶里,原来潜伏在作家心灵深处的信息顿时燃烧起来,爆发了其创作灵感。
提取潜意识信息的另一种含义即是指作家在没有外界之物触发的情况下,头脑里无意识中突然闪现出原先不曾有过的意象,这种意象大都产生于作家艺术构思的困境之中。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的灵感,就起缘于头脑中偶然产生的一个意象,他回忆说:“早钣后,我躺在一张沙发上,„„忽然间在我眼前闪现出一双贵妇人的裸露着臂肘,我不由自主地凝视着这个幻象,又出现了肩膀,颈项,最后是一个完整地穿着浴衣的美女子的形象,好像在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式地凝望着我,幻想消失了,但我已经不能再摆脱这个印象,它白天黑夜追逐着我,我应该想办法把它体现出来。《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么开始的。”托尔斯泰创造安娜形象的灵感并不是由外界事物的信息引发的,而是凭借头脑中偶然产生的意象。可见头脑中刹那间闪现的意象,同样具有提取无意识中潜在信息的功能。
很多比较出名的作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也这样认为,不管灵感的来源如何,它来临时都会给艺术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是无名小卒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有同样的体会,记得去年中考前夕,为了搞好中考,整天挖空心思地东找题,西找资料,可是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着急,我本人也非常着急,在中考前夕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中考已经结束,作文题目是《我的渴望》,醒来后我非常奇怪,梦里的场面清清楚楚,第二天,我就让学生写了一次,《我的渴望》,中考时真是那个题目,当我知道时惊喜非常,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所谓的灵感了。只因为灵感而获得了一次成功,还有不少小人物也因为灵感一举成名,大家一定喝过雪碧这种饮料吧,当你拿着饮料瓶子时,你一定不会想到瓶子的设计出自一名无名青年,有一次他看见一位穿着短裙子的少女轻盈漂亮,而腰身又非常细,他就想,如果把瓶子制成中间一个细颈状,手拿起来非常方便,肯定很不错,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伙伴,伙伴们非常赞同这个想法,于是就告诉了制造商,现在我们喝雪碧时看见那个漂亮的瓶子这个艺术品时,就得于那个小青年一刹那间的灵感。艺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已为无数的创作实践所证明。何其芳称灵感是诗人在想象中捕捉住了动人的不落常套的构思,这话颇为深刻、准确。文艺作品既非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如实复写,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模仿,而是一种天才的创造物,艺术创作贵在独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每次灵感的爆发,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
二、灵感的重要特性——非自觉性特征
非自觉性是相对于自觉性而言的,许多文献资料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指一个人不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和意义,而且也不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去了从某种既定的目的。无庸直言,人作为一种社会因素中的动物,其思维活动从总体上说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就这种活动来看,都是受人的自觉意志控制的,大脑神经中枢随时都对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发号施令,因此,人和思维活动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但是在思维活动的某个环节上,这种控制有可能丧失,比如对突发性的灵感状态活动就无可奈何。灵感激发系统的一般模式表明,不管是随机的外界偶然事件引发的灵感,还是由积淀意识提供和内在思想闪光触发的灵感都不受大脑机帛严格直接的控制,因而才使灵感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突出的非自觉性。
灵感有很多特性,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非自觉性。以往流行的理论,大都将灵感的特征概括为要突发性、偶然性、直觉性、模糊性、独创性等等,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我认为艺术灵感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非自觉性,李泽厚先生曾直接称灵感为非自觉性现象。他的《形象思维再续谈》一文中说:“艺术创作,形象思维中经常充满了种种灵感,直觉等非自觉性现象,我不否认或忽视这种现象,但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一个基础。”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争论不休,之所以大都以灵感为开端,其原因也就在于灵感具有明显的非自觉性。早在1840年俄国的别林斯基就对灵感的非自觉性作过精辟的概括,他说:“艺术家的灵感是这样自由,他自己不能命令它,却只能听命于它,因为他包含在他里面,但却不要他支配„„他等待灵感,却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艺术灵感固然不象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天帝神赐之物,但也不是作家在思维活动中清醒意识到的高度理性化的自觉状态。艺术家不仅不能命令它,反而却只能听命于它。艺术家几乎完全成了灵感的奴隶。在中国美学史上,魏晋时代的陆机在《文斌》中也描述过灵感的这种非自觉性,他只是没用灵感这一概念而已;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这里的“应感”,其涵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灵感基本相同。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我国较早对艺术灵感非自觉性的形象描述。
三、灵感非自觉性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典型作品
灵感的非自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了艺术家因灵感的触发而创作出的好作品,许多艺术家的重大贡献都是因灵感而触发想象创造出了惊世之作。
(一)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来临时的独特思维。一般人的思路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社会生活和社会阅历发表人们对某人和某个事例的看法和意见,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们总是从另外的角度、另外的途径、另类的思路去搜索其中闪光的东西,可能是正确的或正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和局面的,但他们总是能从中找出让人惊叹和让人回味的艺术作品供人们在精神层面去吸吮。许多好的小说和诗歌中都隐显艺术家的这种独特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例如在郭沫若的诗歌中、在法国大师罗丹的小说中,都将这种独特、独到、独立、独自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表现在艺术灵感何时到来艺术家无法预料。创作中的灵感现象虽然发生在艺术家主体身上,但是他却不能准确地预测它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到来,急需灵感时不能招之即来,不等它时它却不期而至。艺术灵感大都不是出现在艺术家孜孜不息的有意追求中常常在不自觉中而又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忽然降临。正如费尔巴哈说:“热情和灵感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表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有的艺术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为求得艺术灵感,真是呕心呖血在所不惜,可又无处寻觅,总是不能招之即来。而有时又往往在不经意之中,甚至睡眠之中突然与灵感邂逅,于是堵塞了艺术思维活动顿时豁然贯通,文思泉涌,立即一挥而就。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做诗》一文中,曾经写到他写诗的一件趣事很能说明这一点。他说:“我曾经为了写一个孤独的男人对他唯一的爱人柔情而整整想了两天。他将怎样保护她和疼她呢?第三天夜我倒下去睡,头是疼的,什么也没想出来。夜里一个定语终于想到了。于是写到: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象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兵士爱护着人唯一的一条腿。我半睡半醒的跳下床来,在黑暗中用一根烧焦了的火柴棍子在卷烟盒上写下了“唯一的腿”,然后睡着了,早上起来我想了两个小时,在烟盒上写的“唯一的腿”是怎么回事,上是怎么来的。”马可夫斯基的经历告诉我们,灵感往往能给人们预料外的惊喜,灵感 来临时虽然无法预料,但只要能很好地把握,在它来临时捉住它,不让它逃之夭夭,一定会象马雅可夫斯基一样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
(三)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缺乏明确的目的。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艺术灵感一般不是艺术家带着某种既定的目的去寻觅时才捕捉到的,而往往是在无意之中突然爆发的,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意得到的。艺术创作贵在独创,决不可循规行事如法炮制。艺术创作中最富于创造性的的灵感,更不可能预先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去寻找。谁要是真的这样做,灵感肯定不会拜访他。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在《回想录》里谈到他创造《流失的犹太人》的经过时说:“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节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画成的,或者是为什么要去画它,可是我的那种作品全体便已具形于此了。”罗丹在纸上画那个犹太人毫无具体动机,完全是无目的的,更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就是引爆他创作灵感的导火线,几乎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自发的非自觉性活动。然而正是这无明确目的而产生的灵感却给了他艺术创作上的巨大成功。这种无意求工而自工的艺术规律,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画论中说得更加明确具体。例如明代的胡应麟曾经说过:“两汉之诗之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
清代张庚在《浦山沦画》中谈到气韵时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止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谈到如何插科打诨时指出:“科诨虽不可少,然非有意为之。如必欲于某折之中,则是觅妓追欢,寻人卖笑,其为笑也不真,其为乐矣,亦甚苦矣。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耳。”诗之意境“得之意”,画之气韵“发于无意”,曲之科诨“非有意为之”。这都表明艺术创作中神思妙想的灵感现象的出现都不是艺术家有明确目的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无意为之。无意之中获得的灵感常常能催生出优秀的有意之作,连艺术家自己也感到始料不及,剧作家曹禺在《雷雨》中的序文中说:“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风大家庭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认为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的意识到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摧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先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景。”曹禺之所以写出了大家喜爱的《雷雨》,这也得归功于灵感,是灵感 使他起了一个很好的题目,也是灵感使他的构思奇妙精巧。在无意之中得到创作的源泉、真谛,这正是艺术灵感的一种特性。而作家无法把握,事先也没有明确的目的,但灵感一旦到来,作家却无法控制,即对作家的创作有极大的帮助。
(四)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来临时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艺术家的思维活动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出现阻滞,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一旦获得了灵感,文思突然畅通,进入一种欣喜状态,立即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
三、感。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实质上是一种猛烈的猝然爆发而又短暂的情绪体验,属于情绪的激情部分。其生理特征是大脑皮层失去了对皮层下神经中枢原有的抑制和调节作用,因而让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占了“统治地位”,这时体验到一种很难掩盖的强烈情感。因此有时还伴有激烈的意外的无规律动作和无逻辑言词,呈现出种种极度兴奋的迷狂状态。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经历》中,谈到他创作《地球,我的母亲》的体会时,就描绘了诗人那种兴奋和情感状态,有一天他正在图书馆里看书,诗兴突然袭来,他顿时激情澎湃,不能自恃,于是便跑出室外到僻静的石子路上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爱她的拥护。另外郭沫若说:“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中分成两全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首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却有点作冷作寒,连牙关都在打战。就那样把那首奇怪的诗写了出来。”
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来源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灵感根植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艺术家创作出成功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人民的化身。我们只有在各种创作中不断积累,把握灵感,让灵感闪现火花,同时又不为灵感所左右,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为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姚文放 《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2)夏中义 《艺术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3)董小玉 《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4)《现代汉语词典》 吕淑湘,丁声树,商务印书馆,1996年
(5)《心理学》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6)《新编文学理论教程》李衍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7)《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8)《形象思维再续谈》李泽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9)《雷雨》曹禺,人民出版社,1936年
(10)《沫若文集》郭沫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11)《托尔斯泰传》康·洛穆诺夫,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鲁滨孙飘流记》杨耀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3)《关于思维科学》钱学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尴尬、灰色、无力的人生
——方鸿渐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首先本文给方鸿渐定性,他是位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即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由于他的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和幼稚,他被鲍小姐引诱然后抛弃,被苏文纨羁绊然后报复,被孙柔嘉诓骗,然后驾奴,饱尝感情的折磨,其次,好心买假文凭,在事业上屡遭同事暗算,卷进各种莫名其妙的派系斗争和扯不清的恩怨纠葛中,饱受炎凉世态的折磨,这就是方鸿渐形象所凝结的人生思考。
[关键词]软弱,尴尬,空虚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在书中钱钟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媛淑女、亦有商贾政客。钱先生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写。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其中方鸿渐的形象是最丰满的一个。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这位江南的绅士之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学系,最后又转到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由于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未来仗人的帮助)便毫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学之路,学中文的人出洋“深造”不免有些滑稽,但是他“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也不访《永乐大典》,也找不到太平天国的文献,四年中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读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甚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之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的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
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想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于是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纹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时,他真正坠入了爱河但他俩处于萌芽状态的爱情却在苏纹纨的无情报复下夭折了。
也许是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方鸿渐和赵辛楣等走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1
三闾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并不是一方净土,这里有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市侩校长高松年、有外形木讷,内心狡诈的假洋博士韩学俞、有在政界失足落水,混迹学校的旧官僚汪处厚、有专事吹牛拍马,浅薄委琐的势力小人陆子渊等等。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三闾大学中几十个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中被排挤出来,被解除了教师职务。
他还没有在事业的挫折中清醒过来,便受到孙柔嘉的诱惑,而逃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失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过于心计。婚后,方鸿渐忽然发现自己娶的好象是另外一个人,新家和旧家的矛盾又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确很难相容,终于不离而散,他丢下昨日的失望,怀着对明天莫名的期盼,方鸿渐终于冲出了家庭的围城。
一 方鸿渐在事业遭遇到的尴尬,表现出的软弱
方鸿渐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因此在我看来,同情要比恨多许多,因为钱先生塑造的方鸿渐本质是善良的。比如说,他根本不想骗人,他只是为了满足岳父、父亲的虚荣心而买了一张假文凭,所以他在履历上不填得过博士学位,但当他在三闾大学得知韩学愈借助同样的一张假文凭混了个教授兼系主任的地位时,便承认老实人吃亏和骗子被揭的双层痛苦。他有自尊心,有羞愧感,他看到大学教授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他很蔑视,因为他有一种良知在里面。但钱先生在描述他的良知是,只是一闪而过。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地描写他生活当中尴尬的一面。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的描写他生活中尴尬的一面。例如钱钟书描写他的吃相,他吃饭没有一般中国人所谓的高贵的贵族,留过洋吃饭的典雅,所以他的吃相就受到一些人物的嘲讽。再比如他第一次演讲,人家叫将东西方文化,他根本就没有深切的体验,所以只得大谈鸦片、梅毒。学生倒是愿意听,但是对那些正襟危坐,虚伪的士大夫看来,他是在胡闹,对于真正的学者看来,又是非常浅薄的皮毛之谈。所以钱钟书在描述这个人物时,处处让他表现出尴尬的境地。我们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出丑的地方。比如说像那些教授,三闾大学也有个教授,他叫韩学愈,他也在克莱登大学弄了个假文凭,他骗人。方鸿渐在备课的时候,他那种心理,他就写道:“有人肯这样提拔,还不自振作。那真是器物了,所以方鸿渐预备功课,特别加料,渐渐做名教授的好梦,的学位是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学生,鸿渐当年没哄过先生,所以未得学位,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好比粗学的理发匠,先把傻子和穷人的头作为练习本领的实验品,所以讲义在课堂上适用,没出乱子就作为著作出版,出版以后,当然是指定教本,鸿渐既然格外卖力,不免也起名利双收的妄想。”
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坏也坏得不够彻底,却又不是绝然意义的好人[1]。苏文纨评价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了,倒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太可笑了。”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顾尔谦的厌恶全摆在脸上,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却一无用处。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钱钟书认为他是一个无用的人,所以在小说的开始说:“他是一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呢,没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国外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国外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的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向中国的官吏和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成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二 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
由于他没有真才实学在恋爱上又不断地陷入到一种陷井里边。比如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写在巴黎到上海的船上,他和一个鲍小姐的爱情,他追求鲍小姐,鲍小姐也对他眉来眼去,但是最后到岸上,他就被鲍小姐甩掉了。他被人骗。所以钱钟书眼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种温情的关系是非常少的,最后无意中他和孙柔嘉结婚了,他那个结婚,本来对孙小姐印象非常好,是一个很文静的知识女性,但是结婚以后,他们不断的产生冲突,他陷入了家庭的无边无际的矛盾之中,所以方鸿渐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在家庭上,在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2],比如他跟孙小姐结婚后,他说:“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要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真器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收敛起来,到结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结婚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识谁。”方鸿渐这个
人他在谈吐当中给人感觉非常儒雅,像一个读书人,但是钱种书在描写过程中觉得他呢,他其实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的人,是一个在高校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信心,和学术地位的一个人。而在生活上,在婚姻上又是一个一塌糊涂的人,比如在唐小姐应允了方鸿渐共进晚餐的邀请后,“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他的快乐从睡梦里冒出来,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来就象唐晓芙的脸在自己眼前,声音在自己耳朵里。他把今天和她的谈话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将心熨帖着,迷迷糊糊的睡去,一会儿又惊醒,觉得这快乐给埋没了忍住不睡,重新温一遍白天的景象”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他‘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中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这是何等的痴情和喜悦啊,让我们回想起梦寐思服的初恋。可惜,他好日子没好过,又没有禁受住苏小姐的诱惑,让苏文纨坚信他已非她不娶,最后闹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段纯真美丽的恋情,只能成为他和唐小姐心中一生也抚不平的伤痛。他想要追求的,他得不到,他不要的呢,偏偏要来,来了以后呢,本来以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其实又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其实,方鸿渐在同龄人当中,也应该算是个佼佼者了,他“家学渊博”家世头衔都不错,而且留过洋,人也声得一表人材,为人正直,谈吐幽默,还颇讨女人喜欢,为什么人生的道路就这么不顺利呢?我认为是他性格造成的,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方鸿渐便萌生自主恋爱的念头,但在父亲的痛骂下,顿是“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不再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自我安慰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在这里,方鸿渐的怯性格就暴露无遗了,在后来与女博士苏文纨的交往中,明知自己与她“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不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始终合不拢成为一体。”但却在苏文纨的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中迟迟不敢表明自己的心。但他失去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唐晓芙时,心瘦弱到了极点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但方鸿渐此时却毫无力挽狂澜的勇气。只是呐呐的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和解释,却把本存幸福的爱情结束的那么轻率,这不能不说是发自他那本性的怯懦。
对于内心的痛苦,他从不敢直接面对,而是一味的回避,他千里迢迢,历经千心万苦到三闾大学求职,却并不如意,受人排挤和诽谤,却无力抗争,受孙柔嘉的诱惑而任其摆布,没有接到下学年聘约,不是去斥责高松年食言,而是冲动的一走了之,逃避到孙柔嘉为其设置的“温柔的网”中。可是他错了,正象那句法国谚语:婚姻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里也不是方鸿渐饿避难所和归宿地。由于自身的懦弱,他宁肯自认失败,却不敢面对现实被孙
柔嘉连骂三声“懦夫,我再也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像戏剧高潮般地为方鸿渐悲剧添上了极为传神之笔。“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与赵辛楣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出身,与赵辛楣的霸气十足不同,方鸿渐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他很好相处,与他一起不会有压迫感,他愿意照顾别人的感受,关心体贴,他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贫嘴滑舌地既能逗人开心,又能化解矛盾,但方鸿渐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在受别人和和命运的摆布,几乎没有一件事顺了自己的意愿,其实书中有一句话,借了赵辛媚的口,已然给他定论了——那是即将结束赴三闾大学的艰辛旅程,赵辛媚突发感慨:“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为朋友”方鸿渐:“我问你,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厌不讨厌?”赵:“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赵辛媚一句随口的回答,竟然一语成缄概括了方鸿渐悲剧的性格和他的人生走势,方鸿渐在恋爱婚姻上的失败和他自身性格的懦弱是分不开的,他的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但他留学归来,凭从一爱尔兰人手里买来的假博士文凭受到地方小报记者夸赞时,他“感觉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也伟大了好些”,方鸿渐对文凭极为“认真”的功利性态度伴随着他的生活和工作愈演愈烈,他去大学教书,做名教授的美梦也因博士文凭被校方怀疑而破灭了。方鸿渐图幕虚荣之心被钱钟书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三闾大学的生存环境让这个听来才高学富的方鸿渐备感失落,在假博士文凭“光环”的笼罩下,方鸿渐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遭遇尴尬,从回国后给学生演讲到三闾大学的任教,这位尚有一定正义感,良知未泯的方鸿渐一直在维护自尊心和欺骗与反欺骗的境遇中挣扎着。
在文章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描述“这简短的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火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不知不觉中黑天昏地地合拢,裹紧象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象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本”,是不是全文将尽,在作者心目中,方鸿渐这个人物也已然死去了呢?
三 方鸿渐形象的意义
方鸿渐饱尝感情的折磨,爱情的折磨,始终不断地从这一个“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难然而处处有困境,因此方鸿渐这个人物最根本的意义,是预示着我们现代教育的一种失败,现代某种文化的一种失败。他在看似神秘艰深的外表背后,他隐含着一种空虚,无力,灰色,荒诞这样的一种深切的隐含意义[3]。中国所谓的文化人,很多的文化人他们现在被名利所驱使,他们远离了学问,他们也是在做一些和学术没有关的东西。所以我想,我们今天看《围城》,我想它一方面使我们可以还原到历重新回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知道那一段人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可以重新来反省我们当下的知识界和读书界的情况。我们就会感觉到,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它的存在,它是有它的一段历史,它是有自己的源头的,它有流脉的。所以它具有了很深刻的文化标本的意义。所以我想我们通过方鸿渐,通过《围城》,通过钱钟书,我们可以深深地来反省我们人类自己,反省我们今天人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在以虚幻的以一种欺骗人的,或者被别人骗的方式,存在一种尴尬的文化境界里边。我们是不是成为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无力的、无援的、无助的一个孤苦的存在,我们是不是一个充满了幻想而又实际上永远是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的一个可怜的人物,它给我们带来的联想,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都是非常非常之深远的。
注释:
[1]、周锦著《〈围城〉面面观》
[2]、章明著《钱钟书研究采辑》
[3]、彭斐著《钱钟书研究》第一辑
参考文献:
1、王振彦著《漫议〈围城〉及方鸿渐形象的个体意义》《南都学刊》1995年,第5期
2、杨至今《怎样评价〈围城〉》《新文学论丛》1984年第3期
3、李健吾《咀华新篇重读〈围城〉》《文艺报》1982年第3期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一
1、析古今名词的异同
2、析古今动词的异同
3、析古今形容词的异同
4、论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5、析古代汉语表第三人称的代词“之”和“其”
6、论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的语法联系
7、论汉语的被动句式的发展变化
8、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
9、“被”字已产生后在口语和白话里的使用分析
10、古今表疑问的表达形式异同
二
1、文学理论:
(1)一般理论(如形象的构成,细节、对话、抒情等等)
(2)作家心理特征
(3)文学流派
(4)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
2、现当代文学评论
(5)文学思潮评论
(6)当代小说作家评论(一个作家,一类作家,一个侧面,如鲁迅、巴金、张洁、曹禺、郭沫若、王蒙、苏童、余华等等)
(7)当代散文家及散文研究(如余秋雨、王小波、刘亮程等等)
(8)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如舒婷等等)
(9)其它作品评论(一部作品,一组作品,一篇作品,作品改编成电影)
3、西方文学作家和作品评论
(10)俄国作家作品研究
(11)法国作家作品研究
4、中学语文教学
(12)课本研究
(13)教学法研究
(14)作文教学研究
5、其它任选
三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研究
如: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建国初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胡风文艺批判运动中的理论分歧,等等。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现象研究
如: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的历史演变、“朦胧诗”论争的历史评价、论先锋作家写作策略的转换、当代女性小说研究、作者低龄化现象之我见,等等。
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社团研究
如:学衡派与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新月社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语丝社散文的独特品格、左联的出现对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
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研究
如:鸳鸯蝴蝶派的消亡与新鸳鸯蝴蝶派的兴起、象征诗派的文学史意义、京派小说与传统文化、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九叶诗人的艺术追求,等等。
5、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及其创作研究
如:王国维文艺观的现代特征、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徐志摩的康桥理想、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小庙、余华创作中的暴力与死亡、史铁生的生存体验及其创作,等等。
6、二十世纪中国作品研究
如:《野草》的艺术独创性、《围城》的讽刺艺术、《金锁记》中的意象描写、《茶馆》的艺术独创性、《受戒》的艺术意蕴、《风景》叙事分析,等等。
四
1、修辞和阅读教学
2、修辞和写作教学
3、语言训练和写作训练
4、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5、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本位
6、现行语文教材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不足
7、语言和社会生活的互动
8、广告语探讨
9、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分析
10、景点命名的语言分析
11、新闻标题语言分析
12、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13、近年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14、民间秘密语研究
15、网络语言研究
16、校园流行语研究
五
1、词义与语境
2、语文教学与语境
3、口语交际与语境
4、文学作品语言欣赏
5、网络语音研究
6、语音教学
7、词江教学
8、语法教学
9、语音与社会
10、语音规范化
11、作家语言研究
12、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
13、词江发展研究
14、方言研究
15、外来词研究
六
1、鲁迅散文研究
2、鲁迅杂文的研究
3、周作人散文研究
4、冰心散文研究
5、朱自清散文研究
6、徐志摩散文研究
7、林语堂散文研究
8、郁达夫散文研究
9、沈从文散文研究
10、何其芳散文研究
11、杨朔散文研究
12、秦牧散文研究
13、余秋雨散文研究
14、余光中散文研究
15、董桥散文研究
七
1、《十日谈》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看中西的文学
2、《十日谈》与《三言两拍》的比较看中西文学
3、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中西女性的形象的异同
4、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沙恭达罗》看中西女性形象的异同
5、《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爱情悲剧
6、《十日谈》的爱情观
7、《红字》的象征意义
8、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情爱观
9、《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内涵
10、《简爱》与《呼啸山庄》
八
1、《三国演义》的军事思想或者战争描写
2、《水浒传》中的侠义思想
3、《西游记》与宗教思想
4、《聊斋志异》与中国狐鬼文化
5、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6、《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7、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研究(任选一部小说中的人物)
8、古代小说中的军师形象
9、《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
10、《歧路灯》中的教育思想
11、《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12、《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或者诗词描写
13、《红楼梦》的意境描写
14、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15、《绿野仙踪》的思想艺术
九
1、试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
2、《诗经》艺术特征论析
3、《左传》战争描写论析
4、《战国策》中纵横策士形象论析
5、试论《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
6、论屈原《九歌》中的情景描写
7、论《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8、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
9、“无韵之离骚”——《离骚》《史记》情感特征比较论析
10、试论曹操的四言诗
11、诗论曹植的诗歌创作
12、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13、从思想、经历和诗歌创作论陶(渊明)谢(灵适)的异同
14、试论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
15、试论《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塑造
十
1、“诗中有画”——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
2、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3、王昌龄七绝艺术探析
4、论李白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5、“笔落惊风雨”——李白七言古诗的艺术
6、试析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7、“穷年忧黎元”——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8、杜甫“三史”“三别”艺术探
9、论白居易的讽谕诗
10、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思想和艺术
11、杜牧咏史诗探析
12、论李商隐“无题诗”
13、试析唐代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4、李后主词艺术探析
15、论柳永的羁旅行役词
16、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论苏轼的豪放词风
17、论辛弃疾词的意象
18、“亘古男儿一放翁”——论陆游的爱国诗歌
19、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20、论宋元话本中女性形象
十一
1、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2、张承志与北方文学
3、《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艺术
5、莫言与《红高梁》系列
6、论张艺谋的导演艺术
7、评陈凯歌《霸王别姬》
8、中国第五代电影的艺术风格
9、从“地下”到主流——论第六代电影
10、评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11、从造型到时尚化——中国当代电影的风格流变
12、个人DV的时代
13、评中国当代的长篇连续剧
14、韩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15、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兴与衰
说明:以上仅为供学生参考的选题范围,不一定作为具体的论文题目,学生也可以在上述范围之外自选题目。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总分类: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是文学的、语言的、还是教育、文艺理论等等什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一
1、析古今名词的异同
2、析古今动词的异同
3、析古今形容词的异同
4、论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5、析古代汉语表第三人称的代词“之”和“其”
6、论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的语法联系
7、论汉语的被动句式的发展变化
8、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
9、“被”字已产生后在口语和白话里的使用分析
10、古今表疑问的表达形式异同
二
1、文学理论:
(1)一般理论(如形象的构成,细节、对话、抒情等等)
(2)作家心理特征(3)文学流派(4)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
2、现当代文学评论
(5)文学思潮评论
(6)当代小说作家评论(一个作家,一类作家,一个侧面,如鲁迅、巴金、张洁、曹禺、郭沫若、王蒙、苏童、余华等等)
(7)当代散文家及散文研究(如余秋雨、王小波、刘亮程等等)
(8)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如舒婷等等)
(9)其它作品评论(一部作品,一组作品,一篇作品,作品改编成电影)
3、西方文学作家和作品评论
(10)俄国作家作品研究
(11)法国作家作品研究
4、中学语文教学
(12)课本研究
(13)教学法研究
(14)作文教学研究
5、其它任选
三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研究
如: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建国初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胡风文艺批判运动中的理论分歧,等等。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现象研究
如: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的历史演变、“朦胧诗”论争的历史评价、论先锋作家写作策略的转换、当代女性小说研究、作者低龄化现象之我见,等等。
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社团研究
如:学衡派与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新月社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语丝社散文的独特品格、左联的出现对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
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研究
如:鸳鸯蝴蝶派的消亡与新鸳鸯蝴蝶派的兴起、象征诗派的文学史意义、京派小说与传统文化、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九叶诗人的艺术追求,等等。
5、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及其创作研究
如:王国维文艺观的现代特征、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徐志摩的康桥理想、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小庙、余华创作中的暴力与死亡、史铁生的生存体验及其创作,等等。
6、二十世纪中国作品研究
如:《野草》的艺术独创性、《围城》的讽刺艺术、《金锁记》中的意象描写、《茶馆》的艺术独创性、《受戒》的艺术意蕴、《风景》叙事分析,等等。
7、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形象研究
如:阿Q形象的新阐释、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繁漪、论虎妞的形象、孙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论《围城》中的方鸿渐、论金庸笔下的侠客形象,等等。
8、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比较研究
如:《女神》与惠特曼诗歌、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萧红萧军的创作比较、《激流三部曲》的女性形象与《红梦楼》、余华与博尔赫斯,等等。
四
1、修辞和阅读教学
2、修辞和写作教学
3、语言训练和写作训练
4、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5、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本位
6、现行语文教材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不足
7、语言和社会生活的互动
8、广告语探讨
9、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分析
10、景点命名的语言分析
11、新闻标题语言分析
12、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13、近年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14、民间秘密语研究
15、网络语言研究
16、校园流行语研究
五
1、词义与语境
2、语文教学与语境
3、口语交际与语境
4、文学作品语言欣赏
5、网络语音研究
6、语音教学
7、词江教学
8、语法教学
9、语音与社会
10、语音规范化
11、作家语言研究
12、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
13、词江发展研究
14、方言研究
15、外来词研究
六
1、鲁迅散文研究
2、鲁迅杂文的研究
3、周作人散文研究
4、冰心散文研究
5、朱自清散文研究
6、徐志摩散文研究
7、林语堂散文研究
8、郁达夫散文研究
9、沈从文散文研究
10、何其芳散文研究
11、杨朔散文研究
12、秦牧散文研究
13、余秋雨散文研究
14、余光中散文研究
15、董桥散文研究
七
1、《十日谈》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看中西的文学
2、《十日谈》与《三言两拍》的比较看中西文学
3、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中西女性的形象的异同
4、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沙恭达罗》看中西女性形象的异同
5、《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爱情悲剧
6、《十日谈》的爱情观
7、《红字》的象征意义
8、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情爱观
9、《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内涵
10、《简爱》与《呼啸山庄》
八
1、《三国演义》的军事思想或者战争描写
2、《水浒传》中的侠义思想
3、《西游记》与宗教思想
4、《聊斋志异》与中国狐鬼文化
5、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6、《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7、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研究(任选一部小说中的人物)
8、古代小说中的军师形象
9、《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
10、《歧路灯》中的教育思想
11、《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12、《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或者诗词描写
13、《红楼梦》的意境描写
14、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15、《绿野仙踪》的思想艺术
九
1、试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
2、《诗经》艺术特征论析
3、《左传》战争描写论析
4、《战国策》中纵横策士形象论析
5、试论《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
6、论屈原《九歌》中的情景描写
7、论《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8、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
9、“无韵之离骚”——《离骚》《史记》情感特征比较论析
10、试论曹操的四言诗
11、诗论曹植的诗歌创作
12、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13、从思想、经历和诗歌创作论陶(渊明)谢(灵适)的异同
14、试论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
15、试论《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塑造
十
1、“诗中有画”——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
2、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3、王昌龄七绝艺术探析
4、论李白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5、“笔落惊风雨”——李白七言古诗的艺术
6、试析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7、“穷年忧黎元”——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8、杜甫“三史”“三别”艺术探
9、论白居易的讽谕诗
10、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思想和艺术
11、杜牧咏史诗探析
12、论李商隐“无题诗”
13、试析唐代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4、李后主词艺术探析
15、论柳永的羁旅行役词
16、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论苏轼的豪放词风
17、论辛弃疾词的意象
18、“亘古男儿一放翁”——论陆游的爱国诗歌
19、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20、论宋元话本中女性形象
十一
1、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2、张承志与北方文学
3、《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艺术
5、莫言与《红高梁》系列
6、论张艺谋的导演艺术
7、评陈凯歌《霸王别姬》
8、中国第五代电影的艺术风格
9、从“地下”到主流——论第六代电影
10、评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11、从造型到时尚化——中国当代电影的风格流变
12、个人DV的时代
13、评中国当代的长篇连续剧
14、韩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15、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兴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