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

时间:2019-05-12 21:3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

第一篇: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

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

一、人才培养、使用情况

1、梯队结构:

梯队成员总数:

其中:职称结构: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人数;

学历结构:博士(其中博士后数)、硕士、本科人数;

在读情况: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在读硕士情况;

年龄结构: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人数;学缘结构:单一本校学习培养经历人数、有外校学习培养经历人数;导师情况: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人数;

2、人才培养政策;

人才政策:近两年执行的学校人才政策和本学科梯队根据自身发展建设需要制定的相关人才培养政策;

落实情况:人才培养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

3、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和执行情况;

人才管理机制:学科梯队内成立的相关业务机构、承担的相关职能;学科内部管

理指导思想、相关制度、管理程序和相应措施;

管理机制执行及效果:

4、人才培养取得成效情况;

梯队成员培养:

学历学位培养:本学科梯队成员学历学位的培养情况(层次、人数及发挥

作用);

访问学者:本学科梯队成员派往国内外访问学者情况(访问学者类别、人

数、效果及发挥作用);

进修研讨:本学科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进修和研讨会情况(层次、人数及发挥作用)

人才引进:本学科梯队引进人员情况(学历学位、职称、年龄、学缘、人

数及发挥作用)

行业协会兼职:本学科梯队成员参加各行业、专业团体协会及兼职情况(参

加团体和协会名称、人数及发挥作用);

带头人培养:龙江学者、省、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情况(遴选层次、时间、人数及发挥作用)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本学科梯队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骨干教师培养及发挥

作用情况;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情况;

其它形式人才培养情况:

二、学科建设成果情况

1、学科近两年取得了哪些科研、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科研经费:科研经费进款总额及各科研项目匹配经费情况;

承担课题:已结题和在研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在研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等科研项目情况,并针对其中某一项目说明申报理由、预期目标及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奖项目:获奖项目情况(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奖励名称,获奖种类及等级);

发表论著:发表学术论著及教材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总数、其中被EI、SCI、ISTP等检索数量)情况;

教学研究:

教研经费:教研经费进款总额及各科研项目匹配经费情况;

承担课题:已结题和在研教研项目情况(在研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等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项目:获奖项目情况(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奖励名称,获奖种类及等级);

发表论著:发表著作、学术论文情况及被检索情况(总数、各级别论文数、及各类检索论文数);

专利情况:

发明专利及新型实用专利情况:

专利转让及成果转化情况:

2、学科梯队整体科研实力是否有所提高;

整体科研实力提高情况:

三、产学研结合情况

1、学科梯队建设中产学研是否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合作企业情况:学科梯队与企业合作(合作企业情况、合作方式、进展情况); 合作项目情况:学科梯队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情况;

成果转化情况:合作项目成果转化及产生社会效益情况(有佐证材料支持);

2、是否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学科梯队基础设施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资助资金使用计划:省基础设施资助资金数量、到位情况及使用计划; 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省基础设施资助资金使用情况;(具体数据)

2、本单位配套资金是否到位,资助资金是否单独立账;

配套资金情况:学校配套资金(资金类别、数量,到位情况。具体数据); 其他资金支持情况:它资金支持(资金类别、数量,到位情况。具体数据); 资金使用情况:学校配套及其他支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具体数据);

3、近两年来学科梯队基础设施是否加强、科研条件是否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增加情况:基础设施增加情况(各类设施的具体情况);

科研条件改善情况:科研条件改善情况(数字对比);

4、获得资助后取得效果;

五、学科梯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

2、队伍建设方面:

3、设施建设方面:

4、科学研究方面:

5、校企合作及成果转化方面:

六、学科梯队的发展前景

1、学科梯队发展规划:学科未来发展规划

2、学科梯队发展具体措施:

梯队建设:

制度建设: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设施建设:

校企合作:

成果转化:

注意事项:

1、要以“学科梯队”角度写自评报告,不要以“学科”角度写

2、本次检查评估重点检查整个学科梯队的情况,并不是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情况,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情况可简单阐述。

3、

第二篇: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逐步健全管理体系

我市各级领导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真正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梯队建设的良好环境。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人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梯队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放活、稳定现有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成立组织。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梯队建设领导小组。人事局每年都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由人才中心负责具体指导、综合全市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各有关单位也成立了学科(专业)梯队带头人建设工作领导组织。三是明确责任。每年年初我们都召开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省及黑河市人事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工作。各单位均能按照各自学科任务开展科研和创新工作,做好自检评估,并将自查的情况以文字材料形式上报人事局,人事局组成调查组进行检查汇总。四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推进落实方案》、《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xx—2011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晰了学科(专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使学科(专业)队伍成为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专业人才中的领军人物。

二、着眼长远,拓宽渠道,壮大梯队人才后备力量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完善科研基础建设

按照省人事厅、黑河市人事局及我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每个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都建立了人员人事档案,科研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人事局在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全市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档案进行了检查、梳理,购置了3000余元的专属档案柜,重新归档立卷,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卫生部门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所属七个学科(专业)开展课题研究购置了新设备和医疗仪器,五官医院两年来先后购置了“眼底莹光造影仪”、“泪道机光仪”、“同视机”等价值30余万元的仪器。一中的语文、英语两个学科也增添了教具,改善了办公条件。科研条件的明显改善,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提供了设施保证,促进了梯队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营造氛围,优化环境,促进梯队人才成长

我们发挥人事部门优势,坚持多措并举,积极为学科(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服务环境。一是媒体宣传造氛围。在《北安信息》、电视台、北安人事编制信息网等媒体开设了学科(专业)带头人风采录专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科研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推动人才队伍整体建设,我们在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教育、卫生中开展了“名医名师”评选活动,在优秀典型人才的周围产生了“磁场效应”,形成了一个个优秀人才群体。二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为不断更新梯队成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我们积极为各学科梯队成员创造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科技动态,从而促进科研、教研活动的开展,使科研成果更快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几年来共有50余名梯队成员到省内外有关院校、医院、科研单位培训、进修和学习。三是落实政策待遇。为充分调动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积极性,我们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他们提供科研保障,在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连续多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为他们兑现职称待遇和岗位津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服务发展,改善民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市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与上级对此项工作的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对梯队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在工作环境、科研环境、生活环境上关心、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最大努力为其提供经费及后勤保障。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科梯队成员到对口院校、科研单位等进行学习或因地制宜进行培训。大力推广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项目,促进优质人力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柔性流动。通过项目牵动,使学科(专业)带头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通过项目研发,以学科带头人的使用和提高作为突破口,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作用显著的梯队建设的领军队伍,带出一批人,带动一批学科,从而促进人才高地的建设,促进学科的强势发展,促进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自评报告提纲

一、专业概况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体会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二)专业基础能力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

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

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

质量与效益 特色与创新项目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四、整改思路及措施

一、学院概况

化工学院的前身--大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创办于1949年,1984年发展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的化学家云集于大连工学院,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改革开放后,化工各学科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和化工机械等8个系,18个教研室和基础工科化学实验中心。现在校本科生2251人,硕士生693人,博士生271人。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教授54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35人),副教授81人,高级工程师15人。

化工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其全部七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水科学与技术和膜科学与技术,)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化工过程机械、药物工程、以及物理化学等博士点。应用化学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三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基地。

五十多年来,化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业务骨干。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方面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精神,全方位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七类专业。并于1990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化工学院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每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973”、“863”及“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和高新技术开发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

二、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构造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形成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的化学与化工高层次人才。

将学院定位在“以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坚持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立足东北、服务全国,成为国内化工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及解决经济建设中重大关键技术的基地,办成化工领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化工学院”。

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把化工学院建设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本科教育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造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学风严谨、基础扎实、特点鲜明、勇于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与化工高层次人才。

化工学院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积极创新,在校内首先进行学分制和学分绩点制的试点、在国内率先创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班,创建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化工学院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定、评比先进工作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学院还制定措施,每年拨款5万元,设立教学质量优秀奖,奖励在基础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基础课和班主任酬金在学校拨款基础上学院给1:1配套,对监考教师每次给40元补贴,较好地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为每位基础课主讲老师配备一个移动硬盘,为每个教研室配备微机一台。为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学院指派了导学教师,聘请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退休老教授组成教学咨询组,检查、指导和监督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按照学校的要求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学院一直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许多科研成果充实了本科生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在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接触科技前沿。学院在本科生中还组织了科研助手活动,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更是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

三、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化工学院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着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锻炼、培养师资队伍,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提高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建设,建成一支综合素质高、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化工学院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包括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国家教学名师、两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和一名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化工学院现有教师总计201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61人占30.3%,35-45岁79人,占39.3%,45-55岁30人占15%,55岁以上31人占15.4 %;职称结构为:正教授52人占25%,副教授82人占41%,中级职称49人占25%,初级职称18人占9%。学历结构为:博士83人占41%,硕士88人占44%,学士30人占15%。学缘结构为:非本校毕业及在外校进修教员占58%。化工学院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三年来增加50名新师资,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

化工学院在2000年制定《关于实行高级职称教师本科讲课最低限额制的决定》,目前教授和副教授,除出国和新调入暂时没有安排教学任务,以及新专业建设难人员,化工学院97%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和开讲座,100%的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化工学院教师三年来有9人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有二位教师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其中一人获特等奖。通过答辩获得双语主讲教师资格的人数11人,居全校首位。

四、教学条件与利用

化工学院在国家教委和学校的大于支持下,建立了工科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实现了基础化学实验的全方位开放。在最近国家教委对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的评估验收中,得到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化工学院建设有化工原理专业基础实验室,化学工艺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专业实验室,为完成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化工学院目前拥有实验教学总面积为5026.25m2。生均面积为2.23 m2/人。市内校区教室总面积达到7080.5m2。近年来,化工学院对所属的大部分实验室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提升实验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用于购买仪器设备总值约为6880万元。

化工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化工认识实习基地,在校外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如:大连化工集团公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中石油燕山石化分公司、大连美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质量完全有保障。

五、教学建设与改革

2001-2003年化工学院承担:

教学研究项目共14项;其中教育部项目6项(牵头、主持项目); 获教学成果奖共14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

出版教材26部,专著(译著)5部,采用原版教材6部; 开发课件24件,采用多媒体授课16门; 双语授课12门;

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6篇;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SCI论文410篇,EI论文410篇。1.专业 化工学院重视专业的建设与调整,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七类专业。并于1990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也是我校优势专业。

高分子材料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为近两年新建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校拨款伍拾万元今年进行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校已拨款壹佰万元进行建设,2004年底完成建设任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实验室建设将列入2005年的学校建设规划。2.课程

化工学院对化工学院覆盖面最大的核心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机基础及基础化学实验从内容及知识结构上进行改革,这七门课程均为学校优秀课程。无机化学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有机化学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这两门课程2003年又均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

化工学院大部分课程近年来重新编著新教材,加强基础理论,强化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倍受国内同行青睐,《无机化学》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教材,五部教材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化工学院近三年新编教材共25部。同时出版网络教材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化工学院自行研制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近三十件,授课课程近二十门。

化工学院的部分课程采取双语教学,优先安排从国外回来、外语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双语授课。其他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事先进行培训,取得教学资格再走上讲台,双语授课所用的教材一般选用原版或原版影印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均在50%以上。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共有12门。

化工学院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并在职称评聘、教学酬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因此,化工学院的学生能够较多接受到高水平教师的教学。做到主要课程师资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三年来,主要课程任课教师有荣获国家、省、校的教学名师称号者和获教学质量优秀、优良奖共计180人次。2001年至2003年统计:除出国及新调入、新专业建设人员外,化工学院97%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和开讲座,100%的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为本科生上课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9%,其中有95%教学效果好。经学校考核,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学院引进的新师资均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3.实践教学

化工学院共设7个教学实验室。对于联系密切共性较强的基础实验组合为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于覆盖面大,专业性较强的仍保持单独设立专业教学实验室。近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财力及物力对大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以提高实验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实验综合性,为开设综合性和实验性实验提供必要条件。2003年化工学院有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数的92%。

为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特点,提供学生更大活动空间,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采取提前预约,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要求任务或独立完成自己有兴趣的实验。开放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开放的实验有: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在开课的学期,实行全学期开放。

在校、院的大力支持下,经实验室广大教师艰苦努力工作,使实验室面貌为之一新,适应并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成为学生向实践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重要基地。从2001年以来,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化工原理实验室分别顺利通过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基础实验的评估。

六、教学管理

化工学院教务管理队伍由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及教务办公室人员组成,是一支非常敬业的队伍。长期以来,这支队伍保持团结、稳定、积极向上,尽职尽责受到师生欢迎,2001年化院教务办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近三年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

化工学院教学建全规章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计划,各个教学环节执行规程和检查制度,有评价标准。学籍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针对每一门课程,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调课、考试管理制度等。学生的实验教学、下厂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均有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建立了学生考试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学生的奖惩制度,教师监考、二次考试制度,A,B考卷和考教分离要求。

对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设置有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对课程教学开展“一类课”,“核心课”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创“精品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校、院两级成立了“教学专家督察小组”和咨询组,进入课堂检查教学情况,同时要求基层教研室自查,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等。

七、学风

化工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就学风问题班子会经常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在网上搭建科研助手申报平台,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方便。辅导员深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院、级队都结合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年轻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使日常管理落到实处。每次期末考试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都为低年级学生做考前动员,使学生在考场上遵守纪律。

化工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专设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兼副书记;下设学生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事务、布置学生工作,团委书记牵头指导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和团建设及理论学习;下设辅导员管理级队,同时设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事务(主抓学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制定了早操、寝室、课堂、考试、党员等管理条例。团委学生会组织举行各种文体比赛和与专业有关的各类竞赛,部分同学从中获奖。学院每年都涌现了学校优良学风班和先进个人以及优秀班主任,每年都能评上学风建设标兵班,97级英强班就是突出的例子,康哲雯和冯涛两位同学的科研作品获得了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一等奖。康哲雯本人获得了全国五四优秀青年奖章。

八、教学效果

化工学院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花费在教学实验上的时间人均达30%,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论文(设计)上。化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便了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班,采用小班英语授课,教学效果明显,97、98、99级英强班全国四级通过率100%,专业四级通过率100%,97英强专业八级通过率94%,98、99级英强专业四级通过率100%,专业八级通过率为接近80%。

化工学院努力做好科研助手的组织工作,每年科研助手数量达到近百人,协助教师做课件和科研项目。每年都有学生获“攀登杯”科技大赛奖。2002年,97级英强班两名同学夺得了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康哲雯同学的论文被美国sci录用。学生积极参加高数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等学科竞赛,还参加了“一汽大柴杯”大连市高校企业战略模拟邀请赛、网易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化工学院把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作为每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同时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制度和奖励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另外化工学院加强毕业生的学风教育,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大多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选题中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占80%。学生普遍反映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综合训练,收获较大。

九、特色项目

化工学院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建设,在国家、省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基地的成绩显著,教学特色明显。同时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教学软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形成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其它校级优秀课程在内的工科化学课程群。形成了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

化工学院以国际人才市场的需要做参考,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于1990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英语强化班的办学模式经过化工学院15年的实践,已证明了其良好的效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英语强化班的培养模式和特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我校语言类五年制强化专业已达7个。

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化工学院目前本科教学质量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有一下两方面:

一是师资队伍不足,目前师生比在19左右,多数课程主讲教师没有富裕,多数教师多年来不间断上课,教学负荷过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紧张,实验室资源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对策: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提高学校对教职工各方面待遇,增强对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的吸引力,并对现行的学校工作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率偏低,2002和2003届毕业生授学位率均在89.5%左右,2004年为88.3%。对策:

提高教师的上课质量,组织课堂教学观摩,认真备课、批改作业,保证课堂效果。

抓学风建设,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作用,提高上课出勤率,形成良好班风。请成功人事做理想、信念等报告。

召开教学相长会,针对几门重要的、不及格率高的课程,请教师和学生一起座谈,讨论如何学习掌握这几门课程。

第四篇: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范本)

一、项目概况

介绍项目基本情况,重点说明以下内容: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对项目资金申报、批复等情况进行说明(如涉及预算调整,应说明预算调整程序及相关情况),评价其是否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项目绩效目标。说明项目主要内容,计划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定性和定量目标)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说明项目申报内容是否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行等。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说明该项目各类资金计划及截止评价时点实际到位情况,包括中央、省、市、区(市)县财政资金、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及其他渠道资金。将资金到位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比对,分析说明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性及配套资金筹措能力。如有资金未到位或到位不及时等情况应说明原因。

2.资金使用。说明截止评价时点项目资金的实际支出情况,资金开支范围、标准及支付进度等,支付依据是否合规合法,资金支付是否与预算相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说明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等相关情况。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评价项目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是否及时、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说明项目组织管理架构及具体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机构设置、监管措施、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如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公示等)相关情况,其中:基建项目还应介绍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三、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完成任务量。说明项目实施进度。对照项目计划目标,对截止评价时点的实际投资完成额和任务量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如未完成目标任务,应说明原因。

(二)项目完成质量。对照项目计划目标,说明项目实际完成质量。如未达到质量目标,应说明原因。

(三)项目完成进度。对照预定进度计划,说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如未按期完成,应说明原因。

四、项目效益情况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项目实施产生的效果,如项目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运行保障效果等。

五、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二)相关建议。提出项目改进完善的意见及相关政策性建议。

报告单位(公章)年 月 日

第五篇: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黑人社发[2011]50号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中省直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各大专院校:

现就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

根据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开展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建设。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即以我省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为基础,在农业、装备、能源、石化、医药、食品等方面,选择10个左右梯队进行培养,打造5个在国际上有较大竞争力的前沿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以下简称第一层次);以现有311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为基础,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经济、物联网等方面,选择60个左右梯队进行培养,打造30个国内一流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以下简称第二层次);以全省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为基础,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打造500个全省领军的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

进入第一、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的梯队要实施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同时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继续培养,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并督促其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对学科、专业梯队科研成果不突出的及时调整,对不符合“535工程”建设要求的予以撤消。对进入培养对象的梯队按照省里的有关政策给予专项人才培养资金支持。

申报第一、第二层次梯队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1、拥有学术造诣高、国内著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如两院院士、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专家),有取得突出业绩的中青年学术后备人才,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2、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学术气氛浓厚,学术影响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3、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如国家级成果、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近5年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本领域的重大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4、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有的已成为杰出人才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5、一般应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环境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二)申报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1、拥有学术造诣高、学术影响大、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业绩比较突出的中青年学术后备人才,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2、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处于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学术气氛浓厚,国内省内学术交流活跃。

3、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国家和省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近5年有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优秀教学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解决了本行业的重要问题,对推动我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4、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5、一般应以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环境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三)申报材料

1、各市(地)、中省直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报告中要说明申报的条件、理由以及申报的程序。

2、《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见附件1)。

3、梯队的主要成果、在研项目原件和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胶装3份。

二、新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申报

今年我省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十大产业为重点,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新建20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鼓励学科、专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联合申报。

(一)申报条件

1、大专院校的学科梯队要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的学科为主,且要求是二级以上学科。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以及企业等单位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所规定的学科、专业,依据我省经济建设需要确定。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要求是各地区、各单位(厅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

2、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一定科研优势,在国内外、省内外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3、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优秀教学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4、科研内容与我省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申报的学科、专业要有成果转化渠道,有明确的与企业或其它单位合作或扶持协议,并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有可预见的效益前景,其中企业科研人员在梯队成员中是带头人或后备带头人的优先予以考核审批。

5、申报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应具备一定的规模,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形成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有较合理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科研群体。

6、学科、专业带头人在省内以至国内、国际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理论雄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科研组织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及时掌握国内及世界范围内的最新信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善于把握科研发展方向;有显著的科研成果,贡献突出,并善于出思想、出题目;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

7、学科、专业后备带头人应在省内、国内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并有望在一定的培养期内成为本学科、专业带头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忠于科研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科研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善于组织、领导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在研项目。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二)申报材料

1、各市(地)、中省直主管部门的申请报告。报告要说明组织选拔的程序、方法,在本单位、本地区公示结果,推荐的主要理由及意见。

2、各主管单位(部门)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规划。

3、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管理办法。

4、申报单位提供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全面情况的综合文字材料(限3000字)。要具体说明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工作任务,主要科研方向,在国际、国内和全省的学术地位,近五年的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实现的社会经济经益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等情况。

5、《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附件2)和《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附件3)。

6、拟申报学科、专业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主要成果、在研项目的佐证材料及发表的论文、论著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第1份,首页为封面(附件4),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然后将以上6项材料内容依顺序胶装成册(含佐证材料复印件)。第2份,《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和《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单独胶装3份。

(三)有关待遇

凡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其相关待遇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的调整

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因超龄、调离或其它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由单位提出调整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申请,接替人选填报《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或《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同时附电子版),接替人选的选拔条件参照新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申报条件。对应调整而未调整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一经发现将随时予以处理,对瞒报、谎报等情节严重的取消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资格。

学科、专业原有两名以上带头人或后备带头人的,按一名带头人和一名后备带头人的结构逐步调整。

四、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资助

(一)对象、额度和使用方向

资助对象重点是与我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梯队,以及直接从事经济领域研究的学科、专业梯队。今年拟资助15个,每个资助额度为10万-30万元。主要用于建立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小型实验设备和图书室专业图书的购置。

(二)申报条件

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资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学科、专业有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重点是有直接从事经济领域研究的在研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学科、专业有从事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科研自选项目;

2、学科、专业梯队设备、资料急需更新、增置;

3、学科、专业具有一定的自筹资金,经资助后,科研条件可明显改善,达到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申报材料

1、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各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报告限3000字,要具体说明组织选拔推荐的程序,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情况简介,包括工作任务,主要科研方向,近五年的成果和获奖情况,在国际、国内和全省的学术地位,实现的社会经济效益,受资助后可预见的发展前景等。

2、填写《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附件5)。

3、学科、专业在研项目、主要成果的有关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4、本单位已筹集到位的资金证明(财务或审计部门出具的财务正式票据)。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第1份,首页为封面(附件6),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然后将以上4项材料内容依顺序胶装成册(含佐证材料复印件)。第2份,将《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胶装2份。申报材料请自留底稿,初审合格的另行通知增加份数。

五、组织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等省级专家国内考察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黑发[2003]14号文)精神,为促进专家的学术交往,发挥专家参谋、智囊作用,今年继续组织专家学术考察。

(一)参加学术考察专家的基本条件

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符合条件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参加者需具有与考察内容相关的在研项目或课题。

(二)考察休假时间、地点、内容及人数

今年的考察休假共两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上半年考察地点为陕西省,时间暂定5月。下半年考察地点为江西省,时间暂定10月。通过考察学习和交流,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重温建党90周年的发展历程。每个考察团人数30人,行程7天。

(三)申报材料

1、填写《黑龙江省省级以上专家赴国内考察学习审批表》(附件10);

2、结合本单位或本专业实际情况撰写一篇论文。

3、结合本专业特点准备一篇科普讲稿,用于考察期间举办科普讲座,每篇科普讲稿时间在15分钟以内。

4、上报个人履历1份和近期2寸彩照1张,个人履历包括个人简况、工作简历、主要业绩贡献等,要求A4纸打印,版面自行设计(文字+照片)。

5、提交展现个人才艺的作品若干,如书法、绘画、摄影等。

六、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备案以及基础情况统计

根据《黑龙江省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管理办法》(黑人保发[2010]123号文)规定,由各主管单位对所属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进行2010考核,按照省级梯队的考核指标自行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以统计表的形式报省人社厅备案(附件7)。

为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各级学科、专业梯队的建设情况,今年继续开展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情况调查。请认真填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成员构成情况统计表》(附件8)和《中省直、高校、市(县)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情况统计表》(附件9),并以电子版统一上传至电子邮箱414137333@qq.com。省厅将及时更新和完善全省学科、专业梯队数据库。

七、申报程序、时限和要求

(一)申报程序

1、上述六项工作,由符合条件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提出申请,国有事企业单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按隶属关系和属地原则由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中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各大专院校的学科梯队经学校审核后上报。

2、“535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各单位限报3个。

3、同一单位限报2个新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每个学科、专业限报1名带头人和1名后备带头人;各大专院校限报2个基础设施资助的学科,中省直各单位、各市(地)限报3个基础设施资助的专业。

(二)申报时限

1、第一期专家考察休假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0日,第二期考察休假报名截止日期为8月20日。

2、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统计表上报时间为5月4日至5月9日;考核表作为三年一度考核评估的基础数据,以及评选优秀单位的重要参考条件。

3、学科、专业梯队基础情况统计表上报时间为5月10日至5月20日;未及时上报统计报表的单位不受理其所在单位当申报新建和资助。

4、“535工程”第一、第二层次申报自6月1日开始,6月10日截止;

5、新建和调整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6月13日开始,6月24日截止。

6、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自9月20日开始申报,9月30日截止。

(三)申报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切实抓好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对学科、专业梯队建设的日常管理,引导学科、专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学科、专业梯队发挥应有的作用。

2、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本着“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组织申报、审核、选拔、公示、推荐等各个环节工作,各项工作的申报要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善,上报的各类材料要实事求是,符合要求,全面准确,格式统一(表格可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下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组织专家对申报“535”工程第一、第二层次梯队,新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和申请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基础设施资助的梯队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并依据专家组的意见确定拟培养、新建和资助对象。

联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联 系 人:高广宏

联系电话:0451-87130139

附件:

1、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封面样式)

2、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封面样式)

3、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封面样式)

4、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申报材料(封面样式)

5、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封面样式)

6、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报材料(封面样式)

7、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成果统计表

8、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成员构成情况统计表

9、中省直、高校、市(县)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情况统计表

10、黑龙江省省级以上专家赴国内考察学习审批表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下载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评报告提纲(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主管部门自评提纲

    四川东河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工程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说明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在该项目管理中的职......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三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编写提纲)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的实施依据; 3、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 1、项目申报的......

    项目单位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5: 项目单位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中,需要介绍说明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的人、财、物、管理体制等状况);项目的实施依据(项目的主要建设经过、运行......

    无极野风美术职业高中申报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自评报告

    无极野风美术职业高中 申报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自评报告 省教育厅: 我校以申报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

    自评报告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自评报告 排头乡中心小学 排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涓水河畔,韶回公路和潭花公路交汇处。建校于一九六九年,是一所年轻的农村中心小学......

    自评报告(定稿)

    举行了“水之德——教师师德论坛”活动。在主题论坛会中,教师们学习了《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来探讨学习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大家济济一堂,热切探......

    2011自评报告

    2010年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黄骅市常郭镇常郭中学 2010年11月23日 2011常郭中学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常郭中学根据河北省和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的要求和部署......

    自评报告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 自查书面报告报告(内容) 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在质量信誉自查后认真汇集和总结上年度有关企业质量信誉的以下内容,随《机动车维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