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新方案
培育感恩之心争做文明小公民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新方案
创意单位:安国乡丁家沟小学
创 意 人:杨华黄芳郑炼文
创意背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的行为给广大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少数人精神空虚、不思进取。我校根据校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2007年3月陇西县教育局发出关于深入开展“人人维护城市环境,个个争当文明市民”的倡议为指导,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以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活动为载体,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活动主题:培育感恩之心争做文明小公民
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公德,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活动目的:
1、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2、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3、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4、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给人类的无私给予,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
具体活动方案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学校少先大队部、各中队、各班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班队会等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着力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陇西县教育局发出的关于深入开展“人人维护城市环境个个争当文明市民”的倡议,熟记并背诵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加活动。
2、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唱感恩歌曲,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时播放“二十四孝故事”、“感恩歌曲”,让感恩之情溢满校园。
二、全面实施阶段
1、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队员在家里帮父母多做事,向父母常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服,体验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同时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富有亲情的节日,在学生中开展“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有多少人为了我”等主题班队会,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2、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结合九月十日的教师节,开展“我的班主任是这样度过每一天的”、“假如我是老师”等为主题的体验活动。
3、感恩社会的关爱: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为了倡导学生从小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思想,在学生中开展“回首十年,看祖国变化”、“回首十年,看家乡变化”、“回首十年,看生活变化”的手抄报比赛。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好基础。
4、感恩大自然的赐予:蓝天碧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大自然无私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保护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提高每位学生的环保意识,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各班组织成立“小白鸽环保小分队”,每天课外活动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轮流在学校附近开展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全校性的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会和以环保为主题的倡议书大赛。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感激自然无私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每个队员的自觉行动。
5、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好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6、经典艺术陶冶情操: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永远的丰碑》等十部影片,吟诵二十首感恩诗歌,传唱十首感恩歌曲,推介十篇感恩美文。
三、活动总结阶段
以上活动结束后,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将进行“感恩教育”中队主题活动展示、主题手抄报展评、“感恩歌曲”大赛、优秀队员评选等活动。
第二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方案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方案
为搞好**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争创“文明乡镇”顺利实现,2011**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先进单位”的目标;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结合**镇实际,现将**镇2011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主要任务下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构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推进但家庙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和谐崛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首先,成立以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组建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其次,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执法中队,落实专人办公,各司其职。第三,健全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第四,各村、镇直各单位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并抽专人负责具体事务,确保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五,镇里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创建问题,每月有检查,半年一评比,年终总结表彰。
三、具体内容
1、开展“文明(先锋)岗位评比”创建活动。镇直各单位、各村紧扣争创全市“文明乡镇”这根主线,对照标准,努力工作,营造廉洁有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争创“文明单位”活动。继续开展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评选和检查工作,使**镇文明单位、文明村的评选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评比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卫生村民组”评选活动。
3、开展“军警民共建单位评选工作。
4、开展“和谐创建在基层”工作。
5、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一要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考核记录;二要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月评十佳等活动;三要在镇中小学开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主线的教育活动;四要充分利用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和传统重要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五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镇文明创建作贡献;六要对所有创建档案做到规范管理、软件完备、资料齐全、科学归档;创建各项制度完善,规范上墙,奖惩分明。
四、检查考核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工作,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到抓紧抓好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检查考核和工作调度;为此,特作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责任。明确单位一把手为总负责,分管领导负责具体抓,具体责任人负责日常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档案软件资料的管理。
2、一票否决。实行文明创建工作“一票否决”制度,文明创建工作不过关,责任单位当年不得评先,责任人不得评优。
3、严格检查。镇文明办每月检查一次,实行日常督查和暗访,每次检查记录在案,作为季度调度和半年及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
4、奖惩分明。文明创建工作半年及年终各评比一次,进行表彰通报,评比为前三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精神及物质奖励,末位的单位和责任人除通报批评,还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视其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坚决兑现。
总之,全镇上下务必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实现**镇“文明创建”工作进入“全县先进行列”的目标,为但家庙镇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执法创新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能更好地为执法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支持,执法大队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深入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使执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队伍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执法大队指导思想明确,紧紧围绕执法工作,明确创建目标,注重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主要开展四项创建活动:
一、开展争当“模范执法”活动,把文明执法的形象树立起来。为体现文明执法的先进性,执法大队提出了争做“模范执法”的具体要求,要求执法队员在实践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将争做“模范执法”活动扩展到全体队员中,要求广大队员做执法为民、爱岗敬业、务实进取、业务过硬、依法行政的模范和廉洁自律的模范。
二、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近几年来,执法大队积极探索文明执法的新路子,坚持执法与教育相结合,坚决克服只罚不教、一罚了之的做法,执法中,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执法大队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准确地发现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拉近了城管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构建起“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开展文明窗口服务活动,把执法为民的形象树立起来。抓好窗口的文明执法工作尤为重要,执法大队领导非常重视这些窗口建设,在文明窗口服务活动中,一是加大对队容队貌的监督检查。二是规范使用文明执法用语。
四、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把典型的示范作用发挥出来结合固本强基工程工作,大队广泛开展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要求党员勇挑重担,在思想建设和业务工作中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通过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紧贴执法实际,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为圆满完成执法任务提高可靠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精神文明建设学校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最早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1979年9月2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讨论的叶剑英准备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叶剑英在这个讲话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980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并第一次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2年4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作了题为《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讲话,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之一。同年7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同年9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一个方面。把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党的一个战略方针。并指出,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报告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概括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把在全社会形成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要求。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保证之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96年1月,中央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同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决议》提出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文明行业活动。要大力宣传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务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全会还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建立相应的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一个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逐步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使我国城乡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有一个根本改观。随后,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很快在全国展开。198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1983年3月30日,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正式成立。
1995年,中宣部、农业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以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1996年第四季度,铁路、民航、交通、邮电、卫生、内贸、电力、公安、建设、金融等十大“窗口行业”和部门率先实施了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相继推出150多项改进服务的措施和300余个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热情支持。1997年1月,新闻界公布了全国新闻系统41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新闻出版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也联合公布了全国10家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同年5月,民政、工商、旅游、司法、水利等十大行业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本行业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服务标准和监督措施。
1997年3月,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宣部公布了100个创建文明城市示范点和200个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文明城市示范点有55个小区、44条街道和3个城区。文明村镇示范点包括50个县、50个乡和100个村。至此,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已形成示范点网络,示范点工作已全面铺开。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孔繁森、李素丽、李国安、邹延龄等英模人物及张家港市、济南交警支队、徐州市“下水道四班”等创建精神文明的先进典型。
1997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部署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预示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拓展和推进
结合实际谈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悬赏分:0一
级
最佳答案
1.用科学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离开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我们所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从精神文明的文化方面说,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健康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成为提高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使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教育文化事业。如果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仅仅从它们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看,是难以区别它们性质的。从精神文明的思想方法来说,共产主义理论、道德、纪律、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等等,这本身就包括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和知识内容,都是科学的真理,但这些科学的真理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里自发地产生,也不能靠朴素的感情和简单的常识求得。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诸如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等等。进行这些教育,首先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逐渐地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从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才能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2.用法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法制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特殊的社会规范,它不仅能有效地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而且能够维护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用法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法规、条例、制度。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无论是指导经济建设,还是惩治腐败,搞好党风和社会风气,都要按着宪法、法律、法令办事,要在全社会形成学法、执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完成这样的根本任务,一方面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人们的坚定信念,培养人们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民族精神,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等等。另一方面,在改变党风、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时,光靠教育是不行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因此,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打击精神领域的各种犯罪活动,扫除毒化社会风气的丑恶现象,使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地发展。
3.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指导性的关键作用。党的思想建设决定着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党的思想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具体说,就是始终坚持对全党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抵制和清除腐朽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其他不正确思想,使广大党员自觉地为实现共主义而努力奋斗。党的思想建设增强了,就会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对全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只有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各项文化事业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迅速发展。思想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建设的正确方向。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能有效地实现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党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地工作。党要切实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共产主义思想,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的侵袭和影响,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党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所有这一切都同党的思想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吸引、教育和带动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有效地实现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作用。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克服各种不正确思想意识的过程。而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一支有战斗力、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第五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材料
建设丰富情感、净化心灵、美化生活的优美学校
——XX中心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多年来,宁远中心小学坚持贯彻学校各项管理条例的基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绿色环保校园的思想,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实力,体现绿色校园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做到绿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校舍建筑、自然环境、学校特色、人文景观相协调,努力创建并认真营造具有本校校园文化特色的绿色校园,为师生提供一个环境优雅、适宜读书休息的育人环境。经过几年的校园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截止2008年,完成了教学、教师办公楼等共2916平方米的基建项目工程,建有教学楼、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资源中心等先进设备,使学校的所有建筑在外观风格和基本色调上相一致,形成一组具有乡村风格的教学办公楼。同时完成校园道路、体育设施、环境绿化、美化以及水电增容等配套设施的项目建设。目前,学校道路整齐,环境优雅,具有独特风格,绿篱花草、高大松柏相映成趣,春有花、夏有荫、冬有绿。一个历史积淀深厚、风格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绿化优美的校园呈现在师生们的面前。富有高雅创意和理想教育的校园美育环境激励鞭策着全校学生执着追求、健康成长。
一、精心保护与发掘,建设彰显文化美的校园
宁远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年悠久历史的老学校,由?始建,原建筑带有鲜明的乡村风格。?多年来,学校历经沧桑,先后历经?学、?学、?学等变迁,虽校园轮廓和学校特色仍然保存,但校园建筑经多次拆移,新建,整体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90年代后期,学校越来越意识到校园历史文化积淀对教育的重要意义,特别是1996年以来,学校对百年土木结构房屋、属危房的教室进行翻建,邀请专家设计,征求多方意见,基本按以往风格和式样进行了重建。在新建教学办公楼、翻新改造教室时尽量保持与以往风格的一致。200?年初又改造了学校大门、围墙。由“育人为”校训、“三年发展规划”等组成的白色“文化墙”和标语栏勾勒出了深邃的时代时空感。不仅为宁远中心小学增添了既具有人性化又充满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更使得该校以崭新的风貌,并以物质文化的形式呈现在宁远镇人民的面前,受到了群众的关注和褒奖,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如今,高大的松树与翠绿柏树点缀下的校园,错落有致的平顶房,独特的教学楼,凝重而不失灵动,清朗中浸透着一种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小学校园的建筑风格成为宁远街道的美丽风景。
为了让更多隐性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成为让学生能可触可感的显性文化,让历史告白,让建筑说话,展示悠久历史文化,学校充分发动前辈校长、老教师、全体师生相继对各项制度进行创编、推荐历史名人名画,设置标语牌,橱窗栏,设立图书室、仪器室等,弘扬?校训为宗旨,让文明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该校在三楼专辟图书室和会议室(兼校史展览室和党史学习室)和仪器室,并选择名人赠言、教育名言及著名领导人照片悬挂于图书室,会议室,教学楼的走道、办公室、教室内。精心的设计和装祯,使?多年校史历历在目。该校的变迁发展与祖国教育的发展一起,镌刻在同学们的心里,从该校出去的英才鼓舞着在校学生时刻以校为荣,将来以我荣校。曾经的年老教师和成功的人士们无不对焕然一新,又似曾相识的校园面貌交口称赞。
二、合理构思与渲染,建设充满自然生机的校园
绿化美是校园环境美的另一重要因素。从色彩学看,绿色绿化美是校园环境美的另一重要因素。从色彩学看,绿色本身是一种安静的颜色,它能使人安祥,使人联想到如茵的草地,茂密的森林,平静的湖水„„学生的视野中有一定的绿色,会减轻学习的紧张,大脑的疲劳和心情的烦躁。走向绿色,就好象走向了大自然的怀抱。
为了使校园绿化创造出幽静宜人的环境,学校在200?年,投资布局校园绿化。选择以移种松树、柏树为主的大树,栽种各类观叶植物和花卉绿化校园,使校园绿化覆盖面积扩大,覆盖率达到了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校园绿化与建筑基调的吻合,注意平面与立体、立体与空间的交融结合,使建筑与绿化二者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校园绿化美化体现了简洁中突显历史,宁静中充满生机的特色。
为了净化校园,避免校园扬尘,学校还于200?年将教学区域硬化,既使学生有了良好的行走条件和宜人的读书环境,又基本上减轻了校园尚存的灰尘污染源。如今,学生在课余闲暇,陪伴他们的是魁伟的雪松、清逸的柏树。打破了坚实的钢筋水泥和砖墙建筑的单调。小花园里繁多的植物花卉,给人以多种质感,随着季节的变更,朝夕的变化,风雨的浸润以及本身生长期的代谢,展现万千姿态,缤纷色彩和沁脾芳香,使校园充满勃勃生机。操场上多副乒乓球台既打破了环境的宁静,却又增加了运动美,成为学生最青睐的地地方。
三、大力弘扬与倡导,建设展现现代文化美的校园
校园环境美,不仅体现在绿化美、建筑美,也体现在个性美上,该校努力在校园建筑中体现独特的美,同样通过多渠道人文环境的建设来体现校园的特色美。注意用标语文化约束人,用礼仪文化美化人,用橱窗文化熏陶人,用视听文化感染人,用行为文化规范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对培养学生的性格提出“活泼、开朗、”的要求;九十年代,为规范学生文明,倡导“有文化,有首先,有理想、有知识”的行为目标;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该校将“”作为校训,发掘特色中更深内涵、更广外延上的特质,在团队会上强调,在标语栏中约束、在橱窗中宣传,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在黑板报上教育,志在传承文明精神,培育既有传统美德又具新时代风采的一代新人。学校要求学生以文明的形象和文明的语言展示自己,除通过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和文娱活动为载体外,学校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更换橱窗、标语牌,信息宣传栏,板报,在原有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的基础上,又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和演示设备,橱窗、板报等的宣传、美化,标语牌和标识牌的统一,不但投资建设了校园文化,而且在校园人文氛围渲染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音响对人的情绪影响非常明显,持续不断的噪音会令人烦躁不安,而和谐悦耳的音乐、轻柔富有韵律的音响则能使人的情绪得到放松,使人的精神得到愉快。该校通过控制机动车辆进校,严禁学生课间大声喧哗外,注意配置优美校园音乐来实施视听美化。改校园电铃为音乐铃声,针对不同的学习时间和要求,选择不同节奏、旋律、响度的乐曲,减少了校园噪音,同时,也通过乐音调节了学生生理上的学习节奏。
该校实施学生协助教师值周制度,值周前的礼仪、劳动、环境美的教育,使每个班级学生在值周中成为校园文明礼仪卫士和校园环保小卫士。而他们自身也成为和谐校园的美好景观。
组织校园绘画比赛、征文竞赛、手工制作比赛,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校园美、体味环境美、创造生活美,学生自觉产生了热爱校园、维护校园,为学校自豪,创造美好明天等健康心理。
四、科学点缀与强化,建设体现文明、文化美的校园
该校是一所贫三项目学校,旨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结合素质教育要求、目标,在学校建设中积极展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热情的科技文化,开辟第二课堂。
目前,已建成了信息文化展示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展示。近几年来,该校重视加强优美校园建设,把优美学校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精心营造文化底蕴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浓的校园、环境美如画的校园,通过建筑、环境、人文等因素,校园环境达到了布局的自然美、植被的绿化美、校园氛围的宁静美,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校园品位;还制定措施,切实加强了校园环境、卫生、安全等管理。优美学校给学生的感官乃至心灵以强烈的“润物细无声”的美的熏陶同化力和行为约束力,起到了丰富情感、净化心灵、美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作为宁远镇历史最悠久的历史小学、特色学校,中心学校,该校经常接待各级领导的督导和检查,并和大城小学结为联谊学校,在帮助是改善,在学习中进步。优美校园建设受到学校内外群众的一致称道,该校成为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宁远镇的窗口学校。
学校将进一步围绕“抓管理、上质量、求发展、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建设水平一流、风格特色鲜明的宁远中心小学和创建“高水平特色学校”的奋斗目标,对照文明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结合“百年老校”的推新工作,继续完善校园建设,让宁远是心小学展现出更优雅、更精致的风姿。
近些年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突现“六大亮点” 亮点一:体现一个“变”字
学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突出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职能和教师角色这个核心,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近几年的建设活动中,我们首先从横向上明确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养成教育等方面履行职能的重点和要求,也从纵向上明确了学校在新时代教育潮流中履行职能的重点和职责。这有利于转变学校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将转变学校职能落实在各个教学环节和管理当中,比如为合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鼓励每个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师生角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提出,学校应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办学条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课改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和减少课改教师或实验教师在一线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目标还进一步要求,在转变观念中,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或是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学校都必须转变职能,要更加趋向于“服务性”的要求。
亮点二:落实一个“综”字
为了创建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加强综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动用一切可用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依法治校,安全防范意识,落实责任。学校和班主任、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落实了责任目标,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形成了综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加强了与政府、镇派出所的联系,有力维护校园治安工作,至今,校园内外未发生过重大事故。
同时在综治方面还注重了校园环境的改善,学校积极筹措资金,维修必备设施,加固危房,危墙。在校园内倡导栽植树木花草,绿化环境,使环境变得更美。办学条件,学校近两年来,不惜投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翻新原教学楼,修建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加速集体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局域网、校园绿化等建设,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一定要求和标准。
亮点三:尊重一个“实”字
在最近几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尊重老师的自主性,尊重学校的灵活性,明确学校除中央教育的原则要求外,可从地方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受时间的限制,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特色 “读书写字”活动,在各个少先分队部成立读书写字活动小组,带领学生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时势政治教育,使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坚持“深入学习基本理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指导思想,坚持“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篇好文章,读一本好书”的校本文化特色原则深化“读书写字”活动。
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第二课堂教育,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宣传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落实精神文明建设。
在校园建设中,加强校园设施的改建,考虑学校的实际财力情况,上报设备采购计划,实行党政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策,抓协调与落实,使用与维护的管理程序。
增加了设备采购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增进了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技术参数与管理工作的知情权,避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使学校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与规范化的道路。这样处理,符合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更符合地方发展落后、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
亮点四:关注一个“新”字
该校以学习新理念,建设新制度,运用新方法,创建新环境为重点加强与整合了若干学校管理和公共活动部门,检验学校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坚持育人为本,办校为民,是否切实保障和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是否真正以“抓管理,上质量,求发展,创特色”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和发展为标准,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有能力做现代中国人,有尊严做今日世界人”为办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全新德育模式,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亮点五;坚持一个“进”字
按照既定的目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以来,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养成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我们并没因此而而满足,不断在寻找更多的进步。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奖,组织教师、家长代表和小学生参与评比,总结先进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推广。做大做强“国旗升旗仪式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红领巾读书活动”、“主题班会”、“演讲赛”“兴趣组文娱活动”等创新项目。大力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推广工作,围绕奥运会、残奥会、文明礼仪、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进一步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亮点六:勤于一个“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