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知识宣传与落实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对“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知识宣传与落实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活动概况:
活动开展时间:2011年8月10-8月12日
活动开展地点: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官桥村辖区、镇罗镇镇西村辖区。
活动参与人员: 张佳鑫杨树青尹姞雯杨宁
贾谊思赵青张敏刘佳欣
活动简介:
近几年,国家在相关发展规划中对“三农”作了很大的政策性倾斜,并且将三农问题提上议程。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家电下乡”、“新型农村医保”等惠农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从基础设施,交通,卫生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建设新农村。尤其是取消了几千年来延续的农业税,不得不说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十五”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给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赢得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如何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作用,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是摆在当前各级政府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一个在全国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自治区,首要任务则是发展经济。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是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而我们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要科学规划,合理部署,更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借国家惠农政策之东风,大力
发展相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区的发展助力。
本次社会实践则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和农村经济现状,农民的收支状况以及收入的主要来源,以便更好地反映农情、民情、基层现状、农民心声,国家政策究竟对农民经济状况影响有多大而进行,同时更好地宣传三农政策,为将来服务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活动开展阶段:
1.2011年8月10日,小分队分队负责人分别与中卫市滨河镇官桥村、镇罗镇镇西村与村镇工作人员进行联系并取得其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小分队成员并与当晚召开动员会,进行商量,制定了第二天的详细活动计划。
2.2011年8月11日-12日,小分队所有人员分成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到中卫市滨河镇官桥村辖区、镇罗镇镇西村辖区,向活动当地农民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对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并且发放了调查问卷。
3.2011年8月13日,小分队人员对活动所得的数据资料和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以报告形式形成总结材料。小分队所有成员并于当天撰写此次活动的活动心得。
活动成果:
1.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在活动当地,农民们对国家的相关惠农政策都有比较清晰地了解与正确的认识。
2.凡符合惠农政策相关补贴标准的农户均享受到了国家惠农政策,如“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
3.活动当地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可喜,平均享受率达到了100%。
建议”4.附件一:“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 附件二:“就国家惠农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情况对相关部门的
第二篇:论家电下乡对我国惠农政策的启示
论家电下乡对我国惠农政策的启示
作者:刘琼 张钰坤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2月23日
摘要:自十五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度基于一定的理论背景和实际经济形势,一方面,顺应了农民消费能力和需求升级的趋势,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惠农政策的一些弊端,如政策实施和制度初表相违背,政策缺乏一个长效机制等。以“家电下乡”为例,试图探寻惠农政策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家电下乡;惠农政策由“家电下乡”实施看我国惠农政策的弊端
1.1 惠农政策缺乏合理的梯度
国家在制定对贫困地区家电补贴标准时没有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市场分级。而是一律给予13%的补贴。这样只能满足部分富裕农民的需求,而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仍然只能望洋兴叹。以冰箱为例,对于最低市场售价2500元的冰箱,农民只能享受到325元的补贴,而且买得起不代表消费得起,昂贵的电费和为数不多的冷藏食品使得国家的激活消费的政策经常是形同虚设,原本买不起的现在还是买不起。这与激活农村消费能力,发掘潜在消费能力这一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惠农政策的制定没有真正的针对农民群体进行实际的调研,对于受惠群体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区分,惠农力度没有一个合理的梯度。而是将整个农村市场看做一个大窟窿,盲目依靠财政去填补,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1.2 惠农政策的实施环节过于繁琐
对于“家电下乡”不少农民一开始都是拍手称快,直夸党的政策好,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是苦恼又无奈,不少农民感叹“报销的程序太复杂了”。一些虽然人在城市打工,但户口却在省内其他农村地区。虽然按照政策规定可以在省内任一“家电下乡”销售门店购买下乡产品,但是,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之后,必须回户籍所在地去领取补贴款,有时他们回去申领补贴的车费还要高于他们所获得的补贴,常常导致他们不愿意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上述情况也反应了我国惠农政策实施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由于我国特殊的权利结构体系和传统的全力实现机制,导致我国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成本激增。这些成本往往来源于我国政策实现机制过于繁冗。
1.3 惠农政策的实施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
家电产品使用离不开相应的消费环境和条件,目前,不少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电下乡”效果。良好的电力设施是使用家电的基础,而在我国农村电力设施并不完善,这使得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缺乏基础条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并不可少,对于经济能力稍好、有购买力的农民,他们可能
考虑到未来子女婚嫁和赡养老人的开支和自己防老的储蓄而放弃购买。这就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体现。所以仅有“家电下乡”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不仅让农民买得起、用得起,更要舍得买。
同时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也不能掉队。如,一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家庭,彩电、洗衣机等家电需要更新换代,但他们需要的一些产品不在补贴范围。还有些农民宁愿在未指定“家电下乡”的商店购买电视机,而不愿享受政策在指定的商店购买,原因是同样的产品,未指定商店的价格仅仅比“享受政策”后高20元,但却是送货上门、带安装调试。相反,指定商店不送货、不安装调试。只有“售后服务”与“家电”齐“下乡”,“家电下乡”才能真正变成利国利民的惠农好政策。也就是说,好的惠农政策也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支持。“家电下乡”实施对我国惠农政策的启示
2.1 惠农政策旨在对农村消费市场要理性鼓励,而不要盲目推动
家电下乡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农民、拉动农村消费,但照目前的情形来看的话,目前县域以下边远农村消费者市场还是“激而不活”。一是边远农村地区居收入偏低,消费信贷环境还未真正形成。虽然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策,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发展还相对落后,加上受经济大境影响,外出找工困难,边远农村居民伴着收入预期的下降,消费也呈下降趋势。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边远农村消费市场启动艰难,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在边远农村就突出表现为生产简单化、消费的保守化或温饱有余的心态。依照上述情况来看,我国惠农政策的制度应当定位在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理性鼓励的基础上而不是要盲目推动。有观点认为如果给农民13%的家电补贴,就可以带动上万亿元的农民消费,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带动起来的农民消费对于农民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企业的角度看,农民购买家电的支出越多,企业的日子就越好过,但从农民的角度看,农民收入是有限的,他们用于购买家电等物品的支出越多,储蓄就越少、负债就越高,应对今后各种人生任务的压力也就越大。在农民储蓄有限、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补贴能够带动农民大幅度增加购买家电的支出,这个政策未必是好政策。
2.2 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保证其实施,惠农政策只是治标之举
当前,受金融危机波及,农民工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对农民即期收入造成影响。但是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对预期收入的增长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金融危机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不会太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变,“家电下乡”政策可以说脉准了这一消费趋势变化,有利于激发农民消费欲望,从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但是,不可否认,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等不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有限,对待较大度的现金支出持审慎态度。另一方面,目前不少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如缺电缺水、电视信号不强、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很多农村尚没有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农村饮用自来水的比例还很低,部分用上自来水的村往往不能保证
正常供水。以上种种原因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抑制了农民对相关家电商品的消费需求。从长远来说,刺激农村消费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覆盖范围广的容量较大的供电网络改善农村水源不足,扩大自来水的引用范围。为家用电器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增加对农村交通通信、医疗卫生等基础施建设的投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加大“万村千乡工程”配售中心建设,健全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基础的农村流通网络,解决农民“买难”、“维修难”等问题;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制假售假活动,净化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改善农村消费的软环境才是刺激农村消费的治本之策。如果脱离了基础设施和制度的支持,任何刺激消费的举动只能是治标之举,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
第三篇:大学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总结及感悟
大学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
总结及感悟
活动宣传总结
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探索“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洛阳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更好地传承手工技艺、开发非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7月29日至8月1日,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匠心洛阳,一带连一路”实践团队奔赴洛阳市展开了为期四天的追寻之旅。
在这四天之中,实践团队,紧紧围绕“传承手工技艺、开发非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主题,通过走访洛阳博物馆、民间手工技艺村和洛阳城市街头,深入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洛阳的现状,探寻大里王狮舞、“文成和鼓”等非遗文化,调查洛阳老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在老城区发现了身怀绝技的非遗人在祖传文化中寻找商机发家致富,也在村落中发现依托非遗文化带动整个乡村与家族的经济发展的实例。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洛阳以技艺创造就业、以文化带动经济的现象,希望洛阳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再铸新的辉煌!
实践期间,宣传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团队的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微博、微信、外媒报道三个方面。
微博情况
微博的话题均为“匠心洛阳,一带连一路”,微博内容由实践小组成员写出,经过队伍的修改与润色,形成微博正文。再加上每条9张的配图,微博内容就更具吸引力。
由于微博内容质量较高,且内容真实、感人、积极传递正能量,所以宣传成果相对也较为丰硕,其中8条被“中国共青团”、“公益新势力”、“未来网校园通讯社”、“未来网品牌”等国家级微博转发、点赞;1条被“河南共青团”转发、点赞;18条被“洛阳宣传网”、“洛阳共青团”、“洛阳市旅发委”、“全景洛阳”、“洛阳最热门”等市级官方微博转发、点赞。此外,还被网络大V、知名教育博主萧小坛点赞、转发、评论。总体来说,微博宣传成果颇丰。
微信情况
微信方面,微信稿为小组撰写最后再汇合、修改、润色。推出的微信客观、翔实,被洛阳青年转发。阅读量目前600+,并在持续上升中。
外媒报道情况
外媒新闻报道方面,新闻稿由组员撰写,最终再由专人汇合、修改。截止到目前为止,未来网、腾讯网、网易新闻等国家级网站报道7篇;大河网、河南大学生网等省级媒体报道6篇;中国大学生网、大学生知识网、洛阳社区等市级媒体报道7篇。
活动感悟
唐子闻
不知不觉已经是参加社会实践的第二年了,初心还在,团队中的新鲜血液也不断加入,但我还是一样路痴迷糊。手机导航不能离手,领着队员们一遍一遍绕着弯路,在公交车上上下下,自己真是抱歉的要哭,还好成员们暖心安慰我。说是社会实践,其实更像是自己和一群朋友的人文旅行。
旅游中也许你只是匆匆路过一个风景,领略他的美,而社实中你要做的是挖掘一方土地的过去与未来,将内在含义传递给他人。
本次洛阳行我们走过了四站,结识了众多和蔼热情的老师,也感受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以技艺带动就业,以文化带动经济的新契机。
真心感谢大学中有这样一段难忘的体验,真心感谢有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小伙伴。
洛阳你好,洛阳再见。
杨xx
最自豪: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老城区丽景门探寻非遗文化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写字画的地方驻足,然后有一个老先生,应该是看到我们衣服上的字,在我们后面对其他的老人们说:“这都是以后的栋梁啊,都是从郑大来的大学生。”当时真的觉得郑大在河南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最热血:宣传。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主要负责微博部分的宣传,有时候睡不着觉地搜媒体、联系媒体,耗尽全部力气来推销我们的成果,热血~!回顾宣传成果,真很令人欣慰。“共青团中央”发布了我们的成果~我们要成网红了~(微笑)
最难忘:尬歌儿。
第四天团队到丽景门时,见一小哥在丽景门景区抱吉他唱《成都》,在队员们的鼓(hu)励(you)下,我勇敢地走上前去跟小哥尬歌儿。唱完之后还指着我身上的LoGo喊了一句“我是郑大的”~现在回想起来,人生中有那么一两次的冲动也是蛮不错的经历。
袁xx
现在回想起这段社会实践还真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晕晕乎乎。
就在出行前一天我在学校中暑了,带了一盒藿香正气就跟着小伙伴们奔赴洛阳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有一个名义或者是机会可以有些深度地去感受一座城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大里王村王师傅开着小车带着我们去活动中心去看狮舞装备那段儿。车小,没座,我们六个人就站在后车厢上,拥挤地前胸贴后背。有趣的是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竟然唱起了歌,先唱了一个“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自行脑补一下小燕子和紫薇奔赴刑场那段,此情此景,我们就像一群小燕子要被烤熟前最后的倔强,简直再形象不过!我隐约感觉到王师傅在前面老父亲般地笑!不知道是在笑我们傻的可爱还是在笑我们青春洋溢…后来我们唱了个大家都会的郑大校歌。
讲真,当时我的郑大荣辱感爆棚,真心觉得我身上的衣服我背后的字,赋予了我特殊的使命,我们就是外界对郑大的印象,我们每个郑大人,都是郑大的形象代言人。总之,大学里能有这样短暂而难得的经历,挺好的。
冯妍
总说,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沿途经济发展,展现出了这一路蓬勃的生命力,荧屏上刷新的经济数据,视频中林立的高楼大厦却不如实践这一路看得真切。
发展在志愿者阿姨自豪的言语中,是她们接待过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是她们将古老的故事重新诉说,她们的赞美才是发展得以重视的证明;发现在非遗继承人骄傲的神采中,是他们经历过传统文化传承时的重重阻碍,亦经历着顺势发展的新时代,他们的肯定才是发展实现的真实章印。
张森
在炎炎夏日里,我们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三朝古都——洛阳。
不同于郑州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洛阳给我的感觉就是静谧与从容,大概是千年的文化积淀所影响。因为身上穿的短袖印着“郑州大学”字样,所以无论在哪里都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去往丽景门的公交上,遇到了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小孩子游玩回来,和老师随意攀谈数句,被孩子们间对话萌翻了,老师让他们向哥哥姐姐们学习,一个小男孩补充道:明明是叔叔阿姨......拥挤闷热的公交车厢变得轻松惬意起来,哈哈,和10后比起来,我们真的老了。
现在想来,这段旅程,我们遇见的人,经历的事,在我的记忆里,都是那样熠熠生辉。
谭xx
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从小来讲,我们成功完成了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从大来说,我们是进行了一场为期四天的开阔眼界、丰富自我的旅行。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你看到了多少东西或者走过了多少地方,更重要的是发现事物背后的故事或者精神,并且你有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认知。
这场六个人的旅行,从出发到结束,每个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感触。记不起来我们坐过了多少公交车,喝了多少矿泉水,流了多少汗,虽然我们从出发到结束都是怀着一定的目的,但是,洛阳文化的多姿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以及传统文化与经济紧密的联系,却无意识地让我印象深刻。
我不能忘记臣服于文化产品的精美工艺而疯狂购物的我们;亦忘不了三轮车上想起的郑大校歌;也忘不了传承人教我们舞狮、抽陀螺;更忘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上的艰辛与永不放弃,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当然,还有四天里积累的友谊。
第四篇:软件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组总结
软件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组总结 “记录真实故事,捕捉精彩瞬间”,本着这一原则,宣传组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课堂,走农村,访政府部门,通过大量深入细致、视角独特的报道,全面反映了我院“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活动前期
7月14日我校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会议举行后,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也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宣传组在出发前的这一阶段,做了大量的宣传准备工作。
1、此次“三下乡”的地点是佛山市西樵镇松塘村,宣传组在网上搜集了松塘村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为宣传工作做好了知识储备。
2、活动开始前,宣传组通过联系各类网站、西樵报纸、获取学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网络宣传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并为此次三下乡制作宣传海报、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宣传工具。
二、活动期间
7月21日到7月28日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阶段,宣传组兵分两路,分别跟随义教组和调研组,对其活动进行报道。同时,跟随义教组的组员负责分发网络安全宣传手册,讲解相关安全知识。
其间,宣传组撰写了《走进西樵》、《扬核心价值拓实践新路》、《我的三下乡——最可爱的村民》、《义教风采和调研成果》、《华南师大软件学院“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等五篇新闻稿件。发布在紫荆网、三下乡活动官网、人人网、师大新闻网等媒体的“三下乡”专栏中;此外,由于义教出色的表现,西樵电视台采访了义教组长吴美香,龙眼传媒也对我院的“三下乡”活动中的趣味运动会进行了拍摄并制成宣传片报道,扩大了我们“三下乡”活动对当地的社会反响。
在宣传中,宣传组注重新闻发布的时效性,一般当天新闻当天投稿,次日便发布在各类媒体,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三下乡”活动的最新动态。同时,宣传组也深入挖掘队伍的故事、注重细节。其中,有对松塘村风土人情的印象,有义务支教的心灵碰撞,也有村民们对我们的热心帮助,这些细腻、朴实的文字,同样真实地记录了“三下乡”生活的点滴故事。
除了新闻宣传外,也号召整个队伍发朋友圈、qq空间,鼓励他们让他们的朋友、同学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樵镇、了解我们“三下乡”的故事。
三、活动后期
活动结束后,宣传重点转向对活动的总结和经验推广上来,并进一步挖掘“三下乡”活动中的感人故事。
四、心得体会
8天的“三下乡”活动,给我们的人生添上精彩的一笔。因为宣传组只有三个人,所以最初我们是比较忐忑,对本次任务抱着尽量完成的心态去做,盼望尽快结束三下乡;到我们发的第一篇微信公众号得到很多人阅读和认可之后,大家工作热情倍增,对工作更加投入;最后离开的时候,每个人对这份工作留恋不舍。宣传组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次宣传报道任务,为今后的“三下乡”宣传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三下乡”小分队宣传组
2016年7月27日
第五篇: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在马龙县王家庄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为确保我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行,7月16日至7月18日,带队梁金华老师公布了本团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此外,还对志愿者进行了工作安排和活动进程的大致规划。老师本着队员自愿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调整,分为前期组、活动组、后勤组、记录组。
经过一路的颠簸,在当地政府的极力帮助和配合下,团队于7月18日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活动,开展以“众志成城,抗洪救灾”为主题的文艺节目,长时间的路途,并没有使我们感到疲惫。一安顿下来,我团志愿者立即按队按组分工,积极有效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很快我们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7月19日,我们参观王家庄镇的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在活动中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深入农户,用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我团志愿者在服务地广泛开展了“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深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当志愿者帮老妈妈挑水,传递的是心与心间的温暖;当九十岁孤独老人硬要拖着“九十度”的身躯靠在门口观望我们志愿者离去时,观望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感激;„„在走访群众时,我团志愿者帮助老大爷家弄烤烟。志愿者采取问卷调查、家庭走访等方式,7月20日,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会,会上,同学们与当地政府人员交流,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服务于当今社会,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也要互助、互爱。活动的前后,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来对待和处理。
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农村、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溶,便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认识了农村,认识了社会,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以新的心态,更加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如果我不参加此次活动,也许,我用一生也 无法体会。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使我们形成一种努力拼搏的优良作风,同时在工作实践中也增强了我们大家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实践动手能力不够强,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为此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下一学期的努力方向,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存在许多不足:宣传不到位致使文艺节目表演观众不是很多,组织和管理上缺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