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来,我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协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调查表明,目前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紧张,学校运转困难,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难以稳定,外来工子女就学压力加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
一、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农业人口23.5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76.8%。农村中小学共68所,占全区各类学校数的41.98,其中中学11所,小学57所,农村中小学学生27500多名,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45.6,农村中小学教职工1542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0.28。此外,还有幼儿园(班)63个,就学幼儿6700多名。多年来,我区针对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着力做好“二改二加强”工作,即着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推动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区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二、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欠缺合理,亟需规划调整
一是存在小规模学校的现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逐步减少,生源随之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随之出现。据统计,我区学生数不足200名的小学就有8所。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学的规模效益很低,造成校舍设备、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教师无法实现专职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当前,拆并校工作仍存在困难,既有并校后学生接送困难、交通安全隐患等客观原因,也有相当部分村委、村民、华侨阻挠并校等主观原因。不但无足够场所开展活动,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造成了学校管理十分困难,教学活动互相干扰,教育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前一种是生源太少,规模过小,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而后一种是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制约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事实表明,我区农村中小学校亟需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亟需优化整合。
(二)教育经费紧缺,学校运转艰难
在调查中,教委、学校、校董会纷纷反映:办学经费车薪,学校运转困难。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教师差旅费出现困难,无力派教师参加培训,无法进行教研;有的教学设施坏了,费用巨大,不能维修;有的学校无力支付维修、保养、更换的费用,因担心设备、仪器损坏而停止使用,使之成为摆设;有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配备不足,实验课开设率低,制约了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显然,我区农村中小学经费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以前我区农村学校可以收杂费(小学每生每年收9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20元)、借读费(小学每生每年收80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300元),但是,从今年起,我区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免除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借读费后,原来作为教育经费的杂费和借读费两个重要来源的渠道被取消,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学校必要的经费来源减少,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三)教师严重流失,队伍难以稳定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教育工作链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正常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迹象表明,我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问题较为突出。倘若不着手解决,将会给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安心在农村执教,争相往市区调,优秀骨干教师外流,教师严重流失,师资十分紧缺。留下的教师要么年轻要么年老,致使中青年骨干教
师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据统计,近十年有近百名骨干教师外调,造成优秀教师严重流失。总之,学校普遍反映,精心培养的骨干教师纷纷调往市区,农村学校成了市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从而也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建议
(一)作为重中之中,确保优先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发展我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区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一是党委政府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宏观政策制定上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目前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好独特作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挂钩农村学校的制度,把领导挂钩到农村,同时赋予一定的义务、权力、财力,积极解决制约农村教育的问题。
(二)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针对我区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建议,一是把我区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留有余地,适当调整,合理拆并,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做到学校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二是把幼儿教育纳入我区初级教育的内容,确保每个镇都在一所初中学校、一所中心小学及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三是盘活被撤销、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所得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出台吸引教师在农村执教的配套政策,例如,建设农村教师住房,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标准,把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二是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现状,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配置的师生比,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切实减轻教师的课时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要。三是充分发挥区进修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自学进修提高学历,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确保他们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四是加大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交流力度,增强城乡教育互动融合。也可适当引进高学历的研究生带动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来,我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协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根据市政协的部署,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组成调研组,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采用座谈会、访问、个别谈话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深入市教育局、鸿山镇、永宁镇、祥芝镇,与分管领导、教委主任、中学校长、部份小学校长和校董进行座谈,个别访问了审计局、教育局中教、小教、幼教、器材、计财等科室负责人。调查表明,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紧张,学校运转困难,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难以稳定,外来工子女就学压力加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人口23.5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76.8%。农村中小学共68所,占全市各类学校数的41.98%,其中中学11所,小学57所,农村中小学学生27500多名,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45.6%,农村中小学教职工1542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0.28%。此外,还有幼儿园(班)63个,就学幼儿6700多名。多年来,我市针对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着力做好“二改二加强”工作,即着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推动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区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二、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欠缺合理,亟需规划调整
一是存在小规模学校的现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逐步减少,生源随之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随之出现。据统计,我市生数不足200名的小学就有8所。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学的规模效益很低,造成校舍设备、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教师无法专职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当前,拆并校工作仍存在困难,既有并校后学生接送困难、交通安全隐患等客观原因,也有相当部分村委、村民、华侨阻挠并校等主观原因。如:祥芝古浮小学三年前就已不足200人,教委三年来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但因50%的村两委和村民不同意而停止。二是存在“多校一地”的现象。“三校一地”,即银江中学、小学、幼儿园同在中学校园内使用,中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腾给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无法开展相关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两校一地、一校两地”,即中学初二到高中年段在新校舍,初一年段与永宁中心小学同一旧校舍办学;“幼小一地”,即普遍存在着幼儿园附设在农村小学的现象。众所周知,各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作息时间、管理方法、教学活动和行为规范要要求不同,这样的“多校一地”,不但无足够场所开展活动,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造成了学校管理十分困难,教学活动互相干扰,教育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前一种是生源太少,规模过小,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而后一种是校舍设施的不足,互相影响,制约教育教学的发展。事实表明,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亟需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亟需优化整合。
(二)教育经费紧缺,学校运转艰难
在调查中,教委、学校、校董会纷纷反映:办学经费车薪,学校运转困难。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教师差旅费出现困难,无力派教师参加培训,无法进行教研,只能以看CD代替培训;有的教学设施坏了,费用巨大,不能维修;有的学校无力支付维修、保养、更换的费用,因担心设备、仪器损坏而停止使用,使之成为摆设;有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配备不足,实验课开设率低,制约了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以前我市农村学校可以收杂费(小学每生每年收9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20元)、借读费(小学每生每年收80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300元),但是,从今年起,我市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免除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借读费后,原来作为教育经费的杂费和借读费两个重要来源的渠道被取消,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学校必要的经费来源减少,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市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的基本运转。据教育局的统计,03年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8033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7735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5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13405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12662万元,学校公用经费443万元,学校设备费300万元。这份数据显示,我市预算内教
育经费虽然做到逐年增长,但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投入少。三是教育附加费没有全额用于教育。《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城乡教育附加费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然而,绝大部份乡镇都没有把所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全额投入于教育,有的乡镇甚至还采取变通办法挪用。审计局曾对我市9个镇(街道)2015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管、用进行审计,发现部分镇(街道)支出代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手续费偏高,超过规定的比例,挤占专项资金5万元;有6个镇(街道)扩大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开支范围,挪用教育事业费附加86万元。2015对全市教育费附加开展专项审计,发现7个镇(街道)共挪用教育费附加88万元。四是村财和社会支持办学力量有限。长期以来,我市村(居)、旅外华侨、企业对农村中小学办学给予很大支持,但因相当部份村(居)、旅外华侨尤其是菲律宾经济萧条、企业支持办学没有完善的机制等各种因素,村(居)、社会支持办学和奖教奖学难以保障。
可见,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三)教师严重流失,队伍难以稳定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教育工作链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正常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迹象表明,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问题较为突出。倘若不着手解决,将会给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安心在农村执教,争相往市区调,优秀骨干教师外流,教师严重流失,师资十分紧缺,学校普遍反映,精心培养的骨干教师纷纷调往市区,农村学校成了市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从而也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差距明显:一是办学条件差。市区学校的设备已达一类标准,而农村还未达到二类标准,相当部份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设备、多媒体、运动场、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等设备不全。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比市区小学落后了50年。二是生存环境差。如:学校周边工业多、环境污染,不适合人居;有的学校没建教师宿舍,教师无处安身,许多教师在市区购置住房,盼望尽快调离,改变环境。三是工作条件差。校舍简陋、配备落后、设施不足、家长素质低、生源质量差、班生规模大、工作量多、压力重,制约了教师能力发挥,影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外来学生剧增,就学压力加重
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外来工纷纷涌入,外来生就学日益增多,给我市农村学校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一是数量大。导致教室不能容纳,设备无法配齐,储备教材不够,班生规模超编,师资力量紧缺。如:鸿山镇福民小学现有学生964名,每学期新增50名外来工子女。每班生数已达54人,无法再容纳外来生。据预计,随着年底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成,近万名外来工将带来二、三百名子女入学;永宁中心小学教师紧缺,班生数达58人,已经严重超标,教室十分拥挤,等等。二是所占比例大。相当部份学校外来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已超过半数,原来为了本村学生就学,村委、村民义不容辞,捐款助学,但是现在学生结构已发生变化,本地生少、外地生多,村级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筹集资金投入教育的力度有所减弱。再者,因村财有限,即使全力投入,也难以满足大量涌入的外来工子女就学的需要。三是流动性大。外来工频繁更换工作,子女随着不断转学,许多学校每周有都外来生入学转入,给学校管理造成十分不便。四是随意性大。中途转学、提前离校或超时归校的现象经常发生,教材版本、进度不
一、语言不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制约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显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应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给农村中小学校带来的冲击,妥善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切实减轻学校的压力,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三、建议
(一)作为重中之中,确保优先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发展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强化我市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功能,是提高我市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一是党委政府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宏观政策制定上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目前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好独特作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挂钩农村学校的制度,把领导挂钩到农村,同时赋予一定的义务、权力、财力,切实为学校排忧解难,积极解决制约农村教育的问题。
(二)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针对我市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建议,一是把我市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留有余地,适当调整,合理拆并,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做到学校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二是把幼儿教育纳入我市初级教育的内容,确保每个镇都在一所初中学校、一所中心小学及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三是盘活被撤销、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所得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出台吸引教师在农村执教的配套政策,例如,建设农村教师住房,解决子女上学,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标准,把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到实处,让他们安心农村教育,切实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二是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现状,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配置的师生比,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切实减轻教师因缺编而造成的沉重课时负担,避免长期的超负荷运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需要。三是充分发挥市进修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一至二年的全脱产进修、鼓励教师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等途径,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确保他们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四是延长支教时间,加大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交流力度,增强城乡教育互动融合。也可适当引进高学历的研究生带动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五是切实可行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由市财政按各校缺编的教师人数拨付给学校聘请,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
(四)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经费落实得好,则农民得实惠,孩子得希望,教育得发展;如果落实得不好,则影响的是一个地方的农村教育事业,是一大批农村孩子的未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可靠的投入是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物质保证。为保障农村教育投入,建议政府,一是将农村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确保落实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二是从新增农业税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水平”;三是按照《教育法》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的规定,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资、集资发展农村教育。四是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专款专用,全额用于教育,不得挪作它用。五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设备添制、校舍维修、教师的继续教育等等公用经费标准。六是建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用于资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扶困助学制度。
(五)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外来生学校
《义务教育法》(草案)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在流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流入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流动人口也是纳税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子女教育应该得到我市本地入学儿童同等的待遇。然而,随着我市发展建设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镇级工业集中区正在整合兴办,外来工子女日益增多给农村学校的经费、设施和教学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当前,正值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市委倡导“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方针,深入人心。在此,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对外来生学校给予倾斜,由市财政按外来工子女入学人数增加经费,确保学校经费的足额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既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全面素质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迅速加以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
第三篇: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来,我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协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根据市政协的部署,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组成调研组,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采用
座谈会、访问、个别谈话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深入市教育局、鸿山镇、永宁镇、祥芝镇,与分管领导、教委主任、中学校长、部份小学校长和校董进行座谈,个别访问了审计局、教育局中教、小教、幼教、器材、计财等科室负责人。调查表明,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紧张,学校运转困难,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难以稳定,外来工子女就学压力加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人口23.5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76.8%。农村中小学共68所,占全市各类学校数的41.98,其中中学11所,小学57所,农村中小学学生27500多名,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45.6,农村中小学教职工1542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0.28。此外,还有幼儿园(班)63个,就学幼儿6700多名。多年来,我市针对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着力做好“二改二加强”工作,即着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推动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区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二、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欠缺合理,亟需规划调整
一是存在小规模学校的现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逐步减少,生源随之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随之出现。据统计,我市生数不足200名的小学就有8所。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学的规模效益很低,造成校舍设备、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教师无法专职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当前,拆并校工作仍存在困难,既有并校后学生接送困难、交通安全隐患等客观原因,也有相当部分村委、村民、华侨阻挠并校等主观原因。如:祥芝古浮小学三年前就已不足200人,教委三年来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但因50的村两委和村民不同意而停止。二是存在“多校一地”的现象。“三校一地”,即银江中学、小学、幼儿园同在银江中学校园内使用,银江中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腾给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无法开展相关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两校一地、一校两地”,即永宁中学初二到高中年段在新校舍,初一年段与永宁中心小学同一旧校舍办学;“幼小一地”,即普遍存在着幼儿园附设在农村小学的现象。众所周知,各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作息时间、管理方法、教学活动和行为规范要要求不同,这样的“多校一地”,不但无足够场所开展活动,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造成了学校管理十分困难,教学活动互相干扰,教育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前一种是生源太少,规模过小,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而后一种是校舍设施的不足,互相影响,制约教育教学的发展。事实表明,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亟需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亟需优化整合。
(二)教育经费紧缺,学校运转艰难
在调查中,教委、学校、校董会纷纷反映:办学经费车薪,学校运转困难。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教师差旅费出现困难,无力派教师参加培训,无法进行教研,只能以看cd代替培训;有的教学设施坏了,费用巨大,不能维修;有的学校无力支付维修、保养、更换的费用,因担心设备、仪器损坏而停止使用,使之成为摆设;有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配备不足,实验课开设率低,制约了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如:东明小学校长反映,经费十分紧张,难以支付电脑室的监控、多媒体电灯、电脑配件等费用,甚至因支付不起矿泉水费而取消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比赛。又如:祥芝中心小学反映,今年市财政拨付公用经费共计5万多元,仅第一季度的电费就达1万多元等等。据测算,500人规模的农村中学比城市中学少收6万元,支出却比城市中学多支出3-5万元,等等。显然,我市农村中小学经费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以前我市农村学校可以收杂费(小学每生每年收9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20元)、借读费(小学每生每年收80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300元),但是,从今年起,我市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免除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借读费后,原来作为教育经费的杂费和借读费两个重要来源的渠道被取消,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
大缺口。学校必要的经费来源减少,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市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的基本运转。据教育局的统计,03年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8033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7735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
05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13405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12662万元,学校公用经费443万元,学校设备费300万元。这份数据显示,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虽然做到逐年增长,但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投入少。三是教育附加费没有全额用于教育。《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泉政[2002]文2号明确规定“城乡教育附加费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然而,绝大部份乡镇都没有把所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全额投入于教育,有的乡镇甚至还采取变通办法挪用。审计局曾对我市9个镇(街道)2003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管、用进行审计,发现部分镇(街道)支出代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手续费偏高,超过规定的比例,挤占专项资金5万元;有6个镇(街道)扩大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开支范围,挪用教育事业费附加86万元。2004对全市教育费附加开展专项审计,发现7个镇(街道)共挪用教育费附加88万元。四是村财和社会支持办学力量有限。长期以来,我市村(居)、旅外华侨、企业对农村中小学办学给予很大支持,但因相当部份村(居)、旅外华侨尤其是菲律宾经济萧条、企业支持办学没有完善的机制等各种因素,村(居)、社会支持办学和奖教奖学难以保障。
可见,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三)教师严重流失,队伍难以稳定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教育工作链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正常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迹象表明,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问题较为突出。倘若不着手解决,将会给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安心在农村执教,争相往市区调,优秀骨干教师外流,教师严重流失,师资十分紧缺。如:祥芝镇教委反映,近十年有六、七十名从学校毕来后,只在该镇从教五、六年,正值成为骨干发挥作用时相继调走的,留下的教师要么年轻要么年老,致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据永宁教委统计,近十年有近百名骨干教师外调,造成优秀教师严重流失。总之,学校普遍反映,精心培养的骨干教师纷纷调往市区,农村学校成了市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从而也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差距明显:一是办学条件差。市区学校的设备已达一类标准,而农村还未达到二类标准,相当部份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设备、多媒体、运动场、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等设备不全。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比市区小学落后了50年。二是生存环境差。如:学校周边工业多、环境污染,不适合人居;有的学校没建教师宿舍,教师无处安身,许多教师在市区购置住房,盼望尽快调离,改变环境。三是工作条件差。校舍简陋、配备落后、设施不足、家长素质低、生源质量差、班生规模大、工作量多、压力重,制约了教师能力发挥,影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子女受教育环境差。农村教师的子女不能就读于市区公办学校,为了让子女能就读于市区公办。五是福利待遇差。农村教师的奖金福利远远差低于市区教师,存在着待遇不公平的现象。
(四)外来学生剧增,就学压力加重
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外来工纷纷涌入,外来生就学日益增多,给我市农村学校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一是数量大。导致教室不能容纳,设备无法配齐,储备教材不够,班生规模超编,师资力量紧缺。如:鸿山镇福民小学现有学生964名,每学期新增50名外来工子女。每班生数已达54人,无法再容纳外来生。据预计,随着年底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成,近万名外来工将带来二、三百名子女入学;永宁中心小学教师紧缺,班生数达58人,已经严重超标,教室十分拥挤,等等。二是所占比例大。相当部份学校外来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已超过半数,如:祥芝大堡小学现有604名学生,其外地生占441名,占总生数73。原来为了本村学生就学,村委、村民义不容辞,捐款助学,但是现在学生结构已发生变化,本地生少、外地生多,村级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筹集资金投入教育的力度有所减弱。再者,因村财有限,即使全力投入,也难以满足大量涌入的外来工子女就学的需要。三是流动性大。外来工频繁更换工作,子女随着不断转学,许多学校每周有都外来生入学转入,给学校管理造成十分不便。四是随意性大。中途转学、提前离校或超时归校的现象经常发生,教材版本、进度不
一、语言不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制约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显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应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给农村中小学校带来的冲击,妥善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切实减轻学校的压力,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三、建议
(一)作为重中之中,确保优先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发展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强化我市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功能,是提高我市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一是党委政府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宏观政策制定上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目前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好独特作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挂钩农村学校的制度,把领导挂钩到农村,同时赋予一定的义务、权力、财力,切实为学校排忧解难,积极解决制约农村教育的问题。
(二)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针对我市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建议,一是把我市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留有余地,适当调整,合理拆并,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做到学校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二是把幼儿教育纳入我市初级教育的内容,确保每个镇都在一所初中学校、一所中心小学及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前,我市9个镇(办)中只有祥芝和永宁两个镇有公办中心幼儿园。三是盘活被撤销、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所得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出台吸引教师在农村执教的配套政策,例如,建设农村教师住房,解决子女上学,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标准,把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到实处,让他们安心农村教育,切实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二是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现状,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配置的师生比,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切实减轻教师因缺编而造成的沉重课时负担,避免长期的超负荷运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需要。三是充分发挥市进修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一至二年的全脱产进修、鼓励教师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等途径,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确保他们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四是延长支教时间,加大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交流力度,增强城乡教育互动融合。也可适当引进高学历的研究生带动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五是切实可行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由市财政按各校缺编的教师人数拨付给学校聘请,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
(四)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经费落实得好,则农民得实惠,孩子得希望,教育得发展;如果落实得不好,则影响的是一个地方的农村教育事业,是一大批农村孩子的未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可靠的投入是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物质保证。为保障农村教育投入,建议政府,一是将农村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确保落实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二是从新增农业税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水平”;三是按照《教育法》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的规定,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资、集资发展农村教育。四是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专款专用,全额用于教育,不得挪作它用。五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设备添制、校舍维修、教师的继续教育等等公用经费标准。六是建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用于资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扶困助学制度。
(五)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外来生学校
《义务教育法》(草案)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在流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流入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流动人口也是纳税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子女教育应该得到我市本地入学儿童同等的待遇。然而,随着我市发展建设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镇级工业集中区正在整合兴办,外来工子女日益增多给农村学校的经费、设施和教学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当前,正值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市委倡导“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方针,深入人心。在此,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对外来生学校给予倾斜,由市财政按外来工子女入学人数增加经费,确保学校经费的足额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既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全面素质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迅速加以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
第四篇:提高党校教育水平
融入中心 服务发展 贴近基层
提高党校教育水平
孤东采油厂有八千多名干部员工,其中党员干部2000多人。在面临主力油田高含水率、资源接替不足、成本压力大等诸多困难的形势下,采油厂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扎实做好“勘探增储、开发高效、技术创新、管理强基、经营创效、队伍保障”六篇文章。通过加强党校工作,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术能力,打造“负责任、敢担当,勇于开拓、积极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采油厂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把握科学定位,在推进科学办校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办学水平
孤东党校是采油厂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坚持党校的科学定位,发挥好党校教育的自身优势,突出服务大局的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特色、思想库的特色是新时期党校教育的鲜明特色。孤东党校在把握这一科学定位中,立足推动孤东新发展,按照中央、山东省委和油田领导关于加强党校教育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党校工作 “三个适应、三个促进”部署,加强党员干部党建思想文化教育、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术培训,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二、坚持质量立校,在完善党校管理体制中贯彻落实“三个适应、三个促进”,推动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
孤东党校坚持质量立校、按需培训,把学习引导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来,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适应工作大局要求,促进中心任务落实。孤东党校根据集团公司“油气硬稳定、东部大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主动适应油田改革发展思路,立足采油厂生产建设实际,贯彻落实采油厂党委决策部署,探索完善党校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上走出一条符合孤东发展实际的路子。在办学理念上,秉承“融入中心、贴近基层、服务发展”的培训理念。在培训管理上,实行“培训管理项目化、教学设计系统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方式敞开化、教学评估一体化”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按项目培训。在培训课程建设上,建立了“先立项审批、后备课准备、先评审通过、再面向学员授课”的新课开发机制。在培训需求调研上,采取网上开辟专栏敞开式调研、分专业系统调研、专题调研和下基层集中调研方式,了解掌握培训需求。在教学管理上,实行“班项目”管理的办法,对重点班次建立双班主任制和班主任日志等管理制度。在培训形式上,按需施教,采取集中办班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基层送课和网络培训平台自学等形式。在培训内容上,既重视路线、方针、政策等政治理论培训,又重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实务的培训。通过党校培训,使全厂党员干部成为带领干部职工增油上产、管理创新增效的领路人。在培训中,坚持统筹整合用好厂内外两种教学资源。采取与高等院校、油田专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和油田二级培训单位合作办学的方
式,用好外部教学资源;整合采油厂各部门和各三级单位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采油厂首席、专家、技师等作用,用好内部教学资源,将采油厂党校打造成思想教育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管理创新研究的阵地、技术创新推广的阵地、人才成长发展的阵地。
适应党员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促进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孤东党校加强党性教育,积极拓展党员干部培训教育领域、内容、手段,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政治热情和内在动力。孤东党校组织骨干教师到基层宣讲,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做政策、理论专题报告,进行内容解读。孤东党校深化业务技术培训,围绕采油厂勘探开发,强化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开展地质技术、工程技术培训、基层技术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等专业方向培训,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围绕管理创新增效,强化管理知识学习,分专业系统开展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和技术培训,提升了管理水平。围绕岗位履职尽责,强化任职能力提升,开展科级干部、基层干部和班组长轮训,提高了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实践创新。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孤东党校开展基层送课,向广大党员宣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如何建设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该课件荣获全油田党课课件评比一等奖。突出党员干部思维引导和心理疏导,开展塑造阳光心态心理素质培训,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心理,摆正心态,戒骄戒躁,勤奋敬业。以建党纪念为契机,采油厂党校先后
8次下基层巡回宣讲。围绕厂党委提出的党建思想文化工作目标,成立课题项目组,组织专题党课宣讲五场次,受教育人数1200余人。两年来,孤东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2期,培训万余人次。
三、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油田企业发展和党校建设的规律
立足企业改革发展大局,找准存在问题,研究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校教育的规律
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创新发展战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既是国内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油田企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增效的必然要求。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深刻认识把握这一根本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党校工作,培养一支适应改革发展要求、能推进采油厂持续稳定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党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企业党校教育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党校的功能定位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了党校功能被边缘化、弱化的现象。二是思想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不够,不能完全适应采油厂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新要求。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人员结构和工作任务的矛盾、知识结构和教育需求的矛盾。四是受各种社会思想影响,党员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宗旨意识淡化,党校教育面临新挑战。五
是生产任务重与学习时间紧的工学矛盾依然存在,并且随着发展矛盾愈发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将企业党校纳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中,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律、油田企业发展规律和党校建设规律,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更要党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来解决。
四、把握服务中心、适应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党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搞好党校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中心、适应改革的总要求,充分认识“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作用,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教育方针,遵循党员干部教育规律和党员干部成长规律,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促进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油田企业党校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培训党员干部、限于教学,还必须适应改革发展,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于油田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采油厂党校要紧紧围绕采油厂原油生产这个中心工作,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参与思想理论课题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对策应用研究,找准方向,选准课题,深入研究,推动管理创新、实践创新。紧贴党员干部和基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准根源,把握问题实质,为决策提供参考,发挥“思想库”的作用。
教师是党校教学工作的关键。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及时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积极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学习进修,不断更新知识。同时,加大兼职教师的选聘、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他们联系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不断提升教学水
平。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以人为本,热情服务,以管促学,以学促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培训实践中,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因人施教”的理念,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方案制定上,贴近学员需求、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把学习引导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来,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综合运用菜单式、案例式、讨论式、讲授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发挥网络信息化技术优势,利用网络培训远程平台、可视化电化教学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开展政治理论、党性教育、业务技术培训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作风训练。
油田企业正在探索“油公司”管理,党校工作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拓展服务空间,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行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党员干部教育网络化、信息化。油田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强党校软硬件建设,在校园环境规划、电教设施、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上大力支持,提高办学水平。
党校要加强与上下级业务部门、兄弟党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业务合作、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为党校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福建省委党校:当好理论宣讲排头兵
文章来源:中央党校网 [作者:陈球] 发布时间:2013-12-02
福建省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
重大理论成果,牢牢把握宣讲正确导向、强化宣讲平台、丰富宣讲形式、突出党校宣讲特色、发挥科研资政优势,不断提升宣讲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权威性,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和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不断增强。
一、坚持党校姓党,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始终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党的十八精神、中国梦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堂,贯穿党校教学始终。始终坚持“研究无边界、讲台有纪律”,通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新课试讲评审制度、学员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牢牢把握讲课正确导向,确保宣讲内容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举办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师资培训班,在中央党校举办全省县(市、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训班,为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九个专题,在各主体班次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专题,围绕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设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学习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等九个专题。
二、强化宣讲平台,宣讲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线下宣讲”与“线上宣讲”两个平台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发挥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作用,立足各类培训班次,邀请省委书记尤权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姜信治来校为领导干部上党课,着力提升海西大讲堂特色品牌,积极参加省委宣讲团,大幅度提升线下宣讲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成立青年教师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73期,培训领导干部5457人,其中举办“全省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4期,培训厅级领导干部1000多人。充分发挥网络时效快、范围广、容量大、成本低和方便快捷等优势,着力升级“福建干部学习在线”宣讲平台,努力打造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宣讲平台,全面提升宣讲覆盖面。“福建干部学习在线”宣讲视频课程已达2万多门,其中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课程40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46门、群众路线教育38门、凝聚中国梦8门视频课程。现有注册人数2万多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6000多人。
三、丰富宣讲形式,宣讲效果不断增强
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论坛讲座相结合。通过举办全校大讲座等专题讲座,针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充分发挥学员的资源优势,举办学员论坛和首届海西领导干部论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习效果。二是理论解读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三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围绕党的十八大等重大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介进行宣传探讨,同时开设网络宣讲专栏,提高宣讲的时
效性和互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举办各类讲座30多期,在全省筹备建立现场教学基地15个,先后开设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专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专栏。
四、深化科研资政,理论武装不断强化
进一步推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把理论宣讲与福建省情相结合,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研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领导干部。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全国党校系统和福建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征文活动;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参考》等刊物上开辟专栏,及时刊发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文章和学习体会文章。举办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理论研讨会,征集论文112篇。刊发决策咨询成果17篇,其中4篇成果获5位省领导批示,学员决策咨询成果《破解县域经济产业同质化的途径及其对策建议》获省委书记尤权批示。
坚持质量立校,打造一流教学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教学,既是中央党校建设“一流学府”的基本要求,也是切实贯彻质量立校战略的重要抓手。回顾近年来我们在校委领导下努力打造一流教学的历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打造一流教学,关键在于找准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围绕教学展开,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这一意义上讲,贯彻质量立校战略,建设“一流学府”,核心和关键就是要努力打造一流教学。
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打造一流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育并不断增强党校教学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何谓党校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概括而言,就是党校教学所具有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能力、优势乃至魅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仅能够支撑党校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使之在与干部教育同行的竞争中出类拔萃。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党校教学的这样一种核心竞争力究竟来源于何处呢?
在我们看来,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归根结底植根于党校姓党这一性质和定位。党校姓党,既是党校最本质的定位,也是党校打造一流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方向。只有坚持党校姓党,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强调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坚持“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党校教学才能很好地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只有牢牢把握好党校姓党这一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们培育和扩展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才能够既把得准方向,又能够获得强大的动力和持续的创新源泉。
二、打造党校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
从贯彻质量立校战略和建设“一流学府”的要求来看,中央党校教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流的学风、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教学设施。而把这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其核心就是要有一流的教学质量。
展开来说,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的贯彻,好读书、勤学习、善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风清气正、气韵独特的党校文化的培育,归根结底,都需要依托一流的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形成并得以长久持续;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师资,本身就是一流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一流的教学设施,则是一流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正所谓:本之所存,形之所存也。
因此,如果说打造一流教学是党校教学改革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那么,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则是这一目标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要求。只有牢牢扭住打造一流教学质量这一枢纽,党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才能收纲举目张之效,才不会是走形式、摆架子、做样子。更进一步讲,只有具备一流的教学质量,贯彻质量立校战略和坚持党校姓党原则才会有可靠的支撑,才不至于落空。
三、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打造一流的课堂授课质量
党校的教学涉及众多因素、众多环节,但课堂教学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环节。由此而论,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要打造一流的课堂授课质量。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话不仅显示了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平时长期研究积累和课前准备的高要求,也表明了课堂教学对于整个教学运转的极端重要性。事实上,作为连接教与学两个方面最为制度化的平台,课堂或讲台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最基本的岗位,也是学员接受理论武装,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最重
要的场所,还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能够实现双向互动,以收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之功效的空间。而要让岗位能够充实、场所能够丰满、空间能够活跃,主导性的力量就在于授课教师,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教师的现场授课质量。
就此而言,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打造一流的课堂授课质量。如果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算你有再高的政治地位,有再好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也难以赢得学员对你的教学工作的由衷称赞,而影响所及,恐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及学府这一称号本身。
四、打造一流的课堂授课质量,关键在于打造出精品、推名师的长效机制
从操作的层面看,要提供并保证一流的课堂授课质量,实质就是要让党校的课都成为精品课,让所有教师都能在授课过程中完整地体现精品课的基本要求,既所谓坚持党校姓党、体现学术框架与科研含量、推动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的相互照应、展现国际视野和历史参照,并能够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适宜的表达技巧,从而自如地驾驭教学进程、积极地调动课堂气氛、有效地推动教学互动。
当然,从党校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无疑是能够比较轻松地从数百门课程中选出一堂甚至数堂精品课。但问题在于:我们怎样能够做到让党校的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精品?在我们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就是要有一套激励党校教学能够不断出精品的长效机制,让精品课能够持续涌现并成为推名师、出名师的重要平台。只要能够打造出这样一套有效的机制,再加上我们在进人的时候能够选拔出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人才为依托,长期坚持下去,党校讲台必收精品课遍地开花之效。
从另一个方面看,精品课的打造也为党校能够不断地推名师、出名师提供了最重要的平台。一流学府当然得有一流的名师。但名师从何而来?在我们看来,名师的形成既不能靠行政认定,也不能靠宣传包装,关键是要靠一整套激励机制让教员能够爱岗敬业,专心学术,热爱教学,并且能够获得适宜的教学舞台的磨练。如此来看,如果能够把打造精品课的努力转变成一套稳定的制度化的机制,一大批名师的推出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五、打造出精品、推名师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要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科学化水平
建立推动党校教学出精品、出名师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努力提高其科学化水平。从具体的操作来看,这就需要我们以坚持质量立校和建设“一流学府”为导向,从包括班次和专题设置、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同时着手,深入研究相关教学环节改革的规律性,从而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事实上,这正是最近几年来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情况。
比如,在研究专题设置上,我们既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又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建立了一种能够让教员从“打游击战”变为“打阵地战”的机制;又如,在教学讲题的设计上,我们坚持寻找具体讲题与学科的结合点,突出学理性,建立了一种“把赤脚医生看通病”转变为“各方面专家集中会诊”的机制;再如,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建立了一种把坚持精品至上与实行末位调整相结合的竞争激励机制。此外,我们还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地完善评估体系,建立了一种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机制。
当然,还要看到的是,建立出精品、推名师的长效机制,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需要增强科学性,也需要讲求策略和步骤,以求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改革共识的最大化。但归根结底,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的方向和原则,也是我们打造一流教学的努力能够收到积极成效的根本保证。
孤东党校本着“向课堂要质量,向课件要精品,向课时要效率”的原则,着力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围绕“强能力、当名师”目标,积极深化“外委培训、实践培训”教育培训活动。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和
多专业学习进修。同时,组织专职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比赛、听课、评课、议课活动,提升了专职教师队伍素质。围绕“高素质、业务精”目标,提升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聘任了50余名各系统、各专业的专家、机关科室长、三级党政正职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深刻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化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受教育党员干部近2500人次。
把好基层调研、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关,贴近党员干部培训需求,采取送课下基层宣讲、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办班培训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强化管理理念、理论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建立了符合采油厂实际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了《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党校工作制度》、《教师岗位职责》、《教师管理制度》、《学员守则》、《班主任工作条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为党校教学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五篇:提高农民素质和教育水平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增加农民收入
日期:2003-07-16 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 作者:
------------------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热门而又沉重的话题。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农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主要是转变农民思想、发展农村成教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其不仅要求人口数量得到合理的控制,而且要求其质量得到足够的提高以及其结构的优化组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一、提高农民素质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据农业普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即文化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其人均纯收入相应较高;从不同区域来看,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农民收入水平也较高。相反一些贫困地区识字人口少,文盲率高,人口文化程度低,造成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分布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异。文化程度越高,从事农业生产者越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则越大。农村非农产业作为高收入产业,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素质的高低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与农民收入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农民素质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新的投入物不断增加,因此投入物的实物生产率也就不断变化,农民必须对这些新的机会进行判断,了解他们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组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效益。只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才具有这种能力。
2.农民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据统计,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类农民中,流向非农产业者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9%、16.72%、38.46%和40.80%。说明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就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近几年来,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较高素质的农民,商品意识较强,择业范围较大,来自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也较多。据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文盲户、小学户、初中户、高中户和大专户占农户现金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8%、66.8%、72.5%、73.2%、77.5%和81.5%,证明素质高的农民所获得的货币化收入较多。
二、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缺乏与浪费并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基本矛盾是: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低效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极端缺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日益提高,农业现代化的逐渐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闲置,现有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6亿人左右,每年还将增加600万。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迫切需要具备一定科技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除了传统农业中的直接生产者以外,还需要各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但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农村极为缺乏。
2.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与质量低下并存。我国拥有农村劳动力高达7 .9亿人,农村人口数量繁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而且每年还以递增的速度增长。然而,素质低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文化素质看,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人口多,且90%集中在农村,70%是妇女。从思想素质看,农民观念较落后,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因此,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3.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农村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的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到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该看到人力资源总量配置失衡,劳动力供给过大,结构不合理,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扭曲现象。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针对农村人力资源上述现状,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人口质量是一种耐用的稀缺性资源,这种资源的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基础。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激发农民的务农积极性并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注入打下基础。在农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转变其“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有效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淡化农民的守成意识,转变其“等、靠、要”的思想为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超越的思想,不断地创新和走出去;扭转其务农低人一等的思想,提高现有农民的务农积极性,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其环保意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另外,在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优先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给广大的农民做好表率,发挥其示范效应。同时还要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盘活现有的文化资源,建立以乡镇文化中心为枢纽、村俱乐部为基础、文化户为补充的基层文化网络。
2.在加深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投资收益的滞后性、广泛性的认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一般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村级教育。主要通过扫盲行动,针对农村中那些目不识丁的成人,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教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简单的农业技术。这是智力投资的基础形式,比较粗放,但投资少,见效快。二是镇级教育。主要依靠镇农技站、文化站和职业中学、农业中专,针对那些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和完成村级教育的农民,系统地进行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培训,传授他们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三是社会教育。主要以农业大中专院校为主,采用函授和委托培养等方式,对农村中一些优秀青年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农业科技和农村现代化所需各种知识的教育,培养农村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工作。这样就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相互依存的农村教育体系,将能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为实现农业
现代化服务。
3.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保健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要优化人口结构,我们不仅要做好量的控制,更应做好质的提高,其中,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是关键的一环。我国农村的医疗保健服务设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值得大家深思。我们应该通过国家划拨和民间赞助等多种方式积累一定的资金支援农村的医疗保健建设,改善其医疗卫生设施,提高其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为农民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宣传和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与方法,增强农民自我保健能力。
4.根据农村人力资源的不同层次,按照市场原则,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光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进行合理配置,其优越性的发挥一定是不尽人意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按照市场原则,让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达到优化组合、各尽所能的目的。对于农村中的“土能人”、“土专家”,政府应积极扶持,尽量将其培育成种植大户,达到“富裕一个,带动一方”的效果。对那些具备某些在城里发展能力的“乡土人才”,如各种能工巧匠、经商办厂者,我们应从政策上加以鼓励,如加强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进城门槛,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去;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解决其资金不足问题;在不同的城市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等。这不仅有利于其自我发展,而且能在当地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对那些没有什么专长和技能的农民,我们应引导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边干边学”,不断提高其生产能力,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摘自:2003(5)(68-69)《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