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收获
教师专业成长的收获
张崇刚
一、课堂教学的进步
现在的学生他们没有体育课堂常规的概念,特别是最起码的服装问题也做不到,何况是纪律了。经过反反复复的强调,再强调,他们终于有了点样子。为了能把课上的更好,能让学生更能喜欢我。那一刻出现了迷茫,说实在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课上的更生动形象,能在不强迫的情况下能让学生自觉的喜欢上体育课。渴望自己能快点成长,也能快点解决这困惑的问题。通过校内的交流,校外的学习帮助,终于帮助我逐步走出困境。有时一节成功的课,会让我乐上好几时。因为想要这种成功的快乐,所以我更加积极参加一切的学习。当看到优秀教师一堂好课的时候,忍不住的会去想,别人能上的这么好,为什么我不行呢?好希望自己马上就能向她一样,但是成功教师的课堂魅力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学来的,这关键主要是要追随于她们成长路上的串串足迹吧。
二、专业的成长
一个中专出身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只略懂一点皮毛,只勉强过关那最低要求的考核。现角色的互换后,要求也就变高了。记得第一次带乒乓队参加比赛时,那种紧张的状态感觉犹如昨日。那时因学生技术、心理因素的关系,发挥的很不好,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技术本就有点差,再加上紧张,那就可想而知结果是如何了。为了比赛,为了能让学生走出班级,走出校门,我决定从自己开始不断向高水平的教师学习并通过各种媒界边学边练,不断的寻找经验和感觉,提升专业素质。
三、教育思想的提升
1、乐读 为了与他人交流、交流读书的感悟时能有所畅所欲言,所以拿起了书本。希望通过阅读能从中得到一些心灵的启迪。说实在的,从小我就没有读书的好习惯,那是因为年少不知将来愁,当工作了用到知识的时候,才恨读书晚。每一位有学识的人,他们成功的过程中,都少不了有书的陪伴。有才华、有理念、有想法的人,都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内涵。当我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也赶紧跻身于这个行列,向成功人看齐,以书为友。
2、勤写 动笔是帮助我们实现专业成长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及时记录在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下的感悟,不仅可以收获思想的提升,还可以收获那一份心灵的纪念,收获反思能力的提高,更可以收获自己的专业成长。起初,我也当作一个任务去完成,强迫自己去写,当端正了心态后去对待这项工作时,强迫反而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一种思想上休闲的享受,总结其经验,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自己会更快更好的成长。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教师要有教学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能从很多杂乱的知识里面提炼出一种核心的知识来。其主要显示为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第一是传道;第二是授业;第三是解惑。
一、传道是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感染孩子们。我们先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有激情,先让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力量感,然后,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就会受影响,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感觉。
二、授业。授业可以理解为传授一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生活技能等。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者提出了几个教育比喻;①打游戏,②认地图,③学走路。“打游戏”意味着反馈与矫正是重要的;“认地图”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不则你会迷路的;“学走路”意味着亲自尝试,主动学习。
三、解惑。“解惑”意味着先让学生有困难,然后教师去引导。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授业,解惑与传道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作业所讲的“教学智慧”。
第三篇: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牛家营子初级中学——张爱民
一、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这四个方面。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团结协作,对待自己要为人师表。这四个方面是从事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要求。
二、加强学习、实践,促进专业成长
从听课、备课到上课让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实践对我成长的巨大作用,我深深知道,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我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视角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阅读习惯。经常与同事展开教育思想讨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我还在长兴教育网上申请了个人博客,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教学中的困惑和同行进行交流,并从中分享和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快乐。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艺术,要上好每节课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我从听课入手,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回来和有经验的老师反复讨论交流,从中找出优缺点,自己备课时选择性地加以利用吸收。我知道自己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但我喜欢学习不怕别人来听课,学校每次组织的公开课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准备,让信息技术合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后我认真听取各位老师建议和意见,并做好总结。
三、反思让我不断成长
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诉诸教育实践,对教育实践进行改造和提高,所谓“和改变世界联系起来。”教学反思不仅需要将结果反馈于教学实践,对教育实践产生作用,而且,也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为进一步反思提供条件和准备。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恰好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我们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时时注意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我通过专业教学,引领学生走出原先较为薄弱的环节,去关注社会企业的需要,去领略技术的特有魅力,去感悟人生的千姿百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我坚持写教学后记,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力争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第四篇: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对一位校长或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从关注教师开始。”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现在越来越多的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唱响了教师第一的主旋律,把教师的发展摆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去抓,切实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必须首先要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我们学校在这几个的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部曲:学习、研究、实践。具体可分为以下16种活动。
1、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对于教师,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报刊、图书等等。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
近几年,为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教师的精神食粮,使教师保持必有的理性和深度,学校每年都要征订了各科的教育报刊杂志,根据专家的建议购买了教师必读的部分书籍,初步建立了教师专业素养书架。
每学期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先后读过《爱心与教育》、《不做教书匠》、《做最好的教师》等书籍,并要求老师读完后要写出读后感。学校搞活动,发给教师的奖品也都是书,先后发过《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建议》、《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没有孩子是差生》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教师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书香校园初步形成。
2、师德培训
周济部长说: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爱与责任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为此,我们大力倡导卢志文校长的:“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教风,要求教师每天做到四个一“尊重每一个家长,关心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震撼了老师们的心灵,师德修养得到了提升,灵魂得到了净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专业引领
我校的专业引领主要从专家引领、领导引领、骨干引领这三个层面展开的。第一层面是专家引领。我们利用市、县教研员到学校调研之机,组织教师向教研员请教,面对面交流,开拓视野。通过网络联盟聆听名师名家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极大震撼了老师们的心灵,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质。第二层面是领导引领。在校内我先后讲过《今天怎样做教师》、《开好班会,让教育更精彩》、《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讲座,较好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第三层面是骨干引领。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作用,学校采取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定期讲座,“名师工程”的“四个一”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带教一名年轻教师。)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4、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围绕一节课进行的研究活动。我校的案例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本校教师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我们在组内研究课的基础上,每个单元精选一节课进行同一课题的“追踪式”课例研究活动。主要方式为:“听”、“评”、“改”。听:教师集体听一节课。评:现场评课,采取“听后即评,边听边评,评后再讲,讲后再评”的评课形式,及时有针对性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改:执教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共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观看优质录像课。通过对成功案例的研究,让我们的教师站在高起点上,少走弯路,促进提高。三是开展同上一节课的比赛活动。通过上同一节课,展示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理解的不同,设计的理念不同,处理的细节不同,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差距,感悟教学能力的欠缺。
5、教师论坛。
为提高让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在辩论中增长才干,在辩论中达成共识,加强交流合作。我们尝试着了举办“新课程伴我成长”、“自主与合作学习”、“让校园充盈希望”的教师论坛。以全新的理念、丰富实践经验为主题内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平台。
6、集体备课
我校的备课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倡资源共享,又注重突出个人特色.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一次突破”(深钻教材第一次精心备课,集体备课分享经验第一次反思、第二次备课;上课后交流体会再一次反思,反思之后第三次备课,最后实现课堂教学的一次突破)的备课制度,实行教研组长——教导处签字制,以真正发挥“同伴互助”作用。
7、典型引路
为使教师尽快进入课改角色,少走弯路。我们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学校规定县级教学能手和县级骨干教师每学期都要上引领课。同时还邀请县内的县级教学能手和县级骨干教师来我校讲课,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后,及时组织听课老师进行了研讨,方式是先由执教老师谈课后反思,再由教研组长评课。
教师们新颖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机智,融洽的课堂交流给了我们教师以新的启迪,从而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8、沙龙对话
如果说教师的自我学习是一种“吸收”,那么沙龙对话就是一种“倾吐”,必要的“倾吐”能促进更多的“吸收”。沙龙对话分两种,一种是以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为主,中心发言人做事先准备,内容充实,其他人补充发言,另一种是事先不指定“中心议题”,让每位教师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来参加沙龙对话,让教师在漫谈中,建立高层次的共识,以达到研究问题,交换信息,经验共享的目的,以推动校本研究。
9、校际交流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谊,目的是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每学年都要带领一部分骨干教师走出去与市、县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让教师们在交流中成长,交流中提高,以课堂为基地,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声誉。
10、自我反思
“一课一反思”这是我校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备课时在备课本上预留空白,上课之后即刻将教学得失记录于教案之后,可以写出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写出自己当时教学体验;可以写出自己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记录自己对教学的灵感和思考。在每日一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先后还制定每周一心得,每月一交流的制度,促进时常教师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使教师逐渐走向用脑思考,用心教学。
学校印制了《教学反思和自查表》,让老师们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和教学心得。录制教学实录,对照自己实际不断感悟,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11、教育博客
Blog作为网络时代信息化下的产物,它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历程,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交流空间。目前它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重要途径。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记载每天行动研究中发生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研究需要的各种信息,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反思、写作、引文„„都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务。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师们从早先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在Blog上,教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学习与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从
去年开始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记录自己每天的教育足迹,收获教育思想的成熟。目前,我校已有5位教师建立了自己电子成长记录袋和自己的教育博客,在Blog上发表了文章。
12、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育发展到今天,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个体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等,面临形形色色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借助于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中小学教师借助课题研究开展教育科研具有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校以《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性案例》为课题,建立一系列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包括课堂观察评价、学生素质发展报告评价等内容。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实验老师根据各学科制定了一系列的课堂观察表,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会听、会思、会问、会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了双基,将原来的“操行评语”和“家长意见”改为“老师对我说、家长对我说、同学对我说、我对自己说”。老师、家长、同学、学生四心相连,密切了家校关系,拉进了师生距离,使评价更加全面!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的成长轨迹,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让学生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自强、主动发展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留下美好回忆。
1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与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旨在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我校建立了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十多个,有150余人参加特长小组的训练学习;我们还利用西安镇文化教育基地的优势,以西安镇教育文化为背景,较好地利用了当地的爱国教育课程资源。
14、信息技术培训
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实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我校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包括课件制作、网叶制作、资料检索、表格统计等内容,通过培训,校园网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多媒体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15、德育培训
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重点抓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我们先后举办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培训会、班主任论坛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会议,如专题讲座《开好班队会,让教育更精彩》使班主任倍加重视班队会工作,每学年一次的一年级班主任培训会,使新生的入校工作更加规范,深入细致,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形象。为落实德育工作“小、实、近”的要求,我们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了以体验为主的我能行的系列活动(吹拉弹唱我能行、尊老爱幼我能行、科技创新我能行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了不同的主题教育,一年级开展了养成教育,二年级开展了自信教育,三年级开展了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等。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由于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第五篇: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感觉到刘良华教授是一个充满智慧、幽默风趣的人,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我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但也觉得看他的书简直一种享受。刘良华教授所说的十类好老师如下:
第一类:“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 “做老师的人要有基本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善良,言而有度。如果言而无度,学生就会拒绝他。”
第二类:“像母亲一样慈爱”“哪怕学生不理解你,你也要一如既往地处于与学生的对话状态中,要对学生有一个期望。”
第三类:“实习教师” “做老师要有绝招,实习教师有什么好?第一,年轻;第二,平等;第三,精力充沛,有激情。”
第四类:做“宽容的教师” “如果我们老师不注意教育方式,用铁的纪律,军人作风来要求你的学生,你的学生就会阳奉阴违。如果你充满宽容和爱心,你的学生就会被改造成为一批欢乐的小艺术家。
第五类:“帅哥老师” “做老师的人,表情要丰富,要能带给学生真正的精神力量。”
第六类:“温柔的美女老师” “美女老师一旦严厉,她的教学就会有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七类:“风趣幽默的老师” “风趣幽默不是一种智慧,而是一种美德。”
第八类:“充满爱心的老师”“好的老师有一个基本的元素——有爱心。如果一个老师有爱心,他已成功三分之一。作为老师,首先对我们的亲人有爱心,然后对我们的朋友有爱心,然后才有可能对我们的孩子、对学生有爱心。”
第九类:“以身作则的老师” “我们做老师的人,至少有个底线,你要守住。这个底线就是:一定要说话算话。”
第十类:“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做老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和教育智慧”。
从刘教授提出的十种教师形象看出,好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智慧还要具有人格魅力。好老师是人人喜欢,人人爱戴的。好老师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法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并懂得灵活多变。哪怕成绩不是很好,也一定在学生的做人方面指明了方向;好老师一定既是学生们的良师又是学生们的益友,能以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诚服,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好老师应该特别有威信,且懂得一视同仁,不偏心不歧视,不偏爱也不放弃;好老师的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懂得并且努力地保护学生可贵的自尊心;好老师拥有博大的胸襟,恬淡而平和的心境,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收获,同时自己也能快乐;最终,好老师
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成就感。我们也期待着能变成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的魅力老师!
读完导言部分,知道好教师的要素有两点:“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在这里,专业智慧被称为“课程智慧”。“课程智慧”就是说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这个丰富不是杂多、杂乱,而是这些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那就要求我们老师拿到教材后,处理好教材。
刘良华教授提供了三条处理教材的建议:“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大胆地改变教材,教师备课,就像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对教材也需要再创造,使之适合学生的需要;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再次,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更新教材,使自己所教的知识是有意义的。这三点让我感触良多,认识到要真正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必须从“教教材”的框框里走出来,变为“用教材教”,一个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应该只是把原有的教材当成的一个载体,或者是一个引子,从而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教材”,最后达到“更新教材”,使自己成为一位课程编者。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19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同时,没有忘记调动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积极性。我们引导青年教师从单纯的听课转到教学比较中来,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及时把自己的处理方式、心灵的感悟写下来,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育理念。一是听课促反思。每学期开展教师间相互学习听课、教研组长诊断听课、师徒间指导听课等活动,促使教师自我反思。二是评课促反
思。开展教师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评课活动,促使教师自我反思。学校要求青
1、狠抓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业务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不竭动力,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购置书籍,订阅报刊及音像资料,建立业务理论学习制度。制定教师读书计划,提出三个领域的读书目录,即“教育新理念”、“课程改革”、“教学随笔”,鼓励教师多读书、勤记录、善反思。不断充实理论头脑,转化教学观念。学校要求每个青年教师每学期记一万字左右的教育教学读书笔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上一堂优质课或交一份优质教学设计等。
2、狠抓 “基本功”训练,提高基本技能。学校经常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组织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和提高,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安排好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检测、竞赛等。对于基本功较差的教师,重点督促,随时提醒,不断强化自训与加强辅导,以切实提高教学技能。
3、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确定了“一年合格转正,三年站稳讲台,八年成为骨干”的目标。组织老师深入课堂,跟踪听课,观摩青年教师授课情况。课后评教,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在他们教学的开始阶段,放手让他们探索教法。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或“课堂教学大比武”,及时展示青年教师成长与进步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
4、狠抓教学研究,促进专业成长。为了确保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教研领导小组,号召教师端正态度,理清了思路,使教科研“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沿着从“问题”到“课题”,把“课题”变“效益”的思路,让教研与教学联系起来,以“研”促“学”。我们积极开展学科辅导活动,组织教师研究新教材新教法,使教师真切感受到教科研给日常教学带来的活力。学校设有专项课题经费,设有专项科研成果奖。近三年来,学校先后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会议的教师达5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青年教师受益匪浅。目前,学校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级课题2个,省市研究课题8个。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已通过国家级课题鉴定专家的鉴定,顺利结题;《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是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现仍在进行中。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开展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博克”和“uc视听”的形式广泛参与了北师大教材编写组组织的网上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通过“博克”和“uc视听”的形式,足不出户便可以与教材编写者以及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直接的广泛的沟通、学习、讨论,探讨教学中的疑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写10篇教学反思,期末交教导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