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论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摘要:现代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建材价格的上涨,使得施工企业利润逐年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施工过程成本控制,降低消耗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提高利润的最佳解决方法。就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实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消耗
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时不断压低价格以求中标。而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也使得施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减少。通过何种方式提高施工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现代成本控制理念的实施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障企业利润。同时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还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管理重要性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工程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传统成本控制更多的注重材料采购价格控制、人员成本控制等,对施工过程成本控制重视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也导致了许多施工企业虽然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但是施工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这是由于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所造成的。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不仅仅对材料的进场数量、质量进行控制,还需对材料堆放场地、进场数量以及时间进行计划,同时还要对机械设备租赁、维护保养等进行控制与管理,通过多方面控制来降低施工成本,保障企业利润。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对于企业利润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实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要针对工程特点进行有计划的设计,对施工范围、材料堆放、材料二次运输、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等规划与设计,通过科学的设计降低材料堆放时间,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通过科学的规划降低材料二次运输距离,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2.1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成本管理体系,促进成本管理的实施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过程成本管理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有据可依、责任明确。通过对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以及施工人员责权的明确促进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以项目经历为第一责任人,按施工管理中的各个层级以及部门、班组为单位形成人人参与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是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成本控制体系的管理下。
2.2加强施工材料规划与管理,促进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实施
这里所述施工材料管理有别于传统施工材料的管理,传统施工材料管理仅对材料进场数量、质量进行管理,而这里所述的材料管理首先通过对工程进度的掌握与科学的计划,明确施工用材料的进场数量进行控制,明确施工材料采购数量,减少材料堆积造成的企业资金占用,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的堆放场地进行规划,减少过程中二次运输的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材料二次运输操成的运输费用,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另外,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还需要注重材料堆放的管理,减少由于堆放方式以及遮挡不及时造成的材料损耗,以此降低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
2.3加强施工过程的规划与调节
现代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环环相扣的环节以及制度控制来完成。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时,必须注重工程施工过程变更的审核,对资金变更、设备变更、人员增加等通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企业
经济利益。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事先的规划预算进行管理,对实际发生的消耗进行统计,对实际支出进行控制,以此保障企业利益。另外企业在进行消耗统计过程中,要根据以往同类工程消耗制定消耗定额,而在实际施工消耗统计中发现消耗下降要及时进行消耗调整,并通过现场管理与技术革新降低消耗,以此降低成本。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浪费、超耗现象。
2.4加强施工过程的设备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为了更好的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还需要对施工机械的租赁、使用、维护保养进行管理,以此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机械设备较多,其中一部分机械设备的购买需要大量资金,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多选择租赁来完成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如何科学的使用工程机械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又一关键。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有计划的进行设备租赁,避免设备进场闲置时间过长造成成本增加。同时对施工企业自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降低机械故障,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加强施工过程核算工作
为了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消耗等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审核工程施工人员数量及具体所需数量是降低人力成本的关键。传统施工人力成本管理更多的注重人力成本的总和,对工程人员数量并不进行过多的审核,导致工程施工人员过多,人员基本工资降低,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现代工程人力成本核算将注意力转移到基本施工人员的审核上,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基本工资,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另外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消耗也要进行记录和分类,并进行详细的审核,以便于对过高的消耗进行修订。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资料,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施工过程及情况,研究成本增加以改动项目的变动原因,为企业以后的工程施工找出控制、减低成本的途径。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及现场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通病出现几率,降低事故成本的关键。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过程技术管理,通过对技术人员责任制的建立,明确技术管理责任,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减少由于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的事故及质量通病,降低成本。另外,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旁站、加强现场管理,降低消耗,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项贯穿施工整个过程的、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施工企业必须通过成本控制体系建立、责任制建立、奖惩制度建立等,将施工人员积极调动起来,并通过定期的技术管理培训、消耗定额修订等工作促进施工过程成本管理的实施。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化施工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现代施工企业必须必须通过建立全员、全过程、全环节的成本管理以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通过成本控制体系的实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雨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J].建筑工程管理,2008,5.[2]文忠军.如何有效实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工程项目管理资讯,2008,11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的成本控制
今年6月份,我先后到建业公司所属乌恰开普太希水库工程、和布克赛尔乌克塔斯水库工程等几个水利项目调研,发现这些项目都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民工组织不到位,材料供应不及时,作业面没有铺开,进度资金没拨付,施工进度上不去。乍一听,理由很充分,似乎很合乎情理,但仔细一分析,却经不起推敲。为什么?开(复)工前期,抢抓工期非常关键。工期是水利施工组织计划的关键,如果不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仅浪费了有效的施工时间,还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亏损面也因此会进一步加大。工程进度滞后的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所谓战术,就是成本控制,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那么目标始终无法预期实现。水利工程如何做好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呢?现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施工项目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目前,项目部对工程前期成本费用的管理没有进行的有效的预测、核算及控制,造成了企业本来应该获得或者快要到手的收益转而流失,从而影响了施工项目的盈利水平或出现亏本。
成本管理就是要对成本要素的投入作必要控制及核算、分析、对比,采取积极的措施,把投入施工生产的各种消耗控制在最合理的水平。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费用支出,管好工程施工前期必然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掌控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物化劳动、资源消耗),以求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资源消耗合理化,建设功能全面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应根据水利工程特点,按照工程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工程预算分解、动态资金管理以及基础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当然,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与计划
制定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方法,达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互相牵制,权力公开,接受监督。各个岗位的独立运行与协作循环,保证施工生产的持续推进,为实现施工生产的目标提供组织保证。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目的就是把成本消耗水平控制在最合理的水平,即少花钱,多办事,花少钱,办成事。其措施主要有:
(一)事前计划。在项目开(复)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制定前期阶段性的项目成本计划。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科学合理、最经济的方案。并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确认。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组织保证。
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项目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经过双方谈判协商一致,签订合法有效分包协议和材料供货合同。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
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二)、事中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投入,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
1、设备材料的控制
(1)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70%,而且有一定的节约余地,往往在其他的成本费用项目出现超耗时,要靠材料费的结余来弥补。材料价格的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点。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构成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辅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须的零星材料,如:氧(乙炔)气、锯(砂轮片)等。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班组考核结算。节约的金额按比例给予班组奖励,超出的费用由班组承担,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消除浪费损失现象。
(2)准确确定材料进出场合理时间。一个项目往往有上百种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过早,材料商就会结算货款,增加资金使用成本,增加材料保管费用开支,有时还产生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形成浪费问题,若材料进场太晚,延误施工,影响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
2、人工费的控制
重点是定额定员的控制,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这样既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又可以消除过多占用劳动力的现象。另一方面对生产工人的工时利用也应控制,使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不超过规定工时数。除此之外,对职工的奖金也应加以控制,奖金的发放必须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认真计算,并报公司领导审批。民工在开春时期,不仅价格低,而且数量充足,在这个时候要合理配备民工,加强民工管理,杜绝民工使用上的浪费。
3、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可能发生,有些可能不发生。
间接费用项目繁多,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资金、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劳动保护费、上级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这些费用稍微放松,就极易失控,因此要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浮于事。行政办公用品,一律要有计划采购,一律要登卡使用。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也要控制业务招待费,根据工作制定招待标准并严格控制。
4、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
安全工作要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不应把搞好安全生产单纯看作技术性工作,而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奏效。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尤其是项目部领导要重视,要纠正只管生产不管安全、只抓进度不抓安全、不出事故不抓安全的错误倾向;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使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其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职工的安全操作责任制,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要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事故漏洞;要坚持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以及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事故发生后,应认真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此外,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包括故障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三部分。项目部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都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6、加强合同管理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就是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承包合同的工程价款应以重新编制的施工预算依据进行确定;另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7、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和配合项目经理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领导和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从而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8、意外风险的控制。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给工程带来意外损失,开工之初对工程项目进行财产及其他保险、对员工进行意外保险,遭到不可抗力时,及时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也能使工程成本损失降到最低。(严力江)
第三篇: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
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所比拼的就是质量加价格,而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所以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已经成为施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重要性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也是衡量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施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只有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市场机制,管好项目,控制投入,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把施工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才能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除了以上所介绍的控制措施外,还可以采取设定目标、动态控制及重点监控等方法进行控制,其目的都是在满足工程承包合同条款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带来的优势。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的组织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1)施工人员的组织。a.对参加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b.对所有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分类,便于控制。c.对申报技术工人的人员要进行技术考核, 对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 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技术工人上岗作业。d.要制定好工程施工的规章制度, 并印发给每位施工人员。施工中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了解施工人员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2)人工费的控制。a.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 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 进行包干控制;b.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 合理进行劳动组织, 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 提高劳动效率, 精减人员;c.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 可分包给分包商, 采取包干控制, 降低工费。
2、材料成本的控制
(1)材料专人负责制。根据工程规模, 材料的数量和规格, 施工场地的大小等来安排专人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控制内容为材料的名称、数量和规格, 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及经手人, 材料库存的定期检查和报表, 材料的定期安全检查等。
(2)材料的采购规划制。材料的购买人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 既不要大量地存放材料, 同时又要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3)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控制。首先, 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 a.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b.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c.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 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d.认真计量验收, 并坚持余料回收, 降低材料消耗水平;e.加强现场管理, 合理堆放, 减少搬运, 降低堆放、仓储损耗。其次, 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a.买价控制: 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 货比三家, 择优购料;b.运费控制: 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 以降低运输成本;c.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4)材料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施工企
业的生命线, 要确保工程质量, 先从原材料抓起。控制原材料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a.要对所购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并让其出示有关的产品合格证、化验单等;b.重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等), 施工单位要进行重点试验, 对不合格的产品, 坚决拒绝使用;c.在材料的装运卸过程中, 要有专人监督和检查, 确保材料优质到达施工现场。
3、设备成本的控制
(1)设备进场控制: 对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在进场前要有专人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和试运行, 发现问题要及时地、彻底地进行维修。
(2)设备运行控制: a.设备要安排专人负责控制。b.合理的设备运行控制制度, 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充分保证。
4、质量及合同控制
(1)加强质量控制并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 的质量方针, 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控制工作, 采取防范措施, 消除质量通病, 做到工程一次成型, 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2)加强合同控制。合同控制是施工企业控制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控制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 至保修日结束止, 尤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控制, 密切注意施工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 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5、施工成本财务控制
(1)资金的合理运用。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工程款的支付要根据工程进度来进行。如何运用好资金要做好以下几点: a.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表操作。b.财会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表, 制订
出比较详细的资金运用表。c.购买材料要与生产厂家订好货款合同书。合同一定要有质量保证条款, 保证金为货款的10%左右为宜。d.人工费是工程总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报账与奖罚。报账是工程项目经理根据工程实际总投资和资金运用表, 与财会人员共同控制、运用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使报账工作既严格又灵活, 必须做到: a.资金的使用必须要有计划。b.报账必须要有“三支笔” , 财会人员才能给予报账。第一支笔是经办人签名, 第二支笔是保管人要签名, 第三支笔是项目经理经审核确认无误后才给予签名。c.财会人员要根据工程的规模, 制定一个工程量及资金运用的计划报表。奖罚是对施工人员努力工作, 积极开拓进取, 技术上大胆革新的激励。要使奖罚得到最好的效果, 必须做到: a.奖罚要公平。b.要有充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c.要为所有的施工人员创造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条件。d.奖励要有激励性。e.对在施工中给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的, 或者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要根据奖罚制度坚决给予处罚。
6、其他成本的控制
其他成本的控制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进出场费、水电费、生产工具使用费、试验费、施工补助费、临时设施费、其他费用等。制定好管理人员的最优组合方案及办公费用的合理化支出, 进出场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选择好最优进出场路线。临建费的控制也是要在保证耐用的条件下选择最经济的临建材料,对可回收的临建材料要优先采用。用微机建立其他直接成本流水台账, 随时发
生随时录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希望施工企业,特别是项目经理一定要把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的核心任务来抓,抓紧、抓好、抓实,一定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把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凌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9
(6).[2]孙桂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7
(6).[3]程鸿群,姬晓辉.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及过程控制论文
摘要:现阶段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大规模工程项目逐渐得到了有效发展,然而桥梁工程项目本身较为复杂,存在着周期长、技术复杂等诸多特点,因而在施工设计等一系列环节都应严格控制,这样才能有助于桥梁施工单位实现自身的效益。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型桥梁项目的成本管理,并提出实现良好过程控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工程项目
尽管目前我国桥梁事业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是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桥梁施工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切实注重项目成本方面有效控制,促进自身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关于桥梁工程各环节的管理,应严抓工程成本管控工作,这样才能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前提和保障。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在进行桥梁工程过程控制过程中,普遍忽略了诸多方面的要素。鉴于此,应从不同要素方面着手,采取合理控制手段,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降本增效的作用。
1大型桥梁工程成本管理与过程控制概述
1.1桥梁工程实施成本管控的概念
从大型桥梁工程方面来说,所谓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通常指项目成本产生各个环节,通过加强各个环节费用开支、物资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管控及指导,不断进行检查及调整,科学有效纠正成本管理方面偏差,从而实现将生产费用合理有效地控制,充分保障成本目标得以有效达成。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有利于工程成本实现不断降低,提高施工企业效益,同时使员工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1.2桥梁工程成本分类
通过把工程成本分类,能够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同时可以有效判断降低成本最优方法。因此,按照控制标准方面存在差异,把成本分成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以及预算成本等。按照施工过程中成本核算对象存在差异,把成本分成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等。在大型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根据构成要素不同可以将其分成管理费、使用费、材料费以及人工费一系列费用。
2大型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大型桥梁项目建设阶段,由于项目本身较为复杂,需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在不同环节实施管理过程中同样十分复杂。因此,成本管控实施环节普遍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并进一步引起现阶段成本控制不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的问题。按照过去成本管理理念,通常将最大限度节约作为规范和标准。在注重降低成本的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进行开支节省。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目前市场经济并不适合传统管理模式。容易引起企业不能很好地规划未来,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不利于企业目标的达成。第二,在桥梁施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通常过分看重形式主义。一般来说,如果项目实现中标,相关工作人员应肩负起责任,不断加强施工准备。但现实是普遍不能将成本管理工作充分落实,这样非常不利于项目成本管控,同时会引起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动力不足等方面的现状,不够重视成本管理,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放在重要地位。长此以往,在成本管理方面,真实性也难以保障。第三,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相关人员意识方面较为淡薄,在事前控制方面也难以充分重视。部分人员在意识上存在很大片面性,觉得成本管理与自己无关,仅仅属于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成本管理存在滞后性,一般只有超出计划成本,相关人员才对其予以补救,因而事前控制不足。
3大型桥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3.1促进成本管理方面意识的不断提升
应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本身较为复杂,属于系统性管理。为此,需要广大人员的共同积极参与,应引领企业员工充分建立成本控制意识,促进意识的不断提升。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讲,本身需要不同员工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广泛积极配合,因而成本管理关系到所有员工利益。为此,需将所有员工热情点燃,使其关心成本,从而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3.2需力求实现完善经济评估制度
实现完善的经济评估制度:一是设定有效评估标准及指标,并充分立足于根本,这样才能实现成本控制;二是积极组建关于成本评估方面的科学小组,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同时按照调查结果进行合理评估。在评估实施阶段应充分考虑工程经济效益问题,因而应积极开展成本差异等方面计算。此外,成本管理人员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按照现阶段市场行情状况,考虑到工程合同和桥梁设计方案诸多因素,实施具体分析工作,并采用合理有效的计算方法,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总成本;三是注重实现不同生产要素组合。具体施工环节应通过成本差异考核等方式方法开展相应的考核工作。除此之外,受不同因素影响,大型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引起预算成本同实际不符。在此过程中,借助于成本差异考核等有效手段,有助于找出存在的差异,同时有助于信息科学反馈。
3.3积极开展责任成本方面考核机制
在现阶段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为实现良好的目标成本,应制定合理成本控制目标,并实行指标衡量。对于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为切实实现自身的目标,需在工作过程中秉承认真严谨的态度。为切实达成责任成本控制,不同项目负责人之间需相互监督,积极贯彻责任承包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考虑不同成本要素,并按照成本要素方面的不同,积极开展不同部分详细分配,应力求实现无论是哪个施工阶段,都存在一定人员责任承包。除此之外,应构建完善奖惩制度,同责任承包制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合理完善的奖惩制度,有助于绩效考核,并对不同部分人员形成激励作用,使其能够积极认真开展自身的工作。
3.4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实现成本控制
应有效调动技术人员,提高技术人员积极性。应切实加强技术方案编制,同时针对于方案开展经济分析,并注重技术方面的不断革新,这样才能使方案更加经济与可靠,并实现成本的降低。比方说,在某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针对于项目承台实施开挖,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深度为8米。在刚开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选择钢板桩进行防护。但是通过全体人员共同探讨,综合考虑当地实际状况,同时加强不同施工设计方案的经济对比,经过方案优化后,最终选择直接放坡的方式,通过分级开挖施工手段,一方面防护成本得到控制,另一方面施工时间有效节约。
3.5注重材料管控
针对于大型桥梁建设来说,从项目总成本角度考虑,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需科学控制材料方面的成本,这也充分有利于总成本控制。具体实施环节:一是应注重加强材料的合理使用,如采取限额方式控制使用,从而避免关于原材料方面浪费现象。二是应在合理范围之内实现材料价格的降低,同时需注重材料质量、材料价格以及市场行情诸多因素了解,实施科学有效的对比和筛选;同时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和供应商准入制度以及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渠道等。三是改进材料的运输、收发、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同时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施工材料的把控,从而达到施工成本的有效管控。
3.6注重大型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成本方面控制
机械成本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成本,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应从下面五点做起:一是在施工机械选择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实际工程项目特点,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筛选,并促进施工进度,保障良好的施工质量。比如在某跨海大桥项目施工中,为确保机械设备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工程开工初期,项目部积极组织各方面专家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型号与工地实际施工的差异以及工作效率差异,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从而根据测算后的机械成本确定投入机械种类、数量、使用时间、租赁或新购等。二是在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需切实体现出机械设施实际价值。应力求实现良好工序对接,并注重不同工作之间有效组织搭配,这样才能充分有助于应用能效实现发挥。三是应注重平衡管理调度方面的工作,并不断增强应用效率。特别是在大型的桥梁施工中,由于工程区域广、工程量大、各类机械设备多等特点,在机械设施的调拨过程中,需遵循资源共享和紧凑有序的原则,这样才有助于满足建设需求,并能使组织安排更加具备条理性及计划性,有效防止由于配合不当等诸多因素引起设备资源浪费等现象。四是需不断加强机械设备方面维护工作,保养维护过程中应遵循规划化、定期化以及常态化原则。五是需注重机械、船舶等设备燃料的使用管控,严格使用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完善收发台账及核销时效,及时调整,力求减少浪费现象。
3.7注重质量方面的管理及控制
在质量管理方面,还需注重实现良好的质量成本。所谓质量成本,通常涵盖了施工过程中,关于质量支出方面全部资金投入,甚至包括各种损失费用等。为此,应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注重各项施工环节监督,力求实现工程建设成优,切实避免设计变更及返工问题出现,从而大大减少工程项目成本。
3.8不断加强三次经营理念,并将变更调增贯彻落实
三次经营是指在项目完工后,售后服务、竣工结算、审计和清欠过程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三次经营的目的是在确保企业信誉、品牌的同时实现合同增值,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三次经营对工程项目的最终经营成果至关重要。那么要做好三次经营就需切实重视变更调增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关于大型桥梁工程成本过程中,变更时有发生。在进行变更索赔的过程中,一般对合同双方利益都构成威胁。由此可见,该工作无论是对于承包商来说,还是对于业主而言,都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依照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粗浅认为在工程施工中产生变更索赔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业主行为产生的变更索赔因素,如提供的招标文件中的错误、漏项或与实际不符,造成中标施工后突破原中标价造成的经济损失;未及时办理施工所需各种证件、批文和临时用地、占道及铁路专用线的申报批准手续而影响施工;未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供应由业主提供的材料、机械设备;因业主中途变更建设计划,停建、缓建造成构件物质积压倒运、人员机械窝工、合同工期延长、工程维护保管和现场值勤警卫工作增加、临建设施和用料摊销量加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业主要求额外的钻探、试验、检测等因素。
二是设计变更产生的索赔因素,如按图施工后发现设计错误或缺陷,经业主同意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技术处理所增加的额外费用;新型、特种材料和新型特种结构的试制、试验所增加的费用等。
三是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的变化产生的索赔因素,如在执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方法的变化所增加的费用等。因此,在项目经营整个过程中都应把物资供应、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进度诸多信息予以不断记录。也只有这样,一旦索赔问题产生,记录就能够切实起到相应依据及凭证作用,这样才能有助于索赔成功。由此可见,日常管理阶段,应不断加强索赔方面的准备,应秉承有搜索、有跟踪及有策划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实现索赔成功,从而达到三次经营良性运作。
4结语
本文浅要探讨如何加强大型桥梁项目方面成本管理,并提出关于实现良好过程控制的相关建议。项目成本产生了各个环节,通过加强各个环节费用开支、物资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管控及指导,并注重机械成本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有效控制,不断进行检查及调整,科学有效纠正成本管理方面偏差,才能促进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有助于桥梁施工单位实现自身良好效益。
作者:赛玉丹 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郝秀大,姜青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2]李微.探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3,(3).
[3]李勇.公路路面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7).
[4]付猛.谈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5,(14).
[5]谢晓佳.关于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以四川乐自高速公司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5).
第五篇:1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所花费的各项费用的综合。工程成本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对投资者而言——建设项目总投资额 对承包商而言——建筑产品价格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费用,周转材料的摊消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直接成本是指实施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具体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
措施费(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夜间施工、二次搬运、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脚手架、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施工排水、降水)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是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5.2.1施工成本管理任务: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工程项目成本的形式
① 根据成本管理要求来划分a.承包成本。b.计划成本。c.实际成本。② 按生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来划分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③ 按生产费用与工程量关系来划分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 施工成本预测,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施工成本考核(一)组织措施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
(二)技术措施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运用,新开发机械设备的使用等。(三)经济措施
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末完工程预测,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末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四)合同措施
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合同谈判时,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二、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其次,在合同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第三是寻求索赔机会。
5.3.1 制订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原则
(1)从实际情况出发(2)与其他目标计划结合(3)采用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的原则(4)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5)弹性原则 5.3.8.项目成本计划的方法
1.)施工预算法
施工预算法计划成本=施工预算工料消耗费用-技术节约措施计划节约额 2)技术节约措施法 3)成本习性法 4)按实计算法
第六章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6.1.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管理体系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6.1.2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要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和避免因使用不当对使用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要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考虑能源节约和避免资源的浪费。
6.1.3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建筑生产组织(企业)为达到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和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并为此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6.1.4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①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② 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变性。③ 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协调性。④ 产品的委托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不符合性。⑤ 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⑥ 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性。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① 施工单位在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② 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经过安全资格审查认可③ 各类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④ 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进厂、进车间和进班组的安全教育⑤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⑦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⑧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⑨ 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10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落实,不得挪作他用 6.2.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6.2.2.1工程项目安全计划的内容:① 项目概况② 安全控制和管理目标③ 安全控制和管理程序④ 安全组织机构⑤ 职责权限⑥ 规章制度⑦ 资源配置 ⑧安全措施⑨ 检查评价10
奖惩制度
6.2.2.2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① 从建筑或安装工程整体考虑施工期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全封闭防护或部分封闭防护);平面布置应考虑施工区与生活区分隔,以及自己的施工排水、安全通道、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半径以外安全防护范围等,复杂的吊装工程还应考虑视角、信号、步骤等细节。② 对深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总的要求是防坍塌。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还须有测毒设备和防中毒措施。③ 30m以上脚手架或设置的挑架、大型混凝土模板工程,还应进行架体和模板承重强度、荷载计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做好严密的随层安全防护。龙门、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拉结、固定方法及防护措施。④ 施工过程中的“四口”(即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应有防护措施。如楼梯、通道口应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并加装安全立网;预留孔洞应加盖;大面积孔洞,如吊装孔、设备安装孔、天井孔等应加周边栏杆并安装立网。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如上部作业应满铺脚手板,外侧边沿应加挡板和网等防物体下落措施。⑤ “临边”防护措施。施工中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走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或平台)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等均属于临边危险地域,应采取防人员和物料下落的措施。⑥ 当外用电线路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之间达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屏障、保护网等措施;如果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时,还应设置绝缘屏障,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和现场临时用电需要量,制定相应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如果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⑦ 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凡高于周围原有避雷设备,均应有防雷设施;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⑧ 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如夏季防止中暑措施,包括降温、防热辐射、调整作息时间、疏导风源等措施;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防坍塌措施;冬季防火、防大风等。6.2.2.3安全计划的实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①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② 作业队长安全职责③ 班组长安全职责④ 操作工人安全职责⑤ 承包人对分包人的安全生产责任⑥ 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
(2)安全教育培训
① 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内容。② 作业队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③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④ 对从事电工、压力容器操作、爆破作业、金属焊接、井下检验、机动车驾驶、机动船舶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可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是:
①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②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③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存在问题④ 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⑤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⑥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⑦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6.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事故即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 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① 物体打击② 车辆伤害③ 机械伤害④ 起重伤害⑤ 触电⑥ 淹溺⑦ 灼烫⑧火灾。9高处坠落 10 坍塌11 冒顶片帮1
2透水13 放炮14 火药爆炸1
5瓦斯爆炸16 锅炉爆炸17 容器爆炸18
其他爆炸19 中毒和窒息20 其他伤害。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3.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职业病① 尘肺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③ 职业中毒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⑥ 职业性皮肤病⑦ 职业性眼病⑧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⑨ 职业性肿瘤10
其他职业病。6.3.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 6.3.2.1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
安全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6.4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1)文明施工的意义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主要包括: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6.4.1 文明施工的要求
文明施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① 文明施工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② 文明施工是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③ 文明施工代表企业的形象。④ 文明施工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小
结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内涵,明确其基本任务、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之一。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事关生命安全和工程成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有效实施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明确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是安全事故处理的核心。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有效实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环境管理的关键所在。
7.1工程项目资源管理
7.1.1.1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概念 工程项目资源是项目中使用的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等的总称。工程项目资源管理是指对项目所需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工程所需资源的种类多、需求量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不均衡性;资源供应受外界影响大,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资源经常需要在多个项目中协调;资源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大。
7.1.1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概述
7.1.1.2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五个方面。(1)人力资源管理(2)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3)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的供应来自四种渠道,即企业自有设备、市场租赁设备、企业为项目专购设备及分包机械施工任务。(4)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指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活动和技术工作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技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管理基础性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开发管理工作、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5)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管理主要环节包括:资金收入、支出预测,资金收入对比,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管理等。7.1.1.3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作用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作用在于: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以尽量少的消耗获得产出,达到减少支出、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 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宜、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② 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投入项目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过程中要协调发挥作用,有效地形成生产力。③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管理。④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合理地节约使用资源。7.1.1.4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及程序 (1)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全过程包括项目资源的计划、配置、控制和处置四个环节。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应按程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动态控制,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效益。资源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① 按合同要求,编制项目资源配置计划,确定投入资源的数量与时间。② 根据项目资源配置计划,做好各种资源的供应工作。③ 根据各种资源的特性,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有效组合,合理投入,动态调控。④ 对资源投入和使用情况定期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2)工程项目资源管理的程序
7.1.2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1.2.2 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分三个步骤:① 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价;② 预测项目未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③ 制订人力资源总计划及各项管理政策。
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工具和方法包括:① 人力资源综合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② 职务分析,即确定项目所需的各项职务或岗位以及任职条件和具体要求。职务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面谈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观察法和关键事件法等。
(3)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和老员工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专业培训等。
人力资源培训是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团队士气,减少员工流失率,有利于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生产力。
培训计划涉及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的建立,培训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包括在职、脱产)。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文明教育四个方面。7.1.2.3 人力资源控制
人力资源控制应包括人力资源的选择、订立施工分包合同、人力资源培训等内容。7.1.3 项目材料管理
7.1.3.2 材料控制(1)材料供应单位的选择(2)材料采购供应合同(3)材料出厂或进场验收
现场材料验收包括验收准备、质量验收和数量验收。(4)材料储存管理
材料仓库的选址应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放,符合防火、防雨、防盗、防风、防变质的要求。材料储存应满足下列要求:① 入库的材料,应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分别编号、标识。② 易燃易爆的材料,应专门存放、专人负责保管,并有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③ 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应采取防湿、防潮措施,并做好标识。 ④ 有保质期的库存材料,应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⑤ 易损坏的材料,应保护好包装,防止损坏。
(5)材料使用管理及不合格品处置:① 材料领发② 材料使用监督③ 材料回收④ 不合格品处置 7.1.3.3 材料管理评价 材料管理常用的考核指标有:
① 材料供应情况分析:② 材料库存情况分析:
7.1.4 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2)机械设备租赁管理(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管理(5)机械设备报废和出场管理(6)机械设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设备由项目部管理,可以减少人员,减少中间环节,便于项目部灵活使用设备,提高项目部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① 项目部的一次性特点,很难根据自身特点对设备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削弱了设备的基础工作。② 由于项目一次性特点,项目经理部往往从本项目经理部利益考虑,不愿拿出资金维护设备,造成部分设备带病作业,甚至拼设备,致使下一个项目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恢复设备,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整体利益,使项目核算成本不真实。 ③ 施工项目接替不上时,会出现设备管理、维修脱节。
④ 施工中,由于机械设备分散在各施工项目上,项目经理部很难合理储存零部件,使备件供应不及时。同时,配件的多头采购也难以保证备件质量。7.1.5.1 技术管理计划(1)技术开发计划
技术开发的依据有:国家的技术政策,包括科学技术的专利政策、技术成果有偿转让;产品生产发展7.1.4.2 机械设备管理控制
机械设备管理控制包括机械设备购置与租赁管理、使用管理、操作人员管理、报废和出场管理等。机械设备管理控制任务是:正确选择机械;保证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状态;减少闲置、损坏;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机械设备购置管理
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是:适用于项目要求,使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需要,是指未来对建筑产品的种类、规模、质量以及功能等需要;组织的实际情况,指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外部协作条件等。 (2)设计技术计划
设计技术计划主要是涉及技术方案的确立、设计文件的形成以及有关指导意见和措施的计划。(3)工艺技术计划
施工工艺上存在客观规律和相互制约关系,一般是不能违背的。如基坑未挖完土方,后序工作垫层就不能施工,浇筑混凝土必须在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完成后才能施工。因此,要对工艺技术进行科学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7.1.5.2 技术管理控制
(1)技术开发管理:① 确立技术开发方向和方式。② 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③ 加大科技推广和转化力度。④ 增大技术装备投入。⑤ 强化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⑥ 加强科技开发信息的管理。(2)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管理(3)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4)技术档案管理:① 做好技术档案工作的作用 ② 文件归档基本规定 ③ 归档范围 7.1.6.1 资金管理计划(1)项目资金流动计划
项目资金流动包括项目资金的收入与支出。
项目收入与支出计划管理是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做到收入有规定,支出有计划,追加按程序;做到在计划范围内一切开支有审批,主要工料大宗支出有合同,使项目资金运营在受控状态。项目经理主持此项工作,由有关业务部门分别编制,财务部门汇总平衡。① 项目资金收支计划的内容
项目资金收支计划包括收入方和支出方两部分。收入方包括项目本期工程款等收入项目、向公司内部银行借款,以及月初项目银行存款。支出方包括项目本期支付的各项工料费用、上缴利税基金和管理费、归还公司内部银行借款,以及月末项目银行存款。 ② 资金收入测算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a.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由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共同分工负责完成;b.加强管理,确保按合同工期要求完成,以免延期罚款造成损失; c.严格按合同规定的结算办法测算每月实际应收的工程进度款数额,同时注意收款滞后的时间因素。 ③ 项目资金支出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a.项目资金支出预测的依据是成本费用控制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物资储备计划。b.从实际出发,将原报价中估计的不确定因素加以调整,使资金支出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c.重视资金的支出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指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d.资金支出的预算是从筹措资金和合理安排调度资金考虑的,一定要反映出资金支出的时间价值,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资金需要。
7.2.1.1 信息管理的概念
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为了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要把握好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并要做到: (1)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2)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如计算机;(3)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7.2.1.2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 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
(1)组织项目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并系统化,编制项目手册。项目管理的任务之一是按照项目的任务、实施要求,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和信息流,确定它们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并保证项7.1.6 项目资金管理 目实施过程中信息顺利流通。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工程实际情况,比较计划的进度,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循环往复,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应以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交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总目标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增加工程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期。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总目标应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实施进度管理、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目标分解可按单项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按承包的专业或实施阶段分解为工分目标,按年、季、月计划期分解为时间分目标。(2)遵循项目报告及各类资料的规定,例如资料的格式、内容、数据结构要求。
(3)按照项目实施、项目组织、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控制信息流。(4)文件档案管理工作。
(1)标准化原则(2)有效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时效性原则(5)高效处理原则(6)可预见原则
7.2.1.5 工程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表格、图纸、文字、音像资料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积累以下项目基本信息:(1)公共信息。包括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市场信息、自然条件信息。
(2)单位工程信息。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记录、施工技术资料、工程协调、工程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成本、商务、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交工验收等信息。7.2.1.3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
8.1.2 工程项目目标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1)工程项目控制目标制定的原则是:实现工程承包合同目标;以目标管理方法进行目标展开,将总目标落实到项目组织直至每个执行者;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在制定控制目标中的作用;注意目标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依存关系。 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工程项目风险
10.1.1.1 工程项目中的风险 (1)风险的含义
根据对风险定义的角度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解释,但较为通用的是: ①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由不确定性和损失两个要素构成。
②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某一事件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
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的严重程度的因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将风险因素分为实质性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实质性风险因素是指能直接引起或增加损失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如环境污染就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实质性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品德、素质不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如诈骗、偷工减料等行为;心理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而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如遗忘、侥幸导致损失的发生等。 风险事件又称风险事故,是指直接导致损失发生的偶发事件,它可能引起损失和人身伤亡。(2)项目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对项目风险的解释是:“在企业经营和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如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国际风险、内部决策与管理风险等。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结果双重性等特征。
项目的一次性特征使其不确定性要比一般的经济活动大许多,也决定了其不具有重复性项目所具有的风险补偿机会,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补救。项目多种多样,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具体问题,但有些问题却是很多项目所共有的。
(3)风险分类
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特性,为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有必要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类。①按风险后果划分
a.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没有损失或有损失。b.投机风险。投机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没有损失、有损失或获得利益。②按风险来源划分
a.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导致财产毁损或人员伤亡,如风暴、地震等。b.人为风险。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风险。人为风险又可细分为行为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等。③按风险的形态划分
a.静态风险。静态风险是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或人的行为失误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静态风险多属于纯粹风险。
b.动态风险。动态风险是由于人类需求的改变、制度的改进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的变迁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动态风险既可属于纯粹风险,又可属于投机风险。④按风险可否管理划分 a.可管理风险。b.不可管理风险。风险可否管理取决于所收集资料的多少和掌握管理技术的水平。⑤按风险影响范围划分 a.局部风险。b.总体风险。⑥按风险后果的承担者划分
按风险后果的承担者可分为政府风险、投资方风险、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等。
10.1.1.2 风险的基本性质(1)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风险主体是独立存在的,不管风险主体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仍有可能变为现实。其次,还表现在风险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潜藏于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之中。
(2)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风险的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有可能转变为现实均是不肯定的。这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风险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风险就完全不可测度。有的风险可以测度,有的风险不可测度。例如,项目投资问题,对不同投资方案的不同收益和损失的可能性,可以根据有关情况、数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度;对于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风险就很难测度甚至无法测度。
风险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对风险进行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规避风险。(3)风险的不利性
风险一旦产生,就会使风险主体产生挫折、损失,甚至失败,这对风险主体是极为不利的。 (4)风险的可变性
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以转化。风险的可变性包括以下内容:
①风险性质的变化。②风险量的变化。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被消除。④新的风险产生。(5)风险的相对性
风险的相对性是针对风险主体而言的,即使在相同的风险情况下,不同的风险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风险主体收益的多少、投入的大小和风险主体的地位与拥有的资源的差异,决定了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例如,同样是损失1 000元,对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和拥有10万元资产的人,其风险程度是不同的。
(6)风险同利益的对称性
风险同利益的对称性是指对风险主体来说风险和利益必然同时存在,即风险是利益的代价,利益是风险的报酬。如果没有利益而只有风险,那么谁也不会去承担这种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必须以承担一定的风险为前提。例如,普通股风险大而收益大,优先股风险小而收益
10.1.1.3 项目风险管理(1)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是:项目风险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过程,它包括对风险的预测、辨识、分析、判断、评估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如风险回避、控制、分隔、分散、转移、自留及利用等活动。这些活动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甚至会决定项目的成败。风险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素质的重要标准,风险控制能力则是判定项目管理者生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管理者必须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体系。
风险管理的目标可综合归纳为:维持生存;安定局面;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稳定收入;避免经营中断;不断发展壮大;树立信誉,扩大影响;应付特殊事故等。
风险管理的责任一般包括:确定和评估风险,识别潜在损失因素及估算损失大小;制定风险的财务对策;采取应付措施;制定保护措施,提出保护方案;落实安全措施;管理索赔;负责保险会计、分配保费、统计损失;完成有关风险管理的预算等。
(2)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风险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①从项目的时间、质量和成本目标来看,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风险管理来降低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风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②从项目范围管理来看,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定项目范围和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通过界定项目范围,可以明确项目的范围,将项目的任务细分为更具体、更便于管理的部分,避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③从项目计划的职能来看,风险管理为项目计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项目计划考虑的是未来,而未来必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风险管理的职能之一是减少项目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有利于计划的准确执行。
⑤从项目实施过程来看,不少风险都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潜在变为现实。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出具体应对措施,以消除、缓和、转移风险,利用有利机会避免产生新的风险。
风险评估
10.1.3.1 概述 风险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二步。项目风险评估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个内容。
风险估计的对象是项目的各单个风险,非项目整体风险。风险估计有如下几方面的目的:加深对项目自身和环境的理解;进一步寻找实现项目目标的可行方案;务使项目所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都经过充分、系统而又有条理的考虑,明确不确定性对项目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估计和比较项目各种方案或行动路线的风险大小,从中选择出威胁最少、机会最多的方案或行动路线。 风险评价把注意力转向包括项目所有阶段的整体风险,各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对项目的总体影响,项目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上。风险评价有四个目的: ①对项目诸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②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多个风险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来源所造成。例如,若遇上未曾预料到的技术难题,则项目会造成费用超支、进度拖延、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多种后果。风险评价就是要从项目整体出发,弄清各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制订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③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化威胁为机会。还要注意,原认为的机会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化为威胁。④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必要时,根据项目形势的变化重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 风险评价可分三步:
①确定风险评价基准。风险评价基准就是项目主体针对每一种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单个风险和整体风险都要确定评价基准,可分别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 ②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的个别风险之后确定的。
③将单个风险与单个评价基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对比,确认项目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确定该项目的停止或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