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时间:2019-05-12 22: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篇: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及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全市排位第一,但同比有所下降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下同)经济效益考核得分为223.6分,比去年同期(225.1分)降低0.7%,比全市平均水平(217.7分)高5.9分,在全市排名第一。列入考核的11项指标中,除工业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等五项考核指标得分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比去年同期回落8.03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54.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

期回落25.4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4.2个百分点。

(三)小型企业利润增长贡献率高于大中型企业

一季度,我区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1.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利润增长

7.7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3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

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8.9个百分点。

(四)重工业利润增长大幅回落

一季度,我区重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8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1.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9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轻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4.9个百分点。

(五)支柱行业拉动作用减弱

一季度,我区27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达到435%和305%;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利润总额同去年同期相比,则出现盈转亏的情况。

一季度,八大支柱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6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6.6%,比去年同期降低0.7%,低于全区利润平均增速7.1个百分点。八大支柱行业中半数以上行业出现负增长情况,其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速下降最快,达到135.6%

三、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的原因

通过对我区部分工业企业的走访调研,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数据的分析来看,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

去年一季度我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恢复性增长较为明显,去年2月份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以利润总额增长56%的历史较高增速开局后,一季度依然保持60.6%的高位运行,以后保持平稳回落。

(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影响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总额达6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5.1%;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2%,比去年同期降低0.11个百分点。

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一是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倒挂挤压企业利润。根据台州市统一抽样推算显示,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上涨0.3%,而工业品出厂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累计降低0.1%,相差0.4个百分点。同时,从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上看,37.1%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不断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使得原本就缺乏定价、议价能力的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二是企业用工成本的持续走高,“用工荒”矛盾依旧存在。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为4.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从业人员人均薪酬8293元/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1.3%,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我区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问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更加缺乏,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我区多数工业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丰厚的薪酬以及缺乏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据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实际招工数占计划招工数的87.2%,缺口为12.8%,分别有59.9%和12.3%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与用工短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产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出口拉动作用减弱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仍将继续放缓,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对我区的出口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0.72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5.6个百分点,外需疲软使得一些出口主导型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困难。据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品出口订货量下降的企业占了36.9%。

四、对工业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及建议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黄岩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开局良好,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总体效益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以全年发展趋势看,我区工业生产、效益增速整体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为顺

利开展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统计部门要对月度季度报表中主要指标增减幅度变动大的,进行及时查询核实,分析原因,确保上报数据真实可靠;二是经济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变化,加强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的发展态势的研究,掌握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在市场竞争、生产运行、建设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应我区经济社会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为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三是乡镇(街道)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并加强对辖区内企业变动的监测能力,同时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第二篇:2013年辽宁省抚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2013年辽宁省抚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2013年,抚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居全省第6位;实现利润48亿元,同比增加30.8亿元,利润总额居全省第12位;实现利税160.8亿元,同比增加4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2000万元以上的有161家,亏损10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

一、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0.6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最快的是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增长1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3.6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收入335.5亿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市工业收入增速4.4个百分点。

二、利税总额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利税总额均比同期增长。分别是:国有企业利税总额4765万元,同比增长99万元;集体企业利税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2647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利税总额8341万元,同比增长5214万元;股份制企业利税总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31.2亿元;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税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4亿元;其它企业利税总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3.9亿元。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利税140.1亿元,比同期增加41.3亿元;轻工业实现利税20.7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

第三篇:宁南县规模工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宁南县规模工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宁南县经济局

(2010年4月)

一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内经济企稳向好的机遇,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增强信心,落实责任,强化服务,克服持续干旱天气的不利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2010年一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3月,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37.3%,完成州下目标1.2亿元的157.5%;完成销售收入4.17亿元,增长146.2%;实现税金3784.9万元,增长140%;实现利润287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主要产品产量:生丝338.6吨,增长140%;水泥6.52万吨,增长3%;铅锌精矿1.36万吨,增长56%;工业硅1111吨,增长341%;白糖8187吨,减少56.9%;酒精907千升,减少59%;铁矿石原矿16.88万吨,砖9939万块,发电6090万度。

二、工业经济主要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总量、效益实现“双提升”。一季度,全县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重要工业品价格持续-1-

回升,产销衔接良好,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企业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1-3月,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121.3%;在22户规模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达到20户,盈利面为91%,盈利总额达到2941万元;产销率为95.4%,比去年同期增加14.8个百分点,90%以上的企业产销率达到99%以上。

(二)茧丝、有色行业发展迅猛。2010年,我县新增茧丝企业1户即南丝路集团公司,1-3月生产生丝338.6吨,增长140%,仅3月就生产生丝112.7吨;实现增加值1668.2万元,增长268.3%;实现销售收入7819.5万元,增长192.2%;实现利税1486.6万元,增长221%。6户有色金属企业生产铅锌精矿1.36万吨,增长56%;实现增加值7234万元,增长117.7%;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增长155.5%;实现利税2407万元,增长111.5%。特别是有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38.3%,是我县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三)工业品价格上扬,拉动工业发展明显。一季度,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双提升”,价格的上扬拉动作用较为明显。1-3月,吨丝均价24.2万元(不含税,下同),比去年同期增加8.4万元/吨,净增产值2844万元。吨白糖均价0.36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131万元/吨,净增产值1070万元。吨铅锌精矿均价1.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33万元/吨,净增产值4488万元。以上三大行业因价格上涨净增产值8402万元。

(四)新增规模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10年,我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分别是南丝路集团公司、瑞丰建材公司、点石矿业公司和码口砂场。1-3月,新增企业实现增加值5941万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1.4%;特别是点石公司实现增加值3051万元,占新增规模企业增加值的51.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6%。一季度4户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利润总额达887.4万元,占规模企业全部利润总额的30.8%。新增规模企业是今年全县工业实现“双提升”目标重要“助推器”,也是我县实施“亿元企业工程”的重点培育对象。

(五)重大工业项目有序推进。一季度,全县在建重大工业项目有5个,累计投资2.5亿元。其中,华弹赤铁矿开发完成1.5亿元,10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完成4700万元,东升碳化硅技改扩能项目完成4128万元,其他2个项目完成1172万元。坤顺电站、2000吨蚕蛹深加工等项目,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准备,近期内将相继恢复建设。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全县规模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在运行中也存在较为的突出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制约第二季度及至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轻工行业的增加值明显偏低。目前,我县的轻工行业有2个即茧丝和制糖,涉及企业5户。1-3月,实现总产值1.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6.3%;而增加值仅为2645万元,仅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4%。这充分说明我县轻工企业的增加值率太低。

二是持续的晴热干旱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持续的晴热天气,宁南境内的河水径流量明显减少,造成缺水、缺电现象较为突出,矿山、高载能企业因缺电而被迫停产,春茧大幅减产已成定局。

三是制糖企业原料、产量大幅度减少。县委、县政府实施调整甘蔗产业政策后,制糖企业规模由3000吨/日减至1500吨/日;09/10榨季的甘蔗入榨量也由17.93万吨减至8.48万吨,减幅为52.7%。1-3月,生产白糖8178吨,减幅为56.9%;酒精907千升,减幅为59.1%。

四是有色金属资源储量情况仍然不明晰。去年,金德、旷世等公司专门请地质专家进行资源调查,但均没有结论,有色企业发展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原有的发展规划被迫搁浅,金德公司的2000吨/日选厂、三鑫公司的1000吨/日选厂等项目一再延迟。

五是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仍然突出。目前,由于资金不足阻

碍宁南工业发展最突出表现在2000吨蚕蛹深加工项目上。2000吨蚕蛹深加工项目是我县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十二五”产业振兴项目,受到国家、省、州的资金扶持,但由于贷款上出现问题,项目一再延迟建设。

四、第二季度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第二季度,州下达我县的主要指标为增加值1.5亿元、销售收入2.7亿元,产销率98%。结合州下目标,县政府确定目标为增加值1.6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产销率98%。

由于持续晴热天气,缺水、缺电仍然制约着我县企业的发展,春茧的减产、缫丝企业原料储备不足和制糖企业停产等因素,虽然白糖、生丝价格呈持续上扬趋势,轻工企业发展减缓已成定局,加上高载能企业的继续停产,第二季度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将有所放缓。

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或积极引进投融资业主,尽快解决2000吨蚕蛹深加工项目资金紧缺问题,促成项目早日恢复建设。

二是力争在第二季度内完成点石公司98万吨选厂项目和100吨水泥生产项目的征地工作,促使2个项目的基础建设尽早开工。

三是加快宁南工业集中区的设计工作,力争在第二季度内

完成设计的评审工作。

四是督促全县小水电站做好设备、沟渠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保障丰水期的满负荷发电;电力公司加快输电线路的更新和维护,保障丰水期的供电质量。

五是督促东升碳化硅公司尽早完成技改扩能工程建设,在6月前完成试生产工作,保障在第三、四季度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六是积极争取省、州技术力量,协助矿山企业加快矿产资源的探采进度。

第四篇:2011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期

宁国市统计局编印2011年8月12日

2011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克服原材料、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负面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扩张,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加强。一部分产业在本轮宏调中获得发展先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上升,产业升级及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1-6月份我市规上工业经济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亿元,完成利税总额15.9亿元,分别去去年同期增长48.2%、61.2%,呈现出效益转变领先规模增长的良好势态。

一、全市工业企业运行主要特征

1、股份制企业引领全市规模工业增长

全市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6月,全市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9.33%,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2亿元,占全

市利润总额的73.3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4.2个百分点。

2、亿元企业主导作用突出

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已达20家,比上年同期多5家。这20家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6亿元,已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1.95%,对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6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1-6月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2家,5-10亿元3家,2-5亿元8家,1-2亿元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是:安徽中鼎集团、司尔特公司、海螺水泥厂、安徽五星公司,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9%。

3、超过八成行业经营形势向好

1-6月份,全市2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除了饮料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四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余16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有8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17个行业实现盈利,行业盈利面达到85.0%,其中有1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工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

1-6月份,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66,比上年同期上升67.45个点七项指标全部好于去年同期。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7.45%、152.71%、11.2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08、11.66、0.7

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51.32%,比上年同期下降5.4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85万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7.99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92次,比上年同期提速0.06次;产品销售率为94.99%,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1-6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77亿元,同比增长48.21%,比去年同期增速高16.91个百分点,总量继续稳居宣城市第一,增速居于第四位。分行业看,同比增速排在全市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22.56%;食品制造业,增长10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7.12%,其中太阳禽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0.7%,五星公司增长241.6%,仙霞食品增长154.3%,孟祥食品增长104.7%。总量排在前三的是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30.0亿元、19.3亿元、19.0亿元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前十位的行业

橡胶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塑料制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主营业务收入(千元)3000064 1925915 1901496 1301594 1024529 924562 373213 353422 305175 223186

去年同期 1944125 1541727 1565002 308023 565433 667334 317446 214392 245671 18217

3比去年同期±%

54.3124.9221.50322.5681.1938.5517.5764.8524.2222.5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持续增长。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继续一季度以来的高位增长走势,截止6月底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占宣城市利润总量首位,比去年同期增长72.7%,增幅比一季度高出32.5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31个百分点,在七个县市中,我市利润总额增幅排在第四位。我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从第一季度的40.2%的增幅稳步攀升,二季度以来各月累计分别增长63.2%、65.3%、72.7%,连续三个月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贡献率达42.2%,利润总额28884万元,幅达333.24%,占整个规上工业利润的23.1%,其中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1-6月份累计实现利润2.7亿,增幅383.3%,占利润总量的21.7%,直接拉动利润增长29.7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利润总量前十位行业增长情况

单位:千元

利润总额

1-6月

橡胶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份 442429 288836 150971 148441 82344 50122 21304 19366 13056 8697

去年同期 273673 66515 79755 91767 69643 19365 38713 33326 4688 3698

比去年同期±%

贡献率

1-6月份

利税总额

比去年

去年同期 355924 99943 92307 144916 88880 25993 63064 38006 12487 6188

同期±% 51.20260.5684.8644.1220.29123.07-42.11-21.0341.1994.47

61.66538164 334.24360357 89.29170635 61.76208854 18.2

410691

25798

3158.83-44.9736506-41.8930013 178.50135.1812 17630 12034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上半年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月提升,经济总量保持首位,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

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宣城市平均水平。虽然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提升,但是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该项指数低于宣城市平均水平28.23个百分点,低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最高的郎溪县141.14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产生不利影响的是以下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1.92次,低于宣城市1.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208477元/人、宣城市达到262318元/人,产品销售率94.99%低于宣城1.85个百分点。我市劳动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0986元/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13523元/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8323元/人,这三个行业从业人员占规上企业从业人员的16.45%,对我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市轻工业生产势头强劲,但销售仍跟不上生产步伐,产销率仅为92.78%,低于我市规上工业企业2.21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两项资金占用比例居高不下,流动资产周转率偏低。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为36.6亿元,同比上升62.2%,增幅前三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8.21%,橡胶制品业125.24%,纺织业94.75%;产成品存货为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增幅最快的是非金属采矿业126.82%,所占比重最高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3.2亿,28.4%。工业两项资金占全市工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由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加,降低了

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从而下拉了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上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达1.92次,低于宣城市1.7个百分点,速度也低于其他六个县市区。

3、亏损额和亏损面进一步放大,中小企业利润增长亮点不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1598万元,同比增长237.5%,亏损企业1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亏损金额最大,分别是550、350、171万元,占亏损额的66.98%,纺织业生产势头强劲,但亏损金额由去年的0.3万元飙升至20.5万元。亏损企业数有所增加的行业有橡胶制品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各1家。

撰稿人:卢军、陈娟

审稿:金友成核稿:李军 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领导,宣城市统计局 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 发:本局各科室

第五篇:上半年厦门工业经济效益分析(定稿)

上半年厦门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上半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的“三保”要求,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回暖,工业月产值总量放大,工业速度出现缓升势头,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环比平稳回升。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3.8,较1-2月的工业经

济效益综合指数152.51提高了11.29个百分点,接近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

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基本情况

上半年,厦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3.8,比去年同期下降7.8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7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0.76%,下降0.2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7.09%,下降5.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4.85%,下降2.4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8次,减缓0.3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34%,上升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

10.29万元/人,净减1.21万元/人;产销率99.83%,下降0.22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企业一度出现订单急剧减少、盈利水平下降、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经营问题,对我市外向型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急转直下,创历年低点。2009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经济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工业经济效益指数降幅收窄,部分效益指标甚至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拥有资产2348.3亿元,负债1288.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4.9%,比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6.0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1.47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9%,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总额1126.55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6.34%,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

点;拥有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6.98万人,共创利税113.58亿元,人均创税1.99万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21万元/人。

二、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盈利状况--90.9%的行业和56.9的企业实现盈利

上半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1.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好于全省工业利润9.1%的降幅。从行业构成看,全市33个行业大类有30个行业实现了盈利,占90.9%,创造利润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创造利润10.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造利润10.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6.1%;橡胶制品业8.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从企业构成看,全市214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222家实现了盈利,占56.9%,通过调查显示,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

是:“销售量增长较快”、“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控制较好”和“生产加快”。

(二)亏损状况--亏损面扩大,亏损金额减少

上半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数905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4%,累计亏损额14.8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1%。从行业构成看,全市有3个行业出现亏损,分别为化学纤维制造业,亏损1.16亿元;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0.24亿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亏损0.24亿元。从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区间分布看,亏损额在1千万以下的企业达到883家,占全部亏损企业数的97.6%,合计亏损额7.17亿元,占48.2%;亏损额在1千万-5千万的企业16家,占全部亏损企业数的1.8%,合计亏损额2.74亿元,占18.4%;另外,亏损额在5千万以上的企业有6家。通过调查显示亏损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销售量增长放缓或下降”,“生产放缓或下降(含计划减产、淡季和非正常停产)”和“出口减少”。由于生产运营综合成本的上升,上半年厦门规上工业出现了中小规模的工业企业亏损面扩

大,但亏损金额减少的特点。

(三)两金占用状况--“去库存化”趋势明显,“两金”占比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上半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拥有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357.8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针对流动资产的调查显示,目前有33.7%的工业企业出现流动资金缺口,比年初下降了10个百分点。应收帐款385.71亿元,下降0.4%;库存产成品128.01亿元,下降9.7%,企业

“去库存化”的趋势较为明显,过度的“去库存化”会在短期内加剧工业生产的下滑,当前,工业经济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企业可按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库存回补,为即将到来的经济回

升早做准备。

上半年全市工业“两金”占比37.8%,与去年基本持平。从行业来看,两金占用较大的行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两金占比5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金占比50.8%;塑料制品业,两金占比48.5%;通用设备制造业,两金占比45.1%。在针对第二季度“两金”情况进行的调查中,有20.7%的企业认为产品库存情况“超出正常水平”,有19.9%的企业认为应收帐款情况“超出正常水平”,分别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3和3.1个百分点,企业“两

金”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四)从业人员状况--从业人员关系民生和稳定

上半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拥有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6.98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

8.8%,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生产下降,从而最终导致用工需求的减少,对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显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有26%的企业选择采取“减少用工”的措施来度过难关。工业从业人员是我市就业人口的主力军,鼓励企业减少裁员,尽量稳定工业企业的员工队伍,对实现我市“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三、对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运行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从企业角度

1、加强管理,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当前,国外经济实体仍深陷金融危机之中,需求下降,出口不振,订单减少,形势仍不容乐观。在此形势下,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保生存”。加强管理,节省开支,降低费用,提高盈利水平,拓展生存空间,在形势最不利的时候保存实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形

势好转的时候增强实力,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新的突破。

2、注重做强,提升企业对外竞争力

传统的企业发展方式是更多地强调做大做量,重数量而轻质量,部分企业甚至以牺牲效益来实现增量,这在短期内能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但也容易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提倡以品质取胜,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提升对外竞争力,生产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占有能力,真正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从政府角度

1、重量重质,不断提高我市工业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工业作为实现“保增长”的重中之重而倍受关注,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开展“走进和服务千家企业”和“五帮”活动,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融资、减负等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等,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工业发展的质量,注重企业经营的效益,确保工业经济增长的健康和稳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现工业经济的“双赢”。

2、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

在政策上倾斜,坚决淘汰生产技术落后、低产出、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高科技、高效益、高成长的骨干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上质的改变;支持发展绿色环保的可循环经济,有效应对国外在关税问题上所设置的隐性壁垒,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高新技术,积极参与创新、创造,不断向产业金字塔的上层进发,促进厦门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下载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一季度开发区规模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一季度开发区规模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辖区各企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本地资......

    县2021年一季度规模工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县2021年一季度规模工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一季度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明显,得益于疫情的逐步控制以及国家、省......

    一季度工业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一季度工业能源消耗情况分析一季度,我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开局良好,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44%,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15 吨标准煤,同......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特点及展望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特点及展望 2011年一季度,马驹桥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6亿元,同比增长42.32%,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实现了201......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栖霞区工业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以光电显示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全区“十二五”期间能够“率......

    县2006一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一季度,***县工业经济基本实现“开门红”: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1亿元,同比增长50.7%;完成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增长3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5%;实现销售收入4.......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10G精彩管理资料尽, 中华经理人资讯网,成功的新起点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周君霞(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050021)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企......

    2017年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形势分析

    2017年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形势分析 2017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承德市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调结构、稳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