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享陈老师成功的经验
分享陈老师成功的经验
昨晚熊大哥从越南河内打来电话教我们如何在半年之内把新人培养成领导人:
第一.培养正确的心态.安利事业小则光宗耀祖,大则为国争光;是自己的事业,是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要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第二.要有正确的创业观念.安利事业是一条创业之路(开荒是艰辛的但开拓者是伟大的,要把吃苦当作吃补,享受创业的过程),要有学习的观念(学习是事业成功的最佳保障),去掉不可能的观念,大批人创造了成功的事实,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做得到。第三.培养基本的能力.不会开发,不会沟通,怎么能做好?要做到会讲(价值远景.企业文化.奖金制度),会做(全套产品示范),会销售(给女人讲故事,给男人讲数字、制度)教新人一进来就会讲陈老师的话(金玉良言)。
第四.教他们正确的方法:
1.如何沟通。为什么学(缩短成功的时间,降低成功的成本)?学什么(学单纯,学沟通,学做人)?怎么学(用心.专心.细心.不甘心)?为什么做(安利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创业的平台、获得人生六六大顺)?
做什么(换产品.换环境.换话题.换朋友)?怎么做(每会必到,每到必会,每会必带)
2.三个规划:投资学习和自用;定位自己,提升能力;行动(列名单,邀约)。第五.要有明确的目标。能力目标,业绩目标,半年内把自己变成领导人!懂感恩会求的时候就上轨道了!做到养成成功人的习惯:趁热打铁、马上行动,下定决心、坚持到底,重承诺重回馈!
陈老师说要安利事业成功:
第一要破除三难;1随喜难(让心中永远充满喜悦和快乐)2放下难(杂念与杂事是快速成功的绊脚石,目标放中间,杂事放两边)3跨出心中那一步最难(想是问题,做是答案,去掉心中所有的不可能)
第二养成三个好习惯:
1、产品示范不离手,2、奖金制度不离口,3、永远分享希望和机会!
第三做好三个计划:
1、找20个精品顾客,感化他,教化他,同化他,把顾客变成市场;
2、狂开横排8_10个,倍增人数30个;
3、每天点会场的人数,集体学习,集体燃烧,集体碰撞,集体邀约,集体跟进!只要您照着坚持持续去做三五年,百分之百一定会成功!
陈老师送给所有新人的礼物是:学习如何感恩(感恩才能偷心,偷成功人的心能够改变命运);陈老师送给领导人的礼物是:合作的能力,回馈的能力(能力不是要出来的,是给出来的)成功经验的指点是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抉择安利不是找饭碗,而是做饭碗;我们不是卖了多少东西,而是帮助别人买对了东西;安利慢在相信上,停在情绪上。人为先,策为后;狄更斯的话: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更重要.我们太幸福了!感谢老师在异国他乡都还牵挂着我们!我们以有这样的老师为荣为傲!
第二篇:复旦大学陈老师讲课稿
复旦情商课陈果上课语录(新励志)陈果语录
陈果老师的课堂笔记,一堂有关孤独和寂寞、朋友和人际的课。我觉得不管上不上她的课的,是不是复旦的学生,都该感受感受她的隐隐机锋,会有收获的。
1、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2、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4、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5、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也就是淡定)
6、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牢笼。因为寂寞的人无所适从,焦躁不安。他们的思想从贫瘠而荒芜,产生自我厌弃感。
7、他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是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寞。
8、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以上文字来自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的摘抄,学术腐败啊)
9、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10、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看就能看清楚。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11、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也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12、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13、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它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14、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暴力。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朋友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 mate是灵魂上的一体,他不该承担我的琐事。
16、朋友应该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17、真正的朋友之间不是常联系也没有关系,隔上两三年,电话那头的人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需要经常联系才能维护的所谓“友情”是不牢靠的,因为一旦不联系,他们会断。(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8、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水波就越会相互干扰。
20、人对最亲近的人最残忍,因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点点滴滴的优点。
21、当我看不见所有人的时候,我对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凝望,这种凝望叫做思念。
22、周围的人太多,于是我们对人群淡漠。我们很多人喜欢旅行,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避开别人?因为孤独者即有趣者。孤独是自我寻乐的消遣方式。
23、人是有“贱”性的。
24.我不装QQ和MSN,因为我需要我自己的时间,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无意地陷入某些对话中去。
我们常常处于拥挤的环境中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干扰,缺失了敬意 不断的需要与别人讲话,所以很少跟自己讲话 远离喧嚣是因为对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兴趣 拥挤带来的喧闹波对了我们的闲情、宁静 宁静时,才会以闲情去欣赏生活之美、他人之美 只有当自己不需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 与自己对话是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时产生智慧 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 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浪漫不是虚伪、乌托邦 是罕见的美丽 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 真实是最高的高贵 美只有真假之分 “以真为美” 只有具有孤独的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有弥足珍贵的朋友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 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 扎堆的往往不是朋友,是寂寞的人群 朋友不是对你的任何观点和态度都持有赞同、迎合态度的人、显示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 朋友很多时候对你很严厉、甚至近乎苛刻 因为他不忍心看你继续堕落 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的,就像情侣一见钟情也是很少的 朋友不是你可以不假思索、一股脑来输出烦恼、抱怨的人,否则你就是自私的,是在利用你的朋友,不是无原则的相互扶持、分担 要替对方思考,而不是作为语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 自己觉得烦恼、痛苦的事为什么要加诸到对方身上? 抱怨是一种毒气、债务 朋友是无用的——无功利之用 复旦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中国人的功利之用——传统思想 交朋友不是为了利用、庇护、或是一个安全的宣泄渠道 朋友不是为了索取、是为了奉献 有爱要付出 为什么要爱他? 因为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精神上从未有过的默契感 朋友如空气、如水 “并不时常想起,但却无处不在” 朋友带给我们的“同在感”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危机时,往往不会找朋友帮忙,而是找一些利益界限比较明晰的人帮忙 友情跟爱情一样,如此晶莹通透、纯洁美丽 不忍心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让朋友承担起一些功利之用、给他带来麻烦 交朋友是因为爱他。爱他,就不要给他制造麻烦,就不要让他为自己多操心。真的爱父母,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太操心,因为他们为我们做的已经太多了。朋友是如此重要,不会让他承担功利之用,无需任何感官的刺激。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是日用品,朋友是奢侈品,一旦拥有,就觉得心满意足。对朋友没有任何实用性的要求。当我出现危机的时候,你不需要为我做任何事,你只要陪着我。此时或许只是相互握手,但以足够。精神上的默契感和同在感已经足矣。有你在,我就不孤独。真正的朋友从来都是违背工具理性的。从来都是违背任何世俗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的。所以工具主义者是 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只有先放弃“有用”这样的想法,才可能会有朋友。朋友的前提是真诚。即,跟朋友在一起时,我可以做我自己。在平等的原则下,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说话。
甚至可以不需言语,安静思考。
他在我面前可以做他自己,我认可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不强加任何原则。衡量友谊最好的标准就是:跟朋友在一起时,内心是满足,更高的是安宁。没有任何需要去做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得不要说的话、没有为了打破冷场而非要投入的热情。朋友带来的绝非热闹的人气。朋友真正做到的,是让我们更好的领会独处的快乐,远大于一个人独处的快乐。因为一个人独处时会恍惚、不安、怀疑。跟朋友在一起时,绝对的安全、宽松、安宁、契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最低档次的。当只有通过说话才能沟通时,你们两个的关系很远。关系亲密、你知我知时,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足矣。
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无需语言、无需刻意的矫饰、无需动作。因为朋友是健康而安宁的空气。在一起时,安静但不冷清。基于长年累月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朋友间要有“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 同情:感同身受的情感。慈悲的心肠:同体大悲。当你没有时间拒绝我的时候,我不会以之为然,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你,我也必然这么做,我知道你有更重要 的事要做。朋友之间,就像跟空气一样,相互共存着,却不会有干扰。不会尴尬、不会拘束。任何人之间很费力的事是解释。朋友间,无需解释,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真正的告别应该有更多的纪念、怀想、回味的空间。而不是喧嚣、醉酒——言语的暴力、行为的暴力。真正的朋友之间的相聚、精神上的分享一定是二人世界的。两个人之间要找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已经不容易了,要找到三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更难了。两个人交 谈可以很自然,无须刻意。三个人交谈时,其中必有一人会游离在话题之外,此时其他两个人出于友好会需要 把他揽进这个话题,刻意说他会感兴趣的话。真诚无需刻意、无需矫饰,哪怕这种刻意具有善意。交谈最好的状态是:当我跟你交谈时,我的眼里、我的世界里,只有你。友情之美乃是人的灵魂之美,而灵魂之美必需时间的磨练,必需生活的考验。所以,是不是朋友是很难说的:我们很多时候了解的不够深,不知道对方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的品性、个性到底是什么。不要忽略时间的功能,不要低估时间的犀利。我们往往太心急,基于说我们是朋友,好像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再成长的了。真正的朋友是在同步变化的,彼此相互扶持着,相互成长、成熟。患难与共的朋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建立起来。你我能否成为朋友,是由时间决定的。朋友无需定义。人类的语言是如此庸俗,以至于当我们产生真正的怦然心动和震撼时,我们往往会说“我无法 用语言表达”——庸俗的语言难以承载如此丰富无限的情感。而朋友所有的特质都是高悬于庸俗之外的,都是 超脱于庸俗之外的。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必须都是头脑清醒的人,这很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孤独者才能做朋友,惟其如此,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友爱、什么是依赖、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鼓励。才不会出现主角、陪衬人这样不平等的关系。朋友之间,两个人是平等的,相互扶持。朋友双方是不会以友谊来相要挟、相约束的。朋友是为了让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自由。所以,侵占朋友的时间也是一种罪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朋友之间见面前要先预约——你怎么舍得打乱朋友预 先安排好的时间计划? 朋友是帮助彼此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对方。当我们了解了朋友的真性情之后,要竭尽全力去呵护、捍卫、保护他。但这种保护是不需回报的,甚至不需要任何回应。高尚而真实的情感是朋友唯一的基础,也是一切的基础。友谊会毁于虚伪、矫饰。你无须解释,我足够了解你,所以不会怀疑你。因此,在成为朋友之前,相当严格的怀疑是必须的。朋友不会取消孤独,而是教会你如何更好的领受孤独,让你在孤独的时间不会再觉得冷冰冰的,因为有朋友的同在感、精神的默契感。此时的孤独是温情的状态、充实而美丽。孤独不是姿态,是一份真正的境界,是心灵的一份诗意的栖居。因此不需寻找什么特定的安静的角落。孤独或许表现出沉默,但孤独与沉默没有必然关系。孤独者是思想的、精神的流浪者。抽烟或是饮酒,只是用一种麻痹的手段或是摆酷的手段,来营造一种孤独的虚假的表象。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人是孤独不了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寂寞者而已。孤独没有某种形式可循。孤独不是刻意培训自己、让自己具有某种思想、某种气质。孤独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人离开母体之后,便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物理上同在过。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当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时,顺从的、恭敬的领会它。这是幸运的,思想者在心灵上孤独,孤独者极其丰富有趣、拥有最诚实可靠的朋友。思想源于孤独。
感恩心 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爱。他对你的好,是因为他爱你,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爱,归根到底是只付出、自我的牺牲、对他人的关爱。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在距离之外的暖意。但是我们往往容易铭记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一点帮助,但却记不住离自己很近的人对自己付出。人往往缺乏远见。只追求远处的一个个层出不穷的目标。人对自己亲密的人无比残忍、冷酷无情。认为理所当然。感恩的传统。对对一切都要感恩,身边点点滴滴的善意。感恩不是一句“谢谢”。落其行。“涌泉相报”不只是对给你善的人,而是给与全世界你能看到的所有人——被善感染之后,要去感染其他人、分享给其他所有人。把目光放在已经得到的东西。犹太名族的远见:到处播洒善。不要拒绝接受爱,这不是软弱。不要害怕奉献自己的爱,这不意味着丧失,相反,从侧面反映了你的富足。忏悔心 面对现实,错了就是错了,不要解释。悔过,但不要矫枉过正。颜回:“不迁怒。”“不二过。” 《项链》:一个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对不起”说多了就没有歉意了。真正的“对不起”是千斤重的,不仅是对你伤害 过的这个人,更是对你自己的良知和道德。
关怀心&感恩心 关怀他人时是不期待感恩的,施予关怀是因为我们抱有 这样的信念:助人为快乐之本,关怀是要正式我内心深 处世界的富足。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有感恩心,不帮你是正常的,帮你 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奉献,值得铭记。包容心&忏悔心 忏悔时不应指望对方能包容你、原谅你,这样的初衷证 明你没有任何的抱歉,你只是希望使自己早日摆脱掉对 方的指责,这是一种自私、功利的目的。当被伤害时,如果这种伤害能在时间中被抚平,那么得 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原因,背负着沉重 的精神负担了此一生。孤独心 孤独不等于寂寞 自成世界的独处 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状态 孤独者表现出的是圆融的高贵 羽化 没有缺失的遗憾 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虚无,百无聊赖,焦灼,无所适从、无法自处 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气质 娴静 淡定 对环境没有刻意的要求:独处或身处热闹 是自己的心境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的精神 与环境相和谐、表现出一份恰到好处的尊敬、不影响自己的清静、冷寂 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 社交是非常廉价的,有价值但不高 社交的动机:利益关系和将来的实用关系——搭建人脉——功利的目的 利用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或者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肤浅短暂的交流怎么可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你只为你的价值重大? 寂寞者的累加不可能减消寂寞,寂寞者的群体是跳不出寂寞的——一件无意义的事重复无数遍依然是无意义的 人需要孤独 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会给你一个正真的自我 你的绝大部分时间不属于你,被其他东西占用 外在世界占用了我们的五官 孤独使我们能自如的生活 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丰富的人 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方式 在孤独中始终自得其乐 取之不尽的乐趣,不断给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 老夫老妻的爱,像空气,不需要有语言的交流,却重要的不可替代 甘于孤独者: 热爱思想、热爱读书——始终充满情趣、创意 思想的宽广才能带来快乐的持久 孤独使思想者与思想者的交流更加畅通 “羽化”自我消失 物我两忘 读书时,交流的快感: 读书投入时,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是你自己一直 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描述我或是就是我想说的it's me 智者一生的思考是你一瞬间畅然的隐下 心中尘封的角落顿时豁然 孤独者也喜欢冥想 与自然对话,与思想、灵魂的交流 灵魂是弥漫的,孤独者的有趣是真实的有趣 迎合和模仿只会是乏味 闲聊、恭维、取乐的过程中只是矫揉造作
关怀心: 真正的关怀的动机是在内心深处,出于良知、快乐的驱动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最不智慧的行为 为了营造自己是个大好人的氛围→自我牺牲的背后是对回报的期许——不是关怀 自问:为什么关怀他人?以何种方式?只为自我爱的奉献 先打理好自己,再关怀别人。天助自助者 自己要完满快乐,自己端平这碗水。基于人性的平等 自己爱自己 “自爱”:对自我的性格、发展的认可 是关爱他人的基础。知道什么对自己是好的,才会知道什么对别人是好的 人人平等,包括我在内 包容心:包容他人之前,也要包容自己 原谅自己曾经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包容自己的命运、生活 对抗不幸、挫折、苦难就会出现不自由
对抗本身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束缚 和解时才是真正达到自由 对抗时的力量的实施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统摄对方 直面困境 不能改变命运时,恭顺的领受这命运,这是与生命的和解,是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大气的姿态。
另附:
在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时候,家里的长者就希望我进入大学之后能够修读艺术、哲学或宗教,因为这些学问不仅仅只是知识,更多是蕴含了生命。长辈们期待着我成长为一个懂得幸福,也会创造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活着”,而在于“生活”。外婆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外公说:“漂亮的女人到处都是,美丽的女人却寥寥无几,希望你能成长为拥有大智慧的美丽女人。”母亲说:“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做事前想好因果,并愿意承担就可以了。”一位人生的挚友说:“豪华的大餐和街边的大饼油条都有此中的乐趣。”敬爱的复旦的我的导师说:“要爱人如己,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啊!”„„
就在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我成长着;童年时捧着一盒奶油蛋糕就像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一生的幸福,现在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成了“作一生的好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贵的尊严的好人”;原本认为“快乐”是多么吸引人的东西,可是现在却渐渐明白了:“乐”必然是“快”的,“心”却不一定是“开”的,所以“开心”成了我新的追求:过去以为对人的关怀是偶尔的问候,后来终于发现“关怀”源于恰当时刻的默默陪伴,或者是他人疲惫时的一杯清茶。这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偶获”,却成了我生命的定格。
最后证明长辈的期望都被实现了,我从小接受了一些艺术方面的培养,也从家人的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人。进入大学我本科的时候一直进行着文学、哲学和历史的研习,尤其喜欢美学和艺术哲学,当时就冥冥中感觉到自己会很热衷于一些有关玄想和冥思的东西,于是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我选择了西方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专门研读揭示一些玄奥真理的东西,自己也慢慢地学会放慢脚步看看周遭的风景。终于进入了博士的学习生涯,我选择了宗教哲学,因为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的探究,我最终发现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最后还是回归于宗教的维度,回归于一种超越性。因为个人对于玄奥事物的兴趣以及对于内在精神的好奇,所以博士的学习方向集中于基督教的经验结构。在复旦呆了很多很多年,去了香港进行基督教的研修,也去了北京探讨宗教之间的对话,下一站就是温哥华。
来到了温哥华,经历了那长长的夜,十多个小时的横跨太平洋的飞翔,我告别了我发自内心热爱和自豪的家园——上海,来体验“游子”的感受。一个月过去了,最初的新奇感、兴奋感淡却了,但更多的理性上的认识慢慢的浮现出来了。首先,我坦然的发现:我欣赏西方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和留心,对细微的生活细节的醉心享受和浪漫呈现,对他人的根本上的尊重。在面对美好自然时,我常常更感慨于片刻安宁的“发呆”,因为“发呆”就是无所思无所想无所惧无所忧,这是多么珍贵的瞬间,也算是传说中的“物我两忘”的境界的粗浅体验吧。其次,我深深地清楚了: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西方人”。我的骨髓里甚至头发根里都埋下了中国的“种子”。虽然精致的西点,漂亮的洋装,友善的笑容,希腊式的或者欧洲风格的建筑令我赞叹,但是我还是喜欢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者上海方言,还是喜欢泡饭榨菜臭豆腐干,还是怀念那种“天人合一”“低调而内敛”的风骨。最后,我也明白:要做好一个中国人,要做好一门学问,要自由而坦荡荡地享受生活,就要打开视野,更要打开心扉,要有海纳百川的肚量和实事求是的真精神。中国人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以发扬的好东西也很多。
我的内心满满地装着感恩。我喜欢温哥华的大自然的美丽,喜欢这里的人们可爱而纯真的笑容,喜欢Regent College 的Atrium里洒满阳光的温暖,喜欢许志伟老师的智者之风和大家气质,喜欢帮助我们顺利学习生活的老师们的认真和细心,喜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说得自己都好感动啊!
说一句“谢谢”,对温哥华的一切,因为在这里即将展开的半年生活将目睹我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也对我在这里结识的好朋友,我的知己,很幸运地获得了这样一份友谊,弥足珍贵。
要学习的东西好多好多,永远也学不彻底的,需要用一辈子倾心学习的就是——爱。
第三篇:爱岗敬业(陈老师)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临川四中
陈汇文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第四篇:给陈老师感谢信
感 谢 信
尊敬的老师们:
我们是成都市彩虹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家长,我们的孩子进入彩虹小学四个多月了,孩子们进步之大、成长之快、发展之好,远远超出我们家长的预期。我们感谢彩虹小学,感恩我们的老师们,感谢一年级一班的陈老师、徐老师、黄老师、涂老师、覃老师等所有老师,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想对老师们说:“老师,孩子们爱您!”、“老师,我们感谢您!”。
孩子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老师们的帮助和教导,在这130多天的历程中,孩子们知识、能力的进步超出过去的几年的总和,作为孩子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们当初选择彩虹小学有些疑虑,但事实告诉我们,选择彩虹小学是明智的,幸运的。我们认为,和其它小学的孩子们、幼儿园同班的同学们相比,我们的孩子们更优秀,进步更大,在孩子接受知识的同时,他们慢慢学会了勤奋做事,诚恳做人,他们的心态极佳、责任感、德性在逐步增强,我们付出的金钱成本最低,性价比是最好的。
在一个农民工占比达50%的学校,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获得良好发展,各种不好的习惯、毛病在慢慢得到纠正;在一个硬件设施、环境都不具备优势的学校,我们的孩子们文化学习、体育武术、手工才艺、棋琴书画、舞蹈戏剧、国学经典等有声有色,并且基本上零成本对所有学生开发,这在青羊区、成都、四
川以至于中国,又有多少人、多少地方做得到;在目前市场经济转型的氛围下,社会有浮躁功利的倾向环境下,彩虹的老师们甘守清贫育人才,淡定从容搞教育,为教育而担当。说实话,就是一部分爱自己孩子们的家长们都做不到,更没有我们的老师们付出的那么多、那么深。老师们真是不易,我们知道学校所有的老师们背后是付出了超人的精力、时间与艰辛。
我们在这里尤其要感谢班主任陈鲁娟老师,正是她的辛苦付出,形成了上下同心、家校配合的良好氛围;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共同抓孩子们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正如她在9月11日开家长会引用的一句话:“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她说:“ 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我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哪怕他(她)是最差的,希望每一个家长也要配合,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关系如何、地位如何、有钱无钱,我会一视同仁。我们始终会抓住学生学习这个牛鼻子,始终抓住以教学为中心,希望家长们多配合,有的家长们这方面意识要弱一下,一定要跟上趟,不然家长们会不习惯,甚至会比较难受”。
这几个月,陈老师一直践行着她对我们这个班的承诺,她经常加班加点,我们知道她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母亲,她的女儿也要面临升学的关键时期,也需要她倾注更多的精力,但她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孩子们身上,为一班孩子们呕心沥血,辛苦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有这样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一班的家长们及孩子们也要对我们彩虹小学的老师们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老师们对我们爱得深沉……..”。
成都市彩虹小学2019级一班全体家长
2014年1月8日
第五篇:陈老师现实表现材料
陈老师现实表现材料
陈,女,19 年 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大专学历,现任小学教师。陈老师热爱集体,热爱学生,积极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入我校年年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陈沛粧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勤垦垦,勇挑重担。近几三年主要承担新教材的教学,她虚心学习,勇于实践,辛勤耕耘,所任学科成绩不断提高。今年第一学期任教班科还获得全镇第一名,三年来,还先后三次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分别荣获镇、区的奖励。陈老师爱生如子,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坚持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致力于未来公民的素质培养。工作中坚持做到勤、严、实、活。在多年的班级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身的教育风格。二年来,所在班级秩序好、班风正,在日常教育教学秩序量化评估中一直处于领先状态,并培养出大批“文明生”、“三好生”、“优秀班队干”。我校校性活动小主持人、镇小公民标兵就是她培养出来的,这次我校评选“十佳小公民”,她班就占了三位。
陈老师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工作中她识大体,顾大局,乐于奉献,对我校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心态环境树立正气,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众基础。
小学
200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