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慢性病须知
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
慢性病补助认定及申领须知
一、初次认定的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1、4、7、10月份接收申报资料。(每周三除外)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的资料按上述时间报送至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厦3层27、28号门诊慢性病窗口;
(三)申报资料的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慢性病初审汇总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
2、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鉴定表(一式两联,个人填写),贴本人近期两张一寸免冠照片。
3、个人申报病历资料包括:(1)身份证复印件;(2)所申报病种住院病历复印件(二级以上医院2次以上住院资料);(3)门诊病历或抢救病历复印件;(4)医院诊断证明书复印件;(5)相关检查报告单、化验单的复印件。(申报资料要求齐全,否则不予接收)
3、注意事项:(1)申报资料报送复印件,因申报人员较多,所有资料都不予退还;(2)认定病种以申报的第一病种为准;(3)慢性病补助有效期两年,即被审批当年和次年,到期后请及时复审。
(四)申报认定流程
单位医保经办人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申报资料--→市医保中心进行审核认定--→单位医保经办人于申报次月20号之后,在慢性病窗口查询领取没有审批通过的人员名单。(每周三除外)--→每年12月份,单位医保经办人在慢性病窗口领取全年本单位慢性病认定人员名单。二复审认定的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7、10月份(每周三除外)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资料统一报送至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厦3层27、28号门诊慢性病窗口;
(三)申报资料的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复审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
2、认定当年的人员名单复印件一份。
3、耐药性肺结核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审时除上述资料还需提供近两年相关检查化验单及门诊或住院病历。
4、注意事项:除耐药性肺结核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外,其他慢性病种不需要再报送病历资料。
(四)申报复审的流程
单位医保经办人在按申报时间准备申报资料--→西安市医保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认定--→单位保经办人于申
报次月20号之后,在慢性病窗口查询领取没有审批通过的人员名单(每周三除外)--→每年12月份,单位医保经办人在慢性病窗口领取全年本单位慢性病认定人员名单。
三、申领医疗费用补助的流程(一)补助标准
1、补助计算公式:
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当年门诊有效发票总额-700元起付线)×70 %;
2、补助限额:一年内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不得超过本人被审批病种的最高限额。(限额以当年文件公布标准为准)
(二)补助流程
单位医保经办人于次年元月根据年底慢性病认定人员名单,收集个人当年门诊费用票据和处方——→统一填写《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和《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汇总表》——→于次年2月至3月将票据、处方和相应表格报送市医保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厦27、28号慢性病窗口),领取门诊慢性病费用收据——→次年六月份以后凭慢性病费用收据在基金支付窗口领取补助费用——→将补助费用发放给个人。
(三)注意事项:
1、单位医保经办人收集发票时注意:(1)医院发票需
对应处方,药店发票写清楚药名和单价可不附处方(2)检查化验费需附检查化验报告单和发票;(3)必须是当年发生的检查治疗发票。(4)个人账户刷卡发票不再报销;(5)医保报销范围外的费用票据(如挂号费,担架费等)不予报销。
2、单位医保经办人应认真填写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及补助费用汇总表,对填表错误的,将退回重新填写上报。
二O一一年六月七日
附:
2011年度门诊治疗慢性病补助最高限额标准
第二篇:慢性病申请须知
东海县职工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材料
1、慢性病审批表(一式两份,个人填写基本信息,主治医师填写慢性病名称和简要病情并签字,医院医务科盖章)
2、门诊病历复印件
3、诊断证明书复印件
4、出院记录复印件
5、相关检查报告单、化验单的复印件
东海县职工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材料
1、慢性病审批表(一式两份,个人填写基本信息,主治医师填写慢性病名称和简要病情并签字,医院医务科盖章)
2、门诊病历复印件
3、诊断证明书复印件
4、出院记录复印件
5、相关检查报告单、化验单的复印件
第三篇: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须知(模版)
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须知
一、根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自治区区级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治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劳社医字[2001]52号)和《关于增加自治区区级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的通知》(新劳社医字[2003]14号)规定,慢病处方本是参保职工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的凭证。参保职工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必须出具医保lC卡和慢病处方本。
二、定点医疗机构接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应认真填写慢病处方本所要求的各项内容,以备审核。
三、参保人员发生规定的14种特殊慢性病门诊的治疗、检查和检验项目费用,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统筹支付用药范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范围之内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予以支付部分费用的标准为:
1、药品费。参保人员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用药,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统筹支付用药范围》甲类药品品种的费用,不分医院等级,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属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品种的费用,个人先自付10%后,再按参保人员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支付。
2、治疗费。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准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费用,不分医院等级,参保人员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属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费用,参保人员按相应的诊疗项目个人先自付20%、15%、10%后,再
按参保人员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支付。
3、检查、检验费。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准予支付费用的检查、检验项目费用,不分医院等级,参保人员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属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检查、检、验项目费用,按相应的诊疗项目个人先自付20%、15%、10%后,在500元(不含本数)以内的,个人支付30%,统筹基金支付70%;在500元(含本数)以上800元(不含本数)以内的,个人支付40%,统筹基金支付60%;800元(含本数)以上的,个人支付50%,统筹基金支付50%。
四、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须个人支付的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直接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五、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结算办法,仅针对经确认的特殊慢性病本病的用药、检查、检验和治疗项目。特殊慢性病患者的其它疾病费用按一般门诊费用处理,六、特殊慢性病患者要妥善保管慢病处方本,防止丢失,慢病处方本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七、慢病处方本每年审核一次,患者死亡或经治疗病愈后,慢病处方本要及时交回医保中心。
八、我院医保门诊慢性病开药规定
(一)门诊慢性病处方诊断要明确,书写规范,病人各项基本信息填写完整。
(二)不同的慢性病种类应分别开具处方。
(三)一次门诊慢性病处方为一周药量。在处方上写明“一周药量”标识后,可直接记帐(包括口服、静脉、肌肉注射)。
(四)医生根据前一张处方,若慢性病患者前次开具药物未服用完,不得再次开药。
(五)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开具7天药量,抗生素开具3-5天药量。
(六)慢性病须专病专药,不得开具与慢性病无关药品,不得在慢性病本上开自费药。
(七)慢性病本仅限相关专科医生开具处方项目(药品、检查、治疗),其他科室医生不可超范围行医。
(八)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以一张处方治疗一种疾病为主,一次处方量一般七日量,对长期服药或遇节假日的患者可开具两周药量,并由开药医生所在科室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签字后方可刷卡拿药。
(九)出差或探亲患者在出示单位证明或飞机票、火车票并在处方上注明药量的多少及开药原因,得到医保办公室签字确认后最多可开具一月药量。结算发票上需附相关证明复印件后方可刷卡结算。患者无法提供证明时医生不得开具1个月药量。
(十)门诊收费科协助医保科监督门诊慢性病处方,遇到违规现象,坚决不予记账结算。
九、我院门诊离休人员红本开药规定
(一)一周记账一次,每次开具7天药量。一张处方最多书写两个诊断、开具药品不得超过5种、金额(包括检查和治疗费用)不得超过300元。
(二)除急诊外,一次记账最多不得超过两张处方。
(三)如遇特殊情况需开具两周药量或药品的单支、单盒、单瓶价格超过300元必须由干部保健中心指定人员签字后方可记账。
(四)针剂(包括肌肉、静脉等)一次最多开具7天药量。
(五)抗生素一次最多开具3-5天药量。
(六)不可用红本在门诊进行体检,但可根据患者病情做相关的检查,每次可开具1-2种检查项目。
(七)铁路离休红本一次记账不得超过300元,一个月累计不得超过1000元(包括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
第四篇:职工医保与慢性病须知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须知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征收
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构成,分别核算,分别管理,不互相挤占、透支。个人帐户用于医院药店门诊购药或支付住院发生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统筹基金部分用于支付住院基金承担部分。
2、各参保单位每月报《泽普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增(减)变动表》及相关变动资料,于1日至20日到社保局缴纳当月医保费,单位缴费到位,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划帐处理。参保单位连续三个月无故不缴费的将停止医保待遇,待遇停止期间发生的一切医疗费用由参保单位自己承担。参保单位不按时申报增减变动的,视为无变动,社保经办机构均按上月情况进行征收。
3、在职人员缴费基数下保底,上封顶。申报工资低于社平工资的以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申报工资高于社平工资的3倍的以社平工资的3倍作为缴费基数;申报工资在社平工资和社平工资的3倍之间的以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4、缴费:
在职人员:单位部分按缴费基数的6.5%缴费,个人部分按缴费基数的2%缴费;退休人员:单位部分按缴费基数的6.5%缴费,个人不缴费。
5、个人帐户:
在职人员:单位缴费部分按年龄段划入:30岁(包括30岁)以下按缴费基数的1%划个人帐户;31至45岁按缴费基数的1.5%划入个人帐户;46岁(包括46岁)以上按缴费基数的2%划入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退休人员:退休人员个人帐户,按4.5%划入。
表一: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及个人帐户比例
1、统筹(住院)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住院时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统筹(住院)基金设置起付标准和一年内最高支付限额。
2、参保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得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求助待遇。
①未经批准到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就诊的;
②未经批准自行转外就医的费用;
③因自残或本人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④施行美容,先天性残废矫正治疗的;
⑤医疗事故,交通肇事发生的医疗费用;
⑥国家,自治区和喀什地区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它情形。
3、起付线标准为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为100元,县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为200元,地区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为400元,三级定点医疗机构600元。起付线在每个参保第一次住院时一次性扣除,参保职工第二次住院的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如果高于第一次住院定点医疗机构的,须补交差额部分的起付线。低于起付线的的医疗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4、按照保障基本医疗的原则,特殊医疗和特殊检查、治疗个人先自付10%,乙类药个人先自付5%,特殊材料个人先自付20%后,再按规定标准支付。
5、参保人员就医坚持遵循逐级转诊转院制度,在统筹区域内转诊转院的,直接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即可;转往地区以外的上级医疗机构的,必须经由地区指定
1医疗机构(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农三师、十二医院)出具转院证明方可;自行转诊转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患者自行承担。
①转外就医只限上级一所医院或专科医院,必须是国家公立医院。
②转外就医时间一般不超过30天,最长3个月,超过3个月的需办理延期手续。③转外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先负担5%,剩余部分再按在职、退休和医院等级报销。
④参保职工因公差、学习、经批准探亲期间患病就医,必须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在10日内电话告之社保局备案或由用人单位到社保局办理有关手续。
⑤参保职工长期派驻外地的以及退休后异地安置人员,可在当地选定4家定医疗机构,并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⑥转外就医人员,在就医终结后需凭就诊医院收费单据、结算清单、出院诊断证明,转诊转院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销。
6、急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支付的,由个人现金支付。急诊直接死亡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先扣除个人账户余额,剩余部分按统筹规定予以报销。
7、白内障病人门诊手术治疗的费用可纳入统筹予以报销(不含门诊检查)。
8、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并不等于统筹实际负担金额,是符合医保政策规定个人自付和统筹支付两部分合计50000元。在统筹中间或年终参保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实际参加的月份进行结算。如某单位2008年8月参保,该单位职工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的最高支付限额只能按50000÷12×5=20833元享受。
9、参保人员退保或停保(死亡、辞(职)退、解除劳动合同、调出本统筹区等),医保待遇终止,单位经办人员交回其医保卡;个人帐户如有结余,提供相关手续,社保经办机构退还个人帐户余额。
应支付额=(医疗费总额-起付线-特检特治、乙类药自付部分)
×(相应金额、在职或退休及医院等级报销比例-转外就医5%)
三、大病医疗救助
大病医疗救助是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都要参加加大病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金由参保职工个人缴纳,(含退休、在职人员)每人每月5元。大病救助金由用人单位按年一次性交纳。大病医疗保险最高保险额为15万,参保人员一年内住院累计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后开始享受。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按90%予以支付,超过10万元以上部分按95%支付。
四、公务员医疗补助
1、范围:符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其他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审判
2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2、来源: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按拨付。缴费标准以公务员上工资为缴费基数,按缴费基数的3%按月与基本医疗保险一同缴纳。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要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单独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
3、使用:①补助基本医疗参保人员的门诊费用,补助标准为:按上个人工资(或退休工资)的1 %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②其余部分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
4、国家公务员发生的医疗费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其应自付部分超过本人年工资收入5%,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全额补助;国家公务员发生的医疗费超过基本医疗最高限额5万元,进入大病报销后,大病自付部分由公务员医疗补助按80%的比例进行补助。
五、门诊特殊慢性病
1、我区开展门诊特殊慢性病有以下十二种:(1)各种恶性肿瘤;(2)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3)糖尿病;(4)肺源性心脏病;(5)慢性支气管炎;
(6)高血压二期以上(含二期);(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脑血管意外后并发症及后遗症;(9)精神病;(10)白血病;(11)肝硬化;(12)红斑狼疮病
2、特殊医疗和特殊检查、治疗、乙类药,个人先自付10%后,统筹基金支付70%;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进行透析治疗所使用的一次性耗材,个人先自付20%后,统筹基金支付80%。
3、按病种设定内最高支付限额:(1)各种恶性肿瘤:5000元(2)慢性肾炎:1200元,肾病综合症:3000元,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8000元,透析治疗及肾移植后抗体排异用药的,透析费用、药品费用50000元;(3)糖尿病:2500元;(4)肺源性心脏病:2000元;(5)慢性支气管炎:1000元;(6)高血压二期以上(含二期):1800元;(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000元;(8)脑血管意外后并发症及后遗症:2500元;(9)精神病:2500元;(10)白血病:5000元;(11)肝硬化:2000元;
(12)红斑狼疮病:5000元。
4、参保人员患特殊慢性病的,根据喀劳社字[2008]57号《关于办理部分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的通知》的要求和程序申报,经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认的发放《门诊慢性病治疗医疗证》,《门诊慢性病治疗医疗证》每年审核一次。
六、其他注意事项
1、医疗保险卡是参保职工看病就医的重要凭证,请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住院须身份证配合使用(无身份证的必须出具单位证明),由统筹(住院)基金和个人按规定承担。
2、参保人员可到社保局查询本人的个人帐户及费用支出情况,或者电话咨询。如需修改密码可携带医保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或社保局进行密码的修改。如果忘记修改后的密码,请携带医保卡及身份证(或身份证明材料)到社保局清除医保卡密码。
3、医疗保险卡如有遗失,请携带身份证及时到社保局挂失并办理补卡手续,启用新卡,原卡作废。医疗保险卡如有损坏请及时交回原卡,凭单位证明到社保局办理补卡手续。医疗保险卡的信息如有错误,统一交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局进行修正。
基本医疗保险业务联系电话:0998-8242621,如有其它疑问请及时联系。
第五篇:慢性病教案
“慢性病”防病知识教案
小学生常见的“慢性病”有近视、龋齿、贫血、肥胖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一点。
一、预防近视:
学生患近视有内因和外因多种因素。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慢性疾病以及其他眼病也可使视力减退,而学生负担过重,读写姿势不端正,忽视用眼卫生,采光不良以及体质衰弱,不合理饮食是学生近视发病的主要因素,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认真听老师讲,提高认识。
2、学生一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读写姿势要端正,注意用眼卫生,做到“三个一”“三要三不要”。
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并且要认真做到位。
5、每学期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并做好统计工作。
二、口腔卫生保健
龋齿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疼痛,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功能。影响生长发育。
致病因素 主要由细菌,糖类食物和机体的抗龋能力三者作用。预防措施:
1、注意口腔卫生,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正确刷牙方法——竖刷法,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刷牙最佳时间是饭后3分钟,定期更新牙刷;
2、合理营养,增加机体和牙齿的抗龋能力,多吃豆类、乳、蛋类、芝麻、鱼虾及含钙质较多藻类、限量饮用糖类食物饮水;
3、药物防龋 主要指氟化物防龋(例:用含氟牙膏刷牙);
三、沙眼防治 沙眼是慢性传染性眼病
致病因素:通过接触传染,凡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专用物品都可传播。预防措施:
1、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习惯,使用的手帕、毛巾要干净,勤洗手,不用手衣服或不净手帕擦眼睛;
2、治疗沙眼患者;
3、定期检查。
四、贫血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份,人体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预防措施:
1、多食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禽、蛋黄、豆类等
2、合理营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就餐不挑食不偏食
五、营养不良与肥胖 预防措施:
1、合理营养
2、加强体育锻炼
六、课堂小结
今天讲的,同学们能记住吗?不仅要记住,还要有实际行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