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教育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的青春期提前了。虽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已经有了关于青春期方面的初步知识。但是关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这就造成了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与心理成长不一致。少数处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由于自身性格、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叛逆。他们不爱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惹事生非,不听父母老师的劝导,我行我素。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教育,父母、老师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究竟需要什么。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欢幻想、希望自立、渴望被人认可。但现实与他们的期望往往差距很大,他们的新潮、标新立异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他们的“自我”得不到认可,他们的困惑得不到解决,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们表现叛逆。此外,以下几方面也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一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压力过大。二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从小到大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三是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的困惑、需求得不到及时帮助;有的夫妻离异后,孩子跟祖父母生活,父母对孩子关爱不够,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阴暗。四是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五是对未成年人上网监管不力,孩子上网或玩暴力游戏,或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教育青春期孩子,家长不能只根据自己的经历、思维、观念,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和他(她)对话、交流。多关爱,少责骂,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沟通、交流必须有共同语言,殊不知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很快,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不断更新。看到“亲,屌丝,有木有”时,不懂其含义;不知道王珞丹、罗志祥、林书豪是谁;不会玩QQ游戏、不会发微博,说明你落伍了,需要学习,增添新知识,转变旧观念,这样你才有可能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才有可与青春期的青少年沟通,才有可能寻找到教导叛逆青少年的方法。
第二篇: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都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或老师。孩子处于叛逆期是家长最头疼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下面小编来和大家谈谈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教育问题~
每位家长也有过青春叛逆期,或许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那么明显,自己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更理解孩子,找出问题的所在。
家长的指责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青春期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难免会犯错。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太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犯错后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批评,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甚至对父母产生反感。
作为家长,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遇到不愉快或委曲的事情,父母应该给予安慰。
对于同一件事情,你说得越多,越是唠叨,孩子会越烦躁,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允许我做,我就越要做”的心理。
对于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家长应该让他们试着去做,给予他们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感悟成长。
父母应该多理解孩子,对孩子多些宽容。然后再耐心告诉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对这样做的原因。要杜绝简单的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意见。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值得每个父母深思。
只要彼此相互信任、顺畅交流,父母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引导他们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叛逆期,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家长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段关键时期~
第三篇: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怎么办范文
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怎么办?
父母若发现孩子有逆反心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化解: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儿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儿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做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第四篇:青少年叛逆心理
青少年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叛逆心理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们在一起交流!有时候我非常羡慕你们,青春、叛逆、冲动、单纯„„是你们的代名词,你们的世界是那么的辽阔,那么的无忧无虑;有时候,我又很同情你们,世界的博大,交往的信息化,使得你们往往又会陷入本不该属于你们的无奈与忧愁!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多数同学都会感到不适应,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由于自己不适应环境,接踵而来的问题往往会令你们困惑不解,应接不暇。在适应这个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谁不希望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呢? 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中学阶段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等等,这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那么当老师问你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你自身有哪些变化的时候、你烘箱又答不上来,下面老师来说说在你们身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也就是咱们说的不自信,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不管有什么活动都不敢参加,总是怕自己会表现不好等等。
2.唯我独尊心理
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大家在家里什么事都是由着你家来,来到学校这个集体里还是想什么事都听你的,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他却从不去关心别人。(比如说发间食的时候,总是自己抢大的苹果)。
3.逆反心理
这个逆反心理的表现比较多,长辈越不让做什么,他就越去做。4.迷恋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有的中学生自制能力很差他们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迷恋上网络,有一个学生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迷恋上了网络,呆在网吧里几天几夜都不出来,学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来在一个很隐蔽的网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疯了似的,总往网吧跑,最后只好辍学在家。网络固然是个好的东西,那要看你是怎么样去利用它。
8.考试焦虑
现在考试焦虑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表现为: 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 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据调查,在中学生中,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18 %。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以上是老师简单的总结的几种心理问题,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这些心理现象在日常中的具体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可以对照这些现象在你自己的身上存在哪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在我们青少年身上体现最明显,最普遍的逆反心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
叛逆心理是你们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你们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疏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王某上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兼少先队中队长。有一天上午,他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王某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这个小朋友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几脚之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并用红领巾将自己吊死在窗框上。
还有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极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那么这种叛逆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的时候,就觉得他们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父母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父母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厌恶父母,对他们不理不睬、冷眼相对。其实这样是分不出谁输谁赢的,结果只是我们拿了父母和自己的错误对自己进行惩罚,对父母进行伤害,让自己和父母都很伤心。
叛逆心理是青春期每个孩子都存在的,这种心理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其表现的形式也并不是相同的。所以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有些同学可能都没在乎的一种心理现象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下面我们来说说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
如徐力杀母案。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悲剧。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上高中二年级、17岁的少年徐力,因忍受不了母亲要他“学习、学习”的唠叨,竟残忍地用锤子把母亲活活打死!
4月29日,金华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徐力有期徒刑15年,后改判12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里他把重重的铁锤砸向自己的母亲的呢?我向当事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他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打得是自己的母亲,事后他一定会非常的后悔,可是已经晚了。
2013年2月20日,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鸣在家里玩游戏,母亲看那么晚了就批评了他几句,结果他一气之下就走了。父母苦苦寻找了很多天都没找到。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像这种离家出走啊,和父母怄气不吃饭啊,还有就是因为家里是两个孩子的同学,又是因为父母可能有些偏爱弟弟妹妹啊,从而造成了某些同学更加强烈的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的状态,其产生是有着时间长度限制的,所以在此过程之中着急是不解决问题的,而认为逆反心理不是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要让其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去寻求帮助,进而解决心理的困惑。下面介绍几种:
(1)要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啰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
(2)要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的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是有助于带来交往的双赢。
(3)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要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青春期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呢?有一为智者说过这样四句话:
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比如,有些同学善于欺侮别人,话一定要在别人的话上面,你试着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你是什么感觉。
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抽烟,总认为自己抽烟的样子一定很酷,到底是不是很酷呢,这里我不做评价,你只要看一看哪一个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抽烟的摸样是不是很酷你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自己就会明智许多,许多问题也就想开了。
智者的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一下,要同情别人的不幸,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富有善心的人才是心灵的富裕者
智者的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说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不要侵吞他人的财物。
智者的最后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创造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祝愿全体同学都能够成为心理健康,心灵充实,生活幸福的人。
第五篇:青少年叛逆-青少年叛逆心理
一、青春期的特点
通常把十一二至十三四岁称为少年期,十四五至十七八岁称为青年初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合称为青春期,即初中和高中阶段。
青春期的到来,对于中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下几种最为普遍:
渴望孤独
早在婴儿期,婴儿就希望与别人在一起,个体的这种欲望在小学阶段的“伙伴年龄”达到了顶峰。到了青春期,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学生不再和同伴玩,而从群体中退缩出来,离群退出时,常会发生与朋友争吵,以及友谊破裂的事。他们常单独地在房间里打发时间,有时候会突然的很不想参加家庭的活动,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十一二岁。
反抗心理
青春期与父母冲突最厉害的时期在十二三岁。
第一反抗期,三岁左右,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别人帮忙就生气,这是自主性发展的缘故。
第二反抗期,常与父母发生争吵、冲突,这种冲突有时候会导致纠纷而使中学生情绪不好,心情黯淡,甚至引发离家出走的念头。学生反抗父母的情绪有时会表现得非常强烈,他们的口头禅是“啰嗦”、“少管闲事”或用力关门,致使父母担心或生气。
独立自主
青春期代表着自主性的独立发展,也称为“自我觉醒的时期”。自主性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由于这时是自我的萌芽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个人思想还未成熟,无法顾及到对方,所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以表现出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与心情的特点。
年龄小的孩子看不到父母就不安,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从心理上开始脱离父母亲,这叫做“精神上的断乳”,任何人在此时,都会逐渐脱离家庭而独立,去寻求自己的生活。
友谊交往
逐渐克服团伙的交往方式;朋友关系在中学生活中日益重要;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二、逆反心理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其实质是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的不遵从。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与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三、叛逆心理的成因
1主观方面: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心理受挫
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性,总希望教师、同学重视、赏识。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心理受挫,就可能发牢骚、闹情绪,甚至而用“非常” 方式需求关注。
好奇性驱使
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性,总想解开他们的“神秘面纱”。探个究竟,看个明白,亲身体验一下,往往事情越有阻挡,对学生就越有诱惑力。
性格因素
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任性,常以自我为中心,爱耍小脾气,听不进不同意见,拒绝有意帮助、自控能力较差。
2客观方面
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子女性格、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父母对于子女过分溺爱或过于专制,可能使孩子产生任性、反抗和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教师态度
教师教学缺乏民主意识,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教学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性,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班风不良
有叛逆心理的学生相互感染,进取目标受挫。
四、叛逆心理的表现
1、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2、评判性 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现象;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现象不接受和不理解。
3、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作,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现象和行为上的违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能使他们动情。
5、阶段性 青少年的叛逆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认知能力和生物性适应能力增加阶段;心理认知能力上升,评判能力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他们不在盲从权威,对权威的代表,教师、家长开始置疑,叛逆行为表现开始;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表现为对自我评判结果的维护,维护判断就是维护自我,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尊心的表现。叛逆常常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出现。
五、叛逆心理的教育对策
心理疏导法
疏导的关键就是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 创设一种情境,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受压抑乃至反抗的情感原因, 把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内心平衡。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要抓住逆反的“症结”所在,在“疙瘩”处设法使招,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使学生想得通并愿意接受教育;二要切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脉搏”, 给予科学合理的疏导,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了解自己、关心自己、重视自己。唯有此, 他们才能改进自己的不足, 与教师默契配合。
心态契机法
学生心态是指在外部刺激和主客体作用下, 学生对外部刺激和自身状况所表现出的心理反映状态。它明显表现为某种情绪和心理倾向, 反应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气质、性格及其心理变化的态势。教育者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心态变化, 特别是对消极心态要把握诱因, 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利用适当时机, 即在学生希望进步、愿意解决矛盾情况下晓之以理, 促其感悟, 使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心态, 将逆反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改变氛围法
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 使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感受到气氛的和谐、师生关系的融洽、集体的温暖, 进而自觉融入和谐的氛围中。教学中, 若因为教师教学方法死、课堂气氛沉闷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程序, 改变教学方法, 机智地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 重新鼓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 逐渐淡化和消除逆反心理, 从而有效地学习。
分类指导法
即要根据学生不同知识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及需求给予不同对待, 使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和区别性。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的逆反心理, 教师要对症下药, 区别对待, 这样学生逆反心理的消除才能落到实处。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身教法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受教育者时时刻刻对教师、对长者进行观察乃至模仿。他们听了你课堂上的说教之后, 往往要同你日常生活中的言论、行动相比较。我们知道, 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成熟性和判断力, 他们也逐渐学会“听其言”、“观其行”。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说得头头是道, 而自己的行为表现却十分落后, 那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会逐渐降低。今后, 他说得再娓娓动听, 学生也会不屑一顾, 望而生厌。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