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给孩子压力所带来的罪过
家长给孩子压力所带来的罪过
中国自古便有“苦读”之说,发展至现代,这种“苦”越来越多,越来越浓。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千年夙愿,现在又加上了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就业压力。当代家长感同身受,面对压力,如临大敌。但毕竟是“使不上劲,跟不上遛”,只能殷殷期待集于一身。传递到孩子身上,却变成一个个无形的巨大包袱,压在柔弱的肩膀、稚嫩的心头。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浩荡爱意的由头之下,这些父母却犯下了一个又一个错误。
一、因果倒置,扼杀成长的快乐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成长的本质是不断地进步。而进步,本应伴随着快乐。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却异常地沉重,所有的孩子无比的辛苦。这样的状况之下,他们没有快乐可言。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堪重负,选择了逃避、叛逆,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谁之过?为父为母者,难逃其咎。
让我们看看朱爸爸、朱妈妈是怎样做的吧。“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他才能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朱成妈妈如是说。她看事情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似乎因果颠倒。别人以为,学习好了,以后有了好前途,父母、孩子才能快乐。而她的理解是,只有孩子快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有好的前途。
因此,在朱成的家庭教育里,“快乐原则”一直贯穿始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并不苛求她做个完美孩子,也不要求她达到怎样的程度或高度,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女儿快乐成长。
那么,怎样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朱成父母给列出的是这样的药方:
1、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朱爸爸、朱妈妈都让女儿掌握主动权,让她自己选择最能获得快乐的项目来进行。当她征求他们的意见时,我们每次都会这样问她:你选择这个感到快乐吗?如果女儿回答“是”,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的选择。
2、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朱成的家是充满欢乐的。每天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喜欢说开心有趣的事,绝不把外面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带到家里,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3、如果孩子不高兴,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看看是否教育方法不对,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绝不会轻易就责备孩子。回顾女儿的成长历程,朱成的爸爸妈妈可以很开心地告慰自己:他们不但给了女儿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也让她的学习生涯始终充满了乐趣和温暖。
二、恐吓与责骂,决不是教育
中国父母,即便自己连块铁都不是,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恨铁不成钢”,因为那 “都是为了孩子好”。
即使是脾性温柔的中国父母,也经常以此恐吓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不温柔的父母,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则会怒其不争,义正辞严地对孩子责骂。
我们确定,这不是教育。绝对不是!这仅仅是恐吓,是威胁。
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抵触,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这不是我们想给孩子们的情绪。
为什么不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支持呢?让他们对未来多一些憧憬?
朱成妈妈说:“如果女儿决定去做一件事,我们都会全力去支持,为她喝彩,为她加油。”朱成爸爸说:“家是孩子诞生梦想的地方,也应该成为她实现梦想的起点。”
不光在学习中,而是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朱成的父母给了她太多的喝彩与掌声。朱成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经常会有机会在各种场合表演。无论什么场合,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有女儿的节目,朱爸爸、朱妈妈都是最忠实的观众,陪着女儿一起去,在台下为她喝彩加
油,有时候甚至还一起同台演出。用他们自己话,他俩就是女儿的头号“粉丝”。在学习中,夫妇俩更是如此,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样的“幸福拉拉队”,一定是朱成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拉拉队,鼓舞她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她更自信、更快乐。
三、赢得起、输不起,“放下”才能前进
“向上看,向前看”,这是中国人的口头禅。见贤思齐,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在孩子本身已经过于在乎自己位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给孩子松扣气。
学习之道,贵在有张有弛。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会紧张,会失去正常的学习与反应能力。时间久了会神经衰弱,甚至崩溃。但很多家长不懂这一点,唯恐压力不够,把孩子逼得没有回头路。长此以往,孩子真的输不起、放不下了,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全线崩溃。
因此,睿智的朱爸爸、朱妈妈一直让女儿学会“往下看”。因为他们担心,太优秀的女儿习惯了领先,却经不起挫折。他们常对朱成说,不需要朱成做一个完美的孩子,“要感谢天敌,感谢对手,感谢困难和失败,让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努力的方向,做一个快乐的强者。”对他们来说,乐观的态度、健康的身体比全A成绩更让我们欣慰。
让孩子学会“向下看”,而不是事事要求他做到最好,这是给孩子的减压之宝。
四、南辕北辙,忽略兴趣的作用
很多家长会为了给孩子增加“一技之长”,给孩子报很多班,请一些家庭教师。学钢琴、学美术、练舞蹈、练书法……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家长觉得,这样会给孩子的前途增加一些砝码。
如此功利的一技之长,必然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也许本身还对某些事物很感兴趣,但当这种东西作为一种负担、一项任务压在他们的身上,所有的不爽和抵触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朱成爸爸说:“多一种兴趣,就等于多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因此,他也想让朱成多打开几扇窗口。但是,他和朱成妈妈一样,没有把这当作成功的砝码,而是增长知识的方式。朱成小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特长辅导班远没有现在普及。当时朱爸爸、朱妈妈知道:要让孩子快乐,就不能让女儿一味死读书,变成一个书呆子式的学究,而要鼓励她全方位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因此,我们想方设法帮助女儿联系各种兴趣班,让女儿去接触各种艺术:绘画、音乐、舞蹈……
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做违背心愿的事情。他们让孩子全方位地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让她“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纵容”下,朱成虽然最后并没有选择艺术之路,但是她在小时候培养的艺术爱好却一直陪伴着她。直到现在,她仍然会在空闲高兴的时候来几句京剧、越剧、豫剧,她还当过哈佛学生舞蹈艺术团的义务教练。在哈佛大学艺术节期间,她表演的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扇子舞”迷倒了众多哈佛师生。
五、急功近利,不懂得循序渐进
俗语,一口吃不成胖子。可是一旦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总是“贪吃”。成绩不好的,想让孩子一下子上来,已经挺好的,想让孩子的优势更大一些。因此,孩子的头上,便有了很多“大跃进”似的目标。
朱成上学的时候,也有目标:只追前一名。这是她妈妈给定的。夫妇俩认为,人生没有目标不行,但是目标太高也不行。不谈远大理想,但要有近期目标,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十年前,朱爸爸、朱妈妈没有想到女儿会考上北大;六年前,我们没有想到女儿会入学哈佛并拿到全额奖学金;三年前,我们更不会想到女儿会三进哈佛,并当选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
在朱成家里,爸妈不和孩子谈“远大”的理想。他们担心一谈理想,首先容易让孩子走进思维的死胡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结果忽视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开心了,不快乐了,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人生有很多的变化,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更是随时在改变的,很早去固定、去画好框框没有必要;其次,在他们看来,远大的理想太“远”了,离孩子的生活非常遥远,与其这样,倒不如对孩子提出近期目标,让她以务实的态度来做更切合实际。
他们给朱成定的目标,就是“量身定做”。所定的目标就比自身的能力稍微高一点点,也就是俗话说的,“踮个脚尖就能摸到”。他们不会定一些需要“跳”起来才能完成的目标,他们说,说不定一“跳”,不小心就伤筋动骨了。
六、釜底抽薪,牺牲健康换分数
朱成妈妈是个医生,她说:“对孩子来说,什么都可以输,但是输不起健康。如果失去了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多数家长不是医生,但健康的重要性应该还是懂得。但可惜,他们没那么做,宁肯暂时牺牲孩子的健康,只为了分数。他们有理由,学业繁重啊!无可奈何。
还是看看朱妈妈怎么给女儿健康体魄的吧。朱成有很强的健康观念,还要归功于妈妈的职业病。妈妈是个医生,看过许多的病人,有的年轻而富有才华,但是却因为生病而失去了一切,所以对孩子的健康格外重视。所以经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就是:“可以考试不好,可以分数不好,但是身体一定要好。”
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开始从很琐碎的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培养女儿健康的生活方式。“成成,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有助于慢慢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成,看了半天电视了,眼睛多累啊,该让它休息休息了,做做眼保健操。这样它才会更加明亮。”“成成,坐的时候背要挺直,否则老是弯着、弯着,就会变成小驼背了。”……
此外,她一直督促女儿保证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时间。一家人可以经常去散散步、郊游等。在女儿学习的时候,他们规定她四十五分钟之后,一定要出来休息一下。女儿形成了习惯,就自觉地出来休息十五分钟,边听音乐边跳舞,或者吃点东西喝点水。习惯养成之后,即使是在临考最紧张的时候,她也要准时出来休息一下,活动活动。当然,这时候已经不需要闹钟了。
七、忽视综合素质,搭建学习的空中楼阁
很多孩子,正在逐渐失去学习以外的生活能力。所谓生活不能自理,绝非危言耸听,心理脆弱、思维模式单
一、见识短缺就更普遍了。家长们都认为,让孩子拿出所有的时间来学习,至于其他的,以后可以弥补就是。殊不知,孩子的综合素质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朱成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却没有独生子女身上的娇气。朱爸爸、朱妈妈克服孩子娇气的办法,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增强她的抗挫能力。如今,女儿与他们隔着太平洋,但他们却很少为她担心。因为早在之前,他们就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甚至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让她去锻炼。初中的时候,朱成就形成自立、自强,拥有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记得朱成很小的时候,就闹着要自己吃饭。那时,他们经常被女儿的笨拙样逗得哈哈大笑。每次笑完之后,总不忘夸奖一句:“成成是个好宝宝,都会一个人吃饭了。”
就是这样的赞扬,让朱成从小有了独立自主的动力,如今,更是将其发扬光大,把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宽。
综上,当做父母的面临孩子上学、就业的压力时,首先要自己稳住阵脚。要科学地分解压力。该让孩子承担的,就赋予他;不该让他承担的,就为他挪开。成长本身,充满着乐趣,又何必让孩子无端品味那些沉重与艰辛呢。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理性和有智慧的父亲母亲吧!
第二篇:家长应不应该给孩子太多压力?演讲稿
家长应不应该给孩子太多压力?演讲稿
邵智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特长辅导班,不但要求他们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希望他们在每一个特长中都能有优异表现。那么家长应不应该给孩子这些压力呢?
我认为家长不应该给孩子们这些压力。
很多家长说:“我给孩子这些压力是为了让我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条件,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现在的孩子工作日在学校学习,周末比工作日更加的忙。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喘息。难道家长们就因未来使孩子们的童年在压力和题海中度过?
我曾经看过一个漫画,学生被一座大山压倒在地上,大山指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以及学习生活的压力。学生被大山压得满头大汗,这难道不是现在大多学生的现状吗?
有人说:“给孩子们这么多压力也能变成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然而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学生承受不住而跳楼自尽。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可以看出家长给孩子施加的压力没有使他们获得动力,恰好适得其反。所以,我认为家长不该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有一个朋友,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送去了舞蹈班。上一年级,她学习了书法,四年级,她又去学习了钢琴。仅仅11岁的她周末的行程已经被排满。她的童年似乎就是在这样一个无休止的学习和压力中度过的。进入初中,学习压力增大,以及每周的特长辅导班使她身心疲惫,她甚至开始厌倦学习,只把学习当作应付老师,家长的任务。家长对孩子的压力没有成为一个动力,孩子们反而因此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各种特长的兴趣。其实孩子就像一把沙子,家长抓得越紧,给他的压力越大,沙子反而漏的越快,尤其是对于我们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曾经有专家说过太大的压力对于孩子成长是不好的,适当的压力可以给孩子一个动力,然而过度的压力会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影响,Although it is normal to what successful children.it is even important to have hapyy children.所以我觉得家长不该给孩子们太大压力。
第三篇:怎样才能缓解高考所带来的压力呢24?
怎样才能缓解高考所带来的压力呢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小故事:
我有位同事是一个大一孩子的母亲,两年前年这个时侯,感觉天好像要踏下来了似的!她家的孩子从小就冰雪聪明,从上幼儿园起从没让她操过心,一直是班上的活跃人物,父母亲戚也都寄于厚望!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能上中央财经大学!本来对于她家小孩来说上这个大学完全没有问题,可是在她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高考临近和家人寄于她的厚望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导致了她的状态非常差,后期的成绩一直下滑。辛辛苦苦十年寒窗的苦读为的就是这几个月的高考,这时她女儿却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是考前焦虑症,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差,压力太大!
高考在即,半途而废了做家长的也不甘心啊!后来吃了很多药物可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没能正常参加高考!唉,真是人生多变啊,高考的事给了她女儿很大的打击,后来带着她奔走了好多家的医院,大夫只是说压力大,要好好调养就行,并给开了一大堆补脑及消除抑郁的药物,可是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并没有见效,我又在同事朋友还有网上查找一些偏方也都无济于事,后来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吃什么食物也能缓解焦虑,比如多吃含钾丰富的各种豆类、菌类、紫菜、虾及海鲜等可以多吃核桃、芝麻、桂圆(补心)、天麻、莲子等等,不能压力太大、焦虑不安的情绪,对大脑不利。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供氧量。注意补充睡眠,同时可服用健脑丸。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家叫北京鑫润康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提高记忆力的饮品,就去咨询一下,经过氨康源的客服介绍说是:可以缓解头昏、疲劳压力、提高大脑思,提高记忆力的饮品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可以情绪不稳定可 能是缺少某种营养,再加上这款产品还有消除抑郁的作用!还说她们正在在做免费试用的活动,可以申请的,于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申请三盒给女儿喝,当时就想吃药不也是吃吗?这里面还含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呢?又是纯天然蜂王浆提取出来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对高压力生活的人有着消除紧张情绪,集中注意力,提升思维敏捷度,提高记忆力的作用!这样我就放心了,这样一个疗程下来,她感觉女儿的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像之前那样整天无精打采的。并且主动提出要重新复习高考,目标是中央财经大学!后来又去网上订购了几盒,恰巧的是赶上他们5周年店庆,买一疗程还送我几盒,真是给力啊,当然更给力的是,去年的高考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了!说实话,以前我从不相信什么补品,营养品,但是通过女儿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高科技的魅力,在此我也要感谢氨康源,谢谢你们,希望贵公司越来越壮大!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同时还给北京鑫润康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送去了一封感谢信,我看后甚是感动,所以摘录下来希望能帮助大家认识高科技,消除大家长期以来对营养或保健品的误区!凭此密码(435972550)在氨康源任何一家店购买任何一款产品可优惠10%。注:活动除外。
第四篇:家长包办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教育心得
今天午餐时间,我来到了中班,发现浩浩小朋友餐盘里的大虾没吃,我走到浩浩跟前小声的问:“浩浩,你为什么不吃虾?”浩浩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不喜欢吃。”我接着又问:“你在家吃过虾吗?”浩浩说:“吃过。”“是谁帮你拨的虾皮?”“是姥姥。”这时,我明白了浩浩为什么犹豫了一下来回答我“不喜欢吃”。于是,我试着鼓励浩浩:“拨虾的时候你知道应该先拨哪吗?”浩浩说:“姥姥说,虾头上面有刺毛,容易扎手,应该先拨虾头。”我说:“那你尝试过拨虾吗?”浩浩说:“没有。”我说:“今天想试一下吗?”浩浩拿起了大虾,一边操作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先拨虾头,再拨虾皮,拨完虾皮还要把背部和腹部的虾线挑出来,那样才可以吃。”说完,大口大口的吃着虾肉,高兴地说:“大虾真好吃。”看着浩浩满脸的笑容,我也高兴地笑了。“浩浩真的长大了,可以自己拨大虾了,做很多事情了,以后再也不用姥姥帮忙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
回到活动室,刚才的一幕让我的心绪很乱,今天要是没有及时的介入,浩浩就会眼睁睁的看着大虾扔到了垃圾桶,我不仅想到,这种现象何时是个头。
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样样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候,还没见孩子动手,家长就已经替他办了……
这种现象真让人深思,不仅要提醒家长:您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你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能力的增长需要依靠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即使失败,他会不止一次的重复、突破,期间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直到掌握本领。出于心疼,家长忍不住包办,吃饭我来喂,衣服我来穿,书包我来背……孩子被父母的爱囚禁在一定范围内,一次次剥夺了成长锻炼的机会,阻碍了能力的发展,大脑缺少更多新鲜的刺激,四肢软弱无力,何来创造力?你扼杀孩子的意志力。在孩子眼里,一切家长都会替自己办,不需要努力,所以遇到问题就退缩,勇敢坚强的心理素质得不到发展,变得懦弱,很难立足社会,甚至不能自理、不能正常的社交和工作,最终一事无成。你使孩子缺乏自信心。通过自身努力换来成功,是孩子获得自信的最好途径。可孩子失望的发现,自己努力意犹未尽,家长却早早把胜利果实摘来放在他面前,这还有什么意思?我怎么能证明我自己?我行吗?算了吧!出于爱,却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家长事与愿违。你使孩子缺乏责任感。家长的包办,一旦孩子适应了,就成为应该的了,父母的爱在孩子心目中没什么重量,他们理所应当的享受着家长提供的一切,从不想自己应该为家长社会付出什么,缺乏责任感和反哺心,待父母年老,成为啃老族,甚至社会寄生虫。
所以,恳请喜欢包办的家长,立即放手,还孩子自由探索、自我发现、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机会和空间,顺应自然规律,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篇:家长给孩子寄语
亲爱的宝贝,你辛苦了,又完成了一次考试,人的一生将面临着无数次的考验和抉择,面对考试每个人都会有压力、都会紧张甚至彷徨,唯有知识和自信才会让你更从容一些,勇敢的面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它是对你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和警醒,与现在和将来无关,只要你努力了,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所以你不要气馁,更不要自责。从现在起,放下包袱,努力学习,针对这次考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一个详尽可行的考前冲刺计划,并严格执行,相信自己,在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除了提高学习成绩,你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很多,你要牢记下面的话,并不断实践:
梦想只有和勤奋、自信作伴才会如虎添翼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到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到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不要让消极的、错误的观念影响你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的担心自己会犯错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要多读书,读好书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别人微笑,别人才会对你微笑。
亲爱的宝贝,你在爸爸妈妈心中永远是最棒的!我们以你为傲!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们永远是你爱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