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想向家长说的话(推荐)
班主任想向家长说的话
1. 要经常翻翻孩子的作业本。
2.给小孩作业签字。你能做到吗?坚持做到吗?
3.偶尔翻翻小孩的书包(如果有必要的话)。
4.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询问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5.要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的情况。
6.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或遇到什么事情或遇到什么麻烦,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汇报。
7.要注意孩子的穿衣打扮。
8.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要与比自己好的同学来往,不要与不好的(学习或遵守纪律差)的同学来往。更不能与陌生人来往。
9.特别要求孩子在学校不要打打闹闹。
10.要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的来往。
11.要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通安全、行走安全、人身安全。
12.要记住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在时间上要把握。
13.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他的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上要花一定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孩子是祖国庭的未来,更是你的未来希望。
14.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15.要控制孩子的零花钱。防止小孩上网吧、打游戏机、谈恋爱、抽烟。
16.请允许并督促孩子每天晚上19:38看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
17.要绝对不允许孩子在外留宿。
18.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在语言上、在行为上。
19.家长或老师的一句话也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多给孩子或学生一点阳光吧!
20.做人在先,成才在后,不成才要成人。让你的小孩成人、成才,是你、我们最大的心愿。你、我的光彩,来自于他们的风采。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说话
《班主任如何说话》读书笔记
交谈,一个普通的词语。可以教学日常中离不开它:课堂上的对话,课后班主任与孩子思想沟通,与家长的交谈等等。尤其作为一个新教师,我需要学习之处更是枚不胜举,但如何说话是迈出的第一步。
我于是认真阅读了这本《班主任如何说话》,我个人觉得内容很实在,因为书中运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最重要的是提出了解决策略。比如,面对主动承认错误的学生,突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号召学生奉献爱心时,等等,班主任应如何说话?每个例子都分为“情景再现”、“情景分析”、“说话策略”三大板块,而最有意思的是“说话策略”,又分为“下下策”、“中策”和“上上策”,并说明了每种策略的利弊。看到有的例子会产生共鸣,因为看到时就会想:哎?我也是这么做的。或者原来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真是受益匪浅。有的呢,则刚好解答了平时工作中的疑惑。而且书中安排了五辑: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师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家校交流时,班主任又如何说话?这都是我急需要学习之处。
班主任的话是为人师者之语,是用来驱除假恶丑、培养真善美的。因为别随便说出一句话而伤害一个孩子、一个家长,但是也不是说班主任就需要说客套话、虚假的话,而是希望在事实的基础上更加艺术地处理问题。
我还在追寻的路上,希望能慢慢学习赵坡老师的智慧,做好天底
下最小的“主任”。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说话
班主任如何说话
你会说话吗?一个班主任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应该像相声演员一样,追求无止境。说话,对一个班主任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完美的语言,不一定是标准的普通话,可以带有一点方言,关键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说话的声音是一个问题,而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怎么样让话说得在理,起到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又是另一个问题。有的话应该这样说……
1、丑话要说在前面
班主任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让学生和家长知道,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因为他们有知情权),也是对自己顺利实施计划作铺垫。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批评、处罚的敏感问题,一定要事先详细告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有限、易反复的特点,应当在实施处罚前不仅要做好足够的宣传工作,在实施初期也应当有一定的缓冲余地,采用渐进式地,要求逐步提高。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如果不事先告知学生上课不得使用手机,就直接采取行动扣留学生手机,像这样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天经地义,说不说都无所谓的事,严格地说是一种侵权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反抗就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我们的学生经过长期的“教育”,养成了听话的习惯,“奴性”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但是可以预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听话”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在议论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了,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我说什么你就要听什么上,甚至我不需要说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当然你就会觉得阻力越来越大。
作为一种调和或者说过渡,我虽然也觉得学生应该接受正面的教育,但至少要把话说清楚,尽到告知的义务。类似上面提到的扣留手机的措施,我也在班级里实行,但是工作先做好,循序渐进,先宣传,再教育,再处罚,学生习惯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
2、好话一定要说两遍
有句话叫“好话不说两遍”,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发明的、是什么用意?在我看来,如果真是好话,应该多说几遍,因为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说好话可以让人如沐春风。“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可以长篇大论,但却很吝惜对学生的“好话”,好话不仅包括表扬的话,还有问候的话、鼓励的话,要养成随时随地在不经意间赞扬学生的习惯,这些都是积极的暗示,一个人如果不断地接受积极的暗示,就能转化成向上的动力。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绝不是一次就能夸出来的,应该是“好孩子是不断地夸出来的”。
很多孩子就是在不断地被批评、被否定中成长的,结果他们都变成了你批评他的样子。改变我们的教育思路,从改变我们对孩子说话开始。
3、满话不能说
满饭好吃,满话不能说。我在《运筹帷幄》一文中已经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班主任在说话是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要考虑到学生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换句话说,不能把学生和自己逼到绝路上。有时班主任会因为一时冲动,未经仔细考虑,说出一些满话、过头话,实际上事后很难兑现。如果多次这样,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里的份量就要打折扣了,学生根据以往经验会对你的话做个评估,班主任的威信就渐渐下降了。虽说班主任的话不是金口玉言,但是也要尽量说到做到,做不到的或不能坚持做到的就不要说。
古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按法律概念,班主任对学生说出的话可以看做一种口头要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要约”是这样规定的:“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
受要约人(可以理解为学生)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此处可以理解为班主任)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如果真的那么严格,班主任可能就不敢说话了,但是这可以作为一个参照,让我们意识到不能轻许承诺,一旦承诺就必须要兑现。这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提高“法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自己的言行就要首先受到约束。
说话前三思,不要说了过头话,事后又不兑现,让你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打折扣。
4、闲话要经常说
班主任端着架子,不苟言笑,认为这样可以保持教师的威严,除了教学用语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平时和学生一句闲话都没有,这样的班主任很难和学生沟通,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需仰视,这样的师生关系早就过时了,学生也不会因此而对教师顶礼膜拜,至多是个话不投机罢了。
我主张走到学生中去,用最朴实平常的话和学生聊天拉家常,即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的第一手资讯,帮助你了解当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指导你调整教育策略。在课间、课后,在校园里,在放学的路上,这样的闲谈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经常去你的教室转转,那不仅是学生的第二家园,也应该是班主任的另一个家。有的班主任除了上课,就只呆在办公室,即使难得到教室去,也是发发通知,“非必须,不进班”,这样的态度,很难搞好班集体建设。
你说一家人每天说的话有多少是必须说的?恐怕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谈话都是在说闲话,说闲话,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不喜欢和学生说闲话,说明他并不喜欢喝学生相处,不能和学生成为一家人。
说闲话不需要什么技巧,也不需要带有明确的目的,不必三句话不离本行,张口闭口就是“指导”、“教育”,只需要真诚地放下架子,随意地说说话,说说学习、考试之外的话就可以了,毕竟师生关系中不完全就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朋友式的交谈可以加深师生情谊,必将会在你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闲谈,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5、狠话掂量着说
人都有情急的时候,情急的时候会冲动,会口不择言。班主任会在班上放出狠话: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要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呢?又不可能做到。不可能做到,那说了有什么用?除了当时出口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让学生在心里看低你、增加抵触情绪。班主任和学生不是敌对的双方,没有必要剑拔弩张,班主任不仅要和家长,也要和学生建立利益一致的思想,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也和学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说话斗狠,有这个必要吗?
但是,班主任也是普通人,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有气急败坏的时候,可以理解。我觉得有时该发火的时候也要发发火,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震慑力,所谓“掂量着说”,是指在发火的时候内心要冷静,遣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不涉及到人格侮辱,不践踏学生尊严,在骂声中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用心良苦。可参看我“骂人”的经典之作——《告诉我一千个可以原谅你的理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保证说话严谨到滴水不漏,那样也太累人了。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你是真诚的,是真心为他们好——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回到主题上,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那越会说话就越透着虚伪,所以,用心还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说话的力量。
第四篇:班主任如何说话
《班主任如何说话》
该书从细节出发,通过方法的正反对比,就班级常规性工作中班主任如何说话这一问题详细阐述了三种不同的策略,把班主任说话这一看似平常的事由简单化、无效化逐渐引入到智慧化、实效化,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该书共分为五辑:《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师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当家校交流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深入浅出,事理结合,彰显平凡的工作实践中教育艺术的无穷魅力。阅后感触颇多,特详细进行了梳理:
一、巧抓问题根源,选择适宜谈话内容
我们当惯了班主任,总习惯针对班级问题唠唠叨叨、长篇大论,殊不知,这恰是学生们最反感的。而要避免这个弊端,确实需要如赵老师一样从问题根源入手,选择适宜谈话内容来进行,这样既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又防止了长篇大论不着边际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这些天,学生宿舍老被扣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说:“同学们,刚刚开学不到三周,我们的宿舍却老是被扣分,特别是这几天,几乎天天被扣分,各位帮我找找原因吧。”通过这种谈话方式,把班级问题抛向全体同学,引起他们的共鸣。接着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这几个原因:一是值日生不负责,有时忘记值日;二是值日生值日时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三是同学们起床比较迟,值日生搞好值日之后,又被迟走的同学搞乱了。我说:“既然问题已经找到,那又怎样去解决呢?各位想想办法吧?”言简意赅地引导同学们寻找方法,避免繁琐不清。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我把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整理在黑板上。主要有这些:一是对值日生不认真值日要进行处罚,比如扣分、罚扫地、检讨等;二是舍长要及时提醒值日生;三是舍员要早点离开。看着孩子们分析得这样条条有理,我也顺势说了几句:“同学们的建议都比较好,在这,我想说说我的想法,根据咱们班的情况,我建议实行值日生、舍长、分管班委负责制,作为舍员一起床立即把自己的内务搞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养成良好的习惯。值日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搞好值日后要全面检查,比如鞋子是否摆放整齐,阳台、地面是否还有垃圾,水电是否关了。舍长再进行检查,分管班委最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值日生、舍长、分管班委最后离开,可以允许迟到3分钟。”同学们一致同意。通过学生们的讨论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建议。
可见,班主任说话一定要学会抓住问题的根源,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指导,少斥责,多引导,少处罚,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二、善于适时鼓励,让学生看到希望所在“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希望”,在赵老师这本书中自始至终都贯穿这一观点,也是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啊!学生也是人,所以,作为班主任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维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放在首位。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班主任一见到学生犯了错误就是一顿大批或讥讽,甚至打骂,严重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差不多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学生的叛逆乃师之过。
曾记得在刚出来做班主任时,由于年轻气盛,加上经验欠缺,遇到调皮的学生更习惯于批评、指责。我班有个学生,经常不做作业,上课老讲话。终于有一天,“战火”爆发了。还记得那是早晨第三节课,我检查时作业发现他又没
做,而且上课时总是讲话,我感到十分气愤(所谓“冲动是魔鬼”)。我大声地叫他站起来,并对他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还补上一句:“不想学就给我滚出去!”一度沉默之后,这家伙突然把书一摔,大声说:“滚就滚,谁稀罕让你的课?”在晚上,当我打开我的QQ时,竟然发现有人向我发攻击性语言,后来我知道就是这个学生发的。这种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很明显太过唐突,教师的语言由于缺乏对学生感受的考虑而十分伤人,让学生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十分伤面子,从而在心里埋下对老师憎恨的种子。这样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更会给学生心灵以极大的打击。
尊重是作为一个人所需要的最起码的需求,尊重学生,以艺术的批评方式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才是唯一目标。因此在和违纪学生谈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谈话中。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急躁,情绪化比较强烈的班主任更加要注意这方面的修炼。冲动是魔鬼!在气头上往往不顾学生的感受,说出各种难听的话,导致师生冲突。很多名师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魏书生老师提出的设置情绪监督员。
二是注意说话的场合。一般来说,当众批评学生,学生更难接受,也更容易顶撞。因为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会觉得老师不给他面子,为了不在同学面前失去面子,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铤而走险。一旦出现这种场面,身为班主任的你就很难下台了。当我要批评某个学生时,我总会在自习课或者其他时间单独叫他出来,进行谈心交流,而绝不当众批评或者挖苦。
三是就事论事,把握谈话的技巧。有些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总喜欢把陈谷子烂芝麻一并挖出来,骂得学生垂头丧气,也骂得学生破罐子破摔。这样的谈话有时可能有一时之效,但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满,不仅不能改变缺点反而可能让其变本加厉。任何学生总有他可爱的一面,在谈话时,褒贬相夹,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最近我班有个学生一直以来不怎么做作业,上课睡觉。于是我找到他,我说:“感觉最近表现怎样?总结一下。”通过叫学生自己总结,让他发自内心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低着头说:“不是很好,比如上课老想睡觉,有时还讲话,不交作业。”我笑着说:“怎么就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呢?我觉得你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在初二时你上课从来不打开书本,但现在已经做笔记了,初二时你从来不做作业,但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尽管有时还没交全。刚开始你每节课都睡觉,但现在一天也只睡一两节课了。在总结时,你知道自己还存在睡觉、讲话、不交作业等问题,可以看出你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了,这不是说明你已经在不断进步了吗?不过,如果你能继续进步,把以上缺点减到最少,老师会更高兴的。”他笑了笑说:“我能改好的!”我说:“老师相信你。”在这里,我采用了比较的方式,承认学生有了很大进步,给了学生信心,让他看到了希望,同时又指出他的问题,增强学生改正缺点的信心,这种谈话既不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进取之心。
四是不要只是一味批评,让赞美成为批评的有效润滑剂。学生犯错误是必然的,但是他们大部分时间表现还是非常理想的,就好像如果在白纸上滴一滴黑点,这时我们不能只是看到这个黑点,而要看到整张白纸。对学生做得好的一面,我们更要多表扬,多鼓励。在学生的心里埋下想做好人的种子,并让他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比如我发现我班有位同学总是在自习课随意走动,值班老师反应比较强烈。我叫他出来谈心。我说:“我向科任老师了解了你的情况,他们对你最近的表现非常满意,并进行了表扬,说你上课非常认真,作业
也能按时交,很听话,老师感到十分高兴。”通过先表扬,让他一则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二则又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的完美,消除了他的戒备之心。接着我说:“其实你还可以做的更好,你觉得呢?”他停了一会儿,低声说:“是的,如果我在自习课不老走动。”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这样学生更加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我说:“你找的非常准,可见你对你的缺点认识非常清楚,老师希望你能改掉。”他说:“可以。”我说:“需要老师帮忙吗?”他说:“不要了,看我今后的表现吧。”这样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轻而易举地把问题给解决了。
三、把话说到心坎里,让学生读懂你的心
我们身边的很多班主任为了学生确实是呕心沥血、付出了不少心血。然而,这并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反而招致学生的反感、愤怒。原因在于我们的爱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爱,要大声地说出来!
刚开学就发现很多学生上课总是趴台睡觉。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并不是简单地说:“坚决禁止上课趴台,否则就要处罚。”当然,这样的说话肯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是迫于老师的压力,以教师的权威为前提,往往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我首先展示了我的肩膀,和他们说:“各位同学,看看老师的肩膀有什么异样?”同学们各种说法都有,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说:“看到了吗?老师的肩膀和正常人的肩膀有点不一样,两个肩胛骨是向前的,记得在大学军训的时候经常被教官批评,但是没办法,纠正不了。这个坏毛病就是老师读书那时,一直趴台留下的后遗症,终生遗憾。你们正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你们看初一的同学像小孩一样,非常小个,到初二已经大个了很多,而到了初三则有了质的变化,身体迅速长高,如果你们总是趴台必然会导致腰椎弯曲和肩胛骨的前凸,危害身体健康,所以老师一再要求你们上课不能趴台,时时记得要离课桌一尺远。”通过这样的讲话,一则让学生明白老师要大家不趴台不是在强迫他们服从,而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好,是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一则可以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二则又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对
纠正这一不良行为有着很好的作用,当然,趴台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上课还得多提醒,并辅以适当的惩罚措施,在外力和内力的双重推动下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再比如,迟到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根据心理学去个性化现象的原理,我对同学们说:“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终生受益,不良的行为习惯则对我们贻害无穷,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迟到这一不良行为,现在我们需要把迟到名单登记到后黑板上,并进行扣分,当扣分达到一定量时需要适当惩处。”这样的语言一则让学生理解老师把迟到名单写在后面并进行扣分或者惩处目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更乐意接受;二则根据去个性化原理,当他们的名字被写在后黑板,他会更觉得不好意思,亮相之后更能受到约束;三则有扣分和相应惩处这个外力又可以约束好他们的行为。经过实践之后,迟到这一现象已经基本杜绝。
作为班主任,掌握如何说话对教育学生非常重要,不同的说话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不管班主任怎样说话,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受到启发、教育。以上是我阅读完赵坡老师的《班主任怎样说话》之后总结出来的几点核心观点,仅结合自身体会
谈些一己之见,我希望自己的小文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精神财富,也希望大家好好去挖掘。
第五篇:读《班主任如何说话》有感
读《班主任如何说话》有感
在暑假中,我认真阅读了《班主任如何说话》这一书,阅读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到班主任说话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如何说话》这本书的作者赵坡,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才写出这本书,所以这书并不是光说空话,不根据实际来写的,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我这个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来说,有着重大启发和影响。这本书主要以真实的案例从五个方面来展示班主任如何说话的主题: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当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当师生发生冲突时、当家校交流出现问题时。在每一个案例当中,作者采用“情境再现”,“情境分析”和“说话策略”这样的形式。特别是在“说话策略”中作者提供了“下下策”、“中策”、“上上策”三种选择,并说明了每种策略的利弊,分析比较之下,启发读者思考,教会班主任善于说话,是这书一大特点。
班主任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家长和性格迥异的学生,所以在面对同一件事情,面对的不同家长与学生班主任是需要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作者赵坡通过事实证明,善于说话的班主任能够三言两语顺利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寥寥数语激发学生的潜在斗志,运用如珠妙语就可以化干戈为玉白;而拙于说话的班主任,常常一句话就让学生觉得厌烦听不进去,就算说再多的话也是于事无补,所以班主任会说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身为一名新教师,在大学的专业实习时间加上毕业后的教学时间,虽说短短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让我留下最为深刻的时间是在实习期间,尝试做了一个月的实习班主任,虽然说是实习班主任,但明白到作为一个班主任的不容易。对学生说话不能永远都是严厉或者温和,如何拿捏好语言的艺术,既不尖锐,又不让人觉得有失真诚,还得从书中寻找答案。
在翻阅《班主任如何说话》这一书的时候,我常常将自己容入其中,回想实习时这些案例时否出现过,想一想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回想自己的处理方式方法,对比之下,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究竟属于上策、中策还是下策。我在当实习班主任的过程的当中也遇到过和《班主任如何说话》这一书中案例的情况,但是通过阅读我发现自己当时的说话策略大多是中策,做到上上策的情况不多。
比如其中一个案例:学生和任科老师起冲突,在当时我的处理方法并不是很成熟,当时的我可能刚做教师,缺乏很多处理学生的问题的技巧,所以我在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时,并没有很好处理好这件事,和学生的谈话,没有让这位学生心服口服,学生通过和我谈话,我觉得他只是做到了口服但心不服的情况,而且让学生误以为我在偏袒他。所以当时我只是做到书本上说话策略的中策也就是:想在科任老师和学生面前扮演一个公正的法官,于是缓缓地问学生,你究竟做了什么?怎么惹得老师这么生气?审问完学生后,班主任再向科任教师核实,进而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采用这种说话策略是想给老师和学生解释的机会,基本上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很可能会产生误会。老师可能认为班主任放纵学生,因为没有批评;其他学生则认为班主任将来也会偏袒自己,这样就可能加剧这类现象发生。看完作者的上上策后,作者明确的表示出学生要尊师重道,首先班主任表明自己应有的态度,和老师发生冲突,就是“目无尊长”,必须道歉;就算老师误解了你,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处理。尊敬长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主任态度要明确。这样对科任老师是一种肯定,对学生是一种导向。作者教育学生的最优方法是先“忍”下来,事后寻找机会同老师探讨。这种上上策的做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这件事的处理的方式还可以这样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到: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能够化解各种矛盾,有时候一句话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强,也不是说提倡光说不做的道理,而是指作为班主任掌握如何说话对教育学生非常重要。不同的说话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不管理班主任怎样说话,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受到启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