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3:3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第一篇:《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里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没有得到父爱或母爱,使其缺少与其他同伴相比的优越感,单亲学生的增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生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从而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漠。父爱如山,它代表着坚毅,果敢,安全,似顶梁柱般支撑家庭的天空,它给孩子以刚强自信以及社会所需的规则等外在特征。母爱似水,它代表着柔和,细腻,丰富,像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它给孩子以感情细腻以及各种亲情体验。没有山的支撑,会使男孩缺少刚阳之美,性格趋于女性化;没有水的湿润,会使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少了细腻的微波与迷人的荡漾,往往造成孩子冷漠的性格。

2、自私。很多父母因为对对方不满或感情不和而离婚,之后把过多的精力投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对孩子要求很高,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己动手锻炼成长机会,使孩子变得无能软弱,自私自利。

3、孤僻。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单亲身份被人耻笑,而变的敏感脆弱,当别人无意中说起自己家庭的事情,也会使他变得激动极端,常常通过争吵或反蜃相讥来维护自己心中的禁地。这种过激的反应,往往造成不合群,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

4、叛逆。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

理的暂时满足。

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观察和研究,人认为宜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一、投入更多关心弥补缺失的亲情。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当这些孩子有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安排班干部轮流给他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感到缺了一位父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兄弟;少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姐妹;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多了几位慈母般的教师。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级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二、营造家庭氛围增强集体观念。单亲家庭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在班集体中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可以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

三、发展同学友谊,互帮、互助、互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打游戏机,在街头闲逛,忘记了教师留的作业,也忘记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教师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学与他同来同往,每天督促。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

一事一教育,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常提醒,多鼓励,多方启迪其作为学生、子女、祖国接班人的责任感。

四、回避敏感总是保护孩子自尊。现在课本上有关家庭生活的文章,大都是描写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遇到教师讲述这种浓浓的人间真情时,感情脆弱的学生会触景伤怀,泪流满面。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当教师提问他时,却说不知道,不愿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尽量从感情上给这些孩子以照顾,避免让他们回答对他们来说敏感的问题,给学生留一片感情的蓝天,保护那颗受伤的心。

五、付出更多爱心抚慰心灵创伤。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抚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本身要积极面对生活,早日走出婚姻的阴影。用自己的乐观向上耳濡目染着孩子,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大人有大人的选择,但这并不表示父母不爱孩子,淡化孩子单亲对他心理影响。

六多做引导工作增强责任意识。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稍大的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参与决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孩子是无辜的,我们没有理由让他们感不到幸。做媒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多关心、多帮助,帮助孩子早日走出家庭破碎带来的阴影。使孩子不论在灿烂的阳光下,还是在急风暴雨里都能健康成长。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男女的自由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现代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闭。单亲家庭孩子容易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表现为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单亲家庭的子女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4、焦虑。单亲家庭子女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单亲家庭孩子没有安全感,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坎坷,敌对情绪很大,压抑太久,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

6、妒忌。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亲子关系的失调

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

2、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第一,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变得焦虑、抑郁,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二,对孩子要求过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伴侣的死亡或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三,监护者对孩子过度溺爱。离异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3、社会评价压力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离婚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这种文化氛 1

围中的儿童,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孩子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4、单亲孩子心理调试能力不强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三、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单亲子女来说,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切忌把孩子交给长辈或学校就万事大吉,更不可听之任之。要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第一课堂中汲取到尽可能多的营养。

2、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为此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第一,加强爱心教育。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级去作班主任。单亲家庭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第二,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头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三,用鼓励消除自卑。班主任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健全社会保障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

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案,处理未成年子女归属时,既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心。生活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中的子女是不幸的,但离婚能使孩子幸福吗?这是每个面临离异的夫妻应当慎思的问题。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单亲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第三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早期干预

姓名:吴晓福、姓名:吴晓福、张森 学校: 学校: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校 地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嘉泽路 39 号 邮编: 邮编:610081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1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早期干预
文章摘要:众所周知,家庭变故中受害程度最大又最无辜,影响最深远的受害者是未 文章摘要 成年的孩子,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多 存在人际关系障碍。主动帮助和善意引导是我们应该伸出的援手,否则将来受伤害的是更 多无辜的人,甚至上升为社会问题。早期干预 关 键 词:单亲 社会化 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的单亲家庭,其子女在成长过程 中因家庭的变故(如父母长期分居、离异、服刑或去世等),由此带来的亲子关 系的调节、适应等问题,再加上单亲家庭教育的不当或滞后及学校教育的漠 视等弊端,往往会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出现心理障碍,如:安全感缺失由此脆 弱胆小;缺少爱抚要么放任不羁要么封闭自卑;感觉被抛弃过由此悲观敏感 或个性极端、偏执等心理问题。形象的说这些心理问题要么像刺猬一样对周 围保持高度警戒防卫,要么像河蚌则用厚厚的贝壳保护自己瘦小的身体。仔 细分析多体现为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 社会学家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表现形式,良好的 人际关系又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并且,据精神卫生 临床研究,所有精神障碍都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笔者在针对所在小学的单亲家庭儿童做问卷调查后,又针对有特殊个案 的学生做跟踪心理辅导后,通过整理分析认为单亲家庭学龄儿童在学校的问 题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 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小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初 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 级阶段,而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儿童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 或缺陷,最终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家庭的不幸,内心的无助 与孤苦,使他们对理解与关爱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要求

2

尊重和同情的需要。在现实的际遇中,他们年龄小缺少沟通能力,又没有求 助的意识,靠自己在懵懂中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片面偏颇的认识。随之而形成的个性凸现为两面性: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 存。由于单亲家庭变故的遭遇给孩子心灵留下的阴影在没有得到抚慰,扫尽 阴霾时,这部分单亲家庭学龄儿童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入 格入态比

其他学生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需要,在校表现常引起同 学的嘲笑及老师和家长的反感、困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会感到抬不起头被 歧视、冷落,显得极脆弱不自信,充满了挫败感。如果不加于正确疏导它将 危害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一生。童年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潜意识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冲突将一步步妨碍正常的心理功能的发挥(如 集中注意,良好的记忆,有条理的思考,相对稳定的心情,做抉择并付之于 有效行动等)或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不能上学,不能交朋友,不能与他人 合作,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等)。通过调查,90%以上的单亲是因父母离异造成,众所周知在矛盾冲突不断 的离异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孩子们。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受离异影响 最直接的是亲子关系的变化,这一巨变造成的很多问题因家长的认识有限或 忽视,而学龄儿童无法宣泄和表达其痛苦,因此在学校则多表现为违纪行为,上课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打架、懒惰、不愿意上学等。就典型的心理问题现罗列如下:

3

典型心理 问题

产生原因及 心理机制 通过行为破坏团队的气氛,或对他 人采取攻击性行为,意图引起他人的重 视和注意。监护人较极端的管教方式,要么长 期的冷落,要么过度的放任,缺乏必要 的管理和沟通,缺乏对欲望和潜意识的 正常表达方式。

易混淆的情况 及区别 少儿多动 症多与先天遗 传有关,而过分 好动或攻击性 行为多在后天 形成。

干预措施 系统脱敏疗法 ——由家长和学校 配合,同伴协助,及时发现,及时引 导或制止,并明确 其错误。(多在低年 级适用)

好动

因受到强烈的刺激如父母的激烈争 吵、殴打、迁怒、离异,产生不安全感 导致对单亲的过度依恋。父亲或母亲在离异后对子女的过度 恋母(父)保护、过度溺爱或管制,导致子女在与 单亲长期相处中,与外界发生相对隔离,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惧怕与外界相处,或惧怕失去单亲,乃至产生人际交往困 难,甚至无法正常学习。

在校表现为 厌学、无法呆在 学校,易被视为 懒惰、故意违纪 等。

认知领悟疗法 ——通过沟通、分 析,让孩子明白其 行为的幼稚性,采 取措施,逐步分散 注意集中点,并适 应学习环境。(多在 高年级适用)

多因自卑引起,不会处理或缓和在 社交恐惧 社交过程的产生的心理冲突,没有得到(表象多 良好的引导或缺乏爱护。为孤僻内 先天的属于抑郁质,后天成长中没 向)有得到良好的引导,或受到强烈刺激后,产生的与外界交流困难。

易与自闭 相混淆。

。社交恐惧 的动因是想社 交但处理不好,而自闭是缺乏 社交的前提。

引导其放下自 卑感,培养社交兴 趣,培养社交中可 展示的能力,并鼓 励参与社交活动,让他体会社交的成 功。

上课或交谈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 短,易转移,经过提醒后能集中但持续 注意力集 时间不长。多由于潜意识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冲 中困难 突妨碍了正常的心理功能的发挥或导致 社会功能受损。

易被视为 开小差,故意不 认真学习,受到 教训、惩罚、强 求。

采取行为训 练,逐步适应学习环境的要求,消除 不安全感和心理冲 突。

因家长的认识水平有限,单亲家庭学龄儿童的问题心理多表现在学校由老 师发现,其实质内心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的改善和建立上,因此需 要家庭教育同步启动,通过家校配合采取有效的行动,比如:矫正性情绪体 验,启发、鼓励、积极暗示,友好关系的体验,获得成就感等,按照接受、
4

理解、沟通、调理的步骤实施,来消除焦虑感,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泥 潭”快乐的成长。接受: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由父母、长辈的教训、惩罚、强求、苛求甚至 接受 伤害造成,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从家长自身找原因,宽容学生,接 受学生的现状。对同样经受了心灵煎熬的家长来说要从自己反省也是一个痛 定思痛的过程,不要轻言放弃,那将是一生的痛。再说接受是早期干预的前 提条件。理解: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那么改变也需要一 理解 个“耐心的折磨”,切不可期望过高,也不要太过放松。而这个变化过程也是亲 子关系的改善、重塑过程,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早期干预的起步阶段。沟通:改善、重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工作的重点在于身体的接触和语 沟通 言的沟通,而不是说教,甚至打骂。不管年龄长幼都需要倾诉表达和感知“被 爱”。家长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对话,和孩子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来建 立沟通。家长们要把生活的艰难困苦先放在微笑背后,在孩子读书、做作业、玩游戏时尽量多陪伴他们一会儿,有条件的和孩子一起饲养一两只小动物,在互动过程中低姿态与学生沟通,让其宣泄、减压,逐步让孩子养成沟通的习惯,为改善、重塑创造条件。沟通中逐步掌握分寸,因为是自己带大的孩子, 秉性好恶自己知道,应该不难。调理:如果确认孩子出现了的心理问题,那么请一定要向专业人士或机 调理 构求助,心理问题还不是心理疾病,但比一般的疾病更难“治疗”,需要使用 科学的方法为佐料,用爱心
的文火慢慢煨,方能烹出一锅美味的 “心灵鸡汤”。科学的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多开展家长学校在心理学知识方面的讲座,有条件的家长
5

应该多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有时间可以看看 CCTV—12 及各地方台的心理 讲座和案例分析。我们不能苛求家长和老师都成为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但现实给我们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逼迫我们抓紧时间尽快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的需 要。愿天下亲子相爱相守直到永远!愿如花的少年绽开绚烂的花朵!

参考书目: 《心理治疗的基础》钟友彬著 参考书目:

6


第四篇:初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存在的问题

初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副组长 柳巧芝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追求快乐、幸福,同时对婚姻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离婚已成为男人、女人自由的选择,离婚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单亲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这些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还由于社会偏见等原因,不少发生心理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明显地显现犯罪率高现象.但是不管怎样,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受损相较于普通家庭严重是无庸质疑的,他们极易形成自卑、孤僻、敌对以及厌学等性格缺陷与不良心理,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对其身心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如不及时纠正,必将造成恶性循环,阻碍他们的进步,我们教出的学生就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生存与发展都要受到影响。在这次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研究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子女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情感孤独压抑,性格叛逆不安

家庭出现的变故,无论是家庭成员的减少还是家庭环境的改变,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与社会经验,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和伤害比父母更大,更重要的是孩子比大人更加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就会无法适应,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调查发现,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别高出5%和17%。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喜欢和同学交流,不善言谈,出现了矛盾后不能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内心容易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出现压抑、焦虑的状况,总觉得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平时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表现出某种抵触的情绪,导致不同层度的精神抑郁或行为比较暴躁。

2,自卑依恋行为特别突出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哪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同时孩子这时最为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

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中缺少完整的爱而产生情感缺失,进而使他们寻找情感“寄托”,获得一种“情感补偿。”这种寄托的最初阶段,通常与事物相关,例如,女孩子睡觉离不开自己觉得有安全感的毛绒玩具等。对事物的精神寄托,渐渐就发展为同学之间的交往需求,比如女孩寻找比自己高大、帅气的异性做自己的“偶像”和“守护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情感交流,情感缺乏归属感,进而导致这种特别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依恋行为特别明显,关键时刻扮演社会角色的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避免单亲学生其他问题的产生。

3,心理抑郁,行为自私冷漠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整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生怕同伴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坎坷,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缺乏原有完整的亲情之爱,对待身边的事物总是怯怯自卑,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自私冷漠,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源于他们情感的缺失。另外一方面,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脱,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者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内向的主要原因,孩子也有虚荣心,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感觉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没有自信,甚至有的孩子就会萎靡不正、破罐子破摔,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无比冷漠,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与集体不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内向,自私冷漠的性格,进而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自私的世界,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发展下去,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4,做事没有恒心,进取心,且妒忌心强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产生消极、敌对、我行我素的心理,他们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每天都郁郁寡欢,孤独郁闷,做事没有普通孩子的热情与进取之心。这种现象和孩子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并时时感到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密不可分。这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做事的行为和态度上,在行为上缺乏沟通,与人疏远;在态度上,对学习失去兴趣与动力,得过且过,一直希望尽快离开学校独立生活,对待生活和人生,既缺乏目标又缺乏自信,失去斗志,宁愿沉沦在现实生活中,情绪低落,缺乏进取精神。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5,逆反心较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逆反心理比较重。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有效的方法,抚平其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当然,想要帮助这些单亲孩子真正地走出“心理健康”的阴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使得这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强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第五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

崇明县竖新小学

张琴

个案一:Y同学,五年级,父母离异并再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该生聪明,接受能力比较强。从三年级开始,该生经常会不来学校上课,奶奶多次来校哭诉,班主任老师也多次上门家访,但该生是一个人关在屋里,避而不见。据奶奶陈述:该生曾流露出这样的情绪,活着没有意思。第一次不来学校是因为奶奶不让他与母亲通电话。虽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是对奶奶的教育非常反感,奶奶拿他没有办法。

个案二:Z同学,五年级,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因为从小缺乏母爱,父亲对他非常宠爱,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而他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甚至离家出走。通过他的父亲了解到,该生脾气比较倔强。据老师反映,该生平常与同学交流比较少,学习也比较困难。

以上两个个案都是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子女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校单亲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父母离异,孩子由隔代抚养,像个案一。二是父母离异,孩子由其中的一方抚养,像个案二。不管是哪一种,父母离婚都给孩子的心灵投下了阴影,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 1.孤僻

单亲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不少孩子表现得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由于一些孩子父母离异后,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隔代交流又比较困难。他们有了心事,没处倾诉。原本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不得不一个人面对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孤僻。与同学不善交流,遇到问题放在心里,不能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2.叛逆

不少单亲的孩子还会对其他同学有排外和仇视的情绪。C同学父母离异,和父亲生活在一起。那天,他看到班上一个同学拿着生日礼物玩具车炫耀,就抢过来把他扔下楼。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说:“有什么了不起,谁让他炫耀的。”原来自从父母离异后,他虽然判给了父亲,但父亲工作很忙,大多数时间都是与祖父生活在一起。C同学的生日,就是祖父给他煮的一碗面条和一个荷包蛋,哪有什么玩具。

3.冷漠

因为从小得不到亲情的温暖,使这些孩子也变得比较冷漠,对周围的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对班级活动参与不积极,对学习不感兴趣。

4.自卑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比较自卑,他们表现得比较敏感多疑,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别人。由于一些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成绩不好,使得这些孩子更加自卑。

5.情绪不稳

父母的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表现得情绪不稳。像个案一的Y同学,心情好的时候会来学校,也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一旦有什么不如意,就会不来学校上课。他晚上常常不上床睡觉,睡在椅子里。那天半夜奶奶看到他还睡在椅子里,怕他着凉,就把他抱到床上。为此,他就和奶奶发脾气,第二天就不来学校上课了。

6.散漫自由

有些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或者祖辈觉得孩子很可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溺爱,时间一长使得这些孩子自我为中心,行为散漫放任。在学校经常迟到、旷课。Y同学每天回到家里就是看电视,每天都要看到很晚,作业不能完成。

二、单亲家庭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情感的缺陷

单亲家庭子女不是没有父爱,就是失去母爱,使他们内心受到伤害。当听到别的同学谈论自己的父母如何关心和疼爱自己时,他们心里充满痛苦和沮丧。有的离婚家庭,父母之间的恩怨比较深,有的在孩子面前相互贬低对方,使得孩子无所适从。Y同学亲历了法庭上父母之间的唇枪舌剑,亲耳听见母亲说:“孩子我不要。”父亲说:“那我没有能力抚养孩子。”母亲说:“随你怎么处置这个孩子。”从此以后,Y同学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给予的更多的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而在情感交流方面比较缺乏。因为觉得孩子比较可怜,所以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满足。目前孩子每天的零花钱涨到了10元。其实,金钱是填补不了情感的缺陷的。

2.教育的失误

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往往存在一些偏颇,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孩子寄语过高的希望。Z女士第一次婚姻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现跟随父亲生活,与母亲断绝来往。再婚后又有了一个女儿,但是第二次婚姻又以失败告终,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内心一直希望女儿能够争气,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进,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严教过度,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她还不自觉地一直拿女儿与儿子比。越比越觉得女儿不行,越比女儿真的越不行。母女之间关系紧张,母亲觉得女儿不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女儿觉得母亲管得太严。

二是对孩子监管不力。有的单亲家庭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自己为了生存外出打工,缺乏有效的监管。有的家长沉湎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家长缺乏责任感,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当作皮球那样踢来踢去。Y同学的母亲一开始还能够经常与孩子通电话,但后来再婚了,怕孩子影响到自己新家的和谐,所以就很少再打电话关心他了。由于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也没有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三是过度溺爱。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这就造成了孩子的不良心理。

3.缺乏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当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导致心理问题堆积越来越多。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当出现心理不适的时候,他也不会意识到,也不会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

三、如何对单亲家庭的子女进行心理辅导

(一)家庭方面

1、帮助家长解开心结

其实单亲家庭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问题,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的心理问题,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寻求改变。

Z女士就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向老师哭诉,说自己如何不容易,说孩子如何不懂事,说自己没有办法教育好孩子。孩子觉得妈妈在老师面前丢脸,也让自己在老师面前丢脸,觉得妈妈一点本事也没有。

针对这种现象,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首先要求Z女士要自立自强,重塑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能将怨天尤人的这种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而是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C同学的父母离异后,他跟随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大人之间的恩怨,不允许孩子的妈妈来看孩子,也不允许打电话。在对孩子父亲进行辅导的时候,首先从改变他的认知开始,通过解释帮助他重新认识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虽然离异了,但是亲子之间的关系是改变不了的。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出发。后来这个父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允许孩子与母亲打电话,假期里也允许孩子到母亲那住几天。

2、指导正确的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作为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要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情感,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种溺爱、怜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如果有可能的话,孩子最好不要扔给祖辈,即使没有办法要祖辈带,父母双方都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和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离异了,但是他仍旧可以获得父母的爱。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多采用鼓励和赏识的方法,给予正强化。研究表明,正强化能够使好的行为得以巩固,并越来越好。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赏识,渴望得到更多一份关爱。因此,家长要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当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表现出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要及时鼓励并给予孩子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说声“你真棒”“你做得真好”等激励的话语和肯定的行为,使孩子对自己重建信心。

(二)单亲子女方面

1.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给予真诚的关怀非常重要,让单亲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关怀。

首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给予共感,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虽然这些孩子一开始都不愿意开口,有着很强的心理防御。但当你有了良好的共感的时候,他们对你产生了信任的时候,他们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

对于这些孩子,老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轻轻的抚摸都会让他们感受到情感上的温暖。

2.激励——坚强面对现实

帮助孩子澄清一个事实,父母离异这是一个你改变不了的事实,那么就要勇敢地去面对。通过“荣誉激励”、“竞争激励”、“目标激励”等,培养孩子的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为他们树立一些榜样,通过榜样来激励他们。如在对Y同学进行辅导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看了一段视频,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如何自立自强。让他感受到,和这些孩子比起来,他还是幸福的。所以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受,不是靠别人给予的。

教给他自我激励的方法。一是改变消极的想法。大人离婚是大人们的原因,跟你没有关系。父母离婚并不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至少你不会每天提心吊胆,至少你现在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你也不愿意生活在父母每天的吵架中的。因此父母离异虽然你很伤心,但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二是正确地自我评价。不要一直对自己说我不行,不要以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边上辅导,你就不能学好。每天起床对着镜子说,我能行的,即使爸妈不在身边,我照样行的,我会比你们做得更好。三是确立目标。帮助孩子确立一个目标,并配以积极的行动,并记录下自己的进步。

3.助学——激发兴趣、培养方法

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少父母在学习上的指导,所以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比较困难。因此就需要老师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在参与活动获得自我认同,从而变得自信开朗。

Y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强,所以老师让他参加学校的科技节小制作比赛,并在制作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果然他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当他拿到奖状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的腼腆的笑。

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如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降低一些学习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导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单亲家庭的子女大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上学迟到、作业拖拉、卫生习惯不好等。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此要重视改变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是认知重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并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利己利人的。

二是行为训练。比如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指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并自我监督。早上调好闹钟,确保准时起床,不赖床。回家及时做作业,做完作业再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三是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正确运用强化,以达到良好行为的养成。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的成长。

发表在县德育论文集

下载《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综述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教育......

    毕业论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 作 者: 单位: 联系方式: 专业: 指导老师:目录 摘要………………………………………………….......................1 一、单亲家庭的特......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xiexiebang推荐)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戚柳燕,(1989.12-),女,汉族,河南开封,硕士,河南大学,发展与教育。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单......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提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传统婚姻伦理观念不断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逐渐增多,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本......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研究现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单亲家庭子女成长情况调查及研究社会学

    Title: 单亲家庭子女成长情况调查及研究 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Children from Single MotherhoodBackground Information: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曾经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样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 现代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