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家长100的条建议
给家长100的条建议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解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之五:不要总揭孩子的“伤疤”
转自:郭向阳的心理教育博客
作为家长,有时我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提起孩子过去的不适当行为,说孩子做过的某件事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说孩子做过的某件事是多么的错误和无知,说孩子在某个问题上曾有过让父母不放心的举止和行为„„也许我们是为了提醒孩子,也许我们是在和孩子的“交锋”之中处于劣势之时用来压制孩子,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揭开孩子过去“伤疤”的做法都是不合适而且要不得的。
首先,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尤其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伤害。有歌词说“我最爱的人伤我总是最深”,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我们最亲近的人不会
伤害我们,所以当伤害发生时,被最亲近的人伤害的感觉就会最痛。当家长有意无意地拿过去不适当的行为说孩子或者压制孩子时,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家长再不估计场合,当着很多人或者孩子的好朋友的去揭开孩子的“伤疤”之时,孩子就会很受伤,甚至有时会产生恨意。也许我们的确处于好意,为了提醒孩子不再出现和过去类似的不适当行为,但结果却往往会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伤了孩子的心,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其次,会让孩子自信心受到打击。
没有人可以完美,完美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期盼。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正在而且继续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当的言行举止,犯一些错误,无论是大是小,没有谁可以不犯。对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孩子来说有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更是正常。如果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孩子曾经的不适当行为来“提醒”孩子,实际对孩子来说就是自信心的打击。结果可能是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自己老是犯一些“错误”,自己不让家长满意,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认识就会受到“提醒”和“不适当”行为的影响,觉得自己做不好,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在自己成长和做事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就会降低。
再次,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自家长的肯定和认可是激励孩子努力的重要力量。如果家长经常用“提醒”的方式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力量和支持就会减少,自己原有的成长力量还会因为对抗家长的“伤害”而被损耗掉。在这种状况之下,亲子关系往往也不够和谐和融洽,最终导致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受到影响。
解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之六:严肃指出孩子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作为孩子更是如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面对孩子不适当的行为或错误,尤其是在孩子较小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正。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我们应当严肃、严谨、认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不能旁观不语或者过于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也不能想当然地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要确保自己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是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或臆断。父母的旁观不语,在孩子那里的解读就是父母对自己行为的默许或欣赏;过于轻描淡写,则会让孩子觉得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注意不注意都可以。如果父母指出的孩子的行为是不存在,或者是被夸大的,就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对抗,就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或者错误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严肃,但严肃不是严厉,不是声色俱厉,更不能成为情绪的发泄。因为我们指出孩子不当行为或错误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他的不当行为,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更不是引发孩子的不良情绪。生活中70%的是情绪,30%的是问题,但70%的情绪往往会掩盖30%的问题,最终往往双方都处在情绪当中,却不知道该解决的问题去了哪里。所以,父母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或错误时,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指出孩子的不当变成自己的情绪发泄,否则不但想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还容易导致亲子双方的冲突。
作为父母,要注意把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指出变成实事求是地行为描述,而避免成为对孩子的评价,避免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这就要求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就是论事,不要因事论人,也就是把要说的问题描述清楚就行了,不要因为某个行为而给孩子贴上“懒”、“笨”、“不认真”、“不学好”等标签;二是要描述当前的行为,而不要“秋后算账”,不要在说今天的情况时把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事拿到一块来说,秋后算总账;三是告诉孩子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说孩子表现不好或者很差;四是要避免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当我们处在情绪之中教育孩子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成为情绪的发泄,成为对孩子的指责。
第二篇:给家长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
初三学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减压
孩子进入毕业年级后,很多家长常常这样给孩子敲警钟:初三了啊,最关键的一年,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心里很清楚,也在暗暗较劲。如何在不给孩子添包袱的前提下,还能帮孩子卸包袱? 下面的话不妨经常说一说。
1.对孩子说:这一年会很辛苦,爸妈会始终跟你在一起,你能够尽力坚持到底,你就是赢家。
2.当孩子对学习、考试产生倦怠,或因同学的进步感到不安时,及时给予鼓励,对孩子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还要引导孩子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进步。
3.当孩子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焦虑,也不要过多强调什么模拟的意义,而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 应该重分析、重从考试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可与孩子一同分析考卷,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点,以便更好地化解问题。可以鼓励孩子找老师弄懂,或请家教等
4、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现状,帮孩子明确学习目标与策略。可根据对孩子的观察了解以及从老师那儿得到的信息,再加上进入初中以来孩子几次大考的成绩,分析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学习能力以及现有的学习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帮孩子建立自信和与孩子取得共识都很重要。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注意要让孩子自己分析或引导他分析,不必因分析不够全面或不够准确而与他争执,关键是要让孩子有改进的愿望。
5、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不要急躁。不要期望孩子突然间就有很大的变化,与孩子说话时不要中间打断孩子;二要掌握教育孩子的语气。多用表扬语气,或换个说法、多建议,切记不要唠叨;三不要在饭桌上说孩子。这个时候是增进与孩子亲情的一个好时机,不要用来说教。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初三家长应该怎样做?初三家长要做些什么?初三家长能够做些什么?
1、调整心态 优化情绪
有的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在初三掉队,只要看到孩子成绩波动就紧张,看到孩子在玩就着急,恨不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都有进步„„家长的情绪影响到了孩子,使得孩子很焦虑,担心这担心那,学习反而不能专心。——家长过于焦虑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夸大了初三的艰苦使得孩子很畏惧。其实,过了初一初二自然就是初三,初三学习任务更重些,面临中考压力也会大一些,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坦然面对就好。——家长夸大其实
不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状况,家长都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影响孩子,积极面对初三增加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态度决定一切。
2、了解孩子 理解孩子
教师要因材施教,医生要对症下药,都是要从实际出发。作为家长,都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孩子取得进步。就要了解孩子。
首先,要了解初三学生的心理:他们感觉自己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听不进家长的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遇到感情上的一些困扰;初三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有些不适应;老师和家长的不断强化,压力很大。孩子需要鼓励、指导、监督、帮助。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没有明确的目标?什么样的目标?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业水平;性格、心理、体质如何?优点、不足?信心不足还是骄傲?需要鼓励或鞭策?压力大不大?有什么困惑?有哪些困难?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不够努力,有时候不够专心„„这些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引导。
3、根据实际 帮助孩子
首先,培养初三意识:主动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吃苦意识)、钻研意识、效率意识;
其次:和孩子一起确立目标,分解目标。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一般情况下,跳一跳能够达到的);试着让孩子懂得做最好的自己。
再次,家长还要善于把自己的意图转化为孩子的意图和行动,但不要和别人去攀比,以防过度期望。
再次,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分长计划、短安排,如每天的学习计划、周末的学习计划、节假日的学习计划、各科的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再次,检查落实计划,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粗心问题,听课不够专心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成绩增长点。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鼓励、指导、宽容、帮助解开思想疙瘩、克服自卑、自负、胆怯、不专心等。如果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还可求助于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孩子学习方法的问题,可以求教于老师。
4、关注结果 更重过程
不妨关注一下,孩子成绩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弄清楚了好坚持,学习退步的原因是什么,要及时解决。要求孩子落实学习常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订正;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方法、行动,让孩子明确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此外,做好家校配合,关注学校的工作安排:月考、期末考、模拟考等,和孩子一起积极准备课程的调整,需要家长配合的如检查背诵等,跟着老师的步子走。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沟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关注考试及招生政策的变化,对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影响,要做哪些准备等等。
5、不妨“刀子心豆腐嘴”
进入初三,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家长要“厚着脸皮”,寻求一切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方法和帮助,帮助孩子获得好成绩。比如,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与孩子信服的长辈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进入初三,家长应该关注两个话题:一是亲子沟通;二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亲子沟通用好技巧
首先,要知道如何让孩子坚持。让孩子坚持,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清晰自己的底限,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让孩子“战胜”家长的底限。但同时,家长在守稳底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那就是“刀子心、豆腐嘴”。先急起来的一方,就是失败者。所以家长的态度要和蔼,行为要坚决。
其次,不要有 “攀比行为”。
孩子正处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实际上都是比较有自尊心的孩子,善加利用,完全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 “光明未来”负责。所以家长不要随意打击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攀比”。因为同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真正完美的,而孩子往往会看对方的缺点,所以拿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孩子进行对比,往往没有说服力。如果要帮孩子树立榜样,可以树立远一点、高一点的榜样,效果往往很好,比如上届本校的状元,或者前几届的某个优秀学生等。
第三,做好“监护”人。
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扮演两个角色,最基本的角色是“监护人”,第二个角色是叫做“父母”的教育者。很多家长第一个角色都没做好的时候,就一直想做好第二个角色,其实本末倒置了。监护人有两层意思,一是“监”,监督。监督孩子的言行和生活圈,进而一定程度上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护”则是爱护,我们的家长大多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在监护上做得尽如人意,再履行教育者的责任。
整合资源帮助孩子
孩子的教育分为家长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在这三方面教育中,家长是桥梁。所以家长要做好桥梁角色,做好三方沟通,整合三方资源,助力孩子学习。家长在跟三方沟通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找出孩子最信服的老师。孩子最信服的老师,一定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一般孩子都最听自己喜爱的老师的话。学龄期的学生,心目中都需要榜样,需要英雄。找到孩子心中的英雄和榜样,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所以,家长要通过和孩子沟通、和老师交流,找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然后,家长可以只管生活上的问题,学习上的问题让老师来介入。
特别提醒
错题本对于中等以下成绩的学生而言,是不适用的。因为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每份试卷错的题目都较多,如果让学生做错题登记,有三大坏处:第一,要整理的内容过多,浪费时间;第二,大量错题的整理,会让学生有“失败确认”情绪,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第三,花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后,反而没时间把错的知识再强化学习,做错题本的意义就失去了。只有那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做错题本才有作用。
第三篇:给家长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
(一)家长朋友,你好!
读书能识记大量的汉字,发展语言能力,希望你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特提以下建议:
1.建议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读书30分钟以上。
2.建议周末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挑选图书,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
3.建议每周至少看3本儿童读物。
4.建议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阅读习惯。
5.以下是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目,供参考:
(1)注音版:(2)无拼音版:
《伊索寓言》《十万个为什么》 《365夜故事》《儿童百科全书》 《科学家的故事》《王尔德童话故事》 《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 《一千零一夜》郑渊洁系列童话
《格林童话》
《成语故事》
《西游记》(少儿版)
以后我们会适时提供推荐书目。
第四篇: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会发言稿
有人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是影响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比较固定的自动化了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和动作的特殊倾向。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且跟随于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别,凡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益,使人觉得学习活动顺利又愉悦。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防止和消除不良学习习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学习的大事。然而,目前有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至少存在着以下的五种弊端。
??
1、缺乏意识——有些家长平时不关注孩子的学习,错误地认为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是学校教师的事。往往自顾工作或家务而不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好坏,忘情打牌或闲聊而不关心孩子作业,不安排孩子科学的作息时间,不创设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条件,任让孩子在电视广播声中温习,即使孩子边玩边学习也熟视无睹。常此下去,难免使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
2、放任迁就——这样的家长不是自身学习习惯不良,就是没有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往往分不清学习习惯的好坏,不了解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学习习惯,认为孩子小而迁就姑息,以致对孩子学习习惯放任自流,致使孩子书写习惯不对,学习三心二意,作业马虎拖拉等,影响孩子学习。
3、虎头蛇尾——这类家长主要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过程中缺乏耐心,不能待之以恒,着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或改正某一不良学习习惯冰求之以切,管之以严,但往往一时心血来潮,毕其功于一役。事实上、养成或破除某种习惯绝非靠朝夕之功,也并非一天半日就能奏效的。于是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时“蜻蜓点水”,结果忽紧忽松,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4、包办代替——这类家长大多溺爱孩子,只求学习分数,往往对孩子宠爱放纵,使孩子任性、懒情,依赖成性,自学、自律能力较差。有的家长包办削铅笔、理书包、包书皮等,有的家长甚至代查字典、做习题、解问题。“父母当陪读,爷爷奶奶老书童”,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这样怎么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5、方法不当——这样的家长主要没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往往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一味硬遏强加,破除孩子不良习惯时,生硬地禁、堵、卡,甚至训斥、吓唬、打骂、体罚,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有的家长不懂孩子小,注意力维持时间短的特点,苛逼孩子长时间学习,势必造成他边学边玩,形成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的坏习惯。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高级笔盒和许多文具,容易造成孩子作业时玩文具分心的恶习。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强调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反之,坏的学习习惯使人一辈子遭罪。如今有不少人书写习惯不好,上了大学也竭力想练好书写,付出了很大代价依然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是已养成不良书写习惯,积刁难改。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为之常。”所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少家长“从小、从细、从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经验,是值得提倡的。
1、从小抓起——明末清初王船山说过“养其习于童蒙”。实践证明,学习习惯的形成始于儿童学习开始时期,年龄越小越易养成。例如书写习惯,就要从孩子刚刚学写字的握笔开始培养。??
2、从细抓起——重视孩子学习的细微未节,特别要注意矫正一些细小的错误动作和顺序。例如孩子做作业姿势,必须帮他达到“身体坐正,簿本放平,拿笔—寸、看书一尺,写字—拳(胸与桌相距)”的要求,丝毫不能马虎。
3、从严抓起——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必须从严要求,认真督促。例如孩子小,自制力差,往往以各种借口贪玩。然而家长要引导孩子必须完成当天作业才能去玩.态度坚决,说一不二。
二、坚持不懈地扬好抑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作为家长,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走出家门,要用心工作,回到家里,要操心孩子的学习,在这双重压力下,有的家长对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缺乏耐心、细心、恒心。主要表现为闲了,就抓一抓、管一管,忙了就懒得过问,心情好时,就轻言细语、和颜悦色,情绪不佳时就责骂体罚。要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忘事,自控能力差,自觉性差,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审视孩子。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时既要细心,又要耐心,更可贵的是要有恒心。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从一笔一划等细微处严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不管工作闲忙,心情好坏,每天都要作教育孩子的有心人,只要长期坚持,就会有收获。养成一个好学习习惯不容易,一经养成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引导,使之强化巩固,克服一个坏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发现苗子要善于诱导,持之以恒地加以抑制,使之消除。一般地说,家长要与学校教师密切配合,从孩子刚上学开始就要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以下的学习习惯。??
1、正确书写的习惯,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端正规范,字迹清楚秀美。??
2、定时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的习惯,做到定时温习功课,认真作业。在注意力维持时间内,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学习,克服边玩边学、磨蹭懒散的坏习惯。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到独立、主动、按时地完成作业,决不抄袭或拖拉。??
4、养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做到先复习,再做作业,再预习,做好点、划、面(把重点、关键和不理解地方作好记号)。??
5、自我检查修改的习惯,做到做好作业后,自己自觉地进行复验检查,认真修改。??
6、广泛阅读健康有益书刊的习惯等。
三、注意以身示范,创设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情境条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最初和永远的学校。作为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注重用身教来影响孩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陆进仪说“教子须是以身承先”,因此,家长一定要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勤奋学习,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自己就应该给孩子做出好的样子,千万不能言行不一。这个道理,谁都清楚明白,但能自觉长期坚持做到的家长恐怕不多。有的家长总要求孩子放学回到家后首先是完成家庭作业,可自己一进家门就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观看电视,当其沉醉于剧情之中时,孩子来请教问题大人之间还相互推托、懒于答理。试想,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家长首先自身要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要在孩子上学以后,给孩子准备书桌或代替书桌的适合孩子学习的专用地方,为孩子安排科学的生活、学习作息时间表,创设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例如孩子开始学习后,关掉电视机、收录机,家长不做分散孩于注意力的事务,更不要高谈阔论、打牌闲聊,也不要询问孩子在校情况,不干扰该孩子学习。这样,容易促使孩子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四、加强与学校教师的联系,协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经常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反映在家的学习行为习惯,虚心接受教师指导,根据学校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要求,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一些家长“管好四块时间”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经验,是值得提倡的。具体地说:
一是管好孩子早晨起身到上学的时间,督促孩子预习当天学习的课文,朗读或背书和外语单词,理好书包,准备上学;
??二是管好中午时间,督促孩子抽一定时间阅读有趣书刊;
??三是管好孩子下午放学到晚饭前的时间,督促孩子独立思考专心完成学校布置作业,正确书写,自我检查;
??四是管好孩子晚饭后休息活动直到睡觉前的时间,督促孩子复习和预习,并让其发展自己的兴趣或阅读课外书刊。
五、采取科学方法训练和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见的科学训练和激发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如下。??
1、故事法——例如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故事,树立榜样,激励孩子。??
2、对比法——用学习习惯优劣造成学习成绩差异事例比较来教育孩子。
3、强化训练法—一有的家长有计划地指导孩子练字,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字无百日功,不可一日行”的训练。??
4、歌诀法——比如将一些学习习惯要求编成歌快,要求孩子铭记不忘,然后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提醒孩子按相应歌快要求去做。
5、合理奖励法——即对孩子养成某一好习惯或克服某一坏习习惯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奖励。
第五篇:给初中家长十点建议
给初中家长十点建议
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孩子上了初中了,课程增加,身体发育,又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这个阶段,容易烦躁与焦虑,困惑与迷茫,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帮助!作为家长,如何关心与帮助孩子?
1、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家长要多阅读关于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充分了解初中阶段孩子得心理特点。初中三年,孩子开始了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过渡。这个时期的孩子,生理上的逐渐进入“成熟期”,心理上又迫切希望尽快“断乳”,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也逐步形成,但有自己的看法,但又与父母观点不一致,容易发生分歧,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2、关心孩子,找到话题。如关心孩子的班级动态,运动会、艺术节,宿舍生活等。
3、细心观察、关注能力。孩子进入中学,在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状态调整、时间管理、考试复习等方面的情况,当出现偏差或者有遗漏时,要做必要的指导和提醒,以保证孩子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多询问最近学习什么?遇到困难是哪一科?遇到短板学科,及时找相应的老师辅导。
4、心态平静,重视过程。重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淡化考试结果。优秀的学习过程一定会有优秀的学习结果,千万不要为一时成绩波动而伤了孩子的自信。但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前途和中考的压力很多家长往往表现出焦虑和急躁,这种焦虑和急躁给孩子传递的只能是负面信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备考。因此,面对中考,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切忌急躁和焦虑,即使家长有这种情绪和心理,也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适得其反。
5、瞄准中考,合理定位。(中山市六大重点高中:纪念中学、一中、侨中、实验高中、华师附中、桂山高中这六所高中都是重点高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绩与潜能对孩子合理定位,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很多家长有纪中、一中情结,但希望尽量把期望值放低一些,以减轻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6、培养习惯,改变方法。
(1)养成预习、复习、小结的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前,让孩子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并把老师课堂上讲的规律、方法总结出来,然后再写老师安排的作业。完成作业后,让孩子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把不明白的问题勾画出来,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下复习、小结规律,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2)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对孩子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家长要督促指导孩子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尽量把错题原因和正确思路详细写明,并经常翻阅复习,以减少知识的漏洞。如果时间太紧,家长可以帮孩子把原题抄好,或把试卷中的错题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只让孩子整理方法技巧。每天记录
一、两道错题,逐渐积累,养成习惯。
7、规划学业,设计人生。从教育阶段划分,进入初三标志着义务教育将近结束,未来选择什么高中?读怎样的大学?未来计划学习什么专业技能?„„这是我们初中家长不得不提前规划的问题。如有些专业不能近视眼,有些专业需要美术,如军校需要体能测试„„
8、联系老师,多些沟通。老师的工作比较繁琐,很难一一反馈服务家长,我们家长应该主动联系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9、利用假期,坚持练字。(语文成绩不好的,多数因为卷面书写)
10、引导孩子,锻炼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创造考试佳绩的基础,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基石。同时,体育是中考必考科目,进入初一就要引导孩子加强训练强度,掌握训练技巧,找准训练时间,从而实现体育中考和文化中考的双丰收。
第二部分,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语文成绩?
郭老师首先就广东省中考文学类阅读(17分)做了详细的解读。郭老师以201—2017年广东省中考试卷上的文本为例,让家长也阅读了一次,学做一次学生,然后从学生的做题习惯、思维方式、组织语言等方便给予剖析,让家长知道孩子丢分的原因。
【郭老师 简介】
中山市名校语文教师,硕士研究生。喜欢阅读,富有文化底蕴,待人真诚,幽默风趣,上课朴素而亲和力,深受学生喜欢。
接着,莫星华老师就《如何提升中考作文成绩》做了专题发言。
每一堂课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向前走去,就永无回头的可能。这一堂堂课串起了他们生命中幸福的童年,鼓起了他们远航人生理想的风帆。于是,每一节课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孩子的作文写不好,痛点在哪里?莫老师总结说:一是孩子阅读积累不够,二是生活体验不丰富,三是失去了灵性的表达。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写出灵性的文字,主要依靠丰富阅读,具有文化积淀的孩子,笔下的文字细腻有温度。例子:学生描写晒太阳,我们比较一下: 学生一:很久没有晒太阳了,今天上午,我坐在阳台上晒太阳,很热,很辣的感觉。
学生二:上午,闲来无事。于是,一个人搬着板凳 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戴上耳机、静静地听着音乐„„„“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惬意得让我忘记写作业„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学好语文呢? 抓住目标提分。让孩子写:我想写出-----分的作文。提分途径:A、首尾提分B、选材提分C、语言提分D、创新提分。
莫老师给四点建议:
第一、积累素材。莫老师发给家长一本《中考作文素材积累本》,希望在家里完善,完成,帮助孩子建立素材库。比如可以看电视积累素材,莫老师还介绍了一些优质、有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
第二、丰富阅读,优化语言。希望孩子多阅读精美的散文,如丁立挴、周国平、林清玄、汪曾祺等名家散文,丰富词汇,培养语感。
第三、关注生活,写出生活的常态,写出内心的真实,写出人性的美好。写作的意义不是为了重现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发现生命根本的处境,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发现人性的美好„„
第四、好好抓孩子练字。整洁、规范的书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家长会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为了孩子,很多家长一直等到10:40还留下来向老师咨询问题,父母给予孩子的,永远觉得做得不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