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的遇见--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特殊的遇见
—— 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少年宫还是“精英教育”的模式。能进入少年宫学习的孩子大多是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的特长生,经过考试进入少年宫学习。然而,在当时却有一个孩子因爱和接纳被破格录取,他叫陈元璞,自小被诊断为“智力残疾四级”。喜欢画画的阿璞遇到了以关小蕾为首的少年宫老师,一段“用生命改变生命”的教育奇迹由此诞生。在这里阿璞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最终梦想成真,成为一名艺术家。而关小蕾和她的教育团队则从阿璞开始,投身到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中,用艺术提升特殊孩子的生命尊严,全力推广融合教育。
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创始人关小蕾老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遇见,因为阿璞,她的生命被彻底的改变。如果没有阿璞的经历,可能不会有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更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周有一千多人次的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广州市少年宫提供的免费的公益性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特殊的遇见”,并见证这段为时15年的融合教育旅程。
1984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关小蕾成为广州市少年宫的一名美术老师。同年,一名叫陈元璞的8岁男孩也来到少年宫学习画画。阿璞是一个“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入学的时候,阿璞的爸爸充满歉意的跟老师说“这个孩子可能会给老师添麻烦”。但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关小蕾老师发现:阿璞画画很投入,“视觉表现非常好”,尤其擅长画动物,他的画仿佛能带人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正是在少年
宫这批并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的老师们的指导和关爱下,阿璞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热爱上古典音乐。21岁那年,阿璞举办了个人画展,出版了《无音之乐》的画册,作品受到廖冰兄、林庸等艺术大师的赞赏,成为社会广受关注的“特殊艺术家”。阿璞的经历启发了关小蕾,她坚信:如果这些特殊孩子得到接纳和认同,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1998年,时任少年宫美术学校副校长的关小蕾,在全国开设了首个“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招收了一批患有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和唐氏综合症的特殊孩子,义务为他们提供艺术教育,并开始了特殊儿童美术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关小蕾带动少年宫美术学校的老师成为志愿者,为这些孩子设计特别的课程,阿璞也成为了教师中的一员。2006年,关小蕾创办了特殊教育中心,作为少年宫内的公益部门,为特殊孩子提供专项教育服务。从此,更多像阿璞一样的特殊孩子走进少年宫,享受着与普通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并成为少年宫这个儿童乐园中活跃的一份子。
特殊教育中心面向18岁以下,患有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精神残疾的少年儿童,以及患有重症住院治疗的少年儿童,在少教所服教或已解教出所的边缘少年,福利院孤残儿童,或因家庭贫困以及外地来穗等原因导致缺乏教育资源的少年儿童;教育方式有随班就读、独立开班和送教到社区三种方式。服务的主要项目为公益性艺术教育活动,提供包括潜能开发,兴趣发展、艺术治疗、融合课程等不同层次,包含美术、音乐、舞蹈(肢体艺术)、戏剧、综合艺术、艺术治疗等不同门类。
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大多为普通教育出身,自修特殊教育,他们认为无论是美术课或音乐课,其根本目的既不是传授技巧,也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通过绘画、歌唱、舞蹈等活动来探索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开启一扇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培养他们的勇气和信心。籍着这样的理念,老师们最终为特殊孩子开发出一套融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为一体的艺术教育模式。在实践上验证了艺术教育是一种有效的特殊教育手段,有针对性的艺术课程能够从不同方面提升特殊孩子的综合能力,在发展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可促进特殊孩子心智、行为,生理等方面的康复与发展。并最终通过艺术教育,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真正融合在一起,消除歧视和不平等。
在开展艺术教育项目的同时,结合特殊儿童以及特殊孩子家庭的需要,同时开展发展障碍儿童成长教育与家庭援助服务,包括“融爱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援计划、“性与成长”系列课程、“快乐妈妈”特殊孩子家长心理援助服务、社交游戏训练课程、家长倡导小组,多媒体电脑课程等。
在开展课程的同时,少年宫更注重通过活动来推进“残健共融”的理念,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帮助特殊孩子融入社会。
1998年至今,每年开展“暇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活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特殊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舞台表演、绘画作品展览、手工作品义卖、社会宣传推广等活动,为特殊孩子的才艺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看到特殊孩子闪光的一面。2008年,“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更是被纳入“广州市学校艺术节”,与美术、摄影、书法、声乐、器乐、语言艺术并列为学校艺术节的第七个专项,成为真正的“全市所有中小学生”的盛事,充分体现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重视。
2006年至今,每学期举办“手拉手”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户外课堂和家庭互助项目。让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建立联结,爱心互助,共享同一片蓝天。活动得到了普通孩子的家庭、单
位机构、社会企业团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愿意牵起手来的社会人士越来越多,现在,每个月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手拉手”活动。是特殊孩子真正的走进普通人生活中,增长见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010年残亚会期间,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我们来了”特殊儿童艺术展演计划,以广州市少年宫7类特殊儿童为主角,通过美术作品展览、摄影、记录片、工作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告“我们来了、我们也是一个精彩而美丽的角落,请大家去掉歧视的眼光,正视我们!”展览在社会上取得巨大的反响。融合教育倡导初见成效。
2011年12月,特殊教育中心举办了“幸福也有不一样”特殊儿童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多年艺术教育成果的一个汇报展演。特殊教育中心“雨后彩虹”特殊儿童合唱团和唐宝宝艺术团的学员们的表演感动震撼了在场的一千多名观众。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担任这场晚会的主持,多次感动流泪,并把整个晚会搬到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这场晚会让人们看到特殊孩子即使有各样的残缺或障碍,但是他们发自心灵的纯净歌声和舞蹈,是世上最美的,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幸福”。
2012年,中残联主席吕世明特意来到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考察。他说“广州市少年宫在助残工作中取得了榜样和模范的作用,如果全国所有的少年宫都能像广州市少年宫这样无条件的接纳特殊孩子、并为他们提供这么好的服务。我相信,再过十年,特殊孩子们走上街,会习以为常,因为大家在一起学习,接受差异,视为正常了”。2013年,广州市少年宫主办的“海上儿童――当我遇见你,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分别在北京中国科学馆和广州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之后又延续到深圳、西安、佛山等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关爱特殊儿童,推动融合教育的热潮。这种带动的力量,远远超出当时做融
合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的预想。这次展览以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的融合为主线,运用新媒体艺术与互动装置的视觉展览,开展了一次面向家庭和社会大众的破冰之旅。在这次的展览中,更多的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带进了展览馆,策展人周鲒把这些特殊儿童比喻成“儿童里的儿童”,在展览前言中,他写道:“开展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希望这些不安的童年拥有能够赶走戾气的武器,挑战命运的不公,艺术能够让特殊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平等与平安。”
这个大的教育故事,由许多感动人的小故事串联而成。这些故事有孩子的、有老师的、有家长的、有社会的,因着每一次特殊的相遇而串联起来。教育是一种信仰,因着爱,因着执着,创造出无数个奇迹。幸运的是,这个大的故事里也包含着我的小故事,2008年美术教育方向硕士毕业后加入这一团队,参与课程研究与开发工作,看似我在用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这些孩子,但是后来我发现是他们成就了我,让我有机会从事着这样一份富有成就感的幸福的工作。
2014年,广州市少年宫面向所有孩子提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精彩还在继续......
第二篇: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对学生进行表扬优于批评,批评优于不置可否。对学生要严格但时刻注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做了好事,学习上有了进步,教师应多加表扬鼓励,鼓励的话语常能使人上进。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再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中不少人性格软弱,依赖性强,自信心差;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毅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处理问题等。
我校学生生源都是来至农村的孩子,村镇的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很不重视,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事、学习成绩不很重要。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是单亲子女,缺少关爱,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有的学生父母远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负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不管,想管也顾不上。总之诸多因素,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的偏差,甚至没有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面对这种情况,采用先育人后教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育人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各种坏习惯,挖掘潜在的能力,不是更好吗!记得刚入新学期时,有次在二班上课时,因为正在讲新课,大多数人都听的很好,就廖石林和一位女同学又说又笑,也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这时我故意提高音量讲课,同时眼睛看着他,暗示他不要说了。可好,廖石林看了看我照说不误,而且比刚才说得更历害,像在示威,你说可气不可气。我忍不住说:‚廖石林‛。‚我咋了?‛廖石林比我的声音还大。‚你做什么了还用我告诉你?是不是想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啊?‛‚我又没有说话。‛‚噢,你知道‘什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我说。‚我就是没有说话‛。‚宋珊珊你跟谁说话了?‛我问与廖石林说笑的女孩子。‚廖石林‛宋珊珊小声说。‚我就没有说话咋了?‛‚好,你如果还弄不明白,下课我慢慢再给你解释。‛唉!一点儿都不懂事,不知好赖,教这样的学生心寒啊。
这件事告诉我:学生学习怎么样先不管,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人,知道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有人认为授课教师只要把书教好,传授知识正确无误就行了。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职责,其实不然。教育对教学有指导作用,教育工作搞好了,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教学工作才能更顺利。课后,我把廖石林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教育,让他认识到上次的事哪儿做得不好、不对,错在哪儿?使他明白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以后遇事应三思而后行。帮助他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使他自己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自从那次事的分析、推心置腹的交谈以后,上课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上课纪律改变很大,师生关系更融恰了。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在自己成长的人生道路上还时不时地需要家长和老师或朋友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才能走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量的实事证明确实如此。二班的廖颖是位漂亮的女孩,对人也有礼貌,就是上课老是说话、与男孩子打打闹闹,没有女孩的样儿。考虑到女孩面子,课上总是用不同的方法暗示她,她就是领悟不到我的用意,说她吧,她还一脸的不满意、使性子。说实话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得知廖颖被选为语文件课代表,心想:我是英语老师,语英是一家呀,英语课上那种表现怎能担任课代表呢?从语文老师那儿得知她上语文课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那为什么英语课上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是课代表的效应吧!相信廖颖在我的努力和帮助下能认真学习英语。多次观察发现廖颖自控能力较差,多数是别的学生找她说话,没人打扰她时也能认真听课,可惜的是她漂亮,时时有男孩子找点事与她说说话、逗逗她,她有时还乐在其中。唉,作为老师的我能不拉她一把吗?一次上课她又说话了,课下我单独把她叫到办公室面带微笑地说:‚我知道你是懂事的好女孩,语文老师说你上语文课很好。上英语课是不是也应该像上语文课那样呢?语文英语是一张巻、是一科呀!你是语文课代表,也就是英语课代表,语文课认真学,英语课更应该认真学,所以上英语课我会像对语文课那样要求你,你能做到吧!‛‚老师,我能做到。‛廖颖很肯定地说。‚好!那咱们就说好了。你是很有礼貌的好孩子,其实上课听讲就是一种礼貌,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尊重你自己。现在你又是课代表,所以上课你应该克制自己,认真听课,为其他同学做个表率,对吧?‛‚对‛廖颖点头说。从那以后,廖颖上课大有改进,看到她认真听讲时,我及时地毫不吝舍地投以我的微笑以示鼓励。做简单习题时,看到廖颖会,想举手但又不敢,我就主动叫她回答,并给予恰当鼓励的语言。时常在课间、办公室遇到廖颖时就说‚这段时间你表现很好,要努力啊!‛经常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到:‚廖颖同学这段时间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希望你们能向廖颖同学学习。‛当然,也少不了私下多次与廖颖交流沟通。常在私下指出她不足的地方,帮助她分析事情的对与错、因和果,告诉她待人接物的礼节,教她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她明白女孩子要自尊、自爱的道理……一个月以后,不管是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在上课听讲、回答问题、作业方面都很好,英语考试成绩也在突飞猛进。我们语英老师对廖颖喜欢得不得了。这难道不是课代表效应、老师重视创造的奇迹吗!平时上课老师关心的学生、多提问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成绩进步也快,对学习会产生兴趣,慢慢能够主动学习。不正是老师效应吗!我认为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多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对学生进行表扬优于批评,批评优于不置可否。对学生要严格但时刻注意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做了好事,学习上有了进步,教师应多加表扬鼓励,鼓励的话语常能使人上进。
犯了错误时老师要及时批评,不能视而不见。我的教育对象为中学学生,自尊心极强、敏感,讲话稍不留意便会伤了他们。所以批评他们时我从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处罚他们时也不用过火的方式,表扬时注意不夸大事实以免引起其他学生讥笑。发现有的学生在受了批评后情绪不对,就找他谈话,直到他心服口服。我常说学生犯了错上帝也会原谅的,改过就好,不要一错再错。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让每位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认识水平低的小学生, 他们极易发生过错行为。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给多宽容,给他改正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帮助其自悟自醒,那么学生就会从‚自甘落后‛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地抬起头,一步步走向成功。每一个孩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健康地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耐心等待,学会宽容,在等待中不忘播撒爱的阳光,让等待充满憧憬,寄托希翼。
《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育人也。做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要育人、育才两手抓,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第三篇: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在我身边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每当空闲时一想起它们,有的让我深思,有的让我回味无穷,有的让我忍俊不禁,还有的„„好了,不多说了,下面,就让我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吧:
今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街上有的车辆用国旗把车标都给盖住了,这事我觉得很纳闷,从新闻中得知日本又要抢夺我们的钓鱼岛了!原来用国旗盖住车标的全是日本车。原因是那些“爱国者”打砸了很多的日本车,我真是有点想不懂了,我们的父母、叔叔、阿姨们用辛勤劳动买来的车子确被我们自已人砸了。前几天妈妈看见我们的车子没有盖国旗,不住的埋怨爸爸,经不住妈妈唠叨终于也盖上的国旗。
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深思,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国土被一个小小的日本任意的买卖,中国难道还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清王朝?这两天看“国家命运”时,不时为毛主席他们在美、苏、印夹缝中造出“两弹一星”而骄傲,不是他们勒紧裤带打造的坚强国防,新中国早就被列强刮分了!
课本上说我们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其实我们的海岸线也是蛮长的,每一次的耻辱都是从海上来,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输的精光,没有强大的海防,老百姓生活的不踏实,不过最近惊喜的发现,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再不能让历史重演,日本这个民族你不把他打怕他不会服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他投了两颗原子弹,现在不是乖乖的给美国当“狗”!俄罗斯在我国东北痛打了小日本,现在不是也不敢作声!
实力才是对这些侵略者的最好的回击!只有我们强大了日本才不会这么嚣张,要打就得打的彻底,让他一二十年缓不过劲来,毛主席打了印度、邓小平打了越南,不都使我们周边太平了多年吗?
再就是我们国民的素质也需要提高,我们都有从众心里,以为法不责众,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大脑,打砸抢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做,从众心里也有好的一面,当地震灾害来临时,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帮助我们的同胞脱离苦海!灾难面前互帮互助,凝聚人心。声援钓鱼岛也没错,游行示威都是爱国的诉求,但一定要理性!
从车标盖国旗联想到很多很多,真的希望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让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四篇: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 罗庄完小 吴绪燕
我是罗庄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走进学校的第一天我就被学校内,那和谐上进的气氛感染了,我校的每一位老师工作上都勤奋努力,生活上都健康向上、和蔼可亲,有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也有活力充沛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值得我去学习。而发生在我身边感人的教育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给我带来最多感动的还是我校的张桂杰———张老师。
张桂杰是罗庄完小的一名退休还在学校任教的老教师。她()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小学教师,现在退休了依然担任一年级的包班老师。在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无畏难情绪,从没松懈意识,从不推卸责任。
她敬业爱岗,责任心特别强,干什么工作都非常勤快,他工作过的地方,无论是(),他都被作为是敬业奉献的榜样。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庭,张老师几乎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庭。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不知疲倦地早早晚晚,勤勉工作。大家都怜悯他太累了,可张老师说:“教师,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个茁壮成长、不断超越自己。每当我收到一张张贺卡时,每当我看学生一点点的进步时,便是我最感快乐的时候。”
张老师由于平时工作太忙,又总是以学校的事情为重,自己生活上的事就非常随便的对待,家里的事情能拖就拖。为了带好班级,每天早上第一个站在教室门口总是他,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他所带的班级样样名列前茅,为学校树立了榜样,带动学校的教风学风。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讲着课,颈椎疼痛突然加剧,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其实平时的时候张老师的颈椎也会犯些毛病,忙忙碌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回徘徊,也顾不上去医院检查身体。在医院里,医生给张老师做了全面检查,确定得了颈椎病后,医生建议她在医院长期治疗,好好歇息,不能再过度劳累了。可她挂念自己在校的孩子们,不顾医生、家人还有同事的劝阻,依然坚决出院。带病来到学校给孩子门上课。
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群活泼可爱并日益进步的小天使。下课了,在班级和同学谈心的是她;放学了,教室里辅导学生的是她;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的也是她……她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她的努力下,班风、学风文明、健康、积极。她的付出得到了最大的收获,孩子们喜欢她。学生们进步了,家长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作为一名晚辈,我在这里对张老师说声:“您辛苦了!” 是啊!一个温暖的言行,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都可能会改变一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今后,在教育工作中,我要像张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选取最适宜的方法对待学生,既不伤孩子的心,又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五篇:发生在我身边的安全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安全故事
一个人的生命很宝贵,当失去了就不再拥有。生命与安全息息相关,而安全也像糖粘豆与预防扯上关系。生命是精彩的,要想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洒满阳光,就时刻注意安全,请好好地珍惜我们的生命吧!
相信大家对道路和车辆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每天都要上路、骑车和乘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飞速发展、繁忙的马路也变得生机勃勃。路上车水马龙,交通流量迅猛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出行更加频繁。就在这一片祥和欢乐的环境里,大家又知道吗?马路又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蕴藏着无形的“杀手”,导致发生事故,使人们受到伤害,更严重的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幕幕的悲剧,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呢?就在前不久,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位只有八、九岁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炫耀着自己的高超技术,顿时,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为他捏了一把汗。突然,一辆满载的大卡车飞快的速度迎面驶来,在这一刻,马路上发出一阵相撞声和刹车声,汇成了一曲悲哀的歌曲。只见那辆卡车与那位自大的小朋友相撞了,小朋友被它撞得满身都是血,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马路上,脸色苍白,他的自行车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路上的行人通通围了上来,议论纷纷,有的人满脸怜惜地说:‘‘那个小男孩真是太可怜了!被卡车撞得满身血。”有的说:“那个小男孩看来没救了„„行人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卡车的司机慌张地下了车,用颤抖的双手拨打着救护车的电话。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可不莘的是,孩子已永远地沉睡了!我心想:小小的生命,就是这样被摧毁了,如果没有这次事故发生,他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还可以坐在教室里读书„„
其实安全一直在我们的身边。那安全是什么呢?安全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也是爱护自己的生命„„让安全与我们同行,和我们一起携手茁壮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