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爸爸去哪儿》看当今少儿教育模式
从《爸爸去哪儿》看当今少儿教育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
其实这种节目很难不火,且抛开备受瞩目的星爸不谈,只看Kimi的天真乖巧,石头的率真勇敢,Cindy的灵秀甜美,Angela的可爱活泼,天天的稳重内秀,每个萌宝都有自己招人喜爱的特点,这就让节目本身具有更多的观赏性。而这款亲子综艺节目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正真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在星爸萌娃的背后,引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其中,在亲子关系中的少儿教育,就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咂。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不同的星爸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让我深感兴趣的一个思考点。在下面我想谈谈几个不同星爸的不同教育风格,算是一种参考,也是一种玩味,自成一家之言。
林志颖的童趣教育——让嬉笑玩耍陪伴孩子成长
想要和一个人沟通,就要先了解他的内心世界。那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曾看过一些幼儿时期心理学方面的报道,认为婴幼儿的世界,就是以游戏为主导。
显然林志颖是深谙此道的,与其说他和小小志是父子关系,不如说他们是玩伴关系。这从Kimi的着装打扮(一身赛车式的行头)可见一斑,在这种关系里更多的是对孩子想象空间的创造性鼓励和外向的激励。
这种教育模式无疑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很多的快乐,并很容易培养孩子本身的乐观性格。而事实也是如此:在《爸爸去哪儿》中,Kimi虽然是几个孩子里年龄最小的,但同时也是最开朗乐观的,我们总能看到他的自娱自乐和天真无邪的笑。
郭涛的尊重教育——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儿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直教育你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教你绝对不可以在困难面前轻易低头”。无论是从将心比心的告白,还是暖人心脾的小石头成长过程的照片,郭涛《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感动了无数网友,那些情真意切的话语,是作为一个父亲对深爱着儿子的内心独白。
放低自己的心态,以写信的方式打开孩子的心扉,可以看出,郭涛作为爸爸的爱更多地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少了些霸道,却多了些柔情;少了些威严,却多了些关爱;少了些严肃,却多了些感动;少了些强势,却多了些平和。平等、尊重孩子,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同理心。
还记得大家学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集吗?郭涛耐心地开导石头,对石头犯的错心平气和地沟通,最后化解了石头的任性;发生摔手事件之后,小石头很支持老爸的工作,最后坚持带伤参加了节目的录制。
田亮的关爱教育——体贴之中见深情
有人说过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在拍摄《爸爸去哪儿》时,导演曾经要田亮形容一下和女儿的关系,田亮就用了“恋人关系”这个词。
温柔地拭去Cind因摔跤掉下的泪水,并细心地呵护;为了让女儿吃一顿可口的饭而第一次尝试做红烧肉被热油烫伤;在每个夜里忍住一天的疲倦为女儿讲故事伴她入眠。。。其中的体贴与保护欲浑然展现。
也许真正舒心的关爱,并不是什么大风大浪的洗礼,也不是什么水深火热的考验,只是一种平平淡淡地关怀,一种波澜不惊地体贴。这种关爱随着时间的增长也终会沁入孩子的心田,浮华褪去之后,经得起平淡的感情更加值得回味。
王岳伦的奉献教育——发挥孩子本身的主动性
别看王岳伦是比较出名的导演,但在《爸爸去哪儿》中并不显得如何抢眼。究其原因,是他甘于把更多的表现让给她的女儿Angela。
在第一季的沙漠之旅中,他们去市场采购生活用品,遇到几个追星的小朋友,孩子们说
Angela是“大明星”,Angela并不以为然,对他们说,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其实这得益于王岳伦对女儿深深地宠爱,才让Angela有这样的自我认知。
剖析王导的教育方式,最根本的是一种为人父母的牺牲奉献,把更多的爱和机会留给Angela,从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张亮的榜样教育——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张亮会主动要求孩子,做符合自己年龄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当天天把沙子扔进石头的眼睛后,张亮第一时间拉着天天去道歉;当石头炫耀自己找到大锅时,张亮会对石头说,这是大家一起找到的;当王岳伦在沙漠湖泊中,捞不到鱼的时候,也是张亮,主动伸出了援助的双手。在爸爸的示范下,天天学会了互相帮助和分享。
因为这样的言传身教,所以在“保护鸡蛋”的环节中,当鸡蛋被天天打碎后,天天才会受到爸爸的影响主动认错。言传身教在少儿教育中效果非常显著,因为孩子的行为和观点都是直接习得的,就是大家常说的“有样学样”。
我们纵观这几个爸爸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注重的是勇气、独立、自信、担当等一系列的情商的培养,而并不是一味地宠溺孩子、满足孩子。通过《爸爸去哪儿》,通过对不同爸爸教育孩子的模式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孩子心智的培养,是更好的教育方式,而不应该把关注孩子的重点,放在吃饭穿衣、学习考级上。这个节目的轰动,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教育方式方法的反思。。。
第二篇:从《爸爸去哪儿》看明星爸爸教育方式
从《爸爸去哪儿》看明星教育方式这个节目整体来说都非常好,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节目的剪辑和配音以及一些小插画,从此可以看出剪辑拍摄这个节目的工作人员非常用心,同时非常有创造力,说实话我顿时感觉到湖南卫视是真的很强很牛。
同时,从节目的各种细节我们感受到了每个明星爸爸们独特的教育方式。
我最喜欢的是林志颖的教育方式,当kimi惧怕什么的时候,他往往先安抚kimi,让他不害怕,然后让kimi接受喜欢这样的事物,他引导得非常好。例如,那个蜘蛛房,本来kimi都哭了,但是林志颖说,我们的看着还不错,是不是?而且对于那个蜘蛛,林志颖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最经典的要说那个闹钟了,本来,小kimi被闹钟吓得大哭,林志颖就告诉他闹钟没什么好怕的,而且演示给他看,同时表现出闹钟很好玩的样子,所以小kimi就喜欢上了晚闹钟,甚至做节目的时候非要带上闹钟玩,这样的教育方式我是非常欣赏的。还有郭涛父子,郭涛说他教育孩子是采用放养的方式,所以大家能明显得感觉到小石头非常勇敢胆大,淘气只是这些性格特征在童年的表现,有一种说法,小时候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有出息。郭涛和孩子进行的沟通非常好,他不
会逼孩子去做什么,只是慢慢得去引导。他很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不娇惯孩子。例如,小石头走不动路的时候,作为爸爸的他从不会妥协,一直会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而且最后孩子也做到了,孩子也感觉到了自豪感。特别是当小石头找到锅的时候特别自豪骄傲,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让我们这些观众也感觉非常快乐。
下面再简要说下其他三位爸爸的教育方式。
首先,田亮父女。从节目上,能明显感觉到田亮应该没怎么照顾女儿。因为,他不会给女儿穿衣服,在家也不做饭。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明星们往往都很忙,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这点我们不能苛责。最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田亮不太会和女儿沟通。例如,cindy不想住在农村,她问爸爸,为什么农村是这个样子?田亮回答不出来。这样的例子很多,田亮对于女儿的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这让我想到田亮应该很少思考这些问题,可能他文化知识不太多。但是,他爱女儿,女儿也很爱爸爸,这些都很明显,让人感觉很温暖。
其次,我们说一下王岳伦父女,他和田亮也点像,不太会做饭,不太会打扮女儿,也不怎么和孩子交流。但是不同的是,angela显然非常好管,虽然仅仅只有四岁,但是特别听话,例如要学唱歌的时候,她不想唱,但是,爸爸一说,如果不唱就没有午饭吃,立刻就调整情绪,认真学起了唱歌。
我想在家里的时候,估计其父母应该是言出必行的人,所以孩子认为父母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最后,张亮父子。张亮是一名名模,因此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明显与其他明星爸爸不一样。对,他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像哥们,同时,我感觉他比较溺爱孩子。例如,当天天走不动的时候,本来他说不背孩子,可是刚说完不一会儿就违背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说话不算话,这一点我感觉非常不好。因此,下面的时候你会发现后遗症来了,当村长要求大家学唱歌的时候,张亮怎么折腾,天天就是无所谓地昏昏欲睡,并不把张亮的话当回事。直到张亮找到一件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并以此为条件,他才愿意学习。想想节目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想把玩具上交,爸爸偷偷告诉他,自己有手机可以让他玩,这样他才放弃了自己的玩具。当后来知道,爸爸的手机也要上交是,天天立刻就哭了,张亮手忙脚乱地劝慰。想想,如果,以后,天天每次不想干什么的时候,张亮都要用其它东西来满足他,这样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这样孩子能教育好吗?
从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明星爸爸们的教育方式,同时我们从他们的身上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或者自己父母教育的缺点。而且我认为这个节目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节目很接地气,也很贴近80后的生活。这与近段时间热播的《小爸爸》和《辣妈正传》有着同样主题——亲子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浅见,很多地方都没有说到,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第三篇:看《爸爸去哪儿》有感
看《爸爸去哪儿》有感
——家庭教育案例
猇亭区第一小学刘银莲
这段时间湖南电视台的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是火爆了。突然间便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人们不可或缺的谈资,没看过这个节目的观众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天,同时,明星们也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带孩子去参加这个节目。为什么这个节目这么火?究其原因无非是它能和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让人感同身受,无论你是明星还是普通老百姓在社会上都要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都要面临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困惑的,甚至是不知所措的„„在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无论你是世界冠军也好,是明星导演也罢,在孩子面前你什么也不是,就是他(她)爸爸,面对他的突发状况,你可能就束手无策,窘态百出,这个节目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看过这个节目之后,我有两点思考:第一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爸爸的角色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很多的中国家庭爸爸们负责在外打拼挣钱,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教育孩子的事儿基本上是落到了妈妈的头上,有无数爸爸们正在淡出幼儿教育,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爸爸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爸爸与孩子在一起时,互动不足,父子间的相处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重要还是妈妈重要”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家庭。传统的观点看来,带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只要负责在外面打拼赚够奶粉钱和学费就够了。近半数的中国家庭认为妈妈更适合带孩子。“她们更有耐心,而且在孩子的婴幼时期妈妈的确比爸爸更不可或缺。”因为这个那个原因,许多爸爸就在“没时间”、“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玩”这样的想法下,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的确,“妈妈更适合带孩子”差不多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主流观念,但在女性更多的走出家庭在社会中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是否男性也该为家庭中的女性多分担一些责任。难道让爸爸带孩子真的那么困难?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曾子杀彘》,讲的是一个孔子的高徒曾子教育儿子的故事。翻译过来的原文是: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
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后煮着吃了。
相较于曾子的夫人,曾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清楚“育儿传经”。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像一面镜子,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时期,稍有一点偏差都可能引起孩子学习父母不正当的做法。
其实国内外的许多育儿专家也指出了爸爸育儿的诸多可取之处 首先,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在妈妈的育儿经里,保护孩子安全是绝对的座右铭。爸爸们的意见却不一样。孩子爬个栏杆,爸爸在旁一边数着数,一边鼓励边指导,争取孩子爬得更高。妈妈一看孩子爬栏杆,会尖叫着:危险!急忙冲过来抱走孩子。
其次,爸爸更加不拘小节。母亲对待孩子通常遵循常规和标准,因为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她们事事追求完美。这不但让妈妈不堪重负,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相比之下,爸爸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爸爸看着孩子吃饭洒得到处都是,还直夸:瞧我女儿,吃得多好多可爱!妈妈看到满桌满地的残渣,估计这饭是没法吃了,爱干净的立马就收拾顺带教育孩子,一般的就夺过家伙什自己干脆代劳了。
而且爸爸更善于保持冷静,不感情用事。林志颖每次和KIMI说话都会蹲下来,采用一种和他一般高的姿态。而他分享育子心得时直言不讳:“自从有了小小志,我发现教育没有那么简单,生活没有简单,当爸爸更不简单。玩的时候,我跟他一起玩,比他还幼稚,还疯狂,但严格的时候更严格。”林志颖透露,他曾因儿子做错事而把他关在厕所,“我不是一味溺爱和纵容,我常会一把抓起他,放在我家的一个透明玻璃厕所里,限制他的行动,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导师。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父母要有耐心的等待他做好准备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除了等待,还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脚步。我想问题不在于是爸爸带孩子还是妈妈带孩子适合,而是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需要爸爸宽阔的肩膀和适度严厉的批评,而妈妈在其中加以引导,这才是关键。
第二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特别是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以及在城市里面抚育孩子的家长。我们的孩子或许知道金字塔在哪个国家、或许知道埃菲尔铁塔长什么样、或许知道自由女神为什么矗立在纽约,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晓得离他们很近很近的中国农村是什么样子,他们不晓得他们每天实用的萝卜、土豆到底长在什么地方,甚至,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前些日子因为看到了一头活生生的猪而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天外来客。近几十年,中国人获得了很多很多,获得的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得多,但是,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很多,我们失去了原本蔚蓝的天空、失去了西红柿固有的味道、失去对每年春节的苦苦期盼、失去了童年应该拥有的乐趣„„恰如,我们通过严厉的教育获得了一堆不知道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却失去了我们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常识。
《爸爸去哪儿》是一个节目,娱乐大众,同时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不要一味的去审视我们给予了孩子什么,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那些被我们失去的,说不定正是他们本应该得到和拥有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从来都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当孩子们仰头询问:“爸爸,去哪里?”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是的,我们要去哪里,哪里是我们值得去的地方”。鲁迅在《现在我们如何做父亲》里这样说。一个孩子要健康安全地成长为有独立精神与人格的现代公民,需要跟着爸爸的脚步前行。《爸爸去哪儿》可以留下一种时代的踪迹,引起群体共鸣。因为,爸爸去哪儿,孩子就会去哪儿;孩子去哪儿,我们的社会也就去哪儿。
第四篇:看《爸爸去哪儿》观后感
2013年12月28日22:22分看完第一季《爸爸去哪儿》蛮多感想的。特别是在看到众多微博评论,更加有感而发。
《爸爸去哪儿》从节目角度看,算是很成功的节目。虽然不是中国原创,但是只要是成功的,哪管这只猫来自哪里?
首先从自己的感想说起,通过这个节目,一、可以让很多的爸爸有意识去思考和孩子的交流,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对孩子的影响。从他们的亲密交流和大胆地表达爱的形式上,感叹现在中国在表达亲情特别是父亲对孩子的爱的方式上真的需要这样开放,大胆地去表达爱,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特别是对于农村之间的亲子之间爱的表达更应该具有激醒作用。
二、第二个感受,就是觉得父亲或者是家人还是要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要说为了去赚更多钱让孩子可以读书或者以后生活的更好。其实孩子是多么希望宁愿不读书也希望有父母的陪伴。这对于他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少则产生沟通和理解问题,更甚者是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人生。这就看父母的责任偏向于哪边了。偏向于对自己的梦想成就负责还是偏向于对下一代的负责。作为留守儿童长大的我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感悟。以后无论怎样,都要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身边照顾。也很赞同美国对中国父母的一条评价是:“其实中国父母是很不爱孩子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赚钱上,以为是对孩子好,其实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现在中国还存在很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还是很普遍的问题,无论从我们那时候,还是现在这个年代都是一样。当然也许大部分是针对农村而讲,但是中国人数占大多的难道不是农村么?
其次可以从自己学过电视节目制作方面思考,该节目的成功因素,都忘记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①我敬佩的是策划者和摄制组的技术和能力,②他们的策划、拍摄和剪辑也是很成功。③当然也少不了明星效应。以前看电视和电影的时候在想,为什么都是编造故事给人们看的,有没有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给别人看,但是这样会有人喜欢去看么?但是今天看到这个真人秀节目,④它是通过表达亲子情主题去表现日常生活的节目。没有刻意去编造台词和动作,是真实的存在于生活中。但是也让人觉得有可看点的。主题内容的选择很成功。⑤室外拍摄比较新奇多变,可看点多而新,节目内容让人充满好奇和无法预测,拍摄大自然真实美景。不像室内拍摄的枯燥和乏味,各种彩色灯光耀眼。⑥节目针对的受众对象,大小老少爱看,不限学历高低,除了娱乐圈,连国家、学校也重视这个节目。这也是节目主题的影响力。
最后思考:为什么中国大部分火起来的综艺节目都鲜有原创的? 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值得我们去思考。我暂时不懂得是为什么,百度也许有分析。这就是关系到中国的思维,和多少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了。
第五篇:看《爸爸去哪儿》观后感
看 《爸 爸 去 哪 儿》 观 后 感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看了电影《爸爸去哪儿》。电影说了几个家庭在动物村的故事。在石头身上,我学到了应该互相帮助。爸爸们去蛇窝找食物最可怕了。我看到他们还喂小老虎奶了呢。我觉得他们都好可爱。他们每个人都很努力得赚小星星,最后每一个都参加了化妆舞会。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发现石头的优点就是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所以我们都要向他学习,王诗龄的优点就是非常可爱。森碟的优点和石头一样也是善良助人为乐。天天的优点是很活泼是个阳光的孩子.Kimi的优点也是可爱。他们每个人都很棒。他们个自有个自的优点,各自有各自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