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必看:小学中年级孩子的培养重点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妈妈开始担忧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怎样摸清孩子的生理特点?深圳博尔思教育收集了一些小学各中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并给出沟通方法。妈妈们都来学习一下吧,学会如何和这个阶段的孩子沟通,以培养孩子的学习特征。
小学一年级
生理特点:刚开始接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觉得学校好玩,喜欢去学校。很多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身份,还以为和幼儿园一样边玩边学,导致孩子上课多动,分心。写作业时也是不够重视,边玩边学,效率低下。
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自主的去学习了。
小学二年级
生理特点:学习受父母控制。普遍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小学三年级
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学习特征:学科加难,知识点加多,要求孩子有好的习惯的形成,而不是仅仅依靠聪明!语言类学科从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
第二篇: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尚志市一曼小学
张君
中年级三个加强点:
一、感受识记能力。
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六年一以贯之的。到了中年级还要注意加强默读和略读的指导。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因为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读训练时,要让学生凝神,先憋住那股气,再逐步自然放松表情,这就做到了不出声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提高扫读的速度。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些都需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三是要注意学生默读后效果的检查,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理解能力。
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低年级是了解,中年级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应是小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进入中年级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而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既要理解其“意思”,又要“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才能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立体的积累和内化。理解词语的方法例举: 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结合生活实际解词激活生活积累,实现相似匹配。这样 “移情体验”,学生的阅读就会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借助字典词典解词。(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工具书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找近反义词解词。我不是最弱小的师:“大雨如注”的“注”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生:“注”是灌进去的意思。师:“大雨如注”呢? 生:“大雨如注”就是形容雨下得很大。生:雨大得仿佛是从天上灌下来的。
师:对了。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 生:“滂沱大雨”也是形容雨下得大的。
师:除了课文中的这两个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形容雨大的词吗? 生:倾盆大雨。生:急风暴雨。
生:“急风暴雨”不光形容雨大,而且形容风大而急。
师:你理解得很好,这样的大雨多见于什么季节? 生:夏季。师:课文里为什么要用“大雨如注”和“滂沱大雨”这两个词呢? 生:“大雨如注”时,萨沙显得弱小了。
生:“滂沱大雨”把蔷薇花的几朵花瓣都冲掉了,蔷薇花显得弱小而可怜。
生:我觉得这样更能说明萨沙要保护比自己还弱小的花,是对的,是勇敢的。师:你们弄懂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弄懂了课文的意思,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学会积累词语。第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
4、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
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起步阶段,教师的适度指导尤为重要.重点词语“保驾”,连接短语“护航”
《掌声》:教师可以先出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重点词语“麻痹症、轮流、讲故事、不愿意、掌声、鼓励”等.接着,出示需要学生补充的一段话,这段话中有一些连接性的句子或短语供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如,英子是一个 的孩子.有一次,.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大大减轻了学生初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提纲挈领,抓好中心,抓各段的主要意思,串连起来.蚁国英雄 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三、重视积累拓展。
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在40万字以上。
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从低年级的5万字一下子成了40万,要求提高了很多。因此老师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把握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逐渐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课文层次及思路的要求;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可通过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中年级还应关注工具书的利用。
5.课堂练习
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中年段则以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结构及思想感情,并尝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在中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4.课堂演练(中年段可适当开展撰写读书笔记以及欣赏、评价的尝试)。
第三篇: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中年级三个加强点:
一、感受识记能力。
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六年一以贯之的。到了中年级还要注意加强默读和略读的指导。
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因为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读训练时,要让学生凝神,先憋住那股气,再逐步自然放松表情,这就做到了不出声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提高扫读的速度。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些都需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三是要注意学生默读后效果的检查,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理解能力。
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低年级是了解,中年级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应是小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进入中年级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而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既要理解其“意思”,又要“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才能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立体的积累和内化。
理解词语的方法例举:
联系上下文。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结合生活实际解词。
(结合生活实际解词激活生活积累,实现相似匹配。这样 “移情体验”,学生的阅读就会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借助字典词典解词。
(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工具书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找近反义词解词。我不是最弱小的师:“大雨如注”的“注”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生:“注”是灌进去的意思。师:“大雨如注”呢?生:“大雨如注”就是形容雨下得很大。
生:雨大得仿佛是从天上灌下来的。
师:对了。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
生:“滂沱大雨”也是形容雨下得大的。
师:除了课文中的这两个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形容雨大的词吗?
生:倾盆大雨。生:急风暴雨。
生:“急风暴雨”不光形容雨大,而且形容风大而急。
师:你理解得很好,这样的大雨多见于什么季节?生:夏季。
师:课文里为什么要用“大雨如注”和“滂沱大雨”这两个词呢?
生:“大雨如注”时,萨沙显得弱小了。
生:“滂沱大雨”把蔷薇花的几朵花瓣都冲掉了,蔷薇花显得弱小而可怜。
生:我觉得这样更能说明萨沙要保护比自己还弱小的花,是对的,是勇敢的。师:你们弄懂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弄懂了课文的意思,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学会积累词语。
第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
4、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
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起步阶段,教师的适度指导尤为重要.重点词语“保驾”,连接短语“护航”
《掌声》:教师可以先出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重点词语“麻痹症、轮流、讲故事、不愿意、掌声、鼓励”等.接着,出示需要学生补充的一段话,这段话中有一些连接性的句子或短语供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如,英子是一个的孩子.有一次,.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大大减轻了学生初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提纲挈领,抓好中心,抓各段的主要意思,串连起来.蚁国英雄
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三、重视积累拓展。
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在40万字以上。
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从低年级的5万字一下子成了40万,要求提高了很多。因此老师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把握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中年段则要求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逐渐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课文层次及思路的要求;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可通过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中年级还应关注工具书的利用。
5.课堂练习
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中年段则以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结构及思想感情,并尝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在中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4.课堂演练(中年段可适当开展撰写读书笔记以及欣赏、评价的尝试)。
第四篇: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A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细节决定着成败。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加加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原来只是个替补。在几位候选宇航员参观飞船时,只有加加林在走进飞船时脱去了鞋子。飞船的总工程师认为他最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细节,使他获得了成功。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妨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一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B
先哲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现在快一岁半了。我从他出生开始就很注重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睡觉。一开始他喜欢含着奶嘴入睡,拿出奶嘴就会哭闹。我觉得这样不好,决定帮他纠正过来。我先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然后放一些轻快的音乐,用手轻轻地安抚他。等他情绪安定下来了,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催眠曲之类的。这样前几次会比较累,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安静下来,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这样入睡。等孩子大点了,我就陪他念唐诗,讲童话故事,唱儿歌,说说白天的见闻,让他在安静的状态下静静地入睡。现在,孩子困了,就会要求“睡小床”,然后只要我跟他说说话,就会慢慢入睡了。还有吃饭。我看到很多大人为了哄孩子吃饭,吃几口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跑到街上去吃。我觉得这样很不雅观。我特意为他买了一个儿童椅,告诉他吃饭时就要坐到饭桌边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现在我一说吃饭了,他就会要求妈妈把他抱到宝宝椅上去。C
我是这样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的:
1、故事熏陶
由于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为此我经常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她进行教育。如《手捧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七色花》等等经典故事,还教她一些儿歌、歌曲,如《互相帮助》、《有玩具大家玩》、《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2、身体力行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品质的形成、行为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们3口人去动物园。坐车的时候,我抱着孩子坐一个座位,她爸爸坐一个座位。车到了某站上来一位老人,她爸爸马上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利用这个好时机给孩子讲:“要照顾老人,因为她年岁大了,站着累,车晃也容易摔倒。你今后看到有老人没有座位也要象爸爸一样啊!”后
来在我们又出去的时候,她会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和抱小孩子的人。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我都会及时表扬她是最棒的!
3、从点滴小事做起
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对孩子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不放松。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孩子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置之不理。孩子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教师说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其他的两位老师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他人有需要协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户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后,有的幼儿进教室时总是跑跳打闹,我就会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对他说:“请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得多好!他们安静地等待吃饭呢!”吃饭的时候,第3组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第1、2组的小朋友吃饭安静,是文明小餐桌。”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角区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互相说说,他们认为哪些小朋友做得好。总之,用幼儿良好的行为榜样去影响、鼓励其他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我发现班里有几名幼儿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任务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比如卿卿上课时小动作太多,做值日时贪玩。龙龙倾听习惯不好,做事不认真,午睡时影响别人。班级中这些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老师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的方法,其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龙龙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早操龙龙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那天上课时,龙龙也格外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要更加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卿卿有一段时间特别散漫,各项活动总落在别人后面,经常与同伴争抢玩具、打闹。老师总说这不好,那不对,时间长了,他好像也充耳不闻
了。有一次午睡,卿卿很快就脱完衣服躺好了。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起床穿衣服时,我又到他跟前悄悄说:“今天午睡真棒,我相信你今天穿衣服也会很快的!”这次,卿卿没有故意在寝室里磨蹭。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更加耐心,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以幼儿的某一“闪光点”,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逐步改正。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问题。如,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尧尧对老师讲话有时会不加称呼,经常是“你帮我看看我的画”,“你要带小朋友出去玩了”等。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对尧尧的话不予理睬,使他没有礼貌的话得不到老师的回应,让他得到不讲礼貌的“惩罚”,以此提醒他改正。阳阳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再快一点,那就更好了。”
此外,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开始于父母,养成开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是在银行里存入了一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象欠了别人的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是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吴 剀 [北京教育科学院]
第五篇:一位家长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位家长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
谈到教育小孩,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我们大人的心血与爱。我家小孩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一个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小孩。要谈到教育小孩,也说不上有什么经验,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
在这里就谈一点点体会。
一、根据小孩的特征,顺其自然发展,家长给予正确引导。顺其自然,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爱好及发展潜质施,我家小孩喜欢体育,在低年级我带他去参加过乒乓球培训班,在高年级加入校篮球队,每天训练,家长可能感觉到辛苦,影响学习,但孩子只要是他喜欢的,他就不怕受苦,爱训练。顺其自然,也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很多时候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特别是一些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作为家长,我时常提醒和教育他,在打好篮球时不能把学习落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篮球也能促进学习。所以在小学阶段,我还是愿意给小孩一个快乐的童年,不给他很重的负担,至今到现在小孩未参加任何学习培训班。卢梭也说过:“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须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缺点,要多观察孩子,多研究孩子,要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去发现优势与劣势。要在孩子的优势上因势利导,大力 张扬,促使其不断的发扬。发现孩子的弱点后要及时纠正加 以克服。
二、关注孩子的成长,注重人格塑造
一个和睦、幸福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是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有一次小孩回来跟我说,老师罚全班同学抄课文,经过我咨询班上其他同学,了解到他抄课文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在学校表现不好罚他一个人抄课文,所以小孩撒谎了,于是我跟小孩认真说,今天你犯了两个错,一是在校表现不好;二是回家撒谎,第二个错误比第一个错误更严重,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非常重要。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和犯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三、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有时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鼓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学会炒一些简单的菜、煮饭、烙饼、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晾衣服等等,使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当中,体谅了父母辛苦,同时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了与父母交流,也让孩子寻找了乐趣。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上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只是与大家一起来交流,并向其他家长和老师学习、借鉴教育小孩的一些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