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心得:爱我们的孩子
如果我们每个人是一叶小舟,那家就是温馨的港湾。这对于孩子也是一样。
每天晚上辅导班放学后,总有一两个孩子赖在这里,或翻翻书包,或摆弄个小玩意儿,磨磨蹭蹭就是不回家。
想到孩子上了一下午课,放学后又来辅导班写了至少四个小时的作业,这会还饿着肚子,我就催促他们赶紧回家吃饭,但是他们却总有借口。直到有一次,一个六年级的孩子道出了他的苦衷。原来从这回去,家里至少还有两张卷子再等着他做呢,这个规矩是他妈妈定的,已经好几年了。因此,只有赖在这儿晚走一会,回家就可以少做些套题了。
听了孩子的话,我苦笑了。
我完全理解这个妈妈望子成龙的苦心,但我更为孩子感到可怜可悲。小小年纪,物质上无所不有,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精心呵护,精神世界却一贫如洗。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这个孩子连最起码的放松休息都无法实现,他还能奢望实现其它更多的梦想和愿望吗?试想,这样一个孩子,除了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的算题做作业,也许,长此下去,他都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是什么呢?哪里还有创造力呢?
孩子不是做题机器永不疲惫,就算是机器也要停机检修一下,更何况幼小的孩子呢。疲劳战,题海战是最愚蠢的学习方法。连轴转,不懂得劳逸结合,盲目蛮学,只会越学越死,死做题,做死题,不会变通,不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公式,最终造就了一些目光呆滞,没有生气,反应迟钝,语言表达困难,麻木不仁,情感冷漠,孤僻,敏感,悲观,脆弱的孩子。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但当孩子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该去怪谁?一味的埋怨孩子笨,不争气,企图用打骂斥责来挽回或改变现状,只会适得其反,置孩子于负面教育造就的泥潭,且愈陷愈深。孩子永远是无辜的,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
行动永远不晚!从现在起,放下架子,拉下面子,蹲下身子,掏出心窝子,和孩子平等交流,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换位思考,就像操持孩子的衣食住行一样,精心去呵护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用一颗见微知著的细腻的心去感受孩子世界里的风云雨雪,并及时适时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保养身心。如果能做到这些,我想,你离一个优秀的家长不远了,自然,你的孩子离卓越也就不远了。
术业有专攻,教育更是一门高深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揣摩,去感悟。不要理所当然地以为,生个孩子自己就是家长,那样的话,我们和一只羊妈妈有何区别?
孩子像小鸟,要有广阔的蓝天才能飞得更高;孩子像小鱼,要有水,但更离不了氧气,有了充足的氧气,他才能自由游弋。对孩子的爱,犹如空气,捆得太紧,挤得太密,他一定会窒息。
好家长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从现在学起,从下一分钟做起。
第二篇:爸爸妈妈,我们该如何爱孩子!
爸爸妈妈,我们该如何爱孩子!
孩子大了是不是又在为孩子读哪种特长班而发愁?暑期马上就要到了,是不是又在为孩子上那种补习班而发愁?父母就是这样,总是想给孩子做最好的打算,然而这种“重智轻德”爱却往往得不偿失!往往会造就孩子不好的性格!
比如孩子要求达不到就发脾气,与父母赌气,有的孩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的干脆把小房门一关,以示抗议,更有甚者与父母吵嘴、顶撞。由于家长娇惯,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孩子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环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中有好吃的,孩子只顾自己吃,家人吃不吃则不闻不问;父母患了病,孩子表现漠不关心;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孩子心安理得,毫无反映。父母为呵护子女,包办了他们的家务劳动,养成子女挑吃、拣穿,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的不良品德。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望子成龙”的家长: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养成良习惯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健康成才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受益无穷。
人都说3岁看大7岁看老,是因为7岁孩子的脑部发育完成90%,所以七岁之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育孩子不应该只为传授知识,而是应该从小注重礼仪的培养,应该教会他如何做人!
形成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形成不良的习惯,终生受累。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将来人生的发展。
注重孩子礼仪的培养才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篇:育儿心得:孩子,我们一起长大
育儿心得:孩子,我们一起长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儿子,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家长都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家的孩子做比较,这样做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清楚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会适得其反。
这是我在教育自己儿子的时候发现的一个情况,相信大家都会有感受。我儿子有个玩的很好的玩伴果果,这个姑娘大胆,活泼,每次来我们家玩的时候,我家儿子的画册她会拿去画画,她画的非常的好,而我的儿子在画画方面,一点天赋没有,简单的涂色都画的不好。有一次我看见果果自己画的小花,非常好。我当时有点着急,和儿子说你:看人家果果的画,画的那么好,妈妈教你很多次,你咋还是不会呢。然后我儿子的举动让我感到我刚刚的话应该伤到他的自尊了,他瞬间不说话,然后把画本拿走,不给果果用了。我当时就意识到我自己做错了,其实孩子虽然小,但是其实有自己的自尊心的。我立马向儿子道歉,说:“轩轩,妈妈刚刚做错了件事情,其实轩轩这个画本涂色的部分还是有进步的,我们慢慢来,和果果一起交流下,我们也自己画东西。”然后我教他怎么画一个太阳,然后我儿子才情绪好转过来。
经过这件事情,我觉得任何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长的鼓励下,他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好,这样无形中自信心就会增强,然后自己会努力做的更好。
二、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其实“病根”在父母身上。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都知道怎么爱孩子。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为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这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养成。当有一天他们步入社会,父母不可能继续包办,所以从小就该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可以自己吃饭的年纪自己独立吃饭,在可以自己穿衣服的年龄自己独立完成,总之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去做一些日常生活中本该自己完成的事情。
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我都希望他能有自己独立的做能做的事情的能力。刚刚会走路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他非常容易摔跤,他奶奶总是去扶他起来,渐渐的养成了坏习惯。后来周末我带的时候,他摔跤了,然后用那种非常萌的眼神看着我,再说妈妈抱我啊。我当时走到他边上,对他说轩轩你是很勇敢的男生,自己站起来。起初他是不愿意的,毕竟被抱起来习惯了。后来看见我没有抱他起来的念头,自己一下爬起来了。后来我和他奶奶讲以后孩子摔跤了,要他自己站起来,哪里摔跤哪里站起来,这样才能长大。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里人基本还是支持我的,所以后来我家儿子一岁半的时候自己会吃饭,两岁的时候会用筷子会自己小便,大便会自己去自己的马桶上,虽然不会擦屁股,但是我觉得很欣慰了。
家长们有的时候狠下心来,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有利的。当他20几岁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会自己烧饭至少不会挨饿或者吃垃圾食品。当我们老的时候,也不会为他生活上的一些琐事而担心,那个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教会孩子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这个点因为涉及的太广,我没有一一举例,但是总而言之,孩子还小,我们是他们的老师,我们要在生活中树立好榜样,教会他如何做人。
四、教育孩子以礼待人,以和为贵。
孩子们刚刚步入学校生活,难免与别人发生冲突,小孩子难免因为玩具或者其他的物件产生矛盾,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骂人一说,他们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抢东西,再者就打起来。这样总归会有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可不能纵容,也不应该去找学校或者老师闹事。我们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想下,我们自己在家带孩子都会有误伤,别说一个班30个孩子。
我儿子去年的时候和班上一个孩子,打架,那个孩子把我儿子手臂咬破了,回来的时候老师找了我们两方家长谈话,对方家长第一反应是和我道歉,我当时和他说我们了解下情况,这样以后才能避免啊。我问了儿子,你们为什么打架啊,我儿子就说他咬我的。我把儿子带到身边,仔细问清楚才知道,两个人为了画笔大打出手的,我就和我儿子说妈妈先表扬你,因为你诚实的说出为什么会打架。但是也要批评你,当别人要拿蜡笔的时候,你可以换另外一种颜色的,为什么要抢呢,对不。我叫我家儿子也和对方道歉了,两个孩子又成为很好的朋友。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我同事家的孩子,第一年上幼儿园,被其他小孩打了,他奶奶和他说“他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啊,实在不行下次奶奶去打他”我当时就想这样的思想多么的可怕,冤冤相报何时了。今天你告诉他小朋友抢你一颗糖,你抢回来,在无形中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以后步入社会,人家打了他一拳,他能砍人一刀,还想我有奶奶在,我不怕。这样会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里,滋生报复心里,这个时候家长再后悔,为时已晚。
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3~4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意义。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关注这方面的培养,关于这一点,我们非常感XX幼儿园的老师及领导的教育理念,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有很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比方说,佩戴小手帕,这个是非常卫生的一个习惯,家长不能嫌麻烦而抱怨,每个孩子一个手帕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的。
在家里,我们基本按照幼儿园的习惯来培养他,按时睡觉,按时吃饭,这个必须要做到的,我们家长要做好榜样的,以前我不睡觉玩手机,我的儿子也会学我,后来我改掉了这个习惯,孩子也不再玩电子产品,我觉得家长要以身作则。
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再多的物质与金钱,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别再用工作忙当借口,别再用金钱物质搪塞!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孩子要的其实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爱的陪伴。
以前我总是把一堆玩具放床上,然后把儿子一个人放在那边玩,的确他非常的乖,但是等我闲下来的时候他却也比较热衷于玩具,而不是和我互动。我偶尔看到一篇文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才恍然大悟。后来的时间里,我学会了陪伴,和他爸爸一有时间不再玩手机,而是和他一起玩。他爸爸会带他踢足球,玩赛车,看到他那开心的笑容,我才知道原来陪伴是他最需要的。我打扫卫生的时候,也带上他,他很乐意帮助我,虽然他弄的不干净,但是很积极主动,我非常的开心。现在孩子和我们的互动非常多,也开朗了很多,我们非常的开心,实践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七、要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家长和老师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后面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慢慢的摸索,我们会不断的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好孩子。
第四篇:我们会爱自己的孩子吗
我们会爱自己的孩子吗?
上班的路上,一公交车站。
一对母子在站牌下高声嘶喊,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只见两人都憋红了脸,脖子直梗着,发福的中年母亲脖颈里的经脉清晰可见,背着重重阿迪背包的儿子,俯视着他的母亲,瘦瘦高高的单薄身体透露出的怒气,在周边环绕,只听他用已经变声的嗓音不断地嘶吼:“滚开!滚开!”那位母亲在高声怒喊几声后,转身愤然离开。
这一幕,看得让我心颤。是什么原因,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母子两人的心都已然受伤,在总目睽睽之下,这种伤害应该更深更疼。
我想告诉这位母亲,不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换种方式来沟通吧!请保护孩子那羸弱的自尊!虽然他已经长成1米8的个头,内心仍然脆弱。他那粗鲁的嘶吼,正是在竭力保护自己,相信他的内心同样痛楚。
作为家长,也许我们更关心他们的成绩,有多少真正重视过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他们孤独地成长在这个时代,缺少朋友、缺少交流,缺少宣泄的场所。
其实,孩子和大人顶嘴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所逼!也就是说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我们的爱附加条件吗?我们付出的爱孩子认可吗?我们真的会爱自己的孩子吗?
第五篇: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爱》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成就未来”便成了我的教育格言。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 “那就是爱!”不管是父母的爱,恋人的爱,还是教师对孩子的爱……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在爱中徜徉!爱,不是索取,不是交换,更不是投资,但只要我们给予这世界就一定能洋溢爱的芬芳。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多给予孩子以爱,这个爱就会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熠熠闪光。
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它给予孩子亲近感、信任感,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爱的熏陶,老师才能因材施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爱是春雨,能让枯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这足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为之思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以母亲的爱去关心每个幼儿,还要承担起社会的委托,自觉地把历史使命体现在热爱孩子之中。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站在起跑线事业上,培养的是基础的基础。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我们身上,所以我们教师具备的不仅是教育技能,还要有象父母般对孩子的爱。所以,我的育人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孩子是多么需要老师给予的爱呀!记得我教过一个叫小超的孩子。他可爱稚嫩,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手脚不太灵活,生活自理困难重重。幼小的他多了几分腼腆,少了几分活泼,总是低着头,偷偷的打量四周,出于同情和责任,我全身心地投入爱,每天清晨当他走进教室,我总会以亲切的微笑和他打招呼;每次自由活动,我便会叫上一群孩子和他一起玩玩具;每次做游戏,我更会伸出温暖的双手鼓励他一起参与。遇到一天数次的尿裤子,我就微笑着跟他说:怎么,超超你的水龙头又忘记关了?来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手把手地教他学着自己上厕所。我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他,同时也感染了全班的孩子,于是,超超 的身
边多了许多小帮手,小超超也渐渐活泼起来,也爱傻傻又可爱的笑了,由于种种原因,孩子转学了,我只在路上见过他一次,他坐在爷爷的车后座上,看见我,很激动的用他模糊不清的声音喊着:“周老师,周老师......“然后傻傻又可爱的用力回头看我,我的眼前模糊了,对于他来说能够记住我姓什么比一个正常孩子唱一首动听的歌来的更珍贵,我内心感到了莫大的快乐!爱,可以拯救一个有身体缺陷的孩子;爱,可以造就一个健全的人格;爱,是我对幼教事业的承诺。我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让我的每一个孩子获得最大的快乐和进步。因为爱才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他真的非常的调皮,让每个老师都感到头疼!他每次出现问题,或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会自己打自己,而我们之间就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中午吃饭前我请所有的小朋友安静,准备吃午餐了,可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大声地说话,我就批评了他,他可生气了,狠狠打了自己两耳光,还发脾气不吃饭,我虽然不理会他,但是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他。忽然,他跑了过来,抱住我,说:“老师,你不爱我了吗?”我当时也愣住了。啊,他那么小,我应该以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去关心他呀,用教师的爱去关心他啊!现在我终于明白,爱不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也蕴涵着一种神圣的责任。而这种负责任的爱才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使教育事业闪闪发光。所以教师要多给调皮孩子一点爱,用爱心拉近孩子与老师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幼儿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