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学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开学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家长可在开学前适当帮助孩子加以调节,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长假最后几天,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生活内容等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保证孩子合理饮食、充足睡眠,以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其次,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就孩子在开学前如何模拟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其制订作息时间表,要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如果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则需要家长的循循善诱,需要家长予以适当的监督;此外,家长还可多给孩子介绍一些学校里的有趣事情,适当减轻孩子的思想负担,向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使孩子回校后能有较好的适应条件。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开学之初,老师与家长应注重减轻孩子压力,老师应多和孩子进行暑假心得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安排紧张的功课。
一、调整作息时间
要把最初由父母喊孩子起床、上学,继而变成以孩子为主、父母监督完成,最后由孩子自己独立安排正常的作息时间。制定出较详细的学习计划,有意识地减少孩子的娱乐活动,增强学习时间,按时就寝,有计划地转移兴奋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角色,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二、及时收回心思
应该让孩子明白,假期过后进入新学期时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假期中的一些娱乐活动进行及时修正,上课时要驱除杂念,集中精力听讲,如果发现溜号现象就应马上自我提醒转入正轨,否则,学习会出现“断条”现象,等回过神来时,追赶教学进度就有一定难度了。
特别提示
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探究对上学恐惧的真正原因,表达对孩子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同时父母应与学校老师联系,争取校方的配合。共同“会诊”把脉,为孩子克服开学恐惧症创造有利条件。如果上述方法难以奏效,经过心理咨询也收效甚微,则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慎重地选用药物治疗。
第二篇:社交恐惧症自我治疗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发病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社交焦虑症还可能是家庭背景所致: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要么就是搬家过多。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所致:自尊心太弱,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就是对自已的外貌没有信心,过分肥胖或长有严重痤疮等。
针对这些原因,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2、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3、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5、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给你个自疗的方法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哦”,“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认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人会自卑,是因为他通过比较和自省,发现自己确有不如人处。而处事成功,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一个人要想最终克服自卑心理,就必须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学、多干来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篇:社交恐惧症的自我调节方法
社交恐惧症的自我调节方法
在生理上,恐惧症的紧张表现为面部肌肉僵直、不自然,身体的某些部位不由自主地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症状:在心理上,恐惧症的紧张在主观上感到别人都在盯着自己,看到自己的紧张表现,甚至别人还在心里嘲笑自己,同时,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逃避心理,在公共场合,尽量逃到不被别人注意的角落,而且尽量不发言,来减轻自己的紧张状况。但只要正确认识了它,并下决心要改变,运用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一定能使自己走出这个心里怪圈的。
要克服社交紧张心理,首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一些良好的观念:
一、悦纳自己树立自信
很多社交紧张者就是因为不悦纳自己、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变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悦纳自己,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
二、勿对自己要求过高
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从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况,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
三、别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
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四、勇敢地去面对
有紧张现象的人,在社交场合下,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会出丑而不去面对。其实,逃避并不能消除紧张,相反,它会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责备自己,以致下次会更加紧张。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逃避一辈子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必须与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克服恐惧症的建议: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人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发病率77%0,我国各地调查患病率的平均值为2%0左右。
放松入静训练: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现在开始放松,从头部、颈部、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脚部依次想像变松变软……每天至少一次,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体,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阅读伟人传记:尝试着看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树立起愿意改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看过这些伟人的事迹后,还能起到偶像的作用,我们可能会潜在地模仿他们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海伦·凯勒、林肯、福特、诺贝尔、拿破仑等的传记)。
1.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
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2.系统脱敏训练: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
先为自己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说10个自己以往紧张的交际场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这样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
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第四篇:脾气暴躁治疗方法
脾气暴躁治疗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最重要的是要很好地认识坏脾气的危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希望得到别人(当然不可能是一切人)的好感、友情、赞赏、合作,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气,寸步难行。人的行为是受意识调节和控制的,认识了坏脾气的危害,便可从内心产生改掉坏脾气的要求。呵呵,这一点您已经认识到了,那么改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第二,记住这样两句话“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只有这样,心中才能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只有心中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才会对别人温存、体贴、热爱。只有时刻记住“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才不至于意气用事,固执己见,才能遇事平心静气,三思而行。
第三,要注意多从正面看待人和事,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并有意识的与他人多接触,争取融入集体之中。
第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尽最大可能改掉那些令他人生厌、排斥的语言和行为,并使之习惯化。
第五,结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尽量把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与之倾诉,以减轻自己不良的心理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以书写心情日记。
第六,开诚布公与父母交换意见,但语言要恰当、时机要合适。同时让父母多提醒自己控制脾气。
第七,多与同事、伙伴在一起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在体育娱乐活动中发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取得同事、伙伴的认可和接纳,进而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人际融洽中得以消解。
第八,建议您在欲发怒时转移注意力,比如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或者想点或干点别的事儿;暗示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或用手腕戴橡皮圈弹击自己以示提醒等,这样就可以起到制怒的效果。
第九,当发觉自己的情感激动起来时,为了避免立即爆发,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使紧张的情绪松驰下来。比如迅速离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干脆到操场上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人的脾气的好坏和人的性格有关,而人的性格又和人的德行有关,而德行是不可能装的出来的,德行是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修养的.其次脾气暴躁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冲动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常仅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去处理问题,这是非常不好的,如果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那么的冲动理性的看待问题那么脾气将会好的多.再者,脾气暴躁的人会常常说话以及为人处事会带有强烈的进攻性,这样不仅给别人的印象不好,也在别人忍耐的同时助长了自己暴躁的脾气.最后,脾气暴躁的人通常都缺乏自控能力,这点很重要,如果这点做好了,心上的三点想做好才会是有可能的,否则...........自控能力其实也很好锻练,当自己在做一件自己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的时候,若停止做这件事除了会让你有不愉快的感觉以外没有任何损失的话,就强逼自己立刻停止,不去做.已经开始增加自控能力了,渐渐的会发现的脾气没有那么火暴了,人的德行也高了,如果以上四点都能做得到的话.最后说一下,每天坚持做长跑也是锻练自控能力的好方法,每天2000米,这样你每天坚持,你的自控能力必然能改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改善了。
找一找发火的根源,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变了,爱发火了。一般来说如果以前不是,现在是的话,可能就是你以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不顺心的地方,一直压抑着,就会造成看到什么都觉得不对自己的心意。有一点不好的就发好大的火。
找清原因后,自己想一想现在还值不值得那样做,和亲近的人去讨论一下,解铃还需系铃人。心里面的那个不顺解开后。
还要慢慢的去改掉这个坏毛病,就是有不顺心的时候,要发火的时候,一定要克制住自己,把这一过程推迟一下。这一点很重要,你也可以把这个要发火的理由写下来,等你晚上,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去看,就会觉得好一点。可能要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遇事会急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过在这里只是很简单地说也只能猜猜.人的有些坏习惯一般都是有根的.大多是从小就带来了.一般来说容易生气的人心里藏有一股火在憋着.平时你没有觉察.在一定的条件下,你就会暴发出来.此时你会有一种失去理智不得不发的感觉.你找个时间好好想想从小到大有什么事让你觉得特委屈难过的事到现在还没法忘记.好好仔细想清楚...再想想当时别人为什么会那样对你.把那些事弄清楚了,以后也要学会遇事要多分析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想发火时好好想想,就这一件事值不值得这样生气?
脾气,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普遍心里现象之一。不少青年脾气急躁,遇事容易冲动,特别是对一些不顺心或自己看不惯的事,常常容易生气或怄气,有时还同人家争吵,说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话,或影响同志间团结,或影响了家庭的和睦。
人的脾气有好有坏。脾气好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喜欢同他合作、共事;脾气不好的人,则常常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苦恼,使别人觉得难于与之相处。有人作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男女青年在选择配偶时,都把要求对方脾气好作为条件之一。根据经验我们也知道,在一个家庭或一个人所处的小单位里,如果有一两个脾气不好的人,常会使这个家庭或集体搞不好团结。因此,改掉坏脾气不仅是为了消除个人的苦恼,而且也是为了促进家庭和睦,增强集体团结。
人的脾气的好与赖,与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温顺、平和、忍耐等好脾气,往往同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教养有密切的联系;而暴躁、倔犟、怪癖、任性等坏脾气,则常常与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得不到家庭温暖、父母的要求过于严厉有关。个人生活道路的平坦或坎坷,对人的脾气和性格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说人的脾气、性格有稳定性的一面,但并不是说脾气、性格是固定不变的。大家知道有些人年轻时脾气暴躁,犟得像一条不听使唤的牛;但经过生活的磨炼,特别是吃了坏脾气的亏,后来他的脾气就慢慢变得比较平和了,对事情也不那么固执己见。所以坏脾气是可以改变的。当然,也有不改变的,那是由于他自己没有改变坏脾气的要求,或者有要求而没有认真地去改。
那么,怎样才能改掉坏脾气呢?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很好地认识坏脾气的危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希望得到别人(当然不可能是一切人)的好感、友情、赞赏、合作,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气,寸步难行。人的行为是受意识调节和控制的,认识了坏脾气的危害,便可从内心产生改掉坏脾气的要求。其次,要加强思想修养。只有心中经常想到别人,尊重别人的利益和需要,才会对别人温存、体贴、热爱。只有时刻把群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不至于意气用事,固执己见,才能遇事平心静气,三思而行。最后,对改掉坏脾气要有决心和毅力,不能今天想起来了,就谨慎一点,过了两天又依然故我。要有决心和毅力,坏脾气是一定会改掉的。
第五篇:心理-一例异性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一例异性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关键词〕社交焦虑;异性恐惧;心理治疗
一、引言
社交焦虑障碍(SAD,也叫社交恐怖),是指患者持续极端地恐惧社交情境或在他人注视下的行动,他们认为在这些情境中受到别人的监视或评价,因此感到窘迫或害羞(APA,2000)。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AD是最普遍的焦虑障碍,是美国第三常见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为13%。社交焦虑障碍大多起病于青少年期(13~24岁),平均在20岁左右,是一种慢性起病、严重损害社会功能、非经治疗自发缓解可能极小的精神障碍。
异性恐惧症是社交焦虑障碍的一种,是指患者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也因此有着严重的焦虑情绪,于是表现出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紧张和恐惧的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异性恐惧主要表现为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更不敢与异性交谈,即使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则全身紧张、流汗。本文介绍了一例有异性恐惧的女生接受心理分析与治疗的过程,希望能够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们提供一个实践参考,也希望能够丰富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研究。
二、研究对象、心理测验及典型行为表现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小丽(化名),18岁,相貌普通,肤色稍黑,身材适中。最近半年多来,不敢与陌生男性交往,一遇到陌生男性就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浑身颤抖不自在,想要逃离交往情境。
2.来访者个人陈述
大约一年多前,来访者因为一个误打的电话而认识一个陌生男性,也就是来访者的前男友,一个远在南方打工的男孩。两人自此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交往,慢慢地双方产生了感情,虽然因为地域遥远从未在现实中谋面,但二人还是确立了恋爱关系。男友感情细腻,也很关心来访者,未分手前,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一个电话,细心询问来访者的生活起居,来访者对男友也一往情深。父母知道情况后,觉得网络认识的人不可靠,坚决反对她与男友的交往。来访者因此多次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断言即使放弃与父母的关系,也要与男友在一起。说到这里,来访者很伤心,觉得愧对深爱自己的父母。
然而,就在半年前,在男友的再三要求下,她与男友进行了视频聊天。视频后不久,男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并说自己另有所爱。来访者为此痛苦万分,焦虑、失眠、愤怒,生了一场大病,且多次想到过自杀,在家休学一个月左右。失恋后,来访者一蹶不振,自尊心也受到严重伤害。
与男友分手后不久,来访者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害怕陌生的男性,只要一见到陌生男性,来访者就会心跳加速,面红耳赤,并且浑身不自在,恐惧地想要逃离。自此,除了熟悉的校园外,来访者几乎不敢外出,担心遇到陌生男性。交往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来访者其他方面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后,来访者情绪极度悲观消沉,人也非常懒散,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学习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状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来访者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前来寻求帮助。
3.来访者成长经历
来访者成长于苏北某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忠厚、善良勤快的农民。家中有兄妹四人,来访者上面有两个已出嫁的姐姐,弟弟初中在读。母亲体弱多病,家中主要劳动力是父亲,母亲只能做些家务活,家庭除了种田无其他特别收入,再加上家庭人口多,有两个孩子读书,因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生活的贫困让好强的她感到自卑,但同时也造就了来访者隐忍、勤奋和不服输的个性。
此外,由于来访者手腕上生下来就有一大块白色的印迹,小时候常常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嘲笑和疏远,这也曾让她陷入深深的自卑中。来访者说,小学时的一位老师为了消除周围同学对她的歧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并告诉周围小朋友说这块印迹是不会传染的。来访者内心充满温暖和感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她逐渐学会磨炼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入中学后,来访者努力读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来访者也慢慢地积累了一些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造成的自卑还是常常萦绕在心底无法排解。尤其是当她回到老家,看到同龄的女孩有的结婚,有的外出打工并且经济上小有积蓄,而自己一无所有时,内心就会感到无比苦闷和自卑。
(二)心理测验与典型行为表现
1.心理测验
SCL-90:评分结果见第29页表1。SDS(标准分):56分,轻度抑郁。SAS(标准分):64分,中度焦虑。
2.典型行为表现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TR对社交恐惧或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社交焦虑有两个核心症状:一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暴露于公共场合时感到极度焦虑;二是患者本人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龚银清等,2005)。社交焦虑患者在与自己认识的人相处时社交功能良好,但与陌生人交往或当他们处于自己认为会得到负面评价、会丢脸或困窘的场合中,就会引起社交恐惧;当他们遇到上述社交情境时,个体通常会发生惊恐或表现出惊恐的症状;社交恐怖症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当他们面对不能回避的社交场合时仍然感到极大的痛苦;回避及焦虑严重妨碍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社交活动,或存在明显的社交痛苦;该症状持续至少在6个月以上,不是直接由于物质(如药物滥用)或一般药物条件引起的,也不是由于另一种精神障碍引起的。小丽的行为表现符合DSM-Ⅳ-TR中的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其他焦虑障碍。
三、原因分析
Beidel、Turner及Morris等学者研究发现,高唤起情境适应的生物易感性、家庭因素、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如社交预期、无法控制、行为抑制、神经质和内倾)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可导致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李波等学者从对社交焦虑的多种因素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中发现,羞耻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朋辈关系、人格中的内向和神经质因素等都对SAD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本案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导致来访者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教养方式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最重要和持久的环境,家庭不完整、经济状况差、父母教育水平低和不良养育方式,都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接纳的发展。父母的抚养方式,特别是不良的抚养方式与焦虑症状的出现有关。新精神分析论者霍妮认为父母不良的抚养方式,如管制、过分保护、威胁、冷漠、拒绝、溺爱等,容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因而产生人际基本焦虑,使儿童无法形成一种归属感,无法形成“我们”这样的同在感,个体逐渐形成迎合、对抗与远离人群的应对方式。
来访者成长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其父母都是文化水平较低、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农民。由于家庭生活拮据,父母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疲惫不堪,无暇顾及子女的精神需求,更是少与子女沟通。在小丽的印象中,自己从小就处于被忽略状态,是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人,父母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渴了、饿了、害怕或难过都是一个人独自默默承担。
另外,心理学家证实,当一个人总是在心情愉快、积极交往的人群中出现时,这个人会逐步在与人群交往中感到安全,获得愉快的体验,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相反,如果一个
人经常与焦虑不安的人在一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他与其他人的交往方式。由于生活贫困,小丽的妈妈自觉在别人面前矮人一等,整天围着家务活转,很少走出家门与别人交流沟通。焦虑的父母易培养出焦虑的子女,父母的不擅交往及与陌生人交往时常表现出的焦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丽的社交焦虑。
2.气质类型
国外的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88%的SAD患者具有这类人格特征:内向、害羞、胆怯、压抑、自我否定、易紧张、敏感多疑、被动退缩。经过观察访谈发现,小丽是典型的抑郁质,内心极为敏感、脆弱,常为一点小事而流泪伤心,做事小心谨慎,喜欢自我否定、自我贬低。
3.消极的自我评价
自尊对情绪情感有直接制约作用,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因素。自尊影响着个体在不同社会情景中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自我评价。低自尊个体无法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不能适时适度地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作出合理反应,无法及时缓解生活中的基本焦虑,因此也就最终难以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
来访者相貌普通,肤色较黑且脸上长有许多雀斑,童年时代周围的人总是戏称她为“小黑丫”或“小丑丫”,有时连小丽的家人也这样称呼小丽,亲人和周围人的负面评价导致小丽自尊心较脆弱,为此小丽较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咨询过程中小丽也反复强调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及各方面都感到非常不满意。而自卑感一旦产生,就会渐渐地蔓延、扩散,产生极大的危害,而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创伤性事件
研究发现,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痛苦的交往经历相联系。创伤性经历在当时能够使个体感到极度痛苦,也会影响个体将来的生活。童年时代来访者曾因手腕上一大块白色的胎记遭遇过小伙伴的嘲笑和疏远,那时的她内心充满了被排斥感和不安全感,整天独来独往,不敢与人交往。
升入高中后,与初恋男友交往的失败,让来访者再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对男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防备心理,觉得男性会因自己丑陋的外表而瞧不起自己。
5.消极的社交预期
SAD患者存在特殊的认知图式或偏见,即将事件看成是危险的、超出了个人应对能力的。由于将境遇或社交场合看成是一种威胁或危险,因而会使人产生情感、行为及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因此,对于社交焦虑患者来说是个体的想法而不是社交情境引起了焦虑,社交焦虑患者通常以假想的别人看待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但是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观念常常是扭曲的。在小丽的内心深处,总觉得男性都是一样的,都会以貌取人,自己外表丑陋,男性自然不会给自己什么好的评价。小丽头脑中这些消极的社交假设导致其在社交场合感受到不适并采取回避行为。
四、治疗过程和效果分析
1.心理教育
向来访者介绍社交焦虑的一般知识,强调自动想法、负性核心信念和对社交情境的回避在提高焦虑、维持焦虑上所起的作用,并让来访者意识到自身在治疗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2.调整来访者头脑中不合理的认知
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SAD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认知模式,如负性的思维、负性的自我评价、公我意识与自我关注等,特别是负性思维与社交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头脑中有大量的自动想法,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自己的消极评价。而这些大量的自动想法来自于个体所具有的核心信念和潜在的假设,这些负性核心信念包括对自己的负面消极的评价,如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或者自己的表现缺乏吸引力,这些负性信念易引发患者在社交情境中的焦虑反应。
经过交流发现,小丽头脑中存在这样几个错误的不合理信念:一是外表决定一切,我的外表很丑,所以我一无是处,不被别人欢迎;二是因为自己外表长得丑,男友才和自己提出了分手;三是天下所有男人都是一样的,都会以貌取人,我的外表很丑,男人都会因自己外表丑而鄙视自己、伤害自己。
接着就小丽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主动的提问,启发和引导小丽和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小丽确信: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其心理品质,外表只是影响交往的浅层次的因素,随着交往的深入,人们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心世界;男友提出分手,原因可能有许多,外表并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认为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都会因为自己外表丑而不喜欢自己、伤害自己。为了继续强化对小丽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的调整,布置两项家庭作业:让小丽采访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或QQ上的陌生人,了解在交往中人们更看重对方的外表还是人格品质;让小丽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RET自助量表,继续与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辩论。
3.实施暴露练习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患者需要在社交情境中有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体验,要求患者坚持待在所恐惧的情境中,同时注意真实的情境,以改变引发焦虑的不合理的想法。暴露疗法以三种方式破坏社交焦虑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网络。第一,让患者暴露于能引发其焦虑的社交情境中,并在这个情境中待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其体验到焦虑的自然缓解(习惯化)。第二,提供给患者一个机会,练习一些社交情境中所需要的行为技巧。第三,暴露给他们另一种机会,来检验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是否真实。
在实施暴露前,向小丽简要介绍回避行为的致病机理和进行暴露练习的重要性,并教会小丽使用情绪监控表,以便记录在暴露的练习中自己焦虑的情绪变化。暴露同时告诉小丽,人的焦虑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和永远处于非常高的水平的,而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焦虑有下降趋势,因此无论如何焦虑都要坚持下去,直到焦虑自行缓解为止。暴露地点选在人数相对集中的学校大草坪、餐厅或校外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每周2次,让小丽与陌生男性近距离接触并主动打开交往话题,期间每隔5分钟记录自己的主观焦虑水平。事后小丽说,刚开始接触异性时浑身颤抖、心跳加速,想要快速逃走,可是坚持下来后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可怕,交往的男性对自己都很客气,并能礼貌地回答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焦虑水平在慢慢下降。
4.通过塑造良好的仪表形态和人格素养来提升来访者的人际吸引力
对于小丽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对外表的自卑是导致她对陌生男性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青春期的女孩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青春期女孩的自尊往往比男孩更低、更脆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学业成就外,女孩往往对外表和社交成功更加在意。虽然我们不赞同学生过分强调和关注外表,但是良好的仪表风度的确在社交中尤其是交往初期能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当然相貌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着妆技巧提升个人的仪表风度。对于来访者来说,五官较端正,只是肤色稍黑,脸上雀斑较多,可以通过化些淡妆来掩盖;身材适中,只要在衣着上稍加注意,来访者在外形条件上还是不错的。
个人的能力素养也是塑造个人气质和形象、提升个体人际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来访者来说,学习态度认真踏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她个性上的优势,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挥,以提升来访者的信心。
5.效果评估
经过每周2次,每次50分钟,共10次的认知行为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CL-90复测,SDS标准分为49;SAS标准分为46,SCL-90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没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小丽对异性的恐惧心理已有所缓解,面对陌生男性时
不再有当初那种心慌、紧张、浑身不自在、想要逃离的感觉,能坦然自若地和他们正常交流。心情不再抑郁、低落,已给自己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并参加了一个舞蹈兴趣小组,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气质,睡眠状况也有所改善。
五、结论
对于小丽来说,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初步调整了其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消除了其对异性的恐惧心理。但是初恋的失败、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只是异性恐惧的一个诱因,在家庭环境、父母的个性特征及教养方式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自卑而敏感的个性特征才是小丽恐惧异性行为的一个根源,要想真正完善和改造小丽的个性特征,还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慢慢加以引导和培养,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小丽以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及其实践困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3338.[2] 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7(1):5565.[3] 钟秉林.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19):35.[4]丁锦宏.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保护伦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5.[5](美)Elizabeth Reynolds Welfel著,高申春等译,心理咨询的过程——多元理论取向的整合探索[M].北京: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