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接纳——教育孩子的基础
●杭州可儿爸M05(881248)09:46:19
大家好~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接纳——教育孩子的基础》
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因无法接纳孩子而导致教育失败的问题。我认为要让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标准,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包容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做家长的无法教养孩子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家长不懂得接纳孩子。即是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纳孩子的不足和错误;无法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要使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则家长要接纳孩子的错误,实行鼓励教育;接纳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树立信心;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让孩子自由发展;接受孩子的做事方式,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总之我们乐意去接纳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一、接纳孩子的错误,实行鼓励教育曾几何时,我们与孩子的日常交流逐渐被批评、挑错、挖苦、催促、叫嚷充斥了,而我们中国人固有的含蓄把对孩子的夸奖、赞美、鼓励等等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期许,并不需要刻意的流露和表白。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间,孩子自会心领神会。可我们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
把爱隐藏起来,而把我们的愤怒暴露在外。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们能感受到什么呢?积极的信息微乎其微,负面的信息无限放大,在这种氛围下,孩子能感到快乐吗?让我们实行鼓励教育,让孩子了解到犯错误只是学习的机会,没什么丢人的。其实,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误
中成长起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首先要了解的是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之后才能解决他的行为问题。这时,善用鼓励策略,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打骂教育”。“打骂教育”就是一种无法接纳孩子的表现。记得孩提时候,我去舅舅家玩,表哥拖地时一不小心把花瓶弄碎了,舅舅上来就是一顿喝斥:“让你干一点活就粗手粗脚,每天净想着玩!”甚至扭起了表哥的耳朵,说:“拿走,不用你拖了!”当时表哥那种委屈的表情我还记忆犹新。舅舅还在大声训斥着,表哥闷闷不乐回到房间,我也不知怎么安慰他。吃晚饭的时候,舅舅跟舅母说了表哥碰碎花瓶的事,再一次训斥他。表哥放下碗,眼泪流了下来。舅
舅以为表哥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生气,扬起手就是一顿打。这件事清楚地印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想来,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先接纳孩子的错误,那么事情的发展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家长能够不表现出愤怒,语气平和而温柔地与孩子交流,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长的爱,在这种爱的气氛下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家长一见孩子的错误就大发脾气,试问在这种恐惧和伤心的氛围里,家庭教育又怎么能进行。如果不能接纳孩子的错误,那一次又一次的骂和打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二、接纳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树立信心“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这是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的肺腑之言。有一个儿科大夫向心理医生诉说:“我的牙齿排列不整齐,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笑起来很糟糕。为此,我非常自卑,很少在别人面前笑,即使笑了,也是很不自然,让人觉得特别别扭。到了大学,我都不敢接受男同学的邀请。”一个身材修长挺拔的高三男生诉说:“在我小时候,我妈妈老是说我的脸形不好看,没有棱角。鼻梁也不够高挺,更不是人们欣赏的希腊鼻或是罗马鼻,嘴形也不够坚毅。现在我的脸上又长出了层出不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青春痘,我特别苦恼,特别自卑。”看看这些孩子吧,他们也许各方面都不错,却对自己的容貌非常不满意。探究其原因,就与他们的父母经常说“你长得不好”的负面暗示有关。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全部,包括他们的长相。孩子长得不好看,能不能怪父母呢?这当然不能。能不能怪孩子呢?更不能怪孩子。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相貌来源于遗传,是一种“天生”,容不得个人选择。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只有接受,面对现实,接纳自己的容貌。应该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上,更体现在气质上,体现在精神状态上。外貌美只是一种表象,它需要有丰富的内涵来支撑,比外貌更美的是美的心灵和美的智慧。父母要教育孩子扬长避短,“以才补貌”。自己相貌不佳,完全可以从才华、事业等方面弥补。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一扇窗,同时就会打开一扇门。不要为自己的相貌不佳而苦恼、自卑,才华、能力、修养、品味和一颗美丽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
三、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让孩子自由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与生俱来拥有一种天赋才能。哪怕是弱智的儿童也不例外。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才能,就像为他打开一扇窗,他未来的世界会更明亮。美国篮球明星乔丹小时候就非常喜爱篮球,他
常梦想自己能长得很高。那段时间,小乔丹总是天真地问妈妈:“妈妈,我能不能长得更高一点?”面对小乔丹稚嫩的问题,妈妈总是满脸微笑地说:“能啊!我们的小乔丹当然能长得更高!”“每天晚上你睡觉的时候,妈妈都会为你祈祷,而且还会在你的鞋子里撒盐,这样我们的小乔丹就可以长得更高了!”就这样,在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小乔丹对篮球也充满了梦想。小乔丹也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虽然在中学阶段他遇到过很多打击,但他总是用“妈妈说我行!”来为自己打气加油。后来乔丹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的成功离不开妈妈当初的鼓励。
四、接受孩子做事方式,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所谓个性,就是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个性。就连动物,也各有各的个性,不是千篇一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做事方式,也就是有些家长说的:“我们孩子很倔强,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有的家长选择强制孩子的一切行为,让孩子必须遵循家长的意愿,这只能培养出一个不会思考、没有独立做事能力的孩子。也有的家长选择接受孩子的做事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事,从而取得成功。
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不但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就连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育子女,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这么一句令人震撼的话:“对儿子,我不是总统,我只是父亲。”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孩子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孩子们的事情应该学会自己解决,他从不干预。罗斯福还竭力反对孩子依赖父母过寄生的生活。他从不给儿子任何资助,让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开辟事业,赚他们该赚的钱。实际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并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家庭教育要进行下去,家长必须学会接纳孩子。用爱去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做事方式,经常欣赏孩子的不俗之处,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在成长路上才能幸福、才能进取!
第二篇:接纳孩子读后感文档
《接纳孩子》读后感
西工区第四实验小学张瑞卿
《接纳孩子》这本书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小巫所著作的。拿到这本书后,我利用零星的时间看了将近一半,看了之后总的来说感觉还是不错的。这本书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章节:
一、安全感,儿童生命发展的地基;
二、叛逆,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
三、玩耍,儿童认知发展的途径;
四、冲突,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助手;
五、规则,儿童健康发展的护卫;
六、性别,儿童与生俱来。书里面的内容都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的。这六个方面,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些方面的疑难杂症,而不知如何是好。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解决教育孩子时的许多困惑,这六个方面,我想谈谈安全感这个方面。安全感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缺少信任。可是细细往下读,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内容,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好胜心强的孩子也是缺乏安全感、成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致使孩子缺少安全感的死敌……有这样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家长来信中这样描述:我的孩子四岁了(应该已经上幼儿园了),在家里非常开朗,什么都敢说敢做,可在幼儿园里却非常内向,不善表达,说话声音小;早上做操也不做;他还是个慢热的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开始总是兴奋不起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状态;午睡时候还会发出怪声,有时候表现得非常拧,你说什么他就偏跟你对着干。这位家长的描述,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和班上的几个孩子,他们的表现都跟信中这个孩子差不多的。我和这些家长们常常为此而犯难,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缩头缩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又活泼又乖巧,而对自己的孩子却说也没用骂也没用,交流之中,我也希望能帮助爸爸妈妈们想出一些什么好招来,可是很惭愧,没有帮上什么忙,一贯的教育还是用的那些老方法,鼓励、引导、表扬,都用了,可是收效甚微!细细的看完专家的回信,我才豁然开朗,原来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性格上,而是我们大人的问题!
原因是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和标准去成长,殊不知,自己的某些要求和标准是他们这个年龄达不到的,同时家里也比较溺爱他们,习惯包办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社会交往方面。一般来说,在家热闹在外懦弱的孩子,都是生活方面被家人包办代替、行为方面被父母严格要求,才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也缺乏与他人打交道的技巧。孩子不喜欢做操,一方面说明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害怕别人的评判,很可能因为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大部分评判是负面的。午睡时发出怪声,说明孩子需要成年人的关注。孩子的执拗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需要我们成年人开动脑筋,用巧妙的方式跟他讲道理,而不是命令他顺从我们。
专家的分析如此透彻,顿时我豁然开朗。我赶紧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班的一些家长,并告诉他们,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孩
子,接纳他的个性,不要过于焦虑,要求他跟其他孩子一样。我们可以试着放松一些对孩子的要求,多拥抱孩子,多向他表达你无条件的爱。当你不斤斤计较孩子的行为时,相信那些问题都会烟消云。爱孩子就接纳孩子的所有,父母和老师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接下来我会抽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去细细品味。
2013-3-26
第三篇:《接纳孩子》读后感
在过去两个礼拜里,我读了小巫的《接纳孩子》,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个案,针对家长常犯的急躁、焦虑情绪,结合家长提问最多的儿童安全感、自主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以及性意识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和劝解。虽说《接纳孩子》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是对于我们早期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具有启发意义!因为早教老师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宝宝影响最深的人!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读了这本书之后一些浅薄的感受!
一、接纳并尊重宝宝的天性。
我们接触到的宝宝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年龄段、有着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个性千差万别!作为一个早教老师就要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接纳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人格!
一方面我们要用欣赏得眼光发现宝宝的优点,每一位孩子都是天才宝贝都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我们要以发现“美”的目光欣赏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能够让宝宝的不足遮住我们的眼光,只见沙子不见金子!
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宝宝的“错误”。据书本所说,宝宝“黏人”、不听话、发脾气、贪玩、“自私”、“没规矩”等等表现其实都是对外界环境做出的正常反应,都有其合理性,我们要学会去接纳孩子的各种表现,宽容宝宝的过错,让宝宝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特别是宣泄坏情绪(我们总是在压抑坏情绪,殊不知越是不让宝宝体验,他意犹未尽,下一次只会让他的情绪更加夸张,因为他想要彻底体验)、鼓励宝宝说出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问题。
二、
第四篇:接纳孩子读后感
接纳孩子读后感
丹丹
在所有宝贝们的身上,有着他们的可爱天真率直,有着情绪的喜怒哀乐。他们每天都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带来成长,让我体验孩子们和自己的各种快乐;悲伤;担心;困惑。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心中最爱的那群宝贝天使。
书本上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映像最为深刻,“无论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都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想改变孩子的某些异常行为,必须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只要成年人改变了,孩子也会改变的。”这段话我最为感触。在没有读这本书,没有进入爱如是学习之前,对于自家的小侄女我一直以为是非常接纳的。宝贝她很爱玩闹,不爱吃饭,还经常咬别人,所有小孩身上出现的问题在她的身上基本都会一一呈现。我曾以为我可以无条件的爱她,可是经过多次的挑战,却发现我接纳不了在我看来她不好的习惯。于是在一次冬天,她依旧不吃饭在外面玩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顺着她不吃就算了,饿了再吃零食。而是强行把哭泣的她关在房间,任由她哭闹叫喊,中间我有很多次想冲进去停止的冲动,但急于想改变她的不好,而选择在门外等待她,大概一刻钟后哭声停止了。我打开房门时,瞬间眼泪往下流,哭累了的她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睡着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是多么的不可以原谅!当我抱起宝贝时,宝贝用非常委屈难过的眼神看着我,虽然有跟宝贝道歉无数次,但是至今我还是没办法原谅我自己。当宝贝紧紧的抱着我时,我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不管宝贝她的行为在我看来有多么的荒唐,我都要不顾一切的爱她,接纳她的所有。将自己的爱括散到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很显然在没有进入爱如是,没有读这本书时,我以为事情过了就过了,孩子小不懂得往心里去,现在我才知道,对她内心的伤害有多大。每次想起,我都无比的后悔懊恼。我的本意是爱的,只是不会正确去爱。原来我对她的爱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无条件的接纳,我把认为好的接纳,不好的强行去改变,没有考虑到宝贝的情绪,想法,我的爱也是盲目无取的。
现在我想表达最多的就是感恩爱如是!感恩林老师,让我学习如何正确的爱孩子,接纳孩子,爱孩子们。爱宝贝们也不只是表面上的各种满足,更多的是需要走进宝贝的内心,从内心真正了解宝贝的成长。每次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并不是只爱她们可爱的好的一面,爱是需要无条件的。
每一个宝贝都是天使,来自不同家庭的天使宝贝。他们所呈现出的行为也是各不相同,各有特性。不管我做为老师还是家人,在他们的成长中都扮演着不同重要角色。在爱如是的每一天,宝贝们都会有不同的状况,有时候让我和孩童一样开心,有时候让我难过,对于个别宝贝的行为我还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完全接纳,但我知道了那都是宝贝们凭着天性出发的,没有对与错。他们都是纯洁的,他们通过各种工作,游戏,情绪好坏来发展生命的智慧。他们没有恶意,我们要做的是敞开更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们,爱他们。同时也接纳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自己的内心改变了,成长了,我才能更加柔软的去爱;去无条件接纳可爱的宝贝们。
第五篇:《接纳孩子》读后感
《接纳孩子》读后感1
接纳,是教育孩子的法宝。蔡真妮女士用她自己教育三个孩子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式教育中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正巧今年三月,有机会带着孩子去了美国进行为期20天的旅游,期间接触到两个不同的美国家庭,旅行过程中也观察到一些美国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对美国的亲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看了这本书,共鸣之处较多。以下列举一些主要观点来做详细探讨。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教育反思、美国人的教育理念、接纳使孩子成才、家有儿女在美国、育儿问答,里面都是非常具体而典型的例子,读起来很亲切。
一、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第一篇《表兄表弟关于学习成绩与未来的争论》中谈到两个在不同国家接受基础教育的表兄弟,对于未来的工作定位是不同的,一个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当歌手也无所谓;一个是别人眼里看起来比较体面的工作,自己喜欢不喜欢无所谓。这让我想起来前不久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长都是做足了功课,帮着孩子填志愿,孩子喜欢的专业,却被家长否定,因为那些在家长眼里是无前途的专业。父母习惯了包办代替,在如此重要的一件大事上,也是包办。多数孩子屈从于家长,也有一些孩子与家长发生了激烈冲突。本人在高校工作,看到很多学生因为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厌学情绪严重,毫无方向和明确目标。《平庸儿子和天才儿子》这篇文章更是用真实事例讲述了父母在教育两个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一个放任自由,一个严密规划,结果却与他们预料得相反,真是“有心栽花化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问题还是在于教育目的观的失误,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智商培养和情商培养,哪个更重要?答案很明显。《中美父母对待孩子职业的不同态度》一文中谈到,中国父母的功利性较强,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较少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父母比较尊重孩子意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工作,哪怕做个环卫工人,只要孩子乐意,父母是不会干涉的,并且同样引以为豪的。我们教育孩子要看到孩子的一生,而不是一时。
二、关于接纳孩子
接纳,都有此意。在本人的观点中,接纳与接受是有区别的。接受有被动的意思,接纳是很愉悦地接受并且包容对方。接纳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需要宽广的胸怀。每每看到生活中某些大人在大声地训斥孩子,而很少问问孩子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一些事情。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如果静下心来问一问,孩子的答案可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有个故事,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画画,画森林里的小动物。其中有个孩子把一张白纸涂得一片漆黑。老师打算批评孩子乱画,忍住了,问孩子画的是什么,孩子很天真地回答:我画的是小白兔,小熊,还有……,可是,天黑了,他们都回家睡觉了。看,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
在P137《是否接受孩子的检测办法》一文中,我也对照了一下,基本属于能接纳孩子的父母这一类。但是还需要不断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才能做到真正接纳孩子。
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与我所崇拜的小巫女士的理念,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纳孩子》读后感2
在所有宝贝们的身上,有着他们的可爱天真率直,有着情绪的喜怒哀乐。他们每天都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带来成长,让我体验孩子们和自己的各种快乐;悲伤;担心;困惑。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心中最爱的那群宝贝天使。
书本上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映像最为深刻,“无论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都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想改变孩子的某些异常行为,必须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只要成年人改变了,孩子也会改变的。”这段话我最为感触。在没有读这本书,没有进入爱如是学习之前,对于自家的小侄女我一直以为是非常接纳的。宝贝她很爱玩闹,不爱吃饭,还经常咬别人,所有小孩身上出现的问题在她的身上基本都会一一呈现。我曾以为我可以无条件的爱她,可是经过多次的挑战,却发现我接纳不了在我看来她不好的习惯。
于是在一次冬天,她依旧不吃饭在外面玩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顺着她不吃就算了,饿了再吃零食。而是强行把哭泣的她关在房间,任由她哭闹叫喊,中间我有很多次想冲进去停止的冲动,但急于想改变她的不好,而选择在门外等待她,大概一刻钟后哭声停止了。我打开房门时,瞬间眼泪往下流,哭累了的她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睡着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是多么的不可以原谅!当我抱起宝贝时,宝贝用非常委屈难过的眼神看着我,虽然有跟宝贝道歉无数次,但是至今我还是没办法原谅我自己。当宝贝紧紧的抱着我时,我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不管宝贝她的行为在我看来有多么的荒唐,我都要不顾一切的爱她,接纳她的所有。将自己的爱括散到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很显然在没有进入爱如是,没有读这本书时,我以为事情过了就过了,孩子小不懂得往心里去,现在我才知道,对她内心的伤害有多大。每次想起,我都无比的后悔懊恼。我的本意是爱的,只是不会正确去爱。原来我对她的爱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无条件的接纳,我把认为好的接纳,不好的强行去改变,没有考虑到宝贝的情绪,想法,我的爱也是盲目无取的。
现在我想表达最多的就是感恩爱如是!感恩林老师,让我学习如何正确的爱孩子,接纳孩子,爱孩子们。爱宝贝们也不只是表面上的各种满足,更多的是需要走进宝贝的内心,从内心真正了解宝贝的成长。每次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并不是只爱她们可爱的好的一面,爱是需要无条件的。
每一个宝贝都是天使,来自不同家庭的天使宝贝。他们所呈现出的行为也是各不相同,各有特性。不管我做为老师还是家人,在他们的成长中都扮演着不同重要角色。在爱如是的每一天,宝贝们都会有不同的状况,有时候让我和孩童一样开心,有时候让我难过,对于个别宝贝的行为我还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完全接纳,但我知道了那都是宝贝们凭着天性出发的,没有对与错。他们都是纯洁的,他们通过各种工作,游戏,情绪好坏来发展生命的智慧。他们没有恶意,我们要做的是敞开更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们,爱他们。同时也接纳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自己的内心改变了,成长了,我才能更加柔软的去爱;去无条件接纳可爱的宝贝们。
《接纳孩子》读后感3
去年夏天,孩子看到衣柜上面的一件背带裤,说自己要穿。那是一件他在前年元旦表演集体跳操时穿的,加棉的牛仔背带裤。我告诉他,那是冬天穿的,现在是夏天,太热了,不能穿。又过了几日,再次看到背带裤时,孩子又试探的问我,妈妈我想穿那件背带裤,我再次告诉他,那是冬天的衣服,现在是夏天,穿起来会很热的。又过了几日,孩子又提出要穿那件背带裤,好吧,这回,我终于给自己按了个暂停键,我想,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要穿这件被带裤,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穿这件背带裤很好看。而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孩子夏天不能穿冬天的衣服,因为很热,但其实背后还有很多我的一些虚荣的`念头和我懒惰的执行力。如果我的孩子大夏天的穿着冬天的衣服,我的面子往哪里搁啊,别人看到了会说我的孩子好傻,会想这个妈妈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要是答应的话,会不会被别人说自己太放纵孩子,做出这么愚蠢的行为,还有穿一下就要洗,我可不想洗洗洗。
我站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次的拒绝了孩子,完全没有看到孩子的需求,孩子也许只是想要穿着那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一种美美的感觉,而我一直告诉孩子会很热,这只是基于自己过去的人生经验得出来的结果,孩子没有这么多经历,他不能理解夏天穿冬天衣服会很热的感觉。
在按下暂停键后,我在想,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尝试一下这种热的感觉,他的这种尝试不会对任何人,任何环境产生伤害,我为什么要去阻止孩子,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尝试,探索,体验中积累自己的经验的,我忘记自己教育的初衷了吗?
小巫在她的书《接纳孩子》,指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小小孩缺乏经验,怪点子却多的很,如果不尝试下,怎么知道什么行的通,什么行不通呢?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出所以的决定,那么孩子长大后,无法替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来。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各种诱惑,需要做出困难的决定,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他要么做出错误的 选择,要么任人摆布,因此,要给孩子机会,给他选择的机会。
于是,这一次我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帮他穿上了加棉背带裤。就这样,大热天的,孩子穿着他喜欢的棉袄背带裤,晃悠了半天,中间还逛了趟超市,晚上的时候,我问孩子,穿着背带裤热不热,他点点头,于是帮他脱了裤子。孩子已经从他的体验中得到了此次经验,我不需要多余的说教!孩子从自己的选择体验中,发现,原来体验到的结果和爸妈刚开始提供的意见一样,那么孩子以后在有些方面也会更加接受父母的建议!
《接纳孩子》的作者小巫倡导母乳喂养,新浪网首届“中国榜样家长”的获得者。她一直是我的榜样,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是她的书一步步支持我,让我得以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孩子。早些年作为育儿专家,她在一些杂志、专栏里,从孩子心理角度答疑父母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本书就是搜集了这些疑惑及问题的解答。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正常的,只要你换个角度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从接纳孩子心里的需求开始。
孩子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100%无条件的接纳,就奠定了这一生幸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