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 如 我 是 家 长
假 如 我 是 家 长
教育工作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才能找准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才能懂得如何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斟酌并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当一个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教师手中,同时也将一份美好的希望寄托到了教师的身上,他希望在教师的教育下,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品学兼优,能够全面发展,长大后能够成人成才。单就这一点看,就不难发现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均应慎之又慎,要随时反思施教效果如何,是否符合家长的愿望。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在 “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中,我坐下来深思:假如我是家长,我想要什么样的老师来带自己的孩子?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我希望的教师是一位工作热情、负责任的人,他能严于律己、严谨治学;他能把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放在每天工作的首位,热情关注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运动、劳动、玩耍等各种活动,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他能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歧视差生,注重每一位孩子的进步与成长;他能注重孩子们学习能力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给优生以勉励,给中等生以激励,给差生以信心,并给中差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时间和机会,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他能认真的批改孩子们的作业,用巧妙的批语温暖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激励孩子们不断努力;每次考试后,他能及时给孩子们通报考试成绩,并能细心得评讲试卷,分析原因,让孩子们做到有错就改,不断进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我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可是现在孩子学业非常繁重,与孩子打交道最多的不是父母而是各科老师,我能为孩子做的基本上是提供物质保障,对于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期望老师们能多多关注我的孩子,及时肯定他的一点点进步,敏锐地发现他的问题和不足。要知道,来自老师的一句鼓励表扬,来自老师的一次提醒和警告比家长苦口婆心一百句都要管用。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我希望老师们在教育孩子时以肯定鼓励为主,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很强烈,可塑性也很强。作为一名家长,我多么希望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能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我希望我的孩子提起班级、老师时是兴致勃勃,无比喜爱的,而不是避而不谈,毫无留恋之情的。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我们就会更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就会对孩子们更多一份宽容和理解,这样,教育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才能成为让家长放心和满意的教师。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我希望的教师是一位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人,他能高效率的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他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采用精彩的课件,引导孩子们在心情舒畅、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的课堂气氛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让孩子们尝试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不管孩子们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帮助孩子们迎刃而解,且深入浅出,让孩子们听得懂,说得明,会操作,学到更多的本领,明白更多的道理;他能引导孩子们寻找到解答数学难题的金鈅匙,授人以渔,提高孩子们对数学难题的解题能力。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我希望的教师是一位善于在孩子们身上用心用情的人,他能心里装着学生,情系孩子们的健康与发展,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孩子们刻苦学习、弃恶扬善、多做好人好事,做人要正正直;善于激励孩子们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引导孩子们养成耐心、细心、有序的学习习惯;他能时常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共话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架起家校之间的连心桥,开通孩子们成长的直通车。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这样的换位思考我们要长记心中,不时提醒和告诫自己,不断地促进教学相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做新时期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假如我是家长演讲稿
假如我是家长演讲稿
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会做一个懒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我是不会多插手的。早晨,我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晚上,我会让孩子自己铺被。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这个家长也会越来越“懒”。
我会分配给孩子越来越重的家务。我要制定一个劳动制度,如:一星期至少扫两次地,拖一次地板,洗五次碗,半个月收拾一次房间,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双休日我还会有“特殊政策”:我会给孩子20元钱,让他上街买菜,让他给我烧饭。我也会让他做些跑腿的事,比如到奶奶家送点菜,去水电站交水电费。我不多动手,但会多动口。必要的时候我会给他多些指导:我会教他怎样安排做家务的时间,怎样掌握烧菜的火候,以及简单的缝纫技巧。我还要让他知道一些生活小窍门,让他成为劳动能手。
在学习方面,我也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尽心尽力。我不会守着孩子,盯着他的作业,自己的作业自觉完成嘛。什么钢琴班、英语班、奥数班等等,我也不会强求孩子参加,他喜欢固然是件好事,不喜欢也不会勉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孩子做人。我会给孩子设定一些情景,问他该怎么做,如果方法正确,我会给予鼓励;如果方法不正确,我会尽可能引导他。在生活中,如果他做了好事,我会奖赏他;做了坏事,我同样会严厉地批评。我会经常找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教育他怎样做个好人。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动力,所以,一个好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经常能看见孩子透过玻璃在观察着外面的世界,和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的专注和好奇程度要比成人强,因为他们的鼻子都被压扁了,他们恨不得透过这玻璃,直接触摸到事物。
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一块贵重的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孩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嘞,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父母怎样无意识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这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形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诀窍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这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不感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好奇心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另外,家长要学会说这样一句话,:“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有时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不马上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激起他的更强的好奇心。
再其次,允许孩子探索(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只在他看到了,给拆了,就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孩子问了超出他的年龄应知道的事,怎么办呢?家长也不要责备他,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有个家长的做法很好,每逢孩子问了无法给孩子说清的问题,也许以后用不着父母回答,他自己慢慢也明白了。但是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他的提问是受到了尊重和鼓励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含着家长们无法想象的创造素质,家长要注意对孩子创造素质的培养。
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创造性能力的。其实,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1、要教育孩子学会动手
如今,许多家长包揽孩子能做的事,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剥夺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何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家长要由替孩子做事,变为指导孩子自己做事;当好“向导”,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独立地思考问题;甚至吃点苦头,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逐步具备独立地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
动手能力是创造力的组成因素。孩子上学时,尤其到了中学阶段,应该争取多动手。家长应鼓励孩子动手做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发明创造一些作品。
2、要教育孩子学会读书
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学会,而更要教孩子会学,虽然两者仅仅只是词序的不同,但它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博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我们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工具。
3、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 科学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向导”,离开了这个“向导”,就有可能被伪科学钻了空子,就可能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魔术。
综观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得主的事迹,有许多人是凭着直觉确定主攻方向的,但这种直觉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的。作为家长,从小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以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效的努力上。
孩子的创造个性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和氛围有密切关系。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有理为正,有理为真。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和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家庭不仅是开发孩子创造力之源,而且在开发孩子创造力中有着特殊作用。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子女对父母由衷的特殊情感进而转化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性的教育力量。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的《学记》中有句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教育中重视情感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不是靠上课、教课书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是把对子女创造力的开发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之中、整个家教之中、整个身心发展之中。
因此,我们的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创造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人文环境。使环境成为孩子创造力发展的有利课堂。
第三篇:假如我是学生及家长
假如我是服务对象
龙马民族小学 陈绍碧
人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通过认真学习“假如我是学生及家长”文件精神后,我触动深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充满了对学校的信任,教师教育学生,就承担着一份责任,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进步,不断地反思,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希望有什么样的教师呢?下面是我“假如我是学生”谈一点体会:
一、家庭学校共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孩子回家后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相对都是成人家庭环境。而学校的学习环境又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地之别。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受益终身。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根据自己家庭实际环境,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注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意见一致,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和错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或加上表扬,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家长与老师应强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理解、关心、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教育先驱陶行之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阐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遵行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长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应该同意。这也能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今后,我将努力钻研教材,进一步研究学生对语文课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同时,我将努力立足于讲台,开拓教室的空间,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孩子,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和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第四篇:假如我是学生及家长
假如我是服务对象
“假如我是学生”反思 庙滩镇小 卢富红
通过认真学习“假如我是学生及家长”文件精神后,我触动颇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充满了对学校的信任,教师教育学生,就承担着一份责任,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进步,不断地反思,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希望有什么样的教师呢?下面是我“假如我是学生”反思如下: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孩子放学后接触的都是爷爷奶奶,相对都是成人家庭环境。而学校的学习环境又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受益终身。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根据自己家庭实际环境,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意见一致,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家长与老师应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教育先驱陶行之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阐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遵行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长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应该同意。这也能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今后,我将努力钻研教材,进一步研究学生对语文课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同时,我将努力立足于讲台,开拓教室的空间,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孩子,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
第五篇:假如我是高三家长
假如我是高三家长
在2012年的高考录取期间,有一位步履瞒珊、满脸愁容的父亲带着他的女儿来找省招办给孩子“退档”,因为找错了地方误打误撞进了我的办公室。出于一片热情之心,我仔细询问了缘由,得知这位考生是被自己填报的志愿学校所录取,根据招办政策,该学校不可能给她“退档”。
为什么他们要求“退档”呢?原来这个孩子的高考分数与所在省一本省控线只相差二十几分,她在二本第一志愿填报了一所本地学生填报热情较高的师范院校,因其分数低于该学校调挡线几分导致她的档案无法投入。2012年该考生所在省二本批次实行梯度志愿,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落空,第二志愿又没有填报,为了能够有机会就读二本,她便紧紧抓住二本征集志愿这课“救命草”。她和家人在征集志愿里面看到竟然还有最喜欢的德语专业,便连这个专业对应的学校都没有仔细看清就把专业代码火速填上。因其考分优势,她被该学校成功录取。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和家人才傻了眼,原来这是远在几千里之外一座城市的民办高校,学分昂贵。她父亲是某工厂的后勤职工,工资微薄,而且已经身患重度尿毒症多年。他们哭诉,现在入不敷出的家庭已经无法再承担这样昂贵的学费。我立即咨询了本省招办和这所学校的招办,都因是学生自己填报被录取而无法退档。我又咨询了学校相关的奖学金、贫困助学政策和途径,但就算她全力以赴只有努力争取,这些费用都很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说到贷款,他们又害怕无力偿还。说到复读,不知已年满二十周岁的她是否还能承受再次高考的压力。
父女俩说着说着便潸然泪下。最后,我建议他们回家仔细考虑到底是复读高三,还是去上这所大学......如果实在不行就来继续咨询招办,或者找媒体和当地社区、政府帮忙看看能否得到一些社会捐助和帮扶。再聊了很久之后,女孩子扶着早已气喘吁吁的父亲离开了。看着她父亲身后挂着输尿袋,远望着他们伤心的背影,我一度哽咽。这样的家庭来说,这个女孩子读大学的意义就是要改变生活境遇。为什么她和他的家人没有早做准备?为什么要等录取了才后悔当初随意填报?
那时那地,假如时间可以重来,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位高三家长,在一年备考里,在这个迷茫的女孩的路边为她点亮一盏指引方向的路灯,不至于在她被录取后还如此痛苦和无助。
每每遇到这样揪心的故事,“假如我是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去做?我该在何时去准备?........”类似这样追问总是一遍遍的撞击我的内心。现在距离来年的高考和志愿填报还有半年左右的短短时间。假如我是一位高三家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为孩子的志愿做什么?
1、职业生涯规划我——计划赶得上变化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实现人生职业理想的蓝本,它就如我们前行的目标,无论面对怎样纷繁荒杂的环境,还是路遇各种多端的变化,只要我们在出发之时选定起点,瞄准终点,并在前行的道路上根据情况灵活调整,适时补充能量,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达到目的地。
前不久我认识一位家长,他们的女儿欣欣2013年高考考出了616分(文科)的好成绩,最终被南开大学录取。他们说,孩子一上高三,他们就为孩子以后到底适合干什么工作而发愁。因为他们在银行系统工作,觉得这样的工作环境比较适合女孩子,希望女儿能选择财经方面的大学和专业学习,孩子依然向往从小就热爱的文学殿堂,希望就读中文方面的专业,还想毕业后出国就业。两位无奈的父母在这一年里咨询的许多人,查阅了无数资料,综合各方意见,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在跟孩子充分沟通后,他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非常适合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异常优异的女儿,如今在国际上时兴的汉语热会有利于女儿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为此,欣欣的父亲还多次打电话向中国汉办你咨询成为国外孔子学院志愿着或者派教师的相关事宜。如果孩子出国不适应,在国内继续读研读博,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在国内从事中文教育也是一个好出路。
找到了职业目标后,他们还多次召开家庭会议分析填报志愿规则和录取政策,你最后敲定了填报方案,在一本填报了五所重点大学,并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全部填报满额并在第一院校志愿服从专业调剂。第一院校志愿服从专业调剂,欣欣父亲是这样想的:“南开大学作为冲一冲的院校,一旦冲进去,既是因为分数优势就读不了填报的第一个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但不至于被退挡。进大学之后,可以申请转换专业、修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考研等途径来实现就读这个专业的愿望。”最终,因为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数过高,欣欣被填报的第二专业汉语言文学录取。由于之前就有合理的预期和准备。,他们全家都欣然接受了这个美好的结果。
有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赶得上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高分的欣欣,也同样适合每一个分数层次的孩子。每一位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潜在能力和性格志趣不尽相同,每一份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各具特色,所以因地制宜、个取所长、多加分析才是最佳办法。相信有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引,孩子在大学乃至以后走得更加顺畅。假如我是一位高三家长,我的经在这个故事里取到了。您呢?
2、探究大学——快乐的发现之旅 假如我是高三家长,我该如何去了解大学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成绩情况找到与之对应的大学层次。在这半年里,孩子的成绩有可能还有相应幅度的变化,我们要把孩子对应的大学层次适当扩大,以便增加对学校的了解。还要重点关注大学官网,从中了解大学的历史发展、办学特色、招生政策、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硕博培养、对外交流合作、本校和分校区别等等的信息。如果遇到疑问可以拨打官网公布的招办电话,招生宣传负责人会给你满意的答复。可是,很多家长总喜欢等到报考急需时才打电话咨询,那是招办的电话已经成了考生和家长的热线,能够打通着实不易。
在地域选择上,是留在省内,还是去省外?一定要着眼与孩子的未来发展仔细琢磨,多方咨询,将各种利弊进行综合考虑。寒假近了,争取带着孩子去省内的大学走走看看,如果还有条件的话,对意向求学的省(区市)以及相应的大学也不妨旅游参观一下。这里的参观可不是走马观花,要做一个有心人多问多看。在这半年里,不可能让孩子东奔西走,家长如果能抽出时间亲自去参观也是不错的办法。
多搜集一些大学合作联盟资料也可以增加我们对大学的了解,甚至可以实现孩子就读“第二校园”的机会,比如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由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共十一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组成,各学校会通过学会互认,互派教师等方式将教学资源打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还有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东北六校教学联盟、福州八所“结盟”高校等都值得我们一一关注。
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实力,还要多搜集和了解教育部公布的各类名单,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名单。
大学之大,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如果我是一位高三家长,在这一次大学发现之旅中,我想我是快乐的。
3、了解专业——多方探索,精益求精 “大学到底有哪些专业?”“适合孩子的专业有哪些?”“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这些问题一直是志愿填报期间咨询最多的问题。
我们探知,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填报志愿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要在这几天内对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并非易事。假如我是一个高三家长,我会提前找一些技巧来一一突破。
2012年,为贯彻实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为便于新目录的实施,教育部还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修专业对照表》。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自2013年起按新目录执行,培养和就业工作仍按原专业执行。
这么说来,去“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把这几份标准文件打印下来逐一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接着就要去研究各个专业的情况了,比如专业对应的学习课程、培养方式、择业方向、就业环境、深造的途径等因素。权威的网络和相关资料上都有大量内容提供我们查阅,除此之外,我还觉还有必要去多咨询经验丰富的人,比如已经从相关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士、正在就读的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从事教学或科研的教师......新目录出台后,许多专业进行调整和变化,而改变之后的新专业目录的考生才刚刚上大一,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咨询这些过来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对相关专业在学习、工作、发展情况下的真实讲述会让有备而来的您大饱耳福。再去“逛”大学的同时,专业的了解也可以顺道展开,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逛”大学只是一个引子,多探索需要我们去尝试。
在各省(区市)的志愿填报规则中,考生报考每所学校之后,还要仔细填报多个专业(一般是四个以上),并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录取规则,即便考生有机会投入志愿学校,并不能保证每一个都能被自己填报的顺序靠前的兴趣专业录取,服从了专业调剂的话有的还有可能调剂到其他非志愿专业。所以,在了解专业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尽量全面地搜集适合孩子的各类专业信息,才能在填报时更加智慧的判断、抉择。
假如我是高三家长,我认为,要了解专业,多方探索,精益求精才是硬道理。
4、资料搜集——制作“志愿百科全书”
总有很多人喜欢把志愿填报的复杂度说得天花乱坠。简单来说,志愿填报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专业、选择两回事儿,只要准备得早,准备得巧并没有想象那么难。在大范围上有了基础框架的认识后,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落实到各种志愿资料的搜集上。为保障资料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及时性,在筛选资料时要尽量参考权威机构出版的报刊、高校官网、当地招办官网、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电视咨询节目等。
想吃透院校的招生规则,可以细细研读高效的《招生章程》,其中要特别注意加分规定、专业录取政策、体检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信息;想要了解院校及其专业在本地的招生情况,就要好好翻翻《招生计划合订本》;想要熟悉了解本省(区市)的志愿设置模式、投档办法、报考政策法规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就得在本省(区市)招办考试机构网站或者最新出版的相关刊物上进行查询;想要报好志愿,还需要搜集大量的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高校招生》杂志以及网站是不错的选择。这时候,新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合订本》及相关报考规定还没有一一出来,可以提前把往年的资料找来认真看一看,一旦碰到疑问,建议立即咨询高校和本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
假如我是高三家长,我定要成为搜集资源资料的多面手,整理记录各种有用材料,帮孩子制定“志愿百科全书”,做得在报考时不乱方寸,将实用的信息和方法技巧随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