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甬教职成研„2009‟21号
关于印发十二月份教研活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职成教教研室、城区各职业(成人)学校: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09年12月份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学科和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会将举行的活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通知有关学校和教师做好准备,组织或参加相关活动。
一、综合1.11-13日参加浙江省(机械、计算机和电工电子)专业教师技能大赛; 公布2010年宁波市职教技能(才艺)大赛项目、拟定项目技术文本。
2.完成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征集评选的作品推荐。
3.做好专业/学科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各项准备工作。
4.指导省市两级课改基地学校修订并完善三年课改实施规划、开辟“课程改革”网络信息专栏,划拨课改基地学校补助经费;筹划课改现场展示研讨活动。
5.完成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专题资料汇编。
5.协助镇海职教中心组织工科类专业技能节活动展示。
6.参与全市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工作专项督查。
7.筹划市第二期职教高研班/职教特(名)师带徒班专题培训
二、职教
1.1-2日,在鄞州职高,举行浙江省公关文秘大组年会暨省中职学生技能赛,具体安排见浙江教育科学研究网上《关于举办2009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 1
公关文秘专业教研大组年会暨学生技能竞赛的通知》。
2.2-4日,在临平职高,组织参加浙江省中职机械CAXA师生竞赛。
3.3-5日,在甬江职高,组织参加 “高教社杯”文秘教师说课比赛,参加对象:宁波市中职文秘专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文秘专职教师,详见高教社通知。
4.3日,调研北仑职高物流专业。
5.5日,在宁波市职教中心,举行宁波市“学技杯”中职校青年教师三笔字比赛,参加对象:已报名参赛的各职校老师、评委和相关人员等,具体安排见我室网站11月3日挂出的《宁波市“学技杯” 中职校青年教师三笔字比赛方案》。
6.7-8日,在绍兴县园艺学校,组织参加2009年浙江省中职农经专业学生技能(植物组织徒手切片观察)竞赛。
7.8日下午,在甬江职高,举行2009年宁波市中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具体参赛名单见我室网上学科“英语”通知)。
8.8-15日,在鄞州职教中心,举行宁波市中职机械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9.9日,在柔兰时光(宁波市美术馆2号门2楼),举行中职文秘教师第三模块技能培训,参加对象:已报名参加过第一、二模块技能培训的文秘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详见10月15日我室网站《宁波市中职文秘教师礼仪技能培训方案》。
10.9-11日,在甬江职高,组织参加浙江省中职烹饪专业年会。
11.11-12日,在宁波理工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第二批外贸专业教师第一模块(函电阅读与写作)技能培训活动,详见我室网上 “外贸”专业通知。
12.15日,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技能提炼及实施方案评比材料上交截止。
13.16-18日,组队参加在安吉举行的省第九届中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具体参赛名单见我室网上学科“英语”通知)。
14.22日,在慈溪职高,举行外贸专业教师第三模块(教学技能之世格教学软件)技能培训活动。报到时间:9:30,培训时间一天;培训对象:第一批
和第二批外贸专业教师技能提升班学员。请相关教师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培训,无故不得请假。
15.25日,召开“财会课例集“审稿工作会议。
16.中旬,举行全市中职建筑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单元设计评审。请各参赛教师于12月10日前,以校为单位将纸质设计稿报送我室,电子文件打包压缩后发送到lcd726422@163.com信箱中。
17.电子电工、服装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中、下旬)。
18.电子电工专业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中旬)。
19.全市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竞赛将于2010年1月举行,请各县(市)、区职成教教研室及城区各职业学校做好选拔工作,于12月20日前将参赛选手名单上报(具体要求见我室网站通知)。
20.举办外贸专业教师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主题为“外贸专业行业需求与中职外贸教学”(具体要求见我室网站外贸专业通知)。
21.组织物流专业教师与企业经理对话沙龙,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2.旅游、幼教专业命题比赛(具体要求见我室网站通知)。
23.数学新大纲、新教材实施情况调研。
24.2009年浙江省中职工美专业学生综合技能竞赛选拔赛(素描色彩、动漫基础、平面设计三项),具体安排见我室网站通知。
三、成教
1.完成社区教育和学习型企业创建两个调研报告撰写。
2.组织成人中专考前教研活动(语文、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
3.组织成人高中“双证制”考前教研活动(语文、数学、社会学科、公共道德与法律基础)。
4.组织成人中专财会专业技能比赛。
5.12月19日,组织宁波市中专成教语文作文竞赛。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甬教职成研[2009]2号
关于印发《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城区各中等职业学校:
现将《宁波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转达。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08年,我室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市教育局工作部署,以“教学—课程—教材”为主线,注重技能教学、注重师资建设、注重教科研发展,努力推进全市职成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一、以国家、省、市三级技能竞赛为平台,努力构建“学—赛—训”一体化体系
1、成功组织了全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3月27-29日,集竞赛与选拔双重功效的宁波市“华盛鑫泰杯”中职学生技能(才艺)大赛在甬江职高等四个赛点同时举行。大赛项目设置与全国大赛完全对接,共设技能类6大类14项,才艺类2大类5项。全市3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03名学生参加了角逐,共产生39个一等奖、71个二等奖、108个三等奖和14个优秀组织奖。
此次大赛在检阅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技能教学质量的同时,选拔出了44名参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集训选手,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室教研服务朝规范化、系统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5月上旬,还组织参加了全省中职师生技能竞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在观摩交流和比赛中进一步促进选手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养双提高。
2、再次圆满完成参加全国中职师生技能竞赛的组织工作。在教育部发出有关全国中职师生技能竞赛通知之前,我们未雨绸缪,学期初即开始动员宣传,做好有关比赛内容和技术方案的搜集工作,3、4两月分校集训并选拔,5月统一集训(期间参加全省比赛),最后是6月的强化训练和组织参赛,环环紧扣、层层落实,严谨有效的组织工作保证了优异成绩的取得。“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赛。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2000余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大赛。宁波职业教育代表队的44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大赛中职组七个类别所有项目的比赛,获得7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获奖率达95.5%;同时荣获团体奖、组织奖。值得一提的宁波代表团在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和电工电子等项目比赛中再次充分显示特色优势和技能实力,尤其是计算机应用项目在连续3届的全国大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引起极大轰动,本届大赛计算机项目共设3个项目,我市行知职高的高迪科、孙蒙、曹瀛洲和岑侃侠、章裕律勇夺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和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一等奖的第一名。比赛期间,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副局长张力鸣等亲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现场,察看了赛点,看望了参加比赛的宁波职业教育代表团选手和指导教师。
3、组织参加多项全国、省比赛硕果累累。在11-12月间参加由中国职教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织的“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财经与商贸、旅游烹饪和幼教等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中,我市选派的21名选手在各类别比赛中,共获得1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宁波市职成教教研室获“优秀组织奖”。更为可贵的是:北仑职高的殷吟、镇海职教中心的张健强、余姚职成教中心的赵琳琪和奉化职教中心的刘露艳在各自类别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是继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后,我市打响的又一“宁波职教牌”。
在下半年省职成教教研室组织的旅游(鸡尾酒调制)、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农经(花木嫁接)、幼教、化工等专业的各项师生技能竞赛,我市共夺得13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和17个三等奖。
二、以引导教学改革为方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
围绕课程的计划性、教学的有效性和指导的针对性,开展了多项工作,强化对全市中职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环节的指导和监控。1、10月13-15日,在鄞州职教中心主办了2008“走进新课堂 创新教学法”教改活动;本次活动本着“开放、互动、务实、创新”的理念,秉承“突显就业导向、推进内涵发展、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教育质量”的宗旨,安排四大板块的内容:专家学术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开发》)、12位优秀教师成长论坛、11门专业(或学科)34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11余场课后互动评议。
2、启动了全市中职学校教学调研工作,旨在进一步了解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和师资建设的现状,帮助学校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提炼教学管理亮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诊断制约职业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共性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时推广各校教改中的成功做法,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深入课堂、组织座谈、翻阅资料、问卷调查、质量抽测、邀请行业、走访企业等方式进行。分六个工作小组,进教室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实习(训)车间察看设施设备的使用与实训情况,进企业访谈了解毕业生和实习生的岗位表现和能力,查阅台帐资料把握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程度,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了解日常教学管理行为,抽测文化课、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实际水平评估教学质量。11月24-27日和12月3-5日完成了对兴港职高(第二技工学校)和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开展教学专项调研。
3、继续稳步推进学分制工作。3月6日成立学分制推进工作市级协作组,指导、引领学分制改革;4月组织市级协作组成员就“学分制改革相关政策与要求、选修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学分制软件使用与开发”等问题赴杭州开展专项学习考察。11-12月,分三个调研小组进行了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推进工作调研与阶段性考核,共调研了全大市17所职业学校,前后历时一个月。调研小组通过听取学校推行学分制的情况介绍,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组织师生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环节,全面了解学校在学分制推进工作过程中选修课的开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情况。
4、配合督导处做好“全市职业教育执行课程计划专项督查与调研”和“全市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专项督查”工作。4月15日到5月23日,分5个组对全市22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督查与调研:宁波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性方案的执行情况,县(市)、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实施性方案的拟订情况,学分制改革的推进情况(信息数据 选修课程),实际课程开设、教材规范选用、质量考核把关等。11月18-24日,分4个组对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作了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与调研,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三、以教师专业培训为契机,积极引领中职教师素质提升
1、在评审中促建设,在建设中促发展。以市名师、学科骨干、优秀“双师型”等评审为契机,推进中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本的一系列评审中,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建设获得较大突破:9人评上宁波市第四批名教师(22人参评),6人评上宁波市第三批学科骨干(14人参评),18人评上宁波市第二批“优秀双师型”教师(42人参评)。
组织宁波市第十届职业教育教坛新秀评比;在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87名参评人员的基础上,分专业、分学科进行技能和课堂教学考核,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42名。此外,还协助做好2008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单独评审考核。
2、启动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工程。以“规范、实效、创新”为原则,于4月中上旬启动了全市中职专业课教师技能提升工程:旅游、农经专业邀请6名全国知名的花艺大师和调酒大师进行授课,分插花、调酒两大模块对78名专业教师进行了素质培训;服装专业教师赴绍兴柯桥开展“面料”模块技能培训,参观绍兴、柯桥等地一些有名企业,学习了有关服装面料方面的鉴别、纺织、印染等许多专业知识;随后,各专业也开展了相应模块的培训:建筑专业的“建筑测量”与“材料检测”,服装专业的“针织服装“,计算机专业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外贸专业的“外贸函电阅读与写作”,汽修专业的“发动机原理及电控系统”,财会专业的“新会计准则”,电子电工专业的“Protel原理及PCB板图的绘制”,文秘专业的 “秘书写作技能”等等,总培训人数在700人次以上。
3、启动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以“提升素质、打造骨干、引领发展”为基本思路,分别启动了“宁波市职教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全市职成教教研室员培训,尤其是由38名教师“宁波市职教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自6月17日开班后,先后组织了5次集中学习考察(专家讲座、探讨交流和考察学校),目前已编印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精选》收集了15门学科锝7篇教学设计核9个配套课件,每位学员还递交了各自的考察报告和教学评价。尤其是11月2-6日组织的赴南京培训,四场专题讲座和2个学校实地考察、听课,在领略南京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同时,更提高了教研员与骨干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意识,提升了两个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推进文化课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通识为主,业务融合”为原则,借助高等教育出版社力量,在去年成功组织的基础上,今年7月5-10日,又对全市452名中职文化类教师进行培训,专家引领、学练结合且切合职教特点的方式让参训教师冒着酷暑、热情高涨地参加了学习,基本上无人请假。
四、以教学研究为载体,继续强化课题工作
1、继续做好教科研工作。组织并整理“宁波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丛书”(四卷)4月份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让教学成果在推介过程中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
2、做好第五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在4月发文后,5月即开始动员宣传和培训,在7-8月各校整理汇总的基础上,9-10月邀请全国各地职成教专家网审,11月组织实地考察,12月最后总评,环环紧扣,层层落实,最后评选出一等奖14项、二等16奖项,三等奖24项。
3、完成了2008度宁波市职成教专业/学科论文评审,在399篇参评论文中评审出一等奖42篇、二等奖76篇、三等奖121篇。
五、不足与反思
1、职成教教研工作的规范、指导和引领。
2、职教课程改革的认识高度、整体规划和实施水平。
3、职成教教研员队伍的层次、结构和优势资源整和。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第三篇: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甬教职成研[2009]1号
关于印发《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城区各中等职业学校:现将《宁波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校)实际,共同努力,推进我市职成教育教学工作。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9年,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市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以“调研—课改—师训—大赛”为主线,以教研创新为目标,努力为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做好教研服务。
二、学期阶段目标
围绕教研创新,加强教学调研,促进教研功能的提升;围绕内涵发展,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校本教材与地方教材建设;围绕师资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市职业教育师训工作;以国家、省、市三级技能竞赛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学—赛—训”一体化体系,努力实现职成教教研工作机制化、成效化和科学化。
三、学期具体攻略
(一)以技能竞赛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学—赛—训”一体化体系
以国家、省、市三级技能竞赛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学—赛—训”一体化体系。围绕全国技能竞赛,做好2009年职业教育师生技能大赛项目策划组织工作:
1、积极创新比赛内容与形式,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大赛项目均以各中职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参加技能竞赛项目的师生成绩合格给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注重大赛规模的适度性、项目设置的合理性(尽量与全国大赛的衔接,同时兼顾我市职业教育的实际)和组织的规范性;大赛将设置技能类教师组8项、学生组19项,才艺类教师组4项,学生组19项。
3、注重大赛的引导功能:以技能项目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学为方向;促进竞赛与正常教学融通,促进竞赛组织工作的机制化建设,促进竞赛与师生发展和谐化。
(二)以教学调研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总结2008年多项调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学调研和课程改革。
1、以“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提升质量”为宗旨,做好城区市直属中职学校教学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比和我市中职办学水平评估,分计划有目标地在全市开展教学工作专项调研与指导。在做好学校调研的同时,在部分专业开展纵深调研。
2、贯彻《浙江省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职成„2008‟233号)精神,推进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做好全市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统计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的基础上,完善市级课程改革方案。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掘和整和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借鉴和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材,以技能课或选修课为试点,以点带面,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与地方特色教材建设。
3、继续推进学分制工作。以“引导深化、重在突破、打造特色、创建品牌”为要旨,在2008年调研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挖掘在学分制推进工作过程中的亮点和特色,提炼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剖析学分制推进工作中的困难和成因,进一步推进学分制工作,以现场会等多种途径推进学分制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
(三)以素质提升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中职教师提升工作
1、继续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培训,在总结2008年先期实施培训专业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市18个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工程,通过完善培训方案、优化培训内容、细化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积极推进技能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继续做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在有序推进“宁波市职教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全市职成教教研员培训工作的同时,启动以各中职学校分管教学校长和教
务主任为对象的教学管理培训,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3、做好文化类教师的素质培训,按照多元化发展需求,稳步推进全市文化类教师的培训,努力实现职教特色与个体发展的有机融合。(1)依托高校、行业等力量,继续深化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注重教师个性化发展与共性培育的有机结合;(2)继续围绕新教材教学,对语文、英语和数学等文化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讲座、教学观摩、互动评议等);(3)通过项目课程开发等途径探索文化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探索有中职特色培训项目的实施:(1)通过与高校等合作,开展中职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2)对全市中职音体美教师实施专业技能提升培训。(3)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指导,在促进指定培训项目内容规范化的同时,努力创新自主培训内容。
(四)以教研创新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特色活动
以“主题教研贯穿活动,教研活动引导教改”为指导,本着“规范与提升、指导与引领”的原则,积极借助多方力量,在调研中探索新形势下的特色教研。
1、在数学、旅游等专业开展技能交流、教学展示活动,促进观摩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2、在服装、电子电工、建筑等专业尝试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通;
3、在计算机等专业尝试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索,促进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探索文化课教学的有效性。
附件:2008学年第二学期职成教教研活动安排表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第四篇: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精)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文件
甬教职成研[2007]18号
关于公布新一届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学科和专业
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区职成教教研室、城区各职业(成人)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职成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全市职成教育水平,经研究,决定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学科和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会进行改选。
经各县(市)、区教研室、各职业(成人)学校推荐,市职成教教研室审核,现将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学科和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名单公布如下:
一、德育学科教学研究会
会 长: 施红宇
宁波市职教中心
副会长: 邬水龙
奉化市职成教教研室 常务理事: 王志鹏
慈溪市职成教教研室
陈淑英
宁波市第九中学
施海静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徐巧蓉
宁波市外事学校
忻洁琳
宁波市职教中心
郑红敏
余姚市职技校
夏铁宇
北仑职高
胡杏娟
奉化市职教中心
许丁初
宁波行知职高 裘惠萍
鄞州职教中心 曹珍莲
宁海县职教中心 叶
毅
宁波市甬江职高 陈建设
余姚市五职
曹友康
宁波市兴港职高 胡雪君
镇海职教中心 盛再晔
象山爵溪职高
二、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会
会 长: 张国方 宁波市职教中心
副会长: 李 雷 鄞州古林职高
常务理事: 王永平
慈溪市职成教教研室
余苏宁
宁波市第九中学
汪
慎
余姚市四职
冯玮青
宁波市外事学校
何丽波
宁波市职教中心
杨欣欣
宁波市成人学校
周跃德
北仑职高
张显明
奉化市职教中心
康华君
慈溪职高 张金娣
鄞州职高
田太焕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王亦敏
宁波市甬江职高 朱红群
余姚市职技校 李亚丹
宁波市兴港职高 张雪城
镇海职教中心 俞西芬
象山技工学校
三、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会
会 长: 姚坚平余姚市四职
副会长: 丁三强 慈溪市职成教教研室
常务理事: 陈建忠 宁波行知职高 徐慧敏 宁波市第九中学
王文舜 鄞州职高 周 红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王金富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王秀英 宁波市外事学校 陈国荣 宁波市甬江职高 贺小军 宁波市职教中心 张建章 余姚市职技校 汪卫兴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邢 艳 宁波市兴港职高 王雨宁 北仑职高
张 骏 镇海职教中心 李波丰 奉化市职教中心 仇文仲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校
四、英语学科教学研究会
会 长: 俞 毅 宁波市外事学校 副会长: 陈平宁波市第九中学
常务理事: 唐 敏 宁波市职教中心
宣葵葵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校 姚 萍 余姚市职技校
俞丽银 慈溪职高
陆国珍 镇海职教中心
翁燕华 宁波行知职高
王亚秋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陈静姣 宁波市兴港职高
五、心理健康学科教学研究会
会 长: 盛高成 宁海职教中心 常务理事: 顾即萌 鄞州职教中心
袁哲海 宁海县职教中心 陈雪利 慈溪横河中学 俞莉萍 北仑职高
方素敏 奉化市职教中心
邱 盛 宁波市外事学校
王奕红 宁波市甬江职高
何娟丽 余姚职成教中心
许卫东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徐 珊 北仑职高
刘玉玲 鄞州职高
张铋炯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周维君 奉化市职教中心
潘婷婷 宁波市第九中学 邵 莉 宁波市兴港职高 叶建标 余姚市职技校 朱家虹 镇海职教中心 林 芳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六、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许孟烈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副会长: 陈 伟 余姚市四职 常务理事: 张裕生 宁波行知职高
裘晓君 鄞州职教中心
林敏建 宁海县职教中心
林永成 宁波市甬江职高
诸泉清 慈溪市职成教教研室 陈维珠 宁波市第九中学 吴海波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张金听 宁波市外事学校 周巧霞 宁波市职教中心 任建宏 余姚市职技校
潘亚敏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何运峰 北仑职高
仇世永 奉化市职教中心
七、机械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应龙泉 宁海县第一职业学校副会长: 顾淑群 北仑区教研室
常务理事: 张曙展 慈溪职高
叶亚珍 宁海县职教中心
朱丽芬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吕鸣儿 宁波市兴港职高
李贤元 镇海职教中心
邬武国 奉化市职技校
八、汽修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林邦安 鄞州职高 副会长: 谢柏南 慈溪锦堂职高 常务理事: 王成波 鄞州职高
王旭升 奉化市职技校
九、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罗春祥 镇海职教中心 副会长: 陈雅萍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常务理事: 陈岳惠 宁波市职教中心
方爱平鄞州职教中心
王仲斌 宁海县技工学校
彭金华 余姚市四职
董伟平宁波市兴港职高
朱德龙 镇海职教中心
十、烹饪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王 阳 宁波市甬江职高 副会长: 王建科 宁海县职教中心
常务理事: 胡柏先 慈溪职高
洪晓勇 宁波市甬江职高
蒋 晟 奉化市旅游学校
张立峰 宁波行知职高
林含娟 鄞州职教中心 陈伟娅 宁海县正学中学 董伟英 余姚市二职 俞红霞 镇海职教中心
余柏青 宁波市甬江职高
邹晓晖 宁波市外事学校 黄 瑾 鄞州古林职高 白应卿 宁波市兴港职高
张存俭 宁波市第九中学
周建军 奉化市职技校
龚迪柯 慈溪杭州湾职校
叶 菁 慈溪职高
王振服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徐紫娟 宁波市甬江职高 陈雅珍 宁波市兴港职高 张建强 镇海职教中心 岑东益 宁波行知职高
陆梦青 慈溪职高 洪凌欣 宁波水产技校
李军辉 鄞州职教中心
忻晓燕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郑可立 宁波市外事学校
周建明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吴丹辉 宁波市兴港职高
金 静 镇海职教中心
十七、文秘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方世国 北仑职高
副会长: 楼红霞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常务理事: 杜运峰 慈溪周巷职高
项亚红 鄞州职高
童培凯 宁波市甬江职高
吴雪斌 象山技工学校
十八、幼教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胡列年 宁波行知职高
副会长: 杨亚君 鄞州区职成教教研室 常务理事: 马小繁 宁波行知职高
王惠君 宁海县第三职业中学 李旭珍 北仑区大碶成人学校 张志军 奉化市职教中心
十九、旅游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杨志华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副会长: 江 云 北仓职高 常务理事: 王霞云 宁波行知职高
胡爱芬 宁海职教中心
曾 鹰 宁波市职教中心
何 勇 北仑职高
蒋曾女 奉化市旅游学校
二十、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究会 会 长: 蒋 萌 宁波市第九中学 副会长: 李勇全 余姚市城区职校 常务理事: 周 群 慈溪周巷职高
戴名尤 鄞州职高
戴宏波 宁海县职教中心 余建东 余姚市城区职校 陈永兰 宁波电子职中 余宝剑 北仑职高
赖亚敏 宁海县职教中心 李 雅 宁波市甬江职高 桑 莹 宁波电子职中 刘桂萍 北仑职高
陈 菲 奉化市旅游学校
陈 瑛 宁波市第九中学 孙飞燕 宁海县职教中心 董幼红 北仑职高
宋萍萍 鄞州古林职高 翁晓红 余姚市职技校 颜立勉 镇海职教中心 盛敏菊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徐春燕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忻晓岚 宁波市甬江职高 陈雪锋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 郑彩伟 镇海职教中心 周晓芳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
张洪峰 宁波市第九中学 陈肖松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叶卫军 宁波市职教中心 童 伟 镇海职教中心 闵亨锋 宁波市兴港职高
本届理事任期三年(自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底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日
第五篇:中共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党支部文件
中共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党支部文件甬教职成研党[2006]2号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党支部
2006年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稳定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职成教事业加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力求使党建工作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的拓展,在工作内容上有新的特色,在工作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在方法载体上有新的创新,努力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把全室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教研室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上来,是我室党支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
1.首先抓好党支部中心组学习。每两月学习一次,做到带头学、带
头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抓好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支部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途径,以中心组学习带动全室的思想政治学习,使我室领导班子立求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认真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充分利用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政治学习时间,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党章党史、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法律法规列入今年的学习教育内容。认真执行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每月一次组织生活,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理念,以理论学习促进教研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在学习活动形式上多样化,参观革命事迹展览、走访帮扶贫困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等。
3.抓好全体教职工的学习。教职工学习每半月一次,与业务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师德形象。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和下学校调研机会,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全室同志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结合教研室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班子成员分工协作、集体决策的优良传统,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全面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配合行政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工作。建立和实行中层干部工作考核制度,重平时考核、重实绩考核,使全体干部注重学习,自觉接受教育和监督,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全心全意为教职工谋利益上。
2.加强党员管理,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继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按照分类目标管理的规定,定期进行小结、交流、评议、考核。着力解决少数党员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维护党员的形象。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推出教研员党员示范岗。加强党群联系,落实群众监督。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完善民主生活考勤制度及党员学习笔记定期检查制度。支部每学期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三、强化教育、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做到中共市教育工委提出的勤政廉洁的要求,改进思想作风,做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做到求真务实,勤勉高效;改进生活作风,做到艰苦奋斗,廉洁自律。
1.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增强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积极解决学校、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做到每年精读一本政治或教育理论书籍。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廉洁自律方面率先垂范,认真执行“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进行对照检查,增强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内的党风廉政工作的责任意识,保证干部廉洁奉公。
四、坚持民主管理,完善各项制度、规定。
1.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结合教研室工作实际,开好每年一次的教代会,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完善教研员考核奖惩制度和奖金分配激励机制,讨论审议教研室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规划,落实教职工对单位发展以及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在教书育人、教育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进一步推行党务、室务公开。发挥全体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作用,增强管理工作透明度。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决定,都要经过党内充分酝酿,集体研究决定,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呼声,推进室务公开,加强教研室各项规章体系建设,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五、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教研工作的全面持续发展。
改革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促进职成教工作的快速、全面、持续发展。
1.指导教研室工会工作。积极支持工会按照新《工会法》的规定履行工会职责,全面深入开展建设“教工之家”活动,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使工会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要围绕教研室中心工作,组织教工投身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民主管理,为教育教学发展建功立业。工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体、参观、假期旅游活动,增强教工队伍凝聚力。
2.关心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协商、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重大决策向民主党派通报制度,征求他们对教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各方面力量,同心同德加快学校发展。
3.继续做好退管工作。关心退休老同志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定期向他们通报中心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