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批先建宅基地审批材料
未批先建宅基地审批材料
1、申请使用宅基地审批表(一式二份)
⑴户口性质填写清楚
⑵申请面积如比原宅基证少,写明新增面积地类性质,占用村庄空闲地面积不得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50平方
⑶基地座落及平面草图一定要写清画好
⑷村委意见一定要写,经办人签字盖章
2、宅基地审批联合办文单(一式二份)
⑴注意面积等地方与审批表要填写一致
⑵村建办意见要求写清楚原地翻建
⑶经办人都要签字并盖章
3、户籍证明,结婚证及独生子女证复印件
4、四邻约定书(一份)
⑴涉及相关四邻一定要签字,如今后出现纠纷由村委负责
5、原宅基地使用证原件
6、父母(长辈)挂靠协议
备注:
1、公示表待国土分局初审后由分局统一填写,各村不用填写
2、此次审批只审批原地翻建,出宅及明显移位的请不要上报,国土分局初审后会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勘
3、夫妻双方如不在一本户口本上提供结婚证复印件,如另一方也是农村户口需由户口所在地村委出具未享有宅基地证明
4、所有复印件经村审核后写明与原件一致,经办人签字并盖村委章
第二篇:未批先建适用问题
一、市局反馈意见:
根据“同时、分别、相应”处罚三原则,对于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却已建成,同时环保设施未经验收,而主体工程已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实际的处罚结果,就是分别制作两份处罚决定书。一是针对建设单位未报批环评文件的行为,依据《环评法》第三十一条责令“限期补办手续”;二是针对建设单位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行为,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20万元以下罚款。
二、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验收等问题的复函(环发[1999]95号)中的规定:
对未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且已经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处理。
擅自建设并擅自投产的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或设备,如果是被列入国家明令淘汰名录的,应强制淘汰;如果属于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要求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的项目,应依法责令停业或者关闭,并依法予以处罚。对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但建成后能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的答复》(国法秘函〔2004〕302号)指出: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建设项目’,既包括在建项目,也包括已建项目。对建设项目未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行为,应当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四、实际问题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应当针对违法行为的实际情形,选择实施对应的处罚种类。就未报批环评文件却已建成的项目而言,由于其施工建设阶段已经结束,如按《环评法》第三十一条责令“停止建设”已不具针对性,但环保部门可以相应地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篇:关于加快未批先建项目手续办理工作会议
关于加快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项目
限期整改工作会议
一、4月1日山东省环保厅下发了《关于对全省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建设项目进行限期整改的通知》,根据省环保厅通知要求我局联合各镇、街道对全区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建设项目进行了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区属市局审批的建设项目共有78个无环保审批手续,或审批手续不健全。4月9日,淄博市环保局召集各区县环保部门召开了关于加快全市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工作会议,会上对全市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根据淄博市环保局会议精神,对全市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并补办环保手续。并掌握以下原则:
1、位于大武水源地内建设项目应先开展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论证通过的项目,无环保手续的,编制环境影响现状评价,由市局出具环评审查意见;有环保手续但生产工艺和规模等发生变化的,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市环保局审核备案。建设单位应按照审查意见中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完成后,向环保部门申请开展限期治理验收。取得限期治理验收文件并且档案完善,视为环保手续完善。
2、非水源地内建设项目无环保手续的,编制环境影响现状评价,由市局出具环评审查意见;有环保手续但生产工艺和规
模等发生变化的,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市环保局审核备案。建设单位应按照审查意见中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完成后,向环保部门申请开展限期治理验收,取得限期治理验收文件并且档案完善,视为环保手续完善。
3、通过全市露天矿山行业综合治理验收的项目,取得限期治理验收文件并且档案完善视为环保手续完善。
4、现有水泥粉磨站技改、扩产的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市环保局审核备案。
三、为顺利完成我区补办手续工作,需要各镇、街道及各企业完成下列工作:
1、各镇、街道要在我局本次会议下发的无环保手续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继续排查本辖区内是否还存在无环保手续的化工、建材等市局审批项目,并上报项目名单,名单核对无误后由主要领导签字、盖章并于4月13日前上报我局。
2、各企业于4月13日前向我局上报项目基本情况(具体格式内容见附表)
XXX公司项目基本情况
XXX公司成立于XXX年,位于XXX位置,XXX项目于XXX时间建设,XXX时间投产,于XXX时间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于XXX时间办理环保验收手续,于XXX时间因为XXX原因工艺、规模等发生变化。于XXX时间因未批先建被环保部门处罚,处罚文号: XXX,于XXX时间通过临淄区化工行业综合整治验收或其他综合整治验收。项目还存在以下XXX问题,整改措施如下;
1、废气:
2、废水:
3、废渣:
4、事故应急:
XXX公司(盖章)
注:多个建设项目要分别叙述。
于4月13日前上报临淄环保分局开发科(北2楼214)并发送电子版至lzhbfjkfk@163.com
第四篇:自治区加快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实施方案
自治区加快“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实施方案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各地州市均存在一些“未批先建”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和法定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全区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是改善环境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有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做好自治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6号)要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改范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环保厅关于清理“未批先建”项目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15〕140号)要求,自2014年8月起,自治区环保厅组织开展了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至2015年3月,全区共清理“未批先建”环保违规建设项目1297个。各地要以2015年3月份“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排查、甄别,做到不重不漏,确定“未批先建”项目基数,全部纳入清理整改范围,彻底解决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实施前的“未批先建”项目遗留问题。
二、清理原则
(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将2015年1月1日前已正式投产的“未批先建”项目作为已有项目,依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进行处理。对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仍在建设或建成未投产的违规项目,依照修订前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进行处理。
对2015年1月1日以后新产生的违规建设项目,依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和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进行处理。
(二)分批处理,防范风险。针对违规项目不同情况,分类分批处理。
完善一批。对符合产业政策且达到环境管理要求的已有项目,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由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实行备案管理,属于环保部审批权限的,统一由自治区环保厅备案,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备案,已办结环评审批手续的除外。
规范一批。对符合产业政策但达不到环境管理要求的已有项目,实行限产整治或停产整治,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由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部门实行备案管理,属于环保部审批权限的,统一由自治区环保厅备案,2016年11月底前完成备案及整治任务;对在建或建成未正式投运项目责令停止建设,2016年12月底前完成补办手续。
淘汰一批。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落后产能依法责令停业、关闭,按照难易程度分批于2016年11月底前完成。
(三)统筹兼顾,实现共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兼顾政府、社会、企业各方需求。通过清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化解环境风险,维护法律权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对辖区内“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改工作负总责,根据整改措施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内容、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项目单位落实整改要求,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清理整顿任务。
(二)密切协调配合。自治区环保厅、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工商局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加强对各地“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合力推进清理工作。要加强信息共享,对列入取缔淘汰类的项目,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和证照。对达到或经限产、停产整治后达到环境管理要求的项目,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完善相关手续。
(三)进度要求。各地要于2016年8月15日前完成“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排查,并将《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汇总表》和《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分类明细表》(见附表1、2)报送自治区环保厅;自治区环保厅于8月25日前完成汇总并确定整改清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各地并报环保部备案。整改清单确定后,不得更改表格格式、项目序号,不得新增项目— 4 —
或变更项目基本信息。各地每月月初要将进展情况及《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汇总表》和《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分类明细表》报送自治区环保厅;自治区环保厅于2016年12月底前将全区清理整顿工作情况汇总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督促督导。自治区环保厅要定期调度和通报未批先建项目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对应列入清单而未列入,瞒报、谎报、漏报的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对工作进展缓慢、整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地区要开展督察,必要时进行行政约谈。对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当地政府应当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对整改无望的应当责令其关闭。对因整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附件:1.《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汇总表》
2.《全区“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分类明细表》
第五篇:环保部新政处理“未批先建”项目,这些项目能否”补票?
环保部新政处理“未批先建”项目,这些项目能否'补票'?
【本期内容,由上海神农冠名播出】近日,环保部发布《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强调:环境质量现状超标地区以及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上新项目将受到限制。除此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也不得上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解读《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1 一直以来,“未批先建”项目都是环保监管最难啃的硬骨头,就环评审批与改善环境质量如何挂钩,环保部今天再发新政。按照环保部要求,新项目环评审批不得突破生态红线以及环境质量底线。《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环保部说,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2环保部强调,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对此,《通知》要求,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行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同时,项目环评审批还要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要求,即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是不得突破的“天花板”。《通知》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3 环保部提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要联动。对于不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项目环评,依法不予审批。《通知》强调,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现有项目环境管理联动机制。《通知》提出:“对于现有同类型项目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多发,致使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在现有问题整改到位前,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同类行业的项目环评文件。”
按照《通知》要求,项目环评审批要与区域环境质量挂钩,“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其环评文件。”
《通知》提出,对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排放相应重点污染物的项目环评文件。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项目。4环保部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整顿规范一批、完善备案一批的要求,加大“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的力度,确保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清理工作。从2017年1月1日起,对“未批先建”项目,要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对“久拖不验”的项目,要研究制定措施予以解决,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项目,要依法予以查处;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实施“按日计罚”。《通知》明确提出,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环保部要求,加强对在建和已建重点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和纠正建设项目违法违规行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信息和处罚信息要及时公开,强化对环保严重失信企业的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建设单位环保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
同时,要推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公开相关规划和项目选址等信息,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开展公众参与;对建设单位在项目环评中未依法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或者对意见采纳情况未依法予以说明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改正。
山东德州环保局迅速回应5近日大众网报道”山东德州环保局窗口严格落实通知提出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通过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落实违规项目单位环境责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截至9月底,我市共清查环保违规建设项目496个,整顿完成427个,完成率为86.09%“
未批先建项目能否'补票',将何去何从?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今年9月1日起施行。”《环评法》对于预防规划和项目建设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修订前的《环评法》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开发利用规划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部分做了环评的规划没有按照环评结果修改,甚至还有“先上车,后补票”的现象。而新《环评法》提高了未批先建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7原《环评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批却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一罚款额度对于动辄投资数十亿甚至更多的大型项目来说微不足道,导致在实践中部分企业投机取巧,宁愿被罚也要未批先建。“ 新《环评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批先建的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新《环保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从新《环评法》实施起,未批先建的单位不再有限期补办手续的机会。8“对于已开工的建设项目而言,可能面临着建设资源的浪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补充,新《环评法》还将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明确为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化解了环保部门发现未批先建情况而无权处罚的尴尬。
新《环评法》规定,环评行政审批不再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即环评的行政审批要求被弱化,把环保工作重心从事前监管转为了事中和事后监管。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可以先行审核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同时或者其后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也能够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