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生问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4: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民生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民生问题》。

第一篇:中国的民生问题

第一个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就我国来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在0.4%,但是现在已经突破这个警戒线了,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包括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乱收费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和医疗费用高、药品居高不下。虽然现在在农村大多数的人都买了医疗保险,但是在报销的时候遇到了还能多麻烦,而且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困扰着大家,让人们大病医不起,小病不敢医。

第四个问题是安全生产的问题。安全生产一直是最近几年来屡禁不止的事情,比如说矿难、瓦斯爆炸、食品安全问题,就今年而言,食品安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的。

第五个问题是就业指标、社会保障问题和劳动者工作环境的问题。比如说劳动者的生命保障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存在被就业的问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第六个问题是能源、资源问题。就目前我们国家而言能源资源存在的问题是使用效率低,节约意识不强。就最近的电荒、煤荒、油荒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资源能源的发展出现了瓶颈状况。

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政策来应对:

一、就针对收入分配这个问题,有以下措施:

1、我们应该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用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差距。

2、应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

3、实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证劳动力与劳动力使用者具有平等的谈判地位,促使劳动力价格合理化。

4、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必须进行限制与调控。同时,严格规范按要素分配的秩序。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创业,通过专利转让、技术入股等途径增加收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鼓励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管理出效益与承担管理风险而获得较高的收入。防止权力进入要素分配,堵塞权钱交易的各种腐败漏洞。

5、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收入。进一步优化城市创业环境,拓宽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渠道,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与农业补贴制度,增加农民进行商品化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居民出租

住房,增加房源,发展租赁市场。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物价补贴机制。

二、针对教育乱收费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1、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来完善规章制度,防止以权谋私的出现。

2、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应通过财政拨款来改善教学设备的完善,培养并改善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的投入比例作为考核各地政府施政的标准之一,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针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1、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2、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政府投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实施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鼓励城市医师到县乡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

4、彻底实行医药分开。主要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的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四、针对安全生产问题:

1、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4、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制管理,通过监察监督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5、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6、加大安监队伍建设。在县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的。

五、针对就业指标,社会保障问题和劳动者工作环境问题:

1、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2、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3、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 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

4、个人用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六、就资源能源问题而言。

1、政府应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2、健全法律、法规,调节人们的节能行动。

3、建立市场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提高节能技术。

4、完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

这都是一些我们现在正面临的问题和一些解决措施,如果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大家都得共同努力,不仅仅依靠政府,也要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

第二篇:中国民生问题(房价)

中国民生---房价

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各城市本地户籍与持人才居住证家庭,最多限拥有两套住房;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拥有一套;两次购房时间需相隔两年以上;禁止公司购房。

基本限购令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投资需求,与一些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也不冲突,且不会阻碍住房租赁、度假物业市场发展。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实施外来人员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须提供至少一年的纳税或社保证明后才能购买。限购令简单易行,其实施主要依赖各城市房管部门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和网络签约两个信息系统,不需全国联网。系统建成后,将可有效支持开征多套房房产税,并可优化40个城市范围内的限购。

目前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止,老百姓也意识到了钱存在银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他们能想到并且能做到的,让自己的存款保值方式就是房子和黄金。

另一方面,数万亿的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从何而来,都是老百姓存在银行的真金白银,政府借款投资的大多是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的项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不良信用,银行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一方面老百姓想把银行的钱取出来,投到房子等保值的东西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贷款又是一个一时半会儿填不上的窟窿。如果不控制老百姓买房,银行的存量货币有可能无法应付老百姓对现金的需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挤兑潮,这才是国家最怕的。所以今年国家频频出招,先是提高准备金率,又出限购令,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在2011年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增长。

限购令只是楼市暂缓之计,作为商品房在市场中流通,只要具备购买的能力就可以购买,现在规定了购买套数,这跟商品房的性质是相违背的,现在这条措施,可以看出国家对房产的购买又进入了一个“计划性”的阶段。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只要你具备购房的能力,就可以对其销售。现国家出台限定套数的措施,因为其掌握着商品房的各类证件,用国家的手段强制性控制购买力。“限购令”实为无奈之举,只能一时缓和供需平衡,非长久之计。

政府应放弃“敛财式”的宏观调控,其实,最需要关心楼市走向的是商业银行,不是政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政府的行政目标如果真的是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就应该放弃目前这种“敛财式”的宏观调控,在土地财政、保障房、小产权房等方面下功夫,例如让小产权房合法化,以增加房源的供应。

广州限购令下后,共有措施:一是坚决遏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坚决限制炒房;二是严格贯彻国家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是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实行房地产调控;四是扩大住房保障力度。

限购令“精确打击”投资投机需求,对于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限购令不愧为“精确打击”的武器,真正是遏制住了投资投机的“咽喉”,必将使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气氛显著下降。但是多数城市出台限购令加了时间定语“暂定”,表示限购令是临时的,有效时间或为半年、或为几个月等。难道说几个月之后楼市投资投机就没有了?难道说几个月之后楼市就健康了?商品住房具有消费品属性和投资属性,但是在我国现阶段,高房价阻碍了城市化迅速推进,高房价压制了居民消费需求,高房价促使贫富差距拉大,强调社会和谐建设,应该更加注重商品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弱化其投资属性,才能更好的保障“民生”。基于这些意义,应该将限购由暂时变为长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1-12 发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

李培 林李炜 执笔

摘要: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持续得到改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的功效。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依然明显,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物价、医疗、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仍然是当前大多数公众感知到的主要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在社会态度方面,公众的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对食品和交通的安全感知最差;社会公平感有所上升,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降;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但在环境保护和惩治贪腐等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关键词:民生 社会状况 社会态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重大决定,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本届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国加快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步伐,一系列相关社会政策付诸实施,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所谓民生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民生问题有了比温饱问题更广泛的含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新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为了解当前的民生状况、民生问题以及公众对民生建设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8年5~9月,开展了第二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是中国社科院的国情调查重大项目,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大型纵贯社会研究调查。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第一次调查的时间为2006年4~8月。2008年第二次调查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和各调查所在地区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感谢。(GSS2008,CASS)。此项全国抽样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的134个县(市、区)、251个乡(镇、街道)和523个村(居委会),共成功入户访问了7139位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调查误差小于2%,符合统计推论的科学要求。按照严格的科学抽样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区市县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抽样框设计,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式。首先,采用城镇人口比例、居民年龄、教育程度、产业比例4大类指标7个变量,对东中西部的2797个区市县进行聚类分层,在划分好的37个层中,采用PPS方法抽取134个区市县,在抽中的每一区市县中,采用PPS方法抽取2个乡/镇/街道;在抽中的每一乡/镇/街道中,采用PPS方法抽取2个村/居委会,而后收集抽中村/居委会中所有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名单资料,共覆盖160余万人,近50万户居民。然后,在此抽样框中,采取PPS方法抽样,最后抽中7001户进行调查访问。由于对调查点中新增的流动人口,我们进行了追加,因此最终的完成样本量为7139人。基于此次调查数据和2006年的第一次调查资料,形成本研究报告。

一、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一)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 1、70%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主观感知上还是在客观收益上,都反映出民众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有近70%的城乡居民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比五年前有所上升,只有12.4%的城乡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有近60%的城乡居民认为,未来5年的生活状况还将继续改善。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改善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了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见表1)。

与第一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06年)的数据相比,可以看出,2008年城乡居民在经济方面的受益感更强。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上升的人所占比例比2006年高6个百分点;对未来5年生活水平提升有乐观预期的人也高了4.4个百分点。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自2006年以来,农村居民的受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6年第一次调查中,农村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上升的比例为69%,高于同期的城镇居民近13个百分点;在2008年的第二次调查中,认为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的农村居民比例上升到了76.3%,比同期的城镇居民高了14.5个百分点。这种趋势说明,自2006年以来,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保农、惠农、助农、富农的政策,使得广大农村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居民生活的品质在不断提高

调查表明,居民生活的品质在不断提高,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重在逐步减少。根据调查数据测算,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5.2%,有近78%的家庭的生活已经达到宽裕及以上水平。按照相关国际标准,城乡家庭生活达到富裕水平(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的住户占39.1%,达到比较富裕水平(恩格尔系数30%~39%)的占20.8%,达到宽裕水平(恩格尔系数40%~49%)的占18.0%,温饱及贫困(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家庭占22.1%。

居民的房产状况和居住条件也得到极大的改观。调查数据表明,有95.8%的家庭都拥有自有住房,有10%的家庭还拥有2套及以上的住房。其中,大中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的比例为91.3%,人均居住面积为29.6平方米(中位数为22.5平方米);小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比例为95.5%,人均居住面积为

417平方米(中位数为30平方米);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比例高达98.3%,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9.8平方米(中位数为36平方米)。受访家庭对这些房产的自我估值平均为15.8万元/户,其中大中城市居民的房产自我估值平均为29.5万元/户,小城镇居民的房产自我估值约为16.2万元/户,农村居民的房产自我估值为9万元/户。这充分表明,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实现了住有所居,房产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家庭最重要最基本的财产(见表2)。

但是也应该看到,房产状况和居住条件在城乡之间,在不同家庭收入等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远远落后于其他群体。大中城市中家庭人均收入属于低端40%的人群,自有住房的比例仅为80%略强,比大中城市的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也在20平方米左右,低于平均水平约10平方米。因此对于那些居住在房价高企的大中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是他们最为关切的。

3、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制约了居民消费

虽然近两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仍然十分突出。据此次调查数据测算,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20%收入组的家庭平均收入是最低20%收入组的17.1倍。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相当明显,东部地区的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平均是西部与中部的2.03倍和1.98倍(见表3)。

*农村家庭的收入中的家庭务农收入是按没有扣除投入成本的毛收入计算的,因此农村居民的实际纯收入会更低。

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制约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通过表4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上,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差距甚为明显。以冰箱为例,最高20%收入组家庭有87.5%拥有冰箱,而在最低20%收入组中只有22.75%的家庭拥有;手机作为大众消费品在最高20%收入家庭中被普遍使用(拥有率为96.4%),而在最低20%收入家庭中则只有64%的拥有率;家用电脑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了,最高20%收入组有近2/3的家庭有自己的电脑,但最低20%收入组中有电脑的家庭只有不到4%!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对于拉动内需是十分关键的。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苏向东

第四篇:形势论文--中国民生问题

中国民生问题————论文

材料一 两会召开前夕,“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这三大民生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政协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破解民生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三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今年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热点链接】

1.2007政府工作报告六大民生新亮点

①农村学生受益全免政策 ②农村人也能享受低保

③农民将享有良好医疗 ④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其所

⑤农民工医疗保障受重视 ⑥师范教育从收费到免费

2.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解答】

1.我们国家存在哪些“民生问题”?(哪些民生问题备受关注)

教育(上学难);医疗(看病难);住房(买房难);交通(行路难);社会保障(医报、社保);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

2.是什么导致了“民生问题”?(产生“民生问题”的原因)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将要采取)哪些措施?

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建设覆盖城乡的新型医疗合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还百姓碧水蓝天的生活空间;等等。

5.武汉市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办了哪些实事)

为广大市民办理医保和社保;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取缔违章占道;社区883计划(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对城乡贫困群众实施医疗保障和救助;开展城区 “零就业”家庭就业社保援助;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综合治理冒黑烟的烟囱、餐饮油烟扰民点;实施公交、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改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免杂费,对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中心城区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补助课本费;打击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等等。

6.为什么要解决“民生问题”?(即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或者: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或说明了什么?

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这是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这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需要。

7.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出点子、提建议)

宏观方面(国家、政府怎么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府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和体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党和政府应该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民生问题与其它热点问题相联系(略)

全科论文中心http://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定、教育和人才公平、社会公正.只有解决好以上五大民生问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生, 公平, 公正,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 政府改革 善治

浅议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环境保障。这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在以往的党代会报告中都曾有过多次表述,这次将社会建设作为党代会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系统地阐述,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还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我们不难看到:党和国家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

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一贯作风。所以,在新形势下认真思考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民生问题为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成为热点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第一个,民生问题突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用锦涛同志讲的话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这条腿比较长,迈的步子很大,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是社会建设的腿比较短,取得的成就小。但是社会建设关系到更多的是民生问题。现在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教育、医疗、住房、医疗保障、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民生问题的突出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已经基本确立和普及了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念。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普及,那么民生问题不会成为社会问题,甚至当更严重的民生问题出现了,社会、社会大众对它也会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正是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这样民生问题就凸显出来。

第三个,民生问题的突出同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最紧迫的民生问题的条件有关。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往往是相关的。一个问题的存在不一定被大家重视,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大家才会十分关心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9.7%,有2002年的18903.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具备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条件。国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老百姓期望党和政府更好解决最紧迫的民生问题是很自然的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当今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民生问题就是其表现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忽视放任这些矛盾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或者更为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大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力度,要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邓小平当年讲过一句话,中国的问题最主要是稳定。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稳定。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从另外一个

角度来讲,民生问题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切无从谈起,包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包括和谐社会建设。一个不稳定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稳定是和谐社会很重要的特征。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把和谐和稳定是并提的,并且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强调完全改革和发展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把和谐和稳定两者是并提,现在十七大报告突出民生问题应该说在人们预料之中,发自民意,符合民意,顺应时代社会的要求,反映出我党执政的高度自觉意识。

三、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期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等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特别是关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些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亮点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呢?我认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键。必须树立以下四方面的意识:

第一,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为什么?从根本讲,生产发展了我们手上的东西就多了,那么我们在解决、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得多。所以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第二,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现在利益矛盾很多,怎么来化解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来化解社会矛盾。

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一个社会要稳定,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也就是社会整合的中心。要整合社会,谁来整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情出发,能够整合社会中心的只有我们党,那么就要提高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能力,这样有效整合社会,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包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包括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也包括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感觉到党是我们社会的中心、我们社会的支柱。

第四个,要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还要建立健全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要运用法律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等等,来有效的控制社会。

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二 是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特别要落实好2007年9月起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的政策,并着手研究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问题。第一个是确确实实必须加大投入。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这些年增加比较快,但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里面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占到GDP的4%。4%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计划到2000年达到4%,实际上2000年没有达到,后来推迟到2005年,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达到。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占GDP的2.79%,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列,投入太少。同期世界平均是4.4%,我们是2.79%。在当年邓小平就讲,宁可牺牲点速度,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哪怕经济增长速度慢一点,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教育投入上不去,我们的教育就发展不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甚至基本的经济制度我们都不可能确立。第二,我们一定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教育投入这样多,怎么样使用是另外一回事。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不是平民教育,所以高等教育经费远远多于基础教育,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02年,我们国家中小学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达到一千万人。另外一方面,我们这样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投入使用不公平,是失衡的。这样导

致了老百姓非常不满的教育不公平问题。2002年我们全社会各项教育投入费用5800亿,这5800亿怎么分配?从城乡来讲,77%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60%人口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经费,所以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失学的问题。现在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三 是解决好农民“看病难”问题。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部曾经在2003年组织过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调查结果发现,48.9%的人得病了应该到医院看病,而没有去看病。29.6%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这就反映了现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老百姓很不满意。目前就是要落实好“一村一站一万元”政策,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对全省乡镇卫生院按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提高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四 是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像公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要求里面公平正义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如果不公平正义,这个社会肯定和谐不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讲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它实际上也是我们设计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原则,也是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良性互动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不遵守这个规则我们就会出现问题。在处理公平正义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点,我们在讨论分配公平的时候,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我们讨论公平问题更多讲收入分配的公平,分配的公平我们抽象谈是不行的,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因为生产是决定分配的。那么在其他领域的公平问题上也是一样的,经济的公平、文化的公平,政治权利的公平,公平是多方面的。公平的问题不管是哪方面的,我们都要从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能够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谈。第二点,公平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公平,但是现在我们往往讲公平的 时候讲到的都是要追求结果公平。公平包括三个环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公平问题,重点应该放在确保起点公平,努力做到过程公平,至于结果公平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第三点,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我们党要把公平正义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结构 中,贯彻到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各项重大决策上面,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在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前提下把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翻新的“三座大山”即“教育乱收费、医疗花费多、住房价格高”,使群众能读得起书、看得起 病、住得起房。时下大学学杂费之高令人咋舌,中小学乱收费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看一次普通感冒得花近百元,割一根阑尾需要3000元,生一个小孩需要4000元,并非虚构故事。一户农民刚脱贫,只要一人上大学或害大病,就马上返贫,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房价也好似断线的风筝,大约是成本价的若干倍。由于天价的住房与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不成比例,百姓无法安居。可是按七部委的房地产新政,房地产商有病,普通买卖房者吃药。如规定5%的营业税,不管是购房者还是自住者,不论是二年之内新买的商品房,还是已经入 住多年的集资房、房改房,也不论是50平方米还是100平方米,不论富裕的东南沿海,还是贫穷的中西部,一律征收。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搞得二手房市场一片萧条,这种宏观调控能持续多久?

————解决外语在教育、人事制度中高高在上、一票否决的问题,还外语本来定位,把广大莘莘学子、青少年、社会精英从外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国当前的教育、人事制度把外语抬到了吓人的高度,不管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还是研究唐诗、宋词、甲骨文,不管专业能力,也不管对本职工作是否有帮助,只要升学、就业、评职称、考研、读博士,如果英语不合格就“没门”。以致每个适龄的中国人都在为外语而疯狂,好像学不学好外语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习语言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英国学生,从小到大,不需要费多大力气,英语即可掌握,因为用它交流、用它思维,不需要死记硬背。中国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种环境和条件,要过关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对外语的要求不能绝对化。丁俊晖没有上学,打斯诺克台球,打出了世界冠军,田家英初中毕业却成为毛泽东满意的秘书,怎么能用外语衡量一个人?

————落实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统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目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比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一些人口大省明显

偏低。这是教育资源的显著分配不公。根据党的政策,国家每年拿出一定的招生指标,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享受到良好义务教育资源的北京却得到降分录取照顾却令人匪夷所思。建议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或进入211工程的100所大学,实行统一出题、统一录取分数线。这样既能体现公平,也可保证大学新生的质量,还将维护北大、清华的声誉,彻底割断大学录取分数线与户口的脐带。————统一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金标准,使企业单位退休职工也能老有所养。

————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实行纪检部门垂直管理,监察、审计部门划归同级人大管理,并推广异地办案制。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内设部门的中层干部,实行任期制,任期一到,就地免职,待遇取消,开始新一轮竞聘。

改善民生,要把加快建设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重要保障。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要将五大基本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镇各类职工,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到城乡所有居民,使更多农民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要建立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这就需要各级在实践上推动这项工作尽快提高水平。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五篇:民生问题

反思XX问题

民生是民本的首要选择,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基础,是执政的首要取向。但是,近年来民生问题却日益突出,XX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当前,XX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XX事故频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承受之重,解决xx问题、全力保障民生刻不容缓。

XX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一些xx企业惟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而罔顾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存在证照不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管理混乱等问题;二是政府xx部门监管薄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麻痹大意、推诿塞责,存在监管缺位、以罚代管、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三是xx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合理,存在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标准不一等问题。另外,有关部门认识上的误区、相关设备和技术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问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解决****问题,观念认识是先导。要完善xx事故领导问责制度,建立解决xx问题的长效机制。要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树立“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政绩观,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xx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群众的认同和满意是党和政府最大的荣誉,也是党员干部最大的荣誉。

第二,解决****问题,制度法律是基础。一要建立健全xx制度和法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加大对****问题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采取严格的问题追溯制度,追究相关违法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三要注意审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第三,解决****问题,体制机制是核心。要建立长效机制,改革监管体制,克服当前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等问题。监管部门要保障监管的公正性,杜绝与有关企业的利益纠葛。要贯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营利性和服务性分开的原则,深化改革,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治理,加强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第四,解决****问题,监督落实是关键。“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要把法律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加强督促检查。“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能否落实,关键在监督检查。应建立制度本身的监督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注重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

第五,解决****问题,宣传引导是重要保障。要在社会大力宣传,通过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引导舆论方向,加强对****问题的社会认识。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政府各部门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六,解决****问题,企业和行业自律是重要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遵守商业伦理,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自觉加强对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杜绝虚假信息,杜绝惟利是图。行业自律组织要加强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提倡良性竞争,杜绝恶性竞争。

温总理深刻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解决好xx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主体联动,需要法律、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手段并用,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们有信心把XX问题解决好。

下载中国的民生问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民生问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生问题

    民 生 问 题 研 究 论 文 陈莉唐琼周蕊 刘莹琪 对于民生问题的界定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

    民生问题

    2013高考政治热点:逐渐解决民生问题 一、【热点综述】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

    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民生问题.doc

    含义: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

    民生问题

    以民生为抓手 打造民生检察 ——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民生问题点滴体会党的报告是党的一份政治宣言,它表明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向。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始终把基......

    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精选5篇)

    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民生问题清单(一)中国民生问题清单一、文化教育(一)农村教育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

    关于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的思考范文合集

    关于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的思考 09共公策学:刘森 什么是民生问题 十六大以来,学者们通过分析,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概括而言,可归纳为以下: 其一,狭义论。其认为,民生就是......

    民生问题办结情况

    已办结民生问题情况介绍 一、农户情况及实际困难 XX县XX乡XX村东北组村民XX38岁,2014年4月21日因重病不治去世,留下2个孩子分别为6岁、2岁,家庭为其治病欠下17万元债务,急需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