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2 05: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年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绝对精辟)、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资料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自从1883年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出台以来,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成为世界各主要文明国家防止公共权力腐败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它是以宪法和行政法为核心的公法序列的重要法规之一,是实现政治文明、政治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201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县处级副职以上(含县处级副职)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此次新规定,在申报内容上首次提及有价证券、股票、基金等经济投资情况,房产投资情况一年一报;删除了“组织对报告保密”条款,领导干部虚报瞒报可免职。

从2009年中纪委四次全会首次提出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之后,到《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亮剑,再到2010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题会议明确官员申报精神,到《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亮相,短短数月,官员申报制度迅速从星星之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美国彭博社和法新社称,中国政府发布了空前严厉的反腐举措,将监督的对象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中层领导干部,表明了中国政府与腐败做斗争的决心。

【资料2】

我国最早的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应当属1995年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礼品登记”制度。在过去的15年里,中央层面又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1997年颁布,后经2006、2010年两次较大修订),“廉政准则”制度(1997年开始试行,2010年正式颁布,从最初的30个“不准”发展到目前的52个“不准”)。近几年来,地方层面的相关制度创新呈现出“井喷”式的活跃态势。但从我国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实效来看,还亟待改进。

这主要是因为制度的科学化水平还不高。一个完整的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应当包括前后相承的四个环节:申报、公开、监督和问责。申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需要披露的信息作出具体规定。这个环节在我国受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公开或公示、监督和问责等几个后续环节却比较弱。从制度的实效来看,问责是最重要的,没有问责,前面的环节都做了无用功。在这四个环节中,披露、公开或公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从15年来我国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停留在申报环节,具体的表现是以内部申报或报告为主。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也没有打破目前中国官员财产“申报不公开”的局面。虽然其删除了“组织应予保密”的旧条款,使官员的财产不再是国家机密,不能再用隐私权作借口抵制申报,但并未提及公示事宜,仅规定副处级领导干部需向上级申报,要求“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对报告人的报告材料,应当设专人妥善保管”。这意味着,申报材料仅仅锁在纪委的抽屉中,惟有上级才能看到,公众无从知晓——如此处理官员财产信息,其程度显然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距离。

要知道,作为全球公认的“阳光法案”、反腐利器,官员财产申报制的准确名称是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精妙之处在于通过“财产公示”把公共权力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该制度的核心是公开,保障制度发挥效能的手段是公众的监督。没有公示的申报,不是真正的申报。失去了面向社会的公开性,财产申报制度就失去了设置的本来目的,反腐效果会大打折扣。

【资料3】

在推进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方面,全国许多地方党政机构主动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的干部财产公示制,广东、山西、内蒙古、成都等地区官员子女配偶从业、投资上报登记制,青岛的“裸官”买房、炒股报告制,深圳的“裸官”一律不能担任党政正职制以及北京对公选干部候选人的晒房制等。这些实践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加强与公权力行使有重要关系的领导干部收入、子女、配偶、资产等重要信息的披露,通过各种形式将其置于上级或者公众的监督之下,最大限度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使公权力被私用或者成为权钱交易的工具。

尽管这些实践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受到了群众的赞扬,但由于这些制度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制度框架,实施起来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如少数官员习惯于暗箱操作,对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某种情绪上的抵触,有的以保护干部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的监督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在网上公开干部的财产情况后,据有关部门调查,持反对意见的干部比例高达70%以上。另外从操作层面上来看,由于干部财产申报涉及面很广,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官员信息披露制度也需要其他一些配套制度的确立,比如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这些基础性条件不够完善,也会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资料4】

2010年6月,北京市在公开选拔局处级领导干部中明确要求,696名进入局处级公选的干部候选人,都必须向社会晒房产。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信息披露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这项制度本身的重要性。对于相当一部分领导职位来说,工作性质决定了在这些岗位上任职的领导人必将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社会公众人物。因为老百姓的许多民生事务、切身利益,都与这些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直接联系。公众不仅关注他们的施政和作为,也关注他们的子女、配偶,甚至资产等。这些“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人格、作风、行为以及廉洁度等。

领导干部信息披露被广泛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众对公权力监督意识的增强。应当看到,这些年来中央反腐败的力度是很大的。但少数人的“前腐后继”,再一次说明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未完全得到遏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还没有足够多的途径和方式来了解官员的重要信息,从而很难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监督。鉴于此,中央已经明确规定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及时上报包括子女、配偶从业、出国以及家庭投资、债券、资产等各种收入信息,以便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被媒体称之为“8道禁令52道高压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经过13年试行后的正式出台,就是很好的例证。

【资料5】

据了解,国外的财产申报制度在实行中的阻力,首先来自于政府官员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在财产申报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政府官员财产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就官员财产申报的知情权间的冲突经常成为争论焦点。

现代国家政治和行政文明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公共信息的披露或公开。早期被各国普遍列入公共信息的主要是政府在从事政治或行政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而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官员个人信息,特别是高级官员或重要职位上的官员的一些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进行披露或公开。这一新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公众的监督权,防止官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随着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普遍建立,官员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以保护公众利益已成为一个基本原则:选择从事公职就应该接受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信息的要求,换句话说,这是选择从事公职的个人理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是基于“官员财产没有隐私”、“官员权利须受限”等理念。恩格斯早就说过,个人隐私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当个人隐私与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个人隐私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是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再受隐私权的保护,而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

【资料6】

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有健全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实施。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上凡是实行严格财产申报制度的国家,其财产申报制度都是以宪法或法律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申报主体完整,涉及官员的财产范围宽广,对于那些不实申报的处罚也非常严厉。

2以美国为例,在1974年尼克松总统发生水门事件以前,美国虽然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因为主要是内部申报,因此,对官员的约束力有限。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发生后,美国掀起了一场廉政风暴,并于1978年制定了《政府行为道德法》(1989年修订为《道德改革法》),正式确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按照这项法律的要求,美国所有公职人员,只要年薪大约在5万美元以上,包括行政人员、国会议员、法官等,都必须申报个人财产。申报的期限,不仅包括任职前、任职中,甚至也包括离职后。比如一个官员在任职后30天之内,必须申报本人、配偶以及所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在职官员和雇员每年需要申报上一个年度个人、配偶和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离职官员和雇员,则需在离职30天内递交离职财产报告。同时,法律还对官员财产申报资料的接受、保管办法、保存期限、公开方式、查阅手续、审查以及对拒绝申报和虚假申报的处罚办法,也都作了详细规定。在美国,由于不严格执行官员申报制度丢官的官员大有人在。1989年,美国众议院议长詹姆士·赖特被迫辞职,起因就是违反国会对议员财产收入的法规,包括曾超规定赚取讲课费,而他的妻子贝蒂曾超额收取别人赠送的礼品等。由此,赖特也成为美国200多年来首位因财产申报问题被迫辞职的众议院议长。

【资料7】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执政后,在整治该国严重的腐败问题上迈出了坚定一步。梅德韦杰夫还以身作则来推动公务员收入和财产申报工作,并提议建立收入和财产申报信息核查机制,以及起草反腐败司法鉴定的法律草案。在2009年3月10日举行的总统反腐败委员会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表示,虽然目前没有要求总统申报财产的规章制度,但自己今年年内将作出相关决定,总统年度申报的做法,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公职人员履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他还宣布,如果官员拒绝向有关机构提供收入和财产情况,将面临被开除公职的惩罚。

不久后,俄罗斯总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克里姆林宫官方网站4月6日公布了梅德韦杰夫一家的财产状况。俄政府官方网站则紧接着于4月7日公布了普京总理一家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在总统、总理带头下,俄政府成员也纷纷亮出家底。

在国家杜马对俄罗斯总统提交的一揽子反腐败法律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读的时候,议员们提出了200多处的修改意见。为保持法案原貌,梅德韦杰夫总统借一次会议讲话,表明了对法律草案审议的态度:他能够接受的修改只限于他同国家杜马领导人约定好的部分,其余内容应尽最大努力保持不变。最后,法案的一些实质性条款还是作了修改。审议中争议最大的条款涉及官员财产申报问题。当初梅德韦杰夫总统提议,任何级别的官员都应申报本人及所有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而在最后生效的法律中,申报主体除官员本人,只剩下官员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俄罗斯法学家尼·库兹涅左娃称,梅德韦杰夫总统当初提交国家杜马的草案,经过审议已经失去了锋芒。但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最终还是体现了梅德韦杰夫总统关于官员财产申报的一些基本主张。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生效后,在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的配套命令中把财产申报主体范围扩大到了国有公司领导人,这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中没有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承认,腐败是一种系统的社会现象,反腐败也需要采取系统的措施。仅靠一部反腐败法,还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俄罗斯制定了庞大的反腐败计划,内容包括建立反腐败的法律基础和腐败预防机制、实现公众和议会对反腐工作的监督、优化国家管理、提高司法官员素质、加强法制教育等。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只是俄罗斯反腐败法的一项内容。当前,国内舆论对我国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要求十分强烈,对这项制度寄予了很高期望。但是,我们应当清楚,仅靠实施这一项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腐败问题。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过于理想化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有害。事实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只能是全部反腐败组合动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会是它的全部。

【资料8】

公开官员个人的一些重要信息,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作为公职人员,他们既有公众人物的一面,也有自己的隐私需要保护的一面。这里所强调的上报或者公开官员某些重要信息,其范围主要是指那些与公权力可能私用的领域有关,并不涉及官员个人其他方面的隐私。同时,即使是这些信息,也不是所有公职人员都要披露的,而主要指那些重要岗位,领导岗位。围绕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至少要注重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明确干部信息披露的范围。也就是担任什么样的领导职务的官员,必须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披露自己的信息。二是要严格规定干部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三是要认真研究解决干部自身隐私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在满足公众了解官员信息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其自身的隐私不被侵犯。四是要对干部信

3息披露和公众监督权行使进行双向约束。既要约束干部的行为,也要规范公众的行为,不管利用网络还是其他手段监督干部、监督政府都是可以的,但要对那些借助披露干部信息和对干部的监督,进行恶意人身伤害、诬陷等行为依法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资料9】

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常常容易被忽视。任何腐败预防制度建设,都不仅仅是一个制度技术问题,还必然是一个政治问题。制度技术问题通常只带来腐败预防制度的复杂性,而政治问题则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并增加困难性。困难性是由于腐败预防制度建设一定会遇到种种阻力,这种阻力通常要比打击腐败的阻力还要大,而且更加隐蔽。复杂性是由于必须要处理好廉政建设和政治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议题之间的关系。在腐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复杂性就更加不能忽视。2001年,我国曾计划在一定级别的现职领导干部中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当然,拟议推行的财产申报制度也主要是内部申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得不搁置下来。事实上,在腐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的配套措施,财产申报制度“单兵”突进还可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然而,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现代国家政治和行政文明的基本原则,是大势所趋。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自觉、主动接受这个原则,学会在日益透明的环境中工作和发展。当然,由于该类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就必然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而不能简单化,更不能急躁冒进。也就是说,社会公众应该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抱以客观和理性的预期。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路径就是选择渐进模式,稳步推进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渐进模式,是改革开放30年最弥足珍贵的遗产,按照渐进模式的要求,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在战略上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试点总结。试点应当在地方层面进行。对于地方的主动试点,中央政府应当予以大力的指导和支持。在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出确有实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制度规定。第二步,统一推行。一旦总结出了成功做法,就应在全国步伐统一地予以推行,而不能靠自觉来实施。靠自觉的结果必然是使该制度建设步入反复甚至失败,公车改革就是前车之鉴。

可以肯定地说,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前提,其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一)《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在初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请你依据“给定资料2、3”,对其加以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性。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是基于‘官员财产没有隐私’、‘官员权利须受限’等理念”。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你对“官员财产没有隐私”这一理念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依据“给定资料7”,谈谈你从俄罗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推进我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以“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观点鲜明,联系实际;

2.说理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20分)(一)【答案】

一是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打破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主要停留在申报环节,公开或公示、监督和问责等几个后续环节却比较弱,缺乏公众的监督,其程度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距离。

二是少数官员存在抵触情绪,惯于暗箱操作,以干部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监督。

三是配套制度不完备,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不完善,也会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 官员作为公民固然也享有法律规定的隐私权,但因为官员手中握有公权,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要将一些官员的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进行披露或公开。官员让渡个人部分隐私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官员选择从事公职就应该接受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信息的要求。因此,“官员财产没有隐私”。

二、第一,上层的决心和行动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关键。为了整治俄罗斯严重的腐败问题,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身作则推动公务员财产收入和财产申报工作。当前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央政府应当大力指导和支持。

第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而不能简单化,更不能急躁冒进。梅德韦杰夫在坚决表明态度的前提下,适当妥协,积极稳妥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三,整治腐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制定庞大的反腐败计划。解决腐败问题,不能单靠一部法律,社会公众应该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抱以客观和理性的预期。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能是全部反腐败组合动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会是它的全部。

三、为了有效预防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大力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并在部分地区试点工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拥护。

然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以下几个缺陷:干部群体的种种顾虑乃至抵触;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打破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配套制度不完备,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我市为积极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官员观念。通过廉政教育以及党的思想教育来帮助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强化他们对该项制度的认同。

另一方面,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需要深化改革,配套联动。完善官员财产申报环节,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公示环节,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加强配套制度的建设,如完善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

推行官员财产制度,对有力推动我市制度反腐建设,树立廉洁政府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 【参考例文】

推行官员财产申报 加强制度反腐建设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阳光法案”,是制止经济犯罪的一种手段,是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利器,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反腐败的撒手锏。我国在惩治腐败方面措施有余,预警机制不足。财产申报制度正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可以填补这项不足。因此,我国应当大力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制度反腐建设。

在此之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法律规定缺失,缺乏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二是制度科学化水平不高,未打破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行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不作为,我们应寻求适合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的路径,减小推行阻力。

首先,要把制度设计纳入法律建设之中,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将促进官员财产申报的形成和执行,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规范化与有序化,有利于制度效用健康、顺利、持久地发挥出来。因此,欲使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所突破,首要任务是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现状,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工作,提升其法律地位,增强其权威性、公开性、强制性和实效性。

其次,以信息公开推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财产申报的公开制度也是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重要环节。财产申报如果只在组织内部运行而不向公众公开,那么就会失去其预防权力滥用和职务犯罪的真正作用。因此,要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真正发挥实效,必须加强公开、监督和问责等后续环节,将官员的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实现公众对官员的监督。

最后,完善配套制度和技术。财产申报制度的贯彻实施除了自身的运行机制外,还需要其他相关制度和技术的配合和支持。主要是指有关财产登记制、金融监管机制、个人信用系统、财产信息监管系统的技术等。不仅要建立健全这些制度,还要把这些制度联合起来,并进一步加强已有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力度,确实保障该项制度的实效。

官员财产申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防腐反腐途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应对我国反腐败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强我国制度反腐建设。

第二篇:2011年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5)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资料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自从1883年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出台以来,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成为世界各主要文明国家防止公共权力腐败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它是以宪法和行政法为核心的公法序列的重要法规之一,是实现政治文明、政治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201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县处级副职以上(含县处级副职)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此次新规定,在申报内容上首次提及有价证券、股票、基金等经济投资情况,房产投资情况一年一报;删除了“组织对报告保密”条款,领导干部虚报瞒报可免职。

从2009年中纪委四次全会首次提出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之后,到《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亮剑,再到2010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题会议明确官员申报精神,到《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亮相,短短数月,官员申报制度迅速从星星之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美国彭博社和法新社称,中国政府发布了空前严厉的反腐举措,将监督的对象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中层领导干部,表明了中国政府与腐败做斗争的决心。

【资料2】

我国最早的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应当属1995年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礼品登记”制度。在过去的15年里,中央层面又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1997年颁布,后经2006、2010年两次较大修订),“廉政准则”制度(1997年开始试行,2010年正式颁布,从最初的30个“不准”发展到目前的52个“不准”)。近几年来,地方层面的相关制度创新呈现出“井喷”式的活跃态势。但从我国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实效来看,还亟待改进。

这主要是因为制度的科学化水平还不高。一个完整的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应当包括前后相承的四个环节:申报、公开、监督和问责。申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需要披露的信息作出具体规定。这个环节在我国受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公开或公示、监督和问责等几个后续环节却比较弱。从制度的实效来看,问责是最重要的,没有问责,前面的环节都做了无用功。在这四个环节中,披露、公开或公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从15年来我国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停留在申报环节,具体的表现是以内部申报或报告为主。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也没有打破目前中国官员财产“申报不公开”的局面。虽然其删除了“组织应予保密”的旧条款,使官员的财产不再是国家机密,不能再用隐私权作借口抵制申报,但并未提及公示事宜,仅规定副处级领导干部需向上级申报,要求“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对报告人的报告材料,应当设专人妥善保管”。这意味着,申报材料仅仅锁在纪委的抽屉中,惟有上级才能看到,公众无从知晓——如此处理官员财产信息,其程度显然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距离。

要知道,作为全球公认的“阳光法案”、反腐利器,官员财产申报制的准确名称是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精妙之处在于通过“财产公示”把公共权力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该制度的核心是公开,保障制度发挥效能的手段是公众的监督。没有公示的申报,不是真正的申报。失去了面向社会的公开性,财产申报制度就失去了设置的本来目的,反腐效果会大打折扣。

【资料3】

在推进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方面,全国许多地方党政机构主动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的干部财产公示制,广东、山西、内蒙古、成都等地区官员子女配偶从业、投资上报登记制,青岛的“裸官”买房、炒股报告制,深圳的“裸官”一律不能担任党政正职制以及北京对公选干部候选人的晒房制等。这些实践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加强与公权力行使有重要关系的领导干部收入、子女、配偶、资产等重要信息的披露,通过各种形式将其置于上级或者公众的监督之下,最大限度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使公权力被私用或者成为权钱交易的工具。

尽管这些实践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受到了群众的赞扬,但由于这些制度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制度框架,实施起来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如少数官员习惯于暗箱操作,对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某种情绪上的抵触,有的以保护干部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的监督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在网上公开干部的财产情况后,据有关部门调查,持反对意见的干部比例高达70%以上。另外从操作层面上来看,由于干部财产申报涉及面很广,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官员信息披露制度也需要其他一些配套制度的确立,比如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这些基础性条件不够完善,也会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资料4】

2010年6月,北京市在公开选拔局处级领导干部中明确要求,696名进入局处级公选的干部候选人,都必须向社会晒房产。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信息披露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这项制度本身的重要性。对于相当一部分领导职位来说,工作性质决定了在这些岗位上任职的领导人必将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社会公众人物。因为老百姓的许多民生事务、切身利益,都与这些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直接联系。公众不仅关注他们的施政和作为,也关注他们的子女、配偶,甚至资产等。这些“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人格、作风、行为以及廉洁度等。

领导干部信息披露被广泛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众对公权力监督意识的增强。应当看到,这些年来中央反腐败的力度是很大的。但少数人的“前腐后继”,再一次说明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未完全得到遏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还没有足够多的途径和方式来了解官员的重要信息,从而很难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监督。鉴于此,中央已经明确规定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及时上报包括子女、配偶从业、出国以及家庭投资、债券、资产等各种收入信息,以便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被媒体称之为“8道禁令52道高压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经过13年试行后的正式出台,就是很好的例证。

【资料5】

据了解,国外的财产申报制度在实行中的阻力,首先来自于政府官员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在财产申报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政府官员财产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就官员财产申报的知情权间的冲突经常成为争论焦点。

现代国家政治和行政文明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公共信息的披露或公开。早期被各国普遍列入公共信息的主要是政府在从事政治或行政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而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官员个人信息,特别是高级官员或重要职位上的官员的一些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进行披露或公开。这一新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公众的监督权,防止官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随着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普遍建立,官员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以保护公众利益已成为一个基本原则:选择从事公职就应该接受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信息的要求,换句话说,这是选择从事公职的个人理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是基于“官员财产没有隐私”、“官员权利须受限”等理念。恩格斯早就说过,个人隐私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当个人隐私与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个人隐私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是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再受隐私权的保护,而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

【资料6】

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有健全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实施。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上凡是实行严格财产申报制度的国家,其财产申报制度都是以宪法或法律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申报主体完整,涉及官员的财产范围宽广,对于那些不实申报的处罚也非常严厉。

以美国为例,在1974年尼克松总统发生水门事件以前,美国虽然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因为主要是内部申报,因此,对官员的约束力有限。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发生后,美国掀起了一场廉政风暴,并于1978年制定了《政府行为道德法》(1989年修订为《道德改革法》),正式确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按照这项法律的要求,美国所有公职人员,只要年薪大约在5万美元以上,包括行政人员、国会议员、法官等,都必须申报个人财产。申报的期限,不仅包括任职前、任职中,甚至也包括离职后。比如一个官员在任职后30天之内,必须申报本人、配偶以及所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在职官员和雇员每年需要申报上一个个人、配偶和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离职官员和雇员,则需在离职30天内递交离职财产报告。同时,法律还对官员财产申报资料的接受、保管办法、保存期限、公开方式、查阅手续、审查以及对拒绝申报和虚假申报的处罚办法,也都作了详细规定。在美国,由于不严格执行官员申报制度丢官的官员大有人在。1989年,美国众议院议长詹姆士·赖特被迫辞职,起因就是违反国会对议员财产收入的法规,包括曾超规定赚取讲课费,而他的妻子贝蒂曾超额收取别人赠送的礼品等。由此,赖特也成为美国200多年来首位因财产申报问题被迫辞职的众议院议长。

【资料7】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执政后,在整治该国严重的腐败问题上迈出了坚定一步。梅德韦杰夫还以身作则来推动公务员收入和财产申报工作,并提议建立收入和财产申报信息核查机制,以及起草反腐败司法鉴定的法律草案。在2009年3月10日举行的总统反腐败委员会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表示,虽然目前没有要求总统申报财产的规章制度,但自己今年年内将作出相关决定,总统申报的做法,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公职人员履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他还宣布,如果官员拒绝向有关机构提供收入和财产情况,将面临被开除公职的惩罚。

不久后,俄罗斯总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克里姆林宫官方网站4月6日公布了梅德韦杰夫一家的财产状况。俄政府官方网站则紧接着于4月7日公布了普京总理一家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在总统、总理带头下,俄政府成员也纷纷亮出家底。

在国家杜马对俄罗斯总统提交的一揽子反腐败法律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读的时候,议员们提出了200多处的修改意见。为保持法案原貌,梅德韦杰夫总统借一次会议讲话,表明了对法律草案审议的态度:他能够接受的修改只限于他同国家杜马领导人约定好的部分,其余内容应尽最大努力保持不变。最后,法案的一些实质性条款还是作了修改。审议中争议最大的条款涉及官员财产申报问题。当初梅德韦杰夫总统提议,任何级别的官员都应申报本人及所有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而在最后生效的法律中,申报主体除官员本人,只剩下官员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俄罗斯法学家尼·库兹涅左娃称,梅德韦杰夫总统当初提交国家杜马的草案,经过审议已经失去了锋芒。但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最终还是体现了梅德韦杰夫总统关于官员财产申报的一些基本主张。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生效后,在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的配套命令中把财产申报主体范围扩大到了国有公司领导人,这是《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中没有的。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承认,腐败是一种系统的社会现象,反腐败也需要采取系统的措施。仅靠一部反腐败法,还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俄罗斯制定了庞大的反腐败计划,内容包括建立反腐败的法律基础和腐败预防机制、实现公众和议会对反腐工作的监督、优化国家管理、提高司法官员素质、加强法制教育等。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只是俄罗斯反腐败法的一项内容。当前,国内舆论对我国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要求十分强烈,对这项制度寄予了很高期望。但是,我们应当清楚,仅靠实施这一项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腐败问题。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过于理想化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有害。事实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只能是全部反腐败组合动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会是它的全部。【资料8】

公开官员个人的一些重要信息,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作为公职人员,他们既有公众人物的一面,也有自己的隐私需要保护的一面。这里所强调的上报或者公开官员某些重要信息,其范围主要是指那些与公权力可能私用的领域有关,并不涉及官员个人其他方面的隐私。同时,即使是这些信息,也不是所有公职人员都要披露的,而主要指那些重要岗位,领导岗位。围绕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至少要注重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明确干部信息披露的范围。也就是担任什么样的领导职务的官员,必须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披露自己的信息。二是要严格规定干部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三是要认真研究解决干部自身隐私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在满足公众了解官员信息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其自身的隐私不被侵犯。四是要对干部信息披露和公众监督权行使进行双向约束。既要约束干部的行为,也要规范公众的行为,不管利用网络还是其他手段监督干部、监督政府都是可以的,但要对那些借助披露干部信息和对干部的监督,进行恶意人身伤害、诬陷等行为依法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干部信息披露制度,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资料9】

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常常容易被忽视。任何腐败预防制度建设,都不仅仅是一个制度技术问题,还必然是一个政治问题。制度技术问题通常只带来腐败预防制度的复杂性,而政治问题则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并增加困难性。困难性是由于腐败预防制度建设一定会遇到种种阻力,这种阻力通常要比打击腐败的阻力还要大,而且更加隐蔽。复杂性是由于必须要处理好廉政建设和政治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议题之间的关系。在腐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复杂性就更加不能忽视。2001年,我国曾计划在一定级别的现职领导干部中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当然,拟议推行的财产申报制度也主要是内部申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得不搁置下来。事实上,在腐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的配套措施,财产申报制度“单兵”突进还可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然而,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现代国家政治和行政文明的基本原则,是大势所趋。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自觉、主动接受这个原则,学会在日益透明的环境中工作和发展。当然,由于该类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就必然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而不能简单化,更不能急躁冒进。也就是说,社会公众应该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抱以客观和理性的预期。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路径就是选择渐进模式,稳步推进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渐进模式,是改革开放30年最弥足珍贵的遗产,按照渐进模式的要求,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在战略上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试点总结。试点应当在地方层面进行。对于地方的主动试点,中央政府应当予以大力的指导和支持。在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出确有实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制度规定。第二步,统一推行。一旦总结出了成功做法,就应在全国步伐统一地予以推行,而不能靠自觉来实施。靠自觉的结果必然是使该制度建设步入反复甚至失败,公车改革就是前车之鉴。

可以肯定地说,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前提,其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一)《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在初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请你依据“给定资料2、3”,对其加以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性。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是基于„官员财产没有隐私‟、„官员权利须受限‟等理念”。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你对“官员财产没有隐私”这一理念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依据“给定资料7”,谈谈你从俄罗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推进我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以“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观点鲜明,联系实际;

2.说理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一)《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在初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请你依据“给定资料2、3”,对其加以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性。不超过200字。

【答案】

一是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打破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主要停留在申报环节,公开或公示、监督和问责等几个后续环节却比较弱,缺乏公众的监督,其程度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距离。

二是少数官员存在抵触情绪,惯于暗箱操作,以干部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监督。

三是配套制度不完备,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不完善,也会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是基于„官员财产没有隐私‟、„官员权利须受限‟等理念”。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你对“官员财产没有隐私”这一理念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答案】

官员作为公民固然也享有法律规定的隐私权,但因为官员手中握有公权,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要将一些官员的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进行披露或公开。官员让渡个人部分隐私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官员选择从事公职就应该接受让渡个人部分隐私信息的要求。因此,“官员财产没有隐私”。

二、依据“给定资料7”,谈谈你从俄罗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答案】

第一,上层的决心和行动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关键。为了整治俄罗斯严重的腐败问题,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身作则推动公务员财产收入和财产申报工作。当前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央政府应当大力指导和支持。

第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而不能简单化,更不能急躁冒进。梅德韦杰夫在坚决表明态度的前提下,适当妥协,积极稳妥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第三,整治腐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制定庞大的反腐败计划。解决腐败问题,不能单靠一部法律,社会公众应该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抱以客观和理性的预期。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能是全部反腐败组合动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会是它的全部。

三、假设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推进我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答案】

为了有效预防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大力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并在部分地区试点工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拥护。

然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以下几个缺陷:干部群体的种种顾虑乃至抵触;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打破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配套制度不完备,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

我市为积极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官员观念。通过廉政教育以及党的思想教育来帮助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强化他们对该项制度的认同。

另一方面,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需要深化改革,配套联动。完善官员财产申报环节,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公示环节,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加强配套制度的建设,如完善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

推行官员财产制度,对有力推动我市制度反腐建设,树立廉洁政府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以“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推行官员财产申报 加强制度反腐建设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阳光法案”,是制止经济犯罪的一种手段,是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利器,具有巨大的震慑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反腐败的撒手锏。我国在惩治腐败方面措施有余,预警机制不足。财产申报制度正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可以填补这项不足。因此,我国应当大力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制度反腐建设。

在此之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法律规定缺失,缺乏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二是制度科学化水平不高,未打破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行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不作为,我们应寻求适合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的路径,减小推行阻力。

首先,要把制度设计纳入法律建设之中,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将促进官员财产申报的形成和执行,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规范化与有序化,有利于制度效用健康、顺利、持久地发挥出来。因此,欲使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所突破,首要任务是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现状,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工作,提升其法律地位,增强其权威性、公开性、强制性和实效性。

其次,以信息公开推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财产申报的公开制度也是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重要环节。财产申报如果只在组织内部运行而不向公众公开,那么就会失去其预防权力滥用和职务犯罪的真正作用。因此,要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真正发挥实效,必须加强公开、监督和问责等后续环节,将官员的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实现公众对官员的监督。

最后,完善配套制度和技术。财产申报制度的贯彻实施除了自身的运行机制外,还需要其他相关制度和技术的配合和支持。主要是指有关财产登记制、金融监管机制、个人信用系统、财产信息监管系统的技术等。不仅要建立健全这些制度,还要把这些制度联合起来,并进一步加强已有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力度,确实保障该项制度的实效。

官员财产申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防腐反腐途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应对我国反腐败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强我国制度反腐建设

1、给定资料

1.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76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56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2.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3.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92.2%,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和纹面部落等原始社会痕迹。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术产业。2002年,怒江州全年的财政收只有1.05亿元,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04年怒江州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11个,农民人均年收978元。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嵩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

4.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生态脆弱区,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碑提出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理论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5.怒江峡谷全长316公里,以其2800米至3800米的相对高差,被誉为“东方大峡谷”。其间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瀑布奇丽壮观,处处有雄关要隘、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急流险滩、雪山雄峰和茫茫原始森林。怒江区域分布着植物130多科,900余属,3000多种。其中,竹类10属50种;花卉250多种,光杜鹃花就有90多种,兰花150多种;药用植物近1200种;动物505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这里是“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亚欧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是怒江地区特有的土著居民,传统民谷文化极具特色。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澡塘会、沙滩埋情人、“上刀山,下火海”、“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密期节;独龙族的纹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此外还有各民族各具特色又互融共生的歌舞说唱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怒江特色的过江工具-溜索等等。

怒江州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建支柱“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怒江州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7.9%,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18.6,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73.13%,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6.某水利水电职能部门收到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大量意见。

政协委员A先生说: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一部分人可以致富,水电公司的人可以致富,地方官员可以搭车致富,但当地老百姓真能致富吗?完全靠水电站发电,用救济的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远之计,长远之计是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生计。他认为,移民问题不是轻易能解决的。现在报道大量三峡移民特别是到外省市的移民出现回流问题,就是证据。当然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不可避免,但要权衡。另外还有污水问题,修了水库后,活水变成死水,污染会加剧,怒江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指出,全国1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她说:这1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怒江被人类学家认为是民族的走廊,说明有很多民族,有很多的传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B女士说: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在那里生活,为什么政府在沿江给他们盖房子他们不住,而要回到山上去?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天的考察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自下而是欠缺考虑的。

某学报C主编提出: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江河之一,应人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使其成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面,把怒江作为一个江河生态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数据,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他说,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了大坝的建设。

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已经带来了无法弥补损失。在金沙江建水坝,不是要解决能源问题,三峡上游所有的电站都是为了拦截泥沙,这只能说是在为三峡工程买单,委胸研究三峡泥沙的专家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真的修了多梯级水库就能解决泥沙问题吗?泥沙一层层拦上去,上游该怎么办呢? 7.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物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指出:”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

云南省政策某研究室H主任说,滇西北的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72亩耕地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每亩地的产值回报仅33元,10亩地养活了1口人,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科院I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怒江建水电站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老百姓的贫困不可能靠国家救济解决,库区5区移民的代价还是比较低的。从发电角度说,怒江的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100多万千瓦,超过长江三峡18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怒江的投资只有长江三峡的一半,因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可以用较小的投资生产较大的回报。I院士强调指出:”2100多万千瓦不是小量。“他还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是优先发展的地方,这里发展水电,一部分输出华东、华中,一部分可输出缅甸,从国际形势看,有其战略意义。

8.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1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期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1965年地中海产沙丁鱼1.5万吨,而大坝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见不到沙丁鱼了。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

9.漫湾水电站开发中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得1亿多元,其中,云南省财政获得5000多万元,所涉及的4县获得5000多万。漫湾电厂和云南省电力公司共获得1.2亿多元。漫湾电站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对移民的扶持显得十分微弱。漫湾电站实际移民7260人,移民经费实际支出5500万元,其前期补偿严重不足,人均不到8000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调查,在库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库区淹没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

田坝村距离漫湾电站大坝800米,漫湾大坝截流,村庄被淹村民们不得不东一家西一家地搬至群山众壑之间。有的村民说:”以前在河边的土地灌溉很方便,而现在山上的土地没有水,种不了粮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须买设备、付电费,可是我们哪里有钱呢?“由于无工可做,无地可耕,一些人只能翻山越岭背井离乡去打工,有的人口能依靠拣电厂的垃圾为生。

漫湾水电站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漫湾电站的周边地区,类似田坝村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悬在空中,反映、上访多次都得不到解决。

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出现的许多问题,超出了工程建设者的预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开垦地,砍伐树木,导致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100多处崩滑坡,财政拮据的当地政府找电厂交涉,电厂认为这是后期滑坡,自己没有责任。

10.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050公里,地跨费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水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该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ressee Valley Authority,通称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40年代末,TVA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汾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11.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部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即”给定材料6“)准备予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

慎重考虑生态问题。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把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严格按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评报告,就没坐大坝的生态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供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些资源开发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节选)

参考文献: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节选)

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作答要求及答案:

1、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3、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4、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5、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11列出了其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这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不从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容上指出主要问题。2.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3.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6、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我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需要加以开发利用。怒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当地政府提出了实施”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由此成为重大争议焦点,形成了主张开发和反对开发的两种态度。

主张开发是以院士等为代表,他们的理由是: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耕地分散,产值回报低,无森工产业,水电开发可帮助实现经济脱贫,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怒江可开发的资源有限,综合开发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的水电开发,装机容量大,投资少,回报高;可以实现水电对外输出,解决其他用电紧张的状况;水电开发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资金用来生态移民,避免植被因生活需要而遭到破坏。

反对开发以环保专家等为代表,他们的理由是:修建水电站与提高百姓生活没有因果关系,用救济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久之计,甚至造成贫困移民;开发带来污水问题;怒江民族多,生活方式各异,是民族的走廊;不开发,可使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作为江河生态的参照系,通过观测,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为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高依据;西方国家认为开发能造成生态环境破环;水电开发的可行性缺乏反复论证,由此造成的泥沙问题难以解决。

2、正确答案:资料主要以漫湾水电站的建设和田纳西河的整治为例,从反正两个方面得出重要启示:

1、在水电开发收益资金的使用上,应加大对移民资金的扶持力度。避免因开发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下降,生活困难。

2、在贫困地区修建水电站应考虑长远,应通过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由此引发的环境破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应通过建设水电站,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避免出现附近居民生活背井离乡,无工可做,无地可种。

4、应通过水电站建设带动与此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农、林、鱼和旅游的发展,使其经济充满活力,实现全面发展。

3、正确答案:(1)、通过打比方的方式,G所长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不进行开发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通过适当的开发能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现实困难,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又能给当地人们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之路,是最理想的选择。从总体上看,所长还是更倾向于对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反对修建怒江”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

(2)、C主编,你的意见我们已认真阅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对你的意见作出如下答复:

1、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

2、怒江等”三江并流“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对此进行环境监测取得相关数据,却有必要,但是由于该环境的特殊性,无法与人类以开发的进行对比,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只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可使水电开发有序推进,安全、可靠,做到保护生态与形成循环经济相互协调。

3、从外国的实际情况看,发达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我国,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少数国家所兴建的水电站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关键是怎样在不破环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修建水电站就是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4、写作思路参考:

这是一种新的命题作文形式,跟去年北京市考的请以”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为副标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是同样写作标题。

从题目来看,本文章的写作思路是:

开头:精炼引用材料中水利部负责人的讲话,强调对怒江的13级水电站的开发将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由此引发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

过渡:或是对开发水电的两种态度给予列举,或者分析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却相对落后,亟待脱贫,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主体:主体部分应该从以下几个”说开去“

一是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发开的原则;防止大规模或无序开发。

二是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毁坏。

三是以开发带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良好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和谐一致,带动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5、正确答案:收到这些反对者的意见,我部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纳,现指出问题并提出正确的要求:

第一,慎重考虑生态问题。这种提法过于模糊,态度不鲜明。应改为: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站的建设造成破坏。后面内容表达不充分。应为:水电站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动。坚持可行性反复论证,解决好水电站带来的污水问题、泥沙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老百姓生活困难问题以及移民问题。

第二,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种提法不明确,应改为:坚持变资源优势为全面发展。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资源优势,需要对此进行综合开发,吸收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好经验,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当地资金的扶贫力度,保持当地原有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纠正只注重开发规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下降的短视行为。

6、正确答案:本题目同样是命题作文,属于平淡话的标题,但结合材料就会发现有着特定的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应相互和谐,而是要结合给定材料中对怒江水电站的梯级开发来写,要求对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所以实际上明确了写作的基本思路:

开头:以当地政府提出的怒江”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为引子,突出盲目和无序开发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提出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段:针对把开发与破坏简单因果相连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通过例举国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例子,以及三峡的巨大功效来反驳开发就是破坏生态的错误认识。

第三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做到规划在先,开发在后。

第四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当地人民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第五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六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教育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入手,剖析了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

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根据199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年教育投入占GDP总 量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个亿。近几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但没升反而下降:2000年为 3.32%,2004年为2.7%,2005年只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 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任务。

2、教学资源不公平

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

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导致期望值

过高,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打听上哪个学校,如果自己小区的学校好点,一出生就落户口。如果差点,就舍近求远。这样就有了择校费,而且伴随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问题。

4、利益驱使

5、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6、查处不严

7、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措施

“十一五”期间,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 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大任务: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周济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

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大 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 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必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三项措施:制度、投入、环境。即:

一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次矛 盾。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 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

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教育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

识等。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发生后,已确认109人安全升井,尚有153人被困井下。6月21日凌晨1点40分左右,河南省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已确认入井72人,已生还26人。10月16日早晨6点左右,河南平煤集团平禹四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发后239人撤至地面,37人被困。

今年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让我们在悲痛的同时,不禁开始探求事故的渊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别从公务员申论考试入手,深入分析“矿难”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供考生参考。

表面上看,矿难频发有安全生产基础差、法制意识淡薄、矿工维权难这三大原因。倘若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发现它们背后还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如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经济粗放型增长、监管机制不合理、教育国策失误、新闻自由度提高等等。

具体原因如下:

1、安全生产基础差。我国不少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上漏洞诸多,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对防范伤亡事故没有把握。

2、法制意识淡薄。目前中国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如《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它们还有待完善,只要认真落实已有的规章制度,大部分矿难本可以消弭于萌芽状态。可以说矿难最直接的原因,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

3、矿工维权难。尽管《煤炭法》第42条和《矿山安全法》第23条都规定了矿山企业工会应当依法维护职工生产安全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但本该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在矿工面临死亡威胁时缺位了。另外由于矿山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工作机会的稀缺,很多人最担心下岗,煤矿侵犯矿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家山煤矿矿工的待遇每况日下,有时一些劳动保护用品都得矿工自己购置。面临“停职停工”的威胁,无处主张权利且生活无着的他们,明知下井工作有生命危险,也只好妥协。

4、伤亡赔偿标准过低。安全生产的技术设备非常昂贵,当矿工死亡补偿过低时,矿主就会受经济规律驱使,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煤矿开采的暴利和矿工生命的廉价,使一些矿主视矿工的人命如草芥。

5、经济粗放型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当煤炭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大,超负荷生产成为顺利完成财政指标、刷新GDP的首选。一些矿产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置安全和生态保护于不顾,超限开采、超负荷运转;一些小煤矿则把矿工当作赚钱机器,有些已取缔的小煤矿也死灰复燃。可以说,矿难频发是高能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

6、监管机制有缺陷。教训证明,本应是煤矿安全监管者的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往往会成为煤矿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者。作为一些地方的主要产业,违法违规经营的煤矿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主要税源,一旦取缔,会使当地政府发生财政困难。直接的利益驱动使裁判员成了运动员、监管者成了保护者。

(二)解决方针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五项措施:

1、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2、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3、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4、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总而言之,解决矿难治理的决策模式和治理结构两大根本问题。

所谓决策模式,即要摆脱那些无效或低效的行政单方面决策,让民意有效参与,制订出能够瞄准问题核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工夫的矿难治理措施;所谓治理结构,也就是在加强政府监管之外,煤矿安全治理应形成两大制衡机制,一是通过广泛建立矿工工会,让矿工能够有组织地监督企业落实各项规章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保障,二是通过公众、媒体、NGO等的深度介入,形成一个约束资本与权力的外部力量。

鉴于目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一些国有大矿接连发生问题,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已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国家应增加了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通过这三项经济政策,配合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督来加强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公车监督

2月20日召开的广州市政协会议上,全市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都要安装GPS的举措,引来政协委员热议。

京佳解读

首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GPS无法断定是公车公用还是公车私用。如果由政府内部的监察部门来监控,就又落入了典型的内部监督的窠臼。尤其是监督者本身又是公车腐败、公车私用的受益者,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事实上构成了唇亡齿寒、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因而即使公车装GPS解决了“看得到”的问题,但后续的处理恐怕也会充满内部人处理的“灵活”了:“睁只眼闭只睁”甚至“官官相卫”,或“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恐怕在所难免了。倘若要引入媒体、公众等外界监督,首先必须解决GPS监控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外界对公车上的GPS监控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可如今,GPS不仅由内部人监控,且其监控信息的公开也难有期待,对后续处理也不明确,在此状况下所谓的引入公众监督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公车私用的原因,京佳老师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自律意识不强。个别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淡薄,理想信念错位,一提到理想信念,就觉得是虚的、是空的,不屑一顾。“公仆”凌驾于“主人”之上,不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开国家的车,烧国家的油,办自己的事,显自己的威风。他们片面地认为,与贪污贿赂相比,“公车私用”算不了什么。

(二)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三令五申:“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违规驾驶公车”,但由于没有形成法规,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制度,因此,相关文件中的规定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收效甚微。

(三)惩治力度不强,“违纪成本”较低。我们年年都在文件、会议上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违规驾驶公车”,但是每年都有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这表明我们对“车轮腐败”惩治的措施、力度、密度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四)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私驾公车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为公车私用提供方便,自己驾驶可以全天候地使用公车。有些领导干部配有专车,但没有专职司机,平时以自驾为主;有些领导干部虽然配有专职司机,但上下班或节假日自己开车,只有公出时才用司机驾驶。

解决公车私用问题,京佳老师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驾驶公车问题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带头遵守党纪条规的重要性。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违规驾驶公车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增强治理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

(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能驾驶公车,确因工作需要驾驶公车的必须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因工作需要驾驶公车,由本人填写《领导干部驾驶公车报告审批表》并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正规培训资料复印件、驾驶证(正、副本)复印件,报纪委审批。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和建卡登记制度。批准副科级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单位、部门,应及时将审批情况报组织部门备案。对领导干部未经批准擅自驾驶公车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予免职,再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州委、州纪委关于《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给予严肃查处。该领导干部当年年终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对违规审批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严肃追究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严重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推进车改步伐进程,逐步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领导干部根据级别拿车补,既可以租车,也可以打车,还可以自驾私家车,这样既可以减少公车私用,又可以给领导干部驾车的权利。

一、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三、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任何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来说总是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到我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处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对于我们来说反面是一个完善自己,完善社会相关体制机制的一个机会。

四、1、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蔓延,值得我们去沉思和探讨。

2、从材料中所反映的情况来年,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五、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相关法律体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发解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该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

申论万用句型、模板 题目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 提高劳动者能力 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 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段:开篇语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的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映问题)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势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势发展要求不向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三段:提出对策 衔接句的写法: ★。。,关键在于。有鉴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与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的工作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 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伴发并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结束段的写法: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有效解决。。问题/建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更详细的内容链接: 第一阶段,正确方法的掌握

很多考生有个误区,以为只有行测的学习有方法,申论写作靠的是自己的文学素养,无固定的方法可循。其实,这是错误的。申论写作作为一种规律性的思维,是有方法可循的,对申论写作正确解题方法的掌握是有效复习的基础和前提。那么,通过哪些方式来掌握正确的申论考试解题方式呢?考生可以使用专业的辅导书籍,比如联创世华公考蓝皮书等。值得指出的是,市场上的辅导用书质量良莠不齐,考生要注意甄别。另外,考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申论的教学视频,进行远程的学习。必要时,可以考虑到面授班接受系统训练。此阶段的任务是,不论通过何种方式,一定要掌握正确和有效的申论解题方法。

第二阶段,历年真题的练习

方法只是个工具,如果不能被运用到实战中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推荐大家首先进行真题的练习,将自己要报考省份的历年真题用正确的方法做完。自己要报考省份的申论真题做完后,将其他一些省份历年真题、联考历年真题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都找来练笔。特别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因为其难度较高,对提高考生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值得多做几遍。根据考生报考的省份考试时间,如果时间比较充裕,也可以再找些模拟题多加练习。因为,申论考试是门语言应用类的考试,只有真正写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

第三阶段,解题答案的反思

在申论写作解题方法的学习以及真题练习的事中和事后,都要注重对自己答案的思考反思。具体来说,用正确方法解完申论真题后写出答案,并对照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答案的优点继续保持,找出自己答案的不足进行反思。思考自己这个地方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如何改进,以后如何避免。同时,也要注意对书籍上所谓的参考答案也要进行反思,辩证的来看,不要全信书。对解题答案的反思工作有利于考生从机械的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保证自己复习的质量。因为,对题目的练习不在于量多而在于从每个题目的练习中都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阶段,社会热点的关注

在申论的复习备考中,考生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关注社会热点。但是,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关注。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热点都适合申论的出题。所以,我们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热点中,找到最有效的复习途径。推荐大家多阅读半月谈,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观看新闻联播,浏览新华网,从这些权威杂志和节目中关注热点。同时,考生要正确理解关注社会热点的意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不是要求考生去猜题押题,而是给自己社会知识的一个扩展,重点在于提高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考生严格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复习备考,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申论考试成绩。值得指出的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严格区分,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混合使用,但是申论考试复习的每个阶段的重点都要突出。希望这一点心得体会能够为大家有所启发,希望大家公考成功!

【问】假如领导安排调换你的工作岗位,但是你认为原来的岗位更能发挥你的特长,而且你正在业余进修,【答】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了解现在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领导调换我的原因是什么;其次,如果可以的话应及时跟领导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状况,尤其是自己现在进行学习,即使是调换工作,可不可以晚些时候;最后,在跟领导沟通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服从领导的安排。2 【问】家庭和事业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答】家庭和事业对于我来说都十分的重要。我也会结婚,但我认为女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的活力,因此,工作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工作和家庭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首先选择工作,我认为我的家人都会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问】你的一位领导脾气比较急,批评下属时常常不留情面,大家的工作情绪经常受到影响。作为下属,你该怎么办?

【答】首先,我会对领导的批评认真虚心地接受,不会因为领导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影响工作;其次,我可以私下找机会和领导沟通,向领导反映下属因此产生的意见和情绪,婉转地说明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至于是否接受建议、改变方法,由领导自己决定,我应该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问】在工作中你的同志不如你,你的工作很出色,而他却找出了你的缺点向领导汇报。这时你会怎么处理? 【答】首先,主动找机会与他进行沟通,谢谢他帮我找到了缺点,让我可以更加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但对于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并不认同。其次,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改正缺点,更加精益求精。同时主动帮助他提高工作水平,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自己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答】我认为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的专业是行政管理,在学习中,我经常会遇到许多需要与大家一起交流或讨论的时候,经常需要考虑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这不仅培养了我的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尊重他人的一种思考习惯。我认为这点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我觉得我能够胜任行政助理或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问】单位的一份机密文件不见了,当你准备向领导报告时,发现第二天它又出现在你的抽屉里。请你谈谈如何处理这件事?

【答】首先,我认为应该要向领导报告这份文件失踪的事,并向领导检讨自己的过失。机密文件涉及到国家或部门机密,因此它的发放和传阅是很严肃的,不相干的人不能看到,否则将构成犯罪。其次,追查资料被何人传阅过,有什么人接触过资料,保证资料内容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并向领导报告,并请示处理意见。最后,深刻检讨自己的工作过失,提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单位的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办理,没有相关规定的可以向领导提出建议。【问】你的履历表设计得很精致,语言也非常流畅,并富有文采,这些是谁给你设计和撰写的?

【答】非常感谢您对我的赞扬,履历表的格式与文字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它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我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请您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问】 请简要的向我们介绍一下你自己?

【答】首先,我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开朗,待人热情,充满活力;其次,在工作问题上,办事稳重认真,有事业心,并且很乐意帮助同事,乐于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第三,愿意与人交流,能和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和其他人互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最后,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喜欢摆弄一些新东西,尝试一些新思路。【问】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假设你现在需要使用下属干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用人不疑”体现了在用人上,经考查、分析、判断之后所应具有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气魄和风格,以此来感化、激励被用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承担工作责任与义务。但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所用之人的成长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并不断发生变化的,“不疑”论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忽略使用、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的措施。所以,我们需要辨证的看待用人的“疑”与“不疑”,而不应将此绝对化。10【问】 有人说,人生如流水,你如何看这问题?

【答】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上面的这句话我认为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将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回,我们要珍惜时间,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其次,尽管人生短暂,但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己所能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问】领导安排你和某个同事完成一项任务,由于同事的配合不够导致任务完成情况不好,但同事跑到了领导面前说是你的问题,领导在会议上严厉批评了你,你对此怎么想,怎么做? 【答】第一,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好,也有自己的问题,领导在会议上严厉地批评自己,是正确的,自己不能因为领导没有批评这位同事就感到委屈或者情绪低落而影响工作;应该在会后的适当时机诚恳地向领导承认错误,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建议,并向领导表示会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先把工作做好;

第二,尽管这位同事配合不够,而导致任务完成情况不好,但自己不应该责怪他或者心怀怨恨之情,应该仍然向以往那样,在人格上尊重他,在工作上帮助他;当务之急是向他真诚沟通,表示任务的完成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与自己配合不力,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则应该主动改进错误;如果是这位同事的原因,则应该以适当方式询问是何具体原因,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他解决困难,以求得两人合作任务的完成;

第三,如果这位同事主观故意与自己不合作而导致工作任务无法完成,则应该向领导汇报情况,请领导和组织帮助他改正错误;

第四,在任务完成后,要以此事为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包括与他人沟通合作配合的能力等,以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问】相传古代有个叫柳下惠的人夜宿旅店,因天骤冷,一住店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将其抱入怀中,一直坐到天明,没有非礼之举。请你分析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

【答】这个故事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主要有这么两点:第一,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时刻做好表率作用;第二,领导干部在工作当中应该善于助人,敢于破俗,应该具有创造性的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的能力。13 【问】培根说“金钱是忠实的男仆,也是恶毒的女主人”,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

【答】培根的这句话说明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不行,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能做金钱的奴仆。金钱的用处很大,例如我们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笔的钱;自己的生活保障、读书、看病也需要一定的资金等等。但是,我们对待金钱应该有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我们公务员,要有正确得出金钱观,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处”,更应该在社会中做出模范带头作用。【问】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答】“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说明了单位中寻找根源,激发合力对于工作的积极作用,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是工作涣散,人浮于事的消极表现。假如我去这样一个单位上任,我会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职责,按制奖惩,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第二,定编定岗,引进竞争机制,淘汰不合格人员。15 【问】请问,你认为下岗职工在马路上卖菜的现象应该怎么解决?

【答】首先,我认为必须要落实的一点就是对下岗职工的补贴应该及时发放,保证他们的日常生活;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投入到新的岗位中去;第三,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下岗职工进行创业,并且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惠。订阅到阅读空间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问题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问题

201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一: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社会问题的背景】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南中国,各地洪水肆虐。从5月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在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

连续的罕见暴雨让不少城市市区频繁“浮起来”,暴露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潜在问题(一)】

造成内涝严重根源还是城市太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城市的“积涝”步伐。近年来,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问题,在一栋栋漂亮的现代高楼大厦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又给排涝“添堵”,使城市排涝系统不堪重负,可谓雪上加霜。

【潜在问题(一)——解决对策】

(1)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除了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外,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不能因为城市开发而牺牲公园、绿地、水体,要强调绿色城市化。崔胜辉提出,要加快现有城区的屋顶绿化,有效留住一部分雨水,还可进一步绿化城市。

(2)城建部门与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对城市降雨分区和未来降雨趋势进行专项研究,充分发挥气象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戴斌老师认为,在城建规划中需多增“气象元素”,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理念的改进,实际上对城市编制雨水排放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指导整个城市雨水系统的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潜在问题(二)】

(1)种种气候异常,这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

(2)极端天气暴露了我国气象预测和应急机制方面漏洞。

(3)政府在提高对气象预测方面的投入方面力度不足,有关技术人才,还有设备等各个方面投入,远远比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气象信息发布手段虽多样,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例如对广州所有手机用户,一条气象短信全部发完也需要4个小时,有时发完暴雨已经结束了,电视、上网发布,则需要市民需求天气信息时有看电视、上网的条件,像“5·7”特大暴雨发生在半夜,大部分人电视关了,手机关了,没有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潜在问题(二)——解决对策】

(1)天气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排水管理部门启动城市积涝应急程序,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各级政府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2)应该多建立一些气象观测点,增大数据收集量,迅速改进我们落后的数值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配置力度,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并且加大技术、人才以及设备的配置,改进讯息传播以及公民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意识。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3)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应留出更多绿地湖泊增强城市雨水吸纳能力。

(4)要让市民获取气象信息更加及时。有需求的市民应该通过自己方便的渠道,及时就近了解信息,并可采取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5)加强宣传,提升老百姓在暴雨发生后的应对意识,学会在暴雨环境下生存,就像日本人在地震中一样。

(6)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买保险也不失为减少损失的一种策略。但目前,我国这一方面的应对还不是很成熟。

(7)从宏观上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应注重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不良影响”。

201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二: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

一、背景材料

“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中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

而另一对男女嘉宾在节目中赤裸裸的对白更令人感到惊愕:女嘉宾问一位男嘉宾:“你家有钱吗?”男嘉宾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下收视冠军,广告暴利激增的刺激下,中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

中国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迅速重拳出击,整治电视婚恋情感类节目低俗丑陋之风。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12日通报,总局2日和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能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二、造成的影响

6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用11分钟的时间严厉批判了中国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有些则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价值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

11日,新华社也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痛陈电视相亲节目“形式雷同”“盲目追求收视”“真爱难寻”“贬损价值观”“语言暴力”“炒作丑闻绯闻”等罪状。

6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罕见地聚焦电视相亲节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刊发了介绍各方批评意见的《不能为收视率丧失社会担当》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两篇文章,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亲节目已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收视„掠夺战‟。身份作假、制造话题、编造故事,言辞犀利不惜„出口伤人‟,虚假身份的„托‟„拜金‟„享乐‟的非主流价值观被刻意放大和无限放任,并得到受众的盲目追捧。这是急功近利的媒体人毫无责任心和缺失道德底线的表现。”湖南卫视节目制片人刘蕾说。

三、原因分析

是我们的社会道德真的败坏沦落到如此地步吗?以至于如此露骨的拜金主义居然登上了电视荧屏的“大雅之堂”。笔者以为并非如此,真善美永远是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的主流,因为我们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真善美。

那么本来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荧屏为何却要“贩卖”这些低俗价值观呢?笔者以为,虽然其中原因颇多,但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却是“唯收视率论”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广告收入和经济利益。

收视率作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一档节目、一个频道,乃至一家电视台的收视表现,如果运用适度,它会使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观众;但是,我们在强调收视率的同时绝对不能丢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们看待、分析与运用收视率的一个基础。

应当承认,某些低俗化的东西可能会带来高收视率,但对电视人来说,如果一味迎合,放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这就是“媚俗”。

电视行业“唯收视率论”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有了收视率,电视台广告量就会激增。所以在“唯收视率论”的推动下,一些电视台甚至采用演员来冒充嘉宾,使电视相亲节目变身“情景连续剧”,雇佣的演员在荧屏上不断炮制出雷人言论,以混淆视听,赢取收视率。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事实真相和行业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如果任由电视行业低俗之风大行其道,电视行业的未来实在令人堪忧。低俗之风虽然一时赢得了收视率,但长远来看,无疑是“自掘坟墓”,必然遭到民众的唾弃。“娱乐至死”的前例早已多不胜数。

四、提出对策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在电视行业大力开展“低俗化”专项整治活动,对于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低俗之风应该成立专门调查组,详细调查这些节目中是不是存在人为操作、使用演员的恶性情节,一经查出,必须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怠。

第二、应该加强电视行业监管和自律,探索建立一套整治电视行业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以根治电视行业低俗之风。节目要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第三、破除“唯收视率”。有关部门须禁止各地电视台采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收视率末位淘汰制”,并同时建立一整套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体现真善美的作品产生机制。目前我国电视行业,不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不愿意做积极向上、振奋人心、体现真善美的好作品,而是“唯收视率”这个体制导致有良心的电视人无法创作出时代精品,所以必须破除“收视率末位淘汰制”,才能带来电视行业的新风气。

1.申论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重点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申论考试一直是广大考生难以得高分的考试科目。暑期作为申论考试准备的中期阶段,是考生在申论考试复习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暑期备考工作,专家建议考生复习申论考试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自我肯定,树立信心

每年在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中,考生们都抱怨申论考试复习太难,无从下手,认为自己的申论考试不会取得高分。然而,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暑期备考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是树立信心,利用这个假期将自己的自信建立起来,并将其贯彻到考试当天。其实自信的建立很简单,我们每掌握一条理论,每当将自己掌握的理论很好地运用到申论写作的时候,及时肯定自己的进步,信心就积累起来了。

不仅如此,考生复习功课的同时,阅读一些心理书籍,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技巧也是有必要的。而且我们要将这些技巧适度地练习和运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在平时自信冷静地备考,掌握必要地心理调节技巧,在考场上有效运用,那么我们必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而不再有发挥失利一说。

二、积累实力,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当然好心态是以有实力为基础的。我们前面所说的好心态是为了很好地展示实力,这个暑假,对备考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积累实力。

公务员考试经历十多年的发展,考试在走向规范化,试题不再是十年前的试题,而你的竞争对手与十年前匆忙上阵的考生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每年十一月份的考试,年初就开始准备的人大有人在。无论我们是不是最早的出发者,在这个暑假里我们都要做那个最有效率的复习者。

科学巨匠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十年来,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机构,对公务员考试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系统研究,各类辅导书籍和培训班次琳琅满目,相比十年前的考生我们的资源要丰富得多,如果巨人的肩膀就在眼前我们都不知道踩上去,那么我们是可悲的。

那么这个时期,哪个巨人的肩膀才是最利于我们看到我们想看的那片风景的呢?毫无疑问是适合暑期备考阶段而且高水平的申论教材及辅导班次。

何为适合暑期备考?暑假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已经到了开始大强度积累和练习的阶段,另一个是我们有大段的时间备考。那么我们在这个阶段就得选用比较细化并且能够提供知识储备的公考教材。《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为各位考生全方位解析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理论讲解、范文解析、时事热点面面俱到。国家公务员网申论栏目每天更新申论备考辅导,时政热点,让考生通览国家大政要情,积累素材,掌握规范语言,让你不但有话说而且知道怎么说。四十天的暑假,如果真的能够利用好一套好的公考教材,做到融会贯通,那么后期的复习无疑将事半功倍。

暑假同样也是一个报辅导班的不错的时机。平时有课业的负担,可能学业和复习不能兼顾。在暑期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去,上完理论课,及时加以消化练习,写作能力才能够迅速提升。

三、循序渐进,复习计划有的放矢

前面只讲到了怎样借助外力,真正地实力积累更多的要靠自己地耐心和刻苦。具备了好的教材与辅导课程,考生更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申论水平才能是真正的提高。专家建议考生在申论考试的准备过程中要采取分阶段的复习方法,制定详实的暑期复习计划,规划好每一天的复习时间与复习内容,针对自己在申论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有的放矢。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建议考生在暑假备考期间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每天关注申论的热点素材,利用每天早上清醒的头脑及较强的记忆力,花1—2个小时用来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等申论考试素材汇聚的权威网站,这些网站会及时发布政府官方信息,具有最全面的政府文献资料,并且申论考试复习必看的人民评论员文章及《半月谈》、《瞭望》等期刊的热点文章也分别链接在人民网和新华网上,方便考生搜集申论素材信息。考生在搜集信息之余还要关注名师对热点素材的解析与标准表述,适当背诵一些申论考试中的常用语句。

申论写作熟能生巧,考生们在暑假期间要利用这两个月的空闲时间,进行大量的申论写作练习。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建议考生每天下午抽出3—4个小时进行每日一篇的申论写作练习。申论的考试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进行,因此在下午练习申论写作可以更好的应对在申论考试中出现的疲乏状态。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切忌照搬模板。国家公务员网专家提醒考生在写作练习时,一定要把握答题节奏,掌握好宝贵的答题时间,控制答题字数,以免形成拖延的习惯,影响最终的申论考试。在写作完成后,大家一定要对比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并对文章加以修改。国家公务员网专家提醒考生在每天练习当中,要尽快熟悉申论写作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申论写作方法。

专家为考生准备了上述暑期申论备考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明确申论考试的复习思路,高效的进行申论考试的备考工作。会一直关注考生备考申论考试的相关问题,及时发布备考复习信息,帮助广大考生在申论考试中取得成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试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能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4.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予评分。

二、给定资料

(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银行网点,尤其是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的银行门前排长队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引起社会舆论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昨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区10家银行网点进行调查,这10家银行分别位于繁华商业口岸、居民小区、高校等区域。在这些银行里排队办理业务的时间,估算下来最长的要等待两个小时,最短的也要二十多分钟。上午10时建设路上中国银行一储蓄所:共开设两个个人业务窗口,这里没有排号机,有8人在排队等候。队列中一名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准备存款两万元,先到自动存款机前,但是该机器每次放入金额仅限30张,要存完这笔钱总共需要操作7次,她只有选择排队。在这位女士前面一位老大爷正办理基金业务,需要填写几张表格,二十多分钟都没有办完。一名学生要取220元钱,由于取款机只提供100元和50元的钞票,也只有排队。

上午10时30分玉双路上一家招商银行网点:开设了两个个人普通业务窗口和一个贵宾窗口,大厅里有近20人在等候,大厅咨询人员引导部分客户到自助银行办理存取款等业务。记者注意到,墙上挂着的留言簿上有几条是反映排队人多,窗口开得少的。

上午11时红星路二段建设银行三支行营业部:记者在排号机上打印出来的纸条显示号码为“0177,您前面还有72位在等待”。该网点对私业务共有5个窗口,但只有3个储蓄窗口在办业务,其中还有一个白金卡/金卡专用窗口。记者等了10分钟,发现前面才有5名客户办完了业务,按此速度计算,72名客户将耗时144分钟。

下午4时30分岳府街农业银行锦阳支行:由于地处偏僻,又临近下班时间,排队的人不多,开了两个个人窗口,记者取号为“0500”,纸条上显示等待人数为8名。

四川省银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冀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市民反映‘排队“问题,在一些银行大厅里竟有“号贩子”出没。他们拿号以后,过些时间以每张两三元的价格卖给那些不想排队的人。李秘书长指出,缓解银行排队现象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马上解决好。

工商银行一部门负责人分析认为,过去老百姓领工资、缴水电费、电话费等都找单位,现在却集中在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办理,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架势。这些业务使用了国有银行30%的柜台资源。另一方面,老百姓财富的增加带来了投资理财需求的膨胀。招商银行在2004年调查发现,客户中有85%的人办理存取款等简单业务,只有15%的人办理买基金、理财产品等复杂业务。而今年的调查显示,后者的比重已飙升到59%。办简单业务往往只需2分钟,而办复杂业务有时需要30分钟,复杂业务越多,银行的处理时间自然越长。

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称,自动排号机的出现给客户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等候环境,与此同时,也为网点带来了空号费时、过号纠纷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成都地区使用叫号机的营业网点每天平均会出现4成以上的空号情况,空号呼唤浪费时问题成为银行排长队的原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解决银行排队问题不仅是采用排号机或是恢复站队等候能够解决的。让人心焦的等候时间确实有相当多“水分”,这其中既有银行服务的问题,也有市民消费习惯的原因。从银行方面来说,营业窗口的工作人员忙闲不均,窗口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一些网点业务人员流动频繁,对业务操作不够熟悉,延长业务办理时间。

在记者调查的银行网点中,70%以上安置了排号机,最近有消息称,工行将在北京部分网点准备叫停排号机,原因是它不能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不能解决银行排队问题,但是成都方面表示将继续使用这一方式。

(二)中国银行业协会27日公布全国35家银行业协会关于银行排队的联合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银行网点高峰时段和高峰工作日各不相同。排队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中小城市情况要稍好。城市银行柜台压力大,郊区、农村行柜台压力较小,有些农村网点甚至柜台冷清。工、农、中、建这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工行的排队现

转自:育路公务员考试网

第三篇:2011-917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解析

第一步:审读作答要求

面对申论试卷,在阅读给定资料和作答问题之前,考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审读“作答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1~6”,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作答本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情况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一种下级向上级汇报有关情况时使用的公务文书。从大的类型上说,“情况汇报提纲”与“情况反映”的写法相似。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必须清楚领导最感兴趣、最需要知道的是什么?领导最需要知道的不外乎“情、因、策”三个方面,即:出现了什么情况(“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怎样应对这种情况(“策”)?这就自然构成了“汇报提纲”的基本行文思路:陈述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在每一部分中可以提炼出一些二级标题,叫做“纲中之纲”,然后在二级标题下罗列观点和事例。

“汇报提纲”在格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通常情况是:

1.标题。“汇报提纲”的标题一般可以用“关于„„的汇报提纲”。2.正文。在作答“汇报提纲”的时候,不需要考生主观创造,必须是对给定资料的客观概括,其答案必定能够从申论“给定资料”中找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汇报提纲”就是“概括主要内容”。撰写汇报提纲,除充分把握材料外,还要掌握三条要求:一是观点要鲜明。不能拐弯抹角,含糊其词,要力争给听取汇报者留下明确的概念。二是条理要清楚。中心是什么,讲几个问题,从几方面讲,都要纲目分明,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三是事例要典型。汇报提纲中的事例一定要精选,要有典型性,还要把那些能够反映事例本质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写出来。“汇报提纲”中对典型事例的生动概括,常常会成为点睛之笔。

因此,本题属于概括资料型。具体分析如下:

(1)概括范围:“给定资料1~6”。所有的内容都必须完全根据给定资料进行挖掘。离开了给定资料的杜撰或信口开河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2)概括内容:领导最感兴趣、最需要知道的信息。

(3)概括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所谓“分条作答”,就是要求把汇报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有条理地分条作答。所谓“内容全面”,就是不遗漏主要问题及其主要方面;所谓“表述准确”,就是要求必须进行符合事实的概括,而不能脱离给定资料所陈述的实际情况;所谓“逻辑清晰”,就是要求各部分的行文之间必须前后衔接,联系紧密,而不能随意堆砌,一盘散沙。

(4)字数限制:不超过400字。所谓“不超过400字”,就是超过400字肯定不行,但也不能下浮太多,以控制在下浮10%左右为宜。第二步:阅读给定资料

按照要求阅读给定资料,包括标注段落序号、勾画关键信息和总结段落大意。见2011年9月17日省级公务员考试联考申论真题给定资料。

第三步:合并同类信息,理顺逻辑关系

“给定资料1~6”共有24个自然段。通过标注段落序号、勾画关键信息,并归类整理可以发现,资料内容可以分为“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对策措施”三个方面:

有关“基本情况”的段落有:

[1] 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某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概括事例为:西安交大教授李某学术造假骗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2006年以来,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接连身陷“造假门”事件。(概括事例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接连身陷“造假门”。)

[3]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某,因“汉芯”系列芯片造假骗取国家上亿元经费。(概括事例为:上海交大教授陈某“汉芯”造假,骗取国家上亿元经费。)

[9]在今年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记者听到委员们最多的发言就是:目前,科技界浮躁虚假之风大肆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概括为:目前,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学术浮躁虚假之风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

[14]前不久,湖南岳阳市人民政府宣布,经过当地有关部门两个多月的奋战,成功破获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产、销售案件。采访发现,与以往类似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竟从饲料中检测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苯乙醇胺A。同时,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概括事例为:浙江大学教授邹某甚至与“瘦肉精”生产者沆瀣一气。)

有关“原因分析”的段落有:

[11]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的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求发表论文,这就给造假“行业”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分析原因为: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求发表论文,这就给论文造假“行业”的存在提供了土壤。)[12]某省人大代表也是大学校长的胡某表示,对学术造假,法律上很难界定。(分析原因为:缺乏法律规范,对学术造假在法律上很难界定。)

[18]有学者指出,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高校扩招本来是为了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提高民族的竞争力,但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增长、急于求成的扩招是一种高等教育的“虚胖”,(分析原因为:大学盲目扩招。)„„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了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教师如果在2~3年内没有发表文章或者申请到课题,便要被解聘或者降级。这导致许多教师不潜心研究,而是抄袭他人论文予以发表;(分析原因为: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绝对标准,导致许多教师急功近利。)

[19]某报曾经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门的调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求职仿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对做学问、搞研究我一点没有需求感,考试嘛,“60分万岁”,平时自己拿谈恋爱来消磨时光。(分析原因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对做学问没有需求感。)

[22]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校长为给学术更大自由而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教授治校、高校去行政化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分析原因为:大学管理行政化。)

有关“对策措施”的段落有: [17]不仅需建立详细的规范与细则来规范科研,更要让食品监管深入科研领域,让科研走在合乎道德伦理与法律的轨道上。(提出对策为:建立学术规范,让科研走在合乎道德伦理与法律的轨道上。)

[23]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的教育家朱清时,在2009年接受凤凰网访谈时说: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这也说明了从国家到学者对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思索。(提出对策为:推动高校去行政化,倡导学术自由。)

[24]中外专家学者就科技团体在科学道德规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提出对策为:发挥科技团体在科学道德规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第四步:整理思路,概括成文

在具体成文的时候,可以借用给定资料中的语言表述,但必须理顺逻辑关系,并进行概括归类、整理取舍,而不能简单地大段照抄。

注意题目“不超过400字”的字数要求,顺通文意概述成文。下面是根据以上分析作答的例文。

曹长远:2011年9月17日省级公务员考试联考申论第一题例文:

关于我国学术学风情况的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学术浮躁虚假之风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例如:西安交大教授李某学术造假骗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接连身陷“造假门”;上海交大教授陈某“汉芯”造假;浙江大学教授邹某甚至与“瘦肉精”生产者沆瀣一气等。

二、原因分析。一是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求发表论文,这就给论文造假“行业”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二是大学管理行政化。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绝对标准,导致许多教师急功近利。三是大学盲目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对做学问没有需求感;四是缺乏法律规范,对学术造假在法律上很难界定。

三、对策措施。要建立学术规范,让科研走在合乎道德伦理与法律的轨道上。发挥科技团体在科学道德规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推动高校去行政化,倡导学术自由。

第四篇:公务员联考申论试题参考答案

公务员联考 《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2011年9月17日公务员联考及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考试已经结束,除河北、吉林等个别省市,公务员和基层政法干警考试使用同一套申论试卷,材料及题目略有变化,具体可参考以下申论题目解析:

(一)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限400字。【解析】

情况汇报,公文特色的综合式概括,要求概括给定资料1~6的主要内容,做一情况汇报,以供领导参阅。侧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一是明确资料话题,围绕学术浮躁,科学精神缺失展开。二是答案要点,信息点相对较散,可摘抄关键词,提炼整合。三是答案结构,建议分成学术浮躁的表现、原因、对策三部分作答,同时注意此题带有公文性质,答题时要兼顾公文格式。

【参考答案】

关于当前学术科研问题的情况汇报

XX领导:

现将当前我国学术科研情况汇总如下,请参阅。

一、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科研诚信缺失现象严重,表现在:1.学术界浮躁虚假之风盛行,个别专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假。2.个别专家丧失社会责任感、道德失范。3.部分学生学风浮躁,治学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严重。

二、问题原因

反思科研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1.个别专家盲目追求利益,无视公共道德。2.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少相关规范制约。3.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不完善,以论文数量为主,忽视质量。4.大学培养体制不完善,导师对学生低要求,缺乏道德引导。5.学术造假团伙猖獗,败坏社会风气。

三、相关建议

科研诚信的缺失,不止败坏了学风,而且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各方建议如下:1.完善科研体制,建立与科研相关的规范细则,同时加强监管。2.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职称评定体系,探索教授治学治校途径。3.学校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4.借鉴国外经验,严厉处罚学术造假行为。

(二)根据给定资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不超过250字。【解析】

现象分析题,要求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的社会问题。侧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一是审题,要求分析张悟本事件,而非简单分析张悟本个人。二是分析角度,从张悟本个人、媒体、政府、民众、专家切入。三是答案分条分层,忌讳模糊一片。

【参考答案】

“张悟本事件”产生的原因不仅包括本人骗术高超,还包括媒体的炒作、包装,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民众养生科普知识的欠缺,医学专家学术知识转化、普及不够等。

这些反映出我国科学研究中一些学者的科学精神缺失以及大多民众的科学素养低下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危害了群众的健康,更使社会产生了信任危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加大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三)给定资料中反映了“大学学术浮躁”问题,请你站在某高校学术负责人的角度,就如何治理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具体可行,不超过350字。【解析】

提出对策题型,要求站在某高校学术负责人的角度,针对当前的学术浮躁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侧重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解题关键:一是先找出问题──履历造假、剽窃他人成果、抄袭,缺乏对学生的诚信素质的道德引导等。二是解决之策,尽可能针对问题,尽可能具体可操作。

【参考答案】

当前我校学术浮躁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在:1.个别专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假,学术造假成风。2.部分学生学风浮躁,治学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严重,学校缺乏对学生诚信素质的道德引导。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建立论文监测评价机制,通过引进相关技术打击学术造假,严肃处理学术造假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完善导师制度,减少学生人数,减轻老师负担,对学生的诚信加强道德引导。3.倡导科研诚信,营造学术至上的良好氛围。4.完善职称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研。

5.发动社会力量,加大学术监督,同时,加强和兄弟院校的合作,相互批评促进。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解析】

本次考试的文章写作要求考生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题进行论述,从题干要求来看,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考生在写作之前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可以得知我国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同时重视提升国民素养这个工作,但是现在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科学精神遭到威胁。全篇资料都是围绕科学精神和公民科学素养这两个方面,所以考生吃透给定资料的内容,不仅可以拓展写作思路,而且可以借用给定资料顺利完成写作。

这里提供一种写作角度,考生可以根据已给题目,把文章写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叙述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其次阐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再次阐述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最后进行收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作答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和语言的流畅。

【参考例文】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一些公民未经辨别仍会相信非科学的“养生理论”;某些科研人员为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高校学术造假门、抄袭门也频频被媒体曝光。这表明,国家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地同时,也要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科学精神就是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还是剽窃他人论文进行学术造假,都是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提升科学素养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科学素质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夸大其词的“基因皇后”,还是肆意炒作的“纳米”、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这些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被炒的沸沸扬扬,都是由于公众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必须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推动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建设中,要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国家应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举办各种普及科学常识的讲座和活动,使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第五篇: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三)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人才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2.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把人才问题推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从国内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问题现实地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基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该纲要可以说是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化和系统展开。

3.2003年6月,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此后,全国各省区市先后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或协调机构,并在党委组织部门普遍设立了人才工作机构。在改革实践中,通过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落实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注重整合力量,积极提供服务,实行依法管理的工作要求,创新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一个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至2006年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475.6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达450.4万人。截至2006年,中国已有两院院士140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4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总数3307人。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为1450万人。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仅2000-2005年期间,中国的研究开发人员增长了48%,研究开发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增长了60.9%。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4.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解决了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战略目标与重大问题,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鸿篇巨制中的一个壮丽篇章。

5.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和协调,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也是中国到2020年和到本世纪中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6.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须有“人才资源强国”作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7.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才资源强国。因此,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人才队伍。但这支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世界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是现代化建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一经验及中国人才队伍的现状,要求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必须实行人力资源开发先导模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必须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加大教育和培养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教育经费和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率。要继续改革教育和培训体制,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使教育和培训系统真正做到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管理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中国一度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导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例如,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58万人,截止目前,累计回国的只有15万多,只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25.86%。加入WTO前后,中国出现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为政之道,重在得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中国必须尽快扭转被动和不利的局面,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为此,要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使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成为相关人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目前,中国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1)专业结构不合理:长线专业人才较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熟悉并善于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2)能级结构不合理:初中级人才较多,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3)产业分布不合理,如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第三产业内部人才结构也明显失衡。(4)行业分布不合理,如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仅占35%,而美国从事科技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80.8%在企业,英国为61.4%。(5)地区分布不合理,如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密度(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量)仅为225人,而东部地区为302人,高级人才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6)所有制间的分布不合理,如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之和仅为26%。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有效盘活人才资源存量,改进人才资源增量结构,使人才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人才问题,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的问题。有了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近些年,中国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来说,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为此,一要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评价人才,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评估绩效,二是测评能力。评估绩效是为了奖惩,测评能力是为了选人用人,二者不能混淆,否则,必然造成管理上的负效应。二要建立能力主义的管理体制和竞争机制,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搭建宽广的舞台。所谓能力主义管理体制,即唯有能者宜在其位。它是由三个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即公正评价系统、公正待遇系统和能力开发系统。在能力主义管理中,以公正评价为基础,对人才给予公正待遇。这里的待遇,包括职位、工资福利和荣誉等。经过评价,如果一个人有弱项或不足,则进入能力开发系统,进行培训和提高。很显然,能力主义管理具有鲜明的优点:(1)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的能力,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提供科学依据;(2)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避免或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3)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人才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三要建立更为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力。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既能够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又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积极创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8.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兴,业以才旺。人才强国战略正是党和国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确保中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客观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和企事业的兴盛衰亡。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将人才问题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要认识到人才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减少和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有价,既要重视精神激励,更要重视物质激励;要因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授职,小才不可大用,大才也不可小用;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克服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才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实施出国留学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就决定派出留学人员,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始终是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的。对于一时没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专业领域,向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借助发达国家的力量加快培养。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充分认识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着眼国家发展需要,要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为中国公民出国留学提供便利的服务。要深刻认识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吸引留学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加快构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春晖计划”等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国家科研院所等在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战略高地作用,努力吸引、聘用更多的境外高级专门人才。

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各对专业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方面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这就不仅需要对科学人才的尊重,尤其重要的是要尊重生产劳动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尊重一切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劳动、知识、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光荣、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形成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认真解决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问题、舆论问题、制度机制问题,把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建议》提出,建设人才强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二)目前,我国人才使用与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这些问题,请你谈谈我国实施才强国战略的建议。(30分)

要求:(1)内容全面,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500字。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2.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3.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赋分说明:

1、要点不分先后,严格按分值赋分。其中概述4分,另外两个要点各8分。

2、不能超过3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二)目前,我国人才使用与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这些问题,请你谈谈我国实施才强国战略的建议。(30分)

要求:(1)内容全面,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一、存在的问题有:

1.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才资源强国。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2.我国在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中一度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导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

3.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专业结构、能级结构、产业分布等。

4.我国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但从总体来说,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建议有:

1.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2.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3.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

4.实施海外留学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5.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

6.针对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7.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8.实施更加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赋分说明:

1、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分值赋分,每个要点5分,共计20分。

2、其中对策严格按分值赋分,每个要点2分,计10分。考生回答其中任意5条对策即可得满分。

3、总字数不能超过5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先概述一些现象,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我国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第一段话结尾一句摆明观点:多策并举,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加战略。本段大约一到二百字。

过渡段,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原因。一到两行即可,不宜太长。

接下来一到两段分析原因,两三条都行,每条大约一百字左右,然后展开论述。

过渡段,从分析原因过渡到对策。(每一条对策要展开论述)

要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赋分说明:

分四大类:

一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41-50)

二类: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移顺。(31-40)

三类: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20-30)

四类: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19以下)

说明:

1、从立意、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综合评判,分类赋分,整体观照。如考生在某些方面答得非常好的,在按评分标准给分后,总分可向上浮动,但幅度不超过5分。

2、主要减分项目:

(l)无标题扣3分;

(2)字数少于9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多于1100字者,每多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考生回答其中任意5条对策即可得满分。

3、总字数不能超过500字,多2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三)结合我国人才使用的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先概述一些现象,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我国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第一段话结尾一句摆明观点:多策并举,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加战略。本段大约一到二百字。

过渡段,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原因。一到两行即可,不宜太长。

接下来一到两段分析原因,两三条都行,每条大约一百字左右,然后展开论述。

过渡段,从分析原因过渡到对策。(每一条对策要展开论述)

要全面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赋分说明:

分四大类:

一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41-50)

二类: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移顺。(31-40)

三类: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20-30)

四类: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19以下)

说明:

1、从立意、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综合评判,分类赋分,整体观照。如考生在某些方面答得非常好的,在按评分标准给分后,总分可向上浮动,但幅度不超过5分。

2、主要减分项目:

(l)无标题扣3分;

(2)字数少于9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多于1100字者,每多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下载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省级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联考申论答案

    新时代工人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条件发生了转变,生产方式进行了变更。 “80后”“9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成了新时代的工人主体。如何培育、造就和充分发挥新时代工人的力......

    公务员 申论考试 模拟试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2012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

    2012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校车安全 2012-04-11 15:26 华图网校 点击: 67 次 【关键词】 校车安全事故 校车安全管理 乘车安全教育 校车市场 【热点案例】 1、近几年来,校车安......

    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

    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县域经济发展 201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素瓶颈、基础设施等问题,引导县域产业突出特色......

    2011年公务员联考《申论》答案(一)(大全5篇)

    驰骋的龍 龙之心是龍就应该让他驰骋于世界之中 2011年公务员联考《申论》答案(一)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sl003)

    一、背景材料: 1997年3月31日,国脉集邮中心以“保联”署名在《北京晚报》文物收藏版登出一则消息称,北京市集邮协会国脉集邮活动中心为满足会员和集邮者的要求,将于4月1至4月......

    公务员申论模拟试题 农村养老(★)

    农村社会养老问题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公务员 申论考试 模拟试题食品安全)

    一、注惹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