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工作办公室实习报告
赴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的毕业实习报告
摘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本人在2010年11月22号至2011年1月14号在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在单位指导老师柳必盛的帮助、指导和教育下,我熟悉了农村工作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习的财政学的专业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不错地锻炼和提高。以下,对毕业实习的具体情况和及体会作一系列的总结。
关键词:农村工作办公室;扶贫科;毕业实习;实习报告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能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在2010年11月份到2011年1月份,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的地点是在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这次实习为我这样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感受到工作的氛围,让我从学生的心态转化到工作的心态,从对自己负责到对工作负责。这次实习对我而言,不失为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1实习单位简介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云鹤路26号,是庆元县县委的工作部门,也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主要承担着全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的工作。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综合、协调、指导、管理庆元县的农村工作,负责制定庆元县农业农村工作计划和指导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反映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协调、指导农业各职能部门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我所在的扶贫科则是主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2实习的目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农办的实习,了解农办工作环境和工作 1
内容,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在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财政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即将面临毕业,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实习,学会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更清楚的认清自身的优缺点,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3实习过程
总的来说对于这次实习,我深感受益匪浅。一方面通过在扶贫科的实习使我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弥补了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也获得了很多实践中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和同事、领导的相处,我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也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这次实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几个阶段:1.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2.学习农办工作流程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3.通过走访,了解农办以及相关企业的一些情况;4.总结实习经过,并完成实习手册、实习报告;
4实习内容
第一周和第二周,主要是熟悉环境。
由于刚开始实习,对于农办的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两周,我主要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杂小工作,比如文件的归档,书信的整理,以及打一些Word文档和Excel。于此同时,我也认真的学习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通过与同事的交流,了解到了一些业务的工作流程。同时我在这里也学习到了如何熟练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机和传真机。在实习开始的时候,我通过电子邮件向学校的导师汇报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工作的具体打算。
第三周和第四周,参与农办的实际工作,协助处理一些简单事务。
农办的工作较为繁琐,任务多,时间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在这一点上,经过了前两周的实习之后我深有体会。在第三周,单位召开了一次农办的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对今后的一个多月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安排,在这次会议上,主任对前段时间内,农办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缺
陷和不足,要求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尽量克服困难,力争把工作做好,做全。这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因此扶贫办的工作较为重要,我也被安排了对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档案的检查和归档的工作。在本周,陆陆续续有一些群众来农办咨询农村危机房改造的相关事宜,通过事先对县里相关政策的学习,我也能够给他们满意的解释和回答。第四周的主要工作是和柳科长一起到县内一家规模较大的竹木加工企业进行相关的工作考察,在考察中,我也通过对企业的相关了解,知道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会计流程等,同时还认识了企业的会计,她恰好也是财经学院的校友,通过与她的交流,我对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和流程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她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学校要求的会计实习的内容。
第五周到第八周,开始单独处理一些事务,并完成学校要求的各项实习内容。第五周,主要工作是听从科长的安排,对单位内部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同时向导师汇报了实际的工作进展,听取导师安排,开始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在这周,还参加了一次全县的年度工作会议,听取了领导对于过去一年对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第六周和第七周,主要是完成学校要求的实习内容,一方面,参与农办的实际工作,并且通过实际的工作认识到了许多自身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通过努力工作得到了科长的表扬。在这期间,完成了学校毕业实习的各项要求,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了一些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第八周,认真对自己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总结,了解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听取科长和同事对我的评价,同时也向导师汇报了毕业实习的总体状况和个人的感想。
5实习的心得与收获
实习的时间不长也不断,8周结束之后我也将回到学校,这次实习,让我感触颇深。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我们必须端正好自己的心理和态度,正确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次实习过程中,很高兴可以在几个部门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前辈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专业知识上的,也有做人道理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农办的许多工作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抱着“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才行。只有理论与实际想结合才能真正的做好工作。
第二篇:农村工作办公室实习报告
农村工作办公室的毕业实习报告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能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在2010年11月份到2011年1月份,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的地点是在农村工作办公室,这次实习为我这样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感受到工作的氛围,让我从学生的心态转化到工作的心态,从对自己负责到对工作负责。这次实习对我而言,不失为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1实习单位简介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云鹤路26号,是庆元县县委的工作部门,也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主要承担着全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的工作。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综合、协调、指导、管理庆元县的农村工作,负责制定庆元县农业农村工作计划和指导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反映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协调、指导农业各职能部门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我所在的扶贫科则是主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2实习的目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农办的实习,了解农办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在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财政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即将面临毕业,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实习,学会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更清楚的认清自身的优缺点,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3实习过程
总的来说对于这次实习,我深感受益匪浅。一方面通过在扶贫科的实习使我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弥补了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也获得了很多实践中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和同事、领导的相处,我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也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这次实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几个阶段:1.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2.学习农办工作流程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3.通过走访,了解农办以及相关企业的一些情况;4.总结实习经过,并完成实习手册、实习报告;
4实习内容
第一周和第二周,主要是熟悉环境。
由于刚开始实习,对于农办的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两周,我主要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杂小工作,比如文件的归档,书信的整理,以及打一些Word文档和Excel。于此同时,我也认真的学习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通过与同事的交流,了解到了一些业务的工作流程。同时我在这里也学习到了如何熟练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机和传真机。在实习开始的时候,我通过电子邮件向学校的导师汇报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工作的具体打算。
第三周和第四周,参与农办的实际工作,协助处理一些简单事务。
农办的工作较为繁琐,任务多,时间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在这一点上,经过了前两周的实习之后我深有体会。在第三周,单位召开了一次农办的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对今后的一个多月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安排,在这次会议上,主任对前段时间内,农办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要求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尽量克服困难,力争把工作做好,做全。这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因此扶贫办的工作较为重要,我也被安排了对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档案的检查和归档的工作。在本周,陆陆续续有一些群众来农办咨询农村危机房改造的相关事宜,通过事先对县里相关政策的学习,我也能够给他们满意的解释和回答。第四周的主要工作是和柳科长一起到县内一家规模较大的竹木加工企业进行相关的工作考察,在考察中,我也通过对企业的相关了解,知道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会计流程等,同时还认识了企业的会
计,她恰好也是财经学院的校友,通过与她的交流,我对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和流程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她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学校要求的会计实习的内容。
第五周到第八周,开始单独处理一些事务,并完成学校要求的各项实习内容。第五周,主要工作是听从科长的安排,对单位内部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同时向导师汇报了实际的工作进展,听取导师安排,开始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在这周,还参加了一次全县的工作会议,听取了领导对于过去一年对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第六周和第七周,主要是完成学校要求的实习内容,一方面,参与农办的实际工作,并且通过实际的工作认识到了许多自身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通过努力工作得到了科长的表扬。在这期间,完成了学校毕业实习的各项要求,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了一些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第八周,认真对自己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总结,了解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听取科长和同事对我的评价,同时也向导师汇报了毕业实习的总体状况和个人的感想。
5实习的心得与收获
实习的时间不长也不断,8周结束之后我也将回到学校,这次实习,让我感触颇深。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我们必须端正好自己的心理和态度,正确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次实习过程中,很高兴可以在几个部门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前辈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专业知识上的,也有做人道理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农办的许多工作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抱着“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才行。只有理论与实际想结合才能真正的做好工作。
第三篇:伊宁市农村工作办公室
伊宁市农村工作办公室、菜篮子办公室
机构设置意见
根据市委、政府相关会议决定,由伊宁市园艺工作站现有机构承担伊宁市菜篮子办相关工作,现我站将情况反映如下: 目前现状
1、机构编制、实有人数和运行情况
伊宁市园艺工作站机构规格相当副科级,核定编制5名,核定领导职数1名,实有人数15名(在职12人,退休3人)。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2003年至今,根据工作需要市园艺工作站工作人员按照市委、政府以及市农林局的工作安排:除了完成园艺站本职工作外,先后承担了“1211”工程办公室、市菜蓝子工程办公室、市委农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职责;目前全站15人中:2人从事市农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作,2人从事林业管理工作,6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人内退,3人退休。
2、实际从事主要工作任务
由于工作需要,伊宁市园艺工作站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果树、蔬菜及果蔬储藏、保鲜、加工等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培训乡村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同时根据市委政府及农林局领导工作安排,完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以及每年的新农村建设的检查验收工作;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设施农业各项优惠政策;完成了全市设施农业选点规划以及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完成伊宁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并具体实施;协调电信公司制定完成伊宁市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等;配合市效能办制定年初各乡镇农业农村经济指标的分解及年底的绩效考核工作;组织完成了每年的州市农业农村现场观摩会;完成了伊宁市北山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筹建了伊宁市绿色边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参与其中的部分工作等。
3、机构设置建议:
伊宁市园艺工作站现有职能与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伊宁市绿色边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等部门职能均有交叉。我站建议:
(1)、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伊宁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工作及职能由现有伊宁市园艺工作站更名承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和机构),其对应州农办、新农办、州设施农业办公室。
(2)剥离市园艺工作站园艺生产管理工作职能归伊宁市林业(园林)局。
(3)将伊宁市绿色边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业务工作交由林业(园林)局。
(4)将抽调人员归属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伊宁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充实该办职能和人员,以适应目前工作的需要。
4、存在的问题:
(1)机构编制不足、不符。伊宁市园艺工作站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事业编制5人,如要承担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伊宁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职能和工作需增加参公编制至10个及领导指数3人。(具职责和惯例确定)
(2)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伊宁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作为协调组织督促农口工作部门应为市委政府下设机构。目前设置在农牧兽医局下协调组织力度不强。(可挂靠农牧兽医局下)伊宁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市委政府关于发展“菜篮子工程”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围绕城市副食品供给,负责研究、制定全市肉、奶、蛋禽、菜、果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督促组织实施;指导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制定及认证、监管工作。
三、建立健全全市“菜篮子”产品流通体系,搞好中心副食品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以及生产基地农户建设,组织开展“菜篮子”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运、储藏保鲜、初级产品加工等工作;
四、协调落实“菜篮子”产品的调控政策,保障市场供应、物价稳定。建立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的长效机制,构筑全市菜篮子产品的卫生安全保障体系。
五、制定全市鼓励扶持“菜篮子”产品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科技推广网络;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的科技水平,丰富城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六、承办市委、市政府及对口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伊宁市委农办、市新农办工作职责
一、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研
究并提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二、参与起草市委、市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指导、协调统筹城乡发展;
三、负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负责农业各部门工作的综合协调与检查、监督;
四、负责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执
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五、承办市委、市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六、承担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七、负责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及“农业
产业化”项目、村庄整治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指导乡镇、村的新农村建设;
八、承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多口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篇:农村工作办公室经营管理工作总结
农村工作办公室经营管理工作总结
XX区辖2乡1镇3个街道,34个行政村,412个村民小组,1.72万户,农业人口6.02万人,农用地面积7.2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6万亩、林地2.86万亩、养殖水面1.1万亩。一年来我区经营管理工作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市经管处有关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认真落实减负惠农政策、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监督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工作等。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区党委、政府对“三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置等制度。加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和维修保养制度。各乡镇逐步建成了“三资”交易平台,各村明确了专人管理,具体负责资产的登记、保管,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及明细台账,定期进行核查清理,真正做到固定资产账、账卡、账物相符。2013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今年到11月中旬全面完成对全区34个行政村的财务审计工作,具体审计各村转移支付的落实情况,各村年转移支付金额为274万元,全区2个街道,3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村账乡代管。涉及34个村,100%开展则务会计电算化。
二、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我区着眼于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2013年,全区已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早、晚稻良种补贴、双季稻补贴发放强农惠农补助390.32万元,退耕还林兑付资金35.96万元。水利项目资金全部到位。水利建设基金36万元,安全饮水103.9万元,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资金162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61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9.8万元。2013年共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145.52万元,免学杂费617.65万元。对贫困农村寄宿生生活进行补助,补助生活费60万元。
三、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截止11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05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15万亩、山地流转面积0.1万亩、水面0.3万亩、荒地0.5万亩。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1700户,签订流转合同800余份。抓紧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各乡镇经管部门对农村流转的土地都指导其按照今省统一制定的流转合同规范文本签订了流转合同。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负责对合同进行审查、鉴证、登记、立卷、归档,实行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二是积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三是积极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区委、区政府正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渐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提高集约化、规范化经营。
四、抓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截止2013年11月底XX区农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46个,发展家庭农场3个,共有成员3500人。今年为合作社安排扶持经费20万元、工作经费10万元,指导示范社开展成员培训2场共培训90人次,指导各乡镇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工作。
五、加强和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的开展。
2013年XX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具体指导下,吃透政策,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共审核落实项目26个,各级财政奖补228万元,引导农民筹资投劳50万元。财政奖补工作实施以来,由于确实为农村兴办了许多实事,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广大农民的热烈响应。
第五篇:中共康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中共康县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贯彻落实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暨产业化发展现场会
会议精神情况的报告
市委农办:
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两当等县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入分析了全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暨产业发展现场会回顾总结了2010年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作,交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验,深刻了分析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了2011年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会议之后,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学习传达,全面贯彻落实。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为了把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暨产业发展现场会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面吃透精神实质,尽快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会议一结束,县上立即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和政府常务会,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特别是市委王书记、许市长、市委黄书记、曹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 人员为成员,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总结分析,并分别召开了全县乡村清洁活动即新农村建设现场检查观摩会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围绕市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深入分析全县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当前面临的机遇,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市委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宣传县委、政府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重要部署,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会议精神传达到了最基层。
通过层层学习传达和广泛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暨产业发展现场会,把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抓住了陇南发展重点,发挥了陇南特色优势,非常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市委王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观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全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通过学习和宣传,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致表示,要以贯彻落实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暨产业发展现场会会议精神为契机,立足康县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使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转化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县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工作合力明 显增强。
二、立足康县实际,明确目标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康县实际,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文章,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村,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和文明意识,把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相互理解配合、和睦相处的氛围营造的更浓;通过重点村的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社会和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培育思想进步新农民、创造健康向上新生活、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子、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新水平为目标,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思路,以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重点,坚持分三步走战略,第一年抓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年启动产业配套工程,第三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集中用三年时间,把遍布全县21乡镇占近三分之一的118个重点村建成影响带动全县的示范点,把江武路、康阳路、白望路、小康路、寺长路、康云路、河两路沿线建成文明长廊。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全县打造一半以上生态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增收渠道顺畅、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新村,以后逐年扩大,覆盖全县。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 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科技成果推广运用为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强村能人大户带动战略,采取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及龙头企业等开展产销合作,着力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科技化支撑,努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在以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前提下,把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综合管理上来。核桃产业以园艺化管理、品种化栽培为发展方向,以五大措施(刨盘刮皮砸虫卵、涂白、清园松土、施肥、嫁接)普及为重点,以“双十”工程(每户每年集中管理十棵大树、十棵幼树)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四到户”(管理任务到户、干部包片到户、技术服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到“十二五”末,核桃产值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茶叶产业以“五化”(茶园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机械化、运作市场化、品牌统一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逐步把产业引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作的良 性轨道,到“十二五”末茶叶产值力争翻一番。蚕桑产业按照稳面积、保大户、增科技、强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稳定保持70%的全省蚕茧量占有率。在继续发展传统养殖业,积极扶持养殖大户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大鲵和太平鸡等特色养殖,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十二五”末,畜牧水产养殖产值实现翻一番的目标。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自产蔬菜在县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继续抓好花椒、中药材的生产以及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天麻、食用菌产业,推广袋料生产等新技术,逐步限制椴木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十二五”末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面积稳定在120万亩,特色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特色产业收入力争翻一番。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要求,坚持乡村清洁活动为载体,以“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为主要内容,以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突出建设特色,大力实施以“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六配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配套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
1、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康县特色。按照因地制宜、提 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全县乡村清洁活动的总体规划。结合学习借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全县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在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充分体现康县生态特色的基础上,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按照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标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和实施方案,确定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对各重点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逐一进行审核,做到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设计不审批,没有审批不建设。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多渠道筹资,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八个渠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县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借贷、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灾后重建八个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通过规划整合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乡村清洁活动中来,向重点村倾斜,有效破解乡村清洁活动资金筹集难题。
3、创新工作载体,夯实发展基础。把开展以“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 实。
一是围绕“建生态村”,加快基础建设。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六难”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六配套”工程,“四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四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四结合”: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六有”:即村有场(垃圾场)、社有池(垃圾池)、户有箱(垃圾箱)、人有厕、畜有圈、机有棚(农机和柴草棚);“六配套”: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村级组织活动及农民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便民小超市、医疗卫生服务、惠农政策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相配套,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改变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新村,有力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围绕“做文明人”,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结合灾后重建成果的宣传,采取巡回演讲、爱国主义电影展映、感恩征文、唱红歌等方式,在全县扎实开展感恩主题教育,营造人人知恩、人人感恩的良好氛围。在乡村清洁活动中,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庭》活动、“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注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破除农村不良陋习,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树立科学、文明的新风尚。
三是围绕“走富裕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配套工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传统单一的增收模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扩基地、状规模,兴企业、深加工,创品牌、建市场等措施,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提质增效。在劳务输出上,加大政府引导,强化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分散流动向固定企业和用人单位转变,不断增加劳务输转收入。同时,组建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输出、建筑、购销运输等群众增收产业互助组,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计划,人人有增收项目的致富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
围绕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我县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抓好特色产业规模化基地建 设。从我县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合理划分产业层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围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食用菌四大区域性重点产业,蔬菜、小杂粮、银杏、蜂蜜、油橄榄五大地方特色产品,进一步落实措施,大力实施能人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全力加快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核桃产业围绕把我县建成全国优质核桃生产基地的目标,以嫁接苗栽植和品种改良为主,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核桃产业整县全覆盖;茶叶产业围绕把我县打造成西北茶叶生产强县、茶叶生态观光旅游名县的目标,以阳坝、两河、铜钱、三河、白杨等乡镇为重点,努力做大做强做优;蚕桑产业围绕把我县建成全国优质蚕茧主产区的目标,以窑坪河、大堡河流域为主线,突出云台、大南峪、大堡、长坝、王坝等乡镇,辐射中北部13个乡镇规模发展,保持蚕桑产业的生产优势,稳定70%的全省蚕茧量占有率。花椒产业以平洛河流域为重点,把中北部16个乡镇建成花椒主产区。畜牧水产养殖重点抓好大鲵养殖和太平鸡养殖,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科学规划,稳步发展,以青河片、阳坝片、三河店子片为核心区,把我县建成全国重点大鲵人工养殖基地;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林地资源,把太平鸡作为一个主要的生态养殖品种来培育,以阳坝为中心大力发展,逐步覆盖两河、铜钱、大南峪、长坝、大堡、豆坝、店子、迷坝等8个乡镇,把康县太平鸡打造成为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积极引导和鼓励千家万户发展猪、牛、羊的传统养殖,重点扶 持养殖专业大户。中药材产业以阳坝为中心,辐射铜钱、三河、白杨、两河、迷坝、大南峪等乡镇,把我县建成全省天麻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柴胡种植和杜仲栽植,把康北的12个乡镇和康中的碾坝乡、豆坝建成全县柴胡主产区,把两河镇、白杨乡、岸门口镇3乡镇建成全市杜仲主产区。以城关、王坝、碾坝、岸门口等乡镇为重点,抓好设施蔬菜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在平洛河、大堡河和窑坪河流域川坝河谷区,发展以拱棚、地膜为主的冬春反季节精细蔬菜及露地蔬菜;以康南5乡镇和迷坝为重点发展食用菌,在抓好段木栽培的同时,积极推广袋料栽培,保护林地资源;在豆坝、店子等乡镇推广小杂粮种植,在太石、平洛河流域积极发展油橄榄。通过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推动特色农业集中连片,大规模发展。切实抓好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在优势主导产业领域突出抓好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建设,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基地面积达到千亩以上的专业村和万亩以上的示范乡镇,形成各产业跨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同时,重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特色农业基地配套建设小型水利和田间道路,提升基地建设水平;认真实施好包括土地整理、水土保持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内的各类建设项目,为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扩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建设,着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充分发挥好独一味生物制药公司、龙神茶叶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扶持现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 动力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引导、提供优惠政策、启动民间资金、整合利用资源等措施,全力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核桃、蚕桑、中药材产业加快建设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对茶叶、食用菌、花椒等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建立以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共同体,尽快改变企业小而弱、品牌多而杂的局面。按照产业布局,明确任务目标,组建专门班子,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企业注册登记、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落实到位,加强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的评定、推荐、申报工作,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跻身更高层次、享受更多的优惠待遇。加快王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吸引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实现龙头企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现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围绕交通干线和产业基地布局,结合城镇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把市场建设纳入县城及重点小城镇建设之中,在周家坝、平洛、长坝、大堡、云台、大南峪、城关、碾坝、王坝、豆坝、岸门口、铜钱、两河、阳坝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成一批规模大、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到2015年新建专业市场10个。同时,对现有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营销环境,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发展农产品专营店,建立网上交易市场,发布供求信息,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努力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营销,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和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供销组织等创办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专业合作组织的自身发展和服务能力,重点抓好1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工作,使全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50家以上。总结推广阳坝天麻合作社、城关核桃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提高全县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化含量。核桃产业以“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为重点,力争5年内实现70%的实生苗嫁接和老品种的高接换优,在以银杏大蚕蛾、栎尺蠖为主的核桃树病虫害防治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群防群治,迅速遏制病虫害的蔓延趋势。茶叶产业以低产茶园改造及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努力提高茶叶单位产量和效益;蚕桑产业以培育优质桑园和提高养蚕批次为重点,努力增加养蚕数量,提高养蚕收入;花椒产业以综合管理和优质新品种替代为重点,落实综合管理各项技术措施;中药材产业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GAP生产为重点,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畜牧业以发酵床生态养猪、黄牛冻配改良、畜禽生态放养为重点,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蔬菜产业重点抓好山区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设施栽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加快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水产网箱养鱼、大鲵人工养殖技术、食用菌袋料栽培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大力推广各种“高效田”种植模 式,逐步用新技术改造替代传统技术。同时注重花椒、茶叶等农产品采收、加工设备的引进,提高劳动市场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良品种,确定为我县的主推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核桃、茶叶、蚕桑、花椒等产业通过嫁接、新植、补植等措施,更新品种,提高良种普及率。畜牧、蔬菜等产业每年引进一些新品种,对适生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重点进行推广,从源头上保障和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品质。充分利用县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依托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返乡人员作为培训农民的重要力量,有效发挥他们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通过培训使全县8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掌握相关的实用技术和加工营销技能。整合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力量,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一专多能的优势,建立在生产一线、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机制。畅开出口,把好入口,充实农业科技队伍,优化人员结构,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作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任用,支持科技人员学习、深造和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提高素质。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领办经济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
五是全力抓好示范点建设,积极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办点示范作为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主导产业密集布点,区域产业合理布点,高起点制定创建标 准,高水平落实创建措施,尽快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在全省叫得响的大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引领特色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示范点建设上,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制定《康县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标准和技术要点》,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一个产业要成立一套班子、确定一名领导、组建一支队伍、制定一个方案。乡镇有一半以上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抓示范点建设,相关业务单位70%以上的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包抓示范点建设,驻点蹲守抓落实。创造条件,支持、鼓励、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示范点创办工作,为他们提供生活方便,及时解决办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优先给办点人员评聘上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优先评选单位先进个人,对办点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开创人人争办点、人人办好点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全县力争建成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点140个。
六是加大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尽快制定核桃、茶叶、蚕桑、中药材、花椒等产业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并积极申报认定国家标准,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申报国际、国内认证,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得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市场准入资格。充分发挥我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利用市场手段,对现有品牌进行必要的整合,统一打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依托独一味药业和龙神茶叶的市场品牌效应,积极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依 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开展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认证、加工企业GMP认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创建产品品牌。力争培育出更多的农产品名优品牌。尽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委托检验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形成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通过检测监管,严厉查处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树立和维护我县农业特色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良好形色和市场声誉,以良好的质量谋求更大的发展,争取更高的效益。
中共康县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