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0928
XX职业学院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校企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采用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落实校企共建,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合作共建的原则与目的第二条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三条 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努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为培养跨世纪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第四条 承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要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合作共建的条件
第五条 合作企业应是在工商、税务等部门正式注册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单位,技术力量能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第六条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应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符合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设置条件,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达到较为先进水平,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
第七条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能为学院相应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教学的机会。
第四章合作共建的方式
第八条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取“自建硬件,合建内涵”方式,引进企业标准、先进技术,新建和改、扩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二是采取“筑巢引凤、引厂进校”方式,学院提供场所和主要
设备,吸引企业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员,共同建立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三是采取“产教结合、企业运作”方式,学校提供场地、校企共同投入资金设备,采用企业管理,进行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完成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素质。
第九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方式,以“为企业储备未来技术骨干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和人员,与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二是“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学院在企业投入教学设备,提供教学与培训资源,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五章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
第十条 成立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教务处、财务审计处、产学研结合处、国资办、纪委负责人任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立项管理;
2.负责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合同管理;
3.负责组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周期评估工作;
4.负责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终止时的审计、资产清理工作。
第十一条 立项申请和审批:首先由领导小组对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实施立项和评审,评审通过报院党政办公会讨论同意后执行。评审内容包括:
1.实习实训基地总体审查,重点审查合作企业资质;
2.审查是否符合学院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学院定位和发展需求,是否符合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3.审查是否符合实践教学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及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
4.审查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5.进行成本效益审查,审查占有资源总量和成本的合理性;审查运行成本承担单位和方式,以及运行收入分配方式的合理性。
第十二条 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应签订合作协议(合同书),系部负责对合同规定内容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合同书)应具有以下基本内容:
1.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名称、合作范围、合作目的、合作目标;
2.合作方式和合作具体内容;
3.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合作企业投入方式和投入装备、技术的明细清单;
5.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占有学院资源(房屋资源、设备资源、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明细清单;
6.基本设施配套和运行成本承担方和承担责任;
7.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收入的分配方案和财务管理;
8.合同终止条件及违约责任;
9.合同期限:合同期限一般为5 年,合同期满若需延长可再续约;
10.其他协商事项。
第十四条 合同审定和签订:合同由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审核,初审后报院党政办公会讨论同意后执行,并由院长或分管院长代表学院与合作方签署合同。合同一式二份,合作方和学院各执一份。
第十五条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挂牌
学院与共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基地挂“XX职业学院××系××××基地”标牌,具体名称由学院与基地共建单位确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六条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立项、建设、撤销等须报教务处备案。
第六章资产与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由校企共同投入资金或设备所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应明确固定资产权属,并分别明列仪器设备清单。属合作企业合同规定或书面承诺赠予学院的仪器设备,应办理捐赠手续入账。若合作终止,学院固定资产均应收回,不得以任何理由交由合作企业处置。事先约定属于合作企业的资产,应由国资办按明细清单清点后,由合作企业进行处置。
第十八条 知识产权管理:凡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产、学、研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均应署合作双方名称,系双方共同所有,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理。
第十九条 财务管理:学院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均应建立账目,单独收支和核算。未经批准,一次性投入和运行成本(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能源费和其他管理、服务支出)不得占用其他专项资金。开放服务收入中学院的收益部分应按财务规定执行。
第七章教学管理
第二十条 校企双方均应根据实习实训基地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安排专门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基地的教学管理与运行工作,系部应与企业签署学生实习实训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第二十一条 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习实训基地应遵守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
第八章年度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二条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年度评估考核制度。管理领导小组每年应对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运作和管理情况进行年度评估考核,并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合同履行情况,检查结果报学院党政会审议。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四条 各系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一、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与特点
(一)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
1、能够完成专业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专业对口。
3、实习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以下特点
1、技术含量高
实习实训基地尽量选择规模大、经济效益、四新技术推广好的企业,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做真实的项目。
2、开放性好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互聘,使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紧密。基地还能提供对社会服务,包括培养技术人员和直接完成服务项目,既是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也是对外服务的基地。
3、有利于综合素质培养
一个实习实训基地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或岗位群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一个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它具有产学一体化模式的特点,也是校企结合的产物。它让学生在一个条件完善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能力训练:(1)技术训练;(2)工程训练;(3)创新性训练;(4)自信心训练;(5)灵活性训练;(6)职业精神培养;(7)协作精神培养;(8)社会交往等。
第三篇:校企共管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办法.
校企共管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办法
(XX教〔201X〕13号)
为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各级各类单位与学院共同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煅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文化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第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条
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满足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第五条
能承担学院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能接受学院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并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卫生和酬金等方面的条件。
第六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为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适合于两个院(系)以上(包括2个)相关专业开展工作的基地认定为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仅适合于本二级院(系)相关专业开展工作的基地认定为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章 学校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形式
第七条
学校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先给予支持。
第八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向学校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选派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教学,单
位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第九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地,使实习实训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十一条
开展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需求量,学校在国家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优先推荐有关毕业生就业。
第十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实验室与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资源共享,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四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任务
第十三条
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四条
对实习学生进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培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十五条
实训的项目均应按相关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第十六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学校制定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第十七条
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和开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实行校、二级院(系)两级管理。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原则上由教务处协助教学院(系)建设与管理,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般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与管理。
第十九条
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对全校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按照示范性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督促与协助各教学单位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签订、挂牌等。
第二十条
合作发展处、招生就业处协助各教学单位联系和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单位,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各教学单位建立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拓宽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各教学单位具体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列入本院(系)的发展规划。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二条
各教学单位必须配有分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可兼职)。与合作单位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与挂牌
第二十三条
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项目、合作时间等事项协商后,由教学院(系)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与该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四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由院长、分管院长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一式二份),由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执一份。协议原件由学院档案室存档,教务处、合作发展处、相关教学单位留存合作协议复印件。
第二十五条
协议书内容应包括:1.双方合作目的;2.基地建设
目标与受益范围;3.双方权利和义务;4.实习实训师生食宿、学习、交通、酬金等安排;5.协议合作年限;6.实习实训期间意外事故处理;7.实习专业项目及内容;8.其他。
第二十六条 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张挂“XXXXXX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牌匾,制作规格由学校与基地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检查与评估
第二十七条
为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教务处将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检查。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条件、实习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考核,组织开展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第二十八条
各教学单位要建立具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第二十九条
各教学单位要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建设、发展、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X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双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xx科技学院“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选定的会员单位挂牌建立“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根据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发展要求,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项目和课题给予安排到协议单位,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确定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3、选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好学生实习。
4、加强对实习人员管理,甲方指定带队老师,配合乙方做好实习管理工作。
5、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和项目合作研究。
6、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由甲乙双方共同分析事故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7、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协议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8、根据乙方要求,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供乙方挑选。
9、在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乙方协议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甲方进修和听课。
10、对乙方协议单位业务水平比较高、带教工作认真负责或长期担任带教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为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活动。
(二)乙方
1、按照相关要求,选定部分企事业单位与甲方共建“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2、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
3、与甲方共同安排实习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尽量满足甲方的实习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4、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配合甲方指导教师担任带教工作,并参加对学生的实习考核评议。
5、尽量为实习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条件,为实习人员参观学习提供方便。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7、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甲方提供相关课程实习或教学参观考察。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 年,从 年 月 日起生效。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四、其它
1、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2、未尽事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第五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1、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1概念界定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指的是构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各要素(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法律法规要素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要素等)在共建运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规律、方式、特征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国际化竞争和跨国化渗透特点越发凸现出来。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概括起来主要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1.以企业为主的模式。2.以学校为主的模式。3.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
在国内,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目前在我国已通过 “校企共建、校校联建、引资援建、产业化辐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成人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基地的优势日益凸显,已形成当今我国成人高校和职业院校应用型专业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应用型专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
国外的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具有的共同点:1.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2.企业全程参与办学3.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4.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
国外的几点启示:1.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2.发挥政府行政功能和行业主导作用3.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4.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5.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方互动机制6.拓宽思路,开拓校企合作领域。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情、体制等等的制约,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完全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发展职教。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因此,“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相关论文及课题研究也为数不少。但目前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求和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对于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从管理制度层面导向、规范、推进校企合作,最终构建起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课题尚未见诸报端。
1.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
在我国,职业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理论基础尚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为了缩小差距,达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经验,深入研究内涵丰富、影响广泛的国外职教思潮,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加以吸收和利用,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就成为我们选取的重要捷径。研究国外职教思潮有助于探究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要努力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共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丰富高职的教学内容,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共建实训使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高职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常态运行,以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激励点的寻找与把握,而校企合作能否使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如果能真正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校企合作活动展开的教学管理机制,就能充分发挥各专业部、各教研室的外向功能,积极探求校企合作的各种创新模式,就能极大地推进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促进职业学校真正走进社会、走进市场、走进企业。目前我国所有的校企合作基本都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在实行和推进这些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教学管理的引导、扶植和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双元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证性资料。
1.4研究的价值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丰富高职的教学内容,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育模式中,双方的关系由松散变为紧密,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使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出成效、见特色,为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学习质量与技能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课题、研制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信息支持,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使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高职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2.1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调研,对比国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训基地的依存关系和社会功能,总结实训基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类型与功能,并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案例。
2.借鉴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分析我国实训教学的状况,提出崭新的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校企联办的开放式、多方共赢的实训基地教学平台。
3.通过政府教育政策引导企业对实训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创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监管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推动政府、学校、企业、学生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
4.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创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阵地,增加社会及企业经济效益。
2.2研究内容
1.综合研究
(1)国外校企合作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2)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办学模式创新研究;
(3)实训资源校企整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4)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法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实训基地建设有效促进的研究。
2.专题研究
(1)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社会化职业培训研究。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
(3)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4)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发展特征与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5)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3.实证研究
本课题作为实证和实验研究,将选自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类型不同地域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典范,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分析影响实训教学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探讨实训基地教学有效性和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策略。
2.3研究假设
(1)实践内容与生产现场接轨。不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内外工学交替,还是校外现场教学,均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作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应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教学的考核应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2)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保障措施,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时间应得到充分保证,对此,教育部也有明确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新变化: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教学做一体。课堂教学在专业总体教学学时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学科系统性,转而以够用为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理论教学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课内实践教学也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课堂教学的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拟创新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企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山西省政府引导、机械行业指导下,30多家省内著名企业深度参与共建高职院校,形成利益相关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办学之路。措施如下:
(1)依托“校中厂”,探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新模式
(2)成立常设机构,领导校企合作有序进行
(3)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4)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5)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6)设立质量评价办公室,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3.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课题前期调查分析
1)调查准备。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方法的程序的培训;设定调查内容,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重点围绕周边地区的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调研,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2)调查实施。教学管理处尽可能多地搜集文献,进行文献的归类处理,设计现行教学管理机制的调查问卷,制定调查计划,为下阶段实施调研作好准备;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做好专业部对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为下阶段实施管理机制实践作好准备;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做好已调查职业学校的总结、提练和归纳工作,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课题研究的初步建议。
3)调查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调查对像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召开分析会、举行研讨沙龙等形式,力求找出每一类调查对象的普遍倾向和代表性特征;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使揭示的问题既全面又突出主流倾向,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可行。
(2)构建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
1)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建立课题相关研究制度(例会制度、研究规范制度、资料积累制度、责任人制度等)。
2)教学管理处和各专业部针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研究的初步方案,组建本专业部内子课题研究小组,论证子课题研究方案。
3)教学管理处一方面继续对相关职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及时提供给各专业部,同时收集各专业部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成果进行研究,不断修正专业部的校企合作实践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的引领和管理。
(3)培训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工厂的建设等实质性举措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太仓地方经济建设。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完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给出报告,为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4)建立校企合作管理的评价机制
对各专业部、教研室的校企合作工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制订指标体系并对专业部、教研室进行考核。
3.2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将经过计划、实施、反思、总结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施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后两步是总结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循环往复,直至研究结题。专业部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行动边调整研究进程,获得经验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行动得到改进和发展。
(2)文献法:了解分析当今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活动的管理思路,探究现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形成的渊源。
(3)调查分析法:了解苏州、上海、昆山、太仓等周边地区职业学校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和教学管理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4)个案研究法:将各部门及某些模式作为个案加以研究,最终将这些个案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3.3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2011年4月—2011年9月 课题申报与开题阶段
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填写申报材料;建立课题相关研究制度。
(2)2011年9月—2013年9月 课题研究及实践阶段
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每学期举行研究交流会1-2次,定期发布成果,完成中期报告,检查等常规工作。
(3)2013年9月—2013年12月 结题及成果推广阶段
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写出课题研究总报告,总结出学校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完成科研成果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以及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