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峨山中学孙晋城)
课 题: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课 型:新授年 级: 七年级
姓 名:孙晋城单 位:峨山镇中学
手 机:***邮 箱:eszxsjc@163.com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子目。难点是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二、课程标准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 元曲 绘画 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时,使学生学会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展示:《资治通鉴》
教师: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 历史故事吗?
学生:(略)
教师:司马光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长大后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元丰七年,著成《资治通鉴》一书,前后共19年。同学们知道书名的来历吗?(参阅课本77面小字内容)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体例吗?它和《史记》有何不同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展示:多媒体显示表格(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比较)
教师:北宋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为什么出现了《资治通鉴》这样一部通史巨著?
学生:学生可直抒己见,从多角度回答问题。
教师:从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归纳。根本原因是宋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冲突处于劣势,加上阶级矛盾尖锐,使北宋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们把目标转向历史总结,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客观原因是书院制度完备,学习风气活跃,北宋文化普及较高,为《资治通鉴》的编写提供了大量人才。同时印刷术的进步,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马光等人的严谨治学精神。除文学史学之外,宋元时期的绘画 书法等艺术也成就斐然。
2、宋词和元曲
教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了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
学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展示:苏 李 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豪放派词的风格,以便于和婉约派词的比较。)教师:谈一谈你的感受。
学生:(略)。
欣赏:邓丽君演唱的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月满西楼》。
教师:谈一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会婉约派词的风格。)
教师: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
学生: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鞑黑暗势力。
欣赏:《窦娥冤》的高潮部分:窦娥被陷害执行死刑的情节。
教师:议一议你对窦娥不幸遭遇的看法。
学生:(略)
3、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教师:我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到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表现大众生活的风俗画。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指导学生看书。
欣赏:《清明上河图》,谈一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略)。
教师:画卷表现了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状况。该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教师: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
学生:(略)。
教师: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的一种爱好,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
学生:(略)。
教师:元朝的赵孟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展示书法家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增强艺术鉴赏力。
活动探究:请你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选择一种字体,写一句你最欣赏的哲理名言。自由书写成果展示教师评价
(三)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我们祖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
六、课堂检测
考考你的眼力
1、此画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2、画面描绘了什么景象?
3、从画面的热闹景象,你能了解到宋代社会哪些信息?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记
本课是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本身没有多少难度,通过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欣赏、文学欣赏和绘画书法艺术欣赏,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却是任重道远的,这一点我的能力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4课时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
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
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
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
(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三)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
(四)系统总结:
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
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
3、绘画和书法
(五)巩固训练:
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
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
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
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米芾
5、阅读下列材料:
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
(2)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4)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该书作者和谁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他写有哪部史学巨著?
6、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摘自哪首词?作者是谁?该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与材料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是谁?与材料词风不同的南宋词人是谁?
(六)当堂反思: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讲述故事,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回忆与之有关的信息,感受情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讲授新课】
第一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阅读课本第一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资治通鉴》的体例 2.《资治通鉴》的内容 3.《资治通鉴》的特点 4.《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
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自学后展示学习成果,(1)编年体通史。(2)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3)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4)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快速抢答]
1.《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资治通鉴》的意义,通过列表比较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两部史学领域最杰出的著作的特点、地位和区别。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能从书中找到吸取历史教训的答案,但不能逐字解义。教师引导补充:资治:帮助统治。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通过讨论填写表格,展示如下: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司马迁 司马光 时间 汉朝 北宋 文体 纪传体 编年体 内容 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提出问题]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那么编年体和纪传体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能通过理解课本文字,认识到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对于优缺点比较不太明晰。教师通过展示表格加以补充。体例 特点 优点 缺点 编年体
以时间为中心
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前后联系 人物生平、事迹不完整 纪传体
以人物为中心 便于记载人物活动
无法照顾时间顺序、事件联系
[讲练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通过讲练结合的时间段示意图,让学生更明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叙的时间段。明确这些时间段的重要历史大事件。
展示材料: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提出问题]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回答:学生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2: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
学生3: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学生4: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学生5:做学问,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认识到做学问要勤奋、认真、持之以恒。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媒体展示:《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提出问题] 宋词始于唐朝,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2.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通过阅读课文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宋代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
多媒体展示:苏轼:生活在北宋,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两宋之交,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辛弃疾:南宋时期,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二、元曲
[提出问题] 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片段: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不过,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提出问题]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所学内容,通过分析《窦娥冤》片段,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综合分析材料和理解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第三目--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一、绘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宋代有一位曾经被俘虏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画家。这就是宋徽宗。
多媒体展示宋徽宗作品《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
[提出问题] 1.两宋的绘画特点。2.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及其作者?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谁?人们怎样称颂他的作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1.两宋绘画特点:(1)宋元时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2)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2.《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3.赵孟頫 ”神品“ 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多媒体展示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二、书法:
[提出问题] 1.”宋四家“ 指的是哪四个书法家? 2.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
多媒体展示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欣赏到书法家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课堂小结】 类别 概况 人物
作品、特点 史学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叙 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文学 宋词 唐朝出现
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辛弃疾
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关汉卿 《窦娥冤》 绘画
宋元特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两宋特色: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他的画被称颂为”神品“ 书法
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四家“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类别 名家 名作
体裁、风格 史学 司马光 宋词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元曲 关汉卿 绘画 张择端 赵孟頫 书法 ”宋四家“ 【板书设计】
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二、文学--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
三、艺术--
书法:宋四家、赵孟頫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在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学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对所学知识通过表格加深记忆。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在绘画上,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尤其突出的是宋代风俗画的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书法名家众多,各有创新,以”宋四家"和赵孟頫最为突出。1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山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山市》 教案
教材分析:
《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本文所涉及的是科学现象,蒲松龄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象力。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基本教学思路:
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教学难点:
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感觉到秋天已经来到了吗?天空中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田野里枯枝颤抖,黄叶飘零,一派秋的庄严。是啊,秋天的满地落红,冬日的漫天飞雪,春时的嫩芽娇花,夏季的绿树浓荫,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能看到。可是有一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
板书题目作者,学生记住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施标:
用心
爱心
专心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并听出师故意读错的生字。然后打出电子词典,指定一学生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至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通畅无阻。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先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篇课文的目标可以有这两个。大家看同意吗? 打出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比一比谁理解得快。时间8分钟。
3、讨论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游戏:
甲:我来问,你来答。某词的意思是什么? 乙: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师与一学生合作举例。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
山市高潮时出现的“危楼”是不是指“快倒的楼”?
生: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危楼”指的是“高楼”,它还站得好好的。师:这座高楼是几间的几层的?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五间的、数不清几层的。里面的人有的靠着,有的站着,干什么的都有呢!师:它是怎么一步步消失的?
生:先渐低再渐如常楼渐如高舍,又倏忽如拳如豆消失了。师:“危楼”一词在哪诗里还学过? 生: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然后学生之间热闹游戏,快乐掌握。师巡回听听。
○5请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一两名学生描绘出画面。师借机描绘:
你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突地出现青塔白楼,楼阁殿堂,街道里巷,并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后一阵大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只剩下那座高楼,灯光点点,人影屑屑,可是只一会儿,楼渐低,减低,直至如拳如豆消失不见。的确是很神奇啊!
这么美好的景观,我们得用同样美的朗读读出来。引入下一阶段。
4、深化领悟阶段:
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放飞想象,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师引导: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点拨引导: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另外,多年的迷信思想的控制,叶使人们相信真有所谓鬼神。可是现在,科学的巨手早已揭开了这种景观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到更多海市蜃楼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然后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上网、《物理》课本、《十万个为什么》等资料。
学生快快行动,查字典,看谁先查到谁读出来。
师引导:你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个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同学们,要做明白人,就必须自己动手,探索研究。
那么,交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六人一组,课下查阅资料,得到海市蜃楼的有关知识。然后整理成文,给蒲松龄写一封信。
三、作业布置:
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9.2巴西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巴西》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对应的课标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发展中的工农业”对应的课标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对应的课标是: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3.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过程与方法】
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1.巴西的自然环境。
2.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教学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与巴西有关的资料,并进行资料互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大家知道哪个城市将举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吗?
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2009年10月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击败芝加哥、东京和马德里,成功获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也将是奥运会第一次在南美大陆举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吧!
【设计意图】选取热点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巴西的兴趣。学习新课
一、巴西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本P82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和P85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如下:
1.阅读课本P82、P85图“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巴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之间,_________带面积广大。
②海陆位置:位于_________洲东部,东临________洋,陆上邻国众多。(2)地形:北部是__________,中南部是__________。(3)河流:__________河是世界第一大河。
(4)气候类型:主要有几种气候类型?怎样分布?各有何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读图分析
教师展示课件“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1.让学生说出巴西所在的大洲。(南美洲或拉丁美洲)
2.点击巴西并闪动,让学生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西岸)观察距离亚欧大陆的距离(很远),教师提出“新大陆”的概念,为介绍殖民侵略打下基础。
3.点击巴西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国土,让学生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所以巴西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接着展示课件“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
继续展示课件“巴西的位置与地形”,让学生认识巴西的主要邻国和地形。
4.依次点击出巴西的邻国,让学生说出这些国家的名称。(不必全记,知道主要邻国即可。)
5.让学生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地形区。(北部是亚马孙平原,中南部是巴西高原)最后展示课件“巴西的气候”,学生分析巴西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进一步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农业影响很大,因此,把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放在最前面学习,为之后的学习作铺垫。
承转:我们简单认识了巴西的自然环境,你是否对巴西充满向往?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吧,首先,我们来到里约热内卢,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卞卡一家。
二、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展示课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巴西人种复杂的资料,教师评价并进一步解释巴西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展示课件“巴西的人种构成”,让学生认识巴西白种人所占的比重最大,超过一半,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
承转:巴西的这种人种特征,对巴西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巴西独特的风俗民情,并交流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
教师小结:早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移民与黑种人、印第安人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成为混血种人,在巴西有许多像卞卡一样的家庭。移民来到巴西,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
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文化融合的实例,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法去获得更多知识,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一)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本84至86页,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如下: 1.读图9.20,说出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读图9.24,从图中找出图例所示的矿产资源的分布。
3.在图9.24中找出三座工业城市,说出它们分别有哪些主要工业,并说明这些工业与其周围哪些原材料有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导学案“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中的问题,并完成课本P87表格。在合作学习中,组长负责记录疑难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并展示课件,明确答案。
教师小结: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关系最密切,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热带作物生产是巴西的农业特色,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生产离不开矿产资源,巴西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特别丰富,在原料丰富的基础上,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生产国的行列。从巴西的经济发展中,不难看出国家的经济建设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承转:巴西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热带雨林产生了分歧,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接下来,我们去亚马孙的热带雨林看看吧!
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师放映一段热带雨林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谈谈雨林能为人类提供哪些资源。
正因为雨林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们对雨林的开发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开发的方式不同。学生结合课本88页图9.26谈谈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然后分角色扮演不同身份的人,谈谈对砍伐雨林现象的不同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要求先选择论点,然后说出论据,不同论点的小组再进一步展开辩论。
教师展示课件“雨林的破坏及其后果”:
学生阅读课本89页的阅读材料“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
教师小结: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这里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对于巴西人而言,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地生活,因此,要合理、科学地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展现亚马孙热带雨林及其被破坏的情景,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在交流和体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