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

时间:2019-05-12 05:2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

第一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

1.《宜宾市机械行业协会章程》及工作机制(定稿)

2.产学研合作项目工作方案(定稿)

3.与五粮液普什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基地、培训班及订单培养等协议书(定稿)。

4.建立了宜宾五粮液集团普什模具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2家本地知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定稿)。

5.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及指导小组工作计划(定稿)

6.与宜宾职业培训学院合作签定合作培训协议(定稿)

7.《社会培训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定稿)

8.2012年6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5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9.2012年6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300余人次(10级秋学生)。

10.拟定支援兴文县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方案(草案)。

11.收集整理校企人员开发课程及教材成果材料(课程体系,5个核心课程标准,普通车工与数控车工理实一体化指导书)

12.整理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工作成果材料(调研报告,课程开发)

13.2012年9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10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14.2012年12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250余人次(11级春学生)。

15.开展培训、订单培养成果材料(与溪洛渡水电站培训,陈晓彬参与培训授课)

16.整理产学研合作项目阶段工作总结及成果材料(实训中心提供)

17.收集整理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培训总结、职业规划(09级学生)

18.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草稿)

19.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草稿)

20.顶岗实习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运行情况分析及阶段总结(09级学生)

21.拟定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及培训教师工作方案(定稿)

22.收集与宜宾五环机械厂开展科技服务项目(1项)相关证明材料

23.收集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证明材料(100人次)(教学处提供)

24.收集与成都航空技术职业学院培训教师证明材料(40人次)(教学处提供)

说明:以上资料于18周周四(2013年元月3日)前交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第二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增强服务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 增强服务能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司徒渝

我们学校地处四川德阳,是国家在50年前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

四川是工业大省,是三线企业的“聚集地”。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83亿元,占全省GDP的4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亚洲重装产业集中度最高的新型城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德阳重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传统的冶金、轧钢、低效小型火电等逐步淘汰,基本形成了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气轮机、光伏发电“五电并举”的新格局,产品结构调整率已达到80%以上。2009年德阳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正式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践行服务宗旨,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我们的办学就跟进到哪里;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支撑。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搭建服务重装的公共平台

重装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工艺实施能力、实践技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类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一方难以实现。为此,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学校主管部门省经委、德阳市委市政府、重装企业和学校形成了共识,必须通过体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两张皮”体制障碍,整合各方资源,把学校搭建成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才能适应重装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

三年来,学校通过与二重、东汽、东电等重装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设备5500万元,建立了600余人的“企

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德阳市与学校共建国家机电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公共图书馆,优惠提供发展用地等,直接和间接投入达两亿多元;四川省在学校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机械工业数控、焊接、电气化等“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配套了技改专项资金,增加了人员编制,并按照超过省内本科生均经费标准拨款;教育部、财政部在国家示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中给予了专项支持。通过三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学校共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省、市各种投入3亿多元。

“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体制,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为重装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实现了学校与行业和地方紧密结合,形成了共同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办学合力。

二、创新机制,主动服务,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

四川省将学校纳入全省重装发展规划“1+8”工程产业链成员单位,德阳市将学校作为重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机电职教联合会会长单位,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等,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组织框架。通过政府主导,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了“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主动服务重装产业的创新机制。

例如,在人才培养上。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研制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这是国家提升航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但,世界之最,谁来操作?为此,我们当年新增了模锻专业,按照“项目建成,人才到位”的思路,成建制举办模锻班。今年该专业毕业生将成为大型模锻压机试运行的首批操作者。2009年,东汽加快发展核电、风电,对焊接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及时跟进,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培养。今年3月,71名学生取得了符合美国和欧洲焊工标准的技能证书,现已全部进入核电、风电

生产的重要岗位。

在培训企业员工上,近三年来,学校与重装企业共同开发了核电容器焊接工艺、五轴数控加工等28个培训项目,为企业培训员工8000余人,其中,核电培训项目被四川省委纳入了“天府英才”计划。2006年起,我们连续五年举办“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班”,现已培养800余人,此举不但满足了重装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还实现了“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惠民目标。

在技术服务上,学校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德阳重装基地公共创新设计平台”建设等项目,为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服务,提高了重装协作企业的配套能力。学校与东汽联合组建的工具研究所完成了叶片叶根铣刀等12项技术攻关项目,获国家专利8项,为实现汽轮机生产刀具的全面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5.12”地震后,学校紧急组建的师生“技术服务突击队”,冒着强烈的余震,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套大中型设备。我们还把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校实训设备整合,震后14天,东汽就在学校恢复了叶片生产。

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还是应对地震灾害、金融危机,我们始终与企业并肩而行,相互依赖,学校成为了重装企业发展的战略伙伴。

三、创新模式,工学结合,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重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近几年来,学校与二重、东汽等企业联合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和顶岗实习,将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职业要求,在课程体系上按基础理论知

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设计,相互融通,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生就业以后,学校还与企业一起实施延伸培训,提升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毕业生质量持续提高,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近五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13500余人,仅为德阳重装基地就输送了近4000人,很好地满足了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例如,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人“焊接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

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学校有幸处在国家重装基地,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学校在自身跨越发展的同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继续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在政府、行业和企业支持下,规划建设好设在学校的“重装产学研园区”等一批项目,拓展公共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为推进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中国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一目的。我们当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对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第四篇: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

合作办学协议书

甲方: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乙方: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为了切实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整合优势办学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专业与职业、学徒与师傅、就业与岗位的对接与融合,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现就校企合作办学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

合作办学宗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产教融合、知行合一。

第二条

合作办学期。自二0一七年元月一日起,至二0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根据教育厅主管部门的放假规定,若二0一九年秋季学期放假时间延期至二0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以后,则由甲方负责与学校使用的场地出租方协调,确保该场地使用到学期末学校放假师生离校,超期使用的租金以按原租金标准的实际使用天数计算。

第三条

合作办学场所。办学地址:海口市桂林洋开发区桂高路48号(南方电网桂林洋电管所旁),校园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59平方米。

第四条

合作办学事项

1、甲乙双方互为校企合作基地,资源共享。其中: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为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公司的技能性人才培养基地,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公司为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实践基地。三年合作办学期间,甲方以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办学资质与人、财、物,乙方以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下属修理厂现有的设施设备与能工巧匠作为双方的合作资源。

2、甲方委托乙方对学校管理事务全权负责。甲方法定代表人柯仁平因个人原因,近三年时间无暇参与学校的管理,特聘请乙方法定代表人张学军任学校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工作,并授权其独立依法办学、自主运营管理、效益自负盈亏。同时,甲方保留两人对学校现有资产及特殊事项进行管理,其工资每年每人55000元、共计11万元,由乙方定期支付。

3、乙方负责承担甲方“2016办学质量第三方评估”和年检遗留问题的整改与复检工作。由于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在省教育厅检查和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第三方评估中被定为限期整改单位,乙方需尽快按照省教育厅年检和评估结论与要求,抓紧时间整改,争取复检合格。

4、如果复检合格,甲、乙双方同意共同商定更改“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校名。届时,甲方提供相关资质文件资料、乙方负责具体经办。

5、如果乙方经过努力复检不合格,并被主管部门取消了甲方的办学资格,甲乙双方互不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同时,甲乙双方对本协议中除办学资质以外的其他合作条款继续履行,各方的权益不受任何侵犯。

第五条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一切真实、合法、有效的办学资质原件及相关手续,方便乙方办学使用。甲乙双方合作期间,甲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再与第三方合作。

2、甲方按照协议要求实事求是的列出现有财产清单,包括办学资质、校园校舍租赁合同、仪器设备、办公用品、住宿设施、食堂设施等财产,具体清单见协议附件。

3、甲方负责按照本协议的第三条办理并出具与南方电网桂林洋电管所的校园校舍租赁协议,并确保正常使用不受任何干扰。其租金为每年壹拾叁万元整,由乙方在办学成本中列支。

4、甲方提供部分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按所列清单移交给乙方保管使用。使用中属人为损坏的由乙方赔偿,属自然损坏的由乙方报甲方核销,合作期满由乙方交还甲方。

5、甲方在合作办学之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及法律责任由甲方和甲方法人代表承担,且不得影响合作办学。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甲方和甲方法定代表人承担。

6、甲方对合作前甲方的在籍学生的后续报名收费、教学管理、实习就业、安全事项等全权负责;如需乙方协助解决,必需提前与乙方进行协商沟通。

7、甲方需将学校公章、财务章及其他印鉴和账户交给乙方管理和使用。乙方法定代表人愿以个人人格和企业全部资产担保,严格管理,确保公章、账户在合作期间的使用过程中不出任何问题,并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

8、甲方在合作办学期间,不得以学校名义和在校园内开展任何活动,不得干预学校的一切事务。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全权负责合作办学期间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的所有事务,并承担一切由乙方发生的债权、债务及法律责任。

2、乙方必须根据主管部门规范办学的要求,并根据学校待续发展的需要,在本协议签订生效并办理交接手续后立即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的改造与添臵,确保二0一七年春季学期正常开学,重塑学校的良好的声誉与形象。

3、乙方承担合作期间所有涉及办学、维修、添臵以及校园校舍租金、水电开支、环卫治安等费税收支,并自负盈亏。

4、乙方负责合作期间校园内的餐饮、小卖部、超市、水吧、网吧等项目的守法经营与规范管理。乙方对经营项目如果对外招标,且甲方有意参与,在同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甲方。

5、乙方对合作前甲方在籍未毕业学生的学籍管理、毕业证书的办理和发放上提供工作上支持与配合;对现有4名员工按“本人申请、人事审核、双向选择、适合则用”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录用。

6、乙方合作期间投入的校舍设施、食堂实施、实训设施、教学设备等由乙方管理,合作期满后,除固定无法拆除的设备实施外,其他投入由乙方进行处臵。

7、合作办学期满后,二0一七年和二0一八年秋季招收的学生学籍不变,二0一九年秋季招收的学生学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三届学生的收费、教学、管理等一切事务仍由乙方负责,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方式妨碍办学事务。

第六条

协议的变更、解除与续签

1、在协议执行中,甲、乙双方自愿协商可以变更本协议,但不得因法人代表发生变更而要求变更本协议或拒绝履行本协议。

2、本协议在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拒的情况产生(如地震、台风、市政动迁和政府决定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双方应共同协商。如因此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而终止的甲乙双方互不追究违约责任。

3、三年合作期满后,如果校园校舍可以续租,且甲方准备自己办学时,甲、乙双方的投入归各自所有进行交接,终止合作;当甲方不准备自己办学时,甲方则优先考虑继续与乙方合作,但甲乙双方的效益分配届时再商议。如果校园校舍三年后南方电网中止续租,甲方自己不办学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将办学资质及校牌继续与乙方合作,并再议效益分配事宜。甲乙双方是否继续合作,必须在2019年6月30日前商议决定。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合作期间,甲乙双方应严格履行本协议,非法律政策或本协议规定允许的事由,甲乙双方均不得单方面终止合作办学。如有违反,违约方应承担守约方的一切损失。

2、合作期间如因管理不善造成学校资产和他人人身财产损失,负有管理责任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因国家法律、政策调整,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的,本协议自行终止。甲乙双方互不追究违约责任,双方应按政策规定处理善后问题,确保被教育者的合法利益。

4、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有异议双方可协商解决,双方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甲乙双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违约方,并由违约方赔偿由此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八条

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则按第七条处理。

第九条 本协议生效并办完相关交接手续后,三日内乙方向甲方缴纳壹拾万元风险抵押金;合作期满后,三日内甲方将抵押金退还给乙方。

第十条

本协议及附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各自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

方:海南江南职业技术学校(盖章)

(签字):

身份证号:

法人代表住址与电话:

方: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盖章)

(签字):

身份证号:

法人代表住址与电话: Power by YOZOSOFT

第五篇:校企合作办学协议

校企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书

甲方(学校):

乙方(企业):

为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甲乙双方在坚持“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原则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的范围

1、互设挂牌基地。甲方在乙方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乙方在甲方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具体名称由双方协商确定)。通过互设基地,实现“专业教师进企业,技术专家进学院”的双向人才交流合作。甲方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乙方专家、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合作专业的客座教授或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并根据乙方需要为其培养其他经营管理、服务、操作人员。

2、订单培养人才。根据乙方需求,甲方自2010年9月—2013年7月定向为乙方培养一届(30-50人)普通中专层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人才。2011年开始每年为乙方培养一届(30-50人)相同人才。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第二年下半年安排到乙方顶岗实习。毕业后凡符合录用条件的毕业生全部由乙方接受为其正式员工。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在与乙方协商的基础上负责制订合作专业的招生简章,落实招生计划,负责招生录取工作。

2、新生入学报到时,甲乙双方与学生签订(三方)培养与就业协议书。

3、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规定并在尊重乙方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负责制定合作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对于合作办学的班级使用乙方名称冠名(“***管理班”),甲方尊重并维护乙方的冠名权,不得单方变更该班级的名称。

5、负责合作办学班级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在甲方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向乙方反馈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及时向乙方通报学生的特殊异动情况(如退学、休学等),并与乙方妥善处理异动后的相关事宜。

6、按教学要求合作办学班级的学生前往乙方见习、实训、毕业实习时,由甲方派出指导老师配合乙方做好学生的教育、指导和管理工作。

7、将乙方提供的助学金、奖学金等用于指定用途,不得擅自挪用。

8、有权根据合作的需要在各类媒体上对双方的合作及乙方的相关情况进行宣传,以扩大其办学影响(但不得损害乙方的声誉、形象)。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为甲方制订招生简章提供相关资料,并为合作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合理建议;定期了解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

2、为吸引学生毕业后为企业服务,乙方应向学生提供助学金,标准为人民币*元/年/人(第一及第二学年上半年),于每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直接支付给甲方,用于学生缴纳学费;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乙方每年应向学生提供总额为人民币*元的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于每学年结束前一 1

个月内支付给甲方(奖学金制度的拟定、奖励幅度和奖励人数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3、按教学安排接收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参观、见习、实训、毕业实习等,指派专人协助甲方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在乙方见习、实训、毕业实习等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为甲方指导老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

4、在学生见习、实训、实习期间,乙方免费为学生及指导老师提供食宿等必要条件,并按照不低于*元/月/人的标准向学生支付劳动报酬。

5、学生见习、实训、实习结束时,甲乙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鉴定。凡实习鉴定合格并取得毕业证的学生,由乙方接受为其正式员工,乙方与该学生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

6、乙方有权根据合作的需要在各类媒体上对双方的合作及甲方的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但不得损害甲方的声誉、形象)。

7、对于特困学生,乙方拟定每年资助*人,负责承担该学生的学费,并支付在校期间每月生活费*元,具体名单由双方共同确认。

三、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违约,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全部损失。

2、在合作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宣传行为有损于对方的声誉、形象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赔偿其全部损失。

3、因乙方自身的原因,不能录用实习合格且取得毕业证的学生,乙方不得要求学生返还其已经支付的费用,学生有权自由择业。

4、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则乙方有权根据(三方)培训与就业协议书直接追究其违约责任;甲方对此有协助义务。

四、不可抗力及其后果

由于不可抗力影响本协议的履行,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应在十五日内提供详情及有效证明文件。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中止时,双方互不承担法律责任。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中止时,甲乙双方应共同对参加合作办学班级的学生做出妥善安排,并将学生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合作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 月至 年 月。如需延长或提前中止该协议,应当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经双方协商后解决。

双方每年都应当对本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调整完善下一步合作方案。

六、协议文本及其效力

1、本协议一式贰份,各执壹份。本协议经双方单位盖章、代表签字后生效。

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签订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代表:(签字)代表:(签字)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日期:年 月 日日期:年 月 日2

下载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办学意向书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办学意向书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乙方)与 (以 下简称甲方)就校企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乙方认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

    联合办学战略合作协议书 甲方:广东省湛江技师学院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深圳碧云天科教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

    电气工程系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总结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总结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要瞄准世界科际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

    6、校企合作办学意向书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办学意向书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乙方)与(以下简称甲方)就校企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乙方认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是高......

    高效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

    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甲方:合肥永红幼教集团 乙方: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为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以需促学、学以致用目的,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在平等、自愿、长期、合作的原则基础上,订......

    校企合作办学试点方案

    旬阳县职教中心 校企合作试点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二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动学校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推动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

    校企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书

    校企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书甲方(学校): 乙方(企业): 为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甲乙双方在坚持“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