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廉洁作文
廉洁是什么
“廉洁是什么?”爷爷说:“廉洁是高尚的品德”;妈妈说:“廉洁像荷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老师说:“廉洁是贪欲的反义词”。“廉洁”这个字眼在我这个12岁的孩子心中扎根,则源自于在我家。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廉洁的故事。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这就是廉洁的“榜样”!
第二篇:廉洁作文
冰心玉洁
一阵清风掠过,抹去大地的尘土。一轮明月升起,撒下一片银光,蒙住了大地的土黄。让大地的一切变得纯洁,一尘不染。
我们现代人都将廉洁视为其次,然而,廉洁却是我们最需要的。
竞选、评比、升职,人们不懂得廉洁,也经不起诱惑。大到竞选市长,小到评比优秀班干部;大到名烟名酒名茶,小到饼干薯片。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真让人感到幼稚与无奈。
我国明朝著名英雄:于谦。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不少贪官。就连皇帝也在贪官们的危言耸听中认为于谦不通人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痛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了这样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一生为官清廉,体察民情,是当时勤政爱民的典范,被当时百姓称为“于青天”。
春雨因清纯而滋养了大地;荷花因“出于泥而不染”而受人赞美;天使因纯洁而让人敬仰;孩子因童真而让喜爱。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他从来不以经营衣食为耻。上古之世,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
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实现十分有限的寄托,隐居山间,寄情山水。
虽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以前,但廉洁仍然至关重要。腐败,带给我们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廉洁,却能带来永久的幸福
上帝赐于我们的,原先是洁白的,就像那皑皑白雪。是我们贪婪于白雪的冰心玉洁,到头来却玷污了它。可我相信,只要人人有一颗廉洁的心,我们还是能将此恢复美丽。
我们要像清风那样清纯;我们要像白雪那样冰洁;我们要像孩子那样单纯;我们要像于谦一样廉洁。
明珠学校
初一【2】班
应惠佳
第三篇:廉洁作文
廉洁征文
学习廉洁公正的包青天
“廉洁”是我们的中华美德,“廉洁” 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现在的人都好像起了贪念,这可是一个既黑暗又可怕的念头,可不要忘记,廉洁可是一个作为好官的基本条件,连廉洁都做不好,又如何做好一个官呢?
大家对包拯大人包青天应该都很熟悉,而且有很多人对包青天的评价都是说好!可是又有谁会想过,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包青天是一个好官呢?如果叫一些人来回答,他们都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因为包青天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才取得了后人的称赞,这样包青天的的美名,才可以名闻天下。”是什么能让包青天的美名人人皆知啊?还不是因为廉洁公正帮助了他,有谁不想让大家都称赞自己是廉洁公正的人呢?难道要天下坏事做尽,像秦桧一样坏事传千里吗?俗话说:为了一颗芝麻,丢了一个西瓜。难道要为了眼前的一点点的小利益,放弃了别人对自己的的信任吗?
廉洁就像是一把天枰,衡量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崇尚廉洁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的、美好的!
第四篇:廉洁文化作文
建廉洁文化,构和谐校园
廉洁指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污染。而廉洁文化是指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情,公平公正,清白做人的精神。建设校园廉洁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一项,要构建廉洁和谐校园,我们必须努力建设校园的廉洁文化,这样才能加快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那为什么学校要努力建设廉洁文化呢?廉洁文化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又有哪些意义呢?
建设校园廉洁文化有助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其廉洁从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肩负着学生知识与思想道德培养的双重职责。教师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严谨治学等好的行为品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格培养产生影响。建设廉洁文化,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看到自身的不足,完善教师的教风与教学态度,更好地教育学生。
建设校园廉洁文化,有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之一,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廉洁文化的建设。而加强学生对廉洁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抵制不良的诱惑,区分善恶是非,不取不义之财,不谋非法之利,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设廉洁文化,有利于为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校风。一个好的学校学习氛围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廉洁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扫去一
些不良的学习风气,净化校园文化的腐朽文化,有助于端正学校师生的教学学习态度,营造廉洁公正的学校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才能更好地专心于自己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就。
建设校园廉洁文化是一项长期性,重要性的任务。那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推进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要促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需要扩大宣传力度。让全校师生清楚什么是廉洁文化及其建设校园廉洁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加快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进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广播站,宣传栏,校园报刊。学校也可以组织师生召开关于“建设校园廉洁文化,促进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或专题讲座,使“反腐倡廉”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学校还可以就这一主题举办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等等活动,使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等形式,使学生更加了解廉洁文化。
其次,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校规,规范校领导以及全校师生的行为,同时制定一定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有利于减少学校邻导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规范教师的行为。建立恰当的评价制度,对学校的廉洁文化建设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多积累经验,总结工作。创造校园“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学校各方人员都做到了廉洁公正,不谋私利,不贪污,不腐败,那么和谐校园的构建也就更近了。
再次,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
在自己的课堂中穿插一些廉洁文化的知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像海瑞、包青天那样的清廉的人,不贪污,不以权谋私,不贪别人的小便宜,诚实守信,正直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如果能够发挥课堂对“廉洁文化”的教育,那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上教师可以讲相关的历史故事,也可以举一些贪污受贿的反例以及他们的结果。通过这些细微的课堂教育,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廉洁文化,从而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建设校园廉洁文化需要学校各种角色的配合。校领导干部尤其重要,学校的一些重大事物都需要校领导干部的决策,而校领导的廉洁思想有利于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廉洁风气的建设。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廉洁从教,严谨治学,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通过对“廉洁文化”的教育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小形成“廉洁”的思想。校领导、教师、学生三方对“廉洁文化”的各司其职,有利于加快和谐校园的建设。
建设廉洁文化,构建校园和谐文化,我们一直在前行,从不停止脚步。
第五篇:廉洁月作文
廉洁图书读后感征文
当我看到“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这个征文主题时,脑海里立马浮现了我们伟大的儒学家——孔子。其言论《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乃至立身处世之道。两千多年来,《论语》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细读《论语》,可以深入学习有关官德与廉政方面的箴言,并可成为培养官德和廉政精神好标尺。以下是我从《论语》中学到的有关廉政的思想分享。
一、高尚的道德品质
从《论语》可发现,“先修身,后齐家,进而才能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孔子所倡导的。修养自己是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论语·献问》“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都争做最好的自己。可以说,修身(“修己安人”)这个理念对于《论语》,甚至对于整个儒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梁启超曾说“儒学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说,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后世的士大夫阶层将此理念继承下来,主张修身在前,为政在后,强调自身道德的升华。他们认为在求做人与求做官这对关系中,求做人是头等重要的,只有强调修身,做好人,才能做好官。清代名幕汪辉祖之父曾训诫他说:“求做官,未必能做人;求做人,即不官,不失为好人。自古得失有数,为官以实,勿因小利而失大义。做官做人其理一也。”怎样修己呢?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厚诚实。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二、以义为先
孔子认为,谋求利益一定要走正道,不能见利忘义。《论语》中关于义利方便的论述有很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他告诫人们防止片面追求个人的利益而不顾道德。“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一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人,不会是拥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这样的人往往会招致多方的怨恨和指责。古往今来,一些贪官污吏以个人利益为根本,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而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骂。现在的一些为官执政者之所以陷入贪污受贿的泥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见利思义”,而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利令智昏。清代的和珅,当今的郑筱萸、黄松有,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
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如果富贵符合道义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符合道义就不去追求,那就还按我的爱好去做事。只有靠智慧、勤劳和守法换来的财富,使用起来心里踏实,为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的人,只能得利一时,不能长久保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反观我们的现实,近年来震惊全国的毒奶粉、瘦肉精等案件,影响极其恶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专于人,无恶也”。
三、俭约和仁民爱物
在《论语》中,孔子从多方面论述了俭约的重要性,大力倡导俭约。鲁人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孔子说,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俭是礼的根本要求,礼的根本是杜绝奢侈浪费,坚持朴素节俭。这是其一。其二,俭是为官之德、治国之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意思是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孔子把俭约上身到了政治高度,与国家兴衰、政权存亡联系在了一起。其三,俭是美德。颜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孔子的学生子贡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四、崇忠信择善而交
孔子提倡要正直、坦率、诚实。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如何才能够做到通达,孔子说:“言忠信,行笃静,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说话要忠实守信,做事要笃诚严谨,即使到了蛮貊之地,也可行得通。谈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点,也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在人与人交往中,如果不讲诚信,则寸步难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无法想象他凭什么可以立身处世。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是缺少仁义道德的。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不说大话但做事敏捷。一个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谈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情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这叫“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一个人谈的多于他做的是可耻的。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意思是要与正直、诚实、有学问的人交朋友,反对与那些善于逢迎、搞两面派和华而不实的人相交。结交正直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在你犹豫不前时助你果决;结交诚信的朋友内心安稳;结交知识阅历广博的朋友,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借鉴。相反,谄媚逢迎之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你会始终感到美滋滋的,但好话听多了,就会膨胀自大,失去自省能力,离招灾惹祸也就不远了。近年来,贪官落马每每伴随着一份份动辄万言的忏悔书,忏悔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的除了利令智昏,还有就是四个字——“交友不慎”。
时至今日,《论语》中有关官德与廉政的深刻思想仍不过时,我们应该从中汲取营养。最后,我想引入南怀瑾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