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两课之一,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学生来学习它、了解它、讨论它甚至是质疑它。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两课之一,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学生来学习它、了解它、讨论它甚至是质疑它。每年有每年的相同点,当然也有它的不同之处。今年年初,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分别提出和部署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目标和要求。为贯彻落实这项工程,中央召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工作会议并启动了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生命工程、基础工程,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高度重视。这代表了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方向。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作品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值得学习和拜读的文章之一。它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
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
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二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
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
三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应该径直被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为了以示区别,我们用“实践主义”来标示我们对马克思哲 学的理解;而更为根本的考虑是,不论就当代哲学的思维水平、还是就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质特征来看,今天只有把马克思哲学径直理解为“实践主义”,才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首先是因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论意义。这一点长期为人们所忽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直到“在后现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拒斥‘形而上学'性、实践的存在论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些被人们所忽略的方面得以凸显。”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那么,这种特定类型的任务就必然要求特定类型的思路来解决。“改变世界”这个任务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应该积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
第二篇: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考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1845年2月初,马克思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处境,迁居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这里,与马克思会合。在这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恩格斯评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的天才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活动的结晶。
对于宗教观,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虽非神学家,但苏氏拒绝信奉当时的国教,在他宗教学说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几种坚定的信仰:(一)他信一位至高上帝的存在;(二)他信统治万有的天命,(三)他信上帝要差遣一个使者,教人类认识不灭的真理;要差遣一位导师,拨开云雾,开通心窍,使人能辨别善恶,认识其道德的责任。(四)他信灵魂不灭;(五)他信善人必受善报;恶人必受恶报。关于柏拉图的宗教思想,《宗教知识大全》(Encyclopa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中,曾有一段简要的分析。略谓:“柏氏相信有一位永存、不变、全能、全善,无所不知,无所一在,不属物质的上帝,祂创造天地万物。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是不灭的,本来是良善的;只是心为形役,以致堕落犯罪;只须超然物外,摆脱情欲,仍能回复原来的境地。”
在宗教的问题上,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观和现实的世界这一现象出发,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进一步去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为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找到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不懂得“对于这种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找到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2]但是,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个人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3]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
从施特劳斯到氏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事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被宣布为宗教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4]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评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马克思是在通过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突破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任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分析和批评。《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5] 关于宗教的本质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认为世俗寄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改造,才能消灭宗教。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通过这次对《提纲》的阅读和思考,加深了我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多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受我现有水平的制约,对于《提纲》的理解有限,但是,我相信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对《提纲》的理解会不断深化。正如《提纲》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无疑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改变自我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实践,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0页.[4][5]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三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浅谈“社会实践”
在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认为其对我们有极强的指导性,对当今社会无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思考还是经济,民生的发展,政策方针的制定等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感触颇深,借此从其中两点浅谈“社会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一,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进行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人的认识源泉在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二,即“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的根源是现实的存在,但对现实存在模糊不清,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把宗教变迁看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进行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历史及社会存在发展的历程,重新评价审视以往的历史观,创立唯物史观,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也从而解决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存在等一系列问题。
来看《提纲》的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马克思将认识的客观性,实践性辩证结合,认为“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这启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热爱生活,多观察体验生活,将所学知识理论融入社会实践中,不局限于知识理论,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进行创新思考,促成创造性转化。
在政治生活中,《提纲》中的观点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阶段。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配合党和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基本路线与科学实践观紧密结合,立足社会实践,在国民基本矛盾转变,经济,政治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客观面对,积极迎接挑战。
第四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类本质等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者实践。《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是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说,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克服了《手稿》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不足,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把现实中的人与人区别开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一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其次,在方法论上,费尔巴哈是孤立的、抽象的考察,他不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第三,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抽象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的。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应该从社会关系角度,以实践为基点进行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规定人的本质,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据,在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复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人本是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去论证人的本质,只能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通过对旧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扬弃,他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
第五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有感
法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梁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写于布鲁塞尔的,在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阐述了实践的观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承认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的问题。承认物质第一性就是唯物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一些猜测的成分,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而且在历史领域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并且把原子作为物质的本源,是错误的,但它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有其进步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唯心主义分为两类: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是我的精神(感觉、观念、情感、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人类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确定为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这个“客观精神”的表现和产物。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认为他们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说对于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的反映事物所呈现的面貌,并不知道事物真正的内容。马克思认为“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唯心主义的实践不是从客观物体出发,而是从意识、精神等方面的,因而是不实际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马克思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从实践出发,又批判了唯心主义只是从抽象的方面发展能动的方面,最后马克思指出应该从唯物主义的实践出发去认识事物。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物质活动,或者说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同时自身也得到改造的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性。实践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