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y马原论文——实践论
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本标准—这一真理不仅是从书本上得来或老师的教导习得,还是我们从平时生活中那些或息息相关甚至微不足道的事中感悟领会得来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现今所受到的教育和应受到的教育都不仅仅是书本上所提供的知识,国家和社会都不需要书呆子,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思考体会,并通过实践能够使自身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的人才才会得到大家认可,为国家和社会需要。
通过对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和对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初步研究,我发现自己对实践的认识还相当局限且浅显。“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为纠正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它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全面清算,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备。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形式。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统一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身为大学生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还应该尽可能多了解其他的非专业知识,培养哲学思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我的认知及修养,为自己的精神建造一个更高更稳的平台。
第二篇:马原论文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总体上是对实践的彻底、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释和
概括有些很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定义,这是实践的总结,是认识的深化。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同志长期坚持教条主义,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
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另有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据守于片面,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
两类错误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到一九三四年间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纠正错误
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七月通过《实践论》一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
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这种正确思想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实践论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是将认识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而实际上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
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所以,人就有了各种
各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改造
客体的物质活动。因而,认识的形成自然就有了目的性和主观性。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阶级
斗争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认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要正确地把握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能正确了解
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言以概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将实践过程中认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
为感性阶段,即对事物感觉和印象产生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事物之间片面的、现象的、外部
联系的东西;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所以
它是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两种认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理性认
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
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
地感觉它。”,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有感性
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认识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
深的过程,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被认识。
关于认识,《实践论》中还着重指明了两个要点: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
识通过整合和改造,将感性认识的表面事物和外部现象深化到概念和本质的阶段,所以,认识开始于经验。
二、认识有待深化,这也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注重于感性认识便是犯了“经验论”的错误。所以在我们接受外界事物的同时,不要只是盲目的学习,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判断外界事物的正误,对外来事物选择性吸收,在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去认识。
然而认识的过程并非只有认知这两个阶段。《实践论》把认识进行了更深两层的探讨,第一层是马克思的哲学认为认识不在于去懂得事物的规律性,还要用规律去解释世界以及更能动的去改变世界。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着,第二层探讨说明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纠正,直到认识被所有实践都证实的时候,它就成了真理。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是向前推动和发展的,所以毛泽东提出真正的革命领导者需要善于随事物发展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如果过于守旧,不会适应事物发展,就会成为顽固的右倾机会主义;反之,过于幻想超前,就会成为“左”翼空谈主义。不管左倾还是右倾,都是把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总之又回到了本文的主题,就是要把知和行相统一,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我们要始终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脱离实践的认识则会导致严重的损失。1958年“ 大跃进”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是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矛盾,所以导致在国家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阻碍了乃至倒退了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又一次拨乱反正,纠正了党内众多错误思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
虽然新中国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推移和发展;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我们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让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断向前推动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第三篇:马原读书报告:实践论
实践论 论实践
中山大学 工学院
这是我第一次拜读毛主席的非文学著作,也让我见识到了伟人的另一面。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了解释、阐述,加诸实例与自己的理解并加以阐发,使得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由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了容易理解的概念,普及开来。因此,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我也将采取类似的形式,试图将自己的理解与之比较、切磋,改良、完善自己的认识论观点,并尽量从中发现更多或者更适应当今时代的东西。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如同我们高中所学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生产活动决定了人的行为,生产关系决定了人的关系。这是我一向所赞同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去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于后天的条件,即我们的生命中发现的每一件事都会对我们的人生观造成影响,都会对我们人格进行塑造,有任何一点改变、任何一点偏差我们都不是原来的自己。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得更加全面,为之后的社会实践又补充了精神上的依持。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就这样,实践与认识互相推动发展,相辅相成,而整个人类社会,也会因为实践与认识中的真知被总结出,而随着个体的进步而进步。马克思的观点令人叹服,毛主席的解释十分精辟——我不能再同意更多。
然而,在之后出现了这样的话: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属于阶级社会,因此这方面的观点我不是很能够理解。如果将场景放到近代的历史社会中,我可以设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等等的思想有着阶级烙印;如果说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国家,也是有着大资本家、中产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的阶级划分,思想中含有各自的阶级烙印;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当今中国,全国人民不存在思想的阶级烙印呢?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又会有层出不穷的“官二代”“富二代”事件,这些事件又是因何而起的呢?从实践论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这也是实践与认识互相推进发展的结果:现有的优越条件使得有些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产生了自己高人一等的认识,并且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破坏社会秩序,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很大部分民众对此敢怒而不敢言,这样就又造成了他们“我可以继续这样做,没有人可以管得了我”的心理,又推动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产生了恶性的循环。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方法:第一,从源头上着手,建设健全的制度,使得社会权力、财富不致于成为为恶的工具;第二,加强监管,遏制“可以继续做我想做的事”认识的产生,使他们“吃一堑长一智”,能够合理地面对自己父辈给予的资源。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是一个精辟的总结,是对过往经验的概念的总结,也是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升华。我们在实践中,须得发现和总结出规律,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事半功倍。追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斗争,颇多苦涩的失败,其中第五次反围剿尤其令人心痛——反观长征之后的一派新气象,我们可以看到总结经验教训之后的红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发展壮大,除去客观因素外,主观上对“联系”的研究,“概念”的提出,都为革命提供了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而这样的认识在未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在文中谈到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这些人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则很有意趣。首先关于“右倾”,按照小子的理解姑且可以通俗点称之为“保守派”,保守派往往是在旧社会中地位较高的人,如地主、读书人、贵族等等,他们不愿意正视现实,不愿意遵从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左倾”呢?左倾相对于右倾其实已经较为进步,可惜“不切实际”,是过于激进的表现——同样却有些不一样的,是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现实,妄图“一步到位”“立刻成功”。从他们的出发点看,右倾主义者根本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维护旧有的秩序,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反观左倾主义者,他们往往一无所有,而容易被新传入的思想鼓舞、感染,表现得过于理想化,也就是“唯心主义”他们的行为也授予了右倾主义者口实——因为改革的实际过程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快捷有效”,反而有些“滑稽可笑”,大众会因此变得失望,对改革失去信心。而身处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则得出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结论。这是身处新时代浪潮中的我们值得关注的——因为我们还年轻,并非纯粹而理智的马克思主义者,“左”与“右”的错误我们时不时还会犯下,所以要格外警惕,时刻自省,避免酿成大错。
此外,文章在最后两段也很振奋人心地提到,在实践和认识的互相推动下,世界将被改变,世界终将进入共产主义时代——我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终将达成这一目标。十分惭愧,我读《实践论》,观点不如毛主席犀利,眼光不如毛主席独到,文字也不如毛主席精练,不过这些东西都是我认真品读的结果,希望老师斧正。
第四篇:马原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临床36 杨拓 213200112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三十多年来的贫富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仍处于不平等状态,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与变动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在渐次削弱。治理对策应该从切实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主体地位”,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入手,从而为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关键词】 贫富差距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共同富裕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 GDP 和人均收入都出现了超常增长 而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1994年,我国贫富差距是逐渐上升的,在 20 世纪 90年代末出现短暂的下降后,又开始逐渐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背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将通过马克思经济学深入分析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成因,进一步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认识。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
改革前夕及改革初期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总体上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在0.2 以下,而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也在 0.21 到 0.24 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扩大,2000 年达到0.417,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 的警戒线,此后一路上扬,2003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48,2008年达到 0.466。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3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还有近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居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首的美国。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二、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
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又有政府行为方面的因素;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仍处于不平等状态
贫富差距源于收入分配不公,而收入分配不公又源于初次分配 对初次分配影响最大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对此,马克思也曾做过形象描述: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交换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决定本质上正如马克思先前所描述的一样,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力相对价格的变动愈发不利于劳动者。2.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与变动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 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在人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种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由以前的相对平等状态变成现在的完全不平等状态,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掌握着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而广大普通劳动者一无所有。在这种境遇下,为了利润最大化,一些私营企业主总是把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不能再压低的水平。一些企业领导层凭借自身行业优势,在使自己获得高额收入的同时潜在地抬高了本行业职工的福利收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高收入利益群体,拉大了不同行业职工个人收入的差距,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3.以 按劳分配 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在逐渐弱化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具体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在分配方式上只能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不同人群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性质及其多寡不同,而且呈现出“多者愈多”“贫者愈贫”的不均衡发展态势,这就必将导致“按劳分配”逐渐被“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取代,使得当前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正在被逐渐边缘化。
三、解决贫富差距的路径初探
邓小平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扭转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条件。
1.切实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资强劳弱的现实境遇下,要切实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就必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一是要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刚性增长机制,保证职工工资性收入和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都不能低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工资协商制度,通过三方协议来解决相应主体缺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工会阵地建设,完善工会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会成为劳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路径。三是要认真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的相关规定,促使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落到实处,严肃查处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不良行为。
2.毫不动摇地坚持 两个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改革 创新国企运行模式 大力发展各种集体经济等手段使公有制经济以更大规模 更快速度发展;必须在加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提高公有制经济质与量的同时,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尤其是在总利润,总就业人数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只有保持这样一种优势,才能为实现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3.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新探索,要求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变GDP至上的观念和做法,要求发展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问题。这说明我们不能总是靠牺牲公平来保持经济增长,因为这种增长是竭泽而渔,不可持续既与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精神相悖,也与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背道而驰。全会还特别强调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应该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指导思想,这就突破了促进农业发展就是帮助农民的理论,是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肯定,必将对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资本论: 第 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4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第五篇: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今已有三十三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三十三年,也是坚定道路深化改革的三十三年。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头等大事。
关键词:结合国情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党政建设
正文:
首先,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包含两部分内容,即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革命前辈已经指出道路,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很好的验证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结出了两大理论硕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 果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创新是我们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一条在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的抉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概括地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指导下,不断解决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两大课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①:从严治党 首在落实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②: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 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确保党员、干部精神上不跑冒滴漏 ;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 党③: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自我警醒的重要方式。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④:让干部时时感到戒尺就在身边 从严选任,防止“带病提拔”从严考核,防止“为官不为”从严监督,“为官”就该“不易”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⑤:改作风,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