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

时间:2019-05-12 06: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

第一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

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分组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食物营养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

注意事项

1.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加热时注意安全。

二、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分组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止一会,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注意事项: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三、实验名称: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分组实验 时间:15分钟)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 实验步骤:

实验一: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冷水,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二: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十秒钟,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三:在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等量的冷水。将两块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其中一块研成粉沫),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烧杯中的冰糖溶解的慢。

2.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的冰糖溶解的慢。

3.研成粉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1.搅拌可以加速溶解。2.热水可以加速溶解。3.把物体碾磨可以加速溶解

注意事项:1.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接触烧杯壁。2.使用锤子时,注意不要砸伤手指。

四、实验名称:过滤实验(分组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材料:铁架台、漏斗架、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待过滤的水、纯净水。实验步骤:

1、将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调节高度和位置,使漏斗径下口直面贴在烧杯内壁上。

2、将滤纸对折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4、将玻璃棒斜放在漏斗内(约45度)。下端轻轻抵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将待过滤的水用烧杯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水不要没过滤纸的上边沿。

6、观察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实验现象:浑浊的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水,滤纸上留下了细小的杂质。实验结论:用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的细小杂质,使水变清。

注意事项:过滤用的浑浊水必须是经过沉淀后的沉淀水,玻璃棒的倾斜程度、漏斗径下口直面接触杯壁、倒水速度等。

五、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分组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材料:2个烧杯(一大一小)、新鲜的绿叶、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酒精到淹没绿叶为止。

2、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过一会,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植物的绿叶中含有叶绿素。

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2、给烧杯加热时应该隔着石棉网加热。

六、实验名称:压缩空气的实验(分组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5、反复做3至4次。

实验现象: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注意事项: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

七、实验名称: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分组实验时间:8分钟)实验材料: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

实验步骤:

1.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

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仍然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叶片倒水,这次水量要大而均匀。

3.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 水流量小时,小水轮转的慢,水流量大时小水轮转的快。实验结论:水流量越大,水流力量越大。

注意事项:倒水高度要保持一致,水流转动要灵活,每次倒水水量要保持均匀。

八、实验名称:观察锯末在热水中的运动(演示实验时间:15分钟)实验材料:三角架、烧杯、锯末、火柴、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在三角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

2、然后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

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锯末一会上升,一会下降。实验结论: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留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这就是对流。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加热时要使用石棉网,防止烧裂烧杯。

九、实验名称:观察液体对流的现象(演示实验时间:15分钟)实验材料: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现象: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由于水中放入了高锰酸钾,形成了一个红色水的循环。

实验结论: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张连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材: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实验原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

实验步骤: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的作用。实验结果:

1、用克丝钳能轻易地将一根细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能轻易地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能轻易地把一张纸剪碎。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应使用钉锤最省力。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2010年

张连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2011年

第三篇: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汇总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实验过程】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

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

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注意事项】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2、便于观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实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实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 【实验过程】

1、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

(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实验过程】

1、用锤子把砖敲成块。

2、把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

【实验结论】在谁的冲刷和碎砖块得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六)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实验过程】

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2、不要用手碰石头。

3、岩石选取易碎的页岩效果最好,也可以用板岩或风化花岩做实验。

4、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七)滴水穿石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水滴的力量

【实验材料】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实验过程】

1、在黑色手工纸上用面粉堆成大小相同的面堆。

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发现面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

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实验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

【实验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实验室条件下水滴下落的高度远远低于自然界中雨水的高度,由此推断雨水对地表有强大的冲击力,天长日久,能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

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

(一)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实验过程】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1、皮筋在震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在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实验目的】声音是有什么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过程】

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知道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是能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脑中的声音吗? 【实验现象、结论】

1、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气体传入耳朵的。

2、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

3、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液体传入耳朵的。

(三)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鼓膜作用

【实验材料】纸筒、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过程】

1、把纸箱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棒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在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棒的现象。【实验现象、结论】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棒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棒跳动。

(四)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目的】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鼓、碎纸屑。【实验过程】

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实验现象、结论】

响声越大,纸屑跳动的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

(一)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流表、电池、导线、水槽。【实验过程】

1、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柴,看哪种木材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6、和其他物品比较轻重。【实验现象】

1、大部分木材易燃。

2、木材有花纹(年轮)。

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

4、木材有沉浮现象,浮得多沉得少。

5、干木材不导电,是木材导电能力很弱。

(二)纸的吸水性试验

【实验材料】各种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胶水、尺子、水槽、水。【实验过程】

1、把各种纸条一次粘在尺子上。

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水。

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就好。

(三)陶瓷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门、电流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实验过程】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的软硬。

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陶瓷的沉浮现象。

4、把陶瓷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是否容易传热。

5、把陶瓷联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

7、有陶瓷碎片切割纸片。

【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等。

(四)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门、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实验过程】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

3、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

4、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

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让金属从高空处落下,看是否易碎等等。

【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第五单元 水循环

(一)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实验目的】探究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实验材料】温度计、棉纱、支架、表。【实验过程】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做记录。

【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二)沸腾

【实验目的】研究水沸腾的现象

【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实验过程】

1、组装好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在铁架台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2、未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书,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书。

【实验现象】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

【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程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二)凝结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凝结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三脚架、石棉网。【实验过程】

1、在三脚架上市啊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装有冰块的小碟子上。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游水汽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四)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大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水、火柴。【实验过程】

1、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沸腾。

2、把碟子放在沸腾的烧杯口上,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碟子下面出现水滴,并不断地滴下来。这就是“雨”。

(五)模拟霜的形成

【实验目的】模拟霜的形成

【实验材料】冰、水、食盐、搪瓷杯。【实验过程】

1、先到半杯水,再加入适量的冰块。测定杯内的温度。

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待食盐溶化后在测定杯内的温度。

3、观察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结论】

杯子的外壁上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形成霜的温度是0℃以下)。

(六)模拟雾(云)的形成 【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广口瓶、温水、冰块。【实验过程】

1、在广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一块冰接近瓶口。

3、把冰从瓶口移开,在接近瓶口。

4、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白气”出现,把冰移开,则“白气”消失。【实验结论】

“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多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高(低)空,形成了雾或云。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模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下半学期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无论是小学或初中的学生,对于科学课上的小实验是非常热情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积极的向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活动。本学期实验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的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从中也让教师认识到了许多,其中更有许多值得今后的教学工作借鉴的地方。

首先,小学四年级实验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近来的实验,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实验基础及技能,仪器选取,材料的选取,操作程序都较正确合理,操作较规范熟练,实验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实验能正确规范地操作,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并能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能够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活现象。

其次,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教师放手、学生动手、主动发展。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他们相互作用,获得了成功,感到无比快乐。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来达到教学目的。而新的课改要求学生有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简单电路、给花传粉淀、粉的辨别方法等课。我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关于本课你想了解什么?②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③怎样保证你能完此工作?④老师可以和你们一起去。有后两项保障措施使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使研究成果更具体生动。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中文雅虎”、“搜狐”、“新浪”等网站。他们获得了许多图片、音频、视频资

料,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有很多学生从家中搜集到了很多关于实验的器材。

再次,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增进了学生的知识。用好自然室,发挥设备作用,我们要求上课教师有效地发挥仪器作用以及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课后为科技兴趣小组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组实验的材料有四个来源:(1)仪器室内分组实验盒(2)向学生下发的实验器材(3)自制分组实验材料(4)发动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废旧物品。积极安排好实验所需用品,提前根据教学进度准备好,演示和分组实验努力开足开全。在科学实验教学,教学科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都有很好的体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现能力,同时在科学教师的共同的努力下,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享受了实验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

总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了规范化,每次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都预先写好实验通知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情况、过程等整体效果记录。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我们科学组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指导,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未来的社会,一个人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形成“我要合作”、“我想合作”的氛围。我们在探究活动中,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为主,这样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

2010年6月22日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六: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七: 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实验八: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实验九:

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实验十: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验过程: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实验十一: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

(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

(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下载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 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 我们的食物有哪些?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 食物按味......

    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镇武完小袁照成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滴管、吸水纸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2、准备好显微镜。 3、将洋葱切开,掰......

    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五篇材料]

    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1、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2、检测食物的营养时准备的工具有、等,在米饭粒上滴碘酒会看到米饭粒变色。3、营养学家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