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判管理
贯彻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审判
管理工作
近日,埇桥区人民法院党组召开全院干警大会,认真传达贯彻落实8月26日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动员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水平,全力保证全年各项工作的完成。会上,党组书记、院长凤良龙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具体部署。
一、明确责任目标,开展自查活动。针对省高院下发的《全省法院2011年度1-6月份案件质量评估分析报告》中的18项评估指标,认真对照本院1-8月份的案件重新梳理一遍,核实清楚各项数据,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并且提出各项指标年终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将指标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二、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的核心作用。各庭要在院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审判管理办公室全力协调下,发挥好各庭长审判管理的能动作用。力争达到审判管理能力的提升,审判管理综合效应增强,审判质效提升和审判社会效果增强。
三、加强审判管理的队伍自身建设和审判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完善审判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打牢审判管理的工作基础,实现全院所有案件运行情况信息化。强调网络化审判管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效率。对全院案件的结案审批权,统一收归到审判管理办公室。并且要求审管办干警加强学习,提高司法管理能力,准确把握审判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牢牢引领审判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加强和改进审判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评价审判工作的根本指标。
四、进一步加强案件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审管办每月向院领导提交各相关指标的数据和案件运行态势分析,针对案件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各业务庭进行及时督促,总结审判管理经验。
五、严格案件质量评查,勤于审判管理与引导。加强对案件流程管理信息的经常性检查,完善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标准,强化法官审判业绩考评,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定期评查、专项评查与重点评查相结合,坚持纠正错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重点剖析被发回重审案件,评查中发现的瑕疵案件,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投诉案件。
六、抓好司法统计分析工作。完善统计数据报送机制,及时汇总、及时核查报送的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坚持对统计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解决问题,提出要求。加强审判态势分析调研,对案件审理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七、完善审判流程管理,跟踪管控审判流程信息,严格执行案件管理报批制度。跟踪案件审限情况,及时对邻近审限案件信息、裁判文书情况,确保案件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地为院领导所掌握。加强对中止、延期案件的及时评查,确保案件报延工作规范、有序,防止规避审限的情况出现。对全院各业务庭审判工作绩效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年底提供全年流程管理绩效信息,提出审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八、进一步拓展审判管理服务领域,建立司法鉴定案件和信访案件、上诉案件登记管理档案,有效压降因鉴定程序影响审理期限而产生的案件未结率,强化立案窗口诉讼导诉服务,不断规范申诉信访工作,最大化减少申诉复查案件,依法强化当事人的监督权,压降执行案件终结率和投诉率。
第二篇:浅析审判管理
浅析审判管理
人民法院的管理分为审判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和司法人事管理。在这三大管理中,审判管理属于核心管理,因为人民法院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执法办案这个“第一要务”服务的。
从基层法院的实践来看,审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审判流程管理。通过对案件从立案到审、执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和审限的监控,实现审判工作的合法高效;
2、案件质量评查评估。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发改案件分析、法律文书评析、庭审观摩等来规范司法行为,统一司法尺度,总结审判经验,提高办案质量;
3、审判态势分析。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时段的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审判运行特点、规律和问题,为实现收结案的良性循环提出预测和建议;
4、审判绩效管理。通过定期对各业务部门的办案质量、效率情况的汇总、分析、评论,为政工部门对审判单位和广大法官的考评、晋职晋级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依据;
5、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管理。通过对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管理的协调和服务,以及对提交审委会讨论议题材料的审查把关,提高审判委员会的办事质量和效率,督促检查审委会决议的落实。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审判管理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审判管理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审判管理理念。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判管理工作,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尊重法官的主体地位,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要用正确的导向、科学的方法、大家认同的方式,引导、激励广大法官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主动参与管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要坚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审判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审判活动这一中心开展,要为审判权的正确运用和行使服务,及时掌握了解审判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同时要通过审判动态分析、案件质量评查,及时总结经验,为法官提供服务,为庭长当好助手,为领导当好参谋,确保审判权的正确行使。三要坚持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审判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着眼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着眼于促进法院的科学发展。
二、强化质效管理,努力实现“两降两升”。要以审判流程管理为基础,以改革审判方式、推进繁简分流为重点,以定期分析审判态势为依托,以案件质量评查为手段,以降低案件发改率、信访率,提升调撤率、社会满意度为目标,着力完善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完善以缩短结案周期为核心的案件效率监督管理体系。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基本要求。实体公正是实现严格执法和文明司法的具体体现。通过引导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做到事实清楚、采信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社会效果良好。要坚持证据证明原则。要求一切事实以证据为基础;坚持法律适用原则。要求定性准确、裁量适当,引用法律条文严格、规范完整;坚持社会效果原则。裁判案件要依法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把“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原则贯穿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证。要突出便民性,努力解决告状难、申诉难;突出公开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突出高效性,迟到的正义也是不公正的,尽量减轻人民群众的诉累;突出制约性,尽最大可能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三、建立健全审判组织管理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合议庭制度,强化合议庭及其成员的职责,将合议庭负责制落到实处。规范审委会工作,进一步明确审委会讨论案件的范围、方式、时限、审委会委员的责任等,不断优化审判委员会的结构。进一步理顺审委会与合议庭,院、庭长与合议庭的关系。审判委员会只讨论极少数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其余案件均由合议庭直接作出裁决;改进案件审批制度,推行院、庭长直接参审参议,院、庭长通过担任审判长亲自审理案件,加强对案件的指导和监督。完善院、庭长审签裁判文书制度,明确审签文书的权限、范围、责任。
四、强化目标考核。
要坚持把考核放在审判管理的中心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变成压力和动力,从而取得实效。要把考核覆盖到各个审判部门、各项审判环节、每个法官。同时,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创先评优、干部选拨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审判管理自查报告
审判管理自查报告1本公司于****年**月**日注册成立,于****年**月**日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码为:(粤)新出印证字*****号,公司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根据《印刷业治理条例》、《印刷品承印治理规定》,以及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深新出[20xx]17号”文件精神,和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20xx年3月11日发布的《深圳市印刷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指引》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公司20xx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根据国家档案法和印刷业治理规定,健立了印刷品接单、承印验证、登记、保管、交付、残次品销毁等规章制度,所有客户一律签订印刷委托合同,印件原稿、印样、菲林、委印证实文件,同一建档立卷保管,以备查验。印刷治理规定张贴于公司业务部分显眼墙上,牢固树立依法印刷观念。
二、健立了以法人代表为主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新进职员工进行三级安全培训,从消防、环保、印刷开机、后道装订、印刷品识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公司制订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员工作业指导书。对不答应印刷的物品不接单、不设计、不印刷;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三、定期(每季度)组织有关部分负责人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由生产厂长作出工作总结;重大项目,向公司法人办公会议汇报。
四、20xx实现产业总产值****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进****万元,交纳税金及附加****万元。年末资产总计****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年末存货****万元。
五、本公司目前拥有胶印机**台、晒版机**台、切纸机**台、订书机**台、啤机**台,****,全部为非国家淘汰印刷设备,20xx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机械故障,所有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六、本公司20xx获得****奖项,受到****违规处罚。
审判管理自查报告2从最初组织生产开始,厂里一直严格遵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步步为营,坚实走好发展的每一步。在厂子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济南长清质检分局大量的无私帮助,厂子一直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本厂的产品质量一直很有保障,没有出现过什么质量事故。
厂里所用的主要原料有味精、食盐、淀粉、白糖、糊精等,这些原料必须都是经过正规的渠道,从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并附有出厂检验报告,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符合国家对该食品的卫生要求,比如味精要符合gb /8967的要求,白糖要符合gb 317的要求,等等。
厂里所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呈味核苷酸二钠、鸡肉香精、柠檬黄等,这些添加剂的购进和使用都是严格按照gb 2760的要求做的。
春节过后,按照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长清分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我厂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由法人葛金河任组长,组员由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人员担任,按照各自分工,对照《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从企业资质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管理情况、食品标注标识情况、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等10个方面,逐条进行自查。根据企业自查情况,企业自身感觉各方面做得尚可,基本符合质检部门的要求。对于稍有差次的,及时做了整改。现阶段,企业基本能做到系统管理,按标准要求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现将企业目前能达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资质变化情况:企业名称为济南市长清区众惠食品厂,厂址是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开发区,检验方式为自行检验,固态调味料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为qs37010307092,新证正在办理中。本厂证照齐全,经营范围是味精、鸡精调味料和固态调味料。
二、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本厂主要采购的原料为鸡肉精膏、麦芽糊精、柠檬黄、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盐、谷氨酸钠、淀粉、白砂糖、包装袋、纸箱等。所有物品均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够仅仅,购进时索取了企业相关资质证明。我厂生产的味精没有食品添加剂。鸡精调味料和固态调味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严格遵照了gb2760的要求,并做了详细的相应记录。食品添加剂还备有单独的进货台账。
三、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我厂每天安排专人对厂区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干净。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库房、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在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的卫生,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期养护设备设施,每批产品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均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的整洁情况,班班检查。工作人员洗刷、更换专用工作服后,经人员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车间。验收合格的原料从原料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设备。从原料到成品及成品库均保持独立空间,没有交叉污染。
四、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我厂配备了架盘天平、分析天平、电热干燥箱、水浴锅、旋光仪、分光光度计、ph计、超净工作台、台式培养箱、显微镜、蒸汽压力灭菌器等检验设备,具有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检验人员经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具有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放的检验资格证书。按照国家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和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我厂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料均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并索取相关的证件。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及《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组织生产,未遇到购买不合格原料和出现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六、食品标识标注情况:我厂生产的各个单元产品的包装上按照相关规定印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代号,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标识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产品的贮藏方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七、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我厂建立了食品的销售台账,记录了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售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以及购货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购货者的名字,地址、销货场所等。
八、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企业积极并严格执行各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味精执行的是gb/t 8967-XX、鸡精调味料执行的是sb/t 10371-XX、复合调味料执行的是本企业标准q/01zh0001s-20xx、鸡味调味料执行的是本企业标准q/01zh0002s-20xx。所有标准的状态都是现行有效。
九、企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我厂所有和生产相关的人员均参加了体检,取得食品从业许可证书(健康证),并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技术知识培训。
十、企业售后服务和产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我厂主要消费者都是回头客,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消费者投诉。我厂已经设立消费者投诉登记本,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应对机制,确保一旦出现消费者投诉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力保消费者权益。
经过此次自查,我厂基本符合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杜绝了质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厂建立了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为长期、持续地生产优质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审判管理自查报告3一、企业概况
实收资本xxxx,公司下设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办公室等职能科室。目实现销售收入xxxxxx元。
二、自查情况
根据贵局大检查安排意见,我们重点对本企业20xx年至20xx年5月底以前的纳税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为:
1.营业税检查情况:截止20xx年5月底,本企业少缴营业税:...元;城建税:...元;教育费附加:..元;土地增值税:...元;水利基金:2...元;少缴税的主要原因是:20xx年6月公司竞拍土地12.64亩,当时的成交价为每亩地500万元,原计划土地拿到后能尽快开工建设,加快资金回笼,但由于在拆迁过程中个别住户设置障碍,以至于拖到现在无法拆迁,加之大部分住户的安置补偿、过渡费等费用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因此造成了税款的拖欠。
2.代扣税检查情况
根据税务局要求,我们对建筑企业的税收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监督,并积极进行了代扣代缴,尽管如此目前还有一些问题:
①由于工程未决算,目前已付工程款xx元,工程款暂未代扣税金。
②其他由于正在办理外派证,已付xx元,暂未代扣税金。
经过自查,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除积极补交税款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税收知识,改正错误,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为国家富强,企业发展尽我们应尽的义务。
审判管理自查报告4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山东XX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大型肉鸡加工企业,由原临沂市XX食品有限公司搬迁扩建而成。公司总投资XXX万元,占地面积XXX平方米,环保投资XXX万元,占地XXX平方米,(一期工程年产XX吨,:如果分期的话)。
公司位于临沂市河东区XXX街,北距胶宜铁路临沂北站2公里,日东高速公路30公里,南距临沂飞机场3公里,西距京沪高速公路15公里,东距日照海港120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公司于20xx年成功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与好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于20xx年4月编制了《山东XXX公司年产XXX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表)》,临沂市环保局于20xx年4月18日的临环发【20xx】XX号文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工程于XXXX年XX月开工建设,XXXX年XX月一期工程投入试生产,与主体工程配套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环保设施运转正常,XX项目具备了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议和临沂市环境保护局,河东环保局及临沂市环保局批复意见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在建设和设计施工过程中始终把环保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对待,严格执行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生产用水
我公司排放的废水主要是XXXX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水,废水采用“气浮+厌氧+好氧”的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经工业园排污管网排入河东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李公河西支渠。处理后的水达到GB13457—92《XXX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XXX”的标准。处理后的中水一部分用于绿化,另一部分则用作设备和地面冲洗用水,达到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的目的。锅炉除尘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一般不排放,补充水为蒸发耗水。
【审判管理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1.审判的近义词
2.审判诗歌
3.档案管理自查报告
4.现场管理自查报告
5.管理所的自查报告
6.管理提升自查报告
7.护理管理自查报告
8.经营管理自查报告
9.收费管理自查报告
第四篇: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
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以西湖法院审判管理改革完善为论点
11/5/2011 4:13:39 PM
叶丽 张钟林 赵莉萍 杜翼飞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时期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个至上”、“两为主题”的必然要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诉讼观念的改变,大量案件涌入法院,审判任务繁重与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法院在短期内陷入了“案多人少”的尴尬境地,各类新型案件的出现,使得案件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担负着80%以上一审案件审判任务的基层人民法院更是被时代的潮流推向了“风口浪尖”。如何有效地开展审判管理工作,使审判权公正高效运转,更好地实践公平与正义;如何突破种种限制,在现有的制度容量和法律框架创新管理模式,科学配置司法职权,以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标准优化整合审判资源,有效挖掘内部潜力,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5月,西湖法院在杭州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运行一年以来已初步取得预期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传统审判管理的弊端
审判管理与人事管理、政务管理共同构成法院的三大管理体系。较之人事管理和政务管理,审判管理更为直接地作用于司法职能的发挥。传统的审判管理机制,主要是以院庭长为主的领导负责制,在管理手段上主要依靠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立案庭、审监庭、监察室、政治处、审委会等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审判人员接受院庭长的工作安排,负责审理案件,遵循规定的案件流转程序,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的审判工作模式。传统审判管理机制在保证案件审判质量、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司法改革的深度进行,传统审判管理机制的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判管理局面较为混乱,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传统的审判管理机制将审判管理的职能分散于立案庭、审监庭、监察室、政治处等部门,没有专门的对审判工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综合性机构。几个甚至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容易造成审判工作与审判辅助工作、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职能交叉或不明,既难以提升审判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不利于本院集中统一管理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对口管理。
2、审判管理措施较为单一。传统的审判管理机制侧重于院庭长对个案的把关,其他形式的管理手段严重缺位,没有形成完整的审判管理工作体系。大量的审判事务性工作由审判人员自行承担,其结果是辅助工作和管理工作冲淡了审判工作,繁杂事务排挤了审判业务,审判工作的正常运行受到掣肘。
3、审判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监督机制。有关审判管理的规章制度虽已初步建立,但科学分类、内容全面、操作明确的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大多是对某类管理事项的个别规定,没有经过系统的分类和整合,有的交叉重合,有的相互冲突。再者审判管理职能分散,缺乏必要的协调与衔接,存在着工作延伸不到位的问题,事后监督管理的多,事前、事中介入管理的少,对审理的重要和关键环节缺乏过程控制,未能真正实际实现对审判工作的全程动态管理和监督。如对案卷移送、送达保全节点、超期限未结案件等缺乏管理和监督就会影响司法效率;对案件信息输入不及时、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约束不够就会影响司法统计数据的提取。
4、审判管理内容不全面,缺乏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审判工作评估机制。传统的审判工作评估标准比较单一直观,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两种方法中又以定量为主,并适当运用定性评估作为补充,主要关注的数据为办案数、案件发改数等一些显性指标,对案件从立案到审判直至执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不够全面,具有片面性和模糊性,这样的评估机制并不能正确、全面地把握审判活动运作过程和运作效果,也不能全面科学和准确地反映审判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不能形成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
5、审判管理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难以为法院工作决策提供科学客观全面的依据。审判管理具有防范司法不公、查找工作漏洞、纠正不当行为、提供考核依据、助力审判调研、科学决策等多方面的作用,发挥上述职能作用的前提是法院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且硬件配套。但限于认识、装备、技术等因素,审判管理的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领导不能准确及时掌握案件办理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案件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倾向性问题,往往是以事后管理代替日常管理。
二、本院开展审判管理的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完善措施
审判管理,其核心是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的管理。一个科学的审判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是一个以符合审判工作规律为依据,涵盖指标管理体系、过程控制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内容的综合性管理运行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功能齐全、纵横交错的审判管理监督网络,并设立专门机构即审判管理工作机构,对审判业务部门所办理的案件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一)建立综合性审判管理体系
目前,我院基本上形成了以审判管理办公室为主管部门,以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审判绩效考评、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等机制为主,审判委员会监督指导制度、案例指导制度及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立案速裁调解的“四调机制”为辅的综合性审判管理体系。该体系主旨在于加强以审判委员会为决策机构的宏观管理,以审判管理办公室为专门机构的中观管理及以庭室为基础单位的微观管理。
1、设立审判管理的专门机构。
针对之前审判管理职能分散、管理失衡的现状,2008年开始,有针对性地逐渐开展审判管理活动,至2010年5月,我院决定整合审判管理资源,并经西湖区编委研究,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审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牌子增挂在审判监督庭。审管办主要负责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并管理审判质量与效率、案件流程管理工作并动态管理审判过程、加强对新、难、名案件的研究和指导等。审管办的成立将各项分散的管理职能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全方位的审判管理体系,有效克服了多头管理、信息分散等弊端,确保了审判管理数据的统一性、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除了专门机构以外,审委会和院庭长亦为重要的审判管理主体。审判委员会定位为审判管理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带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和审判管理宏观决策。通过听取审判执行质效及司法统计数据报告、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案件质效评查报告、专题问题探讨等方式,加大其对审判管理有关事务的研究力度,准确深入把握审判运行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及时分析成因,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维护审判机体的正常运行。通过定期主持被改发案件、信访案件和督办案件通报分析会,分析研究审判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落实。院庭长作为审判管理的重要力量,除以听取汇报、参加案件研究、审签法律文书等方式进行个案把关以外,还在审判质量效率控制、法官业务素质以及法官审判绩效考评等方面承担审判管理职责。
2、完善配套管理机制
第一,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减缓司法压力。大力促进调解工作,多渠道、全时段进行调解。充分运用委托调解、协助调解制度开展调解工作,拓展调解渠道,激活调解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协助我院调解。自2008年开展“四调机制”以来,委托调解232件,协助调解102件,诉前调解1201件,成功1056件,立案庭调解组调解7787件;通过对“一对一挂钩”、“法官作教官”、“以案说法传帮带”、人民调解“瑕疵案件反馈”等方法,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同时对案件采取“全时段”的调解方式,针对各个办案环节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间调解相关工作机制。审判人员抓住每个环节中可能促成调解的机会,积极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见表一)。
表一:2008年—2010年各民商事庭调解、撤诉情况
时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指标 调解 率
部门
33.4民一庭 2%
25.6民二庭 0%
35.2民三庭 1%
撤诉率 调撤率
13.5446.96% %
25.05
50.65% %
29.34
64.55% %
调解
撤诉
率
率
34.60
16.58
%
%
23.3117.8
2%
%
24.27
36.30
%
%
调撤
调解
率
率
51.17
14.93
%
%
41.13
18.99
%
%
60.56
23.61
%
%
撤诉
调撤
率
率
12.87
27.81
%
%
21.73
40.72
%
%
21.67
45.28
%
%
立案庭
30.74% 18.09%
48.83% 31.23
%
17.79%
49.02%
38.23%
20.37%
58.60%
48.335.20
83.57% 7% %
%
%
%
%
%
%
43.58
36.68
80.26
46.91
33.99
80.90
上泗法庭
第二,构建均衡分案机制,降低司法资源耗费。为平衡审判人员的工作压力,充分发挥审判人员的潜能,2010年1月开始实施均衡分案机制,部分打破业务庭之间的职能界限,均衡各庭案件分流,布局大民事审判。民一庭专门审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医疗纠纷、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名誉权纠纷及特别程序案件;民二庭专门审理与企业、公司、合伙、破产有关纠纷,证券纠纷、票据纠纷、信用证纠纷、保险合同等纠纷;民三庭专门审理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侵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除此以外的其他民商事案件由三个业务庭均衡分案。该机制实施以来,民商事庭的收案数趋于均衡,有效地改善了过去各庭收案数、人均结案数差距过大的情况,改变了庭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同时也使审判人员能够审理到不同类型的案件,熟悉了各类法律法规,也为公正、公平考核审判人员的办案质量与效率提高了合理性。
第三,较全方位地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浙江省高院的《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统计评估规则》,对质效指标的统计、评估、通报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了指标数据的定期通报分析制度;制定了《案件审判流程实施方案》、《关于案件信息录入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诉讼(执行)案件归档报结的实施细则》、《庭审录音录像管理规定》,严格了各类案件审限变更、报结等程序和标准;制定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实施细则》、《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操作流程》、《申诉复查流程管理》,全面规范案件质量的评查工作;着眼于对法官审判业绩的客观、客观评价,制定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绩效考核工作操作流程》,采取指标量化评分的办法对审判人员业绩进行评价。
(二)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审判流程管理
1、大力推进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是审判管理工作的高级阶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管理方式、低效的审判流程等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加大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力度,将各诉讼环节的操作过程、审判流程、结案归档等均纳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审判管理工作流程与计算机软件运行流程对接,确保各类信息实时登录和数据自动生成,为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奠定基础。
2、强化审判流程管理。案件流程管理是实现法院案件良性运转循环的重要措施,因此审管办严格按照“立审分离、审监分离、审执分离、审管分离”原则,将法院管理的民商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各类型案件,从立案、排期、开庭到送达、结案、执行、归档等过程全部纳入了流程管理的范畴,并制定了相关流程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手段上的过程控制和在线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事前监督”,使监督制约更为及时有效。根据“流程”管理的“犹太法则”,重点抓好审判管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公正和效率问题的环节诸如审限、送达等节点实行重点跟踪,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跟踪、督办、催办、预警、通报等制度,对收结案情况、案件审理进度、延审报批情况、超审限情况随时检查监督,防止和避免盲目低效管理和审判人员放任自流,强化监督力度,保证案件得到全程动态管理,提高办案效率。如立案环节重点监控进入诉讼和移送等程序的顺利推进;审理环节重点监控审限延长、中止、审限扣除等情形;结案归档环节重点监控案件审判全程运行质效管理以及结案归档验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全院年平均结案率均能达到90%以上,杜绝了超审限案件,确保了案件的良性循环。
(三)健全审判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人民法院的审判质量和效率状况,而且还能通过规范法院各项行为激励法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健全审判绩效定期通报机制。审管办根据信息数据库及司法统计的数据,每月制作办案竞赛通报,每半年进行审判动态分析,将工作进度和成果公之于众,使每位干警都能在整个工作的座标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营造了“你追我赶争上游”的良好氛围。2007-2010年年均收案达到10345件,一线法官人均办案达209件,35%以上的法官办案数量超过200件,90%以上法官超过100 件。
2、健全审判绩效评价机制。根据质量、效率、效果三大模块,具体分解为36 项量化指标,包括收结案数、存案工作量、发改数、调撤率等,并分别明确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审管办根据审判数据的信息进行逐项积分,对法官的专业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和量化管理,形成了以审判绩效为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力推动了工作发展。2008-2010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年均调解率达45%以上,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0%左右,大量矛盾纠纷以和谐的方式得以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
3、健全纪律作风反馈机制。开通24 小时监督电话,把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反馈审判质效的渠道,由信访室、监察室将有关信息报送政治处进行审判人员业绩考核。对申诉信访案件、上级督办案件、当事人反映不廉洁的案件,分别由信访室、审管办、监察室进行专项评查,并及时反馈评查结果,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确保司法廉洁。
4、健全激励竞争机制。根据审判质效指标,每季度评选出“办案之星”,给予表彰奖励,以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带动干警,同时将审判质效指标纳入法官业绩考核档案,与法官晋升、晋级挂钩,有效激发了全体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院形成了重业务、重学习、重案件质量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和处理机制
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为此,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和审判监督、纪检监察的有机统一之能动作用,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改判分析、督查等建议完整的评查体系,加强对案件质量的动态管理和严格考核。在发挥专门评查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动各个审判业务部门参与,扩大评查主体和评查范围,评查内容主要包括办案程序、实体处理、文书制作等方面,评查结果一季度一通报并计入审判绩效档案,作为部门和法官考核、评先评优、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点评制度,由质量评查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评查工作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和主要问题进行点评,以增强审判人员的质量意识。年均案件评查6156件,坚持季度通报制度,全院案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自2010年至今共发出案件质量通报7期,针对各庭的审理案件信息录入差错情况进行了补录和修正,共计8995条,开展节点管理,依照信息节点录入办法,开展了信息录入节点检查,共在网上发出提醒、通报28次(通报21期、提醒7次),每月通过司法统计分析来监督检查审判、执行工作,办案竞赛通报18期,有力地促进了审判执行的质量和效力的提高。
自实行审判统一管理以来,我院的审判管理从各业务庭最初的拒绝或者不愿配合,到逐步接纳积极配合,进而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本部门的审判质效。审管办通过审判用时节点分析、审判运行态势预测、发改案件分析报告等管理举措,对存在的审判质量与效率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较好的发挥了监督、指导、服务功能。突出体现在克服了分散型管理模式下管理流于形式、部门本位主义、汇报工作报喜不报忧、审判质效原地踏步的状况,已经成为院党组全面、真实了解法院审判质效情况的有效载体和进行科学决策的得力参谋。从省高院发布的质效评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上诉维持率从2008年的68.52%提高到2010年的90.88%;二审改判发回率从2008年的9.27%降低到2010年5.89%;上诉案件存在程序和实体瑕疵被改判发回率从2008年的8.58%下降到2010年的3.52%;信息录入查错率从67.15%下降到3.04%;上诉移送天数从2010年3月的40.72天下降到2011年3月27.3天。同时在同期结案率(全省第三)、法官人均结案数、结案均衡度等以前较好的继续予以保持,对反映办案节奏的相关指标,如审限天数、归档率、调撤率、月均存案量、简易程序适用率均有提升。在收结案上继续保持良性循环。
三、对审判管理的再思考
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管理体系的核心,加强和改进审判管理是提高审判和执行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其目标是为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活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从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第一次正式提出审判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12年,尤其是在2009年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后,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审判管理工作再次被置于司法改革的显要位置。但长期以来,审判管理以首长负责制之行政管理模式,隐没于案件审理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涌入法院,现有的司法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必须进行审判管理的改革。经过一年来的审判管理实践,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认识,明确审判管理的新定位
1、审判管理是指按照司法规律的要求,通过对审判工作的分工、组织、协调、规范、监督和指导,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审判资源,使审判权在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效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的特定管理活动。具体包括审判组织管理、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审判绩效考评、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案例指导制度、审判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院庭长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等等。简言之,审判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对审判质量和司法效率的控制,功能就是充分发挥监督、指导、服务审判执行工作。
2、理清审判、审判管理、案件管理三者的关系。所谓审判,是指审判组织依法享有的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审判的内涵在于依法、独立、公正地审理和裁判案件的程序及实体问题。审判只有通过依法、独立、公正地运作,才能体现和发挥法院所独有的审判职能。审判是行使司法权的一种活动,审判管理则是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活动,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审判管理权实质上是带有司法特性的准行政权,审判管理与审判应当是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审判管理的关键应当是将审判管理职能与审判职能逐步分离,使审判管理回归本位,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判活动的规范运作和审判权的正常行使。审判管理也不等同于案件管理。根据审判管理的定义,案件管理是审判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与审判执行活动公正高效规范运行有关的事项包括审判组织管理、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内容。
(二)审判管理改革阙如与甄别扬弃
1、审判管理权威不高对控制审判权运行的影响
审判管理权威不高在于管理制度缺少适当“温度”。如果以牺牲法官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来片面追求案件的质量效率,那么这种方式仅能被看作是为缓解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案件压力所采取的权益之计,仅可获得短期效益,真正要担忧的是随之而来的对司法固有属性的巨大冲击,以及要恢复改革期待的权威性所要耗费的巨大司法成本,将会成为对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侵害。因此,对审判权运行进行管理控制,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体系,重塑管理理念,重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同时,澄清审判管理关系的课题,即对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的“两权改革”。要优化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的配置,既要依法保障审判组织独立行使审判权,防止其行政化;又要强化审判机构的审判管理权,防止其边缘化,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规范、促进和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案件质量和效率。实现从以制管人到依法管案,以和谐管理并借以司法者的自主管理,达到树立审判管理权威,行驶审判管理必须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避免管理者的后顾之忧。
2、协调性的欠缺对审判管理综合化运行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的效能作用,应当确定有序协调运行,用制度将各管理主体形成相互牵制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作为保障运行的“轴心”,与其他主体形成合力,审判管理“集约化”,走上一种良性循环。将司法统计、案件质量评查、流程检查、违纪违规检查职能与绩效考核相衔接,作为评先、奖励、晋级、处分的依据;各审判业务庭之间及与审委会进行衔接,结合改判、发回重审案件,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指导;审判与调研相结合,发现审判业务中的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对策,加以规范。
3、审判管理程序低效运作对控制审判权运行的影响
审判管理制度中有关程序的运作是管理者设计的重点,但程序设计所允许的迟延及其所导致的延迟,却成为影响审判权高效运行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真正能够证明一个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必定是该制度在诸多具体的社会制约条件下的正常运作,以及因此而来的人们对于这一制度的事实上的接受和认可。围绕审判程序而进行的大量程序设计,实践中存在的程序运作对程序设计发挥高效运行优势的掣肘和抵消并没有引起重视。有的法院在简化诉讼程序中,随意减少法定诉讼程序的适用,电话通知强行调解,劝说放弃答辩等,使基本的诉讼程序全得不到保障;有的法院在简化诉讼程序中,随意滥用程序,与诉讼法打“擦边球”,审理案件的中止,执行案件的终结,审限的变更,特别是扣除审限的设计导致了合法的“隐形超审限案件”。为追求审判效率功利地运作程序、突破程序、滥用程序所赋予的权利、规避程序所要求的义务,使得程序以一种不良的状态低效随意运行,反而扩大了程序设计的劣势,增加了诉讼成本,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
良好的管理体制应该是程序运作良好,以较低的管理成本来获取最大程度的管理收益,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和价值。由于法律构成要件对规范的概括,任何案件都可以从法律规范的角度适当归类,而程序的功能,本质上就是将不同的案件纳入同样的流程控制中。可见,诉讼活动本质上是可以规模化的活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分类, 审判的规模化也可以达到节约诉讼资源的效果。
4、各部门缺乏配合联动对提高审判管理的影响
审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管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从立案、审判、执行、归档、质量检查、责任追究等等,也涉及到法院内部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因此加强审判管理必须以审管办为主、各部门多方配合、联动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纪检监察、质效考评的能动作用,全院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提高。通过不定期与业务庭召开联席会议,沟通、交流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提高审判质效的经验和做法。
第五篇:审判管理办公室
审判管理办公室
审判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法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重心。强化和创新审判管理是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评估,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法院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必然要求。
我院为了使审判管理工作尽快地从以各审判庭的分散型管理向集中型管理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审判型管理转变,从以人管人向以制度管人的方向转变,切实推进审判管理的进程,确保公正、廉洁、高效司法,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在审判管理工作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通过总结以往审判工作经验,创新审判管理方式,今年7月13日,报经县编委批复设立了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审判管理办公室,并对其性质和职能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促进我院审判工作科学开展,确保审判管理的有序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我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是一个内设综合部门,它不同于一般行政部门,是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部门,是审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受审判委员会指导和院长领导并对其负责,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居中心地位,对法院机关内设的业务职能部门和基层法庭进行管理、监督、协调、服务,对审判进行指挥和管理。审判管理机构建立后,我院根据上级法院的相关规定确定了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六项职能:
一是审判流程管理。对本院的案件从立案、送达、开庭、审理、裁判、执行、卷宗归档进行全程跟踪监控,确保案件审理程序合法、及时、不超法定审限;对鉴定评估、中止、延期审理和临近审限、超审限的案件进行警示、督查、督办和审批,保证审判工作高质高效运转。
二是审判动态分析。在研究室司法统计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掌控本院审判工作的总体状况及时为院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情况分析,并负责审判流程管理方面的有关通报。
三是组织案件质量评查。组织、协调、指导和参与案件质量评查组或审判业务部门(合议庭)对本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从程序到实体等方面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定期分析、研究并通报案件质量评查情况,并总结审判经验教训,指导审判工作。
四是审判质效评估。对本院案件的上诉率、发回重审率、改判率、申请再审率、调撤率、裁判文书合格率、涉诉信访率等诸多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考核;负责对审判质效评估情况的研究与分析,并定期进行通报。
五是审判委员会日常工作。审委会的工作日程安排、会议记录、制作会议纪要、督办落实审委会决议、发布指导性案例,以及组织协调院有关部门总结审判经验、研究典型案例等。
六是审判管理综合工作。包括制定审判管理规章制度、协助纪检监察部门审查案件、组织指挥大型案件审理、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成立,必将促进本院审判工作的规范管理,促进本院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