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2 06: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

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徐敏,韩宝玉,刘改,祝海英,李东升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以企业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为载体,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科学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框架。通过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以此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评价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崛起,以培养千万计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要求。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到各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从校内实训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是一个量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这一转变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上岗前校内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

本文以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课题《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号:200701006)的研究为背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平面设计项目实践》、《网站前台设计项目实践》、《Flash二维动画设计项目实践》、《三维动画设计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评价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借鉴。

一、人才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应直接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需求分析:

1.行业企业需求分析。通过人才招聘市场调研,与招工单位接触及上网查寻招聘广告等,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系统列出从事计算机应用职业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构建实训课程体系框架提供依据;

2.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学”、“用”反馈,了解目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为组织新课程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3.专家论证。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召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实用性、可行性论证会。并从互联网上搜集大量的信息,同时立足于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重新构建实训教材的体系框架。

二、研究规划

1.研究队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和教材必需与岗位(群)紧密联系。为此,课程组聘请了行业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实现课程研究队伍的多元化;

2.研究内容:课程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遵循教学规律,横向上合理构建课程,纵向上规划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地位突出、知识点完整、工作导向、案例教学、主题策划、情景创设的整合课程教学平台。制定出各科综合实训教学大纲,并依据大纲分组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评价方式和技能测试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专项研究

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教学的载体和媒介,其质量高低、适用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要打破学科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基于此,课程组进行了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专项研究。

1、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指导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主线,开发综合化和项目化的实训教材,突出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培养职业能力的专业特色。

2、教学方法

以“能力目标、任务实训、学生主体”为培养过程,采用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3、教材建设

综合实训教材建设要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双更新,从指导思想、内容体系、表现形式等都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前瞻性。以《平面设计项目实践》教材为例,将知识分类归纳成5个模块,即“楼盘系列广告”、“包装设计”、“VI系列”、“产品系列”“宣传项目”等。并将社会上周期性举办的活动如电影节、汽博会、世界杯等内容主题写入教材。教学中教师实时的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例如:教师在网上看到长春水务集团万元征集企业标识的广告,及时将信息引入教学课堂,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并参加竞标。虽然最后没有中标,但通过尝试与实践,同学们找到差距,提升了自己的设计与制作水平。

《网站前台设计项目实践》教材,将知识分类归纳成7个项目,即教育类、商业类、旅游休闲类、体育健身类、政府机关类、企业类、综合类网站等。通过综合实训,学生以作品设计的形式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

《Flash二维动画设计项目实践》教材,将知识分类归纳成5个领域,即Flash动画在网站、卡片、游戏、广告、MV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按企业的工作流程将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制作。

《三维动画设计项目实践》教材,将知识分类归纳成4个应用领域,即室内外静态效果图及漫游动画、影视片头动画、商品广告动画、公益广告动画等。教材编写中,以社会应用为主兼顾学生兴趣来设计和编排实训内容。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设计与制作各种中小型项目。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战训练,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这是综合实训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目的。

4、制定课程评价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将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通过综合实训形成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这一环节相当于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因此对学生实训课程准确、客观的评价至关重要。

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真正对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有效的考核。因为综合实训注重的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一次答卷中的对与错。基于这一思想,将课程评价标准定位在:实训过程和实训成果各占相应权重;理论、实践、操作技能多种方法组合;学生自我评价、实训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力

求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对学生完成的作品通过展示选出优秀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供同学们欣赏交流。对在校级以上各种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以相应的学分记入课程学分中。

5、开发教学辅助软件

配合实训教材,开发了集训练与测试于一体的教学辅助软件。该软件使用VB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操作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可用于Flash、3DSMax、Photoshop、网页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训练习和技能测试。

四、实验研究

对专项研究的阶段成果:讲义、电子教案、技能测试软件及课程评价标准投入教学实验,定期进行各项实验研究的反馈、总结与完善。

五、创新之处及社会效益

本课程在全体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1、创新之处

(1)建立一种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模式

培养主线:职业岗位能力;

培养过程:能力目标、任务实训、学生主体;

培养标准:职业资格;

培养环境:整合课程教学平台;

培养资源:动态教材群;

培养目标: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

(2)建立一个实训课程动态教材体系架构

我们提出“动态教材”的概念。教材内容跟随最新的岗位需求实行动态更新,以便对课程的动态发展留有必要扩展接口,随时用最新的技术和内容丰富课程。

(3)提出一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测方法,并实现计算机评测软件系统

学生实践能力的评测采用“三结合”方法:实训过程与实训成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实训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计算机评测软件系统与劳动或行业部门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使学生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评定同轨。

2、社会效益

(1)教材和软件在校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1)综合实训系列教材讲义版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教学中使用。

2)“实训技能测试软件”被信息分院定为该课程期末考试评价软件。

(2)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课程组全体教师撰写了与项目实践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八篇,其中三篇分别发表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其它收录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长春高职教育”上。

(3)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1)承担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相长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多位教师在各种技能竞赛中获奖;

2)经过综合实训的学生技能认证通过率达到85%以上,学生频频在各种计算机竞赛中获奖。其中,王宗佳同学开发的“在线网络考试系统”在国家飞利浦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3)我们在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办学的06.13班进行教改实验。“北应大”领导来校考察,对我们的实训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特邀我们到该校做教学模式经验介绍。

六、结束语

新的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谁掌握了面向新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职业院校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有学院领导的支持,有职教同仁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完善,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excel综合实训材料

第1章 Office Excel 2010高级应用技术

1.1学生成绩管理

一、考查知识点

数据清单、格式设置、公式与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图表等级知识,利用多种公式和函数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对各种数据可以进行格式设置;分析汇总各单元格中的数据信息,把相关数据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示,运用Excel 2010电子表格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知识点解析

1、创建学生信息表,如图 1-1所示。

图 1-1原始工作表

2、操作内容:

(1)将首行合并居中,并将标题“学生信息表”设置为“黑体”,“20号”,将其他数据清单数据设置为“宋体”,“12号”,“水平居中”。

(2)将数据表中的行高设为“20磅”,列宽设为“最合适的列宽”,数据表中的单元格垂直和水平对齐方式均设定为“居中”。

(3)设置各科成绩的数据输入有效性,要求成绩输入的范围为0~100,当鼠标停留在成绩的单元格上时,提示信息为“成绩范围:0~100”。

(4)将每门课程中不及格的成绩用红色、加粗字体显示。

(5)用AVERAGE函数求出每位学生的平均分,并用IF函数根据平均分对学生做出评价,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6)根据“身份证号码”字段计算每位学生的年龄。

(7)用统计函数完成对“平均分”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把结果分别填入相应的单元格,并根据各等级的比例生成三维饼图,放在统计表下。

(8)插入一张工作表,工作表标签颜色设成红色,工作表重命名为“优秀学生信息表”;在“学生信息表”中筛选出平均成绩大于等于85分的学生记录,将其复制到“优秀学生信息表”中,“学生信息表”中的记录还原。

(9)建立“按组分类汇总”工作表,把“学生信息表”中的成绩表复制到该表中,按“组别”字段升序排序。

(10)按A、B两个组进行分类汇总,分别计算出A、B组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平均分。

3、操作分析与过程

(1)输入数据表中的原始数据。

(2)选择D3至G23区域,单击“数据”选项卡“数据工具”组中的“数据有效性”命令,弹出如图 1-2所示的对话框,选择“设置”选项卡进行“有效性条件”设置,在“输入信息”选项卡中进行相关输入信息的设置。

图 1-2 设置“数据有效性”对话框

(3)选择D3至G23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样式”组中的“条件格式”按钮,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其他规则”命令,弹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设置单元格数值为“小于60”,再单击“格式”对话框,设置字体为“红色”、“加粗”,如图 1-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3条件格式设置

(4)在单元格H3中输入公式“=AVERAGE(D3:G3)”,计算该学生的平均分,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的平均分,如图 1-4所示。

图 1-4计算“平均分”

(5)在单元格I3中输入公式“=YEAR(NOW())-MID(C3,7,4)”,计算该学生的年龄,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年龄,如图 1-5所示。

图 1-5计算“年龄”

(6)在单元格J3中输入公式“=IF(H3>=60,“合格”,“不合格”)”,计算该学生的等级,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的等级,如图 1-6所示。

图 1-6计算“等级”

(7)在单元格D26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23,“<60”)”,计算“0-59分”的人数;在单元格E26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23,“>=60”)-COUNTIF(H3:H23,“>=85”)”,计算“60-84分”的人数;在单元格F26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23,“>=85”)”,计算“≥85分”的人数;在单元格D27中输入公式“=D26/COUNT($H$3:$H$23)”,计算出该等级所占比例,其它依次类推,如图 1-7所示。

图 1-7统计各分数段人数

(8)选中C25至F27,单击“插入”选项卡“图表”组中的“饼图”按钮,选择“三维饼图”命令,根据各等级的比例生成如图 1-8所示的三维饼图,放在统计表下。

图 1-8各分数段人数所占比例图表

(9)插入一张工作表,工作表标签颜色设成红色,工作表重命名为“优秀学生信息表”(略);返回原始工作表,单击“数据”选项卡“排序和筛选”组中的“筛选”命令,各字段旁出现下拉按钮。单击“平均分”字段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数字筛选”

→“自定义筛选”命令,弹出“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如

图 1-9所示。筛选出平均成绩大于等于85分的学生记录,将这些记录复制到“优秀学生信息表”中,单击“数据”选项卡“排序和筛选”组中的“筛选”命令,取消“学生信息表”中的记录筛选。

图 1-9设置“自动筛选”对话框

(10)建立“按组分类汇总”工作表,把“学生信息表”中的成绩表复制到该表中,按“组别”字段升序排序,单击“数据”选项卡“分级显示”组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按“组别”进行分类汇总,分别计算出A、B组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平均分,如图 1-1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得到汇总结果。

图 1-10设置“分类汇总”对话框

1.2毕业设计成绩管理

一、项目介绍

毕业设计成绩信息记录了毕业设计的基本情况,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各专业学生数量和毕业设计题目数量都在增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结束后,需要给学生评定成绩,成绩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整个过程的最终体现。通过计算机采用Excel进行快速评分与计算,并得出相关的统计信息,可节省教师统计与计算的时间。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可掌握Excel 2010工作表多表间的数据选择和表示、多表间的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多表间的合并计算、选择性粘贴等功能的综合应用。

二、操作数据

【实战训练】 图 1-11基本信息表数据内容

【实战训练】 图 1-12基础分表数据内容

三、操作要求

(1)以“07010101”为起始学号,在“学号”一列为每位同学填充学号;(2)从身份证号码中自动提取性别填入“性别”一列,提取方法:若第17位为

奇数,表示男性,若为偶属,表示女性(假设身份证统一为18位);

(3)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填入“出生日期”一列,格式为“××××年××月××日”,提示:18为身份证号码,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注意:不能用单元格格式设置);

(4)在“手机短号”一列填充每位同学的手机短号码,填充方法为每一位同学手机长号后四位前加上“66”;

(5)在“基础成绩”一列填充每个同学的基础成绩,基础成绩由“基础成绩表”中查找不同设计题目所对应的基础成绩;

(6)在“总成绩”一列计算每位同学的总成绩,算法为:总成绩=基础成绩+设计成绩*30%+论文成绩*30%+实习成绩*10%,结果保留1位小数;

(7)如果毕业总成绩在85分以上,则为优秀毕业生,在“是否为优秀毕业生”一列填充对应的学生为“优秀毕业生”;

(8)如果某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毕业论文成绩与毕业实习成绩中有一项缺少,则在其“备注”一列填充“成绩缺少,不予毕业”;

(9)分别统计末提交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未参加毕业实习的同学个数(该项成绩为空则为未提交),分别填入E63、E64、E65;

(10)在不改变现在顺序的前提下,统计总成绩前五名的平均总成绩,结果填入E73;

(11)对“基本信息表”按“仓库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旅游网站、公司企事业网站”的顺序进行排序;

(12)用“合并计算”分别统计出每个毕业设计题目所有同学的设计成绩、论文成绩、实习成绩、总成绩的平均分,结果保留1位小数,并将结果保留在sheet3,并将sheet3重新命名为“不同毕业设计成绩信息”;

(13)用数据库函数计算女生优秀毕业生个数,填入E67(提示:自己书写条件区域);

(14)用高级筛选功能筛选出设计成绩、论文成绩、实习成绩、总成绩都及格的学生,放入“各项成绩都及格的学生”工作表;

(15)根据“基本信息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显示各个毕业设计题目总成绩分段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例,要求: a、页字段为:毕业设计题目; b、行字段为:总成绩分数段;

c、数据区为: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及占该设计题目总人数的百分比; d、放入“各题目总成绩分段人数及比例” 工作表;

(16)在“不同毕业设计成绩信息表”工作表中,以各个毕业设计题目所有同学的设计成绩、论文成绩、实习成绩、总成绩的平均分制作柱形圆锥图,并加以修饰,结

果如下图 1-13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13平均分柱形圆锥图

(17)对“基本信息表”进行设置:

a、设置整个工作表字体为10号,行高为16,列为最适合的列宽,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与垂直居中,外边框为双线,内边框为单实线;

b、页面设置为横向,纸张为B4,居中方式为水平居中;

c、眉中部设置为“07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毕业成绩表”,右部为制表日期;页脚右部插入页码;

d、设置打印区域为A1:O60,每页都显示标题行;

四、操作分析与过程

操作要求(1)

英文状态下,在A2单元格输入“’07010101”,然后按回车。把鼠标放在A2单元格填充柄上,如图 1-14所示。双击填充柄填充A3-A60单元格数据或当鼠标变成十字形状时,按着鼠标左键不放,向下填充A3-A60单元格数据。

【实战训练】

图 1-14 A2单元格填充柄

操作要求(2)

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MOD(MID(D2,17,1),2)=0,“女”,“男”)”,计算该学生的性别,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年性别。如图 1-15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15计算学生的性别

操作要求(3)

CONCATENATE 函数可将最多 255 个文本字符串联接成一个文本字符串,MID函数可返回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串。在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NCATENATE(MID(D2,7,4),“年”,MID(D2,11,2),“月”,MID(D2,13,2),“日”)”,计算该学生的出生日期,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出生日期,如图 1-16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16计算学出生日期

也可通过单击菜单“公式”→“插入函数”,插入CONCATENATE函数,在CONCATENATE函数对话框中,输入如图 1-17参数信息,单击确定按钮。

【实战训练】 图 1-17CONCATENATE函数参数对话框

操作要求(4)

在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66”&RIGHT(L2,4)”,计算该学生的手机短号,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手机短号,如图 1-18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18计算学生短号

操作要求(5)

选取单元格“G2”,单击菜单“公式”→“插入函数”,如图 1-19所示,系统弹出如图

1-20所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19“插入函数”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20“选择函数”对话

在“或选择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查找与引用”,在“选择函数”列表中选择“VLOOKUP”,系统继续弹出如图 1-21所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在“Lookup_value”(搜索的条件值)输入框中输入“F2”,即“毕业设计题目”,在“Table_array”(被搜索的表区域)输入框中输入“基础分表!$A$1:$B$6”,在“Col_index_num”(返回值所在的列号)输入框中输入“2”,即“姓名”列,在“Range_lookup”输入框中输入“FALSE”或缺省,单击“确定”按钮,此时的编辑栏显示“=VLOOKUP(F2,基础分表!$A$1:$B$6,2,FALSE)”,在单元格“G2”出现“30”,计算该学生的毕业设计基础分,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的毕业设计基础分。

【实战训练】 图 1-21 VLOOKUP函数参数对话框

操作要求(6)

在K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G2+H2*0.3+I2*0.3+J2*0.1”,计算该学生的总成绩,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求出其他学生的总成绩,如图 1-22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22计算学生总成绩

操作要求(7)

在N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K2>=85,“优秀毕业生”,“")”,计算该学生是否为优秀毕业生,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判断其他学生是否为优秀毕业生,如图 1-23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23计算是否为优秀毕业生

操作要求(8)

可在O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H2=”“,I2=”“,J2=”“),”成绩缺少,不予毕业“,”")”,如图 1-24所示,计算该学生是否有成绩缺少,给出相应提示信息。也可以通过插入公式方式来操作。选取单元格“O2”,单击菜单“公式”→“插入函数”,插入IF函数,在IF函数对话框中,输入如图 1-25参数信息。光标放在Logical_test对应区域,单击,在函数列表中单击其他函数,如图 1-26所示,出现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OR函数,如图 1-27,在OR函数对话框中,输入如图 1-28参数信息,按确定。利用Excel 2010的序列填充功能,判断其他学生是否有成绩缺少,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实战训练】 图 1-24计算是否不予毕业

【实战训练】 图 1-25 IF函数参数对话框

图 1-26函数列表

图 1-27“选择函数”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28 OR函数参数对话框

操作要求(9)

COUNTBLANK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单元格区域中空白单元格的个数,分别在E63、E64、E6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BLANK(H2:H60)”、“=COUNTBLANK(I1:I60)”、“=COUNTBLANK(J2:J60)”,统计末提交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未参加毕业实习的同学个数,其中H2:H60区域为学生的设计成绩区域,I1:I60区域为学生的论文成绩区域,J2:J60学生的实习成绩区域,如图 1-29。

【实战训练】 图 1-29计算空白单元格的个数

操作要求(10)

选取单元格“E73”,单击菜单“公式”→“插入函数”,插入AVERAGE函数,在AVERAGE函数对话框中,输入如图 1-30参数信息,单击确定按钮。

【实战训练】 图 1-30 AVERAGE函数参数对话框

也可以利用数组公式,在单元格“E73”中,输入公式“=AVERAGE(LARGE(K2:K60,{1,2,3,4,5}))”,求出统计总成绩前五名的平均总成绩,如图 1-31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31计算前五名的平均总成绩

操作要求(11)

把光标放在A1:O60任意单元格上,单击“开始”--“排序和刷选”,选择“自定义排序”,如图 1-32,在排序对话框中主关键字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次序选择“自定义序列”,在自定义对话框中,输入序列仓库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旅游网站、公司企事业网站,如图 1-33,点添加按钮,把该序列添加到自定义序列中,按确定,再在排序对话框中按确定按钮即可,如图 1-34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32排序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33自定义序列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34排序对话框

操作要求(12)

选中“不同毕业设计成绩信息”表中A1单元格,单击“数据”---“合并计算”,在合并计算对话框中选择函数为“平均值”,单击引用位置右边

按钮,选择“基本信息表”中F1:K60区域数据,单击添加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 1-35。

【实战训练】 图 1-35“合并计算”对话框

选择“C2:F6”区域,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择“数字”---“数值”,设置小数位数为1位,如图 1-36,完成后效果如图 1-37。

【实战训练】 图 1-36“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实战训练】 图 1-37完成效果

操作要求(13)

DCOUNTA函数可返回列表或数据库中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字段(列)中的非空单元格的个数。先在G67:H68区域中输入女优秀毕业生条件,如图 1-38设置女优秀毕业生条件所示,然后选取单元格“E67”,单击菜单“公式”→“插入函数”,插入DCOUNTA函数,在DCOUNTA函数对话框中,输入DCOUNTA函数参数对话框中的参数信息,如图 1-39,单击确定按钮。也可直接在单元格“E67”中,输入公式“=DCOUNTA(B1:O60,C1,G67:H68)”,求出统计总成绩前五名的平均总成绩。

【实战训练】 图 1-38设置女优秀毕业生条件

【实战训练】 图 1-39 DCOUNTA函数参数对话框

操作要求(14)

设置条件区域,复制“基本信息表”中的如图 1-40所示的“H1:K1”区域的标题信息,粘贴到“各项成绩都及格的学生”工作表中的“A1:D1” 区域,设置及格条件,如

图 1-41设置各项成绩及格条件所示。

图 1-40“H1:K1”标题信息 图 1-41设置各项成绩及格条件

选中“各项成绩都及格的学生”工作表中的“A4” 单元格,单击菜单“数据”—“高级”,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如图 1-42高级筛选对话框(1),先对条件区域与复制位置进行设置。把光标放在列表区域对应位置,在单击右边的,选择“基本信息表”中“A1:O60”区域数据,列表区域设置完成效果如图 1-43高级筛选对话框(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筛选。

【实战训练】 图 1-42高级筛选对话框(1)

【实战训练】 图 1-43高级筛选对话

框(2)

操作要求(15)

选中“各题目总成绩分段人数及比例”表中A2单元格,单击“插入”---“数据透视表”中“数据透视表”。在“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中选择表区域,如图 1-44。单击确定。

【实战训练】 图 1-44“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

把“毕业设计题目”拖放到A1单元格。将总成绩拖放到左边行字段处,如图 1-45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45“毕业设计题目”拖放位置

把“毕业设计题目”拖放到A1单元格。将总成绩拖放到左边行字段处,如图 1-46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46总成绩拖放位置(1)

再将总成绩拖放到值字段处,如图 1-47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47总成绩拖放位置(2)

再将总成绩拖放到求和项:总成绩处。效果如图 1-48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48总成绩求和项

在右侧下方处,点击汇总的第一种方式“求各项:总成绩”右侧下拉菜单,如图 1-49,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值字段设置(N)”,如图 1-50,在“值字段设置”对话框中“值汇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数”,如图 1-51确定,出现如图 1-52效果。

【实战训练】 图 1-49求和项修改

【实战训练】 图 1-50值字段设置 【实战训练】 图 1-51值汇总方式修

【实战训练】 图 1-52修改值汇总方式后效果

在右侧下方处,点击汇总的第二种方式“求各项:总成绩”右侧下拉菜单,如图 1-5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值字段设置(N)”,如图 1-53,在“值字段设置”对话框中“值显示方式”选项卡中选择“值显示方式(A)”为“全部汇总百分比”,确定,出现如图 1-54效果。

【实战训练】 图 1-53修改值显示方式

【实战训练】 图 1-54修改值显示方式后效果

选中总成绩中60分以下的成绩,单击右键,选择“创建组”,如图 1-55,同理创建60-70分创建组,70-80分创建组,80分以上创建组。效果如图 1-56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55创建组

【实战训练】 图 1-56创建组后效果

右击总成绩列某个单元格,选择“删除“总成绩”,如图 1-57所示。删除后完成效果如图 1-58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57删除总成绩字段

【实战训练】 图 1-58删除总成绩字段后效果

修改“总成绩2”列中各分组名称,同时修改图中“数据”列中“计数项:总成绩”为

“人数”,“求和项:总成绩2”为“占总人数比例”,效果如图 1-59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59修改字段信息

操作要求(16)

选择“不同毕业设计成绩信息”表中“A1:F6”数据区域,单击“插入”---“柱形图”,单击柱形图下方三角箭头,选择“圆锥图”中的簇状柱形图,如图 1-60所示,出现如图 1-61所示的圆锥图。

【实战训练】 图 1-60“柱形图”下拉列表

【实战训练】 图 1-61圆锥图

选中图 1-61中圆锥图的右侧“垂直(值)铀”,双击,弹出如图 1-62所示“设置坐标铀格式”对话框,设置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0,主要刻度单位为20,确定。

选中图中圆锥图的左侧“图例”,双击,弹出如图 1-63所示“设置图例格式”对话框,调整图例位置为底部。

【实战训练】 图 1-62设置坐标轴格式

【实战训练】 图 1-63设置图例格式

设置坐标轴值与图例后,效果如图 1-64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64修改坐标轴与图例格式后效果

选中该图表,选择“设计”---“图表布局”中“布局3”,如图 1-65,输入图表标题“不同毕业设计各类成绩平均分”,并设置合适的字体大小,图表完成后最终效果如图 1-66。

【实战训练】 图 1-65图表布局

【实战训练】 图 1-66图表最终效果

操作要求(17)

选择“基本信息表”中“A1:O60”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边框,在样式中选择单线样式,点击预置中“内部”,如图 1-67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一)所示,然后在样式中选择双线样式,点击预置中“外边框”,如图 1-68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二)所示。设置好内部与外部边框后,单击“确定”按钮。

【实战训练】 图 1-67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一)【实战训练】 图 1-68设置单元格格

式对话框

(二)单击“对齐”,分别设置水平对齐、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如图 1-69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69设置对齐方式

选中整个数据表,单击“格式”中的“行高”,如图 1-70所示,设置单元格大小中的行高为16,如图 1-71所示,列宽为“自动调整列宽”,如图 1-72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70选择行高

【实战训练】 图

1-71行高设置

【实战训练】 图 1-7

2自动调整列宽

在“页面布局”菜单中“页面设置”功能区中:单击“纸张方向”按钮,选择“横向”,如图 1-73所示;单击“纸张大小”按钮,设置纸张大小为B4,如图 1-74所示;单击“打印区域”按钮,设置打印区域,如图 1-75所示;单击“页面设置”右侧小斜拉箭头,如图 1-76,自定义页眉和页脚,如图 1-77和图 1-78所示,同时,也可在页面设置对话框“工作表”选项卡中设置打印区域与每页都显示标题行,如图 1-79所示。

【实战训练】 图 1-73纸张横向设置 【实战训练】 图 1-74设置纸张大小

【实战训练】 图 1-75设置打印区域 【实战训练】 图 1-76选择页面设置

【实战训练】 图 1-77页眉页脚设置

【实战训练】 图 1-78自定义页眉

【实战训练】 图 1-79打印区域与顶端标题设置

【项目小结】

本项目利用Excel 2010对毕业设计与实习各项成绩进行管理,节省教师统计与计算的时间。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可掌握Excel 2010工作表多表间的数据选择和表示、多表间的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多表间的合并计算、选择性粘贴等功能的综合应用。

【实战训练】

1、假设你是一位毕业设计与实习指导教师,请你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作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实习成绩管理的电子表。

2、如果你是一位专业教研室主任,请根据自己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情况,制作关于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实习成绩管理的电子表。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王德永

王春果2

(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河南平顶山,467001,2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注重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本文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例,结合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对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实施,从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实训体系,从而达到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体系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在我国正迅速发展,方兴未艾。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这里强调的应用性,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各类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要着重抓好实训基地的建设。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设立、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这些年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都一再的向我们说明职业教育中综合能力培养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计算机应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各种方式的教学改革,这些无疑都推进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只有进行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才能更好完成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实习生,社会上的实习实训基地收费又太高,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呢?我院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两个方面来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与北京京胜世纪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国家动漫基地进行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营造真实工作环境,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真正达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二是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相应的实践教学配套教材,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真实项目的开发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运行和保障体制,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完成。我们摸索出一套有利于计算机应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下面对该实训体系做一介绍,希望能够给同行门一些有益的启示。2.实训体系结构

2.1 实践体验

以体验为主,让学生了解公司运作形式、掌握微机组装与维护、常见基本软件使用与安装、文档撰写技能,以及相关的软件测试技能,接触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除为后期的实训实习打下基础外,也有助于学生的确立学习目标,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以后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阶段在一年级学生中间进行,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和第一个顶岗实习阶段完成。

2.2 技能强化

由于学生对工作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没有经历过完整工作过程,所以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实训前需要一个强化的基本技能训练,以保证后期实训的效果。

此部分实践适合即将进入实际工作期的学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由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带领带领,独立完成计算机相关基本技能训练,体验工作过程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这个阶段在二年级学生中间进行,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和第二个顶岗实习阶段完成。

2.3 实际工作

这部分实践相当于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工作,将完全按照公司化进行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工作日志、工作总结等一系列公司常用的管理手段。

并且,实际工作期的项目有严格的进度及质量要求,除项目经理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外,相应的项目与技术难点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克服,企业提供可供学生参照的源码、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学生也可以自己到网上进行资料的搜索。

此阶段的目的是用完全公司化的运作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这个阶段在三年级学生中间进行,也可以在第三个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实习完成。2.4 辅助就业

在实际工作期结束后进入辅助就业期,在这个阶段对实际工作期内,对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审、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指导,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工作推荐。

同时由企业开办就业班,专门针对实训合格的学生进行再一次的深化培训,同时全程带领学生进行求职面试,保证学生就业。

这个阶段在毕业之前的一个学期的后半学期执行,达到学生就业的目的。

3.实践教学实施

对于上述实训体系,我们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5、2006两个年级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调研报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个工作学期:校内分配学生到各系部、机关进行文档、文件输入、整理工作,校外学生分点到各个微机维修部等单位进行组装维修实训,教师分片分区管理,加强指导。

第二个工作学期:通过进一步职业技能学习,安排学习能力强、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好的学生,参与系里的科研项目,开始真实的项目实践;部分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企业项目调研、测试等工作。在学生管理上,校内实习学生由项目负责人及指导老师管理,具体辅导,校外实习学生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管理,教师负责学生考勤、职业思想教育工作,企业技术人员负责专业技能训练、指导。

第三个工作学期:继续选拔学生,依托软件所,参与科研项目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学习与实习同时进行,由项目负责人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共同管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或者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岗位,配备辅导老师,进行最后一个学期的生产性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

加强实验实训体系内涵建设。创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新机制,实现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制定实训基地企业入驻的管理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搭建开放型实验实训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实训室设备、实训项目、实训资料、实训安排的统一管理。

我们成立软件研究所和实训中心。软件研究所负责对外联系与承接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分解与控制管理,按照“企业化管理、准市场运作”的思路,同北京京胜世纪软件公司等2-3家公司,进行实质性合作,全部按照真实的项目开发流程进行,推出2-3个产品原型。实训中心负责项目落实与开发,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并将较好的项目进行加工处理,引入教学,对实验实训室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与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实训教学课时的进度安排,探索适应项目教学的时段分配方式。完成实践教学统一管理平台的开发工作,实现实验室设备、实训项目、实训资料、人员等的统一管理。

营造真实IT工作环境,引入真实工作流程,完善实训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4.结束语

总之该体系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体现出专业教学过程与计算机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强调企业的参与和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的引入,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实训基地体系建设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德永(1969.6~),男,河南睢县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虚拟现实和计算机网络编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JA060049)

第四篇:《机电技术专业校本实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总结

《机电技术专业校本实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组从获得课题立项之初,立即按照研究方案围绕研究目标展开研究,现将过程和初步成果作一汇报。

一、课题研究目标

(一)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探索机电技术项目课程,构建主干的项目课程框架。

(二)打破原有学科课程的框架,重组教学内容,形成主干项目课程的校本教材。

(三)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本的过程,课程实施的一般程式及教学媒体要求。

(四)研究在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作用。

(五)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内容

(一)机电技术专业的核心项目课程

要确定核心项目课程,必须首先清楚本专业相应的岗位(群),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应针对电气设备制造业、或以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的相关企业调查,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对工作任务分析完成相应的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工作任务能力分析表。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职业基础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就业任职的基础和今后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职业技术课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所开设的核心项目课程。

(二)核心项目课程的课程目标

机电技术项目课程的目标是机电技术项目课程内容和实施的方向,必须在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下。项目课程的目标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知识与技能维度主要突出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达到中级职业资格并适度延申。过程与方法强调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获得观察和质疑、分析与解决问题、合作与交流的方法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兴趣激发、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形成重视学习技能的良好态度和职业道德,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

(三)项目课程的内容开发

机电技术的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学科性均较强,而学生往往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的整体角度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一个学科的系统性来认识事物,重组机电技术的课程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的约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复合能力的形成。重组内容的方式是针对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整合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内容。

(四)以项目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模式

所谓一体化是指整个课程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对机电技术专业来说,所谓专业实践活动可以理解成一个个实训项目。首先根据培养目标细化成技能目标,再根据技能目标确定实训项目,然后围绕这个实训项目进行分析,确定完成这一技能目标所需理论知识、相关计算、识图要求等,教学组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是一种完全融合的综合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应用,往往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五)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定位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由理论教学转向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教学,教师不仅承担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还要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故教师不仅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协作者。

(六)研究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否真的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所提高,项目内容是否能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抑或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因素更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七)研究项目课程的评价方式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部分,因为没有标准或者说没有合理的标准,就无所谓优劣、是非或好坏,教学或教改成果也无从谈起。也就是说,评价或考核体系的改革应该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考核模式存在考核内容不规范、考核要求不统一、教师的主观成分过多、考核手段单

一、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应加强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性评价,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并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加以评价。

三、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基于调研,明确机电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对专业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必须首先清楚本专业相应的岗位(群),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我们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制造业、或以机电技术设备进行生产的相关企业调查,从市场和企业调研入手,分析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主要走访了庆华集团、青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海西五彩碱业有限公司、湟中甘河等多家企业,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人事干部、员工的交流、沟通,了解企业对电工电子专业技术工人的技能要求和其他能力要求。我们对机电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主要针对他们现从事的工种与在校期间学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需求作调研。

调查的结果表明: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可以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技术改造和维护,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和维修。近几年来,各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动生产线,企业对生产设备的电气维修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相应的要求。

根据调研,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维修或改造,生产现场技术服务,质量检验等的从业人员。而毕业生普遍反映维护、维修、安装方面的技能要求及新技术学习的能力对他们的发展有利。

(二)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及课程目标

工作任务分析首先建立在广泛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按机电技术分解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主要针对工作任务分析完成相应的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工作任务能力分析表。我们举行了专业论证会,请行业专家到校对我们初步的职业分析情况进行研计。行业专家提供机电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人才规格信息、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通过论证,将机电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基本确定为以下几方面:识读工程图、使用相关仪表和工具、认别器件、安装功能电路、使用应用性电路、使用专业软件、工作现场的任务等七大类任务,第一大类任务有若干个小任务,如识读工程图就包含识读机械零件图、识读机械装配图、识别电图路、识读液压图等;工作现场的任务包含明确生产管理过程、记录工作实况、使用质量管理工具、现场管理、与其他人员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根据这样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了五门实践活动中心式的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电子制作技术》、《电力拖动》、《电工基本操作》、《单片机应用》《plc及变频器控制》。五门课的课程目标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课程目标的直接指向了综合能力形成,直接指向了企业需求、个人发展需求。

(三)以实践活动为中心,重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按工作对象进行原有学科内容的重构,对工作对象的具体内容又按项目来组建,每个项目的学习是实践活动为中心。体现行动导向特征的项目很重要,它既是理论与实训切合点,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紧密综合,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计划、实施、完成、作品展示、评价等,不仅提高技能水平,其社会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培养。

项目有以下特点:有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说明;是某一教学课题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体;是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或模型化再现;学生能在一定的学习时间范围内组织自已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能将自已过去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应用,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可供展示。这些项目有许多是串联关系,也就是进行了一个项目之后,方可进行另一个项目,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一般在电动机点动长动电路之后完成,机床电气排故一般在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之后,但有很多项目是并联关系,如电动机的起动电路与电动机的调速电路安装,但总的说来,项目关系除了自身的逻辑性,也还必需由学生的认知规律或客观实际来确定。

(四)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的实验研究

我们将研究得出的项目在实验班级进行实施,确定实验班级为14机电班,该班为“机电” 专业三年制中专班,进行实验时为二年级,原专业方向为机加工、现代加工技术、机电设备维护,对电气课程的主要开设理论课程和附属的实验课,电工基础刚上一学期,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水平。为配合课程模式实验,经报学校教务处批准调整了该班的教学计划。主要在电类课程的时间、课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作出大的调整,将电类课程进行重组,按课改要求实施项目教学。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体现以下思路:文化课注意本班的高职要求,与原计划基本不变;电类课程以实施控制技术为核心,以维修电工中级为技能目标,主要有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此类课程在三年级末完成,考工时间在三下。电工类课程由原来的6节改为8节,教学时间以半天为单位,安排在两个半天,以保证项目进程的连续性。同时协调教务处、产培处、实验实习中心等部门,做好实习场地调配、器材供应、设备维护等到保障。

每个项目的内容由课题组确定,并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保持动态调整,在实施时在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都保证了其实施的可行性:1.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一体性,以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指导作用的有效性;2.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的一致性,即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实训楼电气实训室;备有白板可供讲解板书,实习场地较大,可供学生学习时做些记录;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时间的统一性,课程内容以4节即半天为基本单位,在这个教学时间里学生根据实际内容进行理论学习或实践活动;4.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在项目完成的各个方面都有过程性的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根据项目要求,合理、适度地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并加以调节,指导教师不仅了解项目的整体框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知识起点,并对学生能有及时、到位的帮助。教师也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的促进者,项目设计的研究者,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把握必需经过一个探索过程,要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学生对课程实施情况的所思所想,成为我们在课程标准下进行课堂实施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一般安排两个星期进行一次学生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有学生对项目实施的自我评价,座谈会,个别交谈,调查表等。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作进度、内容、具体环节等方面的调整。

学生的学习资料主要是讲义以活页方式进行积累,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有项目作品、工作页、小组汇报材料等。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课题组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第一设备不够的问题,如电动机拆装和测试,实习场所提供的电动机共有四只,若全班都进行这个项目不能达到项目预期效果,再如机床维修可供维修的机床有四台,也不能满足项目要求。所以我们采用两个并列项目同时进行,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完成拆装,一组学生进行维修,完成后再交换。但机床维修的项目进行时间长,故可增加另外完成时间短的项目一起进行轮换。这样可以从容地解决一部分设备问题。还有的设备教师通过产学研项目开发来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五)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标准。

职业教育的人才观是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观,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与促进社会和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促进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观,即教育促进社会和地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是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衡量标准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深受社会、企业的欢迎,这就是最好的质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的针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学生评价主要是对学机电技术专业课程学习水平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包括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是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将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所对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按“项目”内容进行整合的模块化课程。其评价的指标有别于专业基础课程和基本操作技能课程,它既有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的评价,又有对专业技能的达成度的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1.评价的计算方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分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三类,平时考核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阶段考核是形成性的评价,期末考核是属于终结性的评价,因而也称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者的比例为3∶3∶4。

2.评价的内容

(1)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项目或完成任务过程中具体的行为、态度、操作规范、职业道德、创业精神等方面的表现或反映,是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职业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即对学生发展的隐性量的质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已完成部分单元项目的学习后的一种形成性测试,是量化评价的方法,一般以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所用的时间和完成的质量来评价。

(3)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或一项任务所达到的理论和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终结性考核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两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的内容应围绕一个项目或一项任务来进行展开的,不同的项目课程,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一般为4∶6,特殊的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3.评价的方式

(1)项目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基本与以上两种课程的评价方法相同,主要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如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自评、第三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2)项目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对专业理论部分的知识,可以采用笔试、答辩、设计等方式进行;对专业技能部分的评价,应对完成的项目或任务的最终产品,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测量和鉴定。这两部分的评价都是采用量化评价的方法。

四、阶段成果

(一)确立了机电技术项目课程的核心课程:电子制作技术、单片机应用、PLC及变频器控制、电工基本操作、电力拖动等。

(二)开发了以上课程的课程标准,并获西宁市机电专业工作研究工作室专家的认可。

(三)编写项目课程的校本教材:

已完成用于教学的有电子制作技术、单片机应用、PLC及变频器控制、电工基本操作、电力拖动。

工厂供电已完成初稿,进入审稿阶段。

机床电气维修的编写工作已大部完成,预计三月份完成。

(四)实施的项目课程有单片机技术、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PLC及变频技术、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维修。

五、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一)由于教师在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水平的不平衡,至使有些项目课程开发的项目和进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在数量上还显得不足,制约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推进。

(二)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与实际生产的工作任务结合还不紧密,项目的拓展还需与四新技术相联系,同一层次的项目数量还不够,还不能让学生根椐自已的喜好选择项目。通过对教师的专业进修、培训、进企业锻炼,来提高教师设计项目的能力。

(三)受实验场地和设备的制约,开发的项目课程所要求的理实一体的学习环境还不能完全达到,其所惠顾的班级和人数有限,项目课程全面进入课堂尚需时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

赵文录

中文摘要: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出发,阐述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及反思,目的是在课程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施每个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正文: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使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电子信息类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复合型、多变型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在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

一、项目教学法的界定和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人人参与,理解与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及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项目教学法是一套教学战略,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题目进行深入学习,项目教学方法没有特定的结构或一成不变的教案或教学材料,它是一个复杂但灵活的框架,用于帮助师生进行互动教与学,教师成功实施项目教学时,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会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气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内容比较繁琐,知识点抽象,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有一定的实习或实验,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不是那么密切。尤其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自学、自控能力较弱,学习兴趣偏低,大部分学生感到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抽象,电路原理难懂,而对如何利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问题,更是感到茫然,产生厌学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只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尝试项目教学法十分有意义。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集体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以电气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本大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认定中对电子技术技能所做的要求,以及学校所具有的实验实习设备,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典型电子线路为载体,按电子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下面以“基本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项目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1、明确项目任务

准确合理的项目设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前提。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能够充分体现实际情况,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最后,还必须现实可行,有条件完成项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 综合考虑项目的统筹设置、项目间的联系和层次递进。例如,在学习了“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三极管的特性与主要参数”等内容后,向学生布置了基本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项目,该项目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动手之前,向学生发放任务书(包括设计项目、技术指标、可选器件、测试仪表等)。要求:安装一个基本放大电路,通过焊接、测量,比较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选择此项目的目的主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三极管的结构与原理”、“ 放大电路的原理”、“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的原理及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了学过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还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总结,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2、制定计划

完整详尽的计划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基础。项目任务确立以后,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是项目开发小组。参考该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一般每个小组可由3~5 个成员,各组选定一个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小组的项目计划以及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各个方面的工作,协助教师对任务进行部分演示,并帮助组员完成工作计划表。

3、实施计划

严谨细致的实施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后,以成员相互合作的形式,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始实施项目。仍以“基本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项目为例,该项目可以设置几个任务:元器件识别和检测、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的绘制、元器件的成型与装配、电路板的焊接、调试与测量。具体实施如下:

(1)情境引入,布置任务。先由教师通过基本放大电路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基本放大电路中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布置任务———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分组合作,完成安装。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元器件,并对元器件进行检测与安装,根据各自小组的安排,可以合作学习,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最终完成电路图的焊接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如元件装错位置,元件极性装反,短接或断路等,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

(3)测量电路,分析讨论。电路焊接结束后,进行电路的测量,用万用表分别测出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下来,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输出,输入电压的比值,以及波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行相关推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特点,老师再结合理论分析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放大原理。

(4)小组总结,教师补充。电路测量完成后,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基本放大电路特点和工作原理。教师安排组长发言,教师点评补充。在整个项目的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学生通过完成一些小任务,组织已学知识和学习资源,达到项目的总体目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以发挥,所完成的项目有较高的水平。

4、检查评价

恰当可行的评价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保障。在项目教学法中,评价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本项目主要通过元器件检测(配分:20)、焊接电路(配分:30)、测量及调试(配分:30)、安全生产(配分:10)、团队合作(配分:10)五个方面,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打分。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总结,让学生在制作测量电路的过程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说明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项目当中,解决了学生上课开小差、思想不集中的难题。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会思考,学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挖掘了创造潜能,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

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教师必须具备完成相关项目所涉及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必须寻找到适合的、用于教学的项目,在备课时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相应提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案,激发全体学生激情。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最终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对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2]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J].职教论坛2007.(16).[4]周林林.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6)

第五篇:电子商务专业网站综合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网站综合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与质量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本人在《网站综合实训》课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改革,完成从教师的“教”法到学生的“学”法研究的转变,旨在探讨如何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站综合实训》课程进一步实施项目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 网站综合实训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站综合实训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与岗位的联系非常密切,课程的难度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开发一个完整的网站,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或网店运营工作。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很难尽如人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传授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形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也能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应变能力比较弱,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往往出现脱轨现象。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在系统学习课程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网站开发工具的基础上,参与实际网站的设计、开发,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为此,我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改革教学方法,引入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理论,然后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碎,至于以前学过的诸如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网页制作技术等等,也不知如何运用,对于所学课程很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两三年,可总觉得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谈承担实际项目的开发。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站建设的项目引入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项目与教材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项目来评价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材职业化、能力岗位化。

“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工程项目,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要考虑到“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因素,将教学重点、难点分解到每个小项目中。项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就可以将学习重点放在项目开发上,而不是对项目的理解上。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通过项目的开发,为学生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今后实习、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教学手段,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是一个项目团队。把学习总项目细分成一个个的小项目,并把学习内容溶合进每一个小的项目中,通过这些小的“项目”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围绕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则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制作,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答疑和指导作用,学生主要?对知识点的运用与突破。因为开发一个项目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大量艰苦的劳动,因些我们需要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及答疑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有,学习中更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及整理项目所需的大量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工、提炼与使用素材。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掌握整个项目需要的各种知识,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改革了教学手段,我们还要解决项目教学教什么,拿什么来教的问题,应该针对学习总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围绕实现项目需要的技术以及开发的过程重新安排教学内容,自编教学讲义。我们将总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小的项目之中,每一个小项目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点。学生接到项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再讲授新知识,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采用多层次、多角度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也势必带来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对项目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考核,因此,我们同时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对于知识点需要识记的特点,仍然保留常规的上机考试,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还采取阶段考核方法,让学生口述项目开发的思路及开发方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阶段任务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知识综合运用及思考创新等能力的高低。最后的综合考核是以项目最后实现的效果及每个人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完成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进行评分,并就评分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让学生反思他们在实践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是否有效。

通过在网站综合实训课程所进行的尝试性教改,我从重视研究“教法”,转向了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转变新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生有了改变,从以前的不愿意问问题,变成追着老师问问题,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通过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与实践互相转换的喜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任魏娟.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2]林永辉.关于市场营销学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职业,2016(09).

下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 华信教育资源网(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