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6:3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第一篇: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张德江: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2013年07月16日 15:17:4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 据新华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近日在江苏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根据中央安排,江苏省是张德江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张德江深入企业农村、街道社区、省直部门,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征求大家对反对“四风”的意见建议。他说,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在大丰市恒北村和扬州市文昌花园社区,张德江仔细了解便民服务情况,到村民和居民家中拉家常,听取他们对党员干部的意见。他说,党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办好老百姓的事。在盐城环保产业园和东台滩涂“风光渔”项目基地,张德江饶有兴致地同科技人员探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技术研发问题,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待,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他说,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善于逆向思维、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张德江还主持召开部分省直部门、省属企业和省属高校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省级领导机关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调研期间,张德江听取了江苏省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对活动良好开局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关键是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敢于发现问题、勇于剖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上取得实效。要把加强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到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把整风精神贯彻落实到位,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开门搞活动贯彻落实到位,让群众参与、监督、评价;把领导带头贯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把建章立制贯彻落实到位,注重建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走过场,务求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第二篇:金融危机的受益者——中国

金融危机的受益者——中国

由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次贷危机瞬间席卷世界,美国可谓首当其冲。那么世界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中国。

如今唯一能够挽救世界的只有中国,原因有二: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其次,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最稳定。中国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西方国家期望中国有所作为,美国虽然口上说自己能够救市但也是有心无力。可以想象:美国的八千亿美元能够怎么救市,可以说是打水漂。

中国拥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近一半是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等。中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向美国施压,逼迫它在台海问题上服软,还要通过此次机会加强两国在高科技方面的合作。虽然美国并不想要中国帮忙,但它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不可能摆脱危机。对于欧洲,他们当然很乐意接受中国的帮助。

至于南海问题也可以在此次危机中得以解决。越南等东南亚小国经过此次危机,本国的经济基本以濒临崩溃。他们也不得不向中国服软,与中国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前不久,越南就南海问题向中国服软,目的是希望获得中国的帮助。

此次经济危机就中国而言,最大的两个好处是:可以解决领土争端和提高自己的国际威望。还有一个是加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因此,可以说中国是此次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篇:让“中国梦”成为青年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让“中国梦”成为青年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重温习总书记五月四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感触颇深。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明确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人的。他充分肯定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代,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他强调:“青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只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而且,他还告诫我们青年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作为青年人,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没有理由不投身到“实干兴邦”的行列之中,更没有理由荒废自己的青春而为后人留下非议的把柄。我们懂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我们也明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立足脚下,面向未来。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在目前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有些青年人思想淡漠、信仰真空、价值迷茫,他们往往需要面对现实做出功利性的选择,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重个人轻集体的不良

倾向。这样,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动摇了他们人生奋斗的意志和方向,所以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要让他们明白“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的道理,要倡导他们最大化的体现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荣辱观,鼓励他们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之中。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坚守各自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青年人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脚踏实地地搞好自身工作,更别说创新发明了。所以,导致了工作中或业绩平平,或感情用事,或不断跳槽。对于这些青年人,首先要让他们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培养“自胜者强,自强者胜”的强烈意识,还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看到希望,用勤奋谱写自己的人生,用本领成就自己的青春,以各自的实际行动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青年人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任务一种责任,因为我们的素质和本领不仅影响着个人梦想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青年人安于现状,满足于半瓶“墨水”,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之中,一旦工作中出

现问题,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跳槽逃避,不会冷静处理和熟练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青年人,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并通过物质条件鼓励他们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培训等形式,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丰富他们的业务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让他们给单位做出了更多的贡献,而且稳定了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素质,有利于青年人不断地去创新去创造。他们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也离“中国梦”的实现不远了。

总之,“中国梦”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作为青年人,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一起成长的机会。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吧!

第四篇:让三农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让三农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三农工作系列讲话学习的几点体会

新世纪以来,以“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四化同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强农惠农富农”等重要理论表述为标志,中国的三农工作进入城乡一体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明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学习习近平同志三农工作系列讲话精神,深感在以下方面有创新与发展。

粮食问题:战略高度重视,战术寻求突破

对粮食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在关于2014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部署中,第一条就是粮食安全。而几乎是在同期,农业部宣布粮食实现十连增。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度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引起了媒体与社会的关注。认真对照近十年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发现农业农村工作一般会列为第二项任务,个别年份也排在第三项,而2013年是近十年来首次列为第一项;同时,以前的部署对农业农村工作多为强调坚持重中之重、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等,而2013年则首次直接定位到

粮食安全这一具体问题上,这是十分罕见的。因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而关于粮食问题的战略表述也进一步提升,列为治国理事的头等大事。

提出了重点突出的粮食安全策略。不再片面强调大粮食的安全,而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思想,具体就是“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些提法突出了粮食安全的重点,树立了新的粮食安全观。

进一步改进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一是强化粮食主销区责任,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特别是“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的提法有创新性,让主销区主动为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做贡献。二是对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管理有了新思路,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这一思路让农产品价格管理从左右为难的决策窠臼中解脱出来,是一次思路上的突破。三是改革粮食补贴办法,提高补贴的精准度,要求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

者多得补贴,真正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农民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后,这个通俗易懂且富有魅力的阐述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几乎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形象代名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进一步突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2012年 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13年 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来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强调扶贫开发要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

进一步突出对农村文化传统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

不仅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要在吃好穿好的同时,更要居住好,外出交通更方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存的环境更美丽。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13年10月,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在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些提法丰富了农民小康的内涵,也必将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风景。

进一步明确了城镇化进程的分类推进。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三个一亿人”的提法,对我国城镇化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科学分类,有利于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切实推进。

农村:在坚守底线中改革创新

进一步释放土地的活力。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在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时强调,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在三中全会决定中,上述提法得到体现,即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些都是顺应民意的英明决策。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比,更进一步。

坚守农村改革的底线。虽然改革创新,但农村政策的基石不能动,即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变,对农民进行保护和鼓

励的根本思想不能变。虽然要积极推动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以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虽然粮食安全要突出重点,但耕地的红线不能破,必须坚守;虽然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但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是基本前提;虽然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但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强调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抢跑越线。

作者系:共青团陕西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

第五篇: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社会功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老百姓讲理的最后一条路,此路不通就等于断了后路,甚至会走向违法的不归路。但近些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二学历选修法律的我,对此也有一些认识。

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何谓司法公正,却历来是仁智互见、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懈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一句名言。讲的是,法律只有不依附和讨好金钱、权势,才能保证其公正。在现代法治社会,能否保持司法独立公正,对于维护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一目标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和法治理念,是对公正司法内涵、外延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为司法机关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目标中,“感受到”是实现目标的重心,是司法工作的着力点。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公平正义?我认为,就是要谱写形象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三部曲”,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外在形象上看得见公正,然后通过执法办案的程序步骤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公正,最后通过案件处理结果感受到公正。这样的公正,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认为“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双重含义:首先,法官要行为公正,要在审判执行活动中通过公正司法,为实现公平正义作出真诚的努力,强调的是办案中的“公平正义”;其次,人民法院和法官也要追求“认同公正”,即在行为公正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沟通”,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感受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活动是公平正义的,这就是“认同公正”。我们只有同时做到行为公正和认同公正,才能达到党和人民的要求。“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关乎公平正义,更涉及“感受”。

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是一门大学问。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已显过时。在网络社会中,新的权力存在于信息的符码中,存在于再现的影像中;围绕这种新的权力,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并决定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权力的核心部位是人们的心灵,只有赢得了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对于法院而言,只有通过平等、理性的方式与人民群众及时沟通,用网民所熟悉的时代语言解释专业性问题,人们才会真心地认同司法。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两个部分即“感受”和“公平正义”,两者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状态:第一,案件判决公正,群众也感受到公正;第二,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第三,案件判决不公正,但群众感受却是公正;第四,案件判决不公正,群众感受也是不公正。

第一种情况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继续保持即可,人民法院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第二和第四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即“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我们尤其值得反思,也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最应该下功夫之处,为此,最高法院提出了司法公开的重大举措,建立了裁判文书、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三大平台的建立和顺畅运行,将有效推动实现司法公开,做到透明司法,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司法公开既是对裁判结果公正的自信,也是培养社会正义感的路径之一,保障当事人以“可以看得见”的方式感知到法官进行了公正无偏的审理,从而提升对司法判决的认同和信任。对于第四种情况,必须从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着手,最高法院提出了法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新思路,加大法官培训的专业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和廉洁纪律教育,不断提升司法判决的水平。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愿望与新期待。

一方面,司法是否公正,存在可以衡量、检测的客观标准。这一标准是而且只能是法律标准。一个案件只要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就应该认定为公正合法的,就不允许任何主体再行挑战这一生效裁判,这既是维持生效裁判稳定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司法终局”与司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司法的公正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显然是包括主体的判断、认知与体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因此难免因人而异、因案而异。特别是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某一个案与某一时期的司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评判与认识。我们既要认识到存在这种差异的合理性,敢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客观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待人们的主观评价,又要切实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健全司法决策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使司法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符合司法规律;要建立健全倾听民意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的诉求和呼声;要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增加选任人数,合理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流程,确保人民陪审员依法有序参与审判活动,实现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正义是什么?查士丁尼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到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等同于政治学上的“善”,“是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康德说,“正义是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语词的角度解析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见,正义不易把握,观念至关重要。齐佩利乌斯指出,公正的判断标准应该从尽可能广泛的民意基础当中去寻找,即要从尽可能多的人的法感受当中去寻找,并以此为基础,要从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具有多数公认力”的正义观念当中去寻找。

“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的不仅仅是正义,更需要培养对正义的感受,它既指向客观的正义结果,也涉及人们的主观感觉。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源泉,是司法权威的基础。司法公正的实现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给司法提供充分的法律资源与社会资源,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大力增强司法能力,努力打造过硬的法官队伍。如何切实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良心,也考验着制度的良善与公正。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也需要社会加深对司法公信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培养司法正确的推定理念,将会极大地提升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紧跟“正义的感觉”,追寻“法治中国”之梦。“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

下载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中国梦杨帆远航

    让中国梦杨帆远航 梦想对于民族而言就像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一个永不磨灭的信仰。他会指引整个民族的发展,会是整个民族前进的动力。而梦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长期存在的,而中华......

    中国梦,让世界心动

    中国梦,让世界心动梦想就在当初的承诺中今后的现实里。—题记中国梦,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愿望。时光匆匆,却从不忘历史;岁月如流,却洗不净历史的铅华。见证着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梦,让世界心动

    中国梦,让世界心动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

    让劳动托起中国梦

    让劳动托起中国梦 雄伟是山的梦,宽阔是海的梦;蔚蓝是天的梦,幸福是百姓梦;鲜花是春天的梦,翱翔是雄鹰的梦;远航是帆的梦,强盛是中国梦。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中国梦”,每个......

    让少年梦托起中国梦

    少年托起中国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托起中国梦。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

    让劳动铸就中国梦

    让劳动铸就中国梦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盛大节日——“五一......

    让教育托起中国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中,有教育梦,有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梦。 让教育托起中国梦 去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

    立志成为青年志愿者,建设中国梦

    做一个志愿者,让世界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国家,其强盛的标志,不是其经济有多强,GDP有多庞大,而是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下,这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去努力,还有一种人,叫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