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

时间:2019-05-12 06:4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

第一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

测试方案

一、实施要求:

时间:各班自定时间对四至六年级学生逐一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每个学生实验

1、操作时间为10分钟。

2、组织形式:学校自己组织;学生分组,每组8个学生。

3、仪器准备:准备8组实验仪器。

4、人员安排:选取2-3名学生配合教师,一名同学(一般是班长)负责组织学生;另两名同学配合教师负责给4位学生打分。

说明:各班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仪器数量调整分组学生数量。可以安排6人一组,4人一组。

二、测试过程及要求

1、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准备室准备,第一组学生实验完毕后,第二组学生即刻到实验室做实验。

2、学生操作实验之前,要将自己的姓名,班级书写到实验报告单有关位置;然后认识仪器(目视仪器,一个一个拿起来观看,不需要说出来);随后,根据实验要求,组装仪器,按步骤完成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到实验报告单上;最后,整理仪器,清理桌面,回复原位,并完成实验报告单余下内容,上交实验报告单后离场。

三、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实验项目:各年级从实验目录中选择一组分组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中做好记录单的填写。

评分标准:

1、实验前,学生必须在实验报告单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年级。(1分)

2、实验前,根据实验提示(放在桌面上),目视桌面上的仪器材料,逐一用手拿起,观察,确定实验仪器种类、数量是否齐全、完好,有问题及时向监考老

师提出。(2分)(备注:学生有明显的观察,认识仪器及材料的动作和过程,得2分;动作不明显,得1分;缺少该环节,得零分。)

3、实验过程评分标准:(11分)(评分项目及分值看后面表格)

4、实验完毕,整理仪器及桌面。(2分)(备注:实验完毕,学生能够自觉的有步骤的拆卸仪器,放到原位,并用抹布将桌面擦干净,得2分;动作不明显,缺少步骤的得1分;没有该环节的得零分。)

5、完成实验报告单。(14分)

实验报告单,卷面整洁1分;实验时间填写正确1分。其它具体评分标准看实验报告单。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滩子口小学〈〈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推进素质教

育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在区教委、镇教办的统一布置下,我校完成了“两基”,“普实”任务,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了教师思想,统一了认识。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陈旧的思想和观念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思想在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教育教学方式陈旧,仍然停留在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模式上徘徊,教师每天仍然应付的是“备、教、批、辅、改”五大套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拓,个人潜能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学科教学中存在着重教轻学、重智力轻非智力,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歧视差生,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现象。

学科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校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愉悦的课堂教学中积极、自觉地将人类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术等精髓内化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养料,促进其整体素质、个性特长的充分和谐的发展。鉴于以上认识,我校特提出〈〈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实验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具体任务。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制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纠正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做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

2、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管理,严格按照区学科课堂评价量表

进行自评、互评、校评。

3、开展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一节研究课。

4、发展学生素质:使学生逐步具有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能力,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5、发展教师素质:教育思想端正,基本功扎实,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发挥各学科教学素质教育功能的原则。

要全面发挥各学科教学的“授知,育能育德、益心、益身” 的 功能,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逐步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生命体,然后才是认知体的现代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调控教学。用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主动理解知识、分析知识、应用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科学性、实效性的原则。实验中要按照素质教育的理论、借鉴成功的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本校在实施实验方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研究与实验。

4、坚持激励性原则。在整个实验中,要贯彻激励性原则。通

过目标激励、相互激励、成功激励、奖励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象、时间。

(一)、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师生。

(二)、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自然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时间: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周期两年。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措施。

(一)、基本内容:见附表,即区语、数课堂评价量表。

(二)、措施。

1、转变观念,使教师思想到位。确立素质教育思想,是实施素质,构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先导。让教师认识素质教育思想的特征:平等性(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发展...的机会)、全面性(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德、...

智、体、美、劳以及心理发展的扎实基础)、多样性(即引导学生...

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激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2、评估到位。科学、可行的区学科课堂评价量表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对推动素质教育具有杠杆动力作用。因此,学校要按照学科课堂评价量表进行学科评价。

3、提高教师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

〈1〉、更新观念。即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2〉、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师六大基本功。

〈3〉、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4〉、改进教法,大胆地进行教改。

第三篇: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转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究为核心的学科,为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自己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设疑激趣,营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良好氛围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从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活动切入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

如:《空气在哪里》一课我以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学生的兴趣都被谜语调动了起来,都争先恐后的急着说出自己的答案──空气,我接着问空气在哪里?导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此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使课堂研究直奔主题,而且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探究提供了时间的保障。《空气在哪里》一课中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魔术表演来突破这个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表演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小魔术,《把纸放进水里不会湿》:杯底塞一张纸,杯子倒扣在水里,让学生猜纸湿了没?学生猜(湿了或没湿),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然后揭秘。纸没有湿,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很快就找到了纸不湿的原因,总结出:纸和水之间隔着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所以纸没有湿。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把认识空气的教学融入到良好的动手操作氛围之中,从而在这过程中不断暴露科学问题,又不断的解决科学问题。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三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操作实践,对科学课有了深厚的兴趣,他们愿意玩,愿意动手。以谜语、小魔术等有趣的游戏贯穿整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提高他们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小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二、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确方向

三年级的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的现实缺乏认识,缺少生动具体的实际认识。空气在哪里?你知道吗?有的同学说在大自然里,有的同学说在操场上,有的同学说无处不在等等。既然这么多地方有空气你能找到一些空气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吗?在实验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空气在哪里,接着老师抛出找空气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找空气。

小学科学课涉及了很多的小实验活动,这些活动跟游戏很相似。作为教师,应该把游戏与实验区分开。“玩”是为了愉悦,发现与学习的欲望不强烈;“科学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找到答案,发现与学习是目的。因此,实验前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备方向,是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

三、丰富素材,拓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广阔空间

这节课我每组准备了1号和2号两个材料袋,1号袋里装的是塑料袋、注射器、饮料瓶、杯子等各组的材料不一样,利用这些材料寻找身边的空气。2号材料袋里装的是粉笔和砖头,用来寻找物体空隙里的空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验证砖头、粉笔等物体的空隙中也有空气。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材料找到自己身边的空气进行展示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然后通过粉笔、砖头找到物体孔隙里的空气,空气这种气体在学生的脑海中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为下一步研究空气的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材料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的呈现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丰富的、结构性的实验材料是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

四、小组合作,构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互动平台

以小组合作为主,是目前科学课共认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开展得轰轰烈烈。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浅显没有深度。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科学搭配,明确分工

课前根据学生特长、学习水平等分组,每组设小组长、监督员、材料员、汇报员,由学生自愿组合,并做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利用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负责领取实验器材,熟悉操作过程的每一步,在组长和组员的合作下认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由纪律性强的同学担任监督员,配合组长在探究前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监督每一个步骤是否合理。每个小组分工合理,相互合作,提高了实验效率。如在第一个“找空气”实验中的小组活动,材料员拿出材料袋让组员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每人选一种材料找空气,汇报员组织学生逐个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空气的,小组长负责安排交换材料,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空气。每当我走到一个小组时,学生都会向我展示他们找到的空气,脸上洋溢着成功的表情,我借机问怎么找到的?还有什么方法?让学生用更多方法找到身边的空气,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实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生生参与,人人动手

虽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经我了解他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操做能力逐渐被弱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如在第三个实验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让每生都轮流做一做,将杯子竖直的插入水,探究杯底的纸为什么没有湿?每个孩子都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去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找到答案,他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纸不湿的原因,老师因为杯子里有空气,老师因为空气挡住了水„„他们争着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同学分享,实验失败的同学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学生们个个都象科学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同一个实验要求每一个人都来做一次,确保了人人动手做实验,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做操作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获得新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动手操作永远比空洞地听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并促使其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二个研究“空气性质”的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空,因为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学生对空气的性质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我在第一个“找空气”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了多个有的有趣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做这些实验,从具体的实验中亲身感知到空气的存在。在体会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后,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接下来利用感觉器官认识了空气的性质就不再抽象。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探讨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性质,有的学生说:空气没有颜色。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而我却看不见它,所以说空气没有颜色;有的说:空气没有气味,因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我用鼻子闻不到什么气味。有的说:空气是透明的,因为我们老师之间隔着空气,我却能看清晰的看到老师,所以说空气是透明的;还有的同学表达的更有趣:老师空气没有味道,我用嘴巴尝了尝什么味道也没有„„多么生动的语言,这可是在通过多个动手探究活动后才达到效果。学生们通过动手探究,获取新知,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由于科学课上小组成员科学搭配、明确分工,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保证生生参与,人人动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取新知。课堂中学生各施所能,每个组都能团结互动,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小组合作构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互动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

《空气在哪里》一课充分利用课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从三个小实验中更体现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目的明确,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用各自想到的方法去找身边的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我利用多样化的材料,结构性的呈现,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动手、交流等方法,找到了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气体,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在上面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研究出了空气性质。在小魔术的兴趣带动下,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动手操作为小魔术解密,解释纸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整实验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对学生由扶到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科学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方案

小学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创新实验方案宣汉县三河学校李红霞《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热》的第4课。为体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原实验用一个气球蒙住烧瓶口,然后将烧瓶放入热水里,冷水里,以及常温下的水里,通过观察气球的鼓与瘪来证明空气的热胀冷缩。我认为实验原型有这些不足:

1、气球蒙烧瓶口时,要费很大的劲,学生不易操作,而且气球容易被撕裂;

2、此实验热胀的现象较明显,冷缩不够直观;

3、气球是学生喜爱的玩具,课堂上学生不自觉就玩起了吹气球。针对这些,我设计了以下实验:

1、选两个带试管口的烧瓶,用橡皮软管连接起来;

2、一个烧瓶里装上红颜色的水。

3、将另一个烧瓶分别放在冰水和热水里,当放在冰水里,空气收缩,体积减小,另一烧瓶里的水就从管子里流了过来;当放在热水里,空气膨胀体积增大,挤出管子里的水,并且使烧瓶里的水往上升形成喷泉。改进后的实验我以为有以下优点:

1、实验材料都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可重复使用,不浪费;

2、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直观现象;

3、实验过程安全,操作简单方便。

第五篇:小学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考核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小学科学安排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做探究性实验获得科学知识,就需要有较高的实验能力。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一、考核的总体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此,《科学》课的考核必须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最高目标服务。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发展,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增强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二、考核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应注重的方面

一、明确实验目的,有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动手做实验是小学生的最喜爱的活动。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爱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把实验做好。教学中常常出现这

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学生们忙得很开心,人人都想做实验,人人都要争着做实验,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是按照实验要求去做的,实验的场景可以一个字来概括——乱,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如老师所意,也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也没有观察清楚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没有把观察到的实验数据记录下了,没有弄清楚实验的结论。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是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的需要。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方法。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方案,学生才能对做好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激发兴趣,及时督查,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老师在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生做较多的实验,要想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必需要准备较多的实验器材。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铺垫。

三、面向全体,合理分工,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科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最佳途径。参与做实验,参与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都能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都能学习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都能学会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做好实验所需要的实验能力。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男生抢去做了,或者被动手能力强的女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做的能力必然被弱化,不做实验,她们的兴趣必然减弱,他们的实验能力必然得不到培养。

四、关注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忙着做实验,甚至抢着去做实验,等到要使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也就无法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那做实验也就没有达到做实验的目的,实验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做实验前,教师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成员各人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完成。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与合作,同学们才测量到了可靠的可供分析用的时间数据,同学们通过分析时间数据,归纳总结出了实验结论。可见,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与动手做实验同样重要,不可缺少。同学们在分工合作中完成了实验任务,提高了科学实验的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优良品质。

五、全面分析数据,综合归纳结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许多数据,并且通过分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课中许多知识都已经经过前人探究得出,现在安排学生重新来探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能力。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得出实验数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这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去分析,去研究,去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到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感性认识到抽象逻辑认识的思维过程,是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只有实现这个质的飞跃,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六、模仿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方案都是教材编写者设计好的,学生只要按照现有的实验方案去做就行了。这虽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是最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深层次训练学

生实验能力的应当是指导学生养成自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展现实验现象的操作实验更重要,设计实验是学生高水平实验能力的体现,所以我们要把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序地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来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实验技能考核方案

1、考核对象:随机抽取学校不同年级或者某一学段班级一定数量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技能展示。

2、考核项目:教科版三、四、五、六年级科学实验

3、考核程序

(1)、根据学期科学实验内容与标准,教师随机抽取一道实验题;

(2)、填写《实验通知单》;

(3)、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

(4)、进行实验操作,讲述实验步骤;

(5)、填写实验报告。

4、考核成绩

(1)、能够根据实验项目正确填写《实验通知单》;

(2)、实验材料选取准确;

(3)、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完整。

(4)、实验报告填写认真。

下载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小学科学实验测试题目[精选多篇]

    六年级实验操作测试题目实验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题目:用一张白纸提起较重的物体 实验题目:让四边形更稳固 实验题目:用最少的白纸把一本重实验题目:搭纸桥 实验题目:肺呼吸......

    数控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数控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摘要】21世纪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控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人才不仅需要理论,还需要实训实践。如何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如何带好实训工作......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单位:万滩镇刘寨小学时间: 2018年9月12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

    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测评方案

    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测评方案一、平日成绩:(70%)本学期科学探究活动多是中长期的活动,如:探究土壤的组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种子发芽需要怎样的环境、光的传播路线......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浅谈(大全五篇)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浅谈 谈文静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5篇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2016年10月18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素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和广大的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年级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2012年秋—2013年春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