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6: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

第一篇: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毕业生提前离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关于顶岗实习的安排,结合2012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经院务会研究,对于2012届提前上岗办理离校手续的学生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提前离校的条件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可以办理顶岗实习提前离校手续

1、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单位,且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者进行顶岗实习的;

2、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单位,有用工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的;

3、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单位,学生自己联系到可以顶岗实习单位的,且用工单位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

4、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单位,由学院安排学生进入相关用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

二、提前离校手续办理程序

凡符合以上条件,需要提前离校到用工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由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用工单位出具用人协议,经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批,同意后,按如下程序办理:

1、在学生工作办公室领取提前离校审批单

2、班主任及相关代课老师签字

3、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签字

4、办公室主任签字

5、院领导签字

6、签订用工安全协议

三、提前离校需提供的材料

1、就业单位协议书

2、个人申请

3、用人单位用工协议或录用函

4、安全承诺书(家长撰写或签字,留家长联系电话)

四、几点要求

1、学生提前离校在外顶岗实习期间,必须完成后续综合实训项目的任务要求,并及时上交指导教师审阅;

2、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及时与指导教师、班主任老师联系;

3、有技能考核、补考等情况者,应在顶岗实习期间认真复习,完成学院的相关考核安排,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完成教学任务者,后果自行负责;

4、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上岗期间,应注意个人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在顶岗实习单位造成的一切损失均与学校无关;

5、顶岗实习期间,应遵纪守法、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纪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习结束后,由用人单位对完成任务情况及表现作出鉴定。以上管理办法从即日起实施。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2011年12月1日

第二篇:提前上岗

2006年毕业生提前上岗暂行规定

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进一步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引进提前上岗实习的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岗位模拟实习,经研究,特制定《2006年毕业生提前上岗暂行规定》如下:

一、提前上岗的对象及条件

提前上岗的对象:三年制专科及五年高职,最后一学年可申请提前上岗。提前上岗的学生的条件:

1、有接收单位拟录用为员工的证明;

2、无任何处分;

3、无不及格课程;

4、无欠费情况。

二、提前上岗的办理程序

1、提前上岗的学生首先出具接收单位拟录用为员工的证明;学生毕业时学院将以此单位作为学生的派遣单位。

2、提前上岗的学生到所在系领取并填写《提前上岗申请表》(一式三份)。申请表上须经家长签名同意,然后请班主任老师签署意见后交给系部,经系部领导审查同意、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报教务处、学工处;

3、经教务处、学工处领导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手续办完。申请表一份返回系部,一份留存教务处,一份留存学工处。

三、成绩考核与管理

凡获准提前上岗者,每学期初必须按规定回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交纳所有费用。如不按时办理报到注册、交纳费用,也不做任何说明者,根据新的学籍管理规定,将视为自动退学,并取消学籍。

提前上岗的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完成学业。理论课:可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期末必须按规定回校参加课程考试;实习课:按规定完成实习计划中的相关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通过答辩。

提前上岗的学生要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门课程的进度及考试动态。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要关心提前上岗学生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状况。

四、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提前上岗是适应目前就业形式、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各系部领导要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严格把关,相关辅导员也要会同任课教师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坚决防止放任自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学工处

2005年9月1日

第三篇:提前上岗申请

申请

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

我部XXX于2012年8月21日上岗,从事科员工作,申请奖金,系数

2012

1.0,望批准。医务部 年10月17日

第四篇: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简介

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最为关键的零部件。早在1978年我校设立车辆工程专业、汽车运用专业之际,就成立了内燃机教研室,担负着这两个专业与有关发动机的教学和科研任务。2007年开始招收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现有四个研究方向:①内燃机测试与电子控制技术:以计算机技术、现代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研究发动机测试技术、发动机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和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②内燃机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内燃机燃烧机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减少内燃机有害排放的技术途径,研究内燃机新型清洁能源和代用燃料开发与应用技术。③内燃机工作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内燃机性能改进和燃烧过程分析方法,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内燃机的工作过程;④动力机械及工程的热传递过程:研究动力机械及工程的热传递过程机理、高效热交换理论与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职称、学历、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交叉互补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

本学科现有各类实验科研设备总值60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电喷汽油机、普通汽油机、柴油机和摩托车性能试验台架4套,日本小野株式会社发动机燃烧分析仪,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研究平台,可视化定容燃烧系统研究平台,喷油泵试验台,AVL不透光烟度计,AVL五组分气体分析仪,智能油耗测量仪,意大利柴油机高压共轨训练器,气道性能实验台,增压器实验台,高速摄影仪,色谱分析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实验平台。

近几年来本学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26篇,出版教材7部。完成和承担的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6项、厅局级项目及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发项目30余项。

培养目标

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概况,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本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国内外动力机械和车辆研发中心、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和内燃机行业高速发展,动力机械及工程人才非常短缺,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研究生就业形式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研究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是一个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主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等二级学科协调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山东省唯一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省级重点学科。下设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二级学科协调发展。该学科以运输系统的智能监控技术、交通流理论与模拟、智能道路与安全技术为教学科研主要内容。运输系统的智能监控技术方向主要从事先进车辆控制技术、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控制系统、公共交通调度监控系统、交通状态自动判别与定位技术及出行信息服务技术等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交通流理论与模拟方向主要从事交通流仿真建模理论及仿真环境的构建技术;交通流状态辨识理论及预检测技术;网络交通流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智能道路与安全技术研究方向主要以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为基础,深入开展运输系统虚拟仿真、智能检测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多目标分层交通与车辆智能控制技术、基于软计算的实时智能分布监控技术、交通冲突技术、交通工程设施与交通环境对行车安全影响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多人兼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大会组织委员、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评审专家、交通类国际会议分组主席等职,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每年有10余人次参加境内外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邀请国内外交通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现有各类科研及实验研究设备总价值近500万元,建成了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研发平台、交通信号控制模拟系统、智能化交通监视与控制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载导航系统等,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手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5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8项,分别取得了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其它课题4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各类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共27篇。出版教材4部。研究生培养目标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能够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运输系统的智能监控、交通流理论与模拟、智能道路与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某些方向具有深入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可以在国家与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公交系统、物流与运输企业从事道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在我国的兴起,以及“畅通工程”、“平安大道”等活动的开展,国家及各地区的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国家在“十五”期间确立了十项ITS重大攻关课题,并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青岛等十几个大中城市作为ITS建设的示范城市,同时有更多的城市在积极创造条件对ITS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专业各层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硕士点简介

一 概况

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山东理工大学力学学科部和力学实验中心,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点已经具备力学实验研究所需的基本条件和先进设备。实验中心除有常规的材料性能实验设备和数字化的现代材料测试装备,有激光全息光弹设备和多功能电子光弹设备,数字化激光散斑分析仪,数字化激光云纹干涉分析仪,电脑控制拉压弯实验机10吨、30吨规格若干台,电脑控制30吨扭转实验机2套,60吨200吨压力机各一台,数字式静动态应变测试仪,CCD摄录机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等;实验中心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二 科研成果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2068)基于裂纹粘聚力的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业联合研究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学术刊物《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中国科学》,《力学学报》,《物理学报》,《机械工程学报》,《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Structural of Optimization》, 《实验力学》,《应用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等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三十多篇被SCI和EI检索收录;出版专著与教材书籍5套。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与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三 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

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有:(i)工程中的数值方法;(ii)非线性断裂力学及材料强度;(iii)车辆与道路系统动力学(iv)现代力学实验方法研究;(v)工程材料性能测试与力学行为分析;(vi)渗流分析与自然环境。

在研课题有(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号10571110):基于层理论的无网格规则化边界元分析;(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2021):弹性行进索结构动力学和稳定性分析;(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1080):地下水污染相关反问题的条件适定性与数值解法;(4)山东中青年奖励基金(2004BS09004):公共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ZX12):动力问题的规则化边界元法;(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A29):基于非线性断裂的先进材料加固结构失效分析;(7)企业联合研究课题和山东理工大学立项课题若干项。

四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适应工作领域

力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系统地掌握力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现代实验和计算技术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目标涉及工程材料性能分析,机械与车辆工程,交通与土木工程,矿产与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对力学原理和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具有深入分析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工程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本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国内外机械、土木与车辆研发中心,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相关企业与管理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及推广应用等工作。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主要以计算机应用、经济理论、规划理论、系统仿真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及公路网规划、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及交通运输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协调发展。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以交通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及相关的软件技术为基础。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2)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以交通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和方法、路段交通流模拟、路口交通流模拟等方面的研究。(3)以交通系统理论、运筹学及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进行高等级公路及枢纽建设项目投资体制与效益分析及城市交通拥挤收费定价机制与发展模式的研究。

我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点是我省高校中设立较早的,下设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二级学科协调发展。从培养方向、培养计划、研究队伍及科研经费和未来的发展情况等各方面都处于省内领先的地位,有些研究方向甚至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站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这也为本专业发展为省内甚至国内知名专业和学科提供了保证。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点于2004年开始招生,设置在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3名,研究生培养和研究方向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运输经济。

该学科拥有研究生工作室3个,交通工程实验室1个。拥有交通监控系统、GPS交通诱导系统、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VISSIM交通模拟软件等设备和软件,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近年来,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他科研项目2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它奖励1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0篇;出版教材4部。研究生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掌握交通运输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工程、系统工程、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流模拟及运输经济的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某些方向具有深入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就业部门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部门、物流公司、交通硬软件开发公司及其他交通科研、高等院校等部门。主要从事交通规划、管理,物流规划、管理,物流软件开发,交通硬软件开发及其他交通研究、教育工作。

交通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公路交通还是城市交通总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交通专家去研究、去解决,这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基础和对象,尤其从现代的交通理念,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交通系统的优化是交通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效率的前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和发展的原因,现有的交通系统尤其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与管理严重滞后,因此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同时一些老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已经或正处于开始阶段。因此交通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人才有大量的社会需求。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研究载运工具的运用、检测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主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等二级学科协调发展。山东理工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山东省最早的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载运工具学科。相应研究机构有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在用车辆尾气检测中心等。该学科以载运工具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载运工具计算机测控技术、载运工具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四个方向为教学科研主要内容。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有多人兼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大会组织委员、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评审专家等职,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每年有多人次参加境内外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现有各类科研及实验研究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建成了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研发平台、载运工具性能检测技术平台、载运工具节能开发平台、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等多个科研平台,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手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5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项,分别取得了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其它课题34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他各类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共34篇。出版教材8部。研究生培养目标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掌握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能够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载运工具的智能监测、计算机控制、节能与排放控制、以及道路运输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领域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生的工作领域

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国家与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公交系统、物流与运输企业从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车辆工程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山东省第一批重点学科,也是山东省车辆工程学科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连续两届入选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下设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汽车电气及控制技术研究所、工程机械研究所、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汽车车身数字化技术研究所、车辆悬架开发研究所。

现有六个研究方向:①车辆系统动力学:以现代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系统分析、车辆系统性能为基础,研究汽车多刚体动力学与动态设计、汽车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②汽车电气及控制技术:以汽车电气设备、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③工程车辆机电一体化:以工程车辆系统性能、液压传动与自动控制、传感与检测、无线电技术等知识为基础,掌握工程车辆状态监测与运行监控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车辆电子技术:以自动控制、传感与检测、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掌握车辆电子软、硬件及检测设备的研究开发。⑤车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以计算机图形学、系统仿真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等知识为基础,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参数化设计的方法,研究开发车辆的CAD/CAM/CAE系统。⑥电动车技术:以车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机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开发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源管理技术、仿真技术及整车设计开发。

车辆工程学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职称、学历、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交叉互补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

本学科现有各类实验科研设备总值1500万元,实验室面积6000平方米,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中心、车身三坐标测量系统、汽车底盘测功系统、特种车辆测控试验平台、发动机测控系统、汽车发电机综合性能检测设备、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车辆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

近几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其他各类奖励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篇,出版教材5部。完成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等15项、省部级课题30项、厅局级项目及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发项目80余项。本学科还特别注意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跟北汽福田汽车公司、中通客车集团、山东时风集团、山东五征集团、泰安航空特种车辆厂、淄博汽车厂等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研究生培养目标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车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能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开发及制造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车辆工程领域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坚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趋势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对车辆工程某些研究方向具有深入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在工程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车辆制造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本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国家内外车辆研发中心、车辆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科研和教学工作。车辆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学科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第五篇: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 年学历硕士研究生复试要求及安排

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的精神,现将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录取复试要求、考评标准及时间安排等事宜公布如下。

一.复试分数线:总分300分,政治和外语单科40分,数学和专业综合单科75分。

二.复试报到:3月23日下午2:30,参加复试的考生到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2报到,递交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进行考生复试资格审核;及交纳复试费100元。有关资格审查所需提交材料详见我校研招办网上说明。

三.各学科专业具体复试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车辆工程专业:

复试分为:笔试+面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00分,笔试和面试满分各150分。具体要求如下: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

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 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

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 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 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

力与水平。

5. 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具体要求:

1.考核考生对报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

2.专业外语能力考核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考核综合在一起进行。

3.笔试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范围: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

参考书:陈家瑞编著《汽车构造》、余志生编著《汽车理论》

时间安排:

笔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上午8:00—10:00 ;地点:主405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0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3

(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复试分为:笔试+面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00分,笔试和面试满分各150分。具体要求如下: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

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 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

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 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 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

力与水平。

5. 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具体要求:

1.考核考生对报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

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

2.专业外语能力考核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考核综合在一起进行。

3.笔试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范围:汽车发动机原理、内燃机构造;

参考书:陈家瑞编著《汽车构造》、周龙宝编著《内燃机学》

时间安排:

笔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上午8:00—10:00 ;地点:主405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0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50

1(三)土木工程专业与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

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5.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时间及地点安排: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30开始 ;

地 点: 六号教学楼217(土木工程系会议室)

(四)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和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

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5.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时间及地点安排: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3月24日 下午2:3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501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3月24日 下午2:00开始 ;地点:为民楼710

咨询方式:联系电话:010-82316713(丁老师)E-mail:ding_xm@buaa.edu.cn

关于接收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调剂的说明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目前我院今年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有两个专业有调剂名额:

建筑与土木工程10人;

交通运输工程12人,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可接受调剂6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可接受调剂6人。凡报考我校参加2010 年全国统考,原一志愿报考专业为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交通运输类、自动控制类、材料学科类、热能工程类、力学等学科、管理类、航空宇航、航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具备学校要求的申请资格,均可申请调剂我院以上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复试程序:

复试考生持研究生成绩单及相关材料(按照招办要求的资格审查所需材料要求)到我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2)登记报名。复试时间、地点电话通知。

复试要求和考评标准:

对调剂的考生不再进行笔试,只采取面试方式,笔试成绩参考一志愿专业的笔试成绩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参见工学硕士的要求。

考评标准: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各学科将根据考生最终成绩(统考成绩加复试成绩)进行排名,依次录取。

联系人:交通运输工程(汽车运用): 82339869,李老师

交通运输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吴老师

建筑与土木工程: 82339032,zxn@buaa.edu.cn,郑老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3月16日

下载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提前上岗(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远望文学社简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远望文学社简介远望文学社是2006年9月由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的先进青年、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批准的非营利性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远望文学社章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远望文学社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把远望文学社建设成为“以学习为根本、文学为中心、多种文化事业共同发展的、同学喜欢的、能锻......

    提前上岗规定[全文5篇]

    毕业生提前上岗(试岗)的有关规定根据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试岗)的实际情况,为了规范管理,现就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提前离校实习(试岗)的时间为毕......

    提前上岗告知书

    建筑工程系毕业生提前离校上岗告知书同学: 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我系特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毕业生提前上岗的管理办法,现将需要你了解的相关政策告知......

    三方协议、提前上岗

    一、学校发给大家的三方协议(1份甲方——签好后企业留存,2份乙方——签好后一份自己留存,一份交给学校到省里办报到证用)。 强调:就业协议上档案接收单位和地址、邮编一定要填。......

    提前上岗实习申请表

    学生自主实习申请书 我叫学号专业学生 ,我应聘于公司实习。实习期从 离校前往该公司实习,实习期间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 保证实习期间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信守合同; 2、 保证实习......

    提前上岗离校手续2011

    电子系2012届毕业生参加校外提前上岗离校审核表 是否注册:欠费数额: 本人需通过参加校外提前上岗达到就业适岗要求,故特此申请办理校外提前上岗实训手续,请予批准。 申请人班级:......

    毕业生提前上岗请假条

    毕业生提前上岗请假条(精选多篇)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提前上岗请假条编号: 姓名性别班级用人单位详细地址家庭地址用人单位电话家庭电话个人手机请假时间自年月日到年月日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