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小结
思想政治课题组
经过近二年的课题探究,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本课题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已经形成了初步成果,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经过总结归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
由于我们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精心设计,认真实施,不断调整方式方法,两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大幅度提升了,这些可以从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得到有力证实。不少学生说以前感觉政治课很乏味,一上政治课就昏昏欲睡,现在感到政治课有意思,上政治课有收获,也没有那么难了,学生也变得有自信,更乐观了;我们对实验前后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对比,并结合近二年来学生学习成绩情况的统计分析,看出学生通过本课题实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表现在:
1、学生对事物有了较广泛的兴趣,有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2、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步养成思维的发散性、集中性与新颖性,并逐步养成主动地、多渠道地求知的习惯。
3、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
4、喜欢动手,善于把各个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性地发现联系,有试图用各种新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习惯。
5、想象力丰富,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
6、有探索欲望,不怕困难,有获得成功的自信心。17、喜爱看新闻,并且能够结合自己所学分析新闻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8、每月写一篇小论文。
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了。
(二)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1、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许多学科教材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验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或增添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教材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教学内容,为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例如初中课题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自己寻找素材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列举发生在附近的案例,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让学生先思考,再交流、探讨,让学生动手整理出分析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的培养在于教学资源的创新。教学的场所主要包括教室和课外活动场所。由于空间的限制,教室很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材料。于是,我们以教室内的墙壁、墙角、黑板等为资源,设置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国内热点新闻”、“国际热点新闻”栏目,开辟了综合锻炼学生能力的“时政评论员”等活动,给学生尽可能创设锻炼思维品质、发展个性、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园地。还让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社会,鼓励学生自由地,甚至标新立异地进行探索或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
3、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手段的创新。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主动学习制作CAI课件的设计等,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上《我国的外交政策》,虽然教师备课时制作课件的时间多花了一点,但凭借收集到的外交图片和资料(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课前进行收集),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它要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有的甚至在黑板画也画不出来,而多媒体上应有尽有。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长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4、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挫折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演示预先安排好的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在若干次“挫折”后又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结论。
5、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氛围的创新。在教学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实践能力的是环境,我们经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运用思想政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
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6、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反馈的创新。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批改作业,用“×”、“√”等判优劣正误,学生看后往往要么不高兴,要么无所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改变了方式:批注应注意什么问题、加上鼓励性评语、要求学生反思悟错等。这样做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认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都深刻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对自身各方面素质都有提高,尤其是教育观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所带来的促进作用实在太大了。教师在每学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总能接触到许多先进理念,并能学到他人的先进经验。现在,老师们都已参加课题研究为荣,在学校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三)探究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成员不仅撰写了许多经验论文,而且积极性比以往大有提高。
1、自由飞“想”——“张开想象的翅膀”活动形式。
2、“唇枪舌战”——“辩论会”形式。
3、“我型我秀”——“主题班会”形式。
4、“身临其境”——“社会调查”形式。
5、“华山论剑”——“比一比、赛一赛”形式。
6、“觅迹追踪”——“综合探究”活动形式。
自从本课题的深入开展,教师在实践和研究中获得了许多感受和体会,也产生了新的思考,于是自加压力撰写论文成了自觉行动。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有论文出手,课题组已经汇编成集,下一步我们准备对论文进行再完善,外送参评,或争取发表。
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措施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近两年时间的共同探讨、研究,总结出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六种方法,并且把这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推广开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
1、首先以实验班为试点,小面积推广研究成果。主要形式是上示范课。上完课教师要进行反思,着重反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并书写反思小结。
2、为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使广大教师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教研论文,并进行校级评比,优秀的论文由学校推荐上送参评。
3、对部分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成员由课题组成员组成,听课、评课的目的是检验研究成果的推广深度如何。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对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守旧、古板的,教研人员进行了耐心、细心地指导。
课题研究后的体会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后的体会:
1、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4、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前提。
(二)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1、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的范围十分大,课题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面广量大,而我们
课题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这一领域就显得有些狭隘了。
2、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其中许多课题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细化地延伸课题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之,我们虽然对课题作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毕竟课题研究时间短,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得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例如,如何真实有效地把这些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而不是临时性的采用?如何针对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灵活地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如何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材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我们要继续搞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正式稿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确立的目的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使教师真正做到“少教”学生做到“多学”,这一教学法研究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通过自学和互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学、互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教师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同时学生把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课堂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互相交流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重新确定了课题的研究原则,梳理构建学科(课型)教学模式基本格式,为每一个教学环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课题研究更趋于科学化、专业化。
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理论依据呈现如下:
一、学
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手段,包涵自学和互学。通过自学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从而获得知识;通过互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理论依据:尝试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基本操作:
自主尝试----在灵活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选取喜欢的或适宜的方式自主尝试学习新知识,教师出示导学提示,并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基础性疑问。规定时间到后,采取学困生做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办法,整体上了解掌握学生的自主尝试情况。
合作学习----自主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选择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或几组的讨论。之后,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二、疑
质疑问难,活跃思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好问,要善于巧妙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会答”到“会问”。
理论依据:狄德罗认为: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周光召认为: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原则:创造性原则 基本操作:
探究解疑,大部分同学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全班合作或教师的讲解点拨来解决,不能解决的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目的意义:调动学生处于疲劳期之际的学习兴趣,也为课后的预习、学科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指方向、做引导、打基础,起到补充学习目标的作用。这一环节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
三、议——研讨争辩,分清事理。有疑就要释疑,释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议论、研讨、争辩。
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奖励性原则。
理论依据:“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吴心田《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学会生存》)
四、导
学习的过程是以中国探究的过程,学者任长松认为,教师的导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担任指导角色。
教学原则:主导性原则、目标性原则。
基本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结构整体化、系统化、条理化,变“学会”为“会学”。
五、测
检测提高,运用新知。学以致用方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练习题,优化检测的形式,使学生从“少而精”的练习中悟出一定的规律,变“会学”为“会用”。
理论依据: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基本操作:
教师出示预设的梯级练习题,形式灵活地让学生自主练习(以课本中的题目或单元训练专项为主)。
目的意义:通过预设练习题,达到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果。注意事项:检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归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
第三篇: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经验)
几年来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通力合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小有收获,总结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以前的音乐唱歌课上,最简单的教学就是老师带歌词,或听下音乐,几种做法,先前的几次课,可能学生有点新意和激情,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倦或抵触的情绪,再也调动了学生多姿多彩的歌曲的学习的激情。因此我们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有创意地,多形式地保证学生对课堂四十五分钟产生兴趣,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受,如:十三中彭艳老师的《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设计了教师演唱《映山红》,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几次的学生小组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重唱《喀秋莎》,学生像模像样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阵阵的掌声。教培中心的陈老师设计了东南西北不同民族的《茉莉花》,在教唱歌曲的同时,为了让学生体味不同民族的歌曲的风格品味时,现场为学生跳起了民族舞蹈,让学生回答他们属于什么民族时,学生当时的感受可以看出是耳目一新、意犹未尽。还有十五中贺欣舞老师在《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时,为了使学生找到唱好《保卫黄河》声音找到弹跳性、爆发力的感觉时,老师在进行声音训练,气息下沉、迅速爆发、短促有力,一时半会学生难以找到状态,老师灵骨突现,来一句喊唱“我是笨蛋”,学生一下来了兴致,异口同声的像模像地回敬“你是笨蛋”,一下子场面的气氛调动了起来。感觉似乎来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位臵,始终把学生当成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收获知识和快乐。这样就不怕提不高课堂效率。
二、创新精神是课题研究前进和发展的灵魂,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所从事的课题研究第一需要的是创新精神,这是我们生命力的所在,指导思想如此,实际行动也是如此。我们在实施全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思路,在听取益阳市十七中赵赛男老师的《桑塔〃露琪亚》的重唱实践课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其中的变化音准的问题有何良策时,老师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没巧,就是反复练习,自然找音,有的说搭一个桥,在上去,而我认为变化音准相对于非专业水平的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是很难找准的,但我们有办法让他们找到感觉。如唱7到降7,就好像小孩是小孩子生病有气无力的呼唤妈妈,或者嗲声嗲气的口吻。
又如十六中的胡晓琴老师在教《青春舞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速度变化对歌曲情绪风格所带来的影响时,创造性的用语言的快慢来表达情感。如:“快、快、快大火蹿到了房顶”,快速、中速、慢速演示,学生体会情绪。如贺欣舞老师在教唱《保卫黄河》,进行气息控制训练时,创造地现场用资源进行演示,教学生用一张薄纸,然后控制气息量得大小使纸摆在一定位臵不动,持续时间长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气息的控制能力。甚至在对学生的兴趣调查时,我们也暗示学生可以提出些创造性的或建设性异想天开的建议,也许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开拓我们想象的空间。
三、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成绩斐然。
四、学生歌唱意识大为改观,歌唱能力大为提高,本课题的中心是歌唱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有效实施教学,为内容的组织,是为实施教学的实用和有效性服务的,而这个过程学生的感受至为关键,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是第一要至,所以,本着这个思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用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我们已收到一定的成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歌唱意识有明显改观,明白了许多歌唱知识,同学们以前不知闻花狗吠跟唱歌有何联系,不知道节奏节拍旋律、音阶等怎么回事,现在可懂了,唱起歌来也自信多了。有很多同学由原来的五音不全到现在自由演唱,报名参加合唱兴趣小组十分踊跃各校参加市区三独比赛声乐表演的也很积极,甚至报名参加音乐艺术高考,追求音乐明星之路梦想的人数比前几年大有增加。可以说课题研究对带动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经过前后几年的精心筹划,实施研究,经验总结,课题组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求和思考。一方面,课题研究对高中教学与国家教育部部颁要求的接轨存在现实的矛盾,高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对音乐素养的总体培养,难以提升高度,歌曲兴趣上来了,但音乐素养的提升不仅限于兴趣的提高,会唱几首歌,而是一个系统的多面的工程,需要亟待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去努力。另一方面课题研究面临着持续性的困惑。就我们课题组的同志来说,也很难到达高度的共识,有的似乎有为做课题研究而去做,而不是为改变,为提升而去做,一个阶段执行后,一股激情过后,可能还是因高考,应试的老路而甘愿让路,敷衍了事,没有站在国民素质提升的高度去对待,因此很有可能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昙花一现,期待大家继续做探究钻研,持久长效地走下去。
本人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以此为起点以积极地态度,昂扬的经济深入进去,把我们的课题成果贯穿到教学中去,让她的光芒照耀前行的路途,期待她的推广加值的呈现,当然一路走来,真诚感谢各级领导、专家对我们的扶持、指导、帮助,同时希望各位一如既往地不惜赐教,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听课日期
学校:益阳市十三中 教者:彭艳 学科:音乐
课题: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独唱《映山红》 生、点评:好 师、提出问题
说一说你知道的声乐演唱形式以及不同演唱形式所具有的特点。
生答:独唱、合唱、对唱、重唱、小组唱、表演唱。小组唱与合唱有何异同? 对唱与重唱有何异同? 重唱与小组唱有何异同?
三、欣赏《我的中国心》视频播放 学生评价:
深情、细腻、柔中带刚,能激发学生(听众)强烈的爱国情绪。欣赏八只眼《我的中国心》
学一学、唱一唱,体会他们的演唱采用什么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感情更强烈,内容更丰富,形式活泼。演唱形式对比理解: 小组唱与重唱的区别:
师讲解:小组唱,人数较少的合唱。重唱至少2人以上有不容的声部。听赏《河边对口唱》
师提问:这首歌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为什么? 生:对唱,男女对唱,同声对唱。师讲:两个人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学生说出对唱歌曲
1、《刘海砍樵》
2、《月亮代表我的心》 成果展示:
学生表演对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学生点评:声音和谐、美。
学生表演合唱《美丽的喀秋莎》吉他伴奏 女生和声伴唱,男声唱问
五、拓展延伸:
师推荐欣赏,对唱,表演唱《裕固族姑娘就是我》 《春之歌》表演唱《库尔班大叔您上那》。
点评:①本堂课的课堂课量偏多,对于授课者的驾驭能力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建议缩小课量,找准位臵,强化旧标性和针对性。
②对于欣赏《我的中国心》时,学生回答:八只眼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时的感受时,感情强烈,气势昂扬,内涵丰富,形式活泼,老师的引导不能扬此抑彼,难道张明敏的演唱感情不强烈吗?因为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各有自己的特色。
③建议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加强知识的搜集和积累,甚至理解,这样不至于曲变和寡。
④听完本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老师和部分学生的台下功夫是下得深的,师生们课堂表现非常完美。听课日期
学校:益阳市十六中 教者:胡晓琴 学科:音乐 课题:《青春舞曲》 课程:教授唱歌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赏《青春舞曲》 学生谈感受:节奏感强,充满青春活力。
三、学生演唱
1、学生合唱《青春舞曲》抒情性较强。
2、学生齐唱《青春舞曲》强调强弱变化。知识
合唱的概念:许多人一齐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的概念:轮唱两个或三个声部演唱的旋律相同,速度相同,内容相同,但起唱的先后次序不同,比如第一声部生唱前几个字,那么第二声部才加进来两个声部按照各自的标准一直延续,在停止的时候一声部仍然要落第二声部几个字要有一种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效果。
3、学生轮唱
师:下面我就把同学们分成两个部分: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先按照各自的声部调整位臵)。
师:讲解具体的实施方法。(师指挥先练习)学生在轮唱时,声部不清晰,各自的速度不统一。
一、声部的均衡感,声音的协调性欠缺。
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加强指导,解决轮唱中的技术难点。
师指挥,先反复练习。
四、巩固练习
合唱、轮唱,节奏表演相结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感觉到了你们从自己的歌声中表现中获得了快乐和勇气希望知识和演唱能力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精彩,相信自己,只要有心,你们能战胜一切无知的东西,期待下次课良好的表现。课堂点评:
本堂课题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的容量适中,选题与学生的能力较贴切,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由于歌唱学习的不、不科学,所以许多唱歌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脱节。建议授课者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或示范学生感受,速度、力度、音色、旋律、节奏、等要素。其实教者在这堂课里稍有启示。如要求学生感受强弱力度的对比,对歌曲情绪表达的变化。相对于我们这样水平的学生来说选择这样做事可取的必行的。
听课日期:
学校:益阳市十七中 教者:赵赛南 学科:音乐
课题:《桑塔〃露琪亚》 课型:新授唱歌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二声部合唱《桑塔〃露琪亚》 师提问:
这首歌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生回答:师点评,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合唱知识。
三、多声部学唱
1、将全班分成男女两个声部,推出声部长,明确各自的演唱任务。
2、扫清旋律视唱的障碍,特别是变化音准的技术难点,尝试用简单的办法教会学生找到感觉。
3、师指导声部长在教唱本声部时的注意时宜,然后,声部长教唱本声部同学学会声部的旋律。
四、演唱实践,两声部联排。
1、合唱各自声部的旋律。
2、把歌词带进来,指导学生学会看指挥。聆听对方声部,调整自己的声音。
五、课堂小结,布臵课后任务。课堂点评:
本堂课对学生的唱歌能力考验是相当大,因为受众体主要是来自农村,歌唱的水平实在有限,识谱能力较弱,可以说能唱准音阶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更何况还是《桑塔〃露琪亚》这样的曲子呢?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教者先是通过现代化的音像技术手段反复播放歌曲,强化学生的旋律感受,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技术难点,这个指导思想是针对于这样的学生是可行的,有用的,对于音乐语文要素的东西,对于这些没有多少家底的学生来说,我们只能因材施教,不能用知识而知识,因理论而理论的常规教学思维来对待。不过,因为学生的歌唱能力较弱,学生南郭先生较多,有时感觉场面有点凌乱,许多学生找不到自我,建议老师加强组织,让更多学生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
教学随笔: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现状存在中小学教学不相衔接,教育缺乏系统性的困惑,另外地域的差异,城乡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学校的差异也都客观存在,因此,来自不同地方的高中学生在于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学就带来许多麻烦,根据国家教育规律的要求高中学生应在音乐鉴赏方面上有大的提升,可是音乐相对学生贫乏的音乐知识和低下的歌唱技能的客观现实,这无疑是一个很现实的矛盾冲突,但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应悲观和气馁,有忧患虽说固然是好,但是问题总得需要我们去解决和XX在平时的歌唱教学中,本人就像一个海边拾贝的小孩一样,常因拾得一枚漂亮而精锐的贝螺而惊喜,而振奋,而对这样的学生的唱歌教学,像因开创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也会精神振奋,举偶有三,就算抛砖引玉吧!其一,竞赛是激活潜能的不二法门,在唱歌教学中,每堂课教师都可以精心设计出竞赛活动。竞赛活动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的口味,在活动中,以竞赛的名义,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这样无形当中学生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积极思维,大胆表现,师生互动,默契配合。其二,我设计活动时,先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兴致上来之后,再设计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环节,比如民歌、民歌手、外国歌曲旋律视唱。拍打节奏等。而这些学生鲜少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旦有学生表现突出,其积极意义可想而知,表现突出者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种种赞誉和钦佩,会令他神清气爽,无比荣耀,当然也会令那些还未涉足的学生羡慕之余,产生鞭策作用,暗示自己有朝一日,我也行,通过这样的办法,引导学生涉足,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其三,我很兴奋地感受到他们都不甘示弱,都渴望在群体当中展现自己的歌唱才华,期盼得到师生的认同和赞誉、钦佩,甚至尊重。为此,需要他们将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
二、联系生活,深入浅出地阐释歌唱理论知识,因为我们面对的学习群体基本上来自于农村,歌唱水平读谱能力较弱,对歌唱现论的东西知之甚少,而且也没有强劲的动力,驱使他们去钻研那些枯燥难懂的东西,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唱歌教学之前,按惯例地去灌输理论知识,那势必会挫伤他们学唱歌的兴趣。在浩如烟海、精彩粉呈的歌曲当中,我们完全的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有激情或有感动的歌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然后,学生的内驱处于激活状态,学产的动力昂扬高涨,他们津津有味地模仿表演唱,这期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的疑惑,有歌唱知识方面的,也有声音方面的,有歌唱气息方面的等等。对于那些纯理论的、抽象的东西,我们一般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快捷、简单的现解体会,以还到理想的效果,譬如音乐语言要素中的节奏,简单地说,就是音乐的快慢或长短,小切间就是体育老师的口令,向左转,十六八就是上课铃钢轨,当当,八十六就是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的马蹄声,得得得,得得得,讲到节拍时,所以联系闹钟的嘀嗒声,是有强弱周期性地循环反复,讲到弱少音的速度表现是,我们可以通过清唱同一曲调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不同的风格,情绪。
讲到调的概念时,我们可以用变通话里诗词作诵作比,如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感受调的变化。
讲到领唱控制时,我们就用一张薄纸,双手轻轻握住纸的两端,然后用气息有节制的对纸的下摆用力,控制住,让纸的下摆飘在一定的位臵后不动,不动的过程就是你气息控制的一种有效的练习,讲到声音的气息经弹跳控制时,我们的设想犹如一粒珠子,珠圆粒满在有序的弹跳。
第四篇:课题预期要取得的成果
课题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即期望经过研究,在所解决的问题上会产生一些什么变化,用什么方式加以表达,如调查报告、个案报告、论文、课件等):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理念下,通过实质性操作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撰写出关于提高低年级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兴趣的培养对策研究的案例,教学反思,教研论文,以及各实验教师开展的课题研讨课、展示课,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掌握多种的识记生字的方法,有主动识记生字的愿望。
第五篇: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各位领导,我是“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主持人田杰,现就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摘要
2014年3月27日,我校向丰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申请了题为《“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的课题,并于4月22日在县级立项。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市中小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改进,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但是,在农村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仍然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市本着“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的行动策略,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旨在通过推进“学讲方式”应用,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我校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小学实行“学讲方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调查和材料分析,深入调查农村小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揭示农村地区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认知特点及教育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中探寻在农村学校教学活动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对策,使农村教学实践也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教学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
2、农村孩子需要的学习方式;
3、农村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
4、农村小学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需要的外部条件;
5、在农村小学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具体措施;
6、“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实施,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分析,确立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分析调查报告阶段。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第三阶段:实践阶段。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定期总结,每学期都有阶段性成果;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
从确立课题至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相关工作:
1.理论学习。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使全体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规范教学行为,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大转变。我们阅读了一些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文章和书籍,并书写读书笔记。
2.教研引领。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推动“学讲方式”的实施。教务处根据学科将教师合理分组,开展集体备课、教师沙龙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让“学讲”课堂活起来。
3.赛课推动。从研究学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着手,着力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以常规性的听课、评课、教学检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以“赛课”的形式,发挥能手引领作用,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开展教学效果调查活动,调研了“学讲”课的教学效果和受欢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书写了教后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
4.典型示范。通过实施“学讲方式”,使教学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转变教学方式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作为示范、榜样,带动课堂教学改革。
接下来,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如:①学讲方式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层次展开调查研究;②采取同课异构方式,调研“学讲”课与传统课不同的教学效果;③采取测试等手段,调研“学讲”方式课前、后的效果对比;④课题组成员每人读一本书,上一节课,分别写一篇读书笔记、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⑤汇集研究成果,写一篇论文。
各位领导,关于课题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研究、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争取年底如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结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