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作者:高君佩
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3期
摘 要:中职实训基地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主,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术鉴定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实训基地 建设
笔者学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学校筹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与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对接。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要以职业行为为向导,突出技能训练,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社会培训、技能比武、技能鉴定等项目的需要,建设科学、规范、专业、实用、具有拓展功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
1.以职业行为为向导
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所培养学生的就业方向息息相关。笔者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站务管理、交通信号管理以及车站内水电、空调的维护管理工作。因此,要以职业行为为向导,满足相关课程的实训培养要求。
2.突出技能训练主题
在引进设备时,要考虑到相关设施要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训练的手段要多样且实用。学生动手操作时,就是考验设备质量的时候,因此设备的耐用性以及后期的维护保障机制应予以重视。
3.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在中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技能培养是核心,但对于技能,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用动手,不用动脑”。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术和技能来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完成本职工作的综合能力。
4.满足社会培训的要求
笔者学校是大连市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除此之外还肩负着面对社会进行相关专业职业培训的任务。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应能承接企业服务项目,增强校企信息互通。
5.满足技术比武的要求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这句话道出了中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虽然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还没有列入中职全国技能大赛赛项,但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考虑技术比武的要求。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规模性
规模的确定,一是要看资金投入;二是要在有限的资金内,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相关专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无论对设备还是对岗位需要,都要做好调研。在不能求大而全的情况下,要求精求实。
2.先进性
要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及实训手段的先进性。设备的先进性,是指实训设备应是体现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的设备。实训手段的先进性,是指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信息技术。
3.方便性
在设备的布局、场地的选择方面,都要方便教学演示与学生训练。如仿真地铁及车站沙盘四周都留有空间,以方便学生从各个方位进行观察。
4.可拓展性
考虑到行业未来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无论是在空间上,在设备的扩容上,还是在一些设备的可替代更新上,都要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若要把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的投入称作“硬件”的话,那么师资队伍的建设则可称之为“软件”。“硬件”再好,没有“软件”就是一堆废铁。“硬件”与“软件”两者缺一不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让学校的专职教师“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虽然很难完全做到让教师拥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历。要选择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设备功能的再开发与科研任务。“请进来”是指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业技人员,凭借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定期给学生上课,运用实训设备进行演示。
三、实验室建设实例
笔者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获得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从2011年开始筹备,投资500余万元,建设面积1000多平方米。
1.运营管理实训室
主要包括仿真地铁沙盘(如图1所示)、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OCC)、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计算机联锁系统(车场)。
2.车站模拟实训室
主要设备为地铁车站沙盘(如图1所示)。沙盘是根据实际地铁站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通过动静结合及指示灯指示等方法,模拟表达出地铁站台的空间结构、各系统的功能。其中,模拟的空间结构主要包含车站的站台厅层、设备房区以及部分隧道区间。
3.车辆电气和车站供配电综合实验室
该实训室集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主要实训设备包括:接触网各种零部件实物、接触网锚段关节模型,电机、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模型,大型铁道电气化系统沙盘、牵引变电所沙盘,牵引供电系统多种示教板等。
图1 仿真地铁及车站沙盘
4.地铁车辆结构、制动系统、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实训室
主要设备包括:钢质转向架、车体、车辆车钩、驾驶台、单元制动机模型、单元制动机结构实训台、练功型B型车动、拖车转向架、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模型、牵引电动机及驱动装置模型、列车顶置式受电弓、第三轨受流器、电磁式高速断路器、1∶2比例的仿真地铁列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1∶2比例仿真地铁列车模型
5.实训环境
实训环境主要包括城市轨道控制中心显示系统和接发列车调度系统、环境调度系统、电力调度系统、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客运站作业模拟系统、地铁微机联锁现场操作站(LOW)实训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综合教学培训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力勤.高职楼宇工程技术实训室的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高职论谈,2008(6).[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作者单位:大连市建设学校)
第二篇:中职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浅谈
职业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浅谈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吴岱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实际、面向岗位,而岗位要求强化操作与技能,技能要求利用设备操作来培养,因此实训教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职院校要培养数控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必须大胆改革,切实做好数控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模式;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结果,也是职业教育要为企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的需要。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那就是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差异比较大,相应的实训设备和指导教师比较缺乏。当然,大量地购进实训设备和培养实训教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厂房。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实训教学在职业学校数控教育中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定单培养”。这充分说明了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开始面向实际,面向岗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更接近。而岗位要求强化操作与技能,技能要求设备操作来培养。因此实训教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显得犹为重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质量与数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职业技术院校都看准了这一巨大市场,相继开设了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致力于数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培养出的人才规格不够明确,很难满足市场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控教学在职业技术院校中是一种新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各院校只能参考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等。然而,众所周知,高等院校的培养方向是设计开发型人才,而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方向是应用型人才,即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数控人才应具备从事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与加工、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数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让学生得到相当的实践锻炼,因此中职院校在数控教学中必须安排实训教学。
二、数控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思路
1、总体规划,先小后大,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
建设数控实训基地,应从培养学生目标和方向上进行定位,至于是从原理上还是从技能能力培养上下功夫、规模是大是小等,应该整体布局,分步实施,从厂房的总体设计、电气电路与网络路径的布置等方面全面考虑,然后有目的地进行相关设备的购置。资金到位程度不够,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那么建立模拟实训室和CAD/ CAM 实验室用于保证学生的初期实习工位,是初期投资的最佳方案。即使达到一定规模,计算机房的教学缓冲作用也不可忽视,毕竟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同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习训练。先期投入可选择一些简易型的数控机床产品满足教学工位,如数控车床CJK6136、CJK6140型、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XK713(或XH713)型等,这类机床功率不大,能加工钢性材料,又可以顾及到降低教学成本。之后在一定资金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设备的层次及档位,考虑如数控车床的斜床身、液压卡盘等,甚至全功能或车削中心、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的双工作台面、四轴联动、各类刀库等多种功能因素的数控设备,既能为产学研结合使用,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各类数控系统的实验台、测量仪等设备也需要逐步完善。从实质上说,大致有一千万左右的资金就可以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满足数控实训教学和产学结合的要求。
2、数控设备应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先进性,与现场设备接轨
数控设备应具备先进性和科技进步性,选择数控系统应选择较为开放式的数控系统,如
华中数控系统、FANUC 系列、SIEMENS 系列等,FANUC、SIEMENS 等系统在我国的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较大,购置相配套系统的数控机床,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当然,数控系统档次不是越高越先进,选择时应适当有度,如数控车床CJ K6136 型配备数控系统时FANUC POWER MATEmate TA(B)就可以使用,如果选择FANUC 0 I-TB 或16M,就有点浪费。另外一点就是设备与现场设备相接近,大多数高校类教学用数控机床偏重于原理性的设备,不利于学生接近现场或按工厂要求地进行数控实训,对机械加工工艺掌握不到位,所以到现场不能立即上手,对技能方面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选择设备时应考虑既能满足数控实验,又能接近生产,还能在较低价格下接受。
3、网络化建设
数控机床在教学基地使用时,尽量用网络结构形式构建。主要目的:一是数控实训时程序编制与模拟以及数控程序的传输,节省了学生在机床面板上输入程序的时间;二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柔性制造的基本形式,方式简洁,节省投资,保证了教学工位和教学缓冲,计算机和数控机床之间的联接使数控实训基地的管理和通讯更为便捷。
三、数控实训基地运行和使用建议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把数控技术培训定位在培养数控设备编程、操作、维护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目标上。以数控技术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培训作为实训的主要环节,确立“数控为龙头、CAD/ CAM 作主线”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2、根据培养目标制订教学方案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特别是实训教材,如《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实训教程》、《线切割实训教程》等校内实训教材。在技能教学的安排上,采用模块化的技能教学一体化模式。根据等级工的标准明确了每个专业的实习模块,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一些理论性较强且生产实际中基本不用的内容,实行“融、并、删、减”的“课程一体化”的改革。
3、重组课程,强化实训根据目前数控应用技术的专业课程中缺乏模块化的专业系列教材、内容交叉重复、技能训练内容偏少、与生产实际衔接不紧、不能满足专业教育及实训需要的实际等一系列情况,积极组织专业教师通过教材重组、自编讲义的方式予以解决,并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
4、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采用边讲边练、先讲后练、先练后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可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形成相对合理的人才培养流程应本着“精讲多练、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教学与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过程:a.普通机床的认识与实践。b.数控机床的认识与实践。c.数控加工、维修学习。d.数控生产实训。e.综合训练。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实行单个考核、循环实训,最终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操作型、编程型、综合型,对应三年制中级、五年制高级、四年制高职技师专业。
总之,要想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的建设则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让其成为一种摆设,不能成为学校办学成本的包袱,在新的经营模式下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荣.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效果[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
[2].叶昌元.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培训.2005.(05)
[3].赵志群编著.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 2003
第三篇: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性思考
提高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上海市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张家寰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从2004年至2006年三年立项的项目看,中央财政拨款共计13.6亿元,地方建设资金为17.9亿元,实际设备投入总值共计31.5亿元,支持了763个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入总值为413万元。项目基地分布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上海的项目数为25个,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上。
一、已建项目的初步成效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群,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为近几年全国职业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起到了集聚资金的引导作用。中央财政的投入,激发了各地区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的积极性,有效地吸引了各类地方建设资金。从我们2007年4月进行的调研情况看,13.6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额,共吸引了17.9亿元的地方建设资金投入,使项目总投入增加了约1.3倍,达到31.5亿元,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学校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项目学校建设积极性非常高。在763个基地项目总计17.9亿元的地方建设资金中,学校自筹资金高达9.6亿元,占整个地方建设资金总额的53.6%,是地方财政投入的1.4倍,已经成为地方建设资金投入的主体。学校自筹经费投入金额达到200万元的项目有133个,其中21个学校的自筹资金达到500万之多。
2.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实训条件。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实训条件,使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一致,实训内容与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一致,“实训项目、工位数和实训学时”这一指标与项目建设前相比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学校的实训条件。仅179个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总经费就达7.84亿元,新增各种机械培训设备累计达12800余台套,其中新增数控机床设备8000余台。对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和基础薄弱的民办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更是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使办学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实训条件的明显改善,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显著提高。
3.为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技能紧缺型人才。由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初步实现了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发挥了为地区经济建设培养和培训紧缺技能型人才,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据调查统计,年培训规模达到5000人的实训基地110个,其中万人规模的基地有30个。2005-2006两年,各项目基地累计培养、培训各类技能人才约398万人。调查表明,实训基地的对外培训和辐射功能正在不断增强,除了满足在校学生技能培训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在岗职工提高培训、下岗人员转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培训、转业退伍军人培训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以及社会技能考核、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
4.带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改革,推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建设增强了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以专业教 1
学改革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许多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快课程改革,推行双证制度,使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按照技能鉴定规范强化实践训练。为适应项目完成后的实训基地运行,被检查的各项目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实训设备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既为学生创造了真刀真枪的实训机会,又为将实训基地从消耗型转化为生产型摸索了经验,许多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大力推行生产性实训,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提高了基地建设单位的项目执行能力。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差距很大,各地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执行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目管理的经验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别。实训基地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各地区基地建设单位的项目执行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凡是2004年立项试点的地区,其项目管理水平普遍优于其他后来启动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更多地积累了项目执行方面的经验,因此其项目管理就比其他地区更加规范,省级行政部门的协调更有力度,项目实施的效率更高。调查表明,凡是项目建设情况较好的学校,设备到位、运行良好,并且能够积极探索基地运行的机制。
6.政府采购保证了基地建设的质量。首先,政府采购的效率较高,程序也比较规范。就现场检查的大多数项目基地看,中央采购设备不但到位率较高,使用率也较高。特别是中央集中采购采用全国统一招标,有利于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和招标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选择优秀供货厂家和优质产品。其次,政府采购利用规模采购效应,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如上海工业技术学校的基地建设,原规划投入600万元,招标后实际只用了438万元,节约了162万元。中央集中采购一方面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和打击盗版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项目资金用途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避免了项目资金串项、挪用、截留、套用等问题,确保了地方财政投入和院校自筹资金的按时、按量到位。另外,由于中央集中采购减少了中间环节,程序规范而清晰,也有效预防了采购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为全面了解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有效进展情况,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定期的检查。2007年8月两部决定在数据普查的基础上,对部分省份的实训基地进行专项检查,其主要目的是对三年来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核实数据填报的准确性,为下一阶段继续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工作提供基础。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情况,实训基地资金、设备的到位、使用情况,实训基地建设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促进情况;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打算。调研和检查的结果显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周期长、进度慢。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1.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从中央与地方对项目投入的比例看,地方建设资金虽然总体上已经超过了中央投入,但其中项目学校的自筹经费和行业企业等其他投入达到了34.8%,而地方财政投入仅占设备投入总数的22%。31个省区中,地方财政投入比例低于10%有9个,占总数的29%;749个实训基地中,地方财政投入为零的达409个,占总数的54%,半数以上的实训基地没有得到地方财政投入。许多项目学校缺乏经济实力,筹资渠道少、力度小,自筹资金不足、到位不及时。有的学校甚至不得不采取校内教职工集资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有的由于地方资金不到位,导致设备到位晚,支付不及时,项目目标无法实现。
2.项目学校缺乏大型项目建设经验,立项准备不足。项目建设学校特别是市(县)所属的职业学校缺乏组织基地建设的经验,面对中央财政支持的基地建设项目,有些不知道如何实施和开展工作,对中央集中采购的规定和程序不熟悉,影响项目进度。部分学校制定规划时缺乏充分调研和论证,在招标采购或合同执行过程中调整设备,影响建设进度。部分基地设备配臵不合理,盲目购臵大型设备,不仅利用率低,教学效益差,也影响建设进度。部分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不落实:没有足够的实训场地,自筹资金不落实。致使设备不能及时交货,货款不能按时支付。
3.设备采购、交货、验收、支付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中央集中采购招标进度总体正常,但在供货、验收、付款等具体环节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导致设备不能及时到位、验收,货款不能及时支付。按照合同规定签约后三个月内交货。但个别厂商生产能力不足,无力承担大规模集中供货;有的虽然供了货,但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安装调试。也有部分学校不具备验收条件,或由于人员、假期、场地、资金等问题,影响验收进度。部分合同没有及时到达学校,有些项目院校收到合同后没有交有关项目负责人,合同内容不够详细,厂家和学校在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方面出现分歧,影响了验收进度。特别是地方采购的项目启动晚,进度慢。如对2005年的建设项目,有些省级政府部门到2006年底才下发文件通知项目学校开始组织采购招标。部分地区采购经验不足,导致流标和多次招标,拖延了采购进度。
4.部分供货商不严格履行合同,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售后服务不到位。有的供货厂商供货设备与合同不符,不能满足实训要求;有些设备质量出现问题厂商不予积极解决,拖延推诿;有的供货厂商没有足够的售后服务网点,售后服务响应慢,服务质量差。部分供货商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培训不到位,影响设备使用效果。项目学校、招标单位、中标商、生产商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协调解决,导致学校拒绝验收、付款,影响建设进度。实训基地建设涉及省教育厅职成处、高教处、财务处,省财政厅、支付中心等政府部门。部分地区行政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没有明确得力的牵头组织单位,多头管理又没人管理,内部协调不力,不能有效地推动基地建设工作。
5.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不平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需调整。从专业布局结构分析,实训基地项目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数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等八大类专业,合计702个,超过总数的90%;其中数控、计算机、电工电子、汽车维修四大类专业就有518个,占总数的68%。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各类不同的专业人才,因此今后实训基地建设的专业布局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适当调整,有利于实训基地办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6.基地运行机制和保障条件不完善。实训设备购臵费高,运行费用大,单纯消耗性的实训难以持久,更无法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影响使用率和设备更新。个别实训基地在探索与企业联办生产型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训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实训的课时和工位得不到保证。由于社会需求旺盛,紧缺人才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实训基地建设规模扩大,实训任务量将明显增加,大多数学校的双师型的教师严重短缺,实训教材不配套,影响教学水平和实训效果。国家集中财力建设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大模式)的本意是发挥资源集聚和共享效应。但从实际检查看,大部分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被拆成了若干个专业性基地(小模式),内部又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协调,不能达到规模优势和资源共享效果,违背了建设共享性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的初衷。
三、提高项目建设有效性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中央与地方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管理分工和责任;规定资金管理与支付办法、设备采购与验收、设备管理使用、检查、奖励与惩处等;进一步完善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为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落实以地方投入为主体的建设原则,督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要使各地教育、财政部门要明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在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支持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保障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3.加强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机制。要加大基地建设过程的监控力度,建立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评价机制,对于立项一年以上的项目都要进行专项检查,每年抽查三分之一的项目,建议中央财政对于建设较好的项目予以奖励和滚动支持。
4.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每立项前和立项后都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项目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项目建设流程、设备采购程序和办法等,强化建设进度意识和合同意识。通过项目建设培养、锻炼管理队伍。建议项目建设总额的百分之一可作为培训费。
5.完善项目设备政府采购的管理办法与程序,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要充分发挥中央集中采购和地方政府采购各自的优势,简化手续,缩短设备采购的周期。中央集中采购的程序与办法也应及时下发给地方教育财政部门、保证项目建设的协调与沟通、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继续扶持自主品牌的国产化设备。
6.加强采购过程的监督,建立供货商考评信息档案。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和地方政府采购部门要对供货商履行合同、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进行跟踪评价,对于不履行合同的供货商要记录在案,并在下一采购中不予考虑,确保采购质量。
7.加大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办职业院校的倾斜力度。基地建设立项在支持鼓励较好学校的基础上,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财政较困难的西部地区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可适当降低。
8.建立实训基地建设协作会的交流机制。成立全国实训基地建设协作会,定期举办研讨会、现场会等办法及时总结推广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使项目建设学校相互取长补短,推动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9.重点建设专业性实训基地(小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大模式)建设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今后主要应重点建设专业性实训基地(小模式)。在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在重点建设数控、计算机等八类专业基地基础上拓宽专业领域。实训基地应多采购常规通用仪器设备,而对大型、贵重设备的购臵要充分论证。
10.加强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基地运行的长效机制。各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基地的内涵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总结基地管理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承担企业生产任务、面向社会开放的办法与途径,提升基地的功能与水平,建立基地可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李显贵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及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得出当前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及注意事项;介绍本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并引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职汽修;实训基地;思考
1中职教育汽修专业课程及实训基地现存问题
1.1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
目前的课程体系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纵向成线,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没有达到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实践环节严重不足,使学生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不能达到生产实际的要求。
1.2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没有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现有课程的设置受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响过大,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中的基本内容,如汽车维修岗位中,汽车维护的内容占整个维修内容的50~80%,岗位的技能也是最基本的技能,而现在的课程体系从未将完整的维护内容列入课程,即使部分课程中涉及到维护的内容也是在学完发动机、底盘构造与维修以后,这样的课程安排,将复杂的内容放在前面完成,而将简单的内容放到后面,不符合培养人才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也造成学生毕业后基本操作不会,理论与生产实际脱钩的现象。
1.3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和使用的统编教材,虽然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但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并存在内容陈旧的问题。
1.4教学手段落后,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职业教育理念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当多的时间用于书写板书和绘图,课时容量小。能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物结构、挂图、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模拟设备、检测仪器、维修设备缺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理实一体化、就业导向、行动导向、学生为主体等教改思路,还没有完全落实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2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一些硬件和场地,而应当是在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的综合。只有有了优质的课程体系,然后按照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来建设实训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基地建设要与课程建设相统一。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重视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仿真软件教学,开发虚拟实训、虚拟车间。
根据职业岗位中工作任务的技能要求、工艺流程,调整设置实训室,强化工作过程项目实训条件建设;根据过程项目设置实训项目;根据技能要求购置设备。汽车实训室,按照工作过程化来安排工位,向4S维修站靠拢,结合教学情况,尽量贴近生产一线来布置。
2.1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改革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因此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广泛调研,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相配套的实训基地。
2.2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以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围绕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3达到共享的目标:集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技能培训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师生科技创新、学生创业实践等 7大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3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注意事项
3.1先进性和实用性兼顾
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体现职业教育水平。实训基地的器材和设备配置要符合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规律,满足教改的需要。场地环境要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设备的技术水平应与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同时考虑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布置要便于教学的开展,也要尽量与企业的真实环境相同。使学生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配备仿真模拟教学设备有助于汽车高新技术的理论教学,保证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3.2软硬件兼顾
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实训基地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软件的建设,弥补硬件的不足。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配置先进的汽车教学学习软件,提高汽车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做好实训前的知识储备,克服设备配备的滞后和数量的不足,满足汽车新技术和特殊车型的教学要求。要制定与教学内容和器材条件相适应的实训教学工艺文件,充分发掘实训器材的潜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学生的训练效果,保证实训器材使用的最佳效益。
3.3考虑经济性
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因此,车辆和设备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实训基地的器材配备主要按照汽车维修专业教改的分层次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技能水平,配置不同价值的器材。既保证各层次实训教学需要,又能够节约购置和日常使用费用。如汽车维护实训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配备的车型可以是低档的汽车。汽车检测诊断实训教学所用的车辆、设备要配备较为先进的,既保证教学效果,又因为是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车辆器材不易损坏。模拟(仿真)教学软件和教具可以让学生反复演练汽车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运行费用较低。4本校汽修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4.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本校采用学习借鉴、集中研究,分块突破、团结协作,动态交流、跟踪服务,逐渐完善、宏观调控的的研究方法,完成调查研究、实训设备配备,开发校本课程、改变教学方法、设置评价体系、研究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4.1.1对本地区汽车行业进行调研论证,调查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发展能力要求,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4.1.2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调查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动机及兴趣,研究教学方法。
4.1.3扩建汽修实训中心,加大投入添置实训设备,现有实训室面积5000多平米,设备价值300多万元。经过整合现有设备,重新装饰、布置实训室,设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柴油发动机维修实训室、整车维修实训室等齐全的实训室。按照工作过程化的要求来布置实训室。根据本实训室的实训设备,按照工作过程化的要求,开发一系列校本实训课程,编写实训实习指导书和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今年获得区财政厅250万元的财政资助,投入添置汽车实训设备。到位后,实训基地将建得更加完备,功能更加齐全。
4.1.4打破“学科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能力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改变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职业活动相脱离的现状,解决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探究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即任务驱动教学法。
4.1.5调整教学的评价体系,将实践能力及学习、工作过程性的评价列入考核体系,突出培养的重心是实践技能。
4.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把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像学校的招生大事一样重要来抓,动员并鼓励全校教职员工,通过各种途径与汽车相关公司联系,加强沟通,打造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提高专业品牌。目前录用我校实习学生的区内外汽修公司多达40多家。汽修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它能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校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整体办学实力。5实训基地建设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实训基地建设,汽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其中12位老师是“双师”型教师。8人为南宁市汽修职业资格考评员。本校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及社会人员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中心,也是本区域本行业技师考证考核点。本专业招生连年增多,今年招生达10个专业班。共480多人。毕业生98%以上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60%以上。校外实训企业反馈良好,学生较满意,逐渐形成良性循环。6几点思考
虽然我校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
6.1 4S店一般一年招的实习生人数很少(4-6人),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人数这几年突飞猛进,并且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年龄偏小(很多学生在学校读完两年后,还没有满18周岁,未能考取驾驶执照),与较成熟的高职汽修类毕业生竞争显得明显逊色,因此对口实习率偏低。国家能否学习德国的“双元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纳更多实习生呢?例如一些综合修理厂,可以接纳20-40人,甚至更多。
6.2钣金、喷漆这些工位很缺人,而且待遇也较高,但中职生不愿意从事他自认为学不到技术的岗位,所以在职业指导上如何让中职生转变择业观念也是关键所在。
6.3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较多,学生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采取什么措施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参考文献:
[1]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7).[2]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五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xxx学院,2012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珍贵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生活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一名大学好范文,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
恕冒昧,如果我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定当用我的热情和能力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去。请相信:你们所要实现的正是我想要达到的!如果我能喜获您的赏识,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地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您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您的未来,我愿奉献我的心血和汗水!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