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07: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

第一篇: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

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

(一)预算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数量表现,是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对企业未来某特定目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安 排,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机制。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 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 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控 制,是一种数字化的责、权控制,是整体利益目标下的资源分配与责任定位;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整体“作战方案”,也是激励与约 束的核心。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 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预算管理已成为集团企业普遍采用的一 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管好用好资金、规范企业运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会计网

一、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产权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在此情 况下,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必然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 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成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企业财务性质的转变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部关系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而是包括资金 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 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 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 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 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财务部 门按章办事。财务部门是具体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分配和管理的部门。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 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

企 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以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审计,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状况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收入和支出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资金预算 收支运行平稳;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企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预算的 执行,也使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这项正常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造成我们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面临很多困难。其突出表现是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松散 性”较大,预算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从目前审计实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形式有待创新。当前,从组织形式上看,审计框架还不能完全适应财务预算管理要求,在审计实践中还没能做到统一调配审计力量、统一部署实施方案,并形成 合力,加上目前审计人员较少,力量不足,导致财务预算审计力度不够。

2.审计制度有待建立。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没有把财务预算审计制度作为监督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章不 循、随意更改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极容易使财务预算管理成为一个“花架子”。

3.审计手段有待转变。传统的审计方法都以手工为主,技术上、操作上都已经不能适应财务会计电算化的需要,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滞后性,需要我们尽快采用先进的计 算机技术,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

4.审计内容有待完善。目前,集团总部审计没有与延伸审计下级预算部门有机结合,“同级审”与“上审下”不衔接,内部审计与外部专业审计又相互脱节,使集团财 务资金的走向难以把握,不利于由上到下、从下及上,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反映和分析预算执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也就很难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和完整性。5.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目前,企业集团本部的日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生产预算控制较好,而采购预算、特别是销售预算执行情况较差;成本预算、资本支出 预算控制较好,而费用预算、资金预算控制较差,这种不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往往顾此失彼,极大地损害了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集团财务目标 的实现。究其原因之一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审计的工作机制。

此外,由于一些部门和下属单位在思想上对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收入方面对非经营性收入监管不力等,在支出方面有的甚至置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违规违纪行为较多。如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一些专项 支出预算不能严格按照用款项目、金额执行,使用混乱、挪用生产经营资金从事长期投资的现象屡有发生,使预算失去应有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给预算执行带来较大 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二篇: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考

摘要:所谓预算管理,就是科学地编制整个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的预算,根据预算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工作进行综合性的指导与调节,并通过对实际情况和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审计

作者简介:贠捷(1970-),女,河南安阳人,安阳供电公司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会计。

中图分类号:F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6-0057-04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

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

1.为适应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作出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考虑市场供求、消费者行为、政府规章等方面情况。这些方面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通过总结过去、分析现状、预计将来,作出计划,以便指导企业的行动。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协调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指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二是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财务部门按章办事,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审计前应把握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1.企业是否注重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指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参与预算管理过程,这是因为企业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因此,审计过程中应关注企业全体员工是否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是否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要重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评工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评是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个程序。预算编制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应重点抓好“两个结合”和“三个坚持”,即把预算的编制同企业制定经营方针、经营

目标和重点工作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要同企业的经营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3个原则,即一要坚持效益优先、总量平衡,服从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要求的原则;二要坚持积极稳健、以收定支、收支弹挂,控制财务风险的原则;三要坚持权责对等、切实可行,围饶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预算的下达和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考虑预算指标的下达、执行是不是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其次是预算目标是不是能够支持的重点工作。最后是各项预算之间是不是充分协商、衔接平衡,执行的结果是不是有相应的分析。关键环节之二是预算的调整。预算一旦制定、下达,一般不应调整,实在要调整,必须按调整原则进行,严肃预算调整纪律,符合条件的可以调整,并且要报原批准机构批准,不能擅自改变,不符合条件的要无条件执行预算。关键环节之三是预算的分析考评。这个环节主要是考评企业各项业务的实际同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和偏离度,同时也是对预算编制质量的一个检验。

3.正确区分全面预算管理与现行管理工作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与现行各项管理工作有较大区别,前者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模式,而后者是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的体现。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全面预算管理需要靠现行管理工作支持和体现,需要提高现行管理工作质量;反过来,现行各项管理工作必须服从于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思路、方法去开展工作。(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

4.企业是否加强了权、责、利制衡机制建设。权、责、利机制的建立是规范管理的要求,也是管理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必须加强机制建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起各级管理部门的权、责、利模型。制衡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考评体系,通过预算考评体系主导型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杜绝过去管理中经常出现的责任模糊、权力集中、利益冲突等现象。

三、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考

1.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分析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准确,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到边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预算审计质量。鉴于预算源于会计信息质量又高于会计核算,预算审计涵盖面广等特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和规定的审计内容上,应把握不同审计机构开展预算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因此,可在资产经营审计完成的基础上,再次开展预算审计。资产经营审计重点核定企业预算内经济指标实际完成数;预算审计重点审核企业预算内预算管理效果。在预算审计时,重点审核预算指标编制依据、定额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并将企业资产经营审计核定的实际完成数与预算值相比计算预算偏差率,从而对企业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两者有效配合,不仅提高了预算审计的实际效果,而且将预算审计风险控制在可预计范围内。

3.统一规定预算审计报告框架。预算管理是采取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方式,而且企业预算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等整个经营活动。所以预算审计涉及面广,现有审计实施方案相互交叉内容多,导致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报告行文不流畅。建议预算审计能够建立统一的预算审计报告格式。审计报告应包括:(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2)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流程;(3)被审计单位业务预算管理、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内容;(4)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总体评价;(5)在预算管理中发现经营管理方面问题以管理建议书方式下达、对延伸单位的审计分报告以附加报告形式备注。

第三篇: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一、社区管理创新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对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完备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是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载体。社会治理是党执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党通过基层党组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主张深入人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社区管理体系的建设,会使社会管理体系得以加强和完善,党的影响力和组织覆盖范围随之得到深入和扩大。长期以来,街道居委会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着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团结和带领居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完成了大量与居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推动了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贴近居民、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向基层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在街道执政的群众基础。

2、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其唯一方式就是民主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全体居民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有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通过自我管理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3、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在现阶段,人民的直接利益在基层,矛盾也集中于基层。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各方面权利和利益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迫切任务,基层群众自治在社会管理和矛盾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为基层群众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取向的途径。基层自治组织的职能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协调矛盾冲突的机制。所以,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4、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中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就是要让社会组织和公众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与管理中来,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的实现。良好的社区管理有赖于党和政府的作用发挥,同时也要靠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社会组织是支撑和建设性的力量,是合作甚至是必须依靠的对象。有了社会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既有利于直接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更有利于形成推动社会建设与服务的新生力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二、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我国社区管理在实践层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就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行政体制自身存在权责不清,对社区建设管理缺乏支持指导 从表面看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是由于街道办摊派了大量工作造成的,但其本质的原因是:现行街道管理体制没有理清权责关系。一是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没有理清,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自的工作职责定位不准,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问题没有很好落实,需要重构社区权责体系。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公共服务意识不强。“进社区”不应当以完成本部门工作目标为目的,而应当以社区居民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属,积极为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对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尊重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准入制度。

2、社区工作人员配置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现有的社区居委会工作队伍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居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一是工作成员来源渠道有限,人员构成较为单一。目前,社区居委会成员主要由接近退休人员和“4050”下岗失业人员构成。二是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为一般,大学学历的社区工作者相对较少。一些地方居委会干部虽然实现了年轻化,但个别社区居委会成员缺乏奉献精神,不会做群众工作,不能较好胜任工作。三是社区居委会工作岗位有限,工作力量明显不足。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由5~9人组成,但是随着社区居委会管理幅度增大,服务人口增多,工作量增大,居委会人手严重不足,精力有限,很难有时间入户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拉大了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居民群众对居委会的认知度在降低。

3、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

社区建设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巨变而提出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区建设必须依法进行,否则,社区建设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际效果。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一是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我国社区建设从提出至今,尚未制定一部能够把社区建设全部内容都囊括进去的成文法律,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致使社区建设在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社区建设中法治意识淡薄,这种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既体现在部分管理者身上,滥用权力、有法不依;又体现在普通居民身上,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三是社区工作职能缺乏法律的界定,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居委会之间职能不清。这既是推进我国社区建设法治化的难点,也是制约社区建设进程的障碍。社区工作职能缺乏法律界定,直接导致职责不清。

4、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 社区服务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资金不足,社会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政策引导,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尚不健全,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还未形成等原因,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社区成员的参与度不高,社区服务的总体投入不足,内容比较单一,服务领域较窄,服务的层次比较肤浅,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要求。从总体上看,社区重管理轻服务、管理功能强于服务功能(尽管管理功能也较弱),社区的综合服务水平还较低。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精心谋划全面推进。要切实做好在创新基层党建、政府参与方式、法制化建设、资金筹措投入、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社区运行体制建设和创新工作。

1、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社区是党在街道工作的基础,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社区党组织的各项职责,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要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党支部(总支、党委)”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二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社区内的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相互交流情况,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完善党员管理工作,对党员实行“三管”,消除党员管理“盲区”和“空白点”。对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实行“直管”,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协管”,协助驻区单位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使在职党员自觉参加社区建设,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和管理;对社区流动党员实行“托管”,在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和流动党员登记站,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经常性与他们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2、加快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准确定位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建设政府指导与基层群众自治

结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要解决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和社区自治能力弱及参与不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要从责权利三方面入手,实行责、权、利的统一,合理分担责任,相互尊重权利和合理整合资源配置。具体来说,在和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上,主要是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落实人事权、资金支配权和资产管理权,把街道的行政工作收缩回街道,仅就法定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居委会,建立居委会对街道的评议考核制度。在和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上,真正体现合作协助关系,而不是行政指派任务的关系,区政府职能部门如果有在社区基层工作的,应做到“五个到社区: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二是政府职能转变,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剥离市级政府现有的权力,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改革行政运行模式,由向社区下派工作变成工作进社区,主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于社区。三是依法行政。政府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在此基础上重新检讨一些部门的条例和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社区评议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监督机制,评分结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单位和个人奖惩的重要依据,即采取上下双向的审批把关和监督考核制度,来保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逐步解决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和自治性质回归的问题。四是实行“议行分设”,组建社区工作站。针对社区承担大量行政职能工作影响自治功能发挥的问题,组建社区工作站,专门承担管理工作,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两翼的组织体系。五是探索取消街道办事处。探索取消街道办事处,增强社区力量,使社区直接对应区政府,既减少一个层面,又节省了开支。

3、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运行的法规制度,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社区的健康发展不仅依赖社区自治组织的内部规则,也需要完备的法律调整。现代街道社区在失去了业缘关系、亲缘关系等传统力量的左右之后,以纯粹的契约关系联接,契约的效力最终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即法律效力方得以发挥[4]。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限定党组织、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权利、义务及活动的领域范围,调节好各自关系,使其在各自权限和领域内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同时,要在社区范围内建立、完善社区普法工作制度。一是开展建章立制工作。按照“依法建制、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模式,制定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居民守则,建立普法社区运作机制,实现工作有规划,落实有措施,运行有成效。二是建立人员分工制度。工作站的成员要有多方面专业人才,有负责法律宣传的、有开展法律咨询的、有进行法律援助的、也有负责同街道指导小组联络的,这样组织配合,组织分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普法工作做到每位社区居民身边。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制度。组织社区中的普法骨干力量,在社区成立普法班,制定教学计划、目标和考核办法,利用社区资源,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普法教育,培养普法宣传的人才,用身边的人解决身边的事。

第四篇:创新提案管理思路

创新提案管理思路

项目与创新发展部李丰华

2013年是公司“创新发展”之年,公司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创新的源头,只要组织管理好,则可以推动创新发展工作,增强内部活力,发掘各类可行性改善和创新建议,达到开源节流、促进绩效从而有利于公司营运和发展的目的。

创新提案,是指公司所有员工提出的节约成本、改进工作流程或管理创新的合理化建议,以及技术改进、工艺改进、市场营销方案等诸方面的构想和方案。主要有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措施和活动方案,市场开拓及营销的项目和建议,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安全措施的改进,技术创新、作业方式的改进,工具、设备、仪器的改进,原辅材料、能源节约的建议,美化公司环境、提高公司内外部形象的建议,降低成本与费用,提高效率和工作合理化等事项。

创新提案的来源,一是强制性的,可以作为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是要求公司管理层、二个事业部、五个创业型团队等机构定期定量提出的创新建议作为工作目标定期考核;二是员工积极参与,主动提出创新建议,并给予奖励。对创新提案的奖励分等级进行,即按其重要性及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分级奖励。可以一个季度进行评审一次,颁发奖金、证书和纪念品。并且每则以是否提出创新提案作为每年部门优秀和先进个人评选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积极提出经公司项目与创新发展部接收的创新提案每年累计3项以上的个人,在公司总结表彰会上给予额外奖励。具体的管理、实施也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

第五篇:创新管理思路很重要

创新管理思路很重要

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先进化,是实现公司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抓好班组建设呢?笔者认为,只有创新班组建设的管理思路,才会给公司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源源不断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等,简单地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公司的日常运行更加有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弊端;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此外,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前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始终结合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再认识、再学习、再实践”活动,总结一系列操作性强的班组管理机制和方法,进而调动员工的尽职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为公司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下载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务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管理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2014年春区毕业班研讨会交流材料 创新管理思路提升教育质量 杨桥小学吴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非常感谢区教育督导组为我校提供了这次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

    浅谈建设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

    浅谈建设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建设管理的核心地位,对激发行业管理智慧、凝聚行业管理精髓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改......

    费用审计思路专题

    内审五大目标 1. 发展战略 2. 合法合规 3. 资产安全 4. 经营效率和效果 5. 财务报告真实完整针对费用,通常适用的审计目标是3、4、5资产安全目标:确定费用是真的发生了,不存在......

    审计复习思路

    审计的总体思路 (一)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第19章) 事务所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出具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法。是出具无保留的报告、还是......

    审计思路总结

    工作底稿要求:让未参与审计项目的专业人员能通过审计底稿看懂整个审计过程。 取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务资料,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总账、明细账、科目余额表本年度未审财务报表......

    审计实务、分析题

    实务题: 1、审计人员李宏审查某电扇厂1999年应收账款账户时,发现有两个明细账户有异常情况。其中:(1)市宏达商场明细账,1999年12月31日借方余额80 000元,本年无发生额。经查,此款是1......

    其他应付款审计实务

    审计实务——注册会计师审计——详细讲解“其他应付款”检查的技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除了购买商品、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以外,应付、暂收其......

    小金库审计实务

    “小金库”的成因、类型分析及审计实例“小金库”是通过不正当、不合法渠道聚敛形成的帐外资金,由于大量收入游离于帐外,失去监管,损害了集体利益,减少了财政收入,是滋生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