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专升本审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审计学名词解释
1、审计: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
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查、评价和鉴证,用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2、政府审计:是指由政府机关实施的审计,在我国又称为国家审计。
3、民间审计: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审计,在我国又称
为社会审计,也可以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
4、内部审计:是指由本部门和本单位设立的专职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
5、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
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
6、审计关系人:任何审计活动都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
7、审计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最基本)、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职能。
8、鉴证业务:是指注会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
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9、鉴证业务目标:(1)合理保证: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会将鉴证业务风险将至
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2)有限保证: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会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10、质量控制准则: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而建立和实
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11、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
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12、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所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应承担的责任。
13、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对其执行的审计业务,及其出具的审
计报告所承担的责任。
14、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注会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注册会计师职
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行为标准。
15、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
16、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谨慎。
17、欺诈:又称舞弊,是指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
18、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审计意见。
19、审计总目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及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
审计意见。
20、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要根据审计总目标和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来确定,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21、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
达。
22、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
务的委托预售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23、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
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24、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会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6、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改错包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
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7、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
行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的工作计划。
28、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而针对
审计对象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称。
29、顺查法:又称正查法,它是依会计处理程序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
30、逆查法:又称倒查法,它是依会计处理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
31、审阅法:是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等审计标准,观察所审查的书面材料,鉴别材料本
身及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合理、有效和正确的方法。
32、核对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结的不同会计记录之间的有关数据相互验
证、对比,用以确定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技术核查方法。
33、调节法:是指检查人员在检查某一项目是,由于现在的数据与需要证实的数据在时
点上不一致,为了验证其数字的正确性,而对其某些因素进行必要的增减,从而推算出需要证实的某项数据的一种方法。
34、观察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进行、财产财务的保管、内
部控制的运行、会计核算的流程等,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以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
35、分析法:是指在审计时通过对被审项目有关内容的对比与分解,从中找出项目之间的差异以及各项目的构成因素,以揭示其中有无问题、从而对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或主攻方向的一种审计技术。
36、鉴定法:是指对书面资料、实物和经济活动等的分析、鉴别,超过一般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而邀请有关部门或人员运用专门技术进行确定和识别的方法。
37、审计抽样:是指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100%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8、判断抽样:又称重点抽样法,是在审核的总体中,有选择的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根据对样本的审计结果来判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39、统计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法,只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随机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得出样本特征,然后根据样本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40、属性抽样:
41、变量抽样:
42、系统抽样法:又称等距抽样法,它是将要审查的全部个体按某种标志排列,开头随
机抽取样本,然后按相等间隔抽取样本。
43、抽样风险:是指注会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
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44、误拒风险:
45、信赖过度风险: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时,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46、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建立在企业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要素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
法。
47、审计证据:是指注会为了得出形成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而使用的信息。
48、实物证据: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取得的、用以证明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具有很强证明力。
49、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称之为基本证据。
50、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会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
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51、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审计机构的主任会计师或专门的复核机构和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惊醒逐级符合的一种制度。
52、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
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53、审计标准:
54、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
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55、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会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
56、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57、实质性程序:是指注会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
错报的审计程序。
58、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会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
金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9、分析性程序:
60、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61、审计报告:是指注会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62、期初余额: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
63、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生的事实。
64、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发生或不发生
时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65、审计意见:是指注会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则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
66、标准审计报告:当注会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
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67、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
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68、管理建议书:是指注会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
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
第二篇:审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审计概论
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2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指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3审计的授权者: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
4审计的主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得全部或者一部分经济活动。
5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6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7内部审计: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他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8: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9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10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的结论和一件,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11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审计资料中,选择其中某一部分或某段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12核对法:是指被审计单位书面资料按照其内在联系相互对照检查,从中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
13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会计资料有关指标的观察、推理、分解和综合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审计方法。
14复算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重新计算,用来验证元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15监督盘点:又称监盘,是由被审计单位的财产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实物盘点,审计人员亲临现场监督盘点的方式。
16调节法:是指自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节有关数据证实所需证明数据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17观察法: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地观察来取得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方法。
18查询法: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的方式来证明客观事物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面询和函询。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
1职业道德:是指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责任的总称。
3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职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
4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5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有要求其经济、有效的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6应有关注:是指要求注册会计师自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7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者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除法律允许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1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他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和标准。
2政府审计准则:是指由政府审计部门根据政府审计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等特点而定制的,用以对政府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的审计准则。
3内部审计准则:是指由个内部审计组织制定的,用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审计准则。
4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审计准则
5鉴证业务准则:是为了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使用的业务类型而做的规范
6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7三方关系: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8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业务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9审计业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欧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10审阅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1其他鉴证业务:是指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及审阅业务外的鉴证业务 12代编财务信息:是指注册会计师运用会计而非审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代客户编制一套完整的或非完整的财务报表或代为收集分类和汇总其他财务信息。
13审计质量控制: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14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
15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社会审计人员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16经营失败:是指被审计单位发生债务危机至破产清算,无法持续经营的情况。第四章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1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2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3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的反应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 5审计程序:是指痕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包括: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过程、实施监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以及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6风险评估过程: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奥风险
7控制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8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9重要性: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误或者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10已经是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包括:对事实的错报和涉及主观决策的错误
11推断误差:也称“可能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的、具体的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12计划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 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对审计工作所做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即制定审计计划。13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收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14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所做的详细规划和说明
15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决定采用的总体方案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内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 3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事编制的书面证据。
4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5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他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6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知情人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7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8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9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的方式或会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10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11违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未能达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如未能按时提交审计业务报告,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审计人员应负违约责任。12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因缺少其应有的职业谨慎而导致审 计失败的行为。
13欺诈:是指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行为。
14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15分析表:主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执行分析程序的记录 16问题备忘录:一般指某一事项或者问题的汇总记录,17核对表:一般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使用的,为便于核对某些特定的审计工作或程序的完成情况的表格
18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19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1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 2分析程序:第五章第十条
3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以及程序 4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5对控制的监督: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 6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
7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存在严重的不足,使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员工无法在正常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或舞弊引起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8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9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10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11控制测试: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者发生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运行有效性的程序 12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用以直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1应计入产品成本的
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D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费
22010年1月1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大型设备一台,当日投入使用,合同的约定价款为2700万元,分三年等额支付,该分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为24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入账价值为()万元 A810 B2430 C900 D2700 3企业款项汇往异地开立采购专户,编制该会计分录时应当 A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B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C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D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4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直接人工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会见进行分配,甲产品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总计232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第一工序在产品20件,完成全套工序的40%,第二工序在产品4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60%
第三篇:审计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1.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账项基础审计,又称为详细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第二类为制度基础审计、第三类为风险导向审计三类。2.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类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三类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五类,第一类为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第二类为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其中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第三类为保密,保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第四类为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第五类为技术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什么?
答:(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六方面因素: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质量、总体规模与特征。(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5.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属于鉴证业务准则的是哪些?
答:(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审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3)审阅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6.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必备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答:(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4)审计范围(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10)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12)审计收费。(13)违约责任。(14)解决争议的方法。(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7.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哪些内容?
答:(1)适当的职责分离。适当的职责分离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2)正确的授权审批。(3)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只有具备充分记录手续,才有可能实现其他各项控制目标。(4)凭证的预先编号,旨在防止销售以后忘记向顾客开具账单或登记入账,也可防止重复开具账单或重复记账。(5)按月寄出对账单。由不负责现金出纳和销售以及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按月向顾客寄发对账单,能促使顾客在发现应付账款余额不正确后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因而这是一项有用的控制。(6)内部核查程序。由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独立人员核查销售交易的处理和记录,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控制措施。8.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当中,可以单独运用哪些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答:(1)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2)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3)观察。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4)询问。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5)函证。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6)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7)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9.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体系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职业会计师。第二部分适用于执行公共业务的职业会计师。第三部分适用于受雇的职业会计师,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适当时也可适用于执行公共业务的职业会计师。第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由职业道德原则、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解释和道德裁决四部分。第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试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10.销售循环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包括哪些?
答:(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项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以及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2)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3)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11.评价被审计单位有一个良好的银行存款内部控制时,企业应该做到什么?
答:良好的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下术内容:(1)职责分工。(2)授权批准。(3)凭证和记录。(4)定期盘点与核对。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实施分析性程序;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确定银行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12.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哪些?
答:(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2)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被审计单位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3)信息系统与沟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5)对控制的监督。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13.外部证据的有哪些?
答:外部证据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注册会计师的书面证据。(3)由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或自行观察获取的证据。14.应付账款审计目标的是什么?
答:应付账款审计目标一般包括:(1)确定应付账款的真实性;(2)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应付账款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4)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5)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15.对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应注意哪些?
答: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置、自制自建、投资者投入、更新改造增加、债务人抵债增加等多种途径,审计时应注意检查原始凭证,确认固定资产增加的真实性,检查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下确定的入账价值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凭证。16.将凭证预先编号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凭证预先进行编号,旨在防止销售以后忘记向顾客开具账单或登记入账,也可防止重复开具账单或重复记账。
17.注册会计师刘某正在起草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考虑什么?
答:(1)标题。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应当说明以下内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9)报告日期。
18.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主要具有哪些作用?
答:(1)鉴证作用。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2)保护作用。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序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作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19.属于筹资业务的账户有哪些?
答:属于筹资业务的账户有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本等。20.对存货的审查,主要是通过哪些?
答:对存货的审查,主要是通过审查存货余额和存货主要账户的审计等。其中对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一般采用如下程序:核对和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表数是否相符;存货的分析性复核;存货监盘;存货的计价测试;审查存货所有权。而对存货主要账户的审计内容包括:获取或编制存货各具体账户明细表,核对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审查存货的会计记录是否合规;审查存货跌价准备;审查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1.经营审计是指什么?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答: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22.内部审计是指什么?
答: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23.政府审计是指什么?
答: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4.独立性是指什么?
答: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注: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25.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什么?
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26.审计目标是指什么?
答: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27.认定是指什么?
答: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28.或有收费是指什么?
答: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29.审计准则是指什么?
答: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30.审计工作底稿是指什么?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答: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31.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什么?
答: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一是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32.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什么?
答: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33.重要性是指什么?
答: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34.审计证据是指什么?
答: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35.特别风险是指什么?
答: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风险通常简称为特别风险。36.实质性程序是指什么?
答: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37.外部证据是指什么?
答:外部证据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38.内部控制是指什么?
答: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39.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什么?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答: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40.推断误差
答:推断误差也称“可能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41.审计职能的定义及其内容。
答: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指有制约力的单位或机构监察和督促其他经济单位,使其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预定的方向合理运行。其中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经济效益是优、是劣,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及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和验证后,取得确凿的证据,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并出具可以依赖的审计报告,从而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受权人的信任。
42.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
答: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这样四个因素,以客观反映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价值:第一,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第三,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第四,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43.请列举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职业会计师。第二部分适用于执行公共业务的职业会计师。第三部分适用于受雇的职业会计师,适当时也可适用于执行公共业务的职业会计师。第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由职业道德原则、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解释和道德裁决四部分。第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试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44.简述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五方面的内容,第一,为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第二,为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其中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第三,为保密,保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第四,为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第五,为技术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5.独立性是指什么?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包括哪些内容?
答: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包括(1)经济利益,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有六个方面:第一,与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第二,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第三,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第四,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第五,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第六,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2)自我评价,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有三个方面:第一,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第二,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第三,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3)关联关系,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第二,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第三,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第四,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4)外界压力,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第二,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第三,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46.鉴证业务包括哪些要素?
答:共包括五个要素,(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2)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3)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4)证据,注册会计师从事鉴证 47.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有哪些内容?
答:(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了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48.简述注册会计师执行准则的作用?
答:(1)可以指导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使审计工作规范化。(2)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质量。(3)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4)可以促进国际间审计经验的交流。49.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答: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有很多,其中,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最重要的。(1)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包括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和经营失败(2)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违约、过失与欺诈行为。50.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包括哪些?
答:(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51.简述审计的作用?
答:(1)制约作用。审计的制约作用,就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审核检查,进行经济监督和鉴证,揭发贪污舞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的不良行为,保证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保证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正确、可靠,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制约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向歧途发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转。(2)促进作用。审计的促进作用,就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核检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合理的方面,继续实施和推广,对于不合理的方面,提出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证明作用。证明作用是指通过审计,证明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2.注册会计师鉴证客户内部防范措施有哪些?
答:鉴证客户内部防范措施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在鉴证客户的管理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时,由管理层以外的人员批准或同意这一委托。第二,鉴证客户内部有能够胜任管理决策的员工。第三,强调鉴证客户对财务报告公允性的承诺的政策和程序。第四,能够确保在对非鉴证业务进行委托时作出客观选择的内部程序。第五,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提供适当监督与沟通的公司治理结构,例如审计委员会。53.什么是总体审计策略?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哪些主要事项?
答: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主要事项:(1)审计范围,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制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2)报告目标,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3)审计方向,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4)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应能恰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范围、报告目标和审计方向的结果。
54.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而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哪些? 答:(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55.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需遵循哪些原则?
答:(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审计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沙工
陆亚平
第四篇:《审计学》名词解释liaozi
1、审计: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
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
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
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2、内部审计: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所实施的审计。
3、抽样审计: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4、抽样风险: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5、非抽样风险: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
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6、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签发无保留意
见审计报告的风险。
7、过失:专业人员在履行法定义务时未能恪尽职守,未能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与谨慎,以致给他人造成的损失。
8、欺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具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而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9、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
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切
资料。
10、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
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
件。
11、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
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
错报是重要的。
12、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3、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
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14、控制测试:又称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
实施的审计程序。
第五篇:山东大学2018专升本审计学1
一、单选题
1.A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5年的财务报表,管理层对审计范围施加限制,导致该项目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则注册会计师最优先考虑的是(C)。A.对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B.对财务报表发表否定意见
C.与治理层沟通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将会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所有错报事项 D.解除业务约定
2.被审计单位要求将鉴证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其提出的下列变更理由中,注册会计师认为不能接受的是(C)。
A.被审计单位对原来要求的业务性质存在误解 B.业务环境的变化导致甲公司的需求发生变化 C.被审计单位无法提供鉴证业务需要的所有信息 D.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3.注册会计师欲从编号为1-4000的4000张凭单中按系统选样方法选出40张作为样本,确定的选样起点为6,则所选择的第5个编号是(C)。A.106 B.8406 C.506 D.2006
4.在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专业人士不需要对下面(D)有合理了解。A.审计过程 B.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C.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D.与被审计单位与关联方的交易
5.以下情形中,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不恰当的是(C)。
A.企业应当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B.出纳人员应当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D.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被审计单位实行集体决策授权控制
6.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通常选定一个基准。下列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不需要考虑的是(B)。A.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B.以前审计调整的金额(有陷阱)
C.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D.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7.“应付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属于(C)财务报表认定。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权利和义务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刚刚成立,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相关制度的政策和程序如下。
(1)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以业绩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工薪及竞升的政策和程序。
(2)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但不包括雇佣的专家。
(3)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三年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4)项目合伙人应当确定由项目组内经验多的人员复核经验少的人员。(5)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公众利益实体,相关关键审计合伙人任职期间不得超过5年,在任职期结束后的两年内,不得为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业务耍施质量控制复核。(6)鉴证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财务报告日后60日内。
要求:分析以上(1)-(6)项政策和程序,说明是否符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要求,如不符合,请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l)不符合。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了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工薪及竟升的政策和程序。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
(2)不符合。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也包括雇佣的专家。(3)不符合。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至少一年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4)符合。项目合伙人应当确定由项目组内经验多的人员复核经验少的人员。
(5)符合。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公众利益实体,相关关键审计合伙人任职期间不得超过5年,在任职期结束后的两年内,不得为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业务实施质量控制复核。
(6)不符合。鉴证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或审计业务终止日后60日内。
2.A注册会汁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5财务报表。存针对存货实施细节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合计为150000000元。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规模为3000,样本规模为200,样本账面余额合计为12000000元,样本审定金额合计为8000000元。
要求:代A注册会计师分别采用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三种方法计算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参考答案:
.(1)均值估计抽样:
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8000000÷200=40000(元)总体的审定金额=40000×3000=120000000(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120000000-150000000=-30000000(元)。(2)差额估计抽样:
样本平均错报=(8000000-12000000)÷200=-20000(元)推断的总体错报=-20000×3000=-60000000(元)。(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8000000÷1200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