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升本考试 山东3 2
专升本考试
先准备公共课,英语很重要,因为专业课拉不太开分数。
今年还没听说会延迟,所以,你就当是12月份考试,好好地做个计划,如果延迟,你就有时间再复习一遍了。如果不延迟,你也不用很匆忙了。升本,重要是坚持。拼的就是耐力!祝你成功!
一推后,就放弃了!毕竟学的东西一不复习就忘了,而且,太考验耐性了
山东专升本考试科目: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 《微机原理接口技术》 《操作系统》。
山东理工社会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参考)
掌握四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
掌握各种运算符及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以及各种表达式及求值规则,能够熟练求解表达式的值;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输入、输出函数格式及其使用,会实现选择、循环结构及其嵌套,能够编写简单、典型的程序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和N-S图;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功能和调用方式,并能够正确使用函数; 理解数组的概念,掌握一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定义及使用,并能够灵活运用; 理解指针的概念,会用简单的指针类型; 理解结构体与共用体,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了解位运算、不带参数的宏定义、文件包含和基本文件操作函数。
注:上述“理解”和“了解”两词分别是对概念、理论的高层次与低层次要求;“掌握”与“会”两词分别是对方法、运算的高层次与低层次的要求。,一、C语言概述
1、了解C语言的特点
2、掌握C语言程序的构成和书写风格。
3、理解C语言的函数模结构特点。
(一)要求
1、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和定义方法。
2、掌握C语言三种数据基本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及其定义和使用方法。
3、掌握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掌握算术运算行、赋值运算符和逗号运算符及其优先级与结合性,以及三种表达式的求值。
(二)知识范围
1、常量和变量
2、数据类型 1)整型数据 2)实型数据 3)字符型数据
3、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转换与混合运算
4、运算符和表达式
1)算术运算符号和算术表达式 2)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3)逗号运算符号和逗号表达式 5 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二、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
(一)要求
1、理解C语方的语句分类和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掌握流程图和N-S图的画法。2 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
3、掌握数据输入、输出函数的格式及使用。
(二)知识范围
1、语句分类和程序基本结构、算法表示
2、赋值语句
3、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三、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
1、掌握关系和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级与结合性,掌握关系和逻辑表达式及各种混合表达式的求值。
2、理解条件运算符的功能和作用,掌握条件运算符的使用。
掌握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二〉知识范围
1、运算符和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2、IF 语句 if 语句的三种形式
3、switch 语句
四、循环控制 <一>.要求
1、for 语句
2、while语句
3、do----while 语句
4、循环的嵌套和比较
5、break 语句和continue 语句
五、数组 <一> 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并能够灵活运用。
2、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了解二维数组的使用。
3、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并会使用基本的字符串处理函数。<二> 知识范围
1、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的定义, 一维数组的引用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定义
二维数组的引用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3、字符数组
字符号数组的定义 定符数组的初始化 字符数组的引用 字符串和字符号串结束标志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4、字符串处理函数
六、函数 〈一〉要求
1、理解函数的要领和分类,掌握函数的定义。
2、理解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能够熟练使用函数编程。
3、理解函数的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的概念,了解参数值的传递。
4、掌握一般的函数嵌套并正确调用函数、理解递归调用的特点。
5、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了解变量的存储类别,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6、了解内部函数、外部函数的概念。〈二〉知识范围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3、函数的调用
4、函数的嵌套调用
5、函数的递归调用
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变量存储类别
8、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9、内部函数
外部函数
七、编译预处理 〈一〉 要求
1、掌握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其使用。
2、了解带参数的宏定义。
3、掌握“文件包含”处理的要领及其使用。〈二〉知识范围
1、宏定义
不带参数的宏定义
带参数的宏定义
2、“文件包含”处理
八、指针 〈一〉要求
1、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了解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了解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号串的指针变量。〈二〉知识范围
1、指针 指针的概念
2、指针变量的定义、引用
3、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4、字符号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九、结构体与共用体 〈一〉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初使化及引用方法。
2、了解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掌握单向链表的基本*作。
3、了解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初使化及引用方法。
4、了解枚举数据类型和typedef定义类型。〈二〉知识范围
1、结构体
结构体类型的定义
结构体类型的引用
结构体类型的初始化
2、指向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指针
3、链表概念及基本*作
4、共用体
5、枚举类型
6、用typedef定义类型
十、位运算 〈一〉要求
1、了解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2、会做简单的位运算。〈二〉知识范围
结构体数组
1、位运算符
2、位运算
十一、文件 〈一〉要求
1、了解文件的概念,掌握文件类型指针。
2、了解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3、了解文件的读写。
〈二〉知识范围
1、文件概念及文件类型指针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函数
3、文件的读写函数: fputc函数 fgetc函数 putc函数 getc函数 fread函数 fwrite函数 fprintf函数 fscanf函数
三、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比例
第一章 C语言概论
第二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第三章 顺序程序设计 第四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五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六章 数组 第七章 函数
第八章 编译预处理 第九章 指针
第十章 结构体和共用体 第十一章 文件 总计
2、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20% 填空题 20% 程序阅读题 12% 程序改错题 14% 程序填空题 20% 编程题 34% 总计 100% 50
3、试题难易程度比例
基础题 15% 基本知识题 35% 中等难度题 40% 综合较难题 10% 总计 100%
四、说明 考试时间:120分钟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C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5% 5% 5% 10% 10% 15% 15% 5% 15% 10% 5% 100%
C程序设计》,《
第二篇:山东专升本《电工学》考试大纲
本文由大庞庞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专业课 《电工学》 专业课)考试大纲 电工学》 专业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专科非电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专科非电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适合 非电专 业实验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业实验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本课程的任务: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本课程的任务: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电 工学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工学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 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大学物理、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大学物理、高等数 学课程。学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工作 原理,安全用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原理,安全用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基本要求:电路的组成。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的状态。基本要求:电路的组成。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的状态。基 尔 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计算,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计算,电路常用分析方 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
2、交流电路
基本要求:交流电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基本要求:交流电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 阻 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电容元件交流电路。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电容元件交流电路。RLC 串联交流 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串联谐振。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串联谐振。并 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三相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三相功率。重点与难点: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重点与难点: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简单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 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功率。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功率。
3、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要求: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基本要求: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RC 和 RL 电路的暂 态过程。态过程。时间常数 τ。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微分电路与。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积分电路。积分电路。重点与难点:换路定则,电路的暂态过程,重点与难点:换路定则,RC 电路的暂态过程,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 析的三要素法
4、磁路与变压器 基本要求: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及其基本定律。基本要求: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及其基本定律。交 流铁心 线圈电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和额定值。特殊变压器。线圈电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和额定值。特殊变压器。重点与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交流电动机 基本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基本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调速与制动。调速与制动。
重点与难点: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起动。重点与难点: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起动。
6、安全用电与电工测量 基本要求: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接地和接零。基本要求: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接地和接零。电工测量仪 表 的分类、型式。电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兆欧计。的分类、型式。电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兆欧计。重点与难点:接地和接零,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重点与难点:接地和接零,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
7、晶体管 基本要求:半导体的特性。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基本要求:半导体的特性。PN 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二 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管。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管。重点与难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重点与难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8、交流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基本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微变等效电 路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路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负反馈。射极输出器。功率放大器。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负反馈。射极输出器。功率放大器。差动 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差模的概念及输 入输出方式。入输出方式。重点与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稳定,基本放大电路(重点与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稳定,基本放大电路(共射极放 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负反馈的类型。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负反馈的类型。
9、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基本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运算放大 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重点与难点:运算放大器在运算方面的基本应用。重点与难点:运算放大器在运算方面的基本应用。10、10、直流稳压电源 基本要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基本要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重点与难点: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重点与难点: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11、闸管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晶闸管伏安特性。可控整流。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基本要求:晶闸管伏安特性。可控整流。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重点与难点: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2、数字电路 基本要求: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与非门电路。逻辑代数。基本要求: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TTL 与非门电路。逻辑代数。逻辑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RS 触发器。触发器。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触发器。JK 触发器。D 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重点与难点:门电路和触发器,重点与难点:门电路和触发器,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 析。
三、参考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下册)》(第六版)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下册)》(第六版)高教版)》(第六版 易阮屏主编《电工学(全一册)》高教版 易阮屏主编《电工学(全一册)》高教版 主编)》
1
第三篇:山东专升本信息
致2012年山东专升本考生
关于考试意愿。不管你是自愿升本还是为了别人升本,既然决定了,那么你就咬牙坚持下去,专升本考的就是坚持,过程很枯燥,但如果你玩够了静下心来学学习也是很不错的。如果你就是升本玩玩,那下面的话不用看了。
关于2012年专升本还有没有。每年都会传当年专升本取消了,每年她都会如期而至,今年专升本辅导班已经开课了,我想今年专升本不会这么突然就取消了吧,切勿相信小道消息!
关于考试难度。专升本考的是课本原话,大家不要看难题,把课本掌握即可。从试题来看大致是简单一年,难一年。09年的简单,10年的较难,11年的简单,12年的较难。所以12年的考生,一定要认真准备。2011年的考试提前(应该说的2010年考试延后了),政策突变,但题目却简单,然而很多考生在出政策之后就放弃了,真的很可惜。每一年到后期都会有很多人放弃专升本,所以12年的考生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谁坚持下去谁就会胜利,专升本说到底考的就是坚持。
关于招生院校和专业。2011年招生学校变化很大,出现了很多三本学校,2012年招生学校会怎么样只有下了政策才知道,大家不必太过纠结,除了三本不上的同学有学上就行,关键是学历,关键是自己。招生专业和招生学校每年都会变,这个只要下了政
策才知道,而且关于这些的小道消息特别多,大家一定不要听信,大家现在能做的就是复习好公共课,再复习专业课,就算是某个专业突然取消换专业也来得及,关键是公共课拉分。
关于专业的选择。很多同学都是跨专业,我建议为了学历的同学就考纯记忆性的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等,有自己喜欢专业的同学就考自己喜欢的专业,专升本没有好考的专业,都得自己拼上,都得自己努力复习。
关于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11月下旬出专升本相关考试政策,包括招生学校、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等。一般是12月初开始报名。报名同时填报专业和学校志愿,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专升本是先报学校再考试,只要公共课不受限,服从调剂,总分够线,就一定有学上,这个和高考不一样,所以大家在填报学校的时候就报自己想去的学校。应届生学校会统一组织报名,往届生先通过网上报名后,再到济南大学(一般是这个)进行信息确认,这个可以参考我空间关于2011年山东专升本往届生报名的通知。从山东考出去的同学按往届生报名方式进行报名。对报名有疑问的可以拨打教育厅电话0531-81916530进行咨询,这是最权威的。考试时间一般是在12月最后一个周末或者新年第一个周末。关于公共课。专升本中公共课的成绩非常重要,是拉分的关键!计算机把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八版(第七版不出版了)这本书背过,最好抄一抄,加深记忆。再买一本计算机公共课考点分析与题解,这本书讲解课本,很不错。最后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市面上的这些题目的答案会有一定的错误,一定要以课本为准,不要迷信答案。英语就是看星火专升本英语复习指导这本书,从单词语法开始讲的,最好做做笔记,词汇就看词汇3000或者四级词汇,买英语真题和模拟题做一做,这个一定要坚持下去。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的复习亦是如此。
关于专业课。专升本录取是按专业课成绩后5%淘汰,大家一定把课本背熟,考的很细很全,课后题、人名、定义、概念、黑体字、课后题(特别重要)等等就是重点,这个要自己多看书,多做题自己总结,可以买份资料和真题看看,专业课历年真题不公布,只有09年和10年的,真题出现的内容会反复考,只是变换下题型,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真题出现的内容。
关于往年真题和考试题型。我认为真题是最好的资料,真题出现的知识点会反复出现,只是题型不同。公共课和专业课题型一般不变,除了2010年专升本教育厅出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专业课题,专升本专业课各个题型都会考察的,每一门考查几种题型,不会所有题型在同一门中考查,毕竟一门专业课才50分,所有题型在一门中考查不过来。大家还是多搞一点真题看看…
关于复习时间长度。这个因人而异,关键是效率,既然打算专升本就踏踏实实学,学一点是一点的,不要互相攀比。大家也不要拼的太早了,否则到最后就会复习的够够的,看不进去书,现在开始看看公共课,暑假看看专业课,等9月份开学就拼上,先以公共课为主,后以专业课为主,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定要有计划,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去实践。
关于作息安排。我的建议就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因为平时天天玩不学习,真的玩够了,现在再不学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大家除了适当的锻炼,还是早找地学习吧。
关于客观环境。相信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有这方面的烦恼,舍友、朋友、老师、家人等等。有条件的就出去租房学习,但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否则别去。没有条件的就在学校注意自己调节,至于在家复习我确实没有经验,我是租房自学的。尽早进入专升本状态,对这些事就看的开了,到时候就知道了,大家一定要勇敢的改变,早改变早进入状态,既然升本,别的事就放一放,等考完再说。
关于应试心理。不要看参加考试的人数有多少,其中很多人是去碰运气的,每年都这样。真想专升本,没有不紧张的,除非他去碰运气。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一定要努力,别等到考试的时候看到课后题自己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那种感觉很难受。考试前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听力用耳机,有的没有要求,这个要早搞清楚,考计算机的时候可以带计算器吗,不管让不让你先带着,到了考场问老师,自己要灵活。看到考场作弊的也不用觉得不公平,他都作弊了心思不在考试上,真的很难考上(有和我说他考试的时候把课本原话抄上了也没有考上),你就好好做自己的就行,带上手表,除了监考老师有事喊大家,你就闷头做题,有问题就举手问老师,他就是为我们服务的。考完一场抓紧回去,不要想考完的,没有用,平常心就行,考完会有很多同学对答案,还有说辅导班发的题都考到了,我买的答案对,什么人都有,你低头走过就行,用成绩说话。大家应该多掌握一些应试技巧。
第四篇:山东专升本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考试大纲
山东专升本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考试大纲.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要求 ?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于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⒉?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XP的启动与关机;Windows?XP的桌面、开始菜单、快捷按钮和快捷方式;鼠标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剪贴板的使用;窗口的组成、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⒊?字处理软件Microsoft?Word?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和退出。
Word 2003窗口的组成;文档的建立、打开和保存;录入和编辑操作;查找和替换操作;操作的撤消与恢复;文档的查看方式。
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利用边框和底纹美化文档;制表符和制表位;分节、分页和分栏;样式和模板的使用;版式设置;建立和使用自动图文集;用“修订”和“批注”对文档进行批阅。
Word 2003表格的创建和编辑;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文字与表格的转换;表格的排版技巧。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插入艺术字;绘制图形;文本框、数学公式、图表的插入和编辑。
页面设置和打印;邮件合并功能;索引和目录;域的概念及使用。⒋?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Excel?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和隐藏等基本操作,行、列的锁定和隐藏;单元格区域的选择;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编辑及数据填充功能的使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查找与替换。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边框的设置。建立Excel 2003数据库的数据清单,记录单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与编辑;页面设置,使用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Word 2003与Excel 2003的协同操作。
5.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PowerPoint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
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等对象数据的使用;模板、母板、背景与配色方案的选用。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播放和打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打包和发布。
6.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Access 2003数据库的组件。7.?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初步知识、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物理与逻辑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本地连接的设置与网络配置的检查;网上邻居的使用,文件共享;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地址、域名、Internet?地址的分配与管理,URL;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CERNET、CSTNET和CHINAGBNET;www.xiexiebang.comprehension),共20题,考试时间为15分钟。这一部分包括3节。A节(Section A)有5题,每题含一组对话,共两句,读一遍,对话后有一个问句。B节(Section B)读一遍,有5题,分别安排在两篇听力材料之后,每篇后有2~3题,每题为一个问句。C节(Section C)为听写填空或简答题。听写填空:有10题,试卷上给出160词左右朗读,供考生了解大意。第二遍朗读语速稍慢,要求考生把听到的词或短语填入空格。第三遍以正常语速全文朗读,供考生进行核对。简答题:有5题,试卷上给出200词左右的短文,全文朗读两遍。第一遍按正常语速朗读,第二遍语速稍慢,要求考生在会意和听懂的基础上做出简约的回答。听力部分的语速正常情况下为每分钟110词左右。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检查考生获取口头信息和书面表达的综合能力。
选材的原则是:
1.对话部分为日常交际对话,句子结构较为简单。
2.短文听力材料为题材熟悉、情节较为简单的短文。
3.听写填空材料为日常生活或较为简单的关于涉外活动的短文。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30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这一部分包括两节:A节(Section A)为词语的用法,有10题,要求考生用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B节(Section B)为语法结构,有20题,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共20题,4节内容,考试时间为35分钟。要求考生按照指令完成各项任务,第一节和第二节为短文理解,考生可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能选出最佳答案;第三节为业务交际英语理解,首先以字母为序给出若干常用英语业务交际用语,然后打乱顺序以数字为序给出部分汉语翻译,要求考生把意义相同的英汉用语匹配到一起,以检查学生对英语基本业务用语的掌握;第四节是应用文理解,给出一篇或两篇应用文,要求考生对所提问题做出简单回答,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广告、说明书、业务信函、合同等常见应用文的理解能力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科普常识、商贸经济等,所涉及的背景和知识是学生所了解和熟悉的。
2.体裁多样,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3.文章难度适中,如有超出《基本要求》所规定的词汇且又影响理解的,则用汉语注明词义。
第四部分:翻译(Part IV Translation),共10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这一部分包括两节。A节(Section A)为英译汉,有5题,要求将阅读理解材料中有标号的5个画线句子译成汉语。本节的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常用句型和词语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B节(Section B)为汉译英,给出5个单句或包含5个句子的短文。本节的测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第五部分:写作(Part V Writing),考试时间为30分钟。要求考生写出80~100词的短文,写作内容为日常生活题材或简单的业务交际的短文。试卷上可能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要求写请柬、个人简历、通知等应用文。短文要求格式基本正确,能基本表达思想,意思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四、试卷各部分的题目、计分和考试时间 序号 题号 名称 题数 计分 时间 I 1~20 听力理解 20题 15分 15分钟 II 21~50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 30题 20分 20分钟 III 51~70 阅读理解 20题 35分 35分钟 Ⅳ 71~80 翻译 10题 20分 20分钟 V 写作 1 题 10分 30分钟 合计 81题 100分 120分钟
注:与原《山东省高等专科英语水平考讨大纲》相比:
1.听力理解增加5题,总分不变。
2.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减少5题,减少5分。
3.阅读理解增加5题,增加5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专科非电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适合非电专业实验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本课程的任务: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电工学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基本要求:电路的组成。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的状态。基尔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计算,电路常用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
2、交流电路
?基本要求:交流电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电容元件交流电路。RLC 串联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串联谐振。并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三相功率。
?重点与难点: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简单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功率。
3、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要求: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时间常数τ。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重点与难点:换路定则,RC电路的暂态过程,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4、磁路与变压器 ?基本要求: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及其基本定律。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和额定值。特殊变压器。?重点与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交流电动机
?基本要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调速与制动。
?重点与难点: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起动。
6、安全用电与电工测量
?基本要求: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接地和接零。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型式。电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兆欧计。?重点与难点:接地和接零,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
7、晶体管
?基本要求:半导体的特性。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管。
?重点与难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8、交流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负反馈。射极输出器。功率放大器。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差模的概念及输入输出方式。
?重点与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稳定,基本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负反馈的类型。
9、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运算放大器在运算方面的基本应用。
10、直流稳压电源
?基本要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重点与难点: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
11、闸管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晶闸管伏安特性。可控整流。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重点与难点: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2、数字电路
?基本要求: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TTL与非门电路。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
?重点与难点:门电路和触发器,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三、参考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下册)》(第五版)第一部分?《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绪论
???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平衡条件.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外力及分类.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一章??基本概念.受力图
刚体.力的概念.平衡.约束与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 第二章??简单力系 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力偶.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力的平移.平面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四章??空间力系 力对轴之矩.力系简化与平衡
第五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概念.横截面内力.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 材料拉压时的机械性能.强度计算
拉压变形.静不定问题.温度应力与装配应力.应力集中 第六章??剪切
概念.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七章??扭转
概念.外力偶矩计算.扭矩及扭矩图.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应力及强度条件.变形及刚度条件 第八章??弯曲内力
概念.?杆件简化.剪力与弯矩.?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q?Q?M?关系.叠加法.第九章??弯曲强度
纯弯及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正应力强度 条件.弯曲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提高弯曲强度措施 第十章??弯曲变形
概念.挠曲线微分方程.刚度条件.积分法求弯曲变形 叠加法求弯曲变形.?提高弯曲刚度措施 第十一章???应力状态??强度理论
概念.平面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 广义虎克定律.强度理论概念.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第十二章???组合变形
概念.斜弯曲.拉压与弯曲组合.弯扭组合 第十三章???压杆稳定
概念.两端较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其他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殴拉公式的适用 范围.经验公式.压杆稳定性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措施.参考书
1、??张秉荣,章剑青主编《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范钦珊,施燮秦,孙汝诘等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
高等数学(公共课)考试要求
总要求:考生应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简单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
(3)了解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象。
(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二)极限(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 ∞,x→-∞)时函数的极限。
(4)掌握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
(5)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
(6)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三)连续
(1)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掌握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3)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导数与微分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
(4)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6)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
(二)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意义。
(2)熟练掌握洛必达法则求“0/0”、“∞/ ∞”、“0?∞”、“∞-∞”、“1∞”、“00”和“∞0”型未定式的极限方法。
(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的方法,并且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6)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不定积分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二)定积分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了解可积的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
(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6)理解无穷区间广义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7)掌握直角坐标系下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一)向量代数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会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二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
(二)平面与直线
(1)会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会判定两平面的垂直、平行。
(2)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会求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
(4)会判定直线与平面间的关系(垂直、平行、直线在平面上)。
五、多元函数微积分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二元函数的极值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作要求)。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2)理解偏导数、全微分概念,知道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3)掌握二元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计算方法。
(4)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二元函数的全微分。
(6)掌握由方程F(x,y,z)=0所确定的隐函数z=z(x,y)的一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
(7)会求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
(二)二重积分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六、无穷级数
(一)数项级数
(1)理解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数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
(3)掌握几何级数、调和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
(4)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使用莱布尼茨判别法。
(二)幂级数
(1)了解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收敛区间。
(2)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差、逐项求导与逐项积分)。
(3)掌握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不要求讨论端点)的方法。
七、常微分方程
(一)一阶微分方程
(1)理解微分方程的定义,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
(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的解法。
(3)掌握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二)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1)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2)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机械设计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
作者:?鲁师教育??来源:??添加时间:?2008-4-24点击率:?6226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设计》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综合运用力学、金属学、机械制图等知识研究一般参数的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设计和维护通用机械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和难点 1.绪论
基本要求:了解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掌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的选用原则;简单了解机械设计方法的新发展。重点和难点:机械设计的基本问题及重要意义 2.键联接和螺纹联接
基本要求:了解键联接和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熟悉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纹联接结构设计要求;掌握平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重点和难点:螺纹联接类型、结构设计及平键联接的选用。3.齿轮传动
基本要求:熟悉齿轮的失效形式、材料及热处理;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轮齿受力分析方法。重点和难点: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4.蜗杆传动
基本要求: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及主要几何关系;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轮齿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熟悉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受力分析,难点是蜗杆传动的参数选择。
5.链传动? 基本要求: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熟悉链传动的合理布置和张紧方法及链传动的润滑和维护。重点与难点:链传动的运动特性。6.带传动
基本要求: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熟悉V带的构造和标准;掌握V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滑动分析以及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重点和难点: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弹性滑动的分析。7.轴
基本要求:了解轴的类型和功用,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的强度计算。重点和难点:轴的结构设计。8.滚动轴承
基本要求: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代号;掌握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及组合结构设计。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和组合结构设计;难点是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
9.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基本要求: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及选用。
二、考试内容(重点和难点请标出)
1、平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结构设计(重点内容)
3、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杆传动轮齿受力分析(重点内容)
4、齿轮的失效形式、材料及热处理
5、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重点及难点内容)
6、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滑动分析(重点内容)
7、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8、轴的类型和功用
9、轴的结构设计(重点内容)
10、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代号
11、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重点及难点内容)
12、滚动轴承组合结构设计(重点内容)???
三、参考教材 濮良贵 纪名刚 编著,《机械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第五篇:山东专升本工商管理四门专业课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参考书:
《管理学》 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Ⅱ、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近代社会管理,现代管理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著作:《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人事管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 五项职能、十四条原则”;韦伯的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三)行为管理理论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四)数量管理理论
(五)系统管理理论
(六)权变管理理论
(七)质量管理理论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管理道德,管理道德规范,管理人格,管理道德评价
(二)四种道德观
道德的功利观,道德的权利观,公平理论道德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
(二)个人特征: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三)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
挑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一)社会责任
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古典观(或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三)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的责任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五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
(一)决策的含义及其理解;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二)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提出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识别目标;拟订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做出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与评估。
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
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六章计划和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含义,计划的内容“5W1H”;
(二)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三)计划的性质。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与人事计划
(三)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四)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
本章内前三节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的内容;
(二)目标管理的性质:
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和伴随仿真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
二、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对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三、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
(二)网络图的构成要素:工序,事项和路线;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
第八章组织设计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
(一)管理幅度与组织的层级化
管理幅度的含义;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关系;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
集权的来源及其形式;组织层级化中的权力来源与分配;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有效授权;
(三)组织的层级化与结构的有机化
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层级化与有机化。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对人员的变革,对结构的变革,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
(三)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
压力的含义,压力的起因及其特征
(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
组织冲突的影响,组织冲突的类型,组织冲突的避免。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第十一章领导概论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与管理的共性与区别
(二)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
(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
(一)权力与领导
权力的含义,能力的类型 ;
(二)管理制度集中与分散相对立的领导者: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三)维持与创新相对立的领导者:维持型领导者,创新型领导者
第三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
(二)领导方式行为论
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管理方格论
(三)领导方式情景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选择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激励
第一节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二)激励与行为: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X期望值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五)X理论与Y理论
第二节激励需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保健—激励理论
(三)后天需要论:大卫·麦克兰的后天需要论
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公平理论: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
(二)期望理论:M=V*E(M表示激励力,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第四节激励务实理论
(一)正强化:正强化的含义与方法的运用
(二)负强化:负强化的含义与方法的运用
第十三章沟通
第一节沟通的原理
(一)沟通及其过程
沟通的含义,沟通的意义,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类别;
(二)组织中的沟通:人际沟通与团队沟通;
(三)组织间的沟通
第二节组织沟通
本节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三节沟通管理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有效沟通的含义,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二)有效沟通的实现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的一般准则:
第四节组织冲突与谈判
(一)冲突的原因: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二)冲突的管理
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妥善的选择处理方法
(三)有效谈判的实现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
(二)控制理论;
控制过程;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
控制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第二节控制过程
(一)确定标准;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
(二)衡量绩效
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三)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第三节有效控制
(一)有效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二)适度控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经济法》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经济法》,丁万星等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1月。
二、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时效;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原则;经济法律关系。
2、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与债权制度。
重点是经济法律关系;法人制度、物权与债权制度。
第二章 企业法
1、企业的概念和企业的分类。
2、新的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的分类、设立、财产、事务执行、损益分配、与第三人的关系等相关内容。
3、个人独资企业的相关法律知识。
4、外商投资企业的概述和分类。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的概念、特征、设立、组织机构、经营管理、损益分配、相互转换等相关内容。
5、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概念、设立以及厂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
重点是企业的分类;新的合伙企业的分类、设立、财产、事务执行、损益分配、与第三人的关系;中外合资企业的特征、设立时的出资要求;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的规定。
第三章 公司法
1、公司法概述和公司基本法律制度。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董事会、监事会、财务与会计、分立与合并、破产清算等内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组织机构、董事会、监事会、财务与会计、分立与合并、破产清算等内容。
4、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发行与转让;公司债券与公司股票的本质区别。上市公司的条件及股票的转让。
重点是公司作用的表现方面;公司的登记管理、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股份发行;公司债券与公司股票的本质区别。
第四章 合同法
1、合同概述及合同的分类。
2、合同订立的概念、方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3、主要合同的名称及内容。
重点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订立方式中的要约与承诺;合同效力中的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行使;合同担保的几种主要方式,其主要的区别。
第五章 城市房地产法
1、城市房地产管理概述。
2、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
3、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
4、房地产交易管理。
5、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以及违反房地产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重点是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中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划拨的范围;房地产交易管理中的房地产价格管理,房地产抵押。
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
1、工业产权概述。
2、专利法。
3、商标法。
重点是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及专利权的期限。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容。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重点是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区别;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内容。
第八章 票据法
1、票据法概述。票据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2、票据法的一般规定: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抗辩、票据丧失后的补救以及票据的伪造和变造。
3、汇票、支票和本票在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三者的本质区别及具体的使用方法。重点是票据的主要特征;票据权利的取得;票据抗辩;汇票、支票在出票、背书、付款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二者的本质区别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第九章 税法
1、税收的概念、特点;税收的主要分类方式;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税收的法律关系。
2、流转税法,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增值税的概念和分类;增值税中纳税人的分类;增值税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消费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的税收优惠。
营业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营业税的税率,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营业税的税收优惠。
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业务应纳税额的确定。
3、新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纳税人分类和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资源税法、特定目的税法、特定行为税法、财产税法。
资源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印花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房产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契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5、税收征收管理法。
重点是税收的主要分类;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
增值税中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具体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尤其是销售额的确定。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能够抵扣进项税额的特殊情况。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消费税的纳税
人及征税对象;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中工资、奖金、稿酬、租赁、利息等项目适用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印花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计算。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契税的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管理中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第十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
1、经济纠纷解决概述。
2、仲裁的概念和原则、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以及仲裁的监督。
3、经济诉讼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经济案件的收案范围和诉讼管辖、经济诉讼程序。
重点是经济纠纷解决的方式。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6年基础会计课程社会专升本考试大纲
作者: 鲁师教育来源:添加时间: 2006-3-25点击率: 6488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概括性的系统理解。
2、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等式。
3、理解复式记账的意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
4、能够熟练的运用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试算平衡;并做到算账准确,记账结账规范。
5、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内容。
6、熟悉会计的核算流程。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总论
1、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
2、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重点)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重点)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记录的专门方法(重点)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
1、复式记账原理(重点)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重点)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五章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重点:记账凭证的构成要素和填制要求)
第六章会计账簿
1、账簿的登记
2、记账的规则(重点)
第七章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期末账项调整
2、工作底稿
3、对账和结账(重点)
4、财产清查(重点)
第八章财务报告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记账凭证核算程序(重点)
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4、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三、参考教材《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