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系统思考
[摘要]本文就如何将系统的理论引入审计质量控制这一课题,试图从系统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作业过程控制、人员素质控制以及审计后续工作的控制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审计质量 系统 控制
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审计工作质量,并提倡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的开展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探索更加具体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方法。讲求审计工作质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依法审计能力的一个必然结果。提高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审计人员素质和技术、健全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审计准则的规范体系及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环节,因此,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也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才能是有效的。本文从系统的原则出发,对审计质量控制作一些探讨。
一、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审计质量同审计的过程与行为相联系,是动态的、系统的。因此,与一般产品质量相比,审计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或过程(Montgomery‘s Auditing 12th edition,John Wiley & Sons,Inc.1998),对其质量加以评价有一定难度。直到1981年,美国DeAngelo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公司舞弊的联合概率,即审计质量被区分为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联合概率(Watts and Zimmerman,1981)。近几年,我国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组织从事各项工作的优劣程度,具体可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项目质量。无论那一种定义,我们都不难看出审计质量不同于其他产品的质量,它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由诸如审计人员素质、审计实施程度和先进的审计方法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审计质量的基本含义中,我们也可清晰地看到,系统性是审计质量的一个内在特征,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就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与研究审计质量的控制问题。尤其要首先来认识与研究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与审计活动系统性的相关联系。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L.Von.Bertalanffy)。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有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有健全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等,这些保障审计质量的要素都自始至终地、联系地存在于审计这一过程之中,并且只有全面保障各个要素,才能保证审计质量,如果某一要素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可能是审计项目的失败。
二、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是系统控制
审计组织为使其所承担的工作能够按照审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实施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为实现审计质量目标,按照规定的审计标准进行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活动。系统性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显著特征,由于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审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工作全过程的控制,因而审计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横向看,系统性表现在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纵向看,系统性表现在审计质量
贯穿审计作业过程的始终。鉴于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性这一显著特征,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控制体系,该体系是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和落脚点,是控制论系统工程论的理论、方法在审计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实现审计管理的要求,它的建立必将对审计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它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一种行为控制。采用的一般方法主要是事中控制,即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纠正,在事中控制的同时也结合采用一些事后检查和事前计划等方法。由于审计质量控制的系统性,也需要考虑控制主体的作用,因此也结合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等。
(一)对人员素质的控制
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因此审计组织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法律规定,并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时予以监督。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组织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关系,定期检查审计人员有无损害本组织独立性的情况。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工作。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全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应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保证聘用的人员都能胜任工作;还应建立科学的、严格的、与淘汰相结合的晋升制度,通过有效的竞争上岗、项目招投标、整合内部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即对审计人员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调配)等方式,优胜劣汰,以保证各阶层的审计人员都能安其位、胜其任、展其能、出其绩。
在对审计人员各种素质进行控制的同时,审计组织应设立咨询部门,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的信息和有关资料,比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评论,有关新颁布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
(二)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1.搞好审前调查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
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审计质量的审前控制。要想提高审计质量,开展审前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当前,有些审计人员对于年年审或经常审的项目不愿做审前调查或做了调查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项目仍按照以往的经验对待,没有用发展的思路认真对待审前调查,容易造成审计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因此在每次审计开始前认真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减少随意性。同时,应收集相关的审计法规文件,强化专业知识,采用可行的审计技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只有把审前调查作为审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抓好,才能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审计实施方案,确保高质量地实现审计目标。
2.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在审计工作实施前,实施方案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龙头”。它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规定了审计发展的方向;其次,实施方案是执行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实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的、结果怎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第三,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严格要求审计组只对所涉及的审计领域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因此,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要认真搞好审前调查研究,基本摸清被审计行业、单位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确定具体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每一项审计都能在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宏观调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管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在审计中,由于工作日比较长,不可避免的存在各式各样的审计风险,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强化实施过程的控制,审计现场质量的控制需要建立在规范操作之上。首先,应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其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足以支持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然后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同时,审计人员应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它反映了审计人员每日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是规范工作、提高质量的直接手段,对审计人员自身而言,若能在审计期间坚持记录审计日记,也能避免审计线索的遗漏、逐渐形成更系统、完整的审计思路。由于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方案的分工和要求编写的,因此,审计日记既可以体现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方案的情况,即反映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做了没有”,也可以反映审计方案制定水平的高低,审计方案“这样做行不行”,随时根据审计方案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及时对审计方案或审计重点做出调整,这样一来,审计方案和具体实施就能紧紧地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共同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4.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
审计报告是审计监督活动的“产品”,是实施审计后,对审计项目做出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要想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重视审计报告的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在审计报告形成阶段,项目管理者应再次核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三者的一致性,以避免重大问题的漏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报告应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它的材料源于审计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次具体工作内容,因此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应认真完成对审计取证和审计底稿的复核工作,做到审
计取证数据、事实及描述准确,编制审计底稿的依据合理、对问题的定性准确,且必须根据法律法规评价审计项目,评价要准确适度,对于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以及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应在报告中进行评价,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定性要准确,处理意见要公正、实事求是。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把微观成果提升到宏观层面,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党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对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拿得准又能说明问题的审计情况,要随时报告,切实提高报告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审计报告表述方式的研究,报告既要用绝对数说明事实,还要注意用相对数表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既要原汁原味地反映审计情况,还要有理性分析和可行对策建议。
这里,将审前调查、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和报告编制于一个部分阐述,因为这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贯穿在审计这一过程当中,对它们的控制又构成了审计作业过程控制的小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审计人员应把握原则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三个原则。
原则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同时把好“三关”,即“深究细查”关、“如实报告”关和“妥善处理”关。“深究细查”就是通过查“死帐”和调查“活情况”,透彻地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真实现状,特别不能遗漏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如实报告”既是对审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审计机关能否做出正确结论,提出合理意见、建议的关键,重点是抓住一个“实”字,要把“深究细查”发现的问题如实反映,同时要透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是在对问题的定性处理上,正确处理现行法规和“三个有利于”的关系,坚持原则,确保客观公正。
灵活性是对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中处理突发问题的考验,审计实施是在一个由审计组织、被审计单位和外部环境等多种部门交织在一起的系统中进行,所遇到的问题也将远远超出审计人员事前的预想和准备,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灵活应对一切突发事项,如在审计中发现在实施方案之外但却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应该按照程序和规定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同时调整人员安排,迅速对新的审计事项做好一套完善的审计准备;同样,曾经复杂的审计事项,随着审计方法的进步,如今已逐渐变得简单化,对这样的审计事项应尽快准确定性,分配审计人员到更为复杂的审计事项中。这样,审计中把握灵活性原则,将有助于审计成果的扩大和审计资源的节约,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创新性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并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与时俱进的审计思路。在经济、政治迅速发展的今天,处在这一系统中的审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审计方法与审计思路已经渐渐不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创新审计思路,提高审计技术,如大胆尝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同时重视交流的作用,在审计中经常交流审计思路与审计方法,这样,借鉴与创造的结合,更有利于审计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三)对审计后续工作的控制
跟踪落实和整理档案阶段的工作是审计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及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跟踪督办,把它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效果的一项具体措施,切实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应当按照审计档案管理要求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材料,做好建立审计档案工作,并做好被审计单位资料库的建立工作,为日后的审计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审计后续阶段,建议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质量评价包括对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项目的评价包括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及审计小组的整体情况等;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情况。通过审计质量评价可以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责任追究制度,并不是简单的惩罚措施,而是要通过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把审计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的环节也很多,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审计的各项工作和整个过程,审计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均需以审计质量为立足点,使审计质量意识贯穿于项目始终,从审前准备到审计后续工作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审计质量。只有重视审计质量,才能规范审计人员在各阶段的行为,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使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成为审计精品,同时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篇:数据库审计系统
数据库审计系统
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外部审计工作中的逐步应用。审计组织,审计手段和审计管理等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特别是“政府金审工程”实施以来,已硕果累累:在审计组织方式上,从审计现场的单机审计,发展到审计现场的局域网审计,以及目前正在试点实施的远程联网审计;由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实施分散审计发展到对电子数据实施集中审计。在审计手段上,从利用计算机检索,关联,计算等功能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审计人员的经验,技巧,方法智能化,进而利用分析性测试等先进审计方法系统分析电子数据。在审计的客体上,从单纯审计电子数据,发展到既审计电子数据,又对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或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等的合规性,经济性实施审计监督。在计算机运用的范围上,实现了从利用计算机实施审计到运用计算机管理审计项目的跨越。
数据库审计子系统的网络审计功能通过对数据包中数据操作语法的分析,可以知道对数据库中的某个表、某个字段进行了什么操作,并可对违规的操作产生报警事件。
数据库审计系统功能
数据库审计系统采用网络传感器组件,对特定的连接数据包(数据库远程连接)进行分析,从数据库访问操作入手,对抓到的数据包进行语法分析,从而审计对数据库中的哪些数据进行操作,可以对特定的数据操作制定规则,产生报警事件。
由于数据库系统的种类比较多,所以数据库审计从网络方面入手,监控数据库的操作。可以审计所有的远程数据库操作,通过旁路技术实现审计。如下图所示:
问题与挑战
在E系统和S系统中,业务数据存储的审计是。所以,我们在分析了审计管理项目的要求之后,建议。
1,数据的分级管理审计管理,主要由数据文档构成,其间的计算部分非常少。把数据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间分别管理好,就是本系统的主要目的。
2,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
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的使用方便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质量及使用价值。因此,在考虑系统的使用方便性方面,本系统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第二,所有标准的名称,代码都预先输入,设置等,这即可以减少输入的困难,也避免了出错。
第三,外部文件输入时,采用选择与直接拖入两种方式,选择方式,主要针对单个文件进行处理,而直接拖入方式,则可以对一组文件进行处理,一次可以处理多达数十个文件。而且,这两种方式,都不需要用户输入文件名,而是直接从外部文件的系统名称直接获取。这样,不仅快速,也更准确,安全。
第四,CS与BS的工作方式。利用传统的CS计算机程序语言,在CS模式下,完成本系统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对于内部人员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安全与快速的特性,同时也便于各种基本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对数据的追加,修改置于防火墙的保护之内。但CS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不可忽视的:就是,它需要对相关的计算机安装必要的程序及控件。为了便于查询,特别是相关领导,他们只需要看数据,报表,或仅仅对数据作极为少量的修改,如确认等,我们对这样的用户,提供了BS格式的访问方式,也即标准的互联网访问方式。这样,即可以不安装相关控件,也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显得十分的方便与快捷。
建议
建议购买一套适合专利局两大系统业务的数据库审计系统
第三篇:审计系统工作总结
审计系统工作总结
审计系统工作总结2007-12-07 15:42: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审计系统工作总结审计系统工作总结(2)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审计系统工作总结县审计局于1984年12月18日成立,已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广大审计工作者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地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依法开展审计工作1984~1994年,对80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定期审计,查出违纪金额万元。1985~1992年,先后对11个企业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资金万元。1986年,清理整顿“小钱柜”,查出挤占
预算内收入乱支乱用万元。1988年,对扶贫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金额177万元。1988~1993年,先后对承包经营的75户企业进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审计,审计金额万元。1989年,分别对121户企业、行政事业和16户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查出违纪资金万元。1990年,对上街镇财政所1989年1月至1990年10月的财务收支进行了送达审计,查出违规资金万元;对双涧、脉地、太平、顺濞、平坡5乡1989财政预决算和乡镇企业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万元;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1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1991年,对农村土地罚款、土地管理和耕地占用税进行了全面审计,查出违规资金万元;对1987~1992年新建、更改、改造、扩建等单位58个、基建项目64项进行了全面审计调查。1992年,对全县1980~1991年省州下拨450万元扶贫资金进行审计调查;对县人行、工行、建行等单位1991年财务收支进行
了审计,查出挤占、截留利润万元,对县农行、保险公司等单位1991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万元。1995年完成审计项目16项,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45万元,违纪单位和违纪金额都比往年有所减少。对县农行1984~1995年上半年的农贷资金情况开展调查;对县工行1985~199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万元。199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7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2万元,处予罚款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23万元。审计调查4项,基建自筹资金来源事前审计9项。一是有重点地选择有代表性的17户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60万元。二是开展农业专项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尤其对本年我县投入的172万元小农水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作了全面审计。三是对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潜亏和县民政救灾扶贫周转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查,完成省州下达的4项调查任务,被调查单位23个,走访农户6户。1997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5项。查处违纪资金10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6万元,调账处理4万元,促进以工代赈资金分配60万元,处罚款万元。1998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4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4万元,上缴财政7万元。1999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8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933万元,上缴财政12万元,被审单位18户中有14户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行为,违规资金933万元,其中,决定作出处理处罚62万元,上交财政12万元,指明要求纠正871万元。2000年,完成审计项目22项。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7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47万元,指明要求纠正127万元,上缴财政38万元。2001年,完成审计项目30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71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5万元,指明要求纠正709万元,上缴财政5万元。2002年,共完成审计项目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04万元,其中,预算执行62万元,财政决
算16万元,金融5万元,企业审计917万元,行政事业审计15万元,经济责任审计189万元。违纪违规资金中,上缴财政万元,调账处理815万元。2003年,完成审计项目34项。查出违规金额11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40万元,上缴财政2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48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481万元。2004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8项。查出违纪金额8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56万元,应上缴财政1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51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366万元。特别是对政府性投资工程,在开展好前置审计的基础上,搞好工程决算审计。年内,共核减虚增工程量、高套定额、核算错误等造成的虚增工程造价63万元,为国家和业主单位节约开支63万元;开展前置审计8项,共核减投资万元,核增投资万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共完成19项19人,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80万元。对全县14个行政事业单位2003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进行了重点检
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了审计处理,对各单位自查申报的万元按规定解缴同级
审计系统工作总结
第四篇:审计系统工作总结
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审计系统工作总结县审计局于1984年12月18日成立,已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广大审计工作者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地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依法开展审计工作1984~1994年,对80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定期审计,查出违纪金额83.29万元。1985~1992年,先后对11个企业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资金49.81万元。1986年,清理整顿“小钱柜”,查出挤占预算内收入乱支乱用1.03万元。1988年,对扶贫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金额177万元。1988~1993年,先后对承包经营的75户企业进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审计,审计金额15704.13万元。1989年,分别对121户企业、行政事业和16户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查出违纪资金110.50万元。1990年,对上街镇财政所1989年1月至1990年10月的财务收支进行了送达审计,查出违规资金1.18万元;对双涧、脉地、太平、顺濞、平坡5乡1989财政预决算和乡镇企业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20.10万元;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1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1991年,对农村土地罚款、土地管理和耕地占用税进行了全面审计,查出违规资金0.86万元;对1987~1992年新建、更改、改造、扩建等单位58个、基建项目64项进行了全面审计调查。1992年,对全县1980~1991年省州下拨450万元扶贫资金进行审计调查;对县人行、工行、建行等单位1991年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挤占、截留利润0.72万元,对县农行、保险公司等单位1991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0.99万元。1995年完成审计项目16项,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45万元,违纪单位和违纪金额都比往年有所减少。对县农行1984~1995年上半年的农贷资金情况开展调查;对县工行1985~199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1.31万元。199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7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2万元,处予罚款4.63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23万元。审计调查4项,基建自筹资金来源事前审计9项。一是有重点地选择有代表性的17户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60万元。二是开展农业专项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尤其对本年我县投入的172万元小农水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作了全面审计。三是对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潜亏和县民政救灾扶贫周转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查,完成省州下达的4项调查任务,被调查单位23个,走访农户6户。1997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5项。查处违纪资金10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6万元,调账处理4万元,促进以工代赈资金分配60万元,处罚款1.2万元。1998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4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4万元,上缴财政7万元。1999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8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933万元,上缴财政12万元,被审单位18户中有14户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行为,违规资金933万元,其中,决定作出处理处罚62万元,上交财政12万元,指明要求纠正871万元。2000年,完成审计项目22项。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7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47万元,指明要求纠正127万元,上缴财政38万元。2001年,完成审计项目30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71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5万元,指明要求纠正709万元,上缴财政5万元。2002年,共完成审计项目39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04万元,其中,预算执行62万元,财政决算16万元,金融5万元,企业审计917万元,行政事业审计15万元,经济责任审计189万元。违纪违规资金中,上缴财政39万元,调账处理815万元。2003年,完成审计项目34项。查出违规金额11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40万元,上缴财政2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48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481万元。2004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8项。查出违纪金额8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56万元,应上缴财政1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51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366万元。特别是对政府性投资工程,在开展好前置审计的基础上,搞好工程决算审计。年内,共核减虚增工程量、高套定额、核算错误等造成的虚增工程造价63万元,为国家和业主单位节约开支63万元;开展前置审计8项,共核减投资2.85万元,核增投资37.29万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共完成19项19人,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80万元。对全县14个行政事业单位2003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进行了重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了审计处理,对各单位自查申报的18.68万元按规定解缴同级财政,对自查未申报的2.84万元作审计收缴。20年来,共完成审计项目593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4166万元,收缴财政226.4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81万元,查出挪用、贪污、行贿受贿3人,金额2.18万元,移交有关部门处理2人,受党纪、政纪、团纪处分4人。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一)领导班子建设。成立县审计局时,配备1名副局长,与财政局同一个党支部。1992年,成立了审计局党支部。现行政领导配有1正3副。无论是党支部还是行政领导班子,都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审计工作紧密结合,带领全体审计干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当好敢于审计、善于审计的带头人。
(二)审计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审计署提出的“要建立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的审计队伍”的要求,认真加强审计队伍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到2004年底,审计干部达15人。其中,大学1人,占7%;本科在读3人,占20%;大专6人,占40%;中专4人,占27%;高技1人,占7%;非执业会计师和审计师2人,占13%;助理审计师8人,占53%。平均年龄41岁。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审计队伍。1986年以来,先后有6名审计工作者被评为大理州审计系统先进个人。
(三)制度建设。1995年4月,制定并印发了《县审计局内部责任规章制度》和《关于实行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的试行规定》。2002年11月,制定并印发《外勤经费管理办法》、《县审计局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县审计局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等19个制度、规定、办法,确保了依法执政、依法从审、依法管理,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使审计的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廉政
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年来,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首位,并纳入目标量化管理,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与职能工作一起布置,工作中一起检查、落实,年终一起纳入考核,不断提~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1995年,制定了各岗位责任制、考勤、评选表彰先进、职业道德与纪律、学习、会议制度等内部责任规章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实行“五公开一监督”,各项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并一直保持到2003年5月。2003年8月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
第五篇:审计系统演讲稿
我,二十年的审计生涯,没有惊天动地,却有审计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秉公执法、廉洁自律的审计信念,在审计的蓝天下,谱写我无悔的人生。
1988年,我有幸跨入了审计的大门,从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审计报告里,我读懂了“审计的含金量,那是一份多么神圣而又非常专业的职业!于是,我以空杯的心态去迎接审计知
识的挑战,仿佛我又成了在校的学生,先后完成了会计专科、本科和职称考试,还熟读了大量的审计法律法规,翻阅了一本又一本审计档案,逐渐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有理论不能到一线独当一面搞审计也是纸上谈兵。随后,我就请求到业务股室锻炼,自告奋勇当主审,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我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大有提高。从此,我深深地爱上了审计,甚至放弃了县纪委要调我过去的好事,我为“我是审计人而自豪,我不断鼓舞自己:在审计的道路上要自强不息,奋发不止。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中,那种就账查账的老办法越来越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于是我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审计人,与时俱进、反腐倡廉、捍卫经济、关注民生,我们责无旁贷。多少个日夜,我辗转反侧、绞尽脑汁,在审计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探索与创新,这些年来,不仅查出了大量的单位违纪违规问题,还查处了不少个人违法违纪案件,为提升审计质量,扩大审计影响而竭尽全力,工作中,我把开拓进取、有为有位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
然而,搞审计,常常要碰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同学、有朋友、有曾经的老师、还有父亲的老同事。但我没有被这张网困住,我经常告诫自己:既然变了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睛。在涉及重大问题的查处上,有的哭着求情,有的威胁恐吓,面对这些,我要么婉转回绝,要么致以有力回击。也曾经有人问我:为了工作,你得罪了同学、朋友,这值得吗?我却坦然一笑:秉公执法,是审计人的天职,既然我选择了它,我将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廉政是审计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审计立于不败的关键,我时刻牢记前辈们的教导:“打铁要靠自身硬。我还把“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有无私才能无畏的警示铭刻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把审计的优良传统与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
我,二十年的审计生涯,没有轰轰烈烈。但,我有的是审计人的坚定信念,才得以让自己一步一步成长、成熟。面对讴歌的青春,我没有沾沾自喜,也不会就此停步,我将迎着朝阳,和我的伙伴们一路远航!